- 相关推荐
数学老师小数乘法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老师小数乘法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数学老师小数乘法教学反思1
教学了《纳税》这一内容,课后回想起来,这节课有好的地方,也有需要
改进的地方。课开始我在黑板上用红粉笔写了一个大大的“税”字,问同学们:看见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
生:想到了开商店要交税、开饭店要交税,工商人员要收税。我又问国家收税有什么意义呢?学生们各抒己见,收税的钱可以办学校、可以修路、可以修洛浦公园、可以给大家安装健身器材,一句话可以建设我们的国家。纳税的`导入以及税收的意义这个环节我觉得进行的比较满意。
有一个环节课后想来需要改进。有关计算技巧。
在练习环节,学生计算书上练习三十二第三题时列算式:250000×5%×12,在指导学生进行有关百分数计算时,我告诉学生一般情况下,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即:方法一)。此种算法,学生在把百分数化小数,特别是百分数的分子小于10时化小数,非常容易出错。如果改成方法二,计算时把250000缩小100倍,把5%去掉%扩大100倍,结果不变,计算起来也简便多了。
方法一:250000×5%×12
方法二:250000×5%×12
=250000×0.05×12
=2500×5×12
=150000(元)
数学老师小数乘法教学反思2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这样的应用题实际上是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的应用。它是分数应用题中最基本的。不仅分数除法一步应用题以它为基础,很多复合的分数应用题都是在它的基础上扩展的。因此,使学生掌握这种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我抓住关键句,找到两个相比较的量,弄清哪个量是单位“1”,要求的量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后,再根据分数的'意义解答。在教学中,我强调以下几点:
(1)让学生用画图的方式强化理解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
(2)强化分率与数量的一一对应关系.并根据关键句说出数量关系。
(3)帮助学生理解"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与"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不同.
对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通过分析关键句与线段图,为后面的新授作铺垫,并提高学生分析题意、理解数量关系的能力。通过沟通练习题与例题,利用学生解决稍复杂的应用题,并从中理解新旧应用题的不同结构。
数学老师小数乘法教学反思3
回顾课堂,我感觉亮点之处有:
(1)让练习层次化。练习的安排体现了从易到难、由简到繁、从基础到综合的原则,学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挑战。每一位学生都有获得成功学习的机会和体验,并且让学生在生活的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透过本节课都有所收获,进而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同时注意运算律的推广,运算律的直接运用都面向全体,群众练习,群众讲评,让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过关,间接运用展开讨论交流,力争让学生理解方法,掌握拆分、变形的方法,建立持续等式平衡的思想。注意学生思维的.拓展,让思维向广度、深度发展。
(2)让练习生活化。借解决生活问题来巩固计算,让计算教学不再是为了计算而计算,而是把它和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生活实际、情感态度相结合,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开展深入的讨论、交流,相互启发、学习。透过练习对学生进行“爱护环境”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不足之处:
透过本课复习,学生对小数乘法知识有了系统了解,能较熟练地进行计算小数乘法,但部分同学在把小数乘法看成整数乘法算好后,忘加小数点;或小数点点错位置;或直接写出得数(如2.15×2.1的竖式下直接写出4.515,无计算的过程),做完竖式,不写横式的得数;有的先去零后,再数位数等。针对这些错误,还有待于继续训练。应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时,有的学生不能沉下心来审题,做题习惯还要加强培养;在简便运算时,大部分学生能灵活地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但有的学生运用不熟练如(5.4×10.2错写成5.4×100+0.2)还要对这些学生加强训练。虽然学生已经明白小数乘法的好处、算理,也明白积的小数位数是因数位数的和,可实际计算总有出错的现象,还需要继续加强练习;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计算潜力和认真做题的习惯。
数学老师小数乘法教学反思4
本节课我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共同找出有理数乘法的规律,并学会如何利用利用乘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在教学实施中我比较注重过程教学,引导学生探索、归纳,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也注意到去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对照小学乘法的意义和负有理数的意义,以复习数轴巩固旧知识,为新知识的铺垫;利用讲故事和学生配合表演的形式进行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提高本节课的教学效率;结合故事中的小动物的位置及在一条直线上运动的实例,得出不同情况下两个有理数相乘的结果,进而由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归纳出两个有理数相乘的乘法法则;以小组竞赛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巩固知识点并突破符号的确定这个难点,让学生牢记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特别是两负数相乘,积为正;通过自主学习和具体例子学会如何具体正确运用法则进行计算,利用课堂作业当堂反馈学习效果,以课堂小结和适当的课后作业,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初步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根据同学们课堂上的表现和课堂作业的反馈,这一节课还是成功的。首先,在故事和学生配合表演的情境下,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参与度高,利用形象的'式子,思考探索,交流讨论,很快归纳出了有理数乘法的法则;其次,课堂气氛活跃,在小组比赛的过程中,同学们团结协作,很快的学会了如何去确定两数相乘的符号,突破了难点;再次,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基本上在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基础上能正确利用法则解决问题,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
不足之处,是时间把握得不够好,课本上的例题在学生自学之后,没有再重复讲解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不过,在点评课堂作业的时候,规范的讲解了两题计算题,也足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解题过程了。
我以后争取在这方面进行加强。
数学老师小数乘法教学反思5
《角的度量》这是单元中的一个重点,它是在学生认识角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也为后面利用量角器画角作准备的。学生学习这个知识常见的问题有二个:一是量角器的摆放,二是利用内外圈的刻度正确读出角的度数,这两个问题其实就是教师在本节课中要处理好的重难点。我们两个班级的学生上课比较活跃,好提问,对新鲜事物有一种探究精神,所以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我拟订了已下三条:(1)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度”和度的符号“°”;(2)掌握量角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3)通过一些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并理解量角的意义。教学难、重点定为: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步骤和方法,知道怎样读出角的度数。为了突破重难点,落实教学目标,我采取了以下措施,效果较好。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这里我制造了第一个问题冲突,设计了“比眼力”----比较角的大小的小游戏。课前我先让学生画角,并从中选择两组来比较角的大小。这是在课堂上寻找所需教学资源,目的是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第一组角的'大小直接就能看出来,第二组是仅靠眼睛看是不易比较的,尤其是还要判断一样大那是多大,不一样大又大了或小了多少。问:“能用过去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吗?”他们认为不能,从而产生学习新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的需求。又通过复习测量长度、质量用什么工具量?怎样测量?计量单位分别是什么?促进学生对知识、方法进行迁移,产生量角的动机,那认识量角工具----量角器、了解角的计量单位、掌握测量方法就水到渠成顺利成章了。
二、引入自学,重视学法指导。
四年级的学生,其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引入自学,我觉得对他们来说很有必要,当然学生自学能力并不是一日就能练成的,这需要长期的积累和锻炼,更需要教师耐心的进行学法指导。本节课中关于角的相关知识,我就放手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本,并做学法指导----划出重点词句,做标记等。然后提问:“通过自学,你了解到了哪些知识?”,汇报落实:“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 °’表示”;“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作1°”。这一过程中学生积极性较高,汇报时人人都有成就感,这样处理既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又使学生获得独立学习的机会,提高了自学能了。
三、顺逆结合,促进思维发展。
本节课的设计从总体上来说,我采取了“顺逆结合,纵横联系”的方法,这样处理减缓了知识的坡度,学生掌握起来也较容易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量角器上读角和找角。在教学认识量角器中,我重点放在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上,分以下三个层次来学习的:
(1)读角:在量角器上出示下列角(40°、60°、90°、120°),问学生这是多少度的角,你是怎么读出来的?目的是让学生重视0刻度线。
(2)读一个刻度上没有标数的角(125°)。此题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注意,不仅要会读有标上刻度数的角,而且要会读没有标刻度数的角,要认真地看清楚量角器上的刻度,才能正确地读出量角器上的角。
(3)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并指出它的顶点和它的两条边,想一想有没有其它的方法。学生有了以上读角的经验,再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就容易了,课堂上学生的表现也证实了这点。
(二)读角和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学生有了以上在量角器上读角和找大小不同角的经验,用尝试的方法来探求量角的方法就切实可行。课堂上有的学生会量但说不出来,有的说的不完整,也有学生量的方法讲得也很顺畅,总的来说,学生大体上能知道两重回一看数的步骤。
从学生的作业反馈情况来看,本课的教学目标基本上得到了落实,但还是有一少部分学生没有能够掌握正确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的方法和技能。经过反思,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准备不充分,本课需要学生使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课前布置学生购买量角器时,没有强调量角器的质量、规格等要求,课后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所使用的量角器不规范,这些不规范的量角器对学生测量角的度数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二是考虑不周全,对于少部分学生而言,量角的过程仍还是有一定的难度:顶点和中心重合简单,而要把零刻度线和角的一边同时重合,另一边在刻度内却非易事,内外刻度要分清更是困难。如果步骤改为先把零刻度线和角的一边重合,再通过平移使顶点和中心重合,这样操作过程可能会简单些,学生也更容易掌握。
数学老师小数乘法教学反思6
今年我又留级了,重新回到了教五年级。第一周过得很快,很充实,每一天都是打武术那样----无停手。转眼间,学生基本学完小数乘法了,回头反思总结如下:
在以往的实际学情中,有大部分学生都会算小数乘法,明白当成整数计算,然后点上小数点,但对于为什么要这么算,竖式的写法还很模糊,以往教这部分知识时学生会出现以下问题,学生直接写得数,有些计算三位小数乘一位小数在列竖式算第一步就点小数点了,学生列竖式计算不用尺子划线,算出积后,划去了0再数因数共有几位小数,点上小数点,也有大多数学生列竖式时,受小数加、减法的影响,居然对齐了小数点,而不是因数的末位对齐,有部分不懂数数位,很多学生算5.23×50时,不懂得处理50中的0,干脆忽略了,错漏百出。
本以为小数乘法只需要看成整数乘法的计算,然后处理好小数点就行了,其实真正操作起来,并不那么容易,千万不能忽视,今年我是这样处理的: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乘法,教材安排了复习积变化的规律,透过例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之后安排了一些练习巩固。教学小数乘整数时,我抓好了以下几点:
1、突出积变化的规律
在教材中积变化的规律是复习,我在教学中却将当它是新知,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体验发现的乐趣。充分理解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缩小)多少倍,积就会扩大(缩小)相同的倍数。引导学生直接运用这个规律计算出0.3×2,同时运用小数乘整数的好处进行验证,感受规律的正确性。
2、突出口算。
教材中没有安排小数乘整数的`口算,而实际在口算中由于数目比较小,计算结果能够比较快速的反馈,易于检验学生计算的正确与否,同时能够帮忙学生理清计算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思路,所以在计算中我增加了小数乘整数的口算练习,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用小数乘整数的好处检验方法的正确性,让所有的学生都明白计算小数乘整数能够看成整数的计算。
3、突出竖式的书写格式。
有了前应对算理的理解,当遇到用竖式计算3.85×59时,学生不再感到困难,但要他们说出为什么这么写,部分孩子还是不能理解,所以我抓住小数点为什么不对齐了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已经将3.85扩大100倍,计算的是385乘59了,所以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而不是小数乘法了,最后还得将积缩小100倍。
4、突出小数的位数的变化。
小数位数的变化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因此我为这个安排了两个练习,一个是推算小数的位数,二是决定小数的位数,在决定小数的位数后选取了两题让学生计算,认识到并不是积的小数的位数和因数的小数位数都是一样的。在课的结尾还安排了头脑风暴,填写×=4.8,让学生体会积的小数位数和因数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
到教小数乘小数时,学生就容易多了,实行了知识的迁移,我收集了历届的一些学生的错竖式,全部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当医生先在小组内讨论,再汇报。在周五我就进行了小测,发现学生学习的效果好多了,但一部分学生因为整数乘法还但是关,影响了小数乘法的计算,有待下周进行查漏补缺。
【数学老师小数乘法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小数乘法教学反思06-15
《小数乘法》教学反思02-01
《小数乘法》数学教学反思02-18
小数乘法教学反思(优秀)04-24
小数乘法教学反思15篇02-19
小数乘法的教学反思15篇02-01
《小数乘法和除法》教学反思03-11
小数乘法教学反思 15篇02-17
小数乘法教学反思(15篇)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