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学计划>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4-09-12 14:27:25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制定一个计划。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四个单元:第一单元做个对自己负责的人;有四节教材:自尊自爱、吾日三省吾身、心中的警戒线、与法同行;第二单元,龙的传人:有四节教材: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独领风骚的中华文明、引领世界的古代科技、文明与的使者;第三单元,团结的民族大家庭:有三节教材、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躲花、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民族团结一家亲;第四单元美丽的地球,有三节教材;人类生存的家园——地球、地球上的陆地、地球上的海洋。

  本册教材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主题构建教科书体系;重视德育的实效性,使儿童在多元的价值中做出正确的、合理的选择;重视从生活中体验意义,加强合作、分享与合作;注重方法引导,追求学习方法的多元化;体现地域特色,强调个性化;把教科书做成能与儿童进行对话的文本,营造教科书的儿童文化,使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得幸福而有意义。

  二、教学目的要求

  1、道德教育存在于儿童的全部生活中,让道德培养回归生活:通过对生活中有关伦理、价值、法规等问题的探讨,认识到确立价值伦理和遵循社会规范对于建设有序、文明、可持续发展社会的重要性,明确自己在集体在的权力、责任和使命,形成善于判断是非、明智抉择的能力,养成对他人的尊重、关爱同情之心和良好的品行。

  2、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促进学生在发展中生活。通过学生亲身参加社会调查、实践、社会服务和公益活动,并与他人交流和分享社会生活的经验和认识,掌握认识和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选取有意义的教育内容,引导儿童生活。实现儿童现实生活的`教育价值。

  4.追求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公民奠定基础。

  5.体现课程标准的综合性、社会性,倡导自主的体验学习、探究性学习和问题解决式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基本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

  三、班级学生状况

  本班学生来自多个自然村,共有49名学生。其中独生子女有34人。经分析有以下几种情况:

  1.独生子女占70%

  2.父母在外经营,实际上是留守儿童(父母没有时间照顾儿童)的占10%。

  3.由于父母的言行,使儿童不能形成良好品德的占5%。

  4.思想、行为不能自主的占15%。

  5.留守儿童因为父母没有时间照顾儿童而形成不良习惯但可以教育的占5%。

  6.思想积极、热爱生活的占95%。

  四、教学措施

  (1)我们要关注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活动让学生有发现──探究的学习与体验──感悟的学习,当然,传授──给予的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还是需要,甚至必要的。

  (2)要克服“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的倾向,又要克服“该讲而不敢讲”的倾向。

  (3)课堂教学内容不仅仅是贴近学生的生活,而是回归学生的生活。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与学生探讨的是生活中的一个范例、一个点,学生思考的是他们自己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体验、一个面

  (4)在课堂上,学生要调动他们全部的生活经验,投入他们的情感、表明他们的态度……这样的课堂是向学生生活开放的课堂。这样的开放是有价值的开放而不是漫无边际的开放。这样的开放是能促进学生整体发展的开放而不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开放

  (5)我们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过真生活,学生只有在他们能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正在过的生活基础上,才能过更有意义的生活。只有真生活才会有真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让学生体验“准生活”,甚至尝试“真生活”,但我们不需要“假生活”。

  (6)要深入地关照学生正在过的现实生活和有意义的未来生活,而不要停留在“口头上的生活”层面,我们不寻求课堂教学表面上的热热闹闹,而是在生活体验中激起学生真正的思考。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2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共有孩子21名,经过近五年的语文学习,大部分同学已具备了初步地认字、识字能力、口语交际、写作能力、预习新课文的能力和一定的自学能力。但部分孩子上课注意力易分散,学习效率低下,综合学习能力欠缺,课外知识较薄弱。所以本学期除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外,还需继续在阅读书目上做进一步的指导,并且尝试提高孩子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结构:

  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远的童年”,第三组“语言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

  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两次“阅读链接”。

  全册还编排了8篇选读课文,并附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200个字。至此,完成小学阶段认识3000个常用字的识字任务。生字表(二)是要求写的150个字,至此累计写字量为2300个。

  (二)教材特点:

  1、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学习目标

  2、教材内容在丰富人文内涵、拓宽题材体裁方面,继续作出努力;在发挥语文教科书育人功能方面,进一步加强

  3、专题设置更加灵活,编排形式在继承中又有发展

  4、导学和练习系统地设计,更好地发挥导学、导练的功能

  5、顺应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口语交际习作”的类型发生一定的变化

  6、在“综合性学习”中,指导孩子设计和开展语文学习活动,引导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提高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

  (三)单元重点、难点

  第1单元:一是引导孩子通过读书和搜集资料了解西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情感;二是引导孩子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三是引导孩子了解文章一些比较简单的.、适于他们接受的写作方法,并试着将这些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第2单元:一是让孩子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丰富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二是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三是丰富语言积累;四是交流和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

  第3单元:一是让孩子通过读书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二是通过对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了解不同体裁文章表达方式;三是引导孩子积累优美的语言。

  第4单元:引导孩子潜心读书,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体会作者的情感脉络和表达方法,继续培养孩子的速读能力。

  第5单元:让孩子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孩子阅读名著的兴趣。

  第6单元:引导孩子走进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感受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体会信息在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作用,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初步学会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第7单元:让孩子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第8单元:一是要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增长见识;二是要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特点的,学习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三是要注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四是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条件,通过多种途径尽可能多地搜集资料,以丰富对异域风情的感受。

  三、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本册识字200个,写字150个,把字写端正。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二)阅读教学

  1、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

  2、发现语言规律,学习表达方法。

  3、把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

  (三)口语交际教学

  1、激发兴趣,引起孩子交流的欲望,体现双向互动。

  2、不断提高孩子的口语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四)习作教学

  1、进一步明确小孩子作文的性质。小孩子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

  2、培养观察、思维、表达三种能力。

  (五)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要提高孩子策划、规划自己学习的能力,用多种途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教学措施: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1、对于生字新词,要及时听写检测。

  2、鼓励快速浏览,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思,

  3、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应适当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写字习惯。

  (二)阅读

  1、在以前的基础上,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训练。

  2、阅读教学中,要注意表达方法的学习和积累。

  3、教师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

  (三)口语交际

  1、首先要激发孩子兴趣,

  2、要创设特定的情境。创设情境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情境的创设要真实、有意义,体现孩子实际交际的需要,让孩子了解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对象,围绕不同的目的,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二是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点,情境的创设还要注意趣味性,要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激发孩子。

  3、要体现双向互动。交际的过程并不是要孩子一个一个挨着说的过程,而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要在互动中使交流逐步深入。

  4、要不断提高孩子的口语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如,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说话要使用礼貌用语;要针对不同对象,文明地进行交际。

  (四)习作

  1、进一步明确小孩子作文的性质。小孩子作文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

  2、作文指导从内容入手,作文讲评重在激励。作文指导,要从内容入手,首先解决写什么的问题,使孩子都找到想写、要写的内容。“放”开了,孩子就有东西写。再就是讲评的时候,要概括全班此次作文的优点与成绩,肯定大多数同学的努力和进步。使每个孩子通过讲评看到成绩与进步,享受习作成功的快乐,更真切地懂得应当怎样写。

  3、观察、思维、表达三种能力结合起来培养。

  4、加强平时练笔的指导。

  (五)综合性学习

  1、阅读单元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2、阅读前四篇阅读材料,了解信息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3、根据主题,搜集有关信息,并写报告。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3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两级分化现象严重。学习的主动性远远不够。当然,班上也有很多积极向上的学生,也有很多思维活跃、善于思考的学生。 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在下学期的数学教学应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1.帮助后进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加强课后辅导,对其作业降低要求。

  2.深入调查学生的作业要求,改进作业的布置及检查方式,增加趣味性、开放性、实践性作业。

  3.强化培养、训练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把学习习惯的好坏与期末数学成绩的评价相结合。

  4。多鼓励和表扬学生,多开展一些数学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课堂“数学之星” 的评选,严格要求的同时鼓励学生上进。

  二、教学内容

  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习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 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 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 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 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五、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1. 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及模型

  2. 演示分数用的教具

  3. 其他教具 教师还可以根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需要自己准备或设计制作一些教具和学具。如教学体积时制备1 m3、1 dm3模型,容纳1 L、100 ml液体的量杯;教学因数与倍数时,可根据教科书上的图制成教具等。教师还可以根据需要自己制作其他适用的教具。

  六、课时安排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实验教材的编者为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一、图形的变换(4课时)

  二、因数与倍数(6课时)

  1.因数和倍数2课时左右

  2.2、5、3的倍数的特征…………………………3课时左右

  3.质数和合数………………………………………1课时左右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2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课时左右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课时左右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粉刷围墙1课时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

  1.分数的意义...............................4课时左右

  2.真分数和假分数...........................3课时左右

  3.分数的基本性质...........................2课时左右

  4.约分.....................................4课时左右

  5.通分.....................................4课时左右

  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7课时)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左右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课时左右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课时左右

  六、统计(3课时)

  打电话.........................................1课时

  七、数学广角(2课时)

  八、总复习(4课时)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4

  一、教材分析

  五年级是第三学段的起始年级。把握新学段的教学目标,熟悉《课标》在三个维度上的变化是促进学生发展,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和保证。细心研读《课标》的习作部分,比较两个学段的习作要求,可以发

  现第三学段习作目标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习作的目的性更加明确。一、二学段关注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在此基础上,第三学段明确了习作的目的: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将兴趣转化、提升为学生的自我需求,密切了习作与学

  生生活和成长的关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和热情。

  (2)、习作的内容和形式有所变化。第二学段要求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简单的书信和便条。第三学段提出写简单

  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的应用文。

  (3)、在“观察和积累”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第二学段“留心周围事物”的基础上,第三学段提出“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

  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4)、在表达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一、二学年段为了降低习作难度,培养自信心,在表达上除了“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使用冒号、引号”之外,没有提更高的要求。经过几年的训练,学生具备了初步的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第三学段在表达方面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根据习作内容的需要,分段表述;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另外,在习作速度上提出要

  求:40分钟内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二、总体目标: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有顺序、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

  文。

  3、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4、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

  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

  5、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三、具体内容与要求:

  第一篇

  写作内容:写一位教过自己的老师

  目的要求:在教过自己的老师中选择一位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师,写他在某些方面的特点,也可以写他帮助、教育自己的一两件事。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5

  一、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观察物体,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运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总复习等。

  二、教材解读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习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 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 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 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 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五、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四年多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和四则运算及分数的初步认识,这是学习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基础;还学习了平均数和中位数,这是学习众数的基础,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统计知识。

  六、教学措施

  1.帮助后进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加强课后辅导,对其作业降低要求。

  2.深入调查学生的作业要求,改进作业的布置及检查方式,增加趣味性、开放性、实践性作业。

  3.强化培养、训练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把学习习惯的好坏与期末数学成绩的评价相结合。

  4.多鼓励和表扬学生,多开展一些数学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七、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1. 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及模型

  2. 演示分数用的教具等。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6

  一、学情分析

  这学期开始接任五年级教学任务。通过其他老师对五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部分学生已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语句,能与教师或同学就熟悉的话题交换信息。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发展参差不齐。有部分学生因为基础不够好,学习很吃力而,有的因此扰乱课堂次序,这给教学带来不少困难。总的来说,面对学生两极分化较严重,教学上还得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学生用书Let’slearn部分的词汇仍然是围绕话题归类出现的。这样有利于学生记忆和开展话题的讨论。本册Let’slearn中的大部分词汇要求学生做到听、说、读、写四会掌握(即加粗的单词)。用来巩固复习词汇的活动主要是结对和小组活动,以及Let’sfindout等启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活动。

  五年级下册学生用书的Let’stry也是一项brainstorm式的活动,这一点与五年级上册相同。另外,在这一部分基本上都安排了一个任务型活动,需要学生通过问答、思考或讨论来完成。

  Let’stalk部分依旧是一个浓缩了的情景会话,目标句型突出。为给学生提供灵活运用语言的机会,这一部分提供了可供替换的内容。

  Readandwrite部分的教学目标是:读懂对话或短文;完成检测学生理解程度的填充句子练习;听、说、读、写四会掌握两组句子;完成一项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的任务型语言活动。

  Let’sspell部分,三年级上册、四年级上册学生用书中安排呈现了26个字母及例词,使学生初步了解到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四年级下册学生用书进一步呈现了5个元音字母在单词中长短不同的发音,五年级上册学生用书编排了22个常见字母组合的发音,在此基础上,本册又安排了10个常见字母组合的发音,依旧是用绕口令的形式将含有这些字母组合的单词整合成趣味句子。

  五年级下册学生用书的阶段复习密切围绕各单元话题展开,将所有需要复习的语言点融进有实际交际意义的活动之中,并增加了考察综合性阅读理解能力的语篇,以增进对语言知识的积累。

  三、教学内容目标

  1、能听、说、读、写69个短语和单词以及14组句子和6个谚语句子。(包括日常活动、季节、生日、电话用语、动物和野营等几个话题)。要求能在真实语境中正确运用并能读懂简短语篇。

  2、能听、说、认读85个单词。

  3、能听懂、会唱6首歌曲。

  4、能理解6个幽默小故事。

  5、能了解6项简单的语法知识。

  四、教学重难点

  1、学习一天中不同时间段学习和生活起居情况的表达,尤其是学会使用频度副词谈论日常生活;

  2、问答最喜欢哪个季节并陈述原因;

  3、学习12个月份的`名称、每个月的主要活动和与序数词有关的日期表达法;

  4、学习现在进行时,能够简单描述自己或他人正在做什么,询问他人正在做什么,询问动物正在做什么并作答;

  5、学习形容词性和名词性物主代词的用法。

  6、学习祈使句的用法。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和课标,精心备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确定每堂课的基础内容,预备内容和拓展内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2、尽可能使用多种方式教学,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

  3、及时与学生沟通,及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4、注重个别辅导,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培优补差。

  5、重视语音的训练,进一步复习巩固音标。

  6、扎实训练四会句型,切实掌握语言材料。

  7、在课堂上多开展一些有趣活动、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英语,在生活中学习英语

  六、教学进度表

  第1-2周Unit1Myday6课时

  第3-4周Unit2Myfavouriteseason6课时

  第5-6周Unit3Myschoolcalendar6课时

  第7-8周U1—U3&Recycle16课时

  第9-10周Unit4WhenisEaster?6课时

  第11-12周Unit5Whosedogisit?6课时

  第13-14周Unit6Workquietly!6课时

  第15-16周U4—U6&Recycle26课时

  第17-18周复习、期末考试6课时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7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的原则,紧紧围绕构建“高效课堂”这一主题,狠抓常规教学,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育科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与时俱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自学能力。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有三个班,一共有146人。学生已学过三年多的英语,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读、写英语的能力。但由于学生成绩两极分化严重,加之教材难度偏大。因此,本学期应加大后进生转化的力度,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努力构建高效课堂。

  三、教学目标:

  根据五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以及发展需求,五年级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和良好学习习惯,帮助他们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帮助他们形成初步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的任务:

  1.养成良好的听英语、读英语、说英语的习惯。

  2.进一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能按三会与四会的要求掌握所学词汇。

  4.能四会要求掌握所学句型。

  5.能运用所学的日常交际用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并做到大胆开口,积极参与,发音清楚,语调正确。

  6.能在图片、手势、情景等非语言提示的帮助下,听懂简单的话语和录音材料。

  7.能在任务型教学的'过程中运用相关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完成某项任务。

  8.能演唱已学的英语歌曲。

  四、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编写思路是:话题——功能——结构——任务,以话题为纲,以交际为主线,兼顾语言结构,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完成有实际意义的语言任务。本册教材共6个单元加2个复习单元,每个单元分ABC三部分,AB部分要求掌握,B部分是A部分的语言扩展,C部分是选学部分。A、B部分的Let’s learn/ Let’s talk是每个单元的重点。

  本册教材的特点是:1.强调语言运用。2.注重能力培养3.突出兴趣激发4.重视双向交流5.融合学科内容6.重视灵活扩展7.实现整体设计。

  (一)教学重点和主要目标:

  1.能听懂、会说12组会话,并能进行简单的交流。

  2.能听、说、认读60个单词和词组并能听、说、读、写61个单词和24个句子,并简单运用。

  3.能听、做6个TPR活动。

  4.能学会3个小制作。

  5.能唱8首歌曲。

  6.听、说、唱7首歌谣。

  7.能完成6个自我评价活动。

  8.能听懂6个幽默小故事。

  9.能了解6项简单的中西方文化知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1)四会句型、单词。

  (2)在任务型教学的过程中运用相关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完成某项任务。

  (3)运用所学的日常交际用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并做到大胆开口,积极参与,发音清楚,语调正确。

  2.难点:养成良好的听英语、读英语、说英语的习惯。

  五、具体措施:

  1.每天背诵课文中的对话。目的:要求学生听读背诵,培养语感。

  2.每天记5个生词,2个常用句子或习语。实施:利用“互查及教师抽查”及时检查,保证效果并坚持下去。

  (一)词汇教学

  教学要求:在交际中教学,为语言服务;贯穿语音教学,教会能力;在任务活动中教学,强调运用;明确教学目标,灵活展开教学

  1.创设多种途径感知新的语言

  (1)在趣味活动中感知新的语言

  (2)在听力活动中感知新的语言

  (3)在师生交流中感知新的语言

  (4)在TPR教学中欣赏并感知新的语言

  2.理解语言,尝试学说

  (1)借助肢体语言,帮助学生理解

  (2)借助图片教具,帮助学生理解

  (3)借助情景,帮助学生理解

  3.从扶到放,梯状学习语言

  (1) 巧设活动突破发音难点

  (2) 根据书上提供的情景替换操练

  (3) 小组合作,展示与评价

  (4) 设计任务型活动灵活运用语言

  (二)阅读部分教学:

  1.学生阅读对话,可以同桌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约5分钟)

  2.教师解惑答疑、设计问题以考察理解程度,并引导学生完成填充句子的练习。(约5-10分钟)

  3.学生全体参与任务型活动,实际运用所学语言。(约10-15分钟)

  4.巩固拓展。(约5-10分钟)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灵活安排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案、课件,注重阅读和书写能力的培养。

  随着社会对教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师专业人才的素质结构必将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在教学课余,我计划不断进取和自我更新,努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为学生能持续接受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而努力。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8

  教学目标:

  一、思想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美育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努力把教书育人提高到一个新阶段,使学生成为:“四有”新人,培养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的优秀品质。并通过各种题材歌曲的学唱,中外名曲、名歌的欣赏,让学生感受美的艺术和高尚的情操,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环境意识、心理条件等,努力进取,为中国的明天奋发向上。

  二、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

  1.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来演唱歌曲;

  2.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练声方法;

  3.初步欣赏一些小型的器乐曲,掌握音乐欣赏知识,并能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4.通过“拍拍敲敲”、“听听想想”、“唱一唱”等练习,提高学生的乐感和节奏感;

  5.通过集体舞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内容:

  本学期通过对学生坐姿、唱姿、合理呼吸的培养,为学生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对综合课、唱歌课、欣赏课、器乐课以及歌舞唱游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融会贯通,提高他们的素质。本学期,我还加强了欣赏课、器乐课、歌舞唱游课的学习力度,注重音乐知识和技能、技巧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改革进取,加快教育现代化,使学生能在他们的薄弱环节上加强学习,通过综合训练,使学生的艺术修养、音乐素质大大提高。

  主要措施:

  1.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坐姿、唱姿,以及合理的发声练习曲;

  2.注重学生的音乐综合技能、技巧、知识训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歌唱;

  3.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了解歌曲的情绪,并能用正确的情绪来演唱不同的歌曲。

  4.每节唱歌课给学生三分之一的时间练习,教师正确处理、引导;

  5.合理安排时间进行音乐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开拓学生的视野,并了解一些音乐知识;

  6.通过律动以及集体舞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乐感,加强学生的全面素质;

  7.在综合课、唱歌课、欣赏课、器乐课、歌舞唱游课中渗透德育,深化教育改革;

  8.利用多媒体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参与耳、眼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生活,开拓音乐视野。

  9.以素质教育为本,不断提高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并落实于教学,充分发挥音乐课益智、促体、辅德的功能。

  学生情况分析:

  本级段执教班级为五年级一个级的音乐课,我从综合课入手,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美育,在课上进行多媒体教学,加强教育科研,加快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改革,努力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逐步实现全面发展。在五种课型中,学生比较爱好歌舞唱游课,这种课型使学生在学习时积极性高,创新能力自然发挥出来。

  执教的一个班级有一部分同学音乐基础知识欠佳。总的来说,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要注重音乐基础知识训练,进一步巩固、完善教学,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课时计划:

  周次 教学内容

  第一周 欣赏《北京的孩子逛北京》

  第二周 歌曲《美丽的家乡》 欣赏《驯鹿》《冬猎》

  第三周 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 学跳锅庄舞

  第四周 歌曲《阿喽喽》 欣赏《瑶族舞曲》

  第五周 歌曲《长江我的家》 欣赏《长江之歌》

  第六周 歌曲《保卫黄河》 欣赏《黄河船夫曲》

  第七周 复习歌曲歌曲《长江我的家》歌曲《保卫黄河》

  《黄河大合唱》中的第六乐章《保卫黄河》

  第八周 五一放假音乐活动《黄河与长江》

  第九周 越剧《橘树尚且性刚强》 欣赏评剧《报花名》

  第十周 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 欣赏河北梆子《花木兰》 歌曲《看大戏》

  第十二周 歌曲《让我们当起双桨》 欣赏部分中国影视音乐片段

  第十三周 欣赏电视剧《大宅门》音乐选段《迎春》、《纸风车》、欣赏电影《英雄》音乐选段

  第十四周 歌曲《卡普里岛》 欣赏《羊肠小道》《桑托尼》

  第十五周 音乐活动《环球之旅》

  第十六周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第十七周 歌曲《枫桥夜泊》 欣赏《灵隐钟声》

  第十八周 歌曲《晚钟》 欣赏《打切分音的小闹钟》

  第十九周期末考试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9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共有学生64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 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小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都比较差,厌学情绪较重,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本学期主要采用分层激励机制,让不同的学生达到不同的目标要求。重点抓好课堂教学纪律,及学生的学习习惯等常规管理,努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及时监督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及情况,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创造机会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比较明显的进步。

  二、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包括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习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 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 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 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 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教案

  2、课前作好充分的准备,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

  3、耐心辅导部分基础较差的孩子,争取他们不要掉队

  4、一定要提高课堂效率,学会倾听

  5、努力激发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0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全册教材分析:

  1、全册内容和各单元教学目标:

  五年级下册的学习内容是由“沉和浮”“时间的测量”“热”和“地球的运动”四个单元组成的。

  在“沉和浮”单元里,学生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最后形成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二是从密度的层面解释沉浮现象。

  在“时间的测量”单元里,学生制作计时工具并进行观测和测量,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及对“时间”的认识发展过程。认识计时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计时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感受人类为了不断改进工具所作的不懈努力。

  在“热”单元里,学生在三年级“温度与水的变化”的基础上,将继续观察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观察热量在物体中传递的现象,探索热量传递的规律,发现物体的导热性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不同的。

  在“地球的运动”单元里,让学生经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学习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不断地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方法,最终认识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模式。

  2、主要材料清单

  “沉和浮”单元

  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木块、小刀、透明胶带、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球、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立方体、玩具潜水艇、橡皮泥、刻度量杯(底部带定滑轮)、钩码、垫圈、弹簧秤、马铃薯、酒精灯、木夹子、食盐、白糖、烧杯。

  “时间的测量”单元

  钟表、小木竿、自制日暑、量筒、塑料瓶、铁架台、螺帽、细线、木条。

  “热”单元

  温度计、塑料袋、热水瓶、气球、水槽、试管、烧杯、烧瓶、橡皮塞、玻璃管、金属热胀冷缩演示器、酒精灯、铁架台、铁片、火柴、蜡烛、各种材料制成的杯子和调羹、毛巾、泡沫塑料块。

  “地球的运动”单元

  乒乓球、手电筒、地球仪、铁架台、演示用时区图、陀螺。

  三、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继续学习运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四、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的科学进入课程实验的新阶段。通过两年多的学习,学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 ,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问题。但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五年级的学生平时能自主完成作业,能关心、留意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现象,并试着利用以前学到的观察方法来观察这些现象;学生对活动的参与性很高,但对活动的热情持续性不长;学习工具准备有一定难度,大部分同学的课前学具准备总是要打一些折扣,影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总体来说五年级的学生对科学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但学习的主动性仍旧不够,自觉性不高,可见学生对科学学习还是不够重视。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提高课堂效率措施:

  (1)、根据教材及学生的实际认真备好课,准备好活动材料,做到吃透教材,设计好科学活动、问题和作业。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精神饱满,面向每一位学生进行教学,努力调整每位学生积极性,把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心态,并适时调整。

  (3)、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回答和作业及时准确反馈,贯彻以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

  (4)、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提优补差措施:

  (1)、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并提倡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验、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以进一步提高能力。

  (2)、帮助后进生建立自信心,继而贯彻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培养学生对科学课学习的兴趣。

  (3)、延伸课堂内容,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4)、加强优生与后进生的联系,促使他们互相帮助,在团结的气氛中尽快成长。

  3、其它措施:

  (1)、利用学校设施优势,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既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又可以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环境中灵活掌握知识。

  (2)、重视活动的总结,注重课后交流、单元总结。

  (3)、科学课堂教学要兼顾实与活。

  六、值得注意的方面:

  1、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完成探究任务。

  2、帮助学生把现象、数据转化为证据,利用证据得出结论。

  3、科学概念的构建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才能达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要一步一步打好基础,让学生的认识沿着概念形成的规律发展。

  4、本册教科书,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继续学习运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5、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6、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基于对证据意识的培养上,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质疑,来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

  值观。

  七、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 现场考察 自然状态下的观察 实验

  专题研究 情境模拟 科学小制作 讨论辩论

  种植饲养 科学游戏 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竞赛 科学欣赏 社区科学活动 家庭科技活动

  角色扮演 科学幻想

  八、总结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及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在使用两年的时间里,我的感触很深,我觉得这一教材真正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社会的需要出发,充分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追求科学性、实用性、教育性等多方面的统一,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下面,我想谈一下自己在使用这一教材中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科学》教材所安排的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促进学生的发展。 小学《科学》真正从学生的生活入手,符合儿童的童心、童趣,为学生提供了很多的亲身经历的机会,促使他们去自主地参与、主动地探索,在参与和探索中有所收获。同时有机地把探究学习、体验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同时也在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尊重事实、勇于探索和质疑的科学精神。

  二、小学《科学》教材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具有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在使用这一教材中,我感觉这一教材在编排中充分考虑了学生在生活环境、经验背景、个性特点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学习内容、教学活动、设计制作、综合评价等多方面都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和创新空间。它并不象小学自然教材那样内容非常的固定,实验过程、方法非常的单调、一陈不变,而是相当的灵活,教师可依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进行调节,而学生也可以有更多的自行探索创新的空间,因此,我觉得这一教材具有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三、注重培养学生进行猜想活动和师生、生生的交流活动。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由此可见猜想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进行探索活动,一方面、正确的猜想会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会激励他在以后的活动中更加大胆地去猜想,去实践;再者即使是学生猜想不够正确或不够全面时,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也会从中有所感悟,去不断地实践和探究,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光靠猜想还不行,要勇于去实践,实践是检验一切的真理。所以,我觉得教材设计的猜想活动这一环节非常好,它对学生进行好探究活动、学习好科学有很大的帮助。逐渐地猜想会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一种探索的动力。我觉得让学生无目的的去实践在学生头脑中不会留下很深刻的印象,而带着猜想去实践,学生的活动会更丰富、更充实、更有意义。另外小学《科学》非常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这也会对学生的发展是一种促进,在交流中大家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可以有新的发现,另外通过交流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倾听别人发言的良好习惯,同时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的许多的闪光的思想火花也是在交流中迸发出来的。所以,从起点三年级《科学》上册起就开始注重这样培养学生,我想几年下来,我们所有的孩子都会有所改变,有更大的发展。

  四、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科学的人文精神 在这一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我们深有感触的是科学教材在编排上很好地将科学活动与社会生活、学生个人生活联系在一起,科学知识并不是单一呈现出来的,而是多层次多角度呈现给学生,另外教材在编排中还非常注重了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 五、注重培养学生长期进行观察活动的能力 《科学》这一教材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长期观察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他们持之以恒的精神,我想这对学生以后的成长会有很大的帮助。我们深有体会,学生进行一时地观察对他们来说很容易,但要长期坚持,很多孩子会中途放弃,最后会一无所获,我们的孩子确实需要在耐力与毅力的方面进行培养,我们现在使用的《科学》在这一方面就为学生提供了很好地锻炼机会。课外活动都为学生提供了很好地锻炼机会,我觉得非常好,符合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1

  一、学生知识能力学习习惯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掌握,学习习惯比较好,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也比较浓厚。

  二、教学目的任务:

  1、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在教学环节和活动方式的布局上注意开放性和立体性。

  2、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在美术活动中大胆的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2.教学难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个人教研专题: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习习惯意识的培养。

  3.完成任务的措施:

  (1)认真备课、上课。

  (2)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活动。

  (3)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四、课时安排:

  第一周:形的魅力(2课时)第九周:学画山水画(2课时)第二周:形体的组合(2课时)第十周:风的魅力(2课时)第三周:抽象雕塑(2课时)第十一周:微观世界(2课时)第四周:多样与统一(2课时)第十二周:会亮的玩具(2课时)第五周:静物写生(2课时)第十三周:电脑美术(2课时)第六周:喜怒哀乐(2课时)第十四周:旅游节(2课时)第七周:夸张的脸(2课时)第十五周:舞台布景(2课时)

  第八周:十二生肖(2课时)第十六周: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2课时)

  (若学校举行活动课时将根据学校安排进行调整)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2

  一、学情分析

  本现五(6)班共有学生52人,其中女生27人,男生25人。经过四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养成了较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整个班级形成了较浓的学习氛围。全班学生团结友爱,积极向上,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孩子们活泼聪明,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特别是熊煜哲、杨锦瑜、李涛、郭楚荣、刘思璇、刘敏知、江秉鸿、周子涵等同学表现突出。在语文学习中,孩子们各方面的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在识字方面,大部分孩子识字能力强,识字范围广,并且能在语言环境中运用,有强烈的识字愿望,同时重视积累。在阅读方面,孩子们能试着通过自己的朗读来表达文本所蕴涵的情感,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初步学会了默读;喜爱阅读课外读物;但阅读品质体现出深入阅读、静心思考的习惯还没有培养起来,往往停留在对文章情节的关注,而不能联系上下文有意识地紧扣文章主旨进行思考,“从文中找答案”的习惯还不够。大部分孩子能够抓住几个要素来简要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取主舍次的出发点还不能很好把握。回答问题时表达的规范和完整还需要继续练习。在习作方面,大部分孩子们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但个别学生的语句不够连贯、通顺(如彭华峰、彭嘉轩、谭宇铨)。口语交际方面,大多数孩子表达清楚,有条理。本学期练习的面还要拓展,除了课堂继续通过积分评价等措施外,七次口语交际以及课前口语交流要做到有序、落实。鼓励更多的孩子乐于开口表述自己。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结构

  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一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远的童年”,第三组“语言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在教材中,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在每一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有“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有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共安排有五次“资料袋”,两次“阅读链接”。

  全册还编排了8篇选读课文,并附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200个字。至此,完成小学阶段认识3000个常用字的识字任务。生字表(二)是要求写的150个字,至此累计写字量为2300个。

  (二)教材特点

  1.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学习目标。

  2.教材内容在丰富人文内涵、拓宽题材体裁方面,继续作出努力;在发挥语文教科书育人功能方面,进一步加强。

  3.专题设置更加灵活,编排形式在继承中又有发展。

  4.导学和练习系统地设计,更好地发挥导学、导练的功能。

  5.顺应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口语交际习作”的类型发生一定的变化。

  6.在“综合性学习”中,指导学生设计和开展语文学习活动,引导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提高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

  三、学期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本册识字200个,写字150个,能把字写端正。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以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二)阅读教学

  1.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

  2.发现语言规律,学习表达方法。

  3.把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

  (三)口语交际教学

  1.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体现双向互动。

  2.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四)习作教学

  1.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

  2.培养观察、思维、表达三种能力。

  (五)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要提高学生策划、规划自己学习的能力,用多种途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提质减负措施

  (一)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围绕“听说读写”相结合进行,有目标,避免随意性,在讲解课文中完成。如:

  1.每篇课文中的生字,对容易写错的字,在检查预习时重点强调,采用集体书空、抄写或区分同音字、形近字等方法加强记忆。

  2.对课文中的关键词语的理解,方法是:借助工具书(字典或词典);换词法;拆词成字,合字成词法;联系上下文或联系生活实际法;想象补白法等方法进行理解。

  3.找出本篇课文中想象说话的训练点,进行说话、写话练习,然后进行讲评。

  4.对文中的重点段落进行指导朗读,熟读成诵。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

  (二)设计分层作业

  针对各班级不同学生的特点,设计一些必做题和选做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能力选做作业。同时还注意作业的趣味性和实践性,让中差生把完成老师的作业当成一件乐事。避免作业中的重复现象,尽量设计精而简的作业,作业的布置要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逐渐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如:每学一课在写生字本作业前,先让学生在预习时认真预习(包括标音、画词、组词、形近字、同音字区分、查词义等),做到书写正确,然后课上教师对重点字、易错字进行指导,再利用课上5分钟进行测试。要求,测试全对的同学可以不写生字本的作业;错1-3个字写一遍生字;错3个以上写两遍生字。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不仅提高了识字、写字质量,还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三)激发学生的阅读、写作兴趣。我们要让孩子们喜欢阅读,喜欢写作。在每节课课前3分钟时间,举行讲故事、朗读、读“班级日记”汇报,每天一项,穿插进行。其中“班级日记”起名为“心语集”订成一个小册子让每个学生写每天在学校内、班级内发生的真人真事(难忘的、有意义的、有趣的等)然后在班内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和老师进行点评。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3

  一、学生现状分析:

  本班有学生14人。大部分的同学学习态度端正,有着纯真,善良的本性。上课时都能积极思考,能够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习。个别学生(苏亚迪、未太红)能力较差,计算和应用题都存在困难。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本班的整体成绩。

  二、本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图形的变换、长方形和正方形、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其中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

  (一)、本册教材的特点:

  1、优化编排结构,突出数学的文化特色,为培养学生的数感提供丰富素材。

  2、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二)、本册教学重点: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

  (三)、本册教学难点: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

  三、本册教学总目标及要求: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工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之间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好习惯。

  四、本册教学措施:

  (一)常规方面:

  1.在认真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多与其他老师交流,及时反思,真正领会教学设计意图,提高驾御课堂的能力。教师应转变观念,采用“激励性、自主性、创造性”教学策略,以问题为线索,恰当运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突破重点、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2.通过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习纪律等方面提出始终一贯,科学而严格的要求。

  3.转变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4.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5.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

  6.练习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习,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

  7.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二)后进生转化方面:

  1、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只有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找到了起点。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后进生。

  2、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要做到“三心”:诚心、爱心、耐心。

  3、注意培养其兴趣的稳定性和集中性,使后进生有恒心、有毅力,在学习中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从枯燥中寻乐趣,于困难中求喜悦。

  4、老师的辅导要及时,当然家庭的配合是转化后进生的外部条件。父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也是极为重要的。班主任可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议、家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相互交流,沟通信息。

  (三)优秀学生培养措施

  1、保护优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质疑。

  2、在教学中渗透课外知识,指导学生自学,课外有计划对学生进行抓优指导。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4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共任教五年级(1)(2)(4)三个班级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501班共有学生48人,502班共有45个学生,503班有学生49人。经过上学期陈长春老师的教学,这些学生已经基本学会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些技巧,如制定调查计划、开展调查活动、小组合作等,学生的综合素质较好,课堂纪律也较好,积极进取心较强。这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打下坚实基础。但通过我的观察也发现,学生在对资料的整理能力较弱、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兴趣与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对调查研究报告的撰写较差,这些问题需要在接下去的学习中逐渐加以解决。

  二、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没有教材,需要老师根据本地的课程资源加以开发。根据综合实践活动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个维度的要求,本学期的活动以小课题研究为主线,其中穿插项目设计和短课时活动。具体为:《小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瞿溪谚语的`调查》《小学生课外学习情况的调查》《春游项目设计》《废旧调查的危害》。

  三、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2、通过实践活动,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性格品质。

  3、通过实践活动,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4、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环境和保护小动物的意识和能力。

  5、通过实践活动,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运用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措施

  1、引导学生留心观察、体现自身生活,对每一事物提出为什么。

  2、在问题讨论会上,给学生提供提出自己感兴趣或关注问题的机会。

  3、开展学生有兴趣的社会调查,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确定活动主题。根据社会中存在的热点问题,确定研究主题。

  4、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生成主题。

  5、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6、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活动方式开展活动。

  7、成果展示交流时,激励学生发挥个人优势表现自己的个性。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5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结构

  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远的童年”,第三组“语言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

  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两次“阅读链接”。

  全册还编排了8篇选读课文,并附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200个字。至此,完成小学阶段认识3000个常用字的识字任务。生字表(二)是要求写的150个字,至此累计写字量为2300个。

  (二)教材特点

  1、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学习目标

  2、教材内容在丰富人文内涵、拓宽题材体裁方面,继续作出努力;在发挥语文教科书育人功能方面,进一步加强

  3、专题设置更加灵活,编排形式在继承中又有发展

  4、导学和练习系统地设计,更好地发挥导学、导练的功能

  5、顺应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口语交际。习作”的类型发生一定的变化。

  6、在“综合性学习”中,指导学生设计和开展语文学习活动,引导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提高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本册识字200个,写字150个,把字写端正。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二)阅读教学

  1、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

  2、发现语言规律,学习表达方法。

  3、把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

  (三)口语交际教学

  1、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体现双向互动。

  2、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四)习作教学

  1、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

  2、培养观察、思维、表达三种能力。

  (五)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要提高学生策划、规划自己学习的能力,用多种途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第1单元: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和搜集资料了解西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情感;二是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芋崂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三是引导学生了解文章一些比较简单的、适于他们接受的写作方法,并试着将这些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第2单元: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丰富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二是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三是丰富语言积累;四是交流和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

  第3单元: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二是通过对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了解不同体裁文章表达方式;三是引导学生积累芋崂的语言。

  第4单元:引导学生潜心读书,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体会作者的情感脉络和表达方法,继续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

  第5单元: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第6单元: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感受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体会信息在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作用,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初步学会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第7单元: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第8单元:一是要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增长见识;二是要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特点的,学习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三是要注意积累课文中的芋崂语言;四是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条件,通过多种途径尽可能多地搜集资料,以丰富对异域风情的感受。

  四、教学措施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1、高年段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因此学生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自己查字典解决。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快速浏览,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思。

  2、本册写字150个,全部安排在精读课文中,随课堂教学完成。指导学生写好写对笔画、笔顺,安排好字的各个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端正。

  (二)阅读教学

  1、高年段的朗读要求,不仅要做到正确、流利,而且要做到有感情。进行阅读教学,一定要多读少讲,让学生主要通过自主的入境入情的朗读,读懂课文,有所感悟;要做到读有要求,读有层次,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悟情传情,培养语感。

  2、读的指导,应该引导学生进入到文章的情境之中,在读中体味、感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要从整体入手,指导学生在把握全文情感基调及其变化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情感体验,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3、高年级的默读训练既要提高理解水平,又要提高默读速度。教师在教学时,应该为学生留有充裕的默读时间,并提示相应的方法,引导学生按照要求认真思考,在默读之后要检查学习效果。

  4、通过课后的思考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内容,领会表达方法。在课文中发现语言表达的特点。在“交流平台”中总结某些规律性的东西。

  (三)口语交际教学

  要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要创设特定的情境,情境要真实、有意义,体现学生实际交际的需要,让学生了解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对象,围绕不同的目的,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四)习作教学

  作文指导,一定要从内容入手,首先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打开思路,使人人都找到想写、要写的内容。至于怎么写的问题,在打开思路、选择要写的内容的过程中渗透,在写作中、在交流草稿的过程中指导,指导的内容不外乎习作目的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具体,顺序是否清楚,选词用语是否合适,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等几个方面。

  习作讲评重在激励。讲评的时候,要概括全班此次作文的优点与成绩,使每个学生通过讲评看到成绩与进步,享受习作成功的快乐,更真切地懂得应当怎样写,激起对下一次习作的渴望。

  (五)综合性学习

  本册综合性学习活动一“信息传递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从古至今信息传递的方式发生的变化,活动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充分利用阅读材料中的《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等文章,了解从古代到现代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和不同;另一方面通过自己搜集资料、调查访问、亲身操做。

  综合性学习活动二“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会怎样写研究报告,因此活动的开展定位于解决学生在读写中可能(或应该)遇到的问题。

  五、教学时间安排(略)

【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03-16

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05-08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03-27

小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02-13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02-12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02-21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04-07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06-09

五年级英语下册教学计划06-29

五年级语文下册的教学计划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