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5篇)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写好计划才不会让我们努力的时候迷失方向哦。计划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和爱国教育,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引导学生从小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
二、基本情况
一(3)班共有学生 48 人,其中男生24人,女生24人,他们大部份都是独生子女,受到家人的百般呵护,在各方面都存在不良的行为习惯,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教育是件不容易的事。
三、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全书共有五个单元,包括我上学了、上学路上、我的同学和老师、家里的我、大自然真美丽。每个单元又分为三个主题,其中第四单元有四个主题。
2、教学要求
1) 知道生活、学习中常常会有不顺心的事,有困难,不要怕。
2)知道初步的健康常识,养成正确的坐、立、走姿势和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知道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危险,知道最基本的紧急求助和自救办法。
4) 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5) 感受身边环境对自己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重点难点
1) 培养学生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恒心和毅力。
2)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积极向上的情感和态度。
3)引导孩子了解生活中基本的健康安全常识,引导孩子学会生活,保护自我。
4)培养孩子热爱家乡的情
情感,让学生从小形成关注家乡,为建设家乡做好准备。
5)让学生感受身边环境对自己生活的影响,能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节约水、电、纸张等资源。
6) 初步培养学生积极上进的生活态度。
7) 使学生从小懂得珍爱生命,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五、课时安排
1.春天 你好 3课时
2.我和小苗一起长 3课时
3 春游去 3课时
4.让疾病走开 3课时
5 护眼基本常识 3课时
6.我会爱护牙齿 3课时
7.吃的学问多 3课时
8.瞧我多精彩 3课时
9.戴上红领巾 3课时
10.我们的节日 3课时
11.世界儿童是一家 3课时
12.说说我们班 3课时
13 技能 3课时
14..今天我值日 3课时
15.装扮我们的教室 3课时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2
一、教材分析
《两只鸟蛋》是一首儿童叙事诗,讲叙了一个小朋友从取下两只鸟蛋到送还两只鸟蛋的事。在这首诗里,我们能看到孩子在母亲的启发下,幼小的心灵里萌生出对生命的珍爱,对小鸟的关爱,对大自然的热爱。这是一篇写松鼠的童话。《松鼠和松果》课文叙述了两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松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体会到,人类在向自然索取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自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美丽的小路》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有关环境卫生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要保持环境卫生,人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美的'行为会破坏美丽的环境。《失物招领》这篇课文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想一想:你所在的学校有过这样的事吗?这篇课文的题目取得很妙,明明是乱扔的垃圾,课文里却称作“失物”,为什么呢?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它们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呢?主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也许这些问题可以成为学习这篇课文的线索。
二、教学目标
1.认识71个生字。会写3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分角色朗读中,能读好每个角色的语气。
3.有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动。
三、教学重难点
1、准确掌握本单元的生字,会用新字组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有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动。
四、课时安排
《识字3》1课时
《两只鸟蛋》 2课时
《松鼠和松果》 2课时
《美丽的小路》 2课时
《失物招领》 2课时
《语文园地三》2课时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小学美术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它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造就社会主义一代新人,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与艺术水平,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对于美的事物有兴趣,有初步感受美的能力,作画时初步培养了观察习惯,对于想象画、命题画有较大的兴趣,能根据自己的感受大胆的描绘。完成作业的速度不一,部分同学习惯于带回家去完成少数同学形象表达能力还停留在幼儿园的水平。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一年级使用了新课程标准下的九年义务教育湘版美术实验教材。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安排了四个新的学习领域。
1、“造型、表现”(即运用多中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
2、“设计、应用”(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梅花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
3、“欣赏、评述”(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组部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
4、“综合、探索”(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
这些课程内容新颖,版面美观,贴近学生的生活,受到了小朋友们的'喜爱。
四、教学要求:
1、 知识教育要点
(1)感知各种随意形状。
(2)认识和运用各种平面形、常用色。
(3)运用形和色,进行临摹、添画、记忆画、想象画练习。
(4)学习使用各种简易绘画工具,学习撕、折、拼、贴和揉捏、搓、挖等手工制作法,养成正确地绘画、制作姿势与习惯。
(5)欣赏祖国风光和儿童画、民间美术作品的美。
2、 能力培养要点
(1)在美术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促进从无意想象过渡到有意想象,从再现想象过渡到创造想象。
(2)在绘画活动中大胆用笔用色,鼓励儿童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3)提高手部运动的灵活性,促进手和脑的协调发展。
(4)提高对色彩美、形状美的能力。
3、 审美教育要点
(1)培养儿童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2)让学生感受美术活动的愉悦,激发儿童对艺术创造活动的兴趣。
五、 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课时
1 七彩飞虹 ……………………………………………………… 1
2 飞旋的纸条 ……………………………………………………… 1
3 民间玩具……………………………………………………………1
4 小小手………………………………………………………………1
5 月亮走我也走…………………………………………………………1
6 蝶儿飞飞……………………………………………………………1
7 划划印印 …………………………………………………………… 1
8 踢踢腿弯弯腰………………………………………………………1
9 纸拖鞋…………………………………………………………………1
10 泡泡乐……………………………………………………………… 1
11 彩球滚滚…………………………………………………………… 1
12 小树快快长……………………………………………………… 1
13 折纸动物…………………………………………………………… 1
14 瓜果飘香…………………………………………………………… 1
15 由小变大的画…………………………………………………… 1
16 蚂蚁搬家……………………………………………he
17 鼓儿响咚咚………………………………………………………… 2
18 办家家……………………………………………………………… 1
19 小动物 小人物……………………………………………………1
20 你的家 我的家……………………………………………………1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4
一、学情分析
我班共有20名学生,10名男生,10名女生。学生的来源很广,每个孩子都活泼可爱,有着较强的上进心和集体荣誉感。他们纯洁善良,好奇心强,求知欲强。但是由于年龄小,自制能力差,时常不能控制自己,上课时爱随便说话或者做小动作。很多行为习惯有待进一步培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具体单元安排为: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认识10以内的数;认识图形(一);分与合;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认识11—20各数;20以内的进位加法;期末复习;有趣的拼搭和丰收的果园两个综合实践活动。
1、“数与代数”领域安排了6个单元。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认数,安排在教材的第一单元数一数、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第七单元分与合,第九单元认识11—20各数;第二部分是计算,安排在第八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十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些内容是学生今后计算学习的重要基础,教材编排时不但课时有所增加,而且增设了“思考题”和“你知道吗”的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拓展认识,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丰富对数的认识,增强探索规律的意识和简单应用知识的能力。
2、“图形与几何”领域安排了3个单元。即第二单元比一比、第四单元认位置、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一),一方面利用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轻重、远近等,初步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另一方面,结合具体情境,帮助学生分辨自己的前后、上下、左右,并初步应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再一方面,经过实物、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初步感知这些几何体的基本特征,为今后学习几何图形奠定初步的基础,也有利于学生积累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初步经验。
3、“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了1个单元。即第三单元分一分,要求学生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者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初步体验简单的分类活动,学习分类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为以后学习统计和概率领域的内容打好基础。
4、“综合与实践”领域安排了两个实践活动。分别安排在第六、八单元里,结合认识物体安排了《有趣的拼搭》,结合10以内数的认识和计算安排了《丰收的果园》。让学生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体验,激发开展数学活动的兴趣,并能联系现实情境发现并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结合现实场景,经历数数并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在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中,体会加法和减法的含义,探索10以内的加法、减法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应的加法、减法计算;能应用所学的计算解决简单的求和与求剩余(或另一部分)的实际问题,能探索一些简单的物体、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
(2)在具体情境中认识长短、高矮;联系生活经验初步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经过观察、比较,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3)能根据物体的数量、形状、颜色或其他标准,对熟悉的物体进行简单分类。
2、数学思考。
(1)在认数过程中建立初步的数感,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在数物体个数的活动中,认识数的含义,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简单的事物;在操作学具的活动中感受数的组成,具有初步的“分”与“合”的思想,体会分与合的数学意义,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在比较两种物体个数、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活动中体会初步的对应思想,掌握简单的比较方法,具有用语言或符号描述数的大小关系的初步能力。
(2)在理解加法和减法含义以及探索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运算能力。经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简单数量关系,选用恰当的方法进行计算,初步体会有根据地进行思考;经过对计算方法的探索、交流,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初步感受思维活动的条理性;经过在多样化算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培体会思维过程的灵活性,发展思维能力。
(3)在认识常见几何形体的活动中,感知物体的形状、大小等特征,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4)在把不同物体分类、整理的过程中,初步培养收集、整理信息的意识和观察、比较的能力。
(5)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实际情境和问题,初步感受数学抽象和简单推理的意义。
3、问题解决。
(1)初步学会从事物的数量多少,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等方面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初步学会经过简单的数数、比较大小、加减计算以及观察、操作、分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初步学会用20以内的数描述和交流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能与同学交流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方法,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4、情感态度。
(1)在老师的帮助与鼓励下,对数数、比较、分类、计算等与数学有关的活动感兴趣,具有喜欢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2)在建立数的概念、认识物体形状、讨论计算方法、表达思考过程等活动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初步培养学好数学的信心,初步具有独立思考并获得数学知识的体验。
(3)在用简单的'数表示事物的多少、用加减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以及用文字、符号表示简单规律等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知道用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4)知道在计算以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等数学活动中有可能会出现错误,并能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教学建议。
1、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一年级学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认真的学习态度。要求他们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倾听、积极发言、准确表达、认真作业。学生在写作业时,老师既要关注学生的作业质量,更要关注学生的坐姿、握笔的方法,保护学生的视力。严格要求学生按格式书写、字迹端正不涂改,认真听题、细心计算、耐心检查,逐步养成书写规范的良好习惯。说到书写规范,不仅要求学生数字写得清楚、美观,还要注意写数字的笔顺,比如:经常有学生把“0”、 “8”的笔顺写错。
2、丰富问题情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1)创设有趣的情境吸引学生。
教材在选择素材时注重创设形象、生动、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展开想象的翅膀,畅游数学知识的“海洋”,进行有趣的数学活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实际教学时,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从而引出所要研究的问题,如“数一数”教学中,选择了儿童乐园的场景,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进行观察、数数、初步感受数的实际意义。再如教学“10以内加法和减法”时,用学生熟悉的场景(浇花、植树、游泳、跳高、踢球、乘公交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
(2)编写生动的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在教学时,我们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创设一些童话故事的情境,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有趣的童话故事中学习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以“森林运动会”为素材,引导学生学习数的大小比较;在教学5以内的加、减法这部分内容时,经过“小朋友浇花”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提出“现在一共有几人”“还剩几个人”的问题,让学生产生数一数、算一算的冲动,主动去探索计算的方法,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初步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3)设计丰富的活动提高计算能力。
在上一年级前,学生已经积累了有关10以内数的认识和计算等方面的经验,所以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基本没有问题。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稍有难度,这是后续学习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生必须学好,并达到熟练计算的程度,学期末速度要求大约为每分钟8道一步计算式题(直接写得数),正确率要达到90%~95%。由于低年级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比较短,而计算练习又比较枯燥,因此,老师在强调计算的同时,也要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数学扑克、登山夺红旗、数学医院、摘苹果、开火车、接力赛等);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同桌自编计算题交换算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提高计算正确率,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3、经历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给学生锻炼数学思维的机会。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判断、分析,发展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获得发展。
(1)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探索与合作的空间。
在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创设探索的机会,留给学生足够的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能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习数学。真正使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如在学习加、减法计算,特别是20以内进位加法时,鼓励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并交流算法,实现算法多样化,并引导学生对不同计算方法进行比较,感受每种计算方法的优劣,选择适合自己或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优化计算方法。
(2)要注重突出数学基本思想在知识形成和应用中的作用。
一是要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简单的数学抽象过程,初步体会数学抽象的意义。例如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时,先让学生数出现实场景中人或物的数量,再引导他们用相应颗数的算珠表示“一类等价集合中元素的个数”,最后由相应颗数的算珠抽象出数,并借助直尺和图形使他们初步感受直线上的点与数是一一对应的,明确数的顺序和大小。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侧重引导学生经历“用小棒摆出十几→在计数器上拨出十几→写数”这样一个逐步抽象的过程,初步感受不同数位上的数可以表示不同的数值,体会十进制计数法的特点。
二是要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体会数学思考的条理性和确定性。例如,组织“比一比”的活动时,增加了比“3支笔的长短”、比“3种水果的轻重”、比“3杯水的多少”等问题,引导学生在确定最长最短、最轻最重、最多最少等活动中,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
4、注重习题的针对性、层次性和可选择性。
一是要适当增加有助于提高学生基本学习能力的练习。例如,为了给学生多提供一些练习写数的机会,在学习“认识1-5”和“认识6-9”这两个部分内容后分别增加了1课时的练习,同时还在练习一和练习二中适当增加了习题的容量。另外,考虑到学生熟练掌握8、9的分与合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经历一个适当的过程,把8、9的分与合分开编排,并增加了1课时的练习。
二是进一步加强相近、相似或容易混淆的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比较。例如,教学10以内的加、减计算时,让学生把得数相同的算式连起来,说出指定得数的若干不同算式,启发他们在此过程中自主体会相关加、减式题的联系和区别。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经过题组形式,多次引导学生比较“得数相同的不同算式” 和“得数不同的相近算式”,启发他们在比较中进一步把握相关式题的内在关联,提高计算的灵活性,并形成必要的技能。
5、适量补充安排思考题和自主阅读材料。
本册教科书一共安排了12道思考题,这些题目涉及数和运算的意义、计算的方法和技巧、简单的实际问题和数学规律、简单的判断和推理等内容。解答这些思考题,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拓宽知识视野、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自身的价值与魅力、锻炼思维的逻辑性和灵活性。本册教科书还经过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了两则自主阅读材料,目的主要在于激发学生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愿望,启发他们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我们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量补充安排相关的思考题和自主阅读材料。如在教科书29页“照下图这样,把8根短绳连在一起,要打( )个结”,可以让学生在动手做一做或者画一画中探索规律,解决问题。进一步延伸“把8根短绳连在一起,围成一圈,要打( )个结”,让学生进一步探讨。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5
一、班级情况分析
我班学生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大部分学生在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基础、智力因素等原因,学习成绩较差,缺少学习的积极性,有时课堂提问即使知道问题答案也不敢举手回答,这些方面需要我在今后加以注意,这学期我在数学方面重点就是抓好这部分“后进生”。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等。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4、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四、教学措施
1、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本学期我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改进教学方法。课堂上尽量使用儿童化语言,寻找适合低年级儿童的`方法,使学生喜欢上我的课。发展学生能力,努力激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2、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我要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合理利用时间,在课堂上获取方法,解决问题,实现解决问题能力和基础知识同步发展。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3、提高作业的时效性。我要想办法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数学实践活动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自主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形式上要活泼有趣,课内外结合,巩固所学知识,逐步提高数学能力。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我们班有不少家长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在指导孩子学习方面的确有不少问题,我要加大与他们的联系,本学期我要走进孩子们的家里,与家长面对面交流,最大限度地发掘家长的“潜力”。
5、重视培养习惯。好的习惯使学生学习数学事半功倍。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认真书写,快速口算,使用尺子,认真思考、书写工整等良好习惯,并在数学学习中逐渐形成自觉行为。
五、教学进度
本册教科书安排了61课时的教学内容,另外有3课时六做机动,便于教师创造性地安排教学。
一 南极小客人——100以内数的认识……6课时
二 下雨了——学看钟表……………………2课时
三 农夫与牧童——方位与图形……………4课时
实践活动——奇妙的回形针………………1课时
四 绿色行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12课时
数学广场………………………………………1课时
五 小小存钱罐——人民币的认识……………5课时
六 大海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17课时
实践活动——小小信息员……………………1课时
数学广场………………………………………1课时
七 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4课时
八 我们的鞋码——统计………………………2课时
九 儿童乐园——总复习………………………5课时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6
一、教材解读
一年级下册由“我们周围的物体”和“动物”两个单元构成。“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有7个教学内容,分别是《1.发现物体的特征》、《2.谁轻谁重》、《3.认识物体的形状》、《4.给物体分类》、《5.观察一瓶水》、《6.它们去哪里了》、《7.认识一袋空气》。“动物”单元有6个教学内容,分别是《1.我们知道的动物》、《2.校园里的动物》、《3.观察一种动物》、《4.给动物建个家》、《5.观察鱼》、《6.给动物分类》。两个单元总计13个教学内容,原则上每个教学内容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每个单元最后都有“科学阅读”内容。
“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是小学生物质科学领域学习的开篇,指向“组成世界的物体能够依照它们的性质进行测量、分类和描述”这一科学核心概念。物体在一年级学生的生活中最为常见,一年级学生对其有直观感受,他们对物体性质的理解又将为他们持续建立材料和物质的概念打下基础。为此,“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从具有固定形状的物体到一瓶水和洗发液再到一袋空气,循序渐进地带领学生们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索活动,以加深他们对物体具有质量、形状等特征的理解。
“动物”单元同一年级上册的“植物”单元一样,指向“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生物有基本的生活需求”这一科学核心概念。给一年级学生设计的“动物”单元,主要是为他们提供探索动物的机会,使他们认识到动物是有生命的。像所有的生物一样,动物具有独特的外部结构,能帮助自己实现生命的功能,感知周围的生活环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动物”单元首先从唤醒学生们的生活经验开始,经过寻访校园里的动物,对动物形成初步的认识,然后通过对蜗牛和鱼的身体结构、运动方式和生存环境的细致观察,丰富对动物某些共同特征的理解,最后一课给动物分类的活动,则是从研究方法上给学生们以启示。
这两个单元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都强调了在比较中观察,以及对观察对象的描述和记录。另外,分类和识别在两个单元中也都处在重要的位置。尽管这些活动主要是从运用感官及简单工具的层面上展开的,但对小学生理解什么是科学、科学家如何做科学都十分重要。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大多为六、七岁,他们对物体的认识主要围绕质量、体积、状态等表观特征展开。在面对一个物体时,一年级学生大多可以说出其最明显的特征,如黄色的橡皮、透明的玻璃。但是学生大多不会描述那些不显著的特征,如与质量和体积相关的特征。通常,只有当描述物体特征的任务明确指向与质量或体积相关的特征时,学生才能说出哪个更大、哪个更重。尽管一年级学生掌握的词汇有限,不知道如何描述物体的特征,但是他们认识物体的主要困难并不在于不能描述,而是缺乏认识物体的角度,不能从更多角度、更全面地描述物体,无法稳定地从物体的外部特征、质量和体积三方面认识物体。
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但是一年级学生依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当学生走出教室寻访校园里的小动物时,很容易出现“兴奋有余,活动不足”等现象。在观察蜗牛、金鱼等活动中,也会出现注意力分散、观察无序等现象,会有不能用准确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等问题。为此,除了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的“科学词汇”外,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三、教学目标
1.“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①物体的颜色、形状、轻重、厚薄、表面粗糙度等特征可以被我们观察和描述。
②不同的物体之间有许多相同和不同的特征,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征对他们进行分类。
③水和空气具有无色、无味、会流动的特征。
(2)科学探究目标
①能运用多种感官和简单的方法观察和描述事物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②能以讨论、绘画、书写等形式进行描述和交流。
③尝试以图标的形式组织信息。
④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
⑤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回顾和反思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3)科学态度目标
①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②乐于在情境中学习,保持对一个问题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③乐于小组合作探究,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
④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
⑤具有分析、反思探究过程的能力。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①认识到水和空气是重要的资源,需要珍惜和保护。
②知道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特征,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2.“动物”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①知道地球上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动物。
②知道不同的动物具有共同的特征,同一种动物也有个体差异。
③知道动物是有生命的,是生物。
④知道动物会运动、呼吸、生长、繁殖和死亡。
⑤体会动物生活在适宜的环境中,他们需要空气、食物、水、阳光等。
⑥知道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器官感知环境。
⑦说出周围常见的动物名称及其特征。
⑧知道按一定的标准可以给动物分类。
(2)科学探究目标
①能用多种感官观察动物。
②能用语言、图画描述和记录观察内容。
③能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④能饲养小动物一段时间。
⑤能用合适的科学词汇进行简单的表达。
⑥能按自己的标准给动物分类。
(3)科学态度目标
①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物表现出探究兴趣。
②对动物的特征和需求形成一定的敏感性。
③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
④养成参与、表达和倾听的良好习惯。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①了解动物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
②了解动物是地球家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认识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四、具体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学习兴趣对于科学学习非常重要。在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教学时,时常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让每个学生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科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科学
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科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科学的学习过程。
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与同伴合作交流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寻找问题的答案。老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4.培养学生初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科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了解科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科学的重要性。
5.创造性地使用科学教材,及时反思
科学探究能力是整体性发展的,科学探究的各种类型在教学活动中应得到系统运用。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科学活动的平台,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活动。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五、教学设计进度表
周次
时间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7
一、学情分析
这个学期担任一(2)、(3)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孩子们已经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能有序思考,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识和较好的学习习惯,对数学学习充满热情,总体来说口算的速度和正确率也还比较理想。只是由于年龄比较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自控能力比较差,好说好动,倾听习惯还有待培养。大部分孩子能主动学习,部分后进生需要特别关注。因此本学期一方面要立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要争取使每个孩子都能积极认真地投入到本学期的学习中来。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逐渐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等。
二、指导思想:
面对新的社会要求,教师与学生应首先走了社会的前边,因此我们应该以新课标要求为指挥棒,采用所有可行的措施,尽量体现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创新,开放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内容与思想的衔接,内容要在学生上学期的水平之上发展并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思想上注意新思维与我国传统的教学思想结合。
三、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认识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
其中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教学难点:1.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2.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3.发展空间观念。
四、教学目标:
1.数与代数: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10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初步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初步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数序,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3)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空间与图形:
(l)经历观察常见平面图形的过程,直观认识这些图形,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3.分类与整理:
(1)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感受分类与数据整理的关系。
4.情感与态度
(1)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联系学到的数学知识对身边的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地参与观察、发现并解决数学问题的活动。
(2)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形成学好数学的信心。
(3)初步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描述某些生活现象,初步体会可以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有初步的经过思考获得数学知识的体验,有初步的与同学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学习数学知识的体验。
五、具体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课堂教学中,增加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5.关注两头。一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时跟踪,及时补缺补漏,切实达到教学目标。一是优秀的学生,要提供更多的思维训练材料,让他们吃饱,激发热爱数学、钻研数学的兴趣。
6.提出具体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交流习惯。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六、全册课时安排与进程安排:(59课时)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划分
备注
第一周
2.12—2.18
1.始业教育
2.认识图形
1课时
3课时
第二周
2.19—2.25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5课时
第三周
2.26—3.4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4课时
第四周
3.5—3.11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4课时
第五周
3.12--3.18
分类与整理
3课时
第六周
3.19—3.25
100以内数的认识
5课时
第七周
3.26—4.1
100以内数的认识
4课时
第八周
4.2—4.8
认识人民币
4课时
第九周
4.9—4.15
认识人民币
1课时
第十周
4.16—4.22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4课时
第十一周
4.23—4.29
1.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期中复习
3课时
2课时
第十二周
4.30—5.6
五一放假
第十三周
5.7—5.13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5课时
第十四周
5.14—5.20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5课时
第十五周
5.21—5.27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4课时
第十六周
5.28—6.3
整理与复习
3课时
第十七周
6.4—6.10
找规律
4课时
第十八周
6.11—6.17
总复习
4课时
第十九周
6.18—6.24
期末复习
第二十周
6.25—7.1
期末考试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8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核心,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为引领,立足我校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坚持面向全体,打好基础,围绕“真实、有效”的教研主题,以研促教,立足课堂,努力实现“扎实、高效”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孩子正处于学习启蒙阶段,通过一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汉语拼音的读写,以及正确地拼读音节、学读轻声;在读写分开、多人少写的原则上,学生已会认250个生字,会写100个字;能根据一定的情境或看图,用普通话讲清一件简单的事;在阅读方面也能正确地朗读、背诵指定课文,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认识了句号、感叹号、问号,并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的语气。同学们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能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并养成了爱惜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内容包括“口语交际”、“课文”、“识字”、“写话”、“语文活动”五个部分,共分为8个单元。其中,“口语交际”6次(两个识字单元未安排);“识字”8课,分别在第2单元和第5单元;“课文”26篇,分别安排在第1、3、4、6、7、8单元,每单元4至5篇课文;写话6次(两个识字单元未安排);“语文活动”8次,每单元1次。
本册教材具有以下特:
(一)话题单元,板块结构——本册教科书通过话题组合单元,采用板块结构,分为“口语交际”、“识字写字”、“阅读”、“写话”、“语文活动”等板块。各个板块既自成体系,又相互关联,始终贯穿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这条主线。
(二)口语先行,写话单列——口语交际编在每单元课文之前,以发挥母语学习的优势,强化口语交际的功能,突出口语先行的特点。写话单列,以突出低年级写话的重要性。目的在于提前起步,降低难度,减缓坡度,实现由低年级写话向中年级写片段、习作的过渡。
(三)选文全新,人文熏陶——教材选文通过众多专家、作家精心筛选、修改,以全新的面貌出现(绝大部分是新人选的课文),力求增加教材的文化内涵,突出语文教育的人文情怀。
(四)综合实践,整合拓展——每单元最后的“语文活动”,注重综合性学习,在综合中向生活延伸,向其他学科延伸,拓展学习新视野,开掘学习新资源。力求在知识的联系中深化,在能力的综合中迁移,在综合运用中创新。
(五)学生为本,自主探究——教材设计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助于师生与教材的互动。口语交际是从学生生活中提取的话题;识字教学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自主识字;阅读教学强调学生的白读自悟;写话内容既来源于学生生活,又联系单元话题。其次,教材还配有精美的图画,课后设计了生动有趣的儿童形象、对话框等,以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努力将教材变教师教本为学生学本。
四、教学目标
1.喜欢学习汉字,愿意主动识字。
2.认识476个生字,会写其中246个。
3.掌握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5.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6.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切实过好认读关,体会文中的感情和语气。
7.借助图画阅读,了解课文的意思,乐于与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感受语言的优美,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9.对写话有兴趣,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10.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1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12.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感兴趣的见闻。
13.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内容。
14.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15.表达自信,与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以及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2、教学难点是:
(1)在进行课文教学时,要重视学生个人的阅读感受,除了讨论书中的思考题外,还要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2)学生与别人能大胆、自信的交流。
(3)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六、教学措施
1.识字写字教学。
本册安排的476个要求认识的字,绝大多数是常用字。相信学生能够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学习这些生字,鼓励他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识字。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如,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当小老师,等等。
采用多种形式,注意加强生字的复习和巩固,防止回生。
加强写字指导,不但要写对,更要写好。最好每节课上都让学生写几个字,切实保证写字质量。
2.阅读教学。
重视朗读的指导。在学生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这种感情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在教师指导学生读书的过程中学生自悟、自得的。在教学中,应尽量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指导,而是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充分体会课文的情感因素。采用多种方式,如,给画面配音,分角色朗读,等等。
在进行课文教学时,重视学生个人的阅读感受,除了讨论书中的思考题之外,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引导学生选择好的读物,给他们创造交流课外阅读成果的机会。
3.口语交际教学。
重视创设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口语交际。在口语交际课之前,提早布置准备工作。
除专门的口语交际课,重视日常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活动,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进行口语交际,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七、教学进度安排
课文26篇 65课时
识字8课12课时
口语交际6次6课时
语文活动8次8课时
写话6次6课时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9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以县教育局和学校教学计划为遵旨、领会其精髓,贯彻其精神,爱岗敬业,扎扎实实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正确传授学生知识,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认真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并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民族学生44人,实行双语教学。经过上一学期的学习,通过平时和期终的检测,大部分学生的都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计算能力,口算能力较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与此同时我发现一部分学生们自觉性较差,上课有小部分同学不注意听讲,口算时比较马虎,课下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但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小部分学生成绩较差,特别是口算能力较差,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统一规范课堂常规,及时培优补差,使整个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等。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总复习。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4、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感受分类与数据整理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7、会探索给定图形的或数字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1、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难点:1、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2、会进行人民币之间简单的换算。
六、教学措施:
1、认真研究《标准》和教科书,提升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寻找学生熟悉的数学生活,使之进入课堂。
2、重视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充分运用现代远程资源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演示、观察与操作,让学生经历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
5、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偏、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6、在学习方式上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7、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偏、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8、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9、每月进行作业评比活动一次,比一比看谁学习进步快。
10、对学生坚持正面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七、教学进度安排
1 2、25—3、1 1、学生报到
2、课堂常规教育
1、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
2、拼一拼
3、认识图形练习课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4课时
2 3、4—3、8 4、第一单元学情评估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十几减9
2、十几减8、7、6 2课时
2课时
1课时5课时
3 3、11—3、15 3、十几减8、7、6
4、十几减5、4、3、2
5、解决问题2课时
2课时
1课时5课时
4 3、18—3、22 5、解决问题
6、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2课时
3课时5课时
5 3、25—3、29 7、第二单元学情评估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1、分类与整理
2、分类与整理
3、整理与复习2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5课时
6 4、1—4、5 4、学情评估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1、数数数的组成2课时
2课时4课时清明节休息1天
7 4、8—4、12 2、读数和写数
3、数的顺序
4、数的大小比较2课时
2课时
1课时5课时
8 4、15—4、19 4、数的大小比较
5、多些、少些
6、解决问题1课时
2课时
2课时5课时
9 4、22—4、26 7、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8、摆一摆、想一想
9、整理和复习2课时
1课时
2课时5课时
10 4、29—5、3 10、学情评估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1、认识人民币2课时
2课时4课时五一休息1天
11 5、6—5、10 2、简单的计算
3、整理和复习
4、学情评估2课时
1课时
2课时5课时
12 5、13—5、17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3、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
1课时
3课时
1课时5课时
13 5、20—5、24 4、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5课时5课时
14 5、27—5、31 4、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
5、整理和复习3课时
2课时5课时
15 6、3—6、7 6、整理和复习
6、学情评估
第七单元、找规律
1、简单的图形的排列规律
2、简单的图形和数字排列规律1课时
2课时
1课时
1课时5课时
16 6、10—6、14 3、图形和数字的变化规律
4、稍复杂的图形变化规律
6、学情评估1课时
1课时
2课时4课时端午节休息1天
17 6、17—6、21总复习5课时5课时
18 6、24—6、28总复习1课时1课时
全期共82节,其中实授课76节,复习课6节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0
共有五篇课文,按照内容的由易到难顺序排列。要注意,春笋、雨点、小池塘,在课文中分别比拟成了"笋娃娃"、"雨点娃娃"和"大眼睛",均具有了童话的色彩,与孩子的感情能贴得很近。与前三篇比较,《春到梅花山》、《草原的早晨》与学生的生活相隔得稍远点。这五篇课文描述了春天的不同风光,语句优美而生动。不断向上的春笋、调皮的雨点、大眼睛般的小池塘、热闹的梅花山、美丽的大草原,或让我们永存记忆,或让我们流连忘返。五篇课文就像一根红线串连的五颗璀璨的珍珠,这根红线就是"春天",我们可以把这组课文称之为春光篇。
教学建议:
1、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读。
这组课文内容浅显,语句优美而富有节奏,读来琅琅上口,我们要让学生充分感受文本,反复读,直至读通顺,读流利,甚至于熟读成诵。
2、抓住重点词句适当范读和领读。
(1)直接决定句子意思的词语。如:雨点落进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跃。(《雨点》)领学生读好"睡觉、散步、奔跑、跳跃"这几个关键词,相信这些词语读好了,句子就能读好。
(2)难以理解的词语。如"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春笋》)领读好"冲破、掀翻、冒",让学生在老师的范读中感受春笋顽强的生命力。
(3)句子较长,难以一下子把握逻辑停顿。如:一到休息日,通往/梅花山的/大道上,便/涌动着/看花的人流/,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春到梅花山》)
(4)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生难以一下体会情感。如: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再向上。这一句话写出了春笋在美好的春光中蓬勃向上。怎样表达这种情感,教师要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以达到"声入学生之耳,情入学生之心"的目的。
3、创设情境,在情境中体验、感悟。
(1)表演体验。
在学习《春笋》第一段时,让孩子们扮作笋娃娃,全部蹲在座位下,再用录音机放上几声春雷,让这些"笋娃娃"们在春雷的呼唤中,勇敢地冒出来。
(2)生活体验。
《雨点》介绍雨点在四种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表现形态:
池塘--睡觉 小溪--散步 江河--奔跑 海洋--跳跃
"睡觉、散步、奔跑、跳跃"这是孩子熟悉的,我们教学中就可以唤起他们的生活经验来体验课文内容。睡觉时怎么样?周围静静地。那么我们也来静静地读,别把小雨点吵醒。你散步过吗?散步时真悠闲、自在,谁来散步?你们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跳跃?谁做过这个动作?做一做!做得好,现在动作,通过读书表现这种动作,谁愿意来试一试?
(3)看图体验。
《小池塘》是写景文,文字描述了画面,画面是五彩的文字。教学时可充分借助这幅图,读文看图、看图悟文、图文结合,最后留在脑海中,可能"亦图亦文"。《春到梅花山》、《草原的早晨》等均引导看图体验。
4、想象创造,美读欣赏。
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如何朗读,方法很多。这里介绍一种运用想象,再造情境,体味感悟的方法。
《草原的早晨》是一篇优美的'课文。曾听一位老师运用语言激发孩子的想象,颇受启发。课始,老师满怀激情地说:"同学们,老师带你们去草原。只要你们把眼睛闭起来,根据老师的提示去想象,你们一定会看到草原的。"同学们都闭上了双眼,悠扬的音乐在教室里回落。老师用轻柔的语调缓缓地提示:"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望无际的草原,草碧绿碧绿的,仿佛要流出油来。空气非常清新,到处弥漫着野草野花的芳香。此时正是黎明时刻,整个大草原还沉沉地睡着……"老师动情地说着,努力为学生营造一幅草原沉睡图。突然,老师大声朗读起课文来:"'啪','啪',响亮的鞭声打破了黎明的宁静,铺满新绿的草原醒来了。"随着老师的朗读,有几个同学不约而同地抬起头,舒展双臂,轻声说:"啊,醒来了!"老师继续朗读,"一只只羊儿涌出了圈门,蹦跳着奔向无边的草原。"突然一个男同学站了起来,喊着"呕--呕--"身体做着奔跑的动作,俨然成了一只奔跑的羊。接头,又有同学站起来了,三个、五个……教师再朗读:"牧民们跨上骏马,追赶那欢乐的羊群。"此时,教室里已沸腾了,许多同学手舞足蹈,有的学羊奔跑,有的学牧羊人策马飞驰,有的干脆在原地乱蹦,嘴里欢呼着:"呕!呕!呕!"一些文静的同学虽然没有站起来,也早已睁开了眼,乐开了花……
通过再造想象,《草原的早晨》已经完全融入孩子的心中,他们仿佛已置身在美丽的大草原,蓝天、白云尽收眼底。老师顺势利导,让孩子把看到的读出来。可以想见,孩子们在尽情地吮吸春的气息,沐浴春的朝阳,伴随春风,领略春光,读书其实就是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
5、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注意语言的积累、感悟、运用"。"注重语文与生活的有机联系",我们应利用文本,有机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如学了《雨点》,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雨点还会落在哪里,干什么?(雨点落在屋顶上,在屋顶上跳舞,雨点落在雨伞上,在雨伞上滑梯……)学习《小池塘》后,请学生联系生活想一想,还有什么会倒映在池塘里,像什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1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一年级使用了新课程标准下的九年义务教育湘版美术实验教材。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安排了四个新的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即运用多中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设计?应用”(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梅花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欣赏-评述”(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组部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综合-探索”(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这些课程内容新颖,版面美观,贴近学生的生活,受到了小朋友们的喜爱。
二、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对于美的事物有兴趣,有初步感受美的能力,作画时初步培养了观察习惯,对于想象画、命题画有较大的兴趣,能根据自己的感受大胆的描绘。完成作业的速度不一,部分同学习惯于带回家去完成少数同学形象表达能力还停留在幼儿园的水平。
三、本学期教学的总要求:
1、知识教育要点,感知各种随意形状。认识和运用各种平面形、常用色。运用形和色,进行临摹、添画、记忆画、想象画练习。学习使用各种简易绘画工具,学习撕、折、拼、贴和揉捏、搓、挖等手工制作法,养成正确地绘画、制作姿势与习惯。欣赏祖国风光和儿童画、民间美术作品的美
2、能力培养要点:
1)在美术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促进从无意想象过渡到有意想象,从再现想象过渡到创造想象。
2)在绘画活动中大胆用笔用色,鼓励儿童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3)提高手部运动的灵活性,促进手和脑的协调发展。
4)提高对色彩美、形状美的能力
3、审美教育要点:
1)培养儿童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2)让学生感受美术活动的愉悦,激发儿童对艺术创造活动的兴趣。
四、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
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周次1 2 3 4 5 6 7 8 9 10教学内容七彩飞虹飞旋的纸条民间玩具小小手月亮走我也走蝶儿飞飞划划印印踢踢腿弯弯腰纸拖鞋泡泡乐
周次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教学内容彩球滚滚小树快快长折纸动物瓜果飘香由小变大的画蚂蚁搬家鼓儿响咚咚办家家小动物小人物总结测试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2
一、学生基本情况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学生经过上一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其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自觉性较差,上课课有小部分同学不注意听讲,口算时比较马虎,课下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但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小部分学生成绩较差,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统一规范课堂常规,及时补差,使整个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等。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教学目标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材内容分析
(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结合计算教学,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常见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安排了关于位置与拼组图形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外,还安排了学习具体时刻几时几分的读、写方法。 “找规律”和“统计”是两部分新的教学内容。“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统计是正式教学统计初步知识的开始,让学生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表,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He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措施
1、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而且也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2、重视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重视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4、结合教学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5、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6、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五、教学进度表
(一)、第一周(6课时):位置
(二)、第二周至第四周(18课时):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三)、第五周(4课时):图形的拼组
(四)、第五周至第七周(15课时):100以内数加减法,认识数数数的组成
(五)、第八周(5课时):认识人民币
(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30课时)第九周至第十三周
(七)、第十四周(6课时):认识时间
(八)、第十五周(6课时):找规律)
(九)、第十六周(6课时):统计
(十)、第十六周至第十九周(10课时):总复习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3
在素质教育中,体育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要把体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作为工作的主要方面。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体育的综合功能,结合“体育艺术2+1”,切实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增强体质,使学生获得愉快地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为更好的圆满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特定计划如下:
一、学情分析
我所教的一年级的四个班,平均年龄在6——7岁左右,独生子女占大多数,他们除了具有同龄儿童活泼好动,兴趣广泛,争强好胜,善于模仿,喜欢表现自己的特点,也存在注意力容易分散,以我为中心,怕苦怕累的特点。通过观察访问,发现他们尽管在年龄上、智力上区别不大,但在个性能力上却有明显的差异。有的胆子很大,教师面前无拘无束,能说会道;有的胆子很小,总是沉默寡言,害羞不敢大说话。一般学生在反应、速度、灵敏素质方面较好,力量和耐力素质较差,协调性普遍有待提高。
二、教材分析
(一)体卫常识
l 、饮水有益健康:水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如何让饮水和养成合理饮水的良好习惯。
2、安全的进行游戏:游戏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意义,不玩危险游戏和养成游戏出现意外应及时报告。
3、健康饮食益处多:健康饮食的重要性,知道食物的种类,养成不偏食、不挑食和常喝牛奶的好习惯。
4、阳光运动身体好:经常呼吸新鲜空气,到户外阳光下参加运动有益身体健康、少生病,增加免疫力。
5、不乱扔果皮纸屑:乱扔果皮纸屑的坏处,以及我们如何养成讲卫生爱学校的良好意识。
6、口腔卫生要注意:口腔卫生的重要意义以及我们如何做到保持口腔清洁。
(二)基本活动:
1、队列队形:是指全体学生按照统一的口令和规定的动作,进行协同一致练习。
2、拍手操:是一种以手随节拍在身体不同部位击掌所进行的徒手操,由于击掌的声音使动作节奏十分鲜明,学生做起来很有兴趣。
3、跳绳:是基本体操内容之一,是一项简便易行、锻炼价值较大的'运动。包括跳短、长绳两种方法。
4、技巧:学习象形、跪桥、纵叉、前滚翻等内容,是许多运动项目的辅助性手段也具有自我保护的实用价值。
5、走和跑:是人体基本活动的能力之一,是小学低年级教学内容之一。走的教材主要学习一些走的方法,重点是上体姿势、上下肢配合及脚的着地动作。跑的教材主要学习30米快速跑、跑走交替、主要是培养跑和走的正确姿势,发展灵敏、奔跑和耐久力,体验克服困难、坚持到底的精神。
6、跳跃:学习比较简单的跳跃内容,可发展身体灵敏素质和协调性,提高跳跃能力。
7、投掷:主要学习掷远、掷准的方法,初步掌握动作连贯、协调用力的投掷技能,发展投掷能力和协调性。
8、韵律活动:学习蹲踏步、小碎步、后踢步、踏点步等内容
9、游戏: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竞赛性、趣味性强,是一项综合性的体育运动,能使学生进一步增强灵敏、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提高基本活动能力,综上所述,综合分析确定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30米快速跑、掷远、跳短绳;
教学难点:跳短绳、韵律活动。
三、教学目标:
l、引导学生初步养成主动、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和行为,认真上好体育课,体验到体育活动的兴趣、情趣和乐趣。
2、引导学生通过各项体育活动内容,获得一些体育和健康的基础知识;初步学习和体验运动的技术与技能;进行体育锻炼时懂得自我保护。
3、引导学生通过体育教学活动,逐步形成正确的动作姿势和良好的身体形态,促进身体全面发展,增强关注自己的身体和健康的意识和行为。
4、引导学生在学与练的过程中,体验参加不同运动项目时的愉快与紧张、成功与挫折等心理感受,学会通过体育活动调控自己的情绪;
5、引导学生形成活泼开朗、积极向上、友好相处、团结合作、竞争进取的精神,以及勇敢、顽强、坚忍不拔、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的意志品质,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和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及社会适应能力奠定基础。
四、体育教学周次计划进度
第一周
1、饮水有益健康
2、安全的进行游戏
3、健康饮食益处多
4、阳光运动身体好
第二周
1、做早操的好处 游戏:快快排队
2、跳短绳:连续并脚跳 游戏:小火车
3、跳短绳:单脚交换跳 游戏:快快跳起来
4、跳长绳 游戏:齐心协力
第三周
1、跳长绳 游戏:单脚跳接力
2、基本体操:拍手操 300-500米跑走交替
3、基本体操:拍手操 300-500秘跑走交替
4、基本体操:拍手操 300-500米跑走交替
第四周
1、基本体操:拍手操 300-500米跑走交替
2、跳单双圈
3、立定跳远 游戏:击木柱
4、立定跳远 游戏:象步虎掌
第五周
1、立定跳远 游戏:大象击球
2、考核立定跳远
3、上手持轻物掷准 游戏:挑战、应战
4、上手持轻物掷准 游戏:穿城门
第六周
1、上手持轻物掷准 游戏:美化校园
2、上手持轻物掷远 游戏:打龙尾
3、上手持轻物掷远 游戏:赛龙舟
4、考核上手持轻物掷远 游戏:夹包接力
第七周
1、跑几步,一脚蹬地起跳,双脚落入沙坑 游戏:投准接力
2、跑几步一脚蹬地起跳,双脚落入沙坑 游戏:打移动目标
3、劳动模仿操 两臂放在不同部位用前脚掌走
4、劳动模仿操 沿地上窄道或看远处目标走
第八周
1、劳动模仿操 各种方式走
2、各种姿势起动的跑 小篮球:原地拍球
3、突发信号的起跑& 小篮球:两手交换拍球
4、30米快速跑 小篮球:转身原地拍球
第九周
1、队列队形:齐步走-踏步 游戏:小动物找家家
2、跑:各种姿势起动的自然跑;小球类游戏:拍球比多
3、徒手操:头部运动、体侧运动;游戏:比哪组走得快
4、活动性游戏
第十周
1、30米快速跑 小篮球:移动中拍球
2、30米快速跑 小篮球:移动中拍球
3、30米快速跑 小篮球:集体打“保龄球”
4、考核30米跑 游戏:传递球接力
第十一周
1、不乱扔果皮纸屑
2、口腔卫生要注意
3、路上安全 游戏:大灯笼、小灯笼
4、游戏:汉语拼音比赛
第十二周
1、跳跃:各种方式的单、双脚跳;韵律舞蹈:音乐伴奏韵律操;
2、投掷:持轻物掷远;奔跑游戏:老鹰捉小鸡
3、跑:30米自然放松跑;跳跃类游戏:跳跃争先
4、基本体操:小学生广播体操;攀爬:模仿动物动物爬行
第十三周
1、快速短跳绳;韵律舞蹈:简单舞蹈的身体基本姿势
2、跑:400~600米走跑变换;跳跃游戏:跳过短绳
3、韵律舞蹈:儿童基本舞步;小球类游戏:传球比快
4、各种形式拍毽子;奔跑游戏:捕鱼
第十四周
1、奔跑类游戏:“游戏”;攀爬:各种方式的攀登和爬越;
2、体育基础常识:“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韵律舞蹈:儿童基本舞步
3、跳跃:立定跳远;小球类游戏:传球比快
4、跑:30米快速跑;滚动与滚翻:前滚翻成坐撑
第十五周
1、投掷:持轻物投准;奔跑游戏:“钓鱼”
2、队列队形:跑步-便步;游戏:迎面跑接力
3、各种方式跳短绳;韵律舞蹈:简单舞蹈的身体基本姿势
4、基本体操:模仿操;奔跑游戏:“巧过拦截区”
第十六周
1、跳跃:立定跳远;奔跑游戏:“你追我躲”
2、韵律舞蹈:儿童基本舞步;投掷:双手前抛实心球
3、跑:各种接力跑或追逐跑;滚动与滚翻:前滚翻成坐撑
4、攀爬:各种方式的攀爬和爬越;小球类游戏:“传球比快”
第十七周
1、各种方式短跳绳;投掷游戏:投机活动目标
2、基本体操:基本部位操;小球类游戏:“拍球比多”
3、跑:各种接力跑、追逐跑;各种压腿、踢腿
4、各种形式拍毽子;跳跃游戏:“跳过短绳”
第十八周
1、各种压腿、踢腿;奔跑游戏:“巧过拦截区”;
2、单脚内侧踢毽子;奔跑游戏:“老鹰捉小鸡”;
3、跑:50米快速跑;跳跃游戏:“跳跃争先”
4、韵律舞蹈:儿童基本舞步;小球类游戏:运球接力
第十九周
期末成绩考核
第二十周
期末成绩考核
第二十一周期末成绩考核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4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43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语文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语文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上学期末的成绩比较理想。但寒假过后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较散漫,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学习习惯还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本学期,在教学中我会继续加强学生写字、阅读方面习惯的训练,致力于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 8个单元8个专题,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每个专题内涵都必将宽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每组包括1课识字、 4 5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包括词语、三字经、对对子、谜语、谚语、诗歌等多种形式。课文共34篇,内容丰富多彩。语文园地包括4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主要是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口语交际与专题联系,在双向互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所得的舞台。
本册识字的编排,继续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全册要求认识490个常用字,会写290个认识的字。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练习里有标明。此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认识的字。书后的生字表
(一),列出了全册要认识的字,生字表
(二),列出了全册要求会写的字。
三、教学总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 、认识常用汉字780个,其中250个会写。
3 、掌握汉字的基本壁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 、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 、初步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 、能用音序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二)阅读
1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5 、阅读浅近的童话、语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系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6 、诵读儿歌、童谣、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7 、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文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8 、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或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词文2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万字。
(三)写话
对写话有兴趣,能简单写自己想说的话。
(四)口语交际
1 、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用普通话的习惯。
2 、能认真同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 、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 、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 、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 、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 、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 、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 、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四、教学措施:
(一)识字与写字:
1 、相信学生能够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学习本册生字,鼓励他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识字。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如,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当小老师等。
2 、采用多种形式,注意加强生字的复习和巩固,防止回生。
3 、加强写字指导,不但要写对,更要写好。最好每节课上都让学生写几个字,切实保证写字质量。
(二)阅读教学:
1 、重视朗读的指导。
2 、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朗读指导,采用多种方式,如给画面配音,分角色朗读等,引导学生朗读。
3 、重视学生个人的阅读感受,除了讨论书中的思考题外,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4 、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引导学生选择好的读物。
(三)口语交际教学:
1 、重视创设情境,使学生入情入景地进行口语交际。
2 、重视日常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活动。
3 、努力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时间活动,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五、教学进度安排:
1 、 2周:识字1语文园地一
3 、 4周:识字2语文园地二
5 、 6周:识字3语文园地三
7 、 8周:识字4语文园地四
9 、 10周:识字5语文园地五
11周:阶段复习、检测
12 、 13周:识字6语文园地六
14 、 15周:识字7语文园地七
16 、 17周:识字8语文园地八
18 、 19周:总复习综合测试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5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虽然大部分入学前,接受过学教育,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特别有少数几个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而且学生在幼儿园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养成不好。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认数和计算,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使学生获得数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10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数学乐园,我们的校园,总复习。
1、熟练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1~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全册教学重点、难点
1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识数的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事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2-08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01-13
语文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03-26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03-10
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03-11
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04-30
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04-30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范文06-12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02-14
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