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积累与运用”安排的7个训练,复习巩固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并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运用。
2、通过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参与竞赛等让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运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复习巩固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并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运用。
教学难点
复习巩固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并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运用。
教学方法
谈话法、引导法、启发式教学法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课件、词语卡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比一比,谁的普通话说得好
⒈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分别出示两道朗读题,每个组读一题。要求:人人参与,读准字音,读得流利。
⒉检查分组学习情况。重点检查翘音zh、ch、sh,后鼻音ang、eng和复韵母ei、ui的读音;注意指导学生区分f-h和鼻音n-l。
⒊两大组交换学习内容,比一比哪个组学得快,音读得准,普通话流利。
教学这两道题时,也可以根据班上学生学习拼音的情况,先对重点的拼音进行复习,然后再提出要求分组朗读。
二、播放录音,做拍手游戏
⒈播放课前制作的《拍手歌》,教师边读边拍手,激发学生参与的愿望。
⒉告诉学生想做这个游戏,得先熟读儿歌,借此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熟读儿歌。
⒊学生走下座位找自己喜欢的伙伴协作,边拍手边诵读儿歌。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指导,更要参与,要注意建立课堂教学中师生平等、民主、参与的良好氛围(也可借此题的学习组织学生课间休息,活跃课堂气氛,消除疲劳)。
三、比一比,谁认的字多
⒈分别出示“你还认识我吗”和“自主识字园地”的内容,告诉学生比赛内容。
⒉找自己的好伙伴,将这两题分别读给他听,并请他给你评一评,你认识多少字、多少个词。在不认识的字、词下面作上符号,请你的'伙伴教教你。
⒊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待学生学习结束后,分别抽好、中、差三个学生读一读,激励优秀的争取更优秀,后进赶先进。
四、写一写你想写的词语
教师不要作过多要求和限制,让学生选择自已想写的词语写一写、读一读即可。
学生写的时候,教师要重点关注一两个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在课内解决困难,激励他们树立学习信心。
五、 同桌互读《问答歌》
教学后记
《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 篇2
学习目标:
1、读读背背,积累人际交往中常用的词语。
2、阅读短文,理解内容,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口语交际。
4、写作,唤起学生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习重点:
阅读,理解文章内容。
学习难点:
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课时安排:5课时
课前准备:实践活动,购物讲价。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背一背16个词语。
二、朗读《此地无银三百两》,理解内容。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自学:
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习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鼓励。
1、学生围绕问题自学短文,试着解决问题。
2、讨论交流: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张三和王二自作聪明?
(2)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三、结合自己生活的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二课时
一、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
二、要求:
1、注意礼貌用语;年龄特点。
2、语言简单、明白、生动。
三、学生自由结合,扮演顾客和售货员,练习购物讲价。
四、小组汇报
说:每组向全班汇报。
说说你在购物时的好的经验及上当受骗的.例子。
听:同学们认真听,不清楚的地方可以提问。
五、总结:
表扬积极参与和有创见的同学,有机会进行一次实践活动。
第三、四课时
通过想象,以《未来的——》为题,写一篇习作。
一、指名读题目要求,使学生初步了解作文内容。
二、读题目要求,思考本次作文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1、充分发挥想象力。
2、内容富有创造性,新奇而有趣。
3、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不写错别字。
4、自由交流,说说自己准备写什么,怎样写。
三、学生作文,教师巡视
四、个别面批,指导差生
五、学生交流作文,修改作文
学生交流作文,互相学习、批改。
第五课时
作文讲评
《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 篇3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读读背背”中的词语,读熟后背诵下来。
2、阅读短文,理解短文的内容,会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3、进行当众演讲训练,培养演讲能力。
4、学会写读后感或观后感。
二、教学重点
1、重点:学会写读后感或观后感。
2、难点:进行当众演讲。
三、课
型:练习综合课
四、教学方法:讨论法,谈话法。
五、教学手段:用“小黑板”辅助教学。
六、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1、读读背背词语,积累词汇。
2、进行阅读训练。
二.教学过程
<一>导语引入。
成语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学习积累成语将会丰富我们的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今天,我们要学习部分成语或词语,并背下来。
<二>学生自由读词语。不理解的地方做个记号,也可以查查工具书。
<三>集体交流对词语的理解情况.
1.请几个同学逐个说说对词语的理解,有疑难的地方教师相机解释。比如以下词语:
·
南腔北调:形容说话口音不纯,搀杂方言。 ·
南征北战: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
南辕北锑:本来要往南而车子却向北开。比喻背道而驰,行动和目的相反。
前赴后继: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又紧跟上来。形容英勇斗争,勇往直前。
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吆喝着开路,后面有人围着保护。
左顾右盼:左看看,右看看。形容洋洋自得的样子。
2.开火车读词语。
<四>自由反复读词语,试看背下来。
<五>阅读短文《画龙点睛》o
1.自由读短文,想想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短文讲了南北朝时的画家张僧繇画好了栩栩如生的四条龙后,在大伙儿的请求下给两条龙画上了眼睛,龙变活了飞走了的故事。)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难懂的词语。
惟妙惟肖:形容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
栩栩如生:形容把龙画得非常遁真,好像活的一样。
赞不绝口:不住口地称赞。
风雨交加:指风雨一齐袭来。
3.默读短文,稍作难备,把《画龙点睛》的故事讲给组上的同学听,并说说后人用这个成语比喻什么。
4.请小组派代表在全班讲《画龙点睛》的故事.
<六>练习设计:找一些成语故事来交流。
第二课时
(51)
一.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当众演讲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时代发展日新月异的年代,当众即席演讲,是当今生活的'需要,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我们要从小培养这种能力。今天,我们就来练一练这种本领。
<二>提出“口语交际”要求。进行演讲训练。
1.请一个同学读题目,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你是怎么理解题目的要求的。
(从“我最钦佩的一种行为”和“我最看不惯的一种现象”中任选一题,先想自己表达的主要意思,再想想从哪几个方面,用哪些事例把这个意思说清楚,列一个简要的提纲后当众演讲。)
2.学生按要求自己试着讲一讲,然后讲给小组的同学听。
3.每组派出代表在全班进行当众演讲,其他同学认真听。
4.引导学生对演讲者进行评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评点:有没有把要表达的主要意思讲出来,有没有从不同方面举出具体事例来讲。)
5.学生按照同学的评议想想:怎样演讲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和小组同学交流交流。
6.集体交流汇报:怎样演讲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总结:
(1)当众演讲要先讲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观点要明确。
(2)要从不同方面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具体事例说明,才会有说服力。
(3)注意口齿清楚,语言要清晰,声音洪亮,让人听明白。)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课堂上练习了当众演讲的本领,以后在一些公共场合,同学们也可以对一些问题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当众演讲,提高我们的综合能力。
《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 篇4
【课题】:积累运用六
【课型】:习作
【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重难点关键】:重点: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难点:激发学生大胆想象,开启思路。
关键: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教具准备】:投影仪
胶片
【教学内容】:
一、谈话导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世界将变的更加美好。同学们,你们
一定想象过未来社会是什么样子的吧?或者想象过未来的某一事物是什么样子的?现在,请你们把自己想象中的`未来大胆地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好吗?
二、小组交流
小组内自由交流,教师巡视鼓励,激发学生畅谈的兴趣,使学生扬起想象的翅膀。
三、集体交流
1、各小组推荐12名同学发言,畅谈自己想象中的未来,教师斟酌点拨,适时鼓励。
2、学生互相评议,借鉴优点。
3、教师小结:多么大胆、新奇的想象啊!如果你们把这些想法写下来,一定会是一篇篇生动、有趣的科幻作品。下面,就请同学们围绕着未来的来进行习作。
4、自拟提纲:同学们在习作之前可根据刚才的交流,写出各自的习作思路。(可整理一些学生的习作提纲供全班参考)
四、明确写作要求(投影出示习作要求)
同学们的想法很好,下面我们就准备动笔习作。习作时要注意以下要求:
1、把握好题目中的未来二字,并把题目补充完整。
2、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大胆想象。
3、想象要富有创造性,力争新奇、有趣、超前。
4、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五、试写初稿
1、学生依纲习作。
2、教师巡视学生习作,进行个别指导。
3、教师对学生的习作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选好典型,准备引导学评议,指导修改。
【教学反思】:
《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新词,学会积累词语的方法。
2、阅读短文《雪化后是什么》,理解主要内容,懂得思考问题要有创见、有新意。
3、通过互相介绍自己喜爱的科学小实验,学会把话讲清楚、说明白,并要耐心回答同学提出的问题。
4、学写书信。
【课时安排】
5课时。
【教学过程】
一、完成“读读背背”
1、读一读。
⑴ 自读,思考,说说这些词语都描写了哪些景象。(星月、风雨、雷电等自然景观)
⑵ 先让同学们自由练读,然后邀请4位同学当小老师一人读一行,带领全班齐读。要注意读准字音。如,拱(gǒng)、烁(shuò)、滂(páng)、沱(tuó)、掣(chè)。
2、背一背。
⑴ 教师举例启发。第一组中,月亮刚从东方升起到高高悬挂在天空,说的是哪两个词?月光像流水一般柔和,指的是哪个词?
⑵ 让学生选自己喜欢的词语,像老师一样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其中一组词语,先让同桌猜,再让全班同学猜。教师在旁指点。
⑶ 仔细观察每组词语在排列上有什么特点和规律。(启发学生注意各组词语描写对象和排列顺序的特点和规律。如,第一组月亮从“东升到高悬”;第二组“众星、群星、繁星”;第三组从“和风细雨”到“大雨滂沱”;第四组从“电闪雷鸣”到“风驰电掣”。)
⑷ 鼓励学生背诵这四组词语。
二、完成“阅读”
1、自由朗读,说说短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分角色朗读。让学生说说“我”、班长、爸爸和王叔叔五岁的儿子对“雪化后会变成什么”这个问题有什么不同的答案?对“我”和班长的回答,文中的老师有什么评价?让学生谈谈对文中的三种答案,自己有什么看法。
启发:“雪化后会变成什么”这个简单的问题为什么爸爸会觉得是个奇怪的问题?为什么“我”和爸爸苦苦思索两天想不出来,而一个五岁的孩子会突发奇想,说出了满意的答案?
3、思考:这件事说明了什么?给我们什么启发?
4、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
课前准备:想想自己喜欢的科学小实验有哪些,收集关于小实验的资料,确定好要介绍的小实验,并自己在家动手做一做,准备在班级展示。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准备好各自的小实验了吗?今天,我们就要把自己喜欢的小实验介绍给大家,比比谁的小实验做得最有趣,谁介绍得最清楚,好不好?
二、介绍方法
1、指名一个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实验。
2、教师点拨介绍中应注意的问题。
⑴ 向大家介绍小实验时,应该说清楚以下几点:
① 这个小实验叫什么名字。
② 做这个小实验要准备哪些材料和工具。
③ 是怎样一步一步做的,可以边做边讲。
④ 可以说说其中的科学道理。
⑵ 同学讲的时候要认真听,不明白的地方要提出来。自己讲的时候要把话说完整、说清楚,要认真解答同学的各种疑问。
三、分小组交流
四、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各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
1、听的同学可以提出与该实验有关的问题,由介绍的同学回答。
2、介绍后师生共同评议。
五、同学谈感受
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谈:
1、听了同学的介绍,了解了许多有关小实验方面的知识和实验方法。
2、平时要多与他人交流,说话要有条理,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3、要认真听别人说话,领会别人说话的主要内容。
六、以下实验供教师教学时参考
1、白纸显字。
⑴ 实验步骤:准备碘酒和米汤,以木笔蘸米汤在白纸上写字,干后还是一张白纸,刷碘酒在纸上还原字迹。
⑶科学道理:淀粉与碘酒结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显出蓝褐色,字迹便显露出来。
2、会跳舞的'纸人。
⑴ 实验步骤:准备磁铁、铁钉和纸做的小人。以磁铁吸贴在铁钉上的纸人,纸人便翩翩起舞了。
⑵科学道理:磁铁的正负极分别对铁钉产生吸引力及排斥力。
3、纸锅煮水。
⑴ 实验步骤:准备纸做的小锅、酒精灯和水。纸杯盛水,点着酒精灯在纸锅下烧水,水开而纸锅不坏。
⑵ 科学道理:加热纸锅的同时,酒精灯燃烧的热量均匀传递给纸锅中的水,导致水烧开,而纸锅烧不坏。
4、巧取硬币。
⑴ 实验步骤:准备小碟、玻璃杯各一只,火柴、小纸片一张、硬币一枚。小碟装少量水,硬币放入碟中,使水没过硬币。点燃纸片,放入玻璃杯,将玻璃杯迅速倒置在碟中(不罩住硬币),取出硬币。
⑵ 科学道理:玻璃杯中纸片燃烧消耗氧气,杯中气压降低,杯外的大气压将水压入杯中,硬币便露出来了。
一、导入
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亲戚、朋友不能经常见面。当我们有事情或心里话想告诉他们时,就可以请“书信”来帮忙。它可以帮我们传递亲情、友情。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书信呢?
二、用投影提供下面书信的例子,要求学生搞清楚以下几点
1、这是谁写给谁的一封信?(这是表妹石秋写给表姐红红的一封信。)
2、在信中,写信人向收信人讲了一件什么事?(石秋告诉表姐红红,上个星期天,她家搬进了新楼,她有了属于自己的房间。)
3、这封信都包括哪些内容?(称呼、问候、正文、祝福的话、署名和日期。)
我们在写信时,既要把事情写清楚,还要注意写信的格式。那么在写信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三、自读介绍怎样写信的短文,了解信与信封的写法
1、轻声读短文第二至第五自然段,把短文的内容与前面的例信相对照,了解书信的书写格式。
2、让学生说一说如何写书信。
红红表姐:
你好,好久没见面了,姑父、姑母都好吗?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上星期天,我家搬进新楼啦!全家四口再也不用挤在十平方米的小天地里吃饭、睡觉(jiào)、学习、工作了。我自己也有了个小房间。
我的房间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夜晚,月光照进来,像给我的房间披上了一层薄纱。
你还记得我家的那张旧书桌吗?它虽然很普通,我对它却有特殊的感情。我把它搬进我的房间,让它陪伴我读书、做作业。
时间不早了,就写到这里。
祝你
学习进步!
表妹
石秋
×年×月×日
3、轻声读短文第六自然段,把短文的内容与后面的信封相对照,了解信封的书写格式。
4、让学生说一说如何写信封。
四、指导学生写书信
1、阅读作文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⑴ 收信人:不常见面的亲戚、朋友。
⑵ 正文内容:家里或学校最近发生的一件事。
⑶ 写好信封,把信寄出去。
2、教师启发谈话。
⑴ 这封信你准备写给哪位不常见面的亲戚或朋友?
⑵ 家里或学校最近发生过哪些事情?哪一件事很有意义,值得告诉亲朋好友?
⑶ 你在信中准备怎样问候和祝福亲戚、朋友?
3、学生自由练说,然后分小组互相交流。
4、指名说信的内容,师生评议。
5、学生练习写书信、信封,教师巡视指导。
《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 篇6
一、教学目标
1、读背古代格言,受到饮水思源和热爱环保的教育。
2、阅读短文,了解一球的优点,激发学生以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的热爱。
3、引导学生能身体力行为环保做力所能及的事。
4、引导学生大胆想像未来世界的美好生活并写成作文。
二、教学重点
1、读背古代格言,受到饮水思源和热爱环保的教育。
2、通过积累运用三的学习,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课
型:练习综合课
四、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
五、教学手段:用“小黑板、图片”辅助教学。
六、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37)
一、教学内容
1、读背古代格言,受到饮水思源和热爱环保的教育。
2、阅读短文,了解地球的优点,激发学生对我们赖以生存的
星球的热爱。
二、教具准备
1、抄有格言的小黑板。
2、有关介绍地球知识的图片。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教学任务。
完成“渎读背背”和“阅读”部分。
<二>学习“读背”中的格言(出示小黑板)
l、自由读,解决生字新词。
稼穑(sè):种地。
2、再读格言,说说你对格言的初步了解。(生述,补充后师小结。)
第一句:每一次吃饭,都要想想种地之艰难;每一次穿衣,也都要想想纺织的辛苦。(之:的。)
第二句:借土地的力量生长的物体有一定的数量,借人力成长的物体也有一定的限度,我们开采、利用这些物体时要把握一定的度,则经常可以开采利用;如果我们无节制地大量地开采利用,那么资源就慢慢减少,不能供给人们的需要了。
3、谈话,从中受到教育。
这是关于什么方面的格言?(第一句告诉我们农民劳作的辛苦,叫我们饮水时别忘了想想水源是谁开发的.,即饮水要思源。第二句是告诉我们要爱惜地球上的一切生物,不要无休止、无节制地大肆开采,以致导致资源枯竭。让我们受到环保教育。)
4,指导读背。
<三>完成“阅读”部分。
1、揭题,释:颂:赞美,歌颂。
‘
、
2,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资料,训练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指导自学:你读通这一短文了吗?
字词:
窒(zhì)息:呼吸被阻而停止。也比喻事物受到阻碍得不到发展。
妥(tuǒ)善:合适,稳当。
乐土:快乐地生活的地方,文中指地球。
主要内容:
课文介绍了我们人类生存的星球的几个大优点,号召人们要好好保护地球这一美丽的家园。
4.结合课后思考题,再读短文。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地球优点资源,理解课文。
(1)气温变化冷热宜人。
(2)大气层中的氧的含量恰到好处。
(3)有一斜轴造成地球自转、公转,使地球有昼夜之分、四季交替现象,而且时间很适合人们的需要。
(4)有重力,让地球上的东西相对稳定。
(5)运转不停。
5.再读短文,重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从中受到热爱地
球、热爱环保的教育。
(1)理解“微小、美丽而脆弱的星球”。
(2)我们应当怎样为维护地球做努力?
<四>小结.
从古到今,环保都是重要话题,我们应当尽我们所能为保护
地球做力所能及的事。
<五>作业设计。
一.想一想应该怎样为环保出力。
.二、填空,回答问题.
1.每一(
),使(
)稼稿之艰难;每一(
),
则(
)纺织之辛苦。
(1)“食“‘衣”这里应作为———词来理解,意思是————。
(2)填入的词中,有一组近义词,它们是-----------。
2.“地力之生物有———,人力之成物有--------,取之有
度,用之有节,则常是;-----------————。
这句格言从正反两个方面告诉我们--------------------------。
第二课时
(38)
一.教学内容
1.引导学生能身体力行为环保做力所能及的事。
2.学会制订简单的计划。二.教具准备
1,有关人们为环保作贡献的图片或报道。
2,制订的计划范本一份。三.教学过程
<一>检查上节课的作业。
1.说说你觉得可以为环保出哪些力。
2.你为什么这样做?
<二>师谈话引入。
对,我们生存的星球——地球很美丽,它是我们惟一的家园,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将无处可去。同时它是那样的脆弱,很容易就被摧毁,所以,我们要从小培养自己热爱地球的思想感情,要身体力行地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保护环境的事。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一下“怎样保护环境”(板书题目)。先来看看我们周围的人们为环保做了哪些事。(出示图片等)
<三>引导学生讨论,汇报自己的看法。
1.分小组讨论,每一个小组派一个人做记录,讨论完后再派一人上来汇报。
2.小组汇报后,全班作总结性记录。
<四>投影各小组的笔录和全班的笔记,选出认为比较有意义和切实符合我们身体力行的方案,再指导学生制订成计划。内容包括。(出示范本投影)
1.标题。(如:×××计划)
2.谈谈这么做的紧迫性和原因。
3.一一列出措施.
4.结尾处呼吁周围的人们共同行动起来为保护地球做贡献。
5.署上制订计划的人物名和日期。
<五>小结.
1.表扬学生认识到环保的意义。
2、督促大家将自己制定的措施一一落实。
(六)练习设计:用几句话汇报一下自己最近为环保做了哪些事,还有什么打算?
《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 篇7
教学要求:
思想品德要求:学习格言警句,知道该如何做人、如何处事,要热爱祖国;懂得在邀请别人时要诚心诚意。
知识要求:会读、会背格言警句,理解其意思;学习短文《三顾茅庐》,理解短文内容。把自己最想告诉别人的事、快乐、梦想、美景写成作文,要把意思写具体,写清楚。
能力要求:培养背诵格言警句的能力;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三顾茅庐”这个词语的意思;向别人推荐好书,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独立选择作文材料的能力。
重点难点:读、背格言警句,理解意思;理解短文内容,明白故事说明的道理;能选择一本好书,具体说出书好在哪儿,清楚明白地向同学介绍;作文不出题,选好材料要动脑筋,把作文写具体,写清楚,需要下功夫。
教具准备:
常规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习格言警句
1、读一读,读准字音
卑、炬
2、理解意思(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寸寸河山寸寸金:河山像金子一样宝贵,寸土寸金,不容侵犯。
位卑未敢忘忧国:地位虽然地下是普通百姓,但不能忘了为国分忧,因为都是国家的主人,有为国分忧的责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的兴盛、灭亡,人人都有责任,都应为国家的发展出力。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的丝直到死才吐尽,蜡炬的泪直到燃尽才能流干。借指爱情的忠贞不渝,也指鞠躬尽瘁的献身精神。
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做大事情的时候不肯出力,怜惜自己;而见到很小的好处就去拼命,这不是英雄好汉,告诉人们要正确对待事业与私利。
人故有一死,或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都会死,有的'人死得有意义,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毫无意义,比鸿毛还轻。
3、采用多种形式练习背诵
二、阅读短文
1、自己读短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同桌互相讨论。
三顾茅庐:顾,看望;茅庐,草房。
三国鼎立:指三国的势力对立(像鼎的三条腿)
2、细读课文,找出描写刘备语言、动作、神态的词句,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在书上批注。
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3、这则故事说明了什么?
告诉我们邀请别人一定要诚心诚意。
4、用自己的话说说成语的意思。
第二课时
一、明确要求
二、课前准备
1、选择自己准备推荐的好书
2、想想这本书好在哪儿,应该如何向别人介绍。
三、小组推荐
在小组内互相推荐好书,选出说得好的同学。
四、全班交流
书的种类最好要多样化
五、大家评议
六、表扬优秀学生
第三课时
一、写作指导
1、选择好写作材料,是写好这次作文的第一步。这次作文不出题目,不规定内容范围,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选材空间。也就是说,你心中想表达什么就写什么,用我手写我心。只要是你认为可以说的,就可以敞开心扉尽情的说。
2、把意思写清楚、具体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不论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或者写自己的理想、心里话等等,都要把自己要告诉别人的写具体,写清楚。写人要抓住言、行、神态、心理等,突出人物的品质;写事要写清楚六要素,事情的经过要写清楚具体,回忆我们学习过的知识写好作文。
3、动手作文
《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 篇8
课时备课
1.积累背诵描写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的16个成语故事或成语,感受人间爱的情感。
2.用较快的速度阅读短文,理解成语故事,受到启发。
教师准备
写有“读读背背”中16个词语的`黑板、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完成“读读背背”。
1.讲授故事,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现在讲一个三国故事。(教师简要的讲述关羽、张飞、刘备桃园三结义的故事),然后启发学生从这个故事中你想到了什么?用哪个成语来形容他们的情谊?学生自由发言……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些关于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处的词语。
2.出示词语,学生朗读。
(1)出示小黑板。
情同手足
一见如故
部分彼此
推心置腹
忘年之教
惜老怜贫
不期而然
心心相应
无微不至
问寒问暖
心地善良
亲密无间
人同此心
心同此理
友好相处
天涯比邻
(2)自由朗读一遍。
(3)教师指名读一读。
(4)学生齐读。
(5)教师打乱词语顺序,指名读。
(6)学生开火车读。
(7)学生再自由读。
3.开展竞赛,看谁背得快。
二、完成阅读。
1.谈话导入。
刚才我们大家背诵了一些成语,以前我们也学过成语故事,谁能给大家讲一个成语故事?学生自愿讲说故事。讲完后,师生可以给予评议。
2.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成语故事——《此地无银三百两》。看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自读文章,思考短文后1题为什么说张三和王二自作聪明?
(1)默读文章,思考短文后1题,用画出答案。
(2)教师组织学生订正答案。
4.浏览故事,找出与题目对应的短语。
5.再读短文,小组合作,交流体会。
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谈受到的启发。先小组内互相交流,再全班交流,教师点播。
6.拓展练习。
班内交流你知道的成语故事,讲给大家听。
《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 篇9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读读背背”中出现的成语的意思,读熟后背下来,积累词汇。
2,阅读短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进行课堂辨论,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4.以“啊!我发现了......”为题,写一篇作文。
二、教学重点
重点:背诵成语、积累词汇。
难点:根据日常生活中的发现进行写作训练。
三、课型:练习综合课
四、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
五、教学手段:用“小黑板”辅助教学。
六、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73)
一、教学内容
1.理解并背诵成语。
2.进行阅读短文的训练。二、教学过程
<一>出示成语,请同学们自由读,查查成语手册,理解成语的意思。
<二>集体交流成语的意思。
大公无私:指一切为人民大众的利益着想,毫无个人打算。
承前启后:承受前人的,开创今后的。
翻天覆地:形容变化的巨大而彻底。
弄假成真:原指用假的充真的,后转指本是假意做作,后来竟成了真事。
舍近求远:放弃近处的,去找远处的。
化难为易:把困难的化为容易的。
扬长避短:发扬优点、长处,预防缺点、短处。
去粗取精:去掉粗糙的部分,留取其精华。
若明若暗:像是明朗,又像阴暗。比喻对问题或情况认识模糊。
善始善终:从开头到结局都很好。
优胜劣汰:优秀的取胜,不好的被淘汰。
弃旧图新:抛弃旧的东西,做新的努力。
<三>反复朗读成语,试着把它们背下来。
<四>阅读短文《大雪之后》。
1.自由读短文,想想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讨论交流。
(短文的内容是讲下了一场大雪以后,本是孩子们打雪仗、堆雪人的好机会,但大人们怕这怕那,不让孩子出来活动。表达了作者对家长这种培养温室之花的作法,充满了不满与担忧,对独生子女缺乏真正的爱护表示同情。)
3.再读短文,边读边想:读了短文,你最想说些什么?试着写在书旁。
4.请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想法。
(可以引导学生从家长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方面谈,也可以从孩子自身的体会谈。)
5.有感情地朗读短文,把体会的感情读出来。
<五>作业设计
写出你喜欢的`成语。
第二课时(74)
一.教学内容
举行课堂辩论会,培养同学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任务。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进行一次课堂辩论,让大家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大家的口语交际能力。(请一位同学读“口语交际”的要求)。
<二>明确辩论方法,进行小组辩论.
1.教师提要求:有时候,对一个问题会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看法,我们就要通过辩论来互相启发,提高认识。比如“有了电脑,还要花功夫练习写字吗?”“小学生要不要多看电视?”等问题,你们可以从中选一个题目,或另外商定一个题目进行辩论。注意辩论时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根据不同的观点分为正方和反方进行辩论。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辩论。
<三>举行班级辩论会。
l,以班极为单位,选出大家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请持不同观点的同学分别当正方和反方,进行课堂辩论,辩论者可以各抒己见。
2。请听的同学评议,推选出胜方和负方。
<四>课堂小结。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对同一问题产生不同看法的情况。在这样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辩论阐明自己的观点,提高大家共同的认识。
<五>第二课时作业设计
将口语交际内容写成日记。
《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 篇10
积累·运用六
教学要求
1.积累名言名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2.阅读短文,了解“三顾茅庐”成语的典故及意思,明白有志者事竟诚恳谦虚方能成大事的道理,四下、积累.运用六。
3.能用普通话向别人推荐一本好书。
4能认真写不限题裁的作文,学会修改作文。
重难点、关键
1.理解名句含义,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2. 阅读短文,了解成语典故,受到教育。
3.学会向别人推荐一本好书。
课时划分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积累名言名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2.阅读短文,了解“三顾茅芦”成语的典故及意思.明白有志者事竟
成、诚恳谦虚者方能成大事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l. 指名背本期学过的名言名句或古诗、成语。
2.指名说说你所知道的爱国人物或爱国格言。
二、揭示本节课学习内容。
完成读读背背和阅读方面的内容。
三、学习新格言。
1.小黑板出示6名格言。
2. 自由读格言,读准字音,读得较连贯。
3.指名起立读,正音。
4.全班齐该。
5.开火车读。
6.分成学习小组讨论格言意思。
7.小组派代表试说格言意思,师生共同理顺。
寸寸山河寸寸金:每一分国土都比金子还珍贵。
位卑未敢忘忧国:虽然(我)地位卑下(低微),但是我从来不敢忘记
国家的忧愁。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兴起与灭亡、每个人都有责任。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吐丝一直吐到死,才把丝
吐完,蜡烛直到烧成灰以后眼泪才流干。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本来都要死,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
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要干大事时,担心生命有危险,而一见到小便宜,便没命地去抢,不是英雄好汉啊。
点拨:前三句告诉我们应以国家为重,处处为国家着想。后三句告诉我们做人要做怎样的人才是有意义的人。
8.通过举例来进一步掌握格言。
如:谁是春蚕?谁是蜡烛?
谁的死比泰山还重?谁的死比鸿毛还轻?
9.指导朗读、背诵格言,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四下、积累.运用六》。
四、阅读短文。
1.谈话:请有看过三国演义的同学谈—谈里面的情况。
2.引入: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其中一个小故事—三顾茅芦。(板题,读题)
3.指名说说这一成语故事的梗概,激发学生兴趣。
4.自由读文,读准字音,理解字词,不理解的地方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也可讨论解决。
互相攻伐:互相攻打。
蜀:三国时代的蜀国,在四川省一带。
鼎立:鼎,旧时青铜器,有三只脚,借以比喻魏、蜀、吴三国像鼎的三只脚一样互相相持的局面。
推荐:推举。
隆中:地名,诸葛亮居住的地方,
5.再读短文,思考问题:
(1) 题目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话来解释。
(2) 你喜欢文中的什么人物?为什么?
6. 汇报思考所得。
三顾茅庐:(刘备)三次到话葛亮的茅草屋中拜访。
谁喜欢哪个人物都可以,但要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品质,如:张飞(直率)、关羽(忠勇)、刘备(诚恳、待人有礼貌)、诸葛亮(多才多艺、顾大局识大体)。(结合指导看图)
7.想想文中主要讲的是哪个人’从这个人的所做所为中你值得什么?
本文主要讲刘备。从他做为一国之君三次亲自到诸葛亮家中去请诸葛亮这件事中看出他足 个诚恳爱才的人。文章告诉我们做事要诚
心诚意才能得人心。
8. 课后阅读有关《三国演义》的材料。
五、小结。
六、作业。
1. 补充格言.读背格言。
(1)寸寸 ,寸寸 。
(2)位卑未敢 。
(3)天下兴亡, 有责。
(4) ,蜡炬成灰泪始干。
(5)人固有一死,或 ,或 。
(6) 而 , 而 ,非英雄也。
2. 根据意思写格言。
(1)国家的兴盛与衰败,每一个人都有责任。
---------------------------
(2)人本来就会死,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
3. 再写二句你收集到的有关爱国与做人的格言。
4.把《三顾茅庐》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的
1、读背积累。
2、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3、介绍少儿节目。
4、写写自己的小发明。
课时安排
4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读读背背。
2、独立阅读。
教学步骤
一、学习读读背背部分
1、简介作者,纳兰性德是清朝著名的词人,他的小令尤佳,格调韵远。
2、自由读,把这首词读熟。
3、理解词意。
榆关:山海关。
那畔:那边,指山海关外。
4、再读,想象词描绘的画面。
5、学习欣赏这首词。
(1)介绍:康熙二十一年,纳兰性德随康熙皇帝到关外,这首词可能是此行途中所作。
(2)找找哪些地方分别写所经,所见,所闻,所想?
(3)作者挥毫写词的时候,在千帐灯火,风雪交加的`深夜。所以起笔先写白天登山涉水,夜来设帐宿营的行踪,后写风雪聒耳,欲梦不成、思乡情切的心理活动、写景抒情巧妙融为一体,表达了思乡之情。
(4)词的大概内容
山路一程,水路一程,跋山涉水,一路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深人静时唯见千百帐蓬点点灯火。
风雪交加,长夜难熬,风雪之中不时传来更鼓声。这风声、更鼓声打破思乡之梦聒得人难以成眠。故乡那宁静的夜晚是听不到这种声音的啊!
6、指导朗读,背诵。
二、阅读短文
1、自由读短文,不懂的词句划上记号,想想读懂了些什么?
2、检查自学
(1)读懂了内容
(2)弄不懂的词句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相机弄懂文中的词句。鼓励学生、辞典。
3、引导学生弄懂短文第2题
(1)自由读并思考
(2)讨论交流
作者由贝壳感悟到人生的意义:生命是短暂而渺小的,但人生应该更加一丝不苟地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他人留下些令人珍惜值得玩味的有价值的东西。
(3)引导理解: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
这句话中,固执是说当一个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时,他肯定是经过了一番不懈的努力。自强不息,矢志不渝,这是固执的含义。简单是说真正的人生其实都是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生。
4、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5、小结:人生应该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应该给他人一些值得珍惜的东西,这是作者在观察一枚贝壳时所感悟的。我们应当从中受到启发。
《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 篇12
设计理念
让孩子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复习巩固本单元的知识,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碰撞火花,培养能力。其间穿插了让词语回家、开火车等活动,使实践活动充分而有效。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积累与运用”的训练,复习汉语拼音和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参与竞赛等多种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累运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复习巩固本单元的生字及生字带出的二字词、四字词,积累词语。
2、建立句子的概念,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进行写词、写句子。
教学准备
教师:1、相关的词语卡片,“读读背背”CD。2、反映古诗《画鸡》意境的大挂图或投影片。
学生:相关的注音字卡。
教学过程
一、玩游戏,复习拼音
1、小朋友,汉语拼音很讲究读音正确。现在,老师和你们做个游戏,比一比谁的耳朵最灵。老师说一组字,你们比较它们的读音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自主地正确地区别平翘舌音、前后鼻韵。引起重视,自主读准字音。)
2、每个学生拿出自己做的注音字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读,要求读准字音。
3、同桌互相检查自读情况,帮助纠正读音。
4、全班采取指名、分组、开火车等形式赛读。
5、表扬鼓励,导入下一个环节。 同学们,这些字你们都读得非常正确,还有一些字你们认识吗?看看谁认的字多。
二、比一比,谁认的字多
1、分别出示比赛的内容“你还认识我吗”和“自主识字园地”。
2、读给自己的好朋友听,并请他评一评,自己认识多少个字、多少个词。不认识的字、词做上记号,请好朋友教教。
3、指名汇报读。
4、全班齐读“你还认识我吗”。
5、通过读词,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6、指名回答,师相机引导。
7、比一比记词语,看谁记得又多又快。生自由识记。
8、能用这些词语说一句话吗?用你喜欢的词语说一说。
9、小组内交流,班内汇报。
10、谁能发现词语和句子之间的关系?指名回答。
11、小结引入下一个环节:刚才同学们说的句子都是由许多词语组成的。如果我们把句子中的词语顺序打乱,同学们还能把句子整理出来吗?
三、游戏:帮词语回家,建立句子的概念
1、请七位小朋友带着词语卡片到讲台上,其余小朋友帮他们找到家。要求组成的句子通顺,不漏字,不加字。
2、生自主思考,并试着让词语回家(说一说或写下来)。
3、生汇报,并上台将七位带词语卡片的小朋友带回家。学生评议。
4、总结学习情况,找出出错的原因,再把整句话读一读。
5、指导正确写句子的`方法。(1)初读词语,初步建立“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的印象。(2)再读词语,进一步建立“谁怎样干什么”或“什么在哪里怎么样”等印象。(3)检查句子是否通顺,是否漏字和加字。(4)将句子写下来。
6、出示一组词语,学生练习写句子,看能写几个。
7、学生互相展示、交流。
四、读读,猜猜,玩玩
1、生自读谜语。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全班齐读。
3、放CD,生跟读,并自己做动作,猜谜语。
4、猜出谜底(蜻蜓),指名说说是怎样猜出来的。(根据外形特点、本领特点。)
5、蜻蜓有什么本领呢?它能为人类做什么?
6、你还了解哪些会捉害虫的动物?(学生根据生活积累及收集的资料自由发言。)
7、熟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五、悬念引入,学习古诗
1、师谈话:前面,我们了解了蜻蜓为人类做出的贡献。我们的身边还有许多美丽、可爱的小动物,它们用自己的本领默默地为人类做着贡献。老师说诗句,请同学们猜猜是什么动物。(猜出是公鸡。)
2、出示挂图,请学生自主观察。指导学生说说画面描绘的公鸡的外貌特点。
3、自读古诗,边读边想公鸡的特点。
4、借助图画,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熟读并背诵古诗。
5、汇报背诵古诗的情况。
6、你还能背诵哪些写动物的古诗呢?试着背给大伙听听。
六、读一读,和鸽子做朋友
1、激趣谈话。师引导学生看窗外的天空,鸽群正振翅飞过。这些鸽子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又有什么本领呢?出示短文。
2、自读短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读短文的情况。指名读短文,生评议,互相帮助。
4、熟读短文。读了短文,你了解鸽子有哪些本领?生反馈。
5、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鸽子的知识?生反馈。(信鸽可送信,鸽子是和平的象征等。)
6、再读短文,整体感知。
《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目标
1、读背格言,了解格言意思,从中受到勤奋好学的教育。
2、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感受祖国山河的美,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1、读背格言,了解格言意思,从中受到勤奋好学的教育。
2、体会短文中的语言文字的美,感受祖国山河的美,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3、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教学任务。
完成“读读背背”和“阅读”部分内容。
二、学习“读读背背”中的格言。
1、谈话,复习引入。
(1)同学们还记得这学期以来我们所积累的关于讲学习的格言或成语吗?背一背。
(2)这些格言告诉我们什么?
2、揭示本课学习的格言,出示小黑板。
(1)指名读、正音。
(2)齐读格言。
3、自学格言,了解格言所包含的意义和道理。
(1)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格言展开讨论,弄清意思和包含的道理。
(2)汇报交流评点。
4、联系实际,说说这几条中你做到了哪几条?哪些地方做得不足?学了这篇课文之后,你打算怎么做?
5、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做学问的格言,背出来大家听听。
6、指导读、背文中格言。
三、完成“阅读”部分内容。
1、谈话: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游玩,请大家仔细看图,准备用一、二句话来说说你所看到的美丽景色。(板书:梅雨潭)
2、出示图,指导看图,初步感受梅雨潭的美。
3、汇报观看所得。
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瀑布和潭的美。(注意有一定顺序)
4、图文对照,体会课文语言文字的美。
(1)指名逐段读文,正音。
(2)全班齐读,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读后联系学过的方法理解词义。
(3)自由读文,思考下列问题。
A、课文介绍了哪两处景物?重点介绍哪一处?
B、画出你认为写得美丽语句读一读,准备感情朗读给大家听。
(4)汇报自学情况。
(5)指导感情读句,读文。
(6)选择喜爱的语句起立读。
四、小结
体会景美及祖国山河的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五、作业
1、摘抄短文中的优美词、句。
2、背格言。
《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 篇14
教学目标:
1、在积累词语中感受大自然的美
2、通过阅读,了解盲童画中的内容,触摸盲童的心灵,体会盲童对光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向往。
过程
一、读读背背
1、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词语,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和同学互相读。
2、在熟读的基础上,让他们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词语的意思,再互相交流自己对词语的理解和体会,说说这些词语一般用在什么方面。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把词语背下来。
4、让同学尝试选其中一个或几个自己特别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或一段话。
5、课后鼓励学生多积累、摘抄这样的词语,并运用到自己平时的说话和作文中。
二、阅读
1、带着文章后面的阅读要求朗读短文,入情入景地读上几遍,有所体会,有所感触后。
2、围绕问题在小组内展开讨论,互相交流,发表看法。要重点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触摸盲童的心灵,从这幅画中体会盲童的内心渴望。
3、让学生谈谈自己读了短文以后的体会,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向往。
三、阅读一篇文章
口语交际:根据音响讲故事
目的:训练学生的听力,同时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重点:根据多种音响组合发挥想象编故事。
课前准备:准备一些日常能听到的各种音响的录音。
过程:
一、教学时可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互相说说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经常听到哪些音响,这些音响一般在什么情况下出现。
二、选择声音编故事
老师放各种音响的'录音,学生想象这些声音出现时可能发生什么事情。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再在小组或找好朋友交流。在充分想象和交流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从这些音响中(可以是老师提供的,也可以是自己平时曾经听到过的)选择几种音响进行组合,发挥想象,编一个故事。故事形式不限,重点是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编出各种新奇有趣的故事。故事编好后,可以让学生读给大家听听,进行全班交流。还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故事通过和同学一起合作表演出来。总之,要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交流展示的机会。
三、评选最佳编者
习作:根据音响编写故事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
习作内容:是把在口语交际中根据音响编的故事写下来。
习作的目的:让学生在“听→说→写”的过程中,培养丰富的想象能力,实现由口语表达到书面表达的过渡,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过程:
一、明确要求
让学生把习作要求认真读一读,再和同学议一议,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二、指导训练
1、请一两位同学把自己在口语交际课中编的故事讲给全班同学听。
2、同学们根据本次习作要求评价同学讲的故事,提出修改意见。评价可以从故事是否吸引人,想象是否丰富,语言表达是否流畅等方面进行。
3、让学生在亲身参与评价实践中进一步明确习作的要求。然后练习把自己编的故事写下来。
三、写完后找同桌或找好朋友读一读自己的习作,并根据习作要求互相评议、补充。再让学生根据同学提出的评改意见修改自己的习作。
第二课时:学生独立完成习作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过程:
一、回忆本次习作的要求,小结作文的情况
二、佳作欣赏
读习作 点评
三、重点评析中等水平的作文
1、小黑板出示个别句断
2、读、合作讨论如何修改或好在哪里
3、集体修改
四、小组合作修改作文
五、小结抄正
《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 篇15
一、教学目标
1.读背古诗词,体会诗人背景离乡的离愁。
2.阅读短文,认识科学家巴甫洛夫为科学奉献,直至生命最后一息的动人故事,学习他的高尚品质。
3.引导学生模拟当小记者,懂得有关小记者的知识,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4.会写记事文章,并从中有所领悟。
二、教学重点
1.阅读短文,学习科学家巴甫洛夫为科学默默奉献一生的高尚品质。
2.通过模拟当小记者,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三、教学方法:
讨论法,练习法、
四、教学手段:
用"小黑板"辅助教学、
五、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61)
一、教学内容
1、读背古诗词,体会词人背景离乡的离愁。
2、阅读短文,认识科学家巴甫洛夫为科学奉献,直至生命
最后一息的动人故事,学习他的高尚品质。
二、教具准备
1、抄有古诗词的小黑板。
2.抄有P98第l题答案(即短文第4节部分内容)的小黑板。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古诗.
谁记得我们学过的关于思念家乡的诗?自由起立背一、二句或整首。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辛弃疾写的思念家乡的古词。(出示小黑板。,)
<二>学习古诗词、
1.生自由练读后,鼓励大胆的孩子起立试读。
2.正音。
菩(pú)萨(shà)蛮(mán):词牌名。
鹏鸽(zhègū):鸟,像鸡,比鸡小,羽毛照白相杂,善走,不能久飞,吃植物的种子和昆虫等。肉味鲜美。
3.指导正确朗读古词。
4.讲解有关知识。(可由师生共同来讲、)
(1)生简介辛弃疾。
(2)本词共两阙,中间用空格来表示。
(3)江西造口壁:地名。
(4)书:写
5、讲解诗意。
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水,
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
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
可惜只见到无数的青山。
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
浩浩江水终于向东流去,
江边日晚我正满怀愁绪,
听到深山传来声声鹧鸪。
6.弄清作者当时的心情。
词中的“可怜“愁余”二词体现了诗人的忧愁。
7.指导感情朗读与背诵。
四、完成短文阅读。
1.谈话:你听过别人说他很忙吗?他一般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
2.揭题,板题 巴甫洛夫很忙。(简介巴甫洛夫)
3.齐读1—3节,了解说这话的人物、时间及省略号的有关推测。
4.自由渎文,完成课后思考题一。(用文中的语言来回答。)
出示第4节部分内容,回答巴甫洛夫“忙”的内容,体会这位伟大的科学献身科学的高尚品质。
a.挚爱:深深地爱着。
b.“感性材料”指上文的在生命最后一刻,巴甫洛夫向助手口授的'关于自己生命衰变的感觉。
c.不近人情:文中指巴甫洛夫为了不影响自己最后的工作,拒绝了亲人朋友的关心、探望。引导学生体会他对人情的冷漠与对科学的热爱。
5、组织学生围绕这一壮举展开讨论,进一步明确人物品质和文章中心。
(1)用一句话来赞美巴甫洛夫。(围绕第5节的点明中心的词)
(2)联系自己的见闻,说说是不是还有其他科学家也像本文主人公这样为科学献身;
(3)从反面例子谈谈那些浪费时光,只为自己享受的人的品质及你对他们的看法,理解“视庸俗为潮流,视利己为高尚。”
6.齐读短文,在读中得到感情的升华、
五作业设计
完成短文后面的二个问答题。
【《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积累·运用四》教学设计11-22
《积累运用五》教学设计11-13
《积累运用四》教学设计12-21
《积累运用四》教学设计15篇12-31
地图的运用教学反思10-07
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反思01-12
运用课件教学心得体会12-20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六篇11-20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六篇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