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又将接触新的知识,学习新的技能,积累新的经验,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吧!可是到底什么样的计划才是适合自己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下学期地理教学工作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下学期地理教学工作计划1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湘教版地理必修二,这部分内容是立足必修一的基础,选取了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几方面社会经济活动,探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特点及与社会因素、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从而逐步树立起“人地协调发展”的思想。与此同时,掌握地理问题思考、分析的方法,特别是能够对“城市与环境”“区域产业活动”中涉及到现实生产、生活中地理现象、地理问题有深入的认识,做到学有价值、学以致用。
二、教学措施
为更好落实学校教学目标,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我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两个方面着手来进行教学。
(1)强调学习过程,培养良好习惯。
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要求学生落实基本的学习过程及课前预习,课堂高效听讲,课后复习整理三个基本环节。
①课前通读教材,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基础知识梳理。发现问题,标记问题为课堂有针对性的“解惑”做好准备。
②上课时,活跃思考,认真听讲,踊跃发言,使“疑惑”在45分钟内真正排除,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③课后再次通读教材,整理课堂笔记,特别是对预习过程出现的问题要细致的做好记录。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自测自评试题。
(2)落实活动实践,激发学习兴趣。
结合湘教版教材的'特点和我校学生的知识水平,将大力推进教材活动实践。为此,将公布本学期的地理活动安排。学生分组做好活动项目的选择、准备、实施,特别是学生活动的指导和成果的展示工作,在一定层面上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合作探究,积极思考,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使兴趣更浓厚。
(3)注重知识小结和单元测试的讲练,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每单元结束后,将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重难点的复习,帮助学生构建单元知识的网络化体系,并鼓励学生以书面形式呈现出来。精选单元测试题,结合学生学情反馈,做好试题的讲解和薄弱知识点的讲练。
(4)研究教材和教法,提升业务素质。
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材只是教学的一种资源,不是必须严格遵循的标尺。立足课标,研究教材挖掘其有效性和分析“活动”、“阅读”的针对性,合理选“材”。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学生现有的知识体验层次,从学生身边寻找教学资源,从学生生活体验中寻找资源,有效补充是教材本地化、通俗化,与学生在学习和认识过程中达到共鸣。本学期我会通过网络学习,同行交流,师生讨论等多渠道下功夫,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课时安排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2课时
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2课时
第三节人口迁移2课时
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1课时
第二章城市与环境
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4课时
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2课时
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课时
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
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3课时
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2课时
第三节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3课时
第四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课时
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
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课时
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1课时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课时
第四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1课时
高一下学期地理教学工作计划2
一、指导思想
1、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引,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抓好常规教学,转变教学理念;
2、在总结实施高中地理(必修1部分)新课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教学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务。
3、具体教学过程中,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指导,根据地理学科和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地理教育的功能;
4、通过对地理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地理学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使学生增强地理意识,汲取地理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地理洞察力和地理使命感。
二、情况分析
1、课标分析: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这三个维度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教材分析:
(1)本学期高一地理采用人教版教材,高一下学期教学内容是地理必修2,是人文地理部分,主要介绍人地环境的基础知识、人文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求学生能独立或合作进行人文社会的分析和调查;(2)掌握阅读、分析、动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全册六大单元。
(3)新教材每节课的知识容量都非常大,教师必须学会处理好教材与课标的关系、学生活动与完成教学任务的关系,特别是人文数据、理论的不断更新,更需要老师认真备课,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
3、学生分析:
存在的学习问题:
(1)高一学生由于初中对地理课不够重视,无论学科知识、学科能力都较薄弱,新课程以专题的方式进行学习,对他们来说会存在较大困难。
(2)学生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会有较大的兴趣,但专题式的探究学习,部分学生会感到有困难,不易把握知识点。
三、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教学措施:
1.备课时重点研究教材和学生,圈出难点、重点,把知识分为了解层次、识记层次、掌握并运用层次,针对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做到有的放矢,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记住常识。
2.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要做到先管后教,以提高学生兴趣和积极性为主,运用多媒体和直观教学手段,以及学生所见所闻的现有知识,激发其学习热情,启发其积极思维,开拓其动脑、动手能力。
3.课堂练习应紧扣课堂讲解的内容,从易到难,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以中低档题目为主,做到有梯度有层次地推进教学,使学生能在识记、听懂课堂内容的前提下就能做对,从而达到消化课堂内容,体验成功的感觉。
4.作业批改时教师应做好总结,把那些学生得分率低的地方记录下来,以利于改进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查漏补缺。同时,教师要做到认真批改,对那些掌握得好的学生不吝表扬,差等生鼓励支持,中等生促进加油提高,批示时注意语言的感召力,起到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
5.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抓好“记忆改变学习计划”,开展班级竞争,激发其学习动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教师应通过适当的知识竞赛让学生参与竞争,达到成绩总体提高的目的。
6、、教学进度的安排。由于新课程内容设计新而多,且教学时数少,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压缩,对教学进度抓紧抓好,力争在期末考前一周(第19周)结束上课,以保证期末考的复习备考时间。
另附教学计划进度表:
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
年级高一,学科地理,任课教师
周次教学内容
一1.1人口的数量变化(2课时)
二1.2人口的空间变化(2课时),1.3人口的合理容量(1课时)
三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1课时),复习,测验
四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课时)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课时)
五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2课时)
六2.3城市化(2课时)复习,测验
七问题研究(1课时),3.1(1课时),八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课时)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课时)。
九3.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课时)。
十期中考复习
十一期中考
期中考试卷分析(1课时)。
十二3.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2课时)
十三问题研究(1课时),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1课时)
十四4.2工业地域的形成(1课时)4.3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2课时)
十五问题研究(1课时),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1课时a)
十六5.2交通运输变化的影响(1课时),问题研究(1课时)。
十七6.1人类关系思想的演变(1课时)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1课时)。
十八问题研究(1课时)章末复习
十九测验评讲
二十期末考复习期末考试
高一下学期地理教学工作计划3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地理必修一,这部分内容是立足于初中地理的相关内容的基础上,选取了自然地理中经典的几个要素,如大气、陆地、水环境、地质等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几方面,探讨人地关系中“地”的有关地理理论基础,通过这些自然地理理论的学习,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我们身边的事物,将生活中的地理融合到教学过程中,并逐步树立起“人地协调发展”的思想。与此同时,掌握地理的有关读图析图绘图的方法和技巧,并教会学生如何运用现实世界的境域性知识,解决有关地理的重大问题。使地理学习做到学有价值、学以致用。
二、教学内容
必修1第一至四章,必修二第一章
三、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1、由于部分学校初中阶段忽视(社会与科学反面很简单的涉及)地理学习,使高一学生对地理学科不能做出正确的认识,学生的见闻有限、知识面窄,对地理学习存在陌生感和恐惧感,同时又对新生事物抱有很强的好奇心。
2、地理学习的兴趣不浓,方法机械。很多学生视地理为副科,以为学习地理就是靠死记硬背,故学习兴趣不浓,也不是很重视。自然地理学习需要的`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读图分析能力、多因素综合分析等能力较弱。
3、地理思维能力缺陷。自然地理现象一般是学习后续必修2人文地理和必修3区域地理的重要基础,而学生的地理思维往往是单因素线式模式,缺乏多因素网式综合思维能力,难以理解复杂的自然地理现象,也将对后续的学习带来难度。
4、本届高一就学习普高课程的班级而言,分为三个等级(瑞杰班、重点班和实验班)。学生的学习基础跨度比较大,接受能力也会呈现很大的差异,从暑假上课的情况可见一斑。
四、教学措施
为更好落实学校教学目标,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两个方面着手来进行教学。
(1)强调学习过程,培养良好习惯。
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要求学生落实基本的学习过程及课前预习,课堂高效听讲,课后复习整理三个基本环节。
①课前通读教材,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基础知识梳理。发现问题,标记问题为课堂有针对性的“解惑”做好准备。
②上课时,活跃思考,认真听讲,踊跃发言,使“疑惑”在40分钟内真正排除,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③课后再次通读教材,整理课堂笔记,特别是对预习过程出现的问题要细致的做好记录。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自测自评试题。
(2)注重知识小结和单元测试的讲练,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每单元结束后,将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重难点的复习,帮助学生构建单元知识的网络化体系,并鼓励学生以书面形式呈现出来。精选单元测试题,结合学生学情反馈,做好试题的讲解和薄弱知识点的讲练。
(3)研究教材和教法,提升业务素质。
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材只是教学的一种资源,不是必须严格遵循的标尺。立足课标,研究教材挖掘其有效性和分析“活动”、“阅读”的针对性,合理选“材”。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学生现有的知识体验层次,从学生身边寻找教学资源,从学生生活体验中寻找资源,有效补充是教材本地化、通俗化,与学生在学习和认识过程中达到共鸣。
高一下学期地理教学工作计划4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湘教版地理必修二,这部分内容是立足必修一的基础,选取了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几方面社会经济活动,探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特点及与社会因素、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从而逐步树立起“人地协调发展”的思想。与此同时,掌握地理问题思考、分析的方法,特别是能够对“城市与环境”“区域产业活动”中涉及到现实生产、生活中地理现象、地理问题有深入的认识,做到学有价值、学以致用。
二、教学措施
为更好落实学校教学目标,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我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两个方面着手来进行教学。
(1)强调学习过程,培养良好习惯。
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要求学生落实基本的学习过程及课前预习,课堂高效听讲,课后复习整理三个基本环节。
①课前通读教材,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基础知识梳理。发现问题,标记问题为课堂有针对性的“解惑”做好准备。
②上课时,活跃思考,认真听讲,踊跃发言,使“疑惑”在45分钟内真正排除,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③课后再次通读教材,整理课堂笔记,特别是对预习过程出现的问题要细致的做好记录。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自测自评试题。
(2)落实活动实践,激发学习兴趣。
结合湘教版教材的特点和我校学生的知识水平,将大力推进教材活动实践。为此,将公布本学期的地理活动安排。学生分组做好活动项目的选择、准备、实施,特别是学生活动的指导和成果的展示工作,在一定层面上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合作探究,积极思考,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使兴趣更浓厚。
(3)注重知识小结和单元测试的讲练,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每单元结束后,将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重难点的复习,帮助学生构建单元知识的网络化体系,并鼓励学生以书面形式呈现出来。精选单元测试题,结合学生学情反馈,做好试题的讲解和薄弱知识点的讲练。
(4)研究教材和教法,提升业务素质。
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材只是教学的一种资源,不是必须严格遵循的标尺。立足课标,研究教材挖掘其有效性和分析“活动”、“阅读”的针对性,合理选“材”。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学生现有的知识体验层次,从学生身边寻找教学资源,从学生生活体验中寻找资源,有效补充是教材本地化、通俗化,与学生在学习和认识过程中达到共鸣。本学期我会通过网络学习,同行交流,师生讨论等多渠道下功夫,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课时安排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2课时
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2课时
第三节人口迁移2课时
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1课时
第二章城市与环境
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4课时
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2课时
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课时
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
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3课时
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2课时
第三节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3课时
第四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课时
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
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课时
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1课时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课时
第四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1课时
高一下学期地理教学工作计划5
一、教材分析(结构系统、单元内容、重难点)
必修Ⅱ两章: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必修Ⅲ三章: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重点了解和掌握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知识,难点是能运用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应用于某个具体区域中,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学生分析(双基智能水平、学习态度、方法、纪律)
学生对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比较差,地理学习方法不很适当,读图、析图、提取信息、概括归纳和语言文字表述等能力较差,文科班学生对地理课的学习态度和纪律比理科班的学生好一些。
三、教学目的要求
使学生能初步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组成以及主要特点,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知识;能运用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初步掌握必要的地理观察、学习、调查、运用图表和数据分析等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够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获得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基础知识;增强爱国情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四、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教会学生地理学习方法;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健康的情感、科学的态度和现代地理价值观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充分利用校内外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合理评价学生的学习。
五、教学进度
周次
课、章、节
教学内容
备注
1
第三章第一节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2
第一节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3
第三节第四节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类型
4
第四节
第四章第一节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5
第二节第三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6
第三节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模块考试
7
必修Ⅲ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
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发展阶段
8
第三节第四节
区域发展差异、区域经济联系
9
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10
期中考试
11
第三节第四节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第五节第六节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13
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节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14
第三节第四节
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数字地球、
模块考试
15
会考复习
16
高一下学期地理教学工作计划6
一、指导思想
1、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引,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抓好常规教学,转变教学理念;
2、在总结实施高中地理(必修1部分)新课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教学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务。
3、具体教学过程中,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指导,根据地理学科和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地理教育的功能;
4、通过对地理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地理学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使学生增强地理意识,汲取地理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地理洞察力和地理使命感。
二、情况分析
1、课标分析: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这三个维度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教材分析:
(1)本学期高一地理采用人教版教材,高一下学期教学内容是地理必修2,是人文地理部分,主要介绍人地环境的基础知识、人文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求学生能独立或合作进行人文社会的分析和调查;(2)掌握阅读、分析、动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全册六大单元。
(3)新教材每节课的知识容量都非常大,教师必须学会处理好教材与课标的关系、学生活动与完成教学任务的关系,特别是人文数据、理论的不断更新,更需要老师认真备课,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
3、学生分析:
存在的学习问题:
(1)高一学生由于初中对地理课不够重视,无论学科知识、学科能力都较薄弱,新课程以专题的方式进行学习,对他们来说会存在较大困难。
(2)学生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会有较大的兴趣,但专题式的探究学习,部分学生会感到有困难,不易把握知识点。
三、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教学措施:
1、备课时重点研究教材和学生,圈出难点、重点,把知识分为了解层次、识记层次、掌握并运用层次,针对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做到有的放矢,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记住常识。
2、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要做到先管后教,以提高学生兴趣和积极性为主,运用多媒体和直观教学手段,以及学生所见所闻的`现有知识,激发其学习热情,启发其积极思维,开拓其动脑、动手能力。
3、课堂练习应紧扣课堂讲解的内容,从易到难,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以中低档题目为主,做到有梯度有层次地推进教学,使学生能在识记、听懂课堂内容的前提下就能做对,从而达到消化课堂内容,体验成功的感觉。
4、作业批改时教师应做好总结,把那些学生得分率低的地方记录下来,以利于改进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查漏补缺。同时,教师要做到认真批改,对那些掌握得好的学生不吝表扬,差等生鼓励支持,中等生促进加油提高,批示时注意语言的感召力,起到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
5、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抓好“记忆改变学习计划”,开展班级竞争,激发其学习动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教师应通过适当的知识竞赛让学生参与竞争,达到成绩总体提高的目的。
6、教学进度的安排。由于新课程内容设计新而多,且教学时数少,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压缩,对教学进度抓紧抓好,力争在期末考前一周(第19周)结束上课,以保证期末考的复习备考时间。
高一下学期地理教学工作计划7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湘教版地理必修二,这部分内容是立足必修一的基础,选取了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几方面社会经济活动,探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特点及与社会因素、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从而逐步树立起“人地协调发展”的思想。与此同时,掌握地理问题思考、分析的方法,特别是能够对“城市与环境”“区域产业活动”中涉及到现实生产、生活中地理现象、地理问题有深入的认识,做到学有价值、学以致用。
二、教学措施
为更好落实学校教学目标,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我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两个方面着手来进行教学。
(1)强调学习过程,培养良好习惯。
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要求学生落实基本的学习过程及课前预习,课堂高效听讲,课后复习整理三个基本环节。
①课前通读教材,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基础知识梳理。发现问题,标记问题为课堂有针对性的“解惑”做好准备。
②上课时,活跃思考,认真听讲,踊跃发言,使“疑惑”在45分钟内真正排除,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③课后再次通读教材,整理课堂笔记,特别是对预习过程出现的问题要细致的做好记录。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自测自评试题。
(2)落实活动实践,激发学习兴趣。
结合湘教版教材的特点和我校学生的知识水平,将大力推进教材活动实践。为此,将公布本学期的地理活动安排。学生分组做好活动项目的选择、准备、实施,特别是学生活动的指导和成果的展示工作,在一定层面上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合作探究,积极思考,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使兴趣更浓厚。
(3)注重知识小结和单元测试的讲练,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每单元结束后,将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重难点的复习,帮助学生构建单元知识的网络化体系,并鼓励学生以书面形式呈现出来。精选单元测试题,结合学生学情反馈,做好试题的讲解和薄弱知识点的讲练。
(4)研究教材和教法,提升业务素质。
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材只是教学的一种资源,不是必须严格遵循的标尺。立足课标,研究教材挖掘其有效性和分析“活动”、“阅读”的针对性,合理选“材”。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学生现有的知识体验层次,从学生身边寻找教学资源,从学生生活体验中寻找资源,有效补充是教材本地化、通俗化,与学生在学习和认识过程中达到共鸣。本学期我会通过网络学习,同行交流,师生讨论等多渠道下功夫,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高一下学期地理教学工作计划8
一、指导思想
1、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引,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抓好常规教学,转变教学理念;
2、在总结实施高中地理(必修1部分)新课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教学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务。
3、具体教学过程中,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指导,根据地理学科和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地理教育的功能;
4、通过对地理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地理学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使学生增强地理意识,汲取地理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地理洞察力和地理使命感。
二、情况分析
1、课标分析: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这三个维度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教材分析:
(1)本学期高一地理采用人教版教材,高一下学期教学内容是地理必修2,是人文地理部分,主要介绍人地环境的基础知识、人文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求学生能独立或合作进行人文社会的分析和调查;(2)掌握阅读、分析、动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全册六大单元。
(3)新教材每节课的知识容量都非常大,教师必须学会处理好教材与课标的关系、学生活动与完成教学任务的关系,特别是人文数据、理论的不断更新,更需要老师认真备课,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
3、学生分析:
存在的学习问题:
(1)高一学生由于初中对地理课不够重视,无论学科知识、学科能力都较薄弱,新课程以专题的方式进行学习,对他们来说会存在较大困难。
(2)学生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会有较大的兴趣,但专题式的探究学习,部分学生会感到有困难,不易把握知识点。
三、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教学措施:
1.备课时重点研究教材和学生,圈出难点、重点,把知识分为了解层次、识记层次、掌握并运用层次,针对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做到有的放矢,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记住常识。
2.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要做到先管后教,以提高学生兴趣和积极性为主,运用多媒体和直观教学手段,以及学生所见所闻的现有知识,激发其学习热情,启发其积极思维,开拓其动脑、动手能力。
3.课堂练习应紧扣课堂讲解的内容,从易到难,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以中低档题目为主,做到有梯度有层次地推进教学,使学生能在识记、听懂课堂内容的前提下就能做对,从而达到消化课堂内容,体验成功的感觉。
4.作业批改时教师应做好总结,把那些学生得分率低的地方记录下来,以利于改进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查漏补缺。同时,教师要做到认真批改,对那些掌握得好的学生不吝表扬,差等生鼓励支持,中等生促进加油提高,批示时注意语言的感召力,起到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
5.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抓好“记忆改变学习计划”,开展班级竞争,激发其学习动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教师应通过适当的知识竞赛让学生参与竞争,达到成绩总体提高的目的。
6、、教学进度的安排。由于新课程内容设计新而多,且教学时数少,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压缩,对教学进度抓紧抓好,力争在期末考前一周(第19周)结束上课,以保证期末考的复习备考时间。
另附教学计划进度表:
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
年级高一,学科地理,任课教师
周次教学内容
一1.1人口的数量变化(2课时)
二1.2人口的空间变化(2课时),1.3人口的合理容量(1课时)
三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1课时),复习,测验
四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课时)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课时)
五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2课时)
六2.3城市化(2课时)复习,测验
七问题研究(1课时),3.1(1课时)。
八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课时)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课时)。
九3.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课时)。
十期中考复习
十一期中考
期中考试卷分析(1课时)。
十二3.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2课时)
十三问题研究(1课时),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1课时)
十四4.2工业地域的形成(1课时)4.3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2课时)
十五问题研究(1课时),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1课时)
十六5.2交通运输变化的影响(1课时),问题研究(1课时)。
十七6.1人类关系思想的演变(1课时)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1课时)。
十八问题研究(1课时)章末复习
十九测验评讲
二十期末考复习期末考试
【高一下学期地理教学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高一下学期地理教学计划08-29
高一下学期高一地理教学总结06-17
高一学期地理教学总结06-16
高一下学期地理教学工作计划七篇04-21
高一下学期地理教学工作计划汇总六篇04-16
高一下学期地理教学工作计划锦集6篇05-06
高一下学期地理教学计划优选(6篇)07-22
高一下学期地理教学工作总结05-23
高一地理下学期教学工作总结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