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的传递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热的传递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热的传递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能够做固体热传递的实验;
●能够做液体对流的实验。
2、知识与技能
●知道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
●知道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用数据进行论证的重要性;
●体会到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也需要发挥想像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热的三种传递形式。
2、难点:正确使用酒精灯。
〖教学准备〗试管夹,汤匙、蜡烛、酒精灯,烧杯,石棉网,三角架、茶叶,热水。
〖课时安排〗1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讲述:今天,我们手冷的时候,爹妈会用温暖的大手握住我们的小手。这说明热可以传递。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热的传递。
二、研究固体的热传递方式
要求:注意别烫到手;
可以从汤匙任何一个位置开始烤;
汤匙不要离蜡烛太近;
观察蜡是怎么熔化的`。
学生分组烤一烤涂了蜡的汤匙,观察蜡的熔化并用箭头在图(书68页)中表示。
展示交流:蜡油熔化的规律?
小结:固体传热――传导
三、探究液体的热传递方式出示用酒精灯加热的水。
提问:酒精灯产生的热传递到哪儿去了?
固体和液体传热的方式会相同吗?
提问:用什么方法可以观察到烧杯里的水是如何全部变热的?
学生提出不同的方案。
领取材料进行尝试,感受哪种方案能够有效的观察到水的流动。
再用有效方案进行一次实验(有效方案有很多种,鼓励小组间选择不同的方案),观察水变热的过程,并画在记录(书68页)上。
展示交流:水变热的规律?
小结:液体传热――对流。
四、拓展到空气传热方式。
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的传热方式。观看多媒体课件。
五、了解辐射学生自学19页“辐射”。
六、应用并区分热传递三种方式分析图(第19页)中热的传递方式,
直接看书,学生利用箭头很容易分析出热传递方式。去掉箭头,学生有能力自己去表示热传递的过程。
〖板书设计〗
2、热的传递
固体——传导
液体——对流
空气——辐射
热的传递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经历探究热的传递规律过程。
2.加强测量水温的技能训练,培养连续观察并记录的能力。
3.学会分析实验现象及数据,找寻其中的科学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道科学探究过程中,离不开认真细致的观察。
2.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懂得分工合作的重要性,乐于合作,扎实完成自己的任务。
科学知识
1.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
2.了解热总是从高温物体(部分)传向低温物体(部分),直到物体温度相等为止。
3.了解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金属棒、酒精灯、火柴、凡士林或蜡、支架、温度计、大烧杯、小烧杯、热水、冷水。拓展课准备:酒精灯、火柴、三角架、石棉网、烧杯、水、茶叶、有关热辐射的录像资料。
一.教学导入
1.演示:将开水倒入杯中,放上汤匙,过会儿,让学生摸摸。
2.提问:“汤匙变热了,热怎么传递过来的?”引导学生做出猜想后,进入下面的实验研究。
二.活动物体怎样传热
1.教师介绍实验装置及实验材料。
2.猜测:火柴棒掉落的顺序会怎样?(猜测的理由)
3.交待实验注意事项。
4.学生实验。
5.汇报。
6.检查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7.归纳:热是从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
三.活动测量变化的水温
1.组织学生预测:两杯水的温度各会有怎样的变化?两杯水最后会怎样?
2.讨论要做好实验,该怎样进行?
3.讨论:要做好实验,该怎样进行?
4.分组测量,认真观察、准确读数和及时记录。
5.分析数据,发现规律:热从热水杯传向冷水杯,温度的变化先快后慢,最后直至两杯水温度相等。
四.拓展:热的传递方式
多媒体课件辅助介绍。
【热的传递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传递教学反思09-25
《燕子》教学设计(热)03-05
(热)折扣教学设计06-13
(热)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9-05
[热]写字课教学设计09-08
【热】《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10-13
【热】倍的认识教学设计10-19
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热)10-22
热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