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学计划>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时间:2024-10-08 05:46:46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范文汇编7篇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我们的工作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中,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计划了。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篇1

  【教学目标】

  (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含义及区别,知道在实验中测量时间的方法;

  (2)掌握位移的概念,它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是矢量,可以用有向线段来表示;

  (3)知道路程和位移的区别;

  (4)知道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的关系。

  【教学重点】

  时间和时刻的概念和区别;位移的矢量性、概念。

  【教学难点】

  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教学过程】

  1、时刻和时间间隔

  (1)时刻和时间间隔可以在时间轴上表示出来。时间轴上的.每一点都表示一个不同的时刻,时间轴上一段线段表示的是一段时间间隔(画出一个时间轴加以说明)。

  (2)在学校实验室里常用秒表,电磁打点计时器或频闪照相的方法测量时间。

  2、路程和位移

  (1)路程:质点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2)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有大小和方向,是矢量。它是用一条自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来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质点始、末位置间的距离,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只取决于初、末位置,与运动路径无关。

  (3)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4)一般来说,位移的大小不等于路程。只有质点做方向不变的无往返的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教学计划,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篇2

  一、学生情况分析

  刚接触这些新生,并没有深入地了解,虽然大家都说这届高一年学生的基础相对于高二年来说比较差,但是目前从整体上课的情况来看,学生普遍听得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高,课堂气氛活跃,遇到不懂的就会问,作业也按时有效完成。这比想像中要好得多,至少他们肯学。特别是八班和十班,做作业总是很认真负责的,但是九班就会比较马虎一点,我会在他们还没有形成习惯之前及时加以纠正。但每个班总存在几个比较调皮的,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开小差,趴在桌上的,特别是晚上喜欢讲话……我觉得这样会影响其他同学的积极性,因此我正朝着改掉他们的坏习惯方向努力,把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中来,比如布置一些比较具体的学习任务让他们完成。我相信经过纠正,他们学习的热情会更加高涨!

  二、教材与教辅分析

  本学期高一物理的教学任务是完成鲁科版必修1的教材,这本书主要的教学内容是研究运动、力以及力与运动间的关系,共五大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与运动)。

  必修1这本书是新教材,突出了新课程的四个特点:注重基础性、体现现代性、反映选择性、强调可操作性

  1、强调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保护探索兴趣,学习欲望;

  2、强调知识的构建过程,注重培养物理实验、科学探究能力;

  3、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物理学核心概念的建立。

  必修1是整个高中物理的基础,有很多重难点都是高考、会考中的重难点,比如匀变速直线运动、摩擦力、力的平衡、牛顿三大运动定律等可以说是整个高中物理的重中之重。而质点、位移、加速度等概念又是同学们进入高中新接触到的,理解起来又比较费劲,但是这些概念是学习运动学部分的关键,因此务必要引起学生重视。

  三、教学进度安排:

  第1-3周(第4周校运会)第二章运动的描述(单元考试)

  第4-7周第三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单元考试)

  第8周第四章相互作用(第二节形变与弹力)

  第9-10周期中考

  复习及期中考试

  第11-12周第四章相互作用(单元考试)

  第13-15周第五章力与平衡(单元考试)

  第16-18周第六章力与运动(单元考试)

  第19-20周期末考复习

  第21周期末考试

  四、本学期应达到的教学目标

  本学期的主要任务是带领学生在高一打下良好基础,为进一步学好高二和高

  考作好辅垫。学生能够在活跃的`教学气氛下,积极主动地学习,能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把握好重点。并在学好基础之上,有意识让学生接触到往年的高考题,拓展他们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并在平时注重养成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规范解题的格式和步骤。坚持小测并保证质量,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巩固。为此,具体要求如下:单元考、期中、期末考试中力争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相对别的平行班级稳步提高。

  五、改进教学的措施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因材施教,精讲精练,及时巩固,改进不足,争取每位学生都有所突破。

  2、加强实验课的教学和探索,特别是分组实验,要保证学生都能独立地完成,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用实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努力渗透物理研究问题方法的培养。

  3、重视课外活动,进行物理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指导,进行研究性学习,给学生以充分的课外研究探索的舞台,使学生的课外物理活动丰富多彩,真正成为培养兴趣、发展能力的阵地。

  4、在教学中可以理论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物理的有用,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六、教学研究的计划

  1、加强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本校的校本课程,课题研究,提高本人的教科研水平。

  2、每上完一节课后进行教案的整理以及进行教学反思,重新备课,同时对一些典型的习题、例子、素材加以搜集和整理,为本校有自己的完整的物理资料做出应该做的工作。

  3、坚持每周与备课组成员进行一到两次的集体备课,针对教学中的重难点进行探讨,寻找更好的教学模式。

  4、坚持每周听一节同行的课,课后及时与上课老师探讨交流,研究教学中的长处与不足,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5、在本学期开好一节公开课,通过在评课中得到有经验的老教师的教导,并在教学中不断得以改进突破。

  6、在教学中重视积累,争取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教学论文。

  七、继续教育的计划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多听讲座,多学习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深入钻研高中新课程理念,以先进理念推进高中新课程实施,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

  复习及期中考试

  第11-12周第四章相互作用(单元考试)

  第13-15周第五章力与平衡(单元考试)

  第16-18周第六章力与运动(单元考试)

  第19-20周期末考复习

  第21周期末考试

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篇3

  物理学科是一门实验科学,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打好知识基础、发展思维、挖掘潜力、培养能力,是反映学校办学特色的一大课题。所以,高一物理教学计划的制定必不可少。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物理教学计划意义非同一般。本学期将从以下几方面来完成教学计划:

  一、做好初、高中物理知识的衔接,稳扎稳打上台阶。

  学生对高中物理的学习感到较难,上课能听懂,作业却不会做的现象比比皆是。是什么原因导致初中物理学得很好的学生到了高一却束手无策呢?首先,从教材上看,初中物理以观察、实验入手,内容形象直观。高中物理则要求能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抽象出理想化模型,特别要求学生能分析出具体的物理过程,内容比初中更深更广更抽象,进度也较快,而且课堂上反复练习的时间少,使学生学习感到困难。其次,从要求看,初中要求学生大面积及格,教学难度基本控制在教学大纲范围内,对物理问题的解决停留在模仿、套用公式上。而高中很大程度上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等。

  二、教学过程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动态思维能力、发散性和辐射性思维的能力。

  具体做法是讲解习题要注意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指导,有计划地逐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习题讲解时,要把重点放在物理过程的分析上,并把物理过程图形化,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画示意图是将抽象的情景形象化,把抽象的物理过程具体到有形,建立物理模型的重要手段,注重培养学生审题时一边读题一边画图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在讲解物理习题时,一定要培养学生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能力,帮助学生从多角度对习题进行分析,从而找到最佳的解题途径,这点在做作业时同样适用。另外,例题选取时,尽量用典型、常见的题,特别能同时温习旧知识的例题最好。我相信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掌握是需要多次强化的。

  三、实施大成课堂教学模式,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在我校已开展多日,在高一物理教学中实施“大成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这一精神,关注学生长远发展,教学计划的制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组建物理学习小组,分组讨论。现有的物理教学,其信息的传播主要是采取了两种模式,即教师、学生和教师、学生,限于教师和学生群体之间的彼此影响,忽视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教学中信息的合理传播应该采取这种模式,即:教师、学生和学生、学生,实现生生互动,这样处理学生在课堂上留下的疑问快捷方便。在物理教学中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开发和利用学生资源,缓解教师辅导资源的相对不足。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讨论,培养和训练了学生的表达、求助、协调、反思等技能。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也是以小组作为整体来评价的,无论是平时课堂内外小组合作学习的及时评价,还是阶段单元测验评价都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以标准参照评价。避开了只对个人的评价给学生带来的忧虑。

  在高中物理课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对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自己愿意去学、能够学、会学、培养学习兴趣以及改善人际关系、缓解心理压力、合理利用学生资源、提升学生学业成绩等都大有好处。小组学习方式与其它学习方式一起互为补充,丰富了高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以上是物理教学计划的内容,在教学中还应学生反馈的信息相应做出调整,在实施本计划时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篇4

  知识目标

  1、能够运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一个已知力的分力;

  2、会用三角形法则求解;

  能力目标

  1、熟练掌握物体的受力分析;

  2、能够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

  情感目标

  培养分析观察能力,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的研究态度.

  教学建议

  重点难点分析

  是力的合成的逆预算,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由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将一个已知力进行分解,所以平行四边行定则依然是本节的重点,而三角形法则是在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基础上得到的,熟练应用矢量的运算方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节的难点.

  教法建议

  一、关于的教材分析和教法建议

  是力的合成的逆预算,是求一个已知力的两个分力.在对已知力进行分解时对两个分力的方向的确定,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的.在前一节力的合成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对于运算规律的掌握会比较迅速,而难在是对于如何根据力的效果去分解力,课本上列举两种情况进行分析,一个是水平面上物体受到斜向拉,一个是斜面上物体所收到的重,具有典型范例作用,教师在讲解时注意从以下方面详细分析:

  1、对合力特征的描述,如例题1中的几个关键性描述语句:水平面、斜向上方、拉力 ,与水平方向成 角,关于重力以及地面对物体的弹力、摩擦力可以暂时不必讨论,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2、合力产生的分力效果,可以让学生从日常现象入手(如下图所示).由于物体的重力,产生了两个力的效果,一是橡皮筋被拉伸,一是木杆压靠在墙面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铅笔、橡皮筋,用手代替墙面体会一下铅笔重力的两个分效果.

  3、分力大小计算书写规范.在计算时可以提前向学生讲述一些正弦和余弦的知识.

  二、关于力的正交分解的教法建议:

  力的正交分解是一种比较简便的求解合力的.方法,它实际上是利用了的原理把力都分解到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然后就变成了在同一直线上的力的合成的问题了.使计算变得简单.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未接触到有关映射的概念,所以教师在讲解该部分内容时,首先从直角分解入手,尤其在分析斜面上静止物体的受力平衡问题时,粗略介绍正交分解的概念就可以了.

  教学设计方案

  一、引入:

  1、问题1:什么是分力?什么是力的合成?力的合成遵循什么定则?

  2、问题2:力产生的效果是什么?

  教师总结:如果几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原来的一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这几个力就叫做原来那个力的分力.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力的合成遵循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反之,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

  引出课程内容.

  二、授课过程

  1、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也遵循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教师讲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过程,所以平行四边形法则同样适用于.如果没有其它限制,对于同一条对角线,可以作出无数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如图).这就是说一个已知的力可以分解成无数对不同的共点力,而不像力的合成那样,一对已知力的合成只有一个确定的结果.一个力究竟该怎样分解呢?(停顿)尽管没有确定的结果,但在解决具体的物理问题时,一般都按力的作用效果来分解.下面我们便来分析两个实例.

  2、按照力的作用效果来分解.

  例题1: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斜向上的拉力 的作用,该力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这个力产生两个效果:水平向前拉物体,同时竖直向上提物体,,因此力 可以分解为沿水平方向的分力 、和沿着竖直方向的分力 ,力 和力 的大小为:

  例题2: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常把它所受的重力分解为平行于斜面的分量 和垂直于斜面的分量 (如图), 使物体下滑(故有时称为“下滑力”), 使物体压紧斜面.

  3、练习(学生实验):

  (1)学生实验1:观察图示,分析F力的作用效果,学生可以利用手边的工具(橡皮筋、铅笔、细绳、橡皮、三角板)按图组装仪器、分组讨论力产生的效果,并作出 力(细绳对铅笔的拉力)的分解示意图.

  实验过程:将橡皮筋套在中指上,将铅笔与橡皮筋连接,铅笔尖端卡在手心处,体会一下铅笔的重力产生的效果,在铅笔上挂接上橡皮,思考拉力 产生的效果?

  教师总结并分析:图中重物拉铅笔的力 常被分解成 和 , 压缩铅笔, 拉伸橡皮筋.

  (2)学生实验2,观察图示,分析 力的作用效果,用橡皮筋和铅笔重复实验,对比结论是否正确.

  教师总结并分析:图中重物拉铅笔的力 分解成 和 , 压缩铅笔, 拉伸橡皮筋.

  尽管没有确定的结果,但在解决具体的物理问题时,一般都按力的作用效果来分解.

  4、课堂小结:

  探究活动

  题目 关于“杆的受力分解”与“绳的受力分解”研究

  由于日常生活中,我们劳动、学习的工具一般以杆和绳子为主,其他的工具也可以依照其进行分析,研究“杆的受力分解”与“绳的受力分解”具有实践意义。有关内容可以参见备课资料中的“扩展资料”。让同学观察周围的力学工具,对比杆与绳子,分析说明各个物体的受力特点,与其有关的题目可以参见如下:

  1、晾晒衣服的绳子,为什么晾衣绳不易过紧?

  2、为什么软纸经过折叠后,抗压性能提高?对比拱桥的设计,有什么感想?

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篇5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和前一阶段的学习,对物体间的相互作用问题有了定性的了解,也知道相互作用和一对平衡力是不同的,但是,他们并不清楚二者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他们也不能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相互作用力之间满足的关系。因此,对牛顿第三定律的深入理解,还需要进行定量地探究。

  教材分析:

  牛顿第三定律揭示了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力间的关系,使之成为牛顿运动定律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教材首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比如拉弹簧、推桌子等引入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并且提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互依存、同时存在的。接着,教材又用实验探究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进而总结出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并且,教材上的.“做一做”栏目用传感器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形象准确地呈现相互作用力在大小和方向之间(包括相互作用力不断变化的情况)的关系。融现代科学技术于物理教学之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掌握牛顿第三定律,能准确地表述牛顿第三定律;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的实验过程,观察(或)体会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间的大小、方向等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运用规律正确分析说明具体实例,培养将物理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深入理解牛顿第三定律。

  教学难点:

  应用牛顿第三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以上的分析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应该首先通过生活中实例的展示,使学生认识到力总是成对出现的,物体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引入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总结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特点。

  通过学生实验,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紧接着应用传感器动态地展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然后总结出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为了使学生深入理解牛顿第三定律,在介绍完牛顿第三定律的表述之后,通过分析几个实例比如用力压黑板、分析座位上学生的受力等生活情景中的事件,应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问题。最后,通过几道趣味性的习题巩固深化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授课方法:

  科学探究法

  教学准备:

  滑板、一端带有磁铁的小车(两辆)、弹簧秤(20组)、苏威尔DISLab力传感器

  课时分配:

  1课时

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篇6

  一、教材分析

  本章是高中力学基础,等效思想,平行四边形定则既是这一章的重点,又是难点。矢量的运算法则,是矢量概念的核心内容,又是学习物理学的基础,同时,平行四边形的验证过程,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教材是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合力与分力的等效代替性质,比较直观,容易接受。而演示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现象(提水、拉伸弹簧等等),可以使学生对等效代替思想有更深入的体验。

  教材中对于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得出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出实验方案,以探究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去寻找共点力与其合力的关系,最终发现结论。通过分小组探究、互相交流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仅掌握知识,而且培养能力,领悟科学研究的魅力和精髓之所在。

  二、学情分析

  对力的概念,初中教科书中只给出力的作用效果,没有给出力的定义,更没有给出矢量的概念,平行四边形定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对于初上高中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大的飞跃,习惯于代数运算的学生,在接受矢量运算时有一定的困难,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探究任务的难度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根据问题情景式探究任务运用适当的思维方法。教学中要注意规范性,但不必操之过急,本节课的教学选用探究与验证相结合的模式。老师应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出发,注意把握教学的难度与深度。

  三.教学设计思想

  在以往的教学中,课堂教学实施往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倾向,学生被动地接受,很难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了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崭新的教学理念以人为本,在教法上,采取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以小组的合作为主要方式,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亲身体验科学实验探究的过程。

  通过这种探究性的教学,培养学生共同协作、相互交流的良好品质;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现象、大胆提出问题、敢于猜想和假设的科学修养;提高学生制定计划、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和手脑并用的实践能力;使学生体会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知道它是力的合成的基本规律。

  2、初步运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共点力的合力;能从力的作用效果理解力的合成、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3、会用作图法求解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并能判断其合力随夹角的变化情况,掌握合力的变化范围,会用直角三角形知识求合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实验演示归纳出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态度、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协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探索规律、归纳总结的研究问题的方法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的态度。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探索与创新的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互助的精神。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渗透等效替代的物理思想,促使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发现与深刻的理解。

  难点:①实验的设计;②平行四边形关系的发现;③从代数和思维到矢量和思维的跨越;④对合力与分力间的'等效替代关系的真正理解与灵活运用。

  六、教学方法

  1、创设情景,引导启发,让学生体会并接纳等效观点,从而得出合力、分力的概念。

  2、实践体验,实验探索,归纳总结,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定则。

  七、教学器材

  演示用器材:钩码1只(系上细绳套两根),演示弹簧秤2只,粗大的橡皮条(可用许多小橡皮条组合而成)1根,教学用圆规1只、尺子1根

  学生用器材:按小组:①木板1块;②白纸1张;③图钉5枚;④橡皮条1根;⑤细绳2根(两端做好套);⑥弹簧秤2个;⑦铅笔1只;⑧量角器1只;三角尺1-2只;圆规1只。

  八、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学习了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各种表现,如重力、弹力、摩擦力,也知道了如何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那么,当物体的受力情况比较复杂时,是否存在简化问题的科学方法和途径?现在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请两位同学一起提着一个水桶。

  提出问题:他们对水桶施加了几个力?能用一个力来等效替代它吗?怎样替代?

  老师一个人提着水桶。

  等效思维方法,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例如刚才的问题,就是让一个力的单独作用来等效替代几个力的共同作用。

  追问:刚才这一个力真的等效替代了原来两个力的作用了吗?有什么依据?

  分析回答:受力F1和F2。

  学生回答:让一位大同学去提。

  分析回答:力F1和F2共同产生的效果与力F产生的效果相同,即均提起了水桶。

  创设情境

  引导启发

  引出等效替代的思想,是发现力的合成法则的前提,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如果这一环节做得不到位,即使完成了后面的教学,学生对为什么要进行力的合成、为什么可以进行力的合成、怎样进行力的合成等等问题的理解都是模糊的。所以,等效思想需反复强调,以使之深入人心。

  进行新课

  一、合力、分力与力的合成的概念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

  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或求合力的方法,叫做力的合成。

  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合成规律是怎样的?

  二、对力的合成法则的探究

  (一)提出问题

  【设置陷阱】:如果两个同学施加在水桶上的力都是200N,那么一个人需要施加多大的力才能等效替代?

  【质疑】:你怎么知道?有科学依据吗?凭直觉得出结论,像亚里士多德了吧?若是伽利略会怎么做!

  【演示1】:用两只演示用弹簧秤(这是两个同学的手),通过两个细绳差不多竖直地提起一个钩码(这是水桶),让学生读数,再用一个弹簧秤提起钩码,让学生读数,结果基本验证了合力等于分力大小之和。

  提问:两个同学在提水时手臂是这样竖直的吗?

  【演示2】:让两个提钩码的弹簧秤有一定的夹角

  发现:合力大小不等于分力大小之和,而且随着两个分力的夹角增大,两个分力的大小之和与合力大小的差距越来越大!这是为什么?

  在黑板上从同一点出发大致画出两个分力及一个合力的方向

  【点评】:对于标量:例如两个物体,质量都是20kg,求总质量只要相加就行,等于40kg;但对于矢量:它们除了有大小之外,还有方向:例如两个力,当它们的方向互成某一角度时,求合力就没那么简单了!!

  【过渡引导】:今天任务完成了吗?伽利略反驳了亚里士多德重物比轻物下落快的观点后,还想到了什么?还做了哪些?我们刚才反驳了合力等于分力之和的观点后,你还想到什么?还想做些什么?

  【鼓励】:提得很好!力是矢量,我们能否同时考虑合力与分力的大小以及方向间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直接体验一下科学探索的过程:先从最简单的两个力的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开始研究。

  (二)探究过程(分小组进行)

  1、提出问题: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跟分力的关系是怎样的?

  2、猜想与假设:同学们猜测一下合力和分力之间可能存在什么样的大小关系?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对学生的积极性给予鼓励,对各方案中的不成熟方面给予说明,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给予充分的肯定

  【引导学生逐渐逼近可行性实验的参考思路】

  ①刚才我们随意地画了个合力与分力的草图,称不上力的示意图,更谈不上力的图示,可是,要想得到有说服力的结论,应该怎样做?

  ②在哪里画?

  ③怎样做实验才能直接读取分力及合力大小的数据并且直接把这些力如实地画到白纸上去?(将水桶、弹簧秤等都处于一个竖直面上?学生可能提出各种方案,教师一一作出评价,例如将挂水桶的绳子绕过定滑轮后沿水平方向,然后分别用一只弹簧秤和两只互成角度的弹簧秤拉住)④在没有定滑轮的情况下还有什么办法吗?提醒按现有器材如何设计实验,强调根据现有器材进行设计会体现一种实际工作能力,至于现有条件不足的情况下,若能利用其它器材进行替代来进行实验,则更能考验一个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灵活性与能力了。(水桶可以用橡皮条替代)

  4、进行实验并收集数据:

  可在学生画出各力的图示后告一段落。

  5、分析数据、进一步猜想、得出结论:

  若有困难则进行引导或暗示:力是矢量,我们进行的是矢量的合成,我们曾学过哪些矢量的合成?我们学过哪些矢量?

  分组活动:各自画图进行验证(要求三力画实线、辅助线画虚线)

  综合分析:①让某一大组部分小组汇报自己的探究结果,对比在夹角接近的情况下结果有什么相似之处和区别,分析存在的一些问题。②再让其他组各派一两个小组汇报,对比在夹角较大的情况下结果有什么相似之处和区别,分析存在的一些问题。

  (三)归纳得出结论

  力的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用表示两个共点力F1和F2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那么,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用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表示出来,这就叫做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三、力的合成法则的应用

  1、适用条件

  是否任何情况下,物体所受各力都可合成?

  2、动态分析

  当两个分力的大小一定,而夹角变大或变小时,合力大小会怎样变化?其变化范围是怎样的?

  得出结论:⑴夹角越小,合力越大,当夹角为0时,合力有最大值Fmax=F1+F2;

  ⑵夹角越大,合力越小,当夹角为180时,合力有最小值Fmin=|F1-F2|

  即|F1-F2|F1+F2

  3、例题:

  力F1=45N,方向水平向右。力F2=60N,方向竖直向上。要求:

  ⑴先用作图法求这两个力的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

  ⑵能否用计算法求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

  【归纳】:求合力的方法有作图法、计算法。在一些角度特殊的问题中计算法较方便。

  【提醒】:要注意到力是矢量,求大小的同时,还要写出方向,如何表达方向?(一般可用合力与某分力的夹角来表示)

  4、多力合成问题规律的拓展应用:

  提问:怎样求三个力的合力?多个力呢?

  提问:这依据什么?

  结合初中学习的知识归纳总结

  ⑴、当F1、F2同向时,合力的大小等于两分力的大小之和,F=F1+F2,合力的方向跟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⑵、当F1、F2反向时,合力的大小等于两分力的大小之差,F=|F1-F2|,合力的方向跟两个力中较大的那个力的方向相同。

  一般回答:400N;

  可能回答:小于400N

  学生回答:做实验

  不是

  学生观察分析

  学生回答

  学生:很想知道合力跟分力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

  分组讨论:

  学生汇报: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

  实验参考方案设计

  [实验目的]研究共点力F1、F2与其合力的关系。

  [实验原理] 根据共点力与其合力产生的作用效果相同。

  [实验器材]图板、图钉、白纸、橡皮筋、弹簧测力计(2 个) 、三角板。

  [实验步骤]

  在同一个图中画两个分力及合力的准确图示

  白纸上

  认识实验器材

  归纳实验步骤

  了解注意事项

  ①制订具体的操作方案

  ②为了分析合成情况随夹角大小的变化,按夹角不同分三大组:

  第一组30~60、第二组60~90、第三组90~120

  ③用铅笔记录和画图。

  分小组分析处理,尝试根据白纸上所画的两个分力与合力的图示进行探究:合力与两个分力间有什么几何关系?

  学生:位移的合成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P67有关内容,了解了共点力概念,知道力的合成法则适用于共点力问题

  学生对比各组夹角大小不同情况下合力大小与分力大小的关系

  练习

  学生:先求某两个的合力,再

  学生:因为两个力的合力可以等效替代那两个力,所以三个力等效成两个力,接着,再将这两个力等效成一个力,这就是原先三个力的合力。三个以上的共点力的合成也是相同的道理

  归纳总结

  习旧引新

  在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一节中曾介绍了伽利略的科学研究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有机会,就应当进一步渗透这些研究方法,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实践能力与科学素养。

  这个问题的提出可以强化学生对矢量与标量有本质区别的认识,还可以产生悬念,学生急于想知道:两力的合成究竟应怎样进行?有了悬疑,就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就会产生探求真知的强大动力。这一悬念的创设在学生的大脑里立即产生了撞击,思维被迅速地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

  引发思考

  启发思路

  若猜想不出可能的关系,也可先进行探索,科学研究过程不一定按死板的模式进行。

  尽量先让学生提出,真有困难时,可引导学生逐渐逼近可行的实验方案

  通过方案的设计,提高学生研究问题的积极性,并使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自主设计、制定方案的能力。通过方案的汇报交流,使学生体会到集体智慧的力量,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

  发挥教师指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实际操作

  学生动手

  教师指导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共同协作、相互交流的品质和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暗示的手段,使学生发现规律,既能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思维,在课堂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归纳讨论

  总结分析

  学习新知

  理解识记

  体会分析依据

  理解等效原理

  思考讨论

  巩固新知

  通过多力合成问题的分析,再一次强化力的合成中涉及的等效替代思想,这样既可以加深对力的合成规律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对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思维方法的领悟。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力的合成一般不能象标量那样可以用简单的加减法进行运算(同一直线上的力的合成除外),通过探究,我们发现力的合成要按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进行,其实,这一运算法则也是所有矢量运算的普遍法则,因此大家要重视理解,学以致用。1、合力 分力 共点力,力的合成;

  2、思维方法----等效替代;

  3、过程实验探究过程;

  4.力的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布置作业

  1、承前启后的问题

  小实验演示:一根细绳能竖直挂起一个重物:用两根同样质地的细绳代替它,并逐渐增大夹角,当夹角达到一定大小时,绳断。

  课后思考:为什么绳断?是两根绳子不如一根绳子吗?是长的先断还是短的先断?为什么?课外研究一下。

  2、课后作业:

  问题与练习2、3、4

  观察、好奇

  思考

  通过这一小实验,再一次让学生感悟到合力不一定比分力大,合力的大小跟两个分力的夹角大小有密切的关系。同时,也为下一节力的分解预设了一个值得研究的活的题材。

  九、板书设计

  力的合成

  一、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二、力的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适用于共点力)

  1、两个力的合力

  大小:|F1-F2|F1+F2

  方向:180

  2、多个力的合力

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篇7

  【知识目标】

  1.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知道速度的定义。

  2.知道速度是矢量,知道速度的单位、符号和读法。了解生活实际中的某些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数据。

  3.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知道平均速度的定义式,会用平均速度的公式解答有关的问题。

  4.知道瞬时速度的概念及意义,知道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的区别和联系。

  5.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

  【能力目标】

  1.运用平均速度的定义,把变速直线运动等效成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从而渗透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的方法。

  2.培养迁移类推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解决一些问题,而向复杂问题过渡,使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

  2.通过师生平等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教学方法】

  1.通过例题和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如何辨别快慢。

  2.通过讨论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教学重点】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概念及区别。

  【教学难点】

  1.怎样由速度引出平均速度及怎样由平均速度引出瞬时速度。

  2.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及在运动中瞬时速度是怎样确定的。

  采用物理学中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方法(即用已知运动来研究未知运动,用简单运动来研究复杂运动的一种研究方法)来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师通过举例,让学生自己归纳比较快慢的两种形式。

  2.通过实例的计算,得出规律性的结论,即单位时间内的位移大小。

  3.教师讲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意义。

  【教学过程】

  初始位置/m

  经过时间/s

  末了位置/m

  A.自行车沿平直道路行驶

  20

  100

  B.公共汽车沿平直道路行驶

  10

  100

  C.火车沿平直轨道行驶

  500

  30

  1250

  D.飞机在天空直线飞行

  500

  10

  2500

  问题1:比较A和B谁运动的快,为什么?

  问题2:比较B和D谁运动的快,为什么?

  结论: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有两种方法:

  1)一种是在位移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快,时间长的物体运动慢;

  2)另一种是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位移的大小,位移大的物体运动得快,位移小的物体运动得慢。

  问题3:比较B和C谁运动的快,为什么?

  一、速度

  1.定义: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用v表示。

  2.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3.定义式:

  4.单位:国际单位:m/s(或ms-1)。

  常用单位:km/h(或kmh-1)、cm/s(或cms-1)。

  5.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说明:速度有大小和方向,是矢量。

  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如果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是否都相等?那速度还是否是恒定的'?那又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问题:百米运动员,10s时间里跑完100m,那么他1s平均跑多少呢?

  回答:每秒平均跑10m。

  百米运动员是否是在每秒内都跑10m呢?

  答:否。

  说明:对于百米运动员,谁也说不来他在哪1秒破了10米,有的1秒钟跑10米多,有的1秒钟跑不到10米,但当我们只需要粗略了解运动员在100m内的总体快慢,而不关心其在各时刻运动快慢时,就可以把它等效于运动员自始至终用10m/s的速度匀速跑完全程。此时的速度就称为平均速度。所以在变速运动中就用这平均速度来粗略表示其快慢程度。

  1.平均速度

  1)定义: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用表示。

  2)说明:

  A.平均速度只能粗略表示其快慢程度。表示的是物体在t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这实际上是把变速直线运动粗略地看成是匀速运动来处理。

  B.这是物理学中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方法,即用已知运动研究未知运动,用简单运动研究复杂运动的一种研究方法。

  问题8:百米赛跑运动员的这个=10m/s代表这100米内(或10秒内)的平均速度,是否是说明他在前50米的平均速度或后50米内或其他某段的平均速度也一定是10m/s?

  C.平均速度只是对运动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或某一段位移内)而言的,对同一运动物体,在不同的过程,它的平均速度可能是不同的,因此,平均速度必须指明“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的。

  D.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内的总体快慢,这就是“平均速度”与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根本区别。

  E.平均速度不是各段运动速度的平均值,必须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来求解。

  2.瞬时速度

  (1)定义: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此时刻(或此位置)的瞬时速度。

  (2)意义:反映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某一位置)时运动的快慢,它能精确地描述变速运动的快慢。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变速运动。

  (3)对瞬时速度的理解:瞬时速度是在运动时间时的平均速度,即平均速度在时的极限就是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瞬时速度。

  (4)瞬时速度的方向:瞬时速度是矢量,在直线运动中,瞬时速度的方向与物体经过某一位置时的运动方向相同,(若是曲线运动,瞬时速度的方向是轨迹上物体所在点的切线方向(与轨迹在该点的延伸方向一致))

  三、速率

  1.瞬时速率

  1)定义: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2)瞬时速率的测量:技术上通常用速度计来测量瞬时速率。

  2.平均速率:

  瞬时速度的大小是瞬时速率,那平均速度的大小是否也可以叫平均速率呢?(NO)其实我们初中所学的速度也不是没有意义的,我们给了他一个新的名字平均速率。

  1)定义:路程与发生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

  2)速率是标量。

  3)注意: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教学计划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范文汇编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高一物理教学总结09-22

高一物理教学设计09-26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06-17

高一物理教学总结09-04

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11-27

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09-11

教学工作计划高一物理09-03

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12-25

高一物理教学计划【精选】06-10

高一物理教学计划02-03

论文-AI自动生成器

万字论文 一键生成

输入题目 一键搞定毕业范文模板
AI原创 低重复率 附赠査重报告

点击生成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范文汇编7篇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我们的工作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中,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计划了。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篇1

  【教学目标】

  (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含义及区别,知道在实验中测量时间的方法;

  (2)掌握位移的概念,它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是矢量,可以用有向线段来表示;

  (3)知道路程和位移的区别;

  (4)知道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的关系。

  【教学重点】

  时间和时刻的概念和区别;位移的矢量性、概念。

  【教学难点】

  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教学过程】

  1、时刻和时间间隔

  (1)时刻和时间间隔可以在时间轴上表示出来。时间轴上的.每一点都表示一个不同的时刻,时间轴上一段线段表示的是一段时间间隔(画出一个时间轴加以说明)。

  (2)在学校实验室里常用秒表,电磁打点计时器或频闪照相的方法测量时间。

  2、路程和位移

  (1)路程:质点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2)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有大小和方向,是矢量。它是用一条自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来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质点始、末位置间的距离,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只取决于初、末位置,与运动路径无关。

  (3)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4)一般来说,位移的大小不等于路程。只有质点做方向不变的无往返的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教学计划,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篇2

  一、学生情况分析

  刚接触这些新生,并没有深入地了解,虽然大家都说这届高一年学生的基础相对于高二年来说比较差,但是目前从整体上课的情况来看,学生普遍听得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高,课堂气氛活跃,遇到不懂的就会问,作业也按时有效完成。这比想像中要好得多,至少他们肯学。特别是八班和十班,做作业总是很认真负责的,但是九班就会比较马虎一点,我会在他们还没有形成习惯之前及时加以纠正。但每个班总存在几个比较调皮的,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开小差,趴在桌上的,特别是晚上喜欢讲话……我觉得这样会影响其他同学的积极性,因此我正朝着改掉他们的坏习惯方向努力,把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中来,比如布置一些比较具体的学习任务让他们完成。我相信经过纠正,他们学习的热情会更加高涨!

  二、教材与教辅分析

  本学期高一物理的教学任务是完成鲁科版必修1的教材,这本书主要的教学内容是研究运动、力以及力与运动间的关系,共五大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与运动)。

  必修1这本书是新教材,突出了新课程的四个特点:注重基础性、体现现代性、反映选择性、强调可操作性

  1、强调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保护探索兴趣,学习欲望;

  2、强调知识的构建过程,注重培养物理实验、科学探究能力;

  3、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物理学核心概念的建立。

  必修1是整个高中物理的基础,有很多重难点都是高考、会考中的重难点,比如匀变速直线运动、摩擦力、力的平衡、牛顿三大运动定律等可以说是整个高中物理的重中之重。而质点、位移、加速度等概念又是同学们进入高中新接触到的,理解起来又比较费劲,但是这些概念是学习运动学部分的关键,因此务必要引起学生重视。

  三、教学进度安排:

  第1-3周(第4周校运会)第二章运动的描述(单元考试)

  第4-7周第三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单元考试)

  第8周第四章相互作用(第二节形变与弹力)

  第9-10周期中考

  复习及期中考试

  第11-12周第四章相互作用(单元考试)

  第13-15周第五章力与平衡(单元考试)

  第16-18周第六章力与运动(单元考试)

  第19-20周期末考复习

  第21周期末考试

  四、本学期应达到的教学目标

  本学期的主要任务是带领学生在高一打下良好基础,为进一步学好高二和高

  考作好辅垫。学生能够在活跃的`教学气氛下,积极主动地学习,能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把握好重点。并在学好基础之上,有意识让学生接触到往年的高考题,拓展他们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并在平时注重养成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规范解题的格式和步骤。坚持小测并保证质量,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巩固。为此,具体要求如下:单元考、期中、期末考试中力争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相对别的平行班级稳步提高。

  五、改进教学的措施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因材施教,精讲精练,及时巩固,改进不足,争取每位学生都有所突破。

  2、加强实验课的教学和探索,特别是分组实验,要保证学生都能独立地完成,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用实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努力渗透物理研究问题方法的培养。

  3、重视课外活动,进行物理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指导,进行研究性学习,给学生以充分的课外研究探索的舞台,使学生的课外物理活动丰富多彩,真正成为培养兴趣、发展能力的阵地。

  4、在教学中可以理论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物理的有用,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六、教学研究的计划

  1、加强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本校的校本课程,课题研究,提高本人的教科研水平。

  2、每上完一节课后进行教案的整理以及进行教学反思,重新备课,同时对一些典型的习题、例子、素材加以搜集和整理,为本校有自己的完整的物理资料做出应该做的工作。

  3、坚持每周与备课组成员进行一到两次的集体备课,针对教学中的重难点进行探讨,寻找更好的教学模式。

  4、坚持每周听一节同行的课,课后及时与上课老师探讨交流,研究教学中的长处与不足,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5、在本学期开好一节公开课,通过在评课中得到有经验的老教师的教导,并在教学中不断得以改进突破。

  6、在教学中重视积累,争取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教学论文。

  七、继续教育的计划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多听讲座,多学习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深入钻研高中新课程理念,以先进理念推进高中新课程实施,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

  复习及期中考试

  第11-12周第四章相互作用(单元考试)

  第13-15周第五章力与平衡(单元考试)

  第16-18周第六章力与运动(单元考试)

  第19-20周期末考复习

  第21周期末考试

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篇3

  物理学科是一门实验科学,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打好知识基础、发展思维、挖掘潜力、培养能力,是反映学校办学特色的一大课题。所以,高一物理教学计划的制定必不可少。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物理教学计划意义非同一般。本学期将从以下几方面来完成教学计划:

  一、做好初、高中物理知识的衔接,稳扎稳打上台阶。

  学生对高中物理的学习感到较难,上课能听懂,作业却不会做的现象比比皆是。是什么原因导致初中物理学得很好的学生到了高一却束手无策呢?首先,从教材上看,初中物理以观察、实验入手,内容形象直观。高中物理则要求能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抽象出理想化模型,特别要求学生能分析出具体的物理过程,内容比初中更深更广更抽象,进度也较快,而且课堂上反复练习的时间少,使学生学习感到困难。其次,从要求看,初中要求学生大面积及格,教学难度基本控制在教学大纲范围内,对物理问题的解决停留在模仿、套用公式上。而高中很大程度上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等。

  二、教学过程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动态思维能力、发散性和辐射性思维的能力。

  具体做法是讲解习题要注意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指导,有计划地逐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习题讲解时,要把重点放在物理过程的分析上,并把物理过程图形化,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画示意图是将抽象的情景形象化,把抽象的物理过程具体到有形,建立物理模型的重要手段,注重培养学生审题时一边读题一边画图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在讲解物理习题时,一定要培养学生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能力,帮助学生从多角度对习题进行分析,从而找到最佳的解题途径,这点在做作业时同样适用。另外,例题选取时,尽量用典型、常见的题,特别能同时温习旧知识的例题最好。我相信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掌握是需要多次强化的。

  三、实施大成课堂教学模式,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在我校已开展多日,在高一物理教学中实施“大成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这一精神,关注学生长远发展,教学计划的制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组建物理学习小组,分组讨论。现有的物理教学,其信息的传播主要是采取了两种模式,即教师、学生和教师、学生,限于教师和学生群体之间的彼此影响,忽视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教学中信息的合理传播应该采取这种模式,即:教师、学生和学生、学生,实现生生互动,这样处理学生在课堂上留下的疑问快捷方便。在物理教学中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开发和利用学生资源,缓解教师辅导资源的相对不足。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讨论,培养和训练了学生的表达、求助、协调、反思等技能。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也是以小组作为整体来评价的,无论是平时课堂内外小组合作学习的及时评价,还是阶段单元测验评价都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以标准参照评价。避开了只对个人的评价给学生带来的忧虑。

  在高中物理课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对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自己愿意去学、能够学、会学、培养学习兴趣以及改善人际关系、缓解心理压力、合理利用学生资源、提升学生学业成绩等都大有好处。小组学习方式与其它学习方式一起互为补充,丰富了高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以上是物理教学计划的内容,在教学中还应学生反馈的信息相应做出调整,在实施本计划时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篇4

  知识目标

  1、能够运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一个已知力的分力;

  2、会用三角形法则求解;

  能力目标

  1、熟练掌握物体的受力分析;

  2、能够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

  情感目标

  培养分析观察能力,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的研究态度.

  教学建议

  重点难点分析

  是力的合成的逆预算,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由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将一个已知力进行分解,所以平行四边行定则依然是本节的重点,而三角形法则是在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基础上得到的,熟练应用矢量的运算方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节的难点.

  教法建议

  一、关于的教材分析和教法建议

  是力的合成的逆预算,是求一个已知力的两个分力.在对已知力进行分解时对两个分力的方向的确定,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的.在前一节力的合成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对于运算规律的掌握会比较迅速,而难在是对于如何根据力的效果去分解力,课本上列举两种情况进行分析,一个是水平面上物体受到斜向拉,一个是斜面上物体所收到的重,具有典型范例作用,教师在讲解时注意从以下方面详细分析:

  1、对合力特征的描述,如例题1中的几个关键性描述语句:水平面、斜向上方、拉力 ,与水平方向成 角,关于重力以及地面对物体的弹力、摩擦力可以暂时不必讨论,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2、合力产生的分力效果,可以让学生从日常现象入手(如下图所示).由于物体的重力,产生了两个力的效果,一是橡皮筋被拉伸,一是木杆压靠在墙面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铅笔、橡皮筋,用手代替墙面体会一下铅笔重力的两个分效果.

  3、分力大小计算书写规范.在计算时可以提前向学生讲述一些正弦和余弦的知识.

  二、关于力的正交分解的教法建议:

  力的正交分解是一种比较简便的求解合力的.方法,它实际上是利用了的原理把力都分解到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然后就变成了在同一直线上的力的合成的问题了.使计算变得简单.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未接触到有关映射的概念,所以教师在讲解该部分内容时,首先从直角分解入手,尤其在分析斜面上静止物体的受力平衡问题时,粗略介绍正交分解的概念就可以了.

  教学设计方案

  一、引入:

  1、问题1:什么是分力?什么是力的合成?力的合成遵循什么定则?

  2、问题2:力产生的效果是什么?

  教师总结:如果几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原来的一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这几个力就叫做原来那个力的分力.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力的合成遵循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反之,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

  引出课程内容.

  二、授课过程

  1、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也遵循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教师讲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过程,所以平行四边形法则同样适用于.如果没有其它限制,对于同一条对角线,可以作出无数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如图).这就是说一个已知的力可以分解成无数对不同的共点力,而不像力的合成那样,一对已知力的合成只有一个确定的结果.一个力究竟该怎样分解呢?(停顿)尽管没有确定的结果,但在解决具体的物理问题时,一般都按力的作用效果来分解.下面我们便来分析两个实例.

  2、按照力的作用效果来分解.

  例题1: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斜向上的拉力 的作用,该力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这个力产生两个效果:水平向前拉物体,同时竖直向上提物体,,因此力 可以分解为沿水平方向的分力 、和沿着竖直方向的分力 ,力 和力 的大小为:

  例题2: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常把它所受的重力分解为平行于斜面的分量 和垂直于斜面的分量 (如图), 使物体下滑(故有时称为“下滑力”), 使物体压紧斜面.

  3、练习(学生实验):

  (1)学生实验1:观察图示,分析F力的作用效果,学生可以利用手边的工具(橡皮筋、铅笔、细绳、橡皮、三角板)按图组装仪器、分组讨论力产生的效果,并作出 力(细绳对铅笔的拉力)的分解示意图.

  实验过程:将橡皮筋套在中指上,将铅笔与橡皮筋连接,铅笔尖端卡在手心处,体会一下铅笔的重力产生的效果,在铅笔上挂接上橡皮,思考拉力 产生的效果?

  教师总结并分析:图中重物拉铅笔的力 常被分解成 和 , 压缩铅笔, 拉伸橡皮筋.

  (2)学生实验2,观察图示,分析 力的作用效果,用橡皮筋和铅笔重复实验,对比结论是否正确.

  教师总结并分析:图中重物拉铅笔的力 分解成 和 , 压缩铅笔, 拉伸橡皮筋.

  尽管没有确定的结果,但在解决具体的物理问题时,一般都按力的作用效果来分解.

  4、课堂小结:

  探究活动

  题目 关于“杆的受力分解”与“绳的受力分解”研究

  由于日常生活中,我们劳动、学习的工具一般以杆和绳子为主,其他的工具也可以依照其进行分析,研究“杆的受力分解”与“绳的受力分解”具有实践意义。有关内容可以参见备课资料中的“扩展资料”。让同学观察周围的力学工具,对比杆与绳子,分析说明各个物体的受力特点,与其有关的题目可以参见如下:

  1、晾晒衣服的绳子,为什么晾衣绳不易过紧?

  2、为什么软纸经过折叠后,抗压性能提高?对比拱桥的设计,有什么感想?

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篇5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和前一阶段的学习,对物体间的相互作用问题有了定性的了解,也知道相互作用和一对平衡力是不同的,但是,他们并不清楚二者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他们也不能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相互作用力之间满足的关系。因此,对牛顿第三定律的深入理解,还需要进行定量地探究。

  教材分析:

  牛顿第三定律揭示了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力间的关系,使之成为牛顿运动定律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教材首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比如拉弹簧、推桌子等引入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并且提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互依存、同时存在的。接着,教材又用实验探究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进而总结出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并且,教材上的.“做一做”栏目用传感器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形象准确地呈现相互作用力在大小和方向之间(包括相互作用力不断变化的情况)的关系。融现代科学技术于物理教学之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掌握牛顿第三定律,能准确地表述牛顿第三定律;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的实验过程,观察(或)体会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间的大小、方向等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运用规律正确分析说明具体实例,培养将物理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深入理解牛顿第三定律。

  教学难点:

  应用牛顿第三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以上的分析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应该首先通过生活中实例的展示,使学生认识到力总是成对出现的,物体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引入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总结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特点。

  通过学生实验,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紧接着应用传感器动态地展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然后总结出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为了使学生深入理解牛顿第三定律,在介绍完牛顿第三定律的表述之后,通过分析几个实例比如用力压黑板、分析座位上学生的受力等生活情景中的事件,应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问题。最后,通过几道趣味性的习题巩固深化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授课方法:

  科学探究法

  教学准备:

  滑板、一端带有磁铁的小车(两辆)、弹簧秤(20组)、苏威尔DISLab力传感器

  课时分配:

  1课时

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篇6

  一、教材分析

  本章是高中力学基础,等效思想,平行四边形定则既是这一章的重点,又是难点。矢量的运算法则,是矢量概念的核心内容,又是学习物理学的基础,同时,平行四边形的验证过程,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教材是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合力与分力的等效代替性质,比较直观,容易接受。而演示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现象(提水、拉伸弹簧等等),可以使学生对等效代替思想有更深入的体验。

  教材中对于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得出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出实验方案,以探究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去寻找共点力与其合力的关系,最终发现结论。通过分小组探究、互相交流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仅掌握知识,而且培养能力,领悟科学研究的魅力和精髓之所在。

  二、学情分析

  对力的概念,初中教科书中只给出力的作用效果,没有给出力的定义,更没有给出矢量的概念,平行四边形定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对于初上高中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大的飞跃,习惯于代数运算的学生,在接受矢量运算时有一定的困难,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探究任务的难度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根据问题情景式探究任务运用适当的思维方法。教学中要注意规范性,但不必操之过急,本节课的教学选用探究与验证相结合的模式。老师应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出发,注意把握教学的难度与深度。

  三.教学设计思想

  在以往的教学中,课堂教学实施往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倾向,学生被动地接受,很难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了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崭新的教学理念以人为本,在教法上,采取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以小组的合作为主要方式,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亲身体验科学实验探究的过程。

  通过这种探究性的教学,培养学生共同协作、相互交流的良好品质;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现象、大胆提出问题、敢于猜想和假设的科学修养;提高学生制定计划、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和手脑并用的实践能力;使学生体会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知道它是力的合成的基本规律。

  2、初步运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共点力的合力;能从力的作用效果理解力的合成、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3、会用作图法求解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并能判断其合力随夹角的变化情况,掌握合力的变化范围,会用直角三角形知识求合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实验演示归纳出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态度、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协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探索规律、归纳总结的研究问题的方法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的态度。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探索与创新的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互助的精神。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渗透等效替代的物理思想,促使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发现与深刻的理解。

  难点:①实验的设计;②平行四边形关系的发现;③从代数和思维到矢量和思维的跨越;④对合力与分力间的'等效替代关系的真正理解与灵活运用。

  六、教学方法

  1、创设情景,引导启发,让学生体会并接纳等效观点,从而得出合力、分力的概念。

  2、实践体验,实验探索,归纳总结,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定则。

  七、教学器材

  演示用器材:钩码1只(系上细绳套两根),演示弹簧秤2只,粗大的橡皮条(可用许多小橡皮条组合而成)1根,教学用圆规1只、尺子1根

  学生用器材:按小组:①木板1块;②白纸1张;③图钉5枚;④橡皮条1根;⑤细绳2根(两端做好套);⑥弹簧秤2个;⑦铅笔1只;⑧量角器1只;三角尺1-2只;圆规1只。

  八、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学习了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各种表现,如重力、弹力、摩擦力,也知道了如何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那么,当物体的受力情况比较复杂时,是否存在简化问题的科学方法和途径?现在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请两位同学一起提着一个水桶。

  提出问题:他们对水桶施加了几个力?能用一个力来等效替代它吗?怎样替代?

  老师一个人提着水桶。

  等效思维方法,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例如刚才的问题,就是让一个力的单独作用来等效替代几个力的共同作用。

  追问:刚才这一个力真的等效替代了原来两个力的作用了吗?有什么依据?

  分析回答:受力F1和F2。

  学生回答:让一位大同学去提。

  分析回答:力F1和F2共同产生的效果与力F产生的效果相同,即均提起了水桶。

  创设情境

  引导启发

  引出等效替代的思想,是发现力的合成法则的前提,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如果这一环节做得不到位,即使完成了后面的教学,学生对为什么要进行力的合成、为什么可以进行力的合成、怎样进行力的合成等等问题的理解都是模糊的。所以,等效思想需反复强调,以使之深入人心。

  进行新课

  一、合力、分力与力的合成的概念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

  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或求合力的方法,叫做力的合成。

  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合成规律是怎样的?

  二、对力的合成法则的探究

  (一)提出问题

  【设置陷阱】:如果两个同学施加在水桶上的力都是200N,那么一个人需要施加多大的力才能等效替代?

  【质疑】:你怎么知道?有科学依据吗?凭直觉得出结论,像亚里士多德了吧?若是伽利略会怎么做!

  【演示1】:用两只演示用弹簧秤(这是两个同学的手),通过两个细绳差不多竖直地提起一个钩码(这是水桶),让学生读数,再用一个弹簧秤提起钩码,让学生读数,结果基本验证了合力等于分力大小之和。

  提问:两个同学在提水时手臂是这样竖直的吗?

  【演示2】:让两个提钩码的弹簧秤有一定的夹角

  发现:合力大小不等于分力大小之和,而且随着两个分力的夹角增大,两个分力的大小之和与合力大小的差距越来越大!这是为什么?

  在黑板上从同一点出发大致画出两个分力及一个合力的方向

  【点评】:对于标量:例如两个物体,质量都是20kg,求总质量只要相加就行,等于40kg;但对于矢量:它们除了有大小之外,还有方向:例如两个力,当它们的方向互成某一角度时,求合力就没那么简单了!!

  【过渡引导】:今天任务完成了吗?伽利略反驳了亚里士多德重物比轻物下落快的观点后,还想到了什么?还做了哪些?我们刚才反驳了合力等于分力之和的观点后,你还想到什么?还想做些什么?

  【鼓励】:提得很好!力是矢量,我们能否同时考虑合力与分力的大小以及方向间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直接体验一下科学探索的过程:先从最简单的两个力的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开始研究。

  (二)探究过程(分小组进行)

  1、提出问题: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跟分力的关系是怎样的?

  2、猜想与假设:同学们猜测一下合力和分力之间可能存在什么样的大小关系?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对学生的积极性给予鼓励,对各方案中的不成熟方面给予说明,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给予充分的肯定

  【引导学生逐渐逼近可行性实验的参考思路】

  ①刚才我们随意地画了个合力与分力的草图,称不上力的示意图,更谈不上力的图示,可是,要想得到有说服力的结论,应该怎样做?

  ②在哪里画?

  ③怎样做实验才能直接读取分力及合力大小的数据并且直接把这些力如实地画到白纸上去?(将水桶、弹簧秤等都处于一个竖直面上?学生可能提出各种方案,教师一一作出评价,例如将挂水桶的绳子绕过定滑轮后沿水平方向,然后分别用一只弹簧秤和两只互成角度的弹簧秤拉住)④在没有定滑轮的情况下还有什么办法吗?提醒按现有器材如何设计实验,强调根据现有器材进行设计会体现一种实际工作能力,至于现有条件不足的情况下,若能利用其它器材进行替代来进行实验,则更能考验一个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灵活性与能力了。(水桶可以用橡皮条替代)

  4、进行实验并收集数据:

  可在学生画出各力的图示后告一段落。

  5、分析数据、进一步猜想、得出结论:

  若有困难则进行引导或暗示:力是矢量,我们进行的是矢量的合成,我们曾学过哪些矢量的合成?我们学过哪些矢量?

  分组活动:各自画图进行验证(要求三力画实线、辅助线画虚线)

  综合分析:①让某一大组部分小组汇报自己的探究结果,对比在夹角接近的情况下结果有什么相似之处和区别,分析存在的一些问题。②再让其他组各派一两个小组汇报,对比在夹角较大的情况下结果有什么相似之处和区别,分析存在的一些问题。

  (三)归纳得出结论

  力的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用表示两个共点力F1和F2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那么,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用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表示出来,这就叫做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三、力的合成法则的应用

  1、适用条件

  是否任何情况下,物体所受各力都可合成?

  2、动态分析

  当两个分力的大小一定,而夹角变大或变小时,合力大小会怎样变化?其变化范围是怎样的?

  得出结论:⑴夹角越小,合力越大,当夹角为0时,合力有最大值Fmax=F1+F2;

  ⑵夹角越大,合力越小,当夹角为180时,合力有最小值Fmin=|F1-F2|

  即|F1-F2|F1+F2

  3、例题:

  力F1=45N,方向水平向右。力F2=60N,方向竖直向上。要求:

  ⑴先用作图法求这两个力的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

  ⑵能否用计算法求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

  【归纳】:求合力的方法有作图法、计算法。在一些角度特殊的问题中计算法较方便。

  【提醒】:要注意到力是矢量,求大小的同时,还要写出方向,如何表达方向?(一般可用合力与某分力的夹角来表示)

  4、多力合成问题规律的拓展应用:

  提问:怎样求三个力的合力?多个力呢?

  提问:这依据什么?

  结合初中学习的知识归纳总结

  ⑴、当F1、F2同向时,合力的大小等于两分力的大小之和,F=F1+F2,合力的方向跟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⑵、当F1、F2反向时,合力的大小等于两分力的大小之差,F=|F1-F2|,合力的方向跟两个力中较大的那个力的方向相同。

  一般回答:400N;

  可能回答:小于400N

  学生回答:做实验

  不是

  学生观察分析

  学生回答

  学生:很想知道合力跟分力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

  分组讨论:

  学生汇报: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

  实验参考方案设计

  [实验目的]研究共点力F1、F2与其合力的关系。

  [实验原理] 根据共点力与其合力产生的作用效果相同。

  [实验器材]图板、图钉、白纸、橡皮筋、弹簧测力计(2 个) 、三角板。

  [实验步骤]

  在同一个图中画两个分力及合力的准确图示

  白纸上

  认识实验器材

  归纳实验步骤

  了解注意事项

  ①制订具体的操作方案

  ②为了分析合成情况随夹角大小的变化,按夹角不同分三大组:

  第一组30~60、第二组60~90、第三组90~120

  ③用铅笔记录和画图。

  分小组分析处理,尝试根据白纸上所画的两个分力与合力的图示进行探究:合力与两个分力间有什么几何关系?

  学生:位移的合成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P67有关内容,了解了共点力概念,知道力的合成法则适用于共点力问题

  学生对比各组夹角大小不同情况下合力大小与分力大小的关系

  练习

  学生:先求某两个的合力,再

  学生:因为两个力的合力可以等效替代那两个力,所以三个力等效成两个力,接着,再将这两个力等效成一个力,这就是原先三个力的合力。三个以上的共点力的合成也是相同的道理

  归纳总结

  习旧引新

  在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一节中曾介绍了伽利略的科学研究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有机会,就应当进一步渗透这些研究方法,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实践能力与科学素养。

  这个问题的提出可以强化学生对矢量与标量有本质区别的认识,还可以产生悬念,学生急于想知道:两力的合成究竟应怎样进行?有了悬疑,就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就会产生探求真知的强大动力。这一悬念的创设在学生的大脑里立即产生了撞击,思维被迅速地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

  引发思考

  启发思路

  若猜想不出可能的关系,也可先进行探索,科学研究过程不一定按死板的模式进行。

  尽量先让学生提出,真有困难时,可引导学生逐渐逼近可行的实验方案

  通过方案的设计,提高学生研究问题的积极性,并使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自主设计、制定方案的能力。通过方案的汇报交流,使学生体会到集体智慧的力量,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

  发挥教师指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实际操作

  学生动手

  教师指导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共同协作、相互交流的品质和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暗示的手段,使学生发现规律,既能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思维,在课堂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归纳讨论

  总结分析

  学习新知

  理解识记

  体会分析依据

  理解等效原理

  思考讨论

  巩固新知

  通过多力合成问题的分析,再一次强化力的合成中涉及的等效替代思想,这样既可以加深对力的合成规律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对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思维方法的领悟。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力的合成一般不能象标量那样可以用简单的加减法进行运算(同一直线上的力的合成除外),通过探究,我们发现力的合成要按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进行,其实,这一运算法则也是所有矢量运算的普遍法则,因此大家要重视理解,学以致用。1、合力 分力 共点力,力的合成;

  2、思维方法----等效替代;

  3、过程实验探究过程;

  4.力的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布置作业

  1、承前启后的问题

  小实验演示:一根细绳能竖直挂起一个重物:用两根同样质地的细绳代替它,并逐渐增大夹角,当夹角达到一定大小时,绳断。

  课后思考:为什么绳断?是两根绳子不如一根绳子吗?是长的先断还是短的先断?为什么?课外研究一下。

  2、课后作业:

  问题与练习2、3、4

  观察、好奇

  思考

  通过这一小实验,再一次让学生感悟到合力不一定比分力大,合力的大小跟两个分力的夹角大小有密切的关系。同时,也为下一节力的分解预设了一个值得研究的活的题材。

  九、板书设计

  力的合成

  一、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二、力的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适用于共点力)

  1、两个力的合力

  大小:|F1-F2|F1+F2

  方向:180

  2、多个力的合力

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篇7

  【知识目标】

  1.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知道速度的定义。

  2.知道速度是矢量,知道速度的单位、符号和读法。了解生活实际中的某些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数据。

  3.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知道平均速度的定义式,会用平均速度的公式解答有关的问题。

  4.知道瞬时速度的概念及意义,知道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的区别和联系。

  5.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

  【能力目标】

  1.运用平均速度的定义,把变速直线运动等效成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从而渗透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的方法。

  2.培养迁移类推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解决一些问题,而向复杂问题过渡,使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

  2.通过师生平等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教学方法】

  1.通过例题和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如何辨别快慢。

  2.通过讨论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教学重点】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概念及区别。

  【教学难点】

  1.怎样由速度引出平均速度及怎样由平均速度引出瞬时速度。

  2.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及在运动中瞬时速度是怎样确定的。

  采用物理学中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方法(即用已知运动来研究未知运动,用简单运动来研究复杂运动的一种研究方法)来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师通过举例,让学生自己归纳比较快慢的两种形式。

  2.通过实例的计算,得出规律性的结论,即单位时间内的位移大小。

  3.教师讲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意义。

  【教学过程】

  初始位置/m

  经过时间/s

  末了位置/m

  A.自行车沿平直道路行驶

  20

  100

  B.公共汽车沿平直道路行驶

  10

  100

  C.火车沿平直轨道行驶

  500

  30

  1250

  D.飞机在天空直线飞行

  500

  10

  2500

  问题1:比较A和B谁运动的快,为什么?

  问题2:比较B和D谁运动的快,为什么?

  结论: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有两种方法:

  1)一种是在位移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快,时间长的物体运动慢;

  2)另一种是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位移的大小,位移大的物体运动得快,位移小的物体运动得慢。

  问题3:比较B和C谁运动的快,为什么?

  一、速度

  1.定义: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用v表示。

  2.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3.定义式:

  4.单位:国际单位:m/s(或ms-1)。

  常用单位:km/h(或kmh-1)、cm/s(或cms-1)。

  5.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说明:速度有大小和方向,是矢量。

  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如果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是否都相等?那速度还是否是恒定的'?那又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问题:百米运动员,10s时间里跑完100m,那么他1s平均跑多少呢?

  回答:每秒平均跑10m。

  百米运动员是否是在每秒内都跑10m呢?

  答:否。

  说明:对于百米运动员,谁也说不来他在哪1秒破了10米,有的1秒钟跑10米多,有的1秒钟跑不到10米,但当我们只需要粗略了解运动员在100m内的总体快慢,而不关心其在各时刻运动快慢时,就可以把它等效于运动员自始至终用10m/s的速度匀速跑完全程。此时的速度就称为平均速度。所以在变速运动中就用这平均速度来粗略表示其快慢程度。

  1.平均速度

  1)定义: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用表示。

  2)说明:

  A.平均速度只能粗略表示其快慢程度。表示的是物体在t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这实际上是把变速直线运动粗略地看成是匀速运动来处理。

  B.这是物理学中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方法,即用已知运动研究未知运动,用简单运动研究复杂运动的一种研究方法。

  问题8:百米赛跑运动员的这个=10m/s代表这100米内(或10秒内)的平均速度,是否是说明他在前50米的平均速度或后50米内或其他某段的平均速度也一定是10m/s?

  C.平均速度只是对运动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或某一段位移内)而言的,对同一运动物体,在不同的过程,它的平均速度可能是不同的,因此,平均速度必须指明“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的。

  D.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内的总体快慢,这就是“平均速度”与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根本区别。

  E.平均速度不是各段运动速度的平均值,必须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来求解。

  2.瞬时速度

  (1)定义: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此时刻(或此位置)的瞬时速度。

  (2)意义:反映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某一位置)时运动的快慢,它能精确地描述变速运动的快慢。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变速运动。

  (3)对瞬时速度的理解:瞬时速度是在运动时间时的平均速度,即平均速度在时的极限就是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瞬时速度。

  (4)瞬时速度的方向:瞬时速度是矢量,在直线运动中,瞬时速度的方向与物体经过某一位置时的运动方向相同,(若是曲线运动,瞬时速度的方向是轨迹上物体所在点的切线方向(与轨迹在该点的延伸方向一致))

  三、速率

  1.瞬时速率

  1)定义: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2)瞬时速率的测量:技术上通常用速度计来测量瞬时速率。

  2.平均速率:

  瞬时速度的大小是瞬时速率,那平均速度的大小是否也可以叫平均速率呢?(NO)其实我们初中所学的速度也不是没有意义的,我们给了他一个新的名字平均速率。

  1)定义:路程与发生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

  2)速率是标量。

  3)注意: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教学计划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