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学计划>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时间:2023-05-15 19:26:35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模板锦集四篇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迎接我们的将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战,该为自己下阶段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你所接触过的计划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模板锦集四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1

  (一)概述

  【研究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克和千克》

  【课时安排】 本单元安排2课时课堂教学+课外克和千克体验活动,其中课堂教学分新授课和练习课。

  (二)《克和千克》课程规划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二(下)年级将“克”和“千克”两个内容集中学习。这部分内容主要学习克和千克两个质量单位,是后面学习“吨的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虽然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质量问题,但质量单位还是第一次接触,还缺乏认识。而且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因此,使学生初步建立起质量的观念既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

  教材首先通过呈现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在超市购物,引出质量单位,说明“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材还注意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事物,“从市场买回的苹果、鸡蛋和鱼的质量”,让学生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的含义。给学生建立重量的初步观念,使学生明白要知道物品的轻重不能单靠眼睛观察,必须用手掂一掂或用秤称一称。

  接着教材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如果学生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运用他们进行估测或实测,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反过来,学生在进行实际测量的活动中,也能进一步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的观念。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为了达到这种相互促进的效果,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教材采取了这样一些措施:

  (1)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如,借助一个2分硬币和一袋1千克的盐,让学生用手掂一掂,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让学生说出大约重1千克的物体,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

  (2)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物品的机会。如说明“要知道物品的轻重,可以用秤称”,介绍一些常用的秤,让学生认识测量的工具。再如,让学生称从家里带来的各种物品。让他们在认识一些不同的秤后,实际练习读取盘秤、弹簧秤等常用的秤上的数值,充实实际测量的经验并巩固重量观念。

  (3)培养估测意识。如,在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后,给他们提供了先估测再实测的练习,让学生比较估测与实际测量所得结果的差别,从而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

  教材提供的这些学生比较熟悉的例子,着重帮助学生建立克与千克的重量观念。

  【学情分析】

  (一)学生基础:

  1. 生活经验:克和千克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模糊的、直观的、片面的。

  2. 技能基础:学生所必须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二年级学生都有点基础了,但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培养。

  (二)学习动力源:

  1. 目的:学生通过预习可以明确本课知识学习目标,但通过此课要达到的.能力目标还不甚理解,教学中,教师应有意渗透能力培养。

  2. 兴趣:通过课堂内外的学习,让学生参与调查、讨论、操作、比较、游戏等活动来学习知识,克和千克体验活动可以发展学生能力,使学生兴趣很浓。

  (三)习惯和能力培养:

  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是很重要的。二年级学生经过近两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初级水平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是老师应该面对的实际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有意识的培养。

  【单元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知道简单的用秤称物体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掂一掂、称一称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

  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掌握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

  【难点】

  认识1克有多重和建立1千克质量的观念。

  【课时安排】

  本单元安排2课时课堂教学+课外克和千克体验活动,其中课堂教学分新授课和练习课。

  【教学策略】

  教学重难点突破的关键:

  利用主体实践体验活动,采用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数一数、比一比、算一算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手、口、眼、耳、脑等多种感观,让学生全方位反复感知质量单位。

  新课教学之后,学校开展“克和千克体验活动”,直观、立体式的把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让数学再回归生活,这种浓浓的数学味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教法、学法设计:

  教育家说:“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通过体验活动,自己去感觉发现,比知识灌输更重要。所以“不要立即吐露你的全部秘密,让学生在你说出来之前先去猜,尽量让他们自己找出来。”因此,活动体验教学法为主,知识灌输为辅,寓教于乐,进行教学。这样才更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运用“体验—交流—再体验—类比—巩固—应用”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学知识、练技能、发思维、长能力、展特长,达到知识能力双丰收。

  巩固练习设计: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练习设计有层次性、趣味性、参与性、开放性为一体。课后安排看一看、问一问、称一称的调查活动,开放性的作业让学生把数学知识回归生活。

  项目研究内容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克和千克》,本单元共2个课时课堂教学+课外克和千克体验活动,课堂教学分新授课和练习课。

  我们的特色是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寓教于乐,活动育人。通过“克和千克体验活动”使学生更立体、直观、有效的认识克和千克。

  我们的优势在于把知识形成体系,构建校本课程,以校园网为展示平台,牵手网络,资源共享,博众所长,使单元知识系统化、数字化、特色化。

  我们在研究过程中,突破单一的教学方式,以有趣有效的数学活动为数学学习的主要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类比比较、大胆猜测,实验推理,合作交流,积极思考,逐步建立学生的质量概念以及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初步形成了“克和千克”低年段教学三步走的教学模式,突显趣味性、灵活性、开放性、可操作性、可持续性等特点。

  体验、操作

  情境导学——演绎归纳 推理、验证——实践应用

  交流、归纳

  实践证明,运用三步走教学策略是行之有效的。通过问卷调查和水平测试抽样分析,我们的教学效果达到了预期。学生方面,质量观念得到提升,思维变得开阔,敢于创新,善于变通;教师方面,通过研究学习,开拓了视野,提升了能力,对专业成长促进较大。在研究过程中,大家齐心协力,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及时反思与建议,形成了一种开拓进取、团结奋进的教育教研新风貌。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2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基本上具备一定的数学意识、数学理解能力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自律性,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比较熟练,个别在计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异。但由于新教材“解决问题”等教材编排的特殊性,大多数学生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上存在欠缺。但在解决简单问题上,学生初步形成数学意识,能发现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解决,具有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因此,本学期重点要抓学习习惯的巩固,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合作”、“交流”等能力和习惯,养成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其次,要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简单的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4、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5、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6、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7、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8、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9、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2、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除法。

  2、万以内数的认识。

  3、用数学解决问题。

  难点: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

  五、教学措施

  1、科学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2、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

  3、改进表内除法教学的编排,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4、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5、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年级下册数学科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组成员将本着“努力工作,愉快工作,享受工作”的工作态度,认真学习贯彻学校工作要点,以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本组的教研实效,精诚合作,齐心协力,互相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热爱、关心和帮助每一位学生,挖掘其潜能,让每一位学生在数学方面有进一步的发展与提高。

  二、工作目标:

  1、加强教研组的合作精神,增强教研组的凝聚力。让本组教师成为一支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过硬,能适应新课标要求的数学教师队伍。

  2、严把教学质量,以课题促进研究,以评价提高质量,使学生在成绩、能力以及为人处世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

  3、加强每个单元的考核,扎扎实实地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为学生的发展负责。

  4、开展教研组业务学习活动,在全组形成教研之风、互帮互学之风,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三、具体工作措施

  围绕本学期学校教研工作重点:“探索有效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开展教研组工作,认真抓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和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组内每位教师都要牢固树立教学的规范意识,踏踏实实做好日常的教学工作。并以提高课堂效率为目的、以自主教育为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搞好本组教育教学工作。提倡教师上完每一节课,及时对所上的课进行教后分析和反思。

  四、具体工作安排:

  2月、3月份:

  1、学习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讨论和拟订本组教研工作计划。

  2、认真分析教材,学习课标,制定教学计划和进度。

  3、确定组内研究课内容和形式。

  4月份:

  1、组织本年级教师参加校听课活动。

  2、学习教育教学理论。

  3、做好听课和评课工作。

  4、学习学科相关理论或课改实施中的热点问题等文章。

  5月份:

  1、作业自查。

  2、期中考试复习方案。

  3、做好听课和评课工作。

  4、综合实践成果展。

  6月份:

  1、集体备课第八、九单元。

  2、制定期末复习计划。

  3、对本学期的工作进行全面地回顾和总结,写好教研组工作总结。

  7月份:

  1、学习心得交流。

  2、教学工作检查。

  3、期末检测,质量分析。

  4、收集案例,反思,课题工作总结。

  5、教学总结,教研组工作总结。文章来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3

  一、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解决问题、表内除法(一)、图形与变化、表内除(二)、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的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统计、找规律、总复习等。

  这册教材的计算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除法。这两部分内容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因此,表内除法同20以内的加、减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除法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时经常用到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因此,在这两部分计算教学中,教材安排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使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出现克和千克的认识,让学生通过各种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理解使用统一的重量单位。建立1克和1千克的重量观念。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图形和变化等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平移、旋转现象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的是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数学广角”介绍了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认识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口算的分阶段要求初步拟订如下:

  单元结束时期末

  平均错误率速度平均错误率速度

  表内除法6%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8题4%以内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10题

  三、教材的编写特点

  这册实验教材的编写,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编排。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两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笔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计算的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便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万以内加、减法笔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求使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往的教学重点放在使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掌握计算法则和方法上,并通过一定的训练达到计算的熟练。此次教材的编排,突出的变化是不再孤立的教学笔算,而是将笔算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实背景中,使学习笔算与学习用笔算解决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笔算加法中安排了参观博物馆的乘车问题,笔算减法中安排了北京申奥成功后得票多少的比较问题等。这里的编排顺序是:在现实的情境中提出要解决的计算问题,使学习计算的必要性突出出来。接着通过操作、直观探讨计算的算理,展示计算的方法,在学生理解算理、获得算法后,再看能否用计算解决前面提出的实际问题。这样就使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例如,万以内的加法笔算,教材先提供一个二年级学生要乘车去参观博物馆的情境。由小精灵提出“哪两个班合乘一辆车?”的问题,使学生处于问题情境中。通过例1、例2、例3分别提出有关乘车的三个问题,都需要用计算来解决。进而引出了不进位加和进位加的三个计算式题,并引出笔算。在笔算方法的教学中,教材通过摆小棒直观的展示算理并结合直观图出示算法。学生理解了算理和算法,就可以用之解决问题了。在例3中,每辆车限乘70人,通过计算结果知道一班和二班的人数是71,超出限乘人数,所以班长得出结论“一班和二班不能合乘一辆车。”使问题得到解决。这样不仅让学生经历了笔算知识的形成过程,也让学生经历了应用笔算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学生在这种有目的的学习活动中主动建构知识,获得用数学的成功体验,逐步形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而是让学生自己探索测量一袋盐的重量的方法,使学生在活动中产生应该用比较大的重量单位的想法,从而引出“千克”。本册实验教材安排的两个数学实践活动“剪一剪”和“有多重”,都是开放式的对周围事物或操作材料的数学内容进行探究的活动。在这些动手实践的探索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得数学知识,还可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索的欲望,产生对现实世界各种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主动地探索未知,进而逐步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这些也正是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发展数学思维所必需的过程。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4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第18页的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正确的进行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

  2、培养学生迁移的思想,能充分利用旧知识。

  教育目标:培养学生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习惯。

  情感目标: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正确的进行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

  教学思路:

  听算练习

  复习:从两位数加两位数引出→新授→

  1、从生活的例子:出示376+284、76+842。

  2,估算结果

  3、独立竖式计算

  4、小组讲算理

  5、小组汇报,老师板书竖式

  6、全班讲一次算理

  7、变题:976+284

  8、独立竖式计算后讲算理

  9、汇报:重点讲百位上的变化

  10、小结竖式计算的步骤

  →练习1、书本P18做一做→质疑→小结

  2、书本P20第7:讲计算错误并改正

  3、书本P19第4:先让学生估算再列式

  教学过程:

  一、听算练习:

  16+9、37+5、78+12、48+50、99+1、

  38+24、71+34、28+16、93+25、10+78、

  二、复习题: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1号练习本上做。76+84

  学生完成后1、说一说它的计算方法。2、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三、知识迁移,探究新知

  1.板书出示:中国部分动物种数

  爬行类

  376

  两栖类

  284

  (1)让学生先观察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对你的问题列出算式。”

  生:“爬行类和两栖类一共有多少种?”算式是:376+284(当学生提出其他问题可只列出式子,不进行计算。)

  2、对比分析:师:376+284与复习题76+84比较有什么不同?

  生:前是三位数加三位数的加法,后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

  3、猜想方法:师:你觉得它的竖式的计算方法会怎样?

  生:还是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4、估计结果:师:在竖式计算前先猜一猜它的结果,你们觉得猜想结果想采用什么方法?

  生:应该用估算!(同位讨论并在全班汇报。)

  5、汇报过程:生:376约等于400,286约等于300,400加300约等于700。

  师:让我们看看书上想法和我们相同吗?

  (2)、笔算验证:师:下面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一下。然后看一看它的准确结果和我们的估算接近吗?

  学生独立计算后,并在小组内说说你的计算过程。

  6、汇报展示:小组说计算的过程,同时教师板书。

  7、归纳小结:(1)在加法的计算中,哪一位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8、突破难点:试练:976+286计算后并说说和例题比较有什么不同?

  9、质疑升华:生:例题和练习题都是三位数和三位数的加法,例题的结果是三位数,而练习的结果是四位数。

  师:为什么会不同?

  生:例题百位上是3+2+1得6,不满十,就在百位上写6,而练习题的百上是9+2+1得12,在千位上写1,在百位上写2。

  四、巩固练习

  1、反馈练习:第18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选最后一题讲计算过程。

  2、练习五第7题。重点讲错误的原因

  3、练习五第4题。先估计结果再列式计算

  五、作业布置:练习五第1题。

  六、板书设计

  三位数和三位数的进位加法

  276+284=660(种)976+284=1260

  376976

  +284+284

  6801260

  哪一位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教学小结:作为计算题的教学,重点让学生说出计算的步骤,就能掌握。在教案设计的时候:

  (1)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再把自己的计算步骤讲出来。我一共设计了三个地方让学生进行练习(例题、拓展例题、做一做选一题)。

  (2)小结计算方法,设计了三个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复习题完成后、例题和拓展题后、全课小结时)。

  (3)练习设计了多种形式(基础的竖式计算:做一做、提高题的改错题、生活中的数学题)。

  (4)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习惯:在每次的汇报学习中都让学生讲如何才能做到又对又快。

  这篇二年级下册数学三位数进位加法教学计划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数学教学下册工作计划03-02

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04-01

数学下册教学总结06-09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06-21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01-24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02-20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总结03-16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总结05-05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总结02-18

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