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学反思>溶液教学反思

溶液教学反思

时间:2024-08-19 05:27:54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溶液教学反思(精选3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溶液教学反思(精选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溶液教学反思(精选3篇)

  溶液教学反思1

  说起溶液,同学们并不陌生,在生活中,溶液随处可见。那么在本课的开始,我首先向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溶液,以在学生脑海中建立起大致的溶液的概念,为进一步学习溶液的相关性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溶液》这一单元,第一节一开始,便道出了溶液的形成。对于溶液,学生们可能已经在生活中司空见惯了,但是对于溶液形成的原理,却是一窍不通。那么我在讲解溶液的形成时,着重讲解溶液的定义以及溶液形成的原理。在讲解溶液形成的原理时,大部分同学一头雾水,那么此时,我就着重举例,让学生在所举的例子中发现溶液形成的奥秘。在本节中,还介绍了一个现象—乳化现象,这种现象和溶液的形成颇为类似却又有一些明显的不同。那么,为了让学生能更简单地区分这两种现象,就要举较多的例子来说明,而且这些例子与生活实际很贴近。在本节中,最重要的是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区分以及相互转化。由于还没牵涉到溶解度的概念,所以,在介绍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过程中,所列举的例子并不是特别困难,主要是让学生能有一个大致的概念。

  在本单元的第二节,主要介绍了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和溶液的配制方法。在这一节开始了化学中的计算,由于是首次牵涉到化学计算,所以在讲解溶质质量分数这一小节,我着重举例,以使学生能更加快速、更加透彻的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和它的计算方法。在理解了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之后,还要列举一些变式,以让学生融会贯通。在学生了解了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之后,紧接着是溶液的配制。由于在溶液的配制中,也需要进行计算,所以,前面所学的内容和本小节的内容相得益彰,对学生理解溶质质量分数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授课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溶质、溶剂的判断还存在一定问题,特别是碘酒、石灰水、稀盐酸这个三种溶液的溶质,容易出错;学生在探究实验中,体现出对实验本身的.兴趣浓厚,但是对实验现象的归纳总结能力比较薄弱,应当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使学生更好的进行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对于溶液的用途,学生有很多切身体验,课堂中用教师讲解的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使课堂气氛显得死板。因此,可以通过讨论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总结出溶液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对这一课进行全面反思后,我认识到要善于处理好教学中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巧妙地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及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新精神,使每个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通过不断地反思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溶液教学反思2

  初四化学溶液中溶质、溶剂的确定从书上的知识看太简单无味,后面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部分同学感觉不宜理解,不宜找出溶质是什么?溶剂的质量是多少?

  因此,我今年试着在讲完溶液的组成后,练习:将铁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刚开始,部分同学认为此时的`溶质是铁,溶剂是稀硫酸,但通过讨论分析后,90%的同学明白了有些物质放入另一种物质中发生物理变化,溶质、溶剂如何确定;有些物质放入另一种物质中发生化学变化,则溶质、溶剂如何确定。紧接着又练习石灰石放入稀盐酸溶液中溶质、溶剂如何确定?再进一步分析比较溶剂的量如何?

  由于对溶液的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本节教学任务完成的比较好,并为后面溶质质量分数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溶液教学反思3

  溶液一节课我在藏班一二班进行了导学法教学,跟以往传统教学相比,教学效果明显,本节课最大亮点在于藏生的课堂野活起来了。以下就本节课的教学反思如下。教学方式创新就是在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由新颖的创意而产生的有效的且具备可行性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它的价值取决于新颖、有效、可行性的.综合表现。

  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习科学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溶液一节是人教版第九单元第一节课内容,本节课概念多,特别是藏族学生,生活经验少,单纯讲述,学生难以接受,课堂效果低效。在今年的教学中我采用学生自主探究教学,以学生熟悉的溶液的应用为导入,以问题为主线来创设学习情景,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形成观察、实验、思维、自主学习能力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方式(即简称为”导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实验活动→分析归纳→得出结论”这一系列活动来学习新知,教学目的明确,层次清晰,选用的教学方法符合教材实际和学生情况,教学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整个课堂充满着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的场景,学习兴趣浓厚,完成了预期教学目的,各层次学生都有提高,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课堂活而不乱。

  1、将化学问题与实际相联系,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学习。学生愿学、乐学。

  2、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灵活应用图片、照片、实验、动画等多媒体素材,帮助学生理解提炼信息,启发学生独立思维,将抽象概念直观化、具体化,为形成概念埋下伏笔。

  3、课堂练习精心设计,不仅重视练习结果还重视过程和反思,除起到巩固核心知识外,还点出了学生认识上的易错点,有的还起到了使该部分知识在原基础上得以提升作用。

  4、教师不仅关注了学生的练习反馈,还关注学生的实践表现,以及对学习过程的参与程度。

  5、关注构建新知识体系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化学新概念建立的。过程,并通过设置有梯度的习题训练,理解掌握概念。

  6、学生活动形式多样,如观察、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动手实验和记录、动耳倾听。

【溶液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溶液的形成》教学反思06-29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教学反思08-27

溶液 教学设计12-27

《孔乙己》教学反思 孔乙己 教学反思02-09

前后教学反思《前后》教学反思11-13

教学教学反思07-05

《学会反思》教学反思07-19

关于教学反思的反思05-05

《》教学反思05-16

教学反思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