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时间:2024-09-24 03:55:18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5篇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如何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呢?从课堂教学过程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课堂教学开始时

  上课开始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唱唱歌,背背诗,这样,不仅让学生从课间的活动当中进入学习状态,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学习作好铺垫。如果是借班上课,可以和学生课前谈话,如问学生“你贵姓”“老师想和你做朋友”“你吃过饭了吗?”等一些轻松活泼的话题,这样便能在极短时间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了新授课作情感铺垫。

  二、动手操作调动课堂气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从脑的结构看,人的大脑皮层的各种感觉和运动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积很大,所以手的运动能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动手操作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手脑结合。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激发了学生对操作活动的兴趣。动手操作建立学生的表象思维,是学生的直观学习,把书本内容生动化,让语文学习更加形象,课堂学习气氛不再是讲和听的形式。比如,学生在课外进行剪报活动,把用到的知识、语句剪下来,增加了记忆,将学习变成了一种布满情趣的活动课。

  三、以微笑的方式授课,塑造教师亲切可感的外在形象

  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中,充满微笑地去授课,这是一种简单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这种微笑是发自内心的,是对学生的一种关爱,是一种与学生心理上的交流,而非一种矫揉造作、虚假的表情。学生在洋溢着微笑的课堂中,会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现在有些教师在授课时,总是板着面孔,处处想着在学生中树立威严感,这就在无形中就扼杀学生对你的亲切感。那样的话,试问,学生还愿意和你交流问题吗?其实,教师的威严不是建立在严厉的表情基础上的,而是来自于你的学问和修养。微笑着面对学生,其实是一种自信,一种认为自己的魅力可以征服学生的自信。而板起面孔去说教,往往是因为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征服学生,而运用一种外来的压力去迫使学生去做,我想,这有的时候似乎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往往不能持久。因此,语文教师要想使学生在一种欢悦、畅快的课堂气氛中去追求知识,那就要首先自己充满这种情绪,用自己欢悦的情绪去感染学生。

  四、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情趣和学习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和要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彻底改变了过去单凋死板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有机结合,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教学《黄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实地感受黄山的美景。教师可以寻找一些黄山的图片,再配上适合的背影音乐,制作成幻灯片,从而让学生真实、生动地感受黄山的美。通过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感染学生,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课堂教学活动生动有趣,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喜欢语文学习,爱上语文,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生情趣和学习兴趣。

  五、创设悬念引发课堂气氛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不愿意活跃课堂的气氛,也不知道怎样活跃课堂的气氛,惟恐一发而不可收,形成了灌输式的教育,学生在听话的听教师讲课,整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课堂上教师在唱独角戏,下面的学生静如一潭死水,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导致了教与学被割裂开,处于对立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泼起来。学生在悬念下产生认知矛盾,对疑问有了探究的欲望,自觉地去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让学生大胆发言,组织讨论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六、要提高教师本身的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是教师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方法、技巧和创造能力的综合表现,它主要表现在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在影响语文课堂气氛的诸因素中,教师的教学艺术是一个重要因素,教师首先应从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放手,应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同时,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态度、语言和技巧创设一种宽松、和谐和进取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此时,教师也不需担心教学效果如何。

  在语文教学活动,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好学上进、互助互爱的集体气氛。创设课堂气氛的方式、途径多种多样,教师要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因素,灵活地采取适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条理地讲述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指导学生抓关键词和提示语等方法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4、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途,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5、初步了解本文通过人物对话来表情达意的方法。

  6、让学生学习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并以此作为划分大段的依据,初步渗透段落的划分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脚掌、驼峰、睫毛在沙漠中的作用,体会小骆驼心情变化的原因过程,从而感悟小骆驼的自豪之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透过文本,懂得判断一种事物美不美,不能光看外表,而要看它的用途。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树立自信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课前交流

  老师了解到我们班孩子有三大优点①最会读书②最善于思考③发言最积极。所以今天能来珠海路小学给优秀的你们上课,我感到很自豪。你们有没有信心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童话故事。齐读课题:14《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二、检查预习

  1、课文已经预习了,看!这些词语有信心读准它们吗?

  出示生词:

  肉疙瘩 镜子 委屈

  走一趟 多亏 陷进

  铺天盖地 足够 闭上

  贮存养料 疼爱 松散

  (1)先自己练习一下,不认识的可以请教同位或看看书。

  (2)指名当小老师领读。

  2、引导辨别多音字。看蓝色字“松散”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过程:大多数学生会反应出这是一个多音字。】

  它另外一个读音你知道吗?你能给它组个词吗?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初读情况,一是了解学情,二是集体巩固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把重点字音读准确,扫清阅读障碍。】

  3、观察红色生字,你最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个字的写法?

  【预设过程:学生有说“镜”的,肯定学生提出的注意点后,老师指导记字方法照镜子一定不要忘记,镜子里留下自己的影子,写时右边中间口里边的横不能丢。学生提出其它字用同样方法解决】

  “陷”老师也想提醒大家,右下部分的笔顺容易写错,伸出手跟老师一起写,教师在田字格里范写。特别提醒右下部分里面的两条短横不要连在一起。

  “趟”你是老师的知音,跟老师想的一样。趟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先写“走”字旁,注意第七笔捺要写得足够长,托起里边的“尚”。教师在田字格里范写。

  4、下面请同学,摆好写字姿势,用钢笔认真描红这两个字。

  5、描红完的同学看屏幕,这儿还有一个长句子,谁会读?

  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刮过来。

  (看屏幕,指名读)课件出示:

  谁能把他的意思读出来?再指名读句子。

  6、课文已经预习了,回顾课文内容,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预设过程:学生可能复述故事内容,语言不够简练,因此要引导学生利用故事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写事的文章一般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来写。小红马嘲笑小骆驼,小骆驼感到委屈是故事的——(起因)。骆驼妈妈带小骆驼到沙漠走了一趟是故事的——(经过)。小骆驼为自己的特殊用途感到自豪是故事的——(结果)

  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巧妙的串联起来就是故事的主要内容

  7、分段指导。

  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故事的起因?

  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故事的经过?剩下的段落就是故事的结果。

  (师小结:像这样意思相近的自然段放在一起就可归为一个大段,本篇课文共分为三个大段。)

  过渡:现在,让我们走进这篇童话故事的起因。

  三、精读课文, 语言感悟

  1、略读第一、二自然段,感受委屈。

  (1)小红马对小骆驼说了什么?指生回答

  你的脚掌又大又厚,眼皮上长着两层睫毛,背上还有两个肉疙瘩,多难看呀!

  出示句子:

  谁来读小红马的话?指名读

  (2)从他的朗读中你体会出什么?从哪个词看出小红马在嘲笑小骆驼?

  (在课件上点红:难看)

  加上提示语,再读,还从哪个词可以看出小红马嘲笑小骆驼?

  (在课件上点红:喷着响鼻)

  (3)你能当当小红马来说说这句话吗?(指导读出嘲笑语气)

  (师小结:看!抓住关键词和提示语就可以感受人物内心活动,我们在平时习作中也可以通过运用恰当的提示语来描述人物内心活动。)

  (4)假如你是小骆驼听了小红马的话,心情会怎么样?【板书:委屈】

  (5)那么,骆驼妈妈是怎么安慰孩子的呢?指生回答

  孩子明天你跟我到沙漠里走一趟吧。

  出示句子: 指名读。

  你读懂了什么?加上提示语,再读还能感受到骆驼妈妈对孩子的疼爱之情(齐读)

  2、略读第五自然段,领悟自豪。

  过渡:为了不让小骆驼觉得委屈,骆驼妈妈决定带它到沙漠走一趟。孩子们,经过这次沙漠旅行,小骆驼的想法改变了吗?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3——5自然段后再回答。指名答

  (2)出示最后一自然段

  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默默地想:我们的驼峰、脚掌和睫毛在沙漠里有那么大的用处,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呀!

  此时小骆驼的心里觉得怎样?从哪里看出来?指名答(点红最后一句齐读)

  【板书:自豪】

  (3)质疑:小骆驼刚开始觉得那么委屈,现在又感到这么自豪?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重在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生抓住小骆驼的一个心理变化,从委屈变成了自豪,从而产生疑问。】

  (4)指名回答(点红第二句)

  3、紧扣词句,感受沙漠

  过渡:那么骆驼的驼峰、脚掌、睫毛的作用到底有多大?让我们赶紧跟随课文去沙漠看一看吧!

  (1)同学们,你们了解沙漠吗?谁来说说?

  (2)文中又是怎样描写沙漠的呢?请同学们快速读3、4自然段用“——”画出描写沙漠的词句,看谁找的又准又快。

  (3)找出的同学读一读,同位交流补充。

  (4)指名汇报。

  【预设过程:如果一人汇报不全,再找学生补充。】

  看!老师也找到了这些词组,谁愿意起来读一读?指名读

  茫茫的大沙漠

  无边无际的沙漠

  松散的沙子

  风沙铺天盖地刮过来

  出示词组:

  (5)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画面,走进这茫茫的大沙漠(播放沙漠录像)

  (师解说:“茫茫的大沙漠,沙丘一座连着一座,放眼望去寸草不生。这里常常是风声肆虐,黄沙漫天飞舞。转瞬间,沙丘被移走了一片又一片。”)

  (6)想着刚才的画面,把这些词组的意思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集体交流后,圈出描写沙漠特点的词语,利用多媒体,不仅加深学生对沙漠的了解,而且使学生学到词语积累的方法。教学中抓住了关键词,让同学感受沙漠的特点,如茫茫的、无边无际、风沙铺天盖地等,通过朗读来体现这沙漠的大,沙漠环境的恶劣。】

  4、精读 三、 四自然段,了解各部分作用

  过渡:同学们你们觉得沙漠环境怎样?到这样恶劣的环境中旅行,骆驼母子会遇到什么困难?它们用什么法宝克服困难呢?

  (1)下面请同学们自学课文3、4自然段,边默读课文边用“﹋﹋﹋﹋﹋”标出体现脚掌、驼峰、睫毛作用的句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充分地读,自读自悟,培养边读书边批注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2)找出的同学先在小组内交流。(前后4人1小组)

  交流方法是:先读找到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部分的作用。

  (3)按顺序集体交流。

  ①指生读句子、说作用 。 【相机板书:脚掌 陷不进】

  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出示句子:多亏我们的'脚掌长得又大又厚,如果我们的脚也像小红马那样,陷进沙子里怎么拔得出来呢?)

  a. 看妈妈说的话中有个“?”,谁能用上“。”说这句话。指名说

  b.看!用上句号说意思没变,但用问号说更能肯定骆驼脚掌是陷不进。所以

  骆驼妈妈在说这句话时,她内心会觉得怎样?(自豪)谁能用自豪的语气说说这句话。

  c. 从哪个词也可以看出妈妈说这话时很自豪。(多亏)

  谁能抓住多亏读出妈妈自豪的语气?指名读

  e.教师小结:看!抓住关键词,也能体会出(自豪的语气)人物的心理活动。

  ②咱们继续往下交流。

  指生读句子、说作用 。 【相机板书:驼峰 存养料】

  出示句子:

  我们背上的这两个肉疙瘩叫驼峰,里面贮存着养料, 够我们路上用的了。

  a.

  我们背上的这两个肉疙瘩叫驼峰,里面贮存着养料,足够我们路上用

  的了。

  a.你有什么发现?“够”和“足够”这两个词意思有什么不一样吗?

  指名回答

  【预设过程:引导学生说出“够”说明刚满足。“足够”说明很充足还有剩余。】

  b.小结:一字之差可以告诉我们这么多,在平时学习中我们也要学会恰当运用词语。

  c.说这话时妈妈用什么语气?(自豪)指名读 你也自豪地说说这句话。

  e.抓住“足够”齐读句子,体会骆驼妈妈内心的自豪。

  (师小结:看通过小骆驼与骆驼妈妈的对话,我们了解了骆驼身上各部分的作用,这种表达方式叫语言描写。我们在今后的习作中也要学会使用呀!)

  ③过渡:沙漠里的天说变就变,就在小骆驼与妈妈说话间,风沙又来了。(放风沙声音)小骆驼该怎么办呢?指名回答。

  出示句子:

  说话间,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刮过来。妈妈让小骆驼俯下身子,闭上鼻孔和眼睛。一会儿,风沙过去了,小骆驼的鼻孔和眼睛里没进一点沙子。

  a.加上自己的想象来读这句话。指名读。从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相机板书:睫毛 挡风沙】

  b.“没进一点儿沙子”难怪小骆驼沙漠旅行结束后会默默地想;引读最后一自然段。

  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默默地想:我们的驼峰、脚掌和睫毛在沙漠里有那么大的用处,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呀!

  c.抓住“!”再读最后一句话,读出小骆驼的兴奋之情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调动其积极性,让学生在自读中了解内容,在合作中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在朗读中提升对思想的认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六、补充资料,点拨感悟。

  1、其实,值得骆驼自豪的不光这些本领,它还有一个美称——“沙漠之舟”。

  结合文中插图,看老师补充的资料——《沙漠之舟》出示资料:

  骆驼耐饥耐渴、性情温顺。骆驼不畏风沙、善走沙漠,被世界公认为“沙漠之舟”。骆驼的寿命可达35—40岁。野生的骆驼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骆驼有惊人的耐力,在气温50℃、失水达体重的30%时,还能20天不饮水;它还能负重200公斤以每天75公里的速度连行4天。骆驼的嗅觉特别灵敏,能在3里内辨察和感觉到远处的水源。初生的小骆驼很快就能站起行走,随其父母漫步沙漠。

  (1)边读边给每句话标上小序号,看看这段话共有几句?每句话都介绍了什么?指名回答。

  你知道为什么把这七句话放在一起吗?

  【预设过程:学生基本能说出这几句都是介绍骆驼特点的。】

  师小结:是呀,短文中每一句话都告诉了我们骆驼的一个特点,这样表达意思相同的几个句子集中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自然段。你从这个自然段中了解到了骆驼的哪些知识?

  (2)训练说话:请你 用上“我感到自豪的是 。”这一句式,替着小骆驼说一说,让它感到自豪的还有什么。

  【设计意图:此处,通过补充资料让学生知道骆驼感到自豪的其他方面,理解每句话都写了骆驼的一个特点。从而引出几个意思相关的句子构成自然段的概念。引导学生说出自己了解的知识,并借鉴老师出示的句式来训练说话。这就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做到了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

  2、骆驼有它值得自豪的地方,我们每个人也都有让自己感到自豪的地方,请你说一说最让你感到自豪的是什么?

  出示句式:我感到自豪的是 。

  【设计意图:紧抓课题,让学生以“我感到自豪的是 。 ”来发展思维,训练语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这也是一个从课内到课外,从书本到生活的过程。】

  七.再扣课题,领悟道理,积累学法。

  1. 课文学完了,请你用上“我知道了”、“我明白了”、或是“我学会了”什么?来说说你的收获吗?

  【预设过程:学生能看板书把骆驼主要特点说出来,就鼓励收获大。如果能说出道理,及时表扬你不仅学到知识,还明白了深刻道理。引导学生积累写作手法——语言描写。】

  小结:其实课文不仅让我们了解了骆驼身体各部位的作用,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事物美不美不在于(外表),而在于有没有(用处)

  2.看板书小结:

  (1)同学们虽然骆驼的脚掌又大又厚,但是在沙漠中行走陷不进沙子里,所以小骆驼说,指课题齐读。

  (2)虽然骆驼背上的两个肉疙瘩很难看,但是它能贮存足够养料,所以小骆驼说, 指课题齐读。

  (3)虽然骆驼的两层睫毛不好看,但是能挡风沙,所以小骆驼说,指课题齐读。

  3.教师总结升华:现在知道小骆驼为什么自豪了吧?(擦去问号)是的,生活中有很多东西虽然不好看,但是很有用,所以我们要正确判断事物的美与丑。

  八、布置作业:续编故事

  现在的小骆驼真想把自己的收获和小红马说说。有一天,它们又见面了,你能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续写这篇童话吗?

  【设计意图:语文言意理论认为:文本作为言语作品,它是“言”和“意”的统一体。母语教学的本体价值就是促使学生言与意的积极感悟、内化、转换,并进而运用个性的言语表达读者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此项作业与上文衔接紧密,由易到难,从点到面,自然水到渠成。】

  板书设计: 14、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驼峰——存养料

  脚掌——陷不进

  睫毛——挡风沙

  (委屈) (自豪)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3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田忌赛马》这篇课文讲的是在孙膑的帮助下齐国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得胜的故事。学习课文要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理解得胜的原因,懂得要冷静仔细地分析局面,把握时机,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还要鼓励学生手和脑动起来,连线体会比赛策略图,通过讨论体会孙膑的聪明智慧,另外设计朗读与表演,贯彻“新基础教育”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课上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课堂上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自己学,创造表现的机会让学生自己说,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孙膑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看视频,情境导入

  1。播放与孙膑有关的影视剧的片段。

  2。激趣:你知道这部影视剧的主人公是谁吗?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他给你的印象吗?

  3。《孙膑兵法》是孙膑创作的中国军事著作,关于孙膑,你还搜集到了哪些资料?

  (1)学生介绍搜集的关于孙膑的资料,同学间互相补充。引导学生学会搜集、整理资料。

  (2)教师补充:孙膑,本名孙伯灵,是中国战国时期的军事家,是孙武的后代。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唐德宗时将孙膑等历史上六十四位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称之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时追尊孙膑为武清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4。揭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读读彰显孙膑智慧的经典之作——《田忌赛马》。(板书课题)

  5。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一些什么呢?

  预设:

  田忌为什么赛马?

  赛马的经过怎样?

  赛马的结果如何?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影视剧片段引出孙膑这个人物,再在交流和补充的资料中,让学生在脑中对孙膑有个初步印象,使学生有了解的兴趣和学习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指名回答,教师小结。

  孙膑经常观看田忌和齐威王及贵族们赛马,他发现了一些规律,就告诉田忌一个好办法,田忌按照孙膑的计策和齐威王赛马,结果赢了齐威王。后来孙膑被田忌引荐给齐威王,齐威王任命孙膑为军师。

  3。学生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学生在书上画出生字词,同桌间互读。

  (2)出示词语,检查自学生字情况。

  摩拳擦掌出谋划策引荐赢了

  ①先指名让学生读词,再全班开火车朗读。

  ②教师正音,然后学生说说词语的意思。

  4。理清脉络,划分段落。

  (1)起因:孙膑发现赛马时出场马匹的特点。(第1~9自然段)

  (2)经过:孙膑为田忌出谋划策,让田忌赢了齐威王。(第10~14自然段)

  (3)结果:孙膑被田忌引荐给齐威王,当上了军师。(第15、16自然段)

  设计意图:先读文,然后指导学生识字学词;再读言语巩固字音,加深对词语的理解;最后理清文章脉络便水到渠成了。

  三、观察指导,练写生字

  1。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提出书写难点,集体交流解决方法。

  2。课件出示生字,提醒学生书写时注意间架结构。

  3。重点指导“赢、拳、擦、策”。

  4。教师利用课件演示生字书写动漫,组织学生仔细观察,帮助学生记住笔顺和字形。

  5。学生先观察书写动漫,再练写两个。

  6。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书写情况,集体评议后再练写。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掌握了写字方法,有重点地指导一是为学生扎扎实实地打好字词的。基础,二是发挥学生习字的主动性,使之成为能力。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教师总结学生课堂学习情况。

  2。布置作业:孙膑的计策妙在什么地方?道理是什么?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指导学生带着问题与文本对话,在读书的过程中加强自己的感悟。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激趣导学

  1。出示词语:胸有成竹摩拳擦掌兴致勃勃出谋划策跃跃欲试

  2。指名读词语,并说说词语的意思。

  3。质疑:谁“胸有成竹”?给谁“出谋划策”?大家“跃跃欲试”“兴致勃勃”“摩拳擦掌”做什么?

  预设:孙膑胸有成竹,给田忌出谋划策,比赛双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观众们兴致勃勃猜测比赛结果。

  4。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田忌赛马》,走进这场比赛,感受一场智慧的较量。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安排,既夯实了基础,又能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回忆,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将学生带入了新的学习情境。

  二、学习课文,赏析孙膑

  1。出示“于是,他同齐威王及贵族们约好一起赛马”这句话。

  (1)学生朗读。

  (2)田忌在什么情况下同齐威王及贵族们约好一起赛马?(孙膑给田忌出主意,保证田忌在赛马时获胜。)

  2。教师引导质疑:这场关键的比赛,赛前孙膑做了什么?赛中田忌按照孙膑告诉的办法参加了比赛,这是什么办法?比赛结果怎样?赛后发生了什么?大家小组讨论后回答。

  3。小组汇报:

  (1)比赛前:田忌进行了细心的观察,发现了大家参赛马的规律,找到了赢得比赛的办法。

  (2)比赛时:田忌按照孙膑的办法取得了胜利。

  (3)比赛后:孙膑被田忌引荐给齐威王,当上了军师。

  4。过渡:请大家结合书后第二题,把齐威王和田忌赛马的对阵图标画出来。

  5。出示学生标画的对阵图,请大家补充比赛结果,并说说孙膑为什么要让田忌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

  齐威王田忌结果

  第一场上等马下等马齐威王赢了

  第二场中等马上等马田忌赢了

  第三场下等马中等马田忌赢了

  6。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田忌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的原因。

  7。总结:孙膑调换马的出场顺序,先用己方最“弱势”对阵对方最“强势”,相当于“避其锋芒”,后两场则以微弱优势取胜,最后三局两胜,巧妙获胜。

  设计意图:此环节层层深入,让学生在朗读、交流、标画对阵图、讨论中理解了课文内容,懂得了孙膑所出办法使赛马取胜的原因。

  三、学习写法,升华主题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孙膑是一个怎样的人?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预设:

  生1:孙膑看了几场比赛后发现了参赛马的特点,就想出办法,这能看出孙膑是个爱观察、善于思考的人。

  生2:孙膑把比赛办法告诉田忌,田忌最后赛马获胜,这件事情让我感受到了孙膑的智慧。所以说孙膑是个聪明的人。

  生3:田忌“微微一笑”“满意地笑了”这两处表情,是对孙膑的称赞,也说明孙膑的沉稳大气,用人不疑。

  2。小结:的确,田忌在孙膑的指导下赢了比赛。这说明孙膑足智多谋。课文写得如此生动,就是因为作者按照起因(赛前)—经过(赛时)—结果(赛后)的顺序,使故事情节层层相扣,而且语言生动准确,运用恰当的四字词语和生动的人物神态描写,使得故事人物栩栩如生。

  3。朗读表演,升华主题。

  过渡:孙膑最后被田忌引荐给齐威王,他这样足智多谋,真是让人佩服,大家来分角色读读课文,感受一下他的聪慧。

  (1)学生分角色朗读。

  (2)采用表演的形式,小组里选派同学扮演田忌、孙膑、齐威王,进行情景表演。

  4。观看完表演后,你想对孙膑、田忌和齐威王说些什么呢?请大家回家进行小练笔练写,题目是《__________,我想对你说》。

  设计意图:通过写法探究和朗读表演,激发学生动笔进行写作,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作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并更好感悟文本。

  板书设计

  田忌赛马

  齐威王田忌结果

  第一场上等马下等马齐威王赢了

  第二场中等马上等马田忌赢了

  第三场下等马中等马田忌赢了

  善于观察创新思维

  教学反思

  本节课围绕教学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潜能,给学生创造表现的机会,让学生自己说,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

  第二课时导入自然,复习四字词语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个环节学生很喜欢。在了解课文内容后,教师设疑让学生分组讨论,自主学习这几个问题:“这场关键的比赛,赛前孙膑做了什么?比赛中田忌按照孙膑告诉的办法参加了比赛,这是什么办法?比赛后怎样?”大部分同学在讨论后知道的课文的写作顺序,而且抓住了重点。并且能在老师引导下,结合书后第二题,弄明白赛马的对阵图,突破难点,使得学生清晰地懂得了田忌取胜的原因,同时也为孙膑的好办法称赞。这样的教学可唤起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课的结尾设计朗读表演,激发学生动笔进行写作,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作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并更好感悟文本。小练笔的作业,更是对学文的扩展训练,做到了“语思融合,文道统一”。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4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二)学习生字、新词,着重理解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三)弄清课文记叙顺序,给课文分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学习生字、新词,着重理解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二)弄清课文记叙顺序,讨论如何给课文分段。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

  在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有辽阔的草原。作家老舍访问内蒙时,身临其境,处在草原这一特定环境之中,油然产生了特殊的感情,目睹了蒙族人民待人接物的风俗习惯,又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深厚情意。作者把这些内容都活灵活现地写下来了。

  我们学习的这组课文读写训练的重点是:事物的静态和动态。我们前面学的《鸟的天堂》和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草原》都是本组课文的示范文。学习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这篇访问记,不仅要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要认真学习作者是如何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对事物进行静态和动态的描写的,使我们读后觉得又具体又生动。

  (二)学生听录音,了解主要内容。

  学生听配乐朗读录音,想象一下:

  1.草原的景色是怎样的?

  2.草原人民是怎样待客的?

  (三)学生自学生字、新词。

  (四)检查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下面生字、新词:“渲染、勾勒、迂回、鄂温克、天涯”,先正音、正形、再讲词义。

  (渲染:中国画的一种画法,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北师大小学语文第七册《草原》教学设计》。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湿润物象,使它分出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引申为文学创作中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物行为、心理描写来突出形象的一种手法。勾勒:是绘画时用线条勾出的轮廓。迂回:弯弯曲曲,来来回回地环绕。迂,曲曲折折绕弯;回,旋转、环绕。鄂温克:我国少数民族之一,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涯,水边。)

  2.让学生自己提出不懂的生字、新词。(有些词让学生互学互帮,教师给予适当的指点;有些词语留到讲读时解决;有些词语课后个别解决。)

  (五)弄清课文记叙顺序,讨论分段。

  1.这篇访问记按什么顺序记叙了访问的过程?(这篇访问记按地点转换的顺序写了访问的过程:初入草原→接近公社→蒙古包外→蒙古包里→告别草原。)

  2.按访问的过程。课文可以分为几段?为什么?

  (可以有三种分法:(1)按自然段和前面的分析可分为5段;(2)按初见草原景色→访问陈巴尔虎旗公社,可分为2段;(3)按初入草原→途中见闻→蒙古包外、内,可分为3段。学生按其中哪一种方法来分段,都可以。)

  (六)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并说说每一段段意。同时检查字词掌握的情况。

  (第1段:看到了草原的美丽景色。绿毯、勾勒、骏马、奇丽、柔美、渲染、回味、茫茫、一碧千里、翠色涌现。第2段:初入草原,快到公社时看到的景色。疾驰、迂回、洒脱、襟飘带舞。第3段:蒙古包外的握手欢迎。第4段:蒙古包内的.盛情款待。拘束、羞涩、鄂温克。第5段:斜阳下的话别。天涯、斜阳。)

  (七)作业。

  1.在作业本上练习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2.熟读课文第1段。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课文第1、2段,体会草原静态的美和主人欢迎客人时的热烈欢腾场面,加深对事物的静态和动态的理解。

  (二)体会文中比喻句的内容及作用。

  (三)了解文中关联词语的运用。

  (四)背诵课文第1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体会草原静态的美和主人欢迎客人时的热烈欢腾场面,加深对事物的静态和动态的理解。

  (二)背诵课文第1段。

  三、教学过程

  (一)讲读第1段。

  1.默读,分层次。思考:课文第一段写了什么?分几层?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课文第1段写作者初入草原看到草原的景象。课文分两层写。先写看到草原的景象,后写产生的感想。)

  2.再读,思考:作者初入草原,看到的景色怎样?作者是抓住哪些景色来写的?为什么抓住这些景物写?

  (读后讨论。作者初入草原,看到草原的奇丽景色,他抓住天空、空气、小丘、平地、羊群这些景物来写的。因为这些景物显示了草原的特色。)

  3.细读、思考:

  (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些景物的?

  (从天空到地面,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写。)

  (2)作者是怎样从天空到地面,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运用生动的语言来描绘草原的美丽景色的?

  (让学生边读边画出重点语句。)

  (3)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让学生自己出声读第1段第1层,要求学生细心体会,认真想象。重点说说下面三个句子:①“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②“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③“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涌现,轻轻流入云际。”)

  4.默读、思考、朗读:在这种境界里,作者产生了什么样的感情?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说一说“境界”一词的意思。读时注意理解“既……又……”的并列关系;可用“美丽”或“壮丽”与“奇丽”作比较,理解“奇丽”一词用得恰到好处。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表达作者感受的两个句子。)

  5.指导学生背诵第1段课文。

  (让学生按课文描写顺序和景物特点,边读边想象,把这段课文熟读成诵。)

  小结:祖国的草原这么美。这段课文思路清晰,从看到的到感受到的,按从上到下的观察顺序描写景物。作者第一次见到草原,就能抓住景色的特点来写,把景物和感受联系在一起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5

  一、导入新课

  读课题,你觉得《月光曲》应该是一支什么样的曲子?

  从名字猜想

  我们心中最大的期待是什么?听一听。

  咱们今天是语文课,我们语文课首先要从语言文字中听出音乐来,浏览课文,从什么地方你可以听到月光曲的旋律。

  二、细读课文

  自由读9自然段,你从课文中听出了月光曲怎样的旋律。

  她好像面对这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

  指名读。

  齐读,一二两句。读初平和、舒缓的旋律。

  范读:月亮也越升越高,穿过一律一律轻纱似的微云。

  听出音乐正在向高潮发展。

  你还听到了什么样的乐曲。

  激动人心的。情绪高涨的。我是从“忽然……”听到的。读。

  板书:

  旋律舒缓起伏激越

  齐读。读初令人振奋的旋律。(是令人振奋吗?)

  指读第九自然段。

  从文字中听出了月光曲旋律的变化,听得对吗?让我们来听一听。

  在这段话前还有一句话,皮鞋匠静静地听着,咱们不是皮鞋匠,但也要静静地听。播放音乐。

  (这时候不要介绍乐章,让学生静静地听,就不要打断学生)

  有同学笑了,为什么笑?为我们鼓鼓掌。

  我们都有一双音乐的眼睛,我们听出了音乐的旋律,音乐的旋律都是表达的作者的情感。让我们走进作者的创作中去,自读第二自然段,让我们来体会贝多芬创作的过程,创作的心情。

  小路上。心情很放松。他的心情很平静。

  仔细读第二小节,你就能体会到不同的心情。抓关键词语。

  谈感到欣慰,因为人家谈得是她的曲子。

  从幽静体会到平静。

  高兴,因为他的曲子被广泛的流传了,在这么僻静的地方都能听到他的曲子。带着这样愉快的心情,走进了小屋。

  有句话说,弹琴知音,谈话知心。你能通过他们的谈话知道他们的内心吗?

  他们很想弹好这首曲子。

  读一读,在哪儿知道的?

  很想听到贝多芬亲自弹奏。

  有点无奈。

  这个哥哥比较难受,因为他不能满足妹妹的愿望。

  指读哥哥说的话。

  沮丧的心情。因为小姑娘很想听听。

  要从文字中体会,

  我觉得他们的心情很矛盾,妹妹想去,而他们家太穷了。

  贝多芬听了他们的谈话,心情如何?

  同情他们,想给他们谈。

  贝多芬走进门去,心情会有什么变化?

  指读。

  他会十分的感动,进入房子的时候,发现小女孩的眼睛瞎了,还在刻苦的学习他的曲子,所以他很感动。

  为什么说弹一首,怎么又弹了一首?

  因为他发现他是一个懂音乐的姑娘,所以要再弹一首。

  因为他觉得这个小姑娘是她的知音,听得入了神。

  入了神就是知音码?

  能从音乐中听出就是贝多芬;从谈得熟,里面有深厚的情感,从音乐中能知道就是贝多芬,难道还不是知音吗?

  能听到贝多芬亲自为自己的.弹奏,

  贝多芬在这里遇到了自己的知音,有个词叫作“知音难觅”,是多么的高兴?课前我们查找过资料,知道了贝多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性格狂躁,脾气古怪,一般人不愿意和他交朋友,一生很孤独,在这里激动的何止是盲姑娘呀,还有贝多芬。(出示课文图片)

  遇到了知音,他激动万分,欣喜若狂,这时候“一阵风……”

  激发了他的创作情思,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这情思由指端汇聚到琴键上,让我们再来听……《月光曲》

  谁来在月光曲的乐声中,再来读课文第九自然段,这一遍读,你可能听到的不仅仅是他的旋律,

  “她好像…………”

  在英国有一句谚语,说音乐是耳朵的眼睛。月光曲就给了盲姑娘一双耳朵的眼睛,那是心灵的眼睛,齐读“皮鞋匠看着妹妹……

  一首的乐曲诞生了,让我们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你从飞奔中体会到了贝多芬怎样的情感。

  他十分呢喜欢自己刚创造出来的曲子。

  十分激动,因为他帮刚刚弹的曲子记录下来。

  着急,怕忘了。

  欣喜,因为自己一下子就创作出来了这样地曲子。

  激动,创作成功的激动。

  这就是一《月光曲》创作成功的传说,这时音乐史上最动人的传说。这个传说最打动人的事什么?

  指读:

  我的艺术应当只为贫苦人……

  听到的是曲,体会到的是情。像月光曲这样富有情感的文章,咱么就这样一步一步的品味,细细地去读。

  情感,是一切艺术的灵魂。(幻灯)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6

  一、教材及网站资源分析:

  《海底世界》是人教版第六册的一篇科普知识性课文,它以生动有趣的笔法,从光和声两方面描述海底的景象,从动物、植物、矿物等三方面介绍海底的物产,从而让人们认识到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进一步激发广大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对于本课可采用网络环境下的问题探究学习,它使本课有了丰富的外延,主要学科是语文,还涉及到地理、环保、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学科知识。

  1.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在多媒体网络环境的作用下,帮助学生了解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⑵过程与方法:利用校园网,互联网络自主查寻收集资料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海底世界;完成学习报告,培养高级思维能力和信息搜集、处理和加工的能力;在学习的平台上进行小组协作的形成性评价,培养自我评价能力。

  ⑶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在网络环境的作用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习的意识。

  2.教学重点、难点

  利用网络,了解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

  3.网站资源分析:

  本课的难点是了解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但仅仅从语言文字上了解,显得是那么苍白,因此,我从Internet上搜集了有关资料,结合语文教学的特点,站在学生的角度制作了这个主题网站。

  《海底世界》是根据人教版课文《海底世界》制作的专题网站。该网站试图以人性化的设计,充分考虑学生利用网站开展学习活动的需求、方式、效果,来开辟出网络环境下语文教学的新阵地。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建构主义”教学思想为主要指导,充分利用主题网站,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索式学习。

  三、学法指导:

  1.学生状况分析:

  知识水平:能读懂文本并能依据特点情景展开合理想象。

  学习能力:基本能进行合作学习,深入探究新知。

  信息素养:基本能作普通的'电脑操作和上网搜找资料。

  2.学法指导:

  本课采用了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

  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情感的基础上,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质疑,提出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小组协作利用专题网站进行关于海底植物、海底动物、海底矿产、海洋乐园等方面的探究,解决感兴趣或想要了解的问题,完成学习报告。

  四、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课题

  激情谈话,激发学生兴趣,由此引出课题。针对课题提问,自主初步浏览网站。

  (二)自由读文正字音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2.教师点评。

  (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自主学习第2、3自然段。

  A.提出任务:你认为海底世界“奇异”在哪里?把有关的语句粘贴下来。

  你最喜欢哪几句话?粘贴下来,并读一读。

  学习自主学习,教师巡视、辅导。

  B.师生交流

  (1)交流“奇异”的语句。

  (2)交流最喜欢的语句。

  指导朗读:

  你认为如何读?

  C.教师小结。

  过渡:海底不单景色奇异,而且物产丰富,不信我们又去看一看。

  2.合作学习4—6自然段:

  A.提出合作任务

  4—5自然段从哪些方面写出海底世界物产丰富的特点?

  你们小组最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并想一想为什么?

  小组讨论:你们还知道哪种动物的活动方式?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学习)

  B.学生3人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辅导。

  C.师生交流:

  交流问题。(指名回答)

  板书:动物植物矿物

  交流问题。请小组朗读。

  交流第4自然段:你们为什么喜欢这个自然段?

  哪些语句体现动物的多?(三万种)

  作者重点抓住哪方面写?(活动方法)

  你最喜欢哪种动物的活动方法?

  你们还知道哪种动物的活动方法?(多媒体展示动物的活动方式,通过丰富的视听效果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D.教师小结。

  3.回归整体。

  围绕板书,引读最后自然段。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四)网络探究我能行

  1.教师介绍网站相关内容

  2.提出探究方向。

  3.介绍学习报告和评价标准。

  4.学生自主探究,解决感兴趣的问题。

  5.交流汇报。

  6.教师小结。

  五、设计思路

  这一节课中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工具性,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创设一种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接近实际的仿真情境中学习,完成对问题的理解对知识的运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建构新知识的能力。同时要培养学生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信息交流、协作、探究,最终分享信息的能力。通过分小组自主、协作学习,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讨论交流,自由发挥,自由想象,多种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交流,更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和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城市之肺”的作用以及怎样更好地发挥它的功能,从而认识减少污染的重要性;

  3.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抓关键词句体会“城市之肺”的作用知道怎样更好地发挥它的功能。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树木抗污能力强弱的资料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回顾曾学过的说明文以及此类文章的特点

  一、开门见山

  1.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说明文,板书:城市之肺注意“肺”字的书写。

  2.齐读课题,质疑,预设:“城市之肺”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⑴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⑵“城市之肺”是什么?能不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说明。

  2.交流反馈:

  ⑴指名分段朗读,随机正音;

  ⑵指名回答。

  三、深入研读

  (一)“城市之肺”的作用

  1.课件出示句子一:

  郁郁葱葱的树木花草是城市的“绿色卫士”,人们把它们比作“城市之肺”,是十分形象和确切的。

  ⑴指名读,质疑,预设:为什么把花草树木比作“绿色卫士”,为什么把它们比作“城市之肺”?

  ⑵花草树木如何充当“绿色卫士”这个角色的?找出文中的句子(课件出示句二)。

  树林能抗击风沙的侵袭。分布合理的树林和灌木丛,能大大减弱噪音,有显著地隔音效果,“绿色卫士”还有助于保护土壤和建筑物,使它们免受阳光暴晒。在炎热的夏天,小花园或树阴下的气温要比空旷处的气温低。

  指名读,联系实际和二年级学过的《绿色卫兵》谈谈。

  ⑶为什么把它们比作“城市之肺”呢?这是我们本节课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请同学们默读2、3、4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

  2.交流重点句

  预设:

  课件出示句三:

  因为这些“绿色卫士”,不仅能吸收空气中过剩的二氧化碳,调节城市空气,而且能降低灰尘污染——叶子表面的容貌和黏液能吸附飘尘,阻止灰尘微粒蔓延。

  ⑴指名读;

  ⑵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能吸收二氧化碳,能降低灰尘污染)

  ⑶这就是“绿色卫士”的作用,它和我们人类身体器官——肺的作用一样,

  难怪作者把它们比作“城市之肺”。

  ⑷指导朗读(抓住“因为……不仅……而且……”)。

  课件出示句四:

  幸运的是,有这些可爱的'“绿色卫士”在保护着人们;它们本身还会产生多种消灭细菌的物质,如痢疾病菌接触杨树叶后会死亡。

  ⑴指名读。

  ⑵补充课外资料:了解杨树是怎样消灭痢疾病菌的。

  ⑶像这样能消灭细菌的树木仅仅只有杨树吗?(不是的)课文中只介绍了一种,像这种方法在说明文中叫——(举例子)。

  ⑷谈感受(欣喜地,骄傲的),带着你的感受读这句话。

  (二)怎样更好地发挥“城市之肺”的功能

  过渡:是啊,“城市之肺”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如此的重要,它给人类带来了欢乐和健康,它付出了如此之多却又得到了什么?

  1.指名回答(未老先衰、加速死亡)

  找出具体语句,课件出示句五:

  一棵榆树,生长在森林中可以活三百年,而生长在城市里,它的寿命却可能只有四五十年。一棵椴树,在森林中能活四百年,在城市里只能活五十至七十年。而且,污染了的空气会使树木的生长速度降低一半

  2.找出具体语句,课件出示

  ⑴配乐,师生动情诵读。

  ⑵读者读者,你想到了什么?(树木的无私奉献,人类对环境的破坏……)

  3.从环保的话题引入我们人类该怎么做?我们不但要保护环境,更要改善环境,所以我们在绿化城市时——课件出示句六:

  所以,我们在绿化城市到时候,应当充分考虑各种树木所具有的特性,使它们在城市中更好地发挥“肺”的功能。

  ⑴能从文中找到有利的依据吗?

  ⑵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抗污能力强或其它方面的花草树木”的资料。

  四、升化主题,拓展练笔

  过渡: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花草树木不仅仅是美化环境这么简单,它们还有着更深层意义上的作用,接下来请同学们就以你搜集到得一棵树的身份来写写

  1.课件出示:

  我是一棵×树,人们把我比作“城市之肺”,

  在这里,我想对人们说

  (至少用上两种说明方法)

  【板书设计】

  城市之肺

  作用  因为……不仅……而且……

  不同的特性 → 更好地发挥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8

  教学目的:

  认识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简介作者

  2、解题:从古诗的题目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如:可以知道是写作者在晚上的所见所闻。

  二、初知诗意

  1、自主学习,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这首古诗读通、读准确。

  2、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着听,互相评议,相互指正。

  3、指名读古诗,正音。

  三、合作学习

  1、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结合图意,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划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2、全班交流,理解诗意

  (1)小组汇报读懂的地方。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互相补充诗意,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2)交流不懂的地方。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心情。

  3. 诵读全诗

  自由读——赛读——评读——齐读

  4、练习背诵

  四、指导写字“促、深”。

  第2课时: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教学目的:

  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

  一、揭题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王维很有才华,他的'诗被人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诗是诗人十七岁时离开家乡,远在京城长安写的。

  二、初读

  1、我们先把诗读正确、连贯。

  2、教师范读自由读指名读。

  3、请再读题目,想一想,哪个字写出了诗人离开亲人的心境?(忆)

  围绕“忆”字,你能提问,启发大家思考吗?(根据学生质疑,板书)

  (简单的疑问根据诗题释疑,重点为:“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人有在重阳节这天插着茱萸,登高饮酒风俗;“山东”:指华山以东王维的家乡蒲州,与今天常说的山东不同。)

  三、精读理解

  1、四人一组思考、讨论黑板上的问题。

  2、全班交流。

  教师相机引导。

  如:第一句诗。

  ①“忆”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看看一二两行,找找哪个字就是忆的意思?

  ②诗人会怎样思念亲人呢?(“倍思亲”。“倍”:加倍)什么时候“倍思亲”?(“每逢佳节”,“逢”:遇到。)可见诗人平时怎样?

  ③诗人为什么会平时思亲,“每逢佳节倍思亲”呢?

  从而理解“独在异乡为异客”

  ④朗读指导:“是啊,诗人所处的环境是陌生的,看见的所有的面孔也是陌生的,怎能不感到孤独、寂寞呢?让我们读出诗人寂寞的,极度思念亲人的感受。(指名读→评:突出独、异、倍→范读→指名读、评议)

  如:第二句诗

  ①诗人极度思念亲人,想到兄弟们干什么?(生齐读三四行)有什么不理解的字词?(标出字:遥、遍,说字义)再说句意。(板书:登高)

  ②诗人在家时,总和兄弟们一起登高,可见独自在外,多么遗憾啊。他知道家乡的兄弟们此时此刻也一定在思念着诗人呢。现在,就请你们做诗人的弟弟妹妹,说说家乡的兄弟们会怎么想,怎么说?

  3、朗读指导,并背诵。

  ①自由练读

  ②配乐范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③练习背诵。(师生接龙背→指名背)

  四、拓展总结

  1.今天就是中秋节,我们寄宿在学校,不能回家,就让我们说一说对他们的思念吧!

  学生畅所欲言。

  2.写字指导

  重点写“异、遥、插”字

  板书设计:

  9、古诗两首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景物 思乡之情 忆

  人物 追忆童年 思念亲人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9

  教学要求:

  1能准确说出自己家的地址.

  2学习有礼貌地邀请别人.

  课前准备:

  1每位学生自制一张名片.

  2让学生问清自己家的地址.

  3制作教学挂图,对话录音,线路图.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揭示训练重点.

  1首先请同学们看一幅非常漂亮的挂图.(出示挂图)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2创设情境,介绍图上主要人物.

  (这是一个星期五的下午,希望小学放学了.同学们都离开教室回家了.这时操场上走来三个好朋友,他们是王新李刚谢小雨.他们边走边说.说得真开心!你想知道他们说些什么吗?让我来告诉你吧!)

  3教师边指图边读教材上的对话.

  4读完对话后,回答问题.

  1)他们在谈论什么问题?

  2)王新请他的朋友到自己家做客时对他的朋友说了些什么?

  3)说说王新家住在哪?

  4)去王新家怎么走?(请同学们读课文,在课本上找出答案)

  5总结谈话,提出说话要求。

  (同学们,王新很有礼貌的告诉他的朋友,他的家住在哪.去他家怎么走.他请到了他的朋友玩得很开心.)

  二激发学生交友的`欲望,开展同学间的互动交流.

  1激发学生交友的欲望.

  (同学们你们也请你的朋友到你家去玩吗?为什么?)

  2同学们找到你的朋友,热情的邀请他到你家做客吧!

  (注意提醒学生说清自己家的住址及去自己家怎么走.并且要热情、有礼貌.)

  3学生自由交流.

  4汇报交流情况.

  1)同学们,你们请到了自己的朋友了吗?谁来把刚才你请朋友的过程,再演给大家看一看?

  2)全班同学对表演的同学进行评议.

  3)你最想到那位同学家里做客?请到台前来与那位同学商量一下,好吗?

  4)全班同学再次对表演的同学进行评议.

  三进一步引导,开展师生间的交流.

  1教师分别与两位同学对话.

  (同学们,老师也想到你们家去玩.谁愿意请我到你家去玩吗?)

  2请其他同学帮老师决定该到谁家去玩.并说说理由.

  四鼓励学生大胆的与周围的人交流.

  (同学们,现在正在听课的老师也非常喜欢你们.他们也想到你家去玩.你愿意与他们交个朋友.请他到你家去玩吗?那么就拿上你的名片,有礼貌地说清你家的住址及去你家的路线.热情地邀请他们到你家做客吧!)

  五总结下课.

  (同学们今天你们学会了有礼貌地邀请别人.并且能够说清自己家的住址及怎样去你家.老师觉得你们有长大了.你们真能干!)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0

  一、教材解读

  (一)人文主题及教学策略

  在“快乐读书吧”中通过“书目推荐”和“提示语”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读童话,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并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二)语文教学内容及策略

  1. 快乐读书吧(机动)

  重点是能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并认识书的封面,了解书名、作者等基本信息。可以自主选择最感兴趣的故事读一读,再按照阅读书目分成阅读小组,制定阅读计划,最后分层进行阅读分享交流和评比。

  二、本课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

  教学过程

  单元整体架构

  参见上方

  读书,感受读书过程中的快乐

  通过“快乐读书吧”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并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1.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本书,请大家认真观察封面,说一说通过封面你都知道了这本书的哪些信息?

  (课件:出示《小狗的小房子》童话书封面)

  (预设:从书名、作者、插图等方面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书中信息,相互补充。)

  小结:同学们观察得非常认真,我们每次拿到书都可以观察书的封面,找找书名和作者,再联系插图猜猜故事,特别有意思。

  2. 阅读目录,猜测书中内容。

  翻开《小狗的小房子》,看看这本书里有几个童话故事,都在哪一页?你最想读哪个故事?

  3. 共读《小狗的小房子》精彩片段,学习方法,激发兴趣

  小猫又对小狗说:“咱们到门口去玩儿吧!”

  小狗说:“门口没意思,咱们到小河边去吧,小河边可好玩儿啦!”

  小猫问:“小河边远吗?”

  小狗说:“不太远,穿过树林就是。”

  小猫说:“我不!碰见大狼怎么办?”

  小狗说:“大狼怕什么!我可有劲儿啦,我咬他,把他咬流血!”

  小猫看看小狗,说:“去你的吧!你那么小,根本打不过大狼!”

  小狗说:“我用枪打他!砰——打死啦!”

  小猫问:“你有枪吗?”

  小狗说:“有!怎么没有!”

  他们就决定到小河边去玩儿。

  刚要走,小猫又说:“我不去啦!要是下雨怎么办?”

  小狗看看天空说:“不会下的!”

  小猫说:“要是下了呢?”

  “那咱们就躲在树林里。树林里的树叶可密啦,小雨根本落不到树林里来!”

  “要是大雨呢?”

  真的,要是下大雨怎么办?小狗没主意了。

  小猫说:“咦,我想出一个好办法!咱们抬着你的木头房子去。哎呀,我想出的这个办法可真好!要是碰见大狼,咱们就钻进小房子,把门关起来。要是下雨,咱们就在里面避雨。要是没有大狼,也不下雨,咱们就在里边玩过家家。你当爸爸,我当妈妈!”

  (1)用横线画出小猫的话,用波浪线画出小狗的话,分角色朗读;

  (2)猜测一下,小猫和小狗会抬着小房子去玩吗?去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

  4. (1)本次的“快乐读书吧”向我们推荐了5个童话故事,分别是《小鲤鱼跳龙门》、《“歪脑袋”木头桩》、《孤独的.小螃蟹》、《小狗的小房子》、《一只想飞的猫》,你最喜欢哪一个童话故事,就坐到哪一本书所在的位置。

  (按照5个童话书,分成5个小组,请选择同一个故事的学生组成一个阅读小组。完成一本书的阅读后再和其他组相互轮换,保证本学期完成5本书的阅读。)

  (2)在小组中共同制定本组“阅读计划”。

  例如:

  还可以提出本组想和大家探讨的问题、根据故事内容进行创编、给童话书绘制图画作品、制作阅读小报、编排情景剧、摘抄积累等等,每个组可以有自己的特色,不要求统一。

  5. 全班交流、展示评比

  在全班学生共读完一本书后,进行全班交流、评比。

  (1)按照制定的“阅读计划”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可以通过朗读、表演、展示作品等多种形式进行交流分享。

  (2)全班评选出“最爱护图书组”、“最佳朗读组”、“最佳配画组”、“最佳表演组”、“最佳积累组”等等,依据学生制定的“阅读计划”评选出各种奖项,以此来鼓励学生继续阅读。

  说明:以评选“最爱护图书组”来渗透学生要爱护图书,树立保护图书的意识和好习惯。展示“最爱护图书组”的图书,请他们和大家分享爱护图书要注意的事项,比如:有序翻阅、平整合书、整齐摆放、不把书弄脏等等。

  【设计意图】

  通过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故事分成阅读小组,产生阅读童话故事的兴趣,结合封面信息、自主阅读等方式了解故事内容。通过展示交流,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文阅读的成果,并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1

  设计说明:

  本课是一首儿童诗。全诗六行两句,通过学生熟悉的事物作比,让学生体会到祖国哺育我们成长,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能通过听老师读,体会小诗的节奏感,读出小诗的韵味。然后通过看图、想象、朗读、表演、教师讲述雪灾中的故事等形式理解字词,体会小诗所包含的意思。接着,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创编小诗,发展学生的思维。最后,学习本课的两个生字,在老师的指导下能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字形,观察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达到美观书写的目的。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自然界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爱家、爱国的思想感情。

  3、学习生字“土”、“云”,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教学重点 难点:理解“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策略:

  1 、教法选择:

  a 、指导看图,训练观察。

  b 、启发想象表演,训练思维。

  c 、引导赏析儿歌,培养初步的阅读能力。

  2 、学法引导:

  a 、看懂图意,并结合图理解字词。

  b 、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描绘的画面。

  c 、小组合作,发挥想象,培养热爱生活的意识。

  3 、课堂组织形式: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4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利用学生原有认知(对“祖国”的了解和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的感悟),激趣生情。

  5 、教具媒体组合应用:多媒体课件、挂图、生字卡片、课文中的生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件出示:家)小朋友们,你们认识这个字吗,它会让你想到什么呢?

  2、是啊!家是一个让人感到温暖和快乐的地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小诗——《家》。

  3、再来甜甜地读读课题。

  [设计意图: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入手,回想家给自己带来的美好感觉,从自己的小家切入课题,为课文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初读课文

  1、把课文翻到83页,你就能看到这首优美的小诗了。请小朋友读两遍,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你们读得真认真,这些词语能认识它吗?

  (课件出示)

  指名读,相机指导。

  3、这些词语会念了,考考你们句子会不会念?

  (课件出示)蓝天是白云的家

  4、我们在读小诗的时候不仅要读流利,还有注意节奏呢!听老师来读读。

  指名读

  5、其它三行小朋友想读吗?

  自由读

  (课件出示课文)

  指名读

  6、下面2行字儿最多,最长,谁也会读了?

  7、小朋友读书个个都不错。谁能把这首诗连起来读一读?

  [设计意图:小学低年级着重要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而读书习惯就是一个重要的语文习惯。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读好书,学会停顿和连读,不能把美好的小诗读得拖腔拖调。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指导学生能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三、整体把握

  你读了书知道白云、小鸟、鱼儿和种子的家在哪里吗? 你们愿不愿意把他们送回家呀?

  谢谢你们把他们送回家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整体入手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理解感悟,指导朗读

  1、学习第一行。

  他们都回到了自己的家,咱们先去白云的家看看?

  白云的家是什么样的呀?

  白云在这样的家里生活会感觉怎样呢?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2

  一、教学要求

  1、学会z、c、s三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z、c、s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

  3、学会zi、ci、si三个整体认读音节,会读它们的四声。

  二、教材说明

  本课包括四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三个声母z、c、s和三个整体认读音节zi、ci、si及它们的四声,每个声母配有一幅图。第一幅图是一个小女孩在黑板上写字,写的是字母z,“字”提示z、zi的音,小女孩写的字母“z”提示z的形。第二幅图用小刺猬的“刺”提示c、ci的音,小刺猬的形状提示c的形。第三幅图是一条正在吐丝的蚕,吐丝的“丝”提示s、si的音,蚕的形状和蚕吐出的丝的形状提示s的形。

  第二部分是声母z、c、s和单韵母a、e、u的拼音练习。

  第三部分是z、c、s的'书写格式。

  第四部分是一首儿歌,配有图画。

  z、c、s的发音及zi、ci、si的整体认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三、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配合学习z、c、s和zi、ci、si发音的录音带;字母卡片;画有四线格的小黑板。

  (二)字母教学

  学生发z、c、s的音有一定困难,可以利用图,借“字、刺、丝”来读准音。教师要讲清发音部位,强调舌尖一定要向前平伸,顶住上门齿背,提醒学生注意不要咬着舌尖发音。教师要做好示范,让学生反复练习,掌握发音要领。

  教学字母的形,要充分利用图,还可以用口诀记忆:“小2z,半圆c,半个8字就是s。”

  (三)整体认读音节教学

  本课开始学习整体认读音节。教学zi、ci、si的读音时,告诉学生,把字母z、c、s的音读长些、响亮些就是zi、ci、si的音。可以对比着发音:zzi,cci,ssi,体会字母和整体认读音节发音的相同和不同处。还要让学生知道,整体认读音节zi、ci、si可以直接用来给汉字注音,不能拼读,要整体认记。整体认读音节的四声练习要打乱顺序读、挑读,反复练习。结合四声练习,告诉学生i上标调时要去掉上面的点。

  (四)拼音练习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拼音方法,自己练习拼读,然后指名拼读,同学评议,教师指点。

  (五)书写指导

  z、c、s三个声母都是一笔写成。着重指导写s,它是从右上起笔,先向左半圆,再向右半圆,像阿拉伯数字8的半边,要写正,不能歪。

  (六)扩展活动

  1、学生回家做声母z、c、s的卡片,并读给家里人听。

  2、读一读,比一比。

  zziccissi

  zizacicusise

  (七)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2-3课时。

  四、参考资料

  z、c、s的发音方法发z时,舌尖向前平伸,顶住上门齿背,憋住气,然后舌尖稍微放松,形成窄缝,让气流自然从窄缝中挤出。发c时,发音动作和z基本相同,只是从窄缝中挤出的气流较强。发s时,舌尖向前平伸,和上门齿背接近,中间留一条窄缝,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来。

  z、c、s的发音部位都是舌尖和上门齿背,发音时舌头是平的,叫平舌音,也叫舌尖音。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3

  这篇课文属于看图读韵文识字,它吸收了传统识字教材的编写经验,将同偏旁的字写在一起让学生认读。课文以偏旁带字的形式列出了两组词语。本课时主要学习第一组字、词,其中有一些是“鸟”旁,有一些是“隹”旁,但都表示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教学时,我努力让学生进入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使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兴趣盎然地加入到学习活动中,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接受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一、布置预习,自主学习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摇篮。课前,请学生按以下要求进行预习:①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并想想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些字;②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文中鸟儿的特征;③选你最喜欢的一种鸟儿画下来,做一个鸟儿的头饰;④搜集有关这些鸟儿的故事。这些预习要求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促进了学生探求的欲望,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一开始,老师兴奋地告诉学生: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好朋友,你们看,他们是谁?同时,展示课件:在欢快的音乐声中,乌鸦、海鸥、杜鹃、麻雀、老雕、大雁纷纷出场了。学生如临鸟的.天堂,兴奋极了,迫切地想去观察、了解,学习的兴趣被充分激发出来了。

  随即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鸟儿的一些词语,然后出示“鸟”,让学生说说鸟字旁的字有哪些。(学生已学过一部分),再告诉学生还有一个表示长尾巴的鸟的部首“隹”,让学生认读。

  三、合作学习,提高认识

  为了帮助学生认识文中的六种鸟儿,学会鸟儿的名称,我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学习,开展多种活动,提高了学生对生词的认识及对鸟儿的了解。

  1.认识生词。

  开火车,给鸟儿找座位,猜谜语。通过这些游戏,学生很快认识了鸟儿及有关鸟儿的词语。

  2.比比谁的耳朵灵。

  播放各种鸟儿的叫声,猜猜分别是谁,看谁的耳朵最灵。

  3.自我介绍。

  拿出自己画的喜爱的鸟儿图片,戴上亲手做的头饰,向伙伴们介绍“自己”的特征及爱好。

  4.说话比赛。

  说一句话,用上这些鸟儿的名称,说对一句得一颗“☆”,说得好得两颗“☆”,比一比哪组得的“☆”最多。

  5.讲鸟儿的故事。

  分组练讲有关鸟儿的故事,推选一名代表,小组同学帮助准备,然后参加大组比赛,评选“最佳故事员”。

  四、展开想象,识记字形

  在识记生字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积极创造,采用编故事、画图、说间架结构等多种方法记住字形,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充分感受创造的愉悦。

  五、拓展延伸。不断探究

  当学生充分认识文中的鸟儿后,我又启发学生想想:你知道鸟的王国里还有哪些成员?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出许许多多鸟儿的名称后,我抓住契机,鼓励学生:这些鸟儿有什么特征呢?请小朋友课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查阅资料,出一份小报,与大家交流。这样,使学生的目光跳出课本,去进行新的探索。

  本堂课,给了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通过他们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4

  文言文是一种传承祖国灿烂文化的载体。本设计借助文言文文本的特征,在教学中坚持自学为主,重点指导朗读和背诵,强化感悟、注重积累的策略,采用情景引领,以读为本,相机点拨,拓展积淀的方式,带领学生去读去思考去吸取,与古代文学大师对话,力图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古文的乐趣。

  【教学目标】

  1.读通读懂文言文,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2.理解文章内容,感知文言文的特点,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3.创设情景,点拨感悟,理解故事对于我们的启示。

  4.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感悟祖国的语言魅力,从而自觉地吸收祖国优秀的传统的的语言文化。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高山流水》录音或flash动画。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情趣

  1.师:我们来看一下下面一组成语:(展示)

  一琴一鹤 人琴俱亡 琴心剑胆

  琴挑文君 琴瑟和好 琴瑟不调

  琴棋书画 焚琴煮鹤 对牛弹琴

  请大家读一读,找出这些成语的共同点。(成语中都含有一个琴字)

  2.师:谁能再说几个带琴字的词语。(预设答案:琴瑟、琴曲、琴师、琴意、抚琴、钢琴、月琴、胡琴、口琴、竖琴、小提琴、电子琴……)

  师:平时如果有意识地积累一些词语,可以使我们知识视野更宽阔,对写作一定有帮助。

  3.师:有一个故事千古传诵,流传至今,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章《伯牙绝弦》,这是一篇文言文,也就是古文。我们以往学的都是现代文,也就是白话文,今天第一次接触文言文,相信大家都能喜欢。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解释课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从小游戏入手,引发学生热爱语言文字的兴趣。然后激情导入新课,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二、读通读顺,感知课文

  1.请同学说一说这篇课文和平时课文的有什么区别。

  2.先让学生试着读一读,谈谈体会。

  3.师:自由、大声读课文,至少读3遍,有生字的地方,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学生自由大声地读课文。)

  4.师:读通顺了吗?读流利了吗?但是古文的朗读和现代文不同,要读出节奏。再次朗读课文,这次要求读得有节奏。

  5.教师范读,相机指导读发。

  6.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

  7.学生互相交流读,教师检查读,相机指导读。

  [设计意图]“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本环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给学生充分读的空间,力求通过朗读激发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教师以富有激情的富有韵味的范读,把学生带入到语言文字的情景之中,点燃了学生热爱阅读文言文的热情。

  三、探究理解,感悟文本

  1.师:真是读得越来越有滋味,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章的大致意思理解了吗?说说“伯牙绝弦”的意思。(预设答案:伯牙再也不弹琴了。)

  2.师: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提到了“伯牙绝弦”?(预设答案:乃擗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这句话仅仅是讲伯牙终身不弹琴吗?他向世人宣告了什么?(预设答案:这世上再也没有知音,再弹也没有意思了。)

  3.师:当我们深入课文的时候,会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再读读课文,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了,哪些不懂的可以交流。

  (学生再一次自由朗读后交流。)

  4.预设交流1:我读懂了“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这句话告诉我们伯牙很喜欢弹琴,钟子期很喜欢听。

  师:这个“善”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意思一样吗?(4次。)

  师:前面的两个“善”是什么意思?后面的两个“善”可以怎么说?

  (预设答案:啊!好啊!)

  师:相当与现代的什么?用现代的表达方式除了说“好啊”还可以怎么说?

  (预设答案:真棒啊!了不起!真厉害!……)

  师:由此可以看这里的“善哉”表示赞叹。同学们,你还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预设交流:2:我读懂了“伯牙鼓琴,志在高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伯牙在鼓琴的时候,心理想着高山,琴声里就会出现高山……3:我觉得伯牙弹琴的技术高超,心中想什么,就弹出什么。4:我读懂了“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就是说,他们之间心息相通,是知音。)

  6.师:假如现在你是子期,听着伯牙的琴声,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你怎么赞叹?(生自由发表意见。)

  [设计意图]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个性化的阅读来理解文本,引导学生对照注释,揣摩句意,理解文本,课文的文言形式已经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步形成了白话文。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引导升华,拓展探究。

  ①师:我们的课外资料里也有介绍,伯牙是音乐家,他的琴声里肯定不仅仅是泰山、江河吧?还会有哪些景色?(预设答案:还会有1:鸟语花香。2:春天百花盛开。3:冬天白雪皑皑。……)

  ②师:是啊,也许他的琴声还表现了“清风徐徐”(再次出示词语读一读)现在你就是伯牙,我们都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

  生答:“善哉,善哉,徐徐兮若清风。

  ③师: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

  生答:“善哉,善哉,皎皎兮若明月。……

  ④师:好一个善听的子期,好一个善弹的伯牙。这就是知音。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就是──(预设答案:知音。)

  一、情况分析:

  六班本学期共有幼儿30名,男生女生各十五名,全部为独生子女。经过上学期的培养,孩子们在三大领域都有较好的发展。在身体发展方面:孩子们对体育活动产生了兴趣,乐意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学习了徒手操、新的集体舞,能听口令进行队列练习;在各种体育活动及感统游戏中,能保持身体平衡及协调,有一定的规则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大部分幼儿养成了较好的进餐习惯,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能独立穿脱衣服,整理物品的能力也明显提高;在认知发展方面:全体幼儿都能坚持说普通话,主动使用礼貌用语与老师、同伴交谈;语言表达能力也有所提高;对周围自然界中的事物和现象都感兴趣,求知欲强,能认识常见动植物,学习种植易生长的植物,如大蒜、大白菜等。孩子们对数的概念逐渐清晰,能学习按一定规律排序,区别圆形、球体等,尝试运用美工材料进行绘画、手工活动,喜欢唱歌、跳舞,并且有一定的表现能力;在社会性发展方面:孩子们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遵守集体规则,孩子们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知道自己是中国人,了解了一些中国传统节日,如中秋、国庆、春节等,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愿意为集体和同伴服务;大部分幼儿能与同伴友好相处,与他人合作分享等。通过上学期幼儿三大领域的评估,我们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和现象:

  1、孩子间存在较大的能力差异。

  2、个别孩子不太爱表现自己,性格较胆怯、内向。

  3、部分孩子自我为中心意识较强,性格好强、倔强、缺乏谦让意识;个别孩子攻击性强。

  4、挑食现象仍存在。

  本学期,我们将针对这些现象,采取相应的措施,特别注意个别指导,获取家长的配合教育,共同使孩子们在原有水平上获得提高。

  二、工作思路:

  1、以平等、欣赏、乐观、发展的态度对待幼儿,关注幼儿兴趣和要求,根据情况适时调整班级计划。

  2、三位老师都将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严格按时间剂量进行药品登记,妥善保管好药品,增强工作责任感。争取出勤率达到90以上,事故发生率控制在0.02以下,流行疾病控制在0.2以下。

  3、由于付老师和李老师是新加入我们这个班级体,有些工作还不熟悉。特别是李老师,是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老师,所以我们即将面临的困难肯定不少。因此我们一定要团结协作,互相帮助,争取早日渡过适应期。

  4、定期召开班务会,及时总结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商讨下一步工作要求及措施。

  5、进一步学习领会《纲要》精神,并较好的融入实践活动之中,创造性的使用新课程。

  6、根据园本课程内容,坚持每周开展感统游戏活动、游戏设计和组织上力求创新。

  7、坚持做好清洁卫生消毒工作,为幼儿创设干净、卫生、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

  7、妥善、合理的管理好班级财产。

  8、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结合主题探究活动的开展,创设能使幼儿主动参根据情况随时进行调整,活动区域根据幼儿兴趣定期增减、更换。

  三、家长工作:

  本学期,我们将细致、有针对性的做好家长工作,在育儿方面与家长搭成共识,获取家园共育的效果。

  1、召开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学期教育工作计划,征求家长建议,帮助家长理解家园合作的重要性。

  2、利用家访、电访、离园时面谈、“家长有约”,以及“家园联系手册”、家园联系栏等形式与家长沟通、交谈;与家长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

  3、设立《家园联系栏》,向家长介绍科学的,并请家长踊跃投稿;家长间相互交流育儿经验。

  4、组织家长开放活动2-4次。

  5、邀请家长来园与幼儿共庆“六一”。

  四、月份工作及措施:

  (一)、身体发展:

  三月份:目标

  1、学新操,跳集体舞。

  2、练习有节奏的走,听信号变向、变速走;发展下肢肌肉力量和协调能力。

  3、保持个人仪表整洁,注意个人卫生。

  4、树立安全自我保护意识。

  具体措施:

  1、通过开展《顶沙包走》、《走小路》等体育游戏及感统游戏活动,发展动作协调性。

  2、在场地上创设标记练习走队形,在户外活动中丰富游戏内容。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4、采用谈话、讨论等形式,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四月份:目标

  1、练习双脚连续跳及快速奔跑。

  2、大小便自理,生活有规律。

  3、认识几种安全标记,主动遵守社会基本规则。

  4、尝试记住父母工作单位、家里的电话号码。

  具体措施:

  1、在传递《小红帽》等游戏活动中训练幼儿双脚连续跳及快速奔跑的动作技能,开展袋鼠跳、羊角球类感统游戏活动。

  2、请家长共同指导幼儿正确使用便纸。

  3、利用图片等引导幼儿认识安全标记,请家长在公共场所中引导幼儿观察、认识。

  4、组织讨论:我爱我家,互相介绍父母工作单位、电话号码等。

  五月:目标

  1、练习拍球近距离抛接球等,发展控制力和平衡力。

  2、学习整理床铺和自己的物品。

  3、能自觉的饭前、便后以及脏时洗手。

  4、懂得简单防病常识。

  具体措施:

  1、开展《灌蓝小高手》、《好伙伴过双桥》等体育游戏活动。

  2、运用纸球、沙包、纸棒等多种户外游戏材料发展幼儿抛接、平衡等能力,开展羊角球、平衡木类感统游戏活动。

  3、午睡环节中,指导幼儿尝试叠浴巾、衣服、整理床铺。

  4、请保健医生向幼儿介绍防病常识。

  六月份:目标

  1、听信号行动,训练钻、爬、攀等综合动作技能,发展灵活性及协调能力。

  2、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3、懂得牙齿、眼睛的保健常识。

  4、遇到危险知道躲避或求救。

  具体措施:

  1、开展《大鞋与小鞋》等综合体育游戏感统游戏活动。

  2、鼓励幼儿探索不同运动器械的多种玩法。

  3、鼓励幼儿多喝水,尽量到阴凉处户外活动,保持室内通风。

  4、利用图片、录像等向幼儿介绍眼睛、牙齿的保健常识,要求幼儿每天早晚刷牙。

  (二)、认识发展:

  三月份:目标

  1、熟悉自己的个人资料,感受自我是独特的。

  2、感知9以内的数量,尝试按某一特征给图形分类。

  3、探索小锤子等常见工具的结构、功用及正确使用方法。

  4、乐意用音乐、色彩等形式表现歌曲、画面的主要内容。

  5、坚持使用普通话与他人交谈及表达自己的愿望。

  具体措施:

  1、开展《特别的我》主题教育活动周。

  2、准备数学操作卡、以及锤子、钉子等实物,引导幼儿自主、探究学习。

  3、在日常活动中坚持说普通话,在教学及游戏活动中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请求和愿望。

  4、准备、使用水彩笔、油画棒等多种美工表现材料。

  四月份:目标

  1、感知春天的季节特征及变化。

  2、了解中国的十二生肖。

  3、学习目测的方法,学习按物体量的差异,进行正逆排序。

  4、有针对性的回答问题,主动提问,并能对自己和同伴进行简单的评价。

  5、学习活泼、愉快、大胆的在集体中用自然的声音唱歌,会听前奏、间奏。

  具体措施:

  1、开展《美丽的春姑娘》、《有趣的生肖》主题教育活动。

  2、组织幼儿春游,收集有关十二生肖的资料。

  3、在日常活动中进行目测练习的随机指导。

  4、班级开展多种形式的讨论、表演活动。

  五月份:目标

  1、了解食物的品种,食物的营养及贮藏方法等。

  2、学习比较、概括一组事物之间相同的特征,认识肯定、否定标记,培养观察、比较能力。

  3、学习正确使用量词,学习简单的象声词。

  4、在音乐、舞蹈活动中乐意用声音和动作表达自己喜爱的事物。

  具体措施:

  1、开展《可口的食物》主题教育活动,师生共同创设“食品超市”活动小区。

  2、数学区中投放标记卡、物品卡等大量操作材料。

  3、通过语言游戏“买东西”、故事“大伞和小伞”等活动学习使用量词及像声词。

  4、用鼓励、奖励等方式给幼儿营造轻松积极的氛围,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

  六月份:目标

  1、了解水的来源、特征、与生物的关系以及光的反射等现象。

  2、学习不受大小排列形式的影响,比较10以内数量的多少、一样多。

  3、学习朗诵几首古诗,能较连贯完整的讲述图片和故事内容。

  4、通过观察,了解蝌蚪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变化以及与人们的关系。

  5、在歌曲、舞蹈及欣赏活动中能创造性的表现,初步感受两声部的歌曲。

  具体措施:

  1、开展《宝贵的水》主题教育活动。

  2、科学区中增加小镜子、蝌蚪等,引导幼儿连续观察蝌蚪的变化,在操作中感受光的反射现象。

  3、学习古诗《咏鹅》、故事《会飞的青蛙》等等。

  4、在歌曲《小青蛙》等活动中,引导幼儿感受并尝试两声部演唱。

  (三)社会情感:

  三月份:目标

  1、保持愉快的情绪学习生活,活泼开朗。

  2、能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要,乐意帮助他人。

  3、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具体措施:

  1、开展《做快乐孩子》的活动,激发幼儿愉悦的情绪。

  2、结合《特别的我》主题活动的开展,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良好习惯以及关心帮助他人的情感。

  3、在一日活动中注重培养良好的常规。

  四月份:目标

  1、感受传统民间文化,培养民族意识。

  2、萌发爱家乡的情感。

  3、培养幼儿为集体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具体措施:

  1、通过《十二生肖》主题的开展,让幼儿了解人们赋予生肖的意义,感受龙是吉祥物和民族象征。

  2、收集武汉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资料,创设环境《我的家乡武汉美》。

  3、开展值日生活动。

  五月份:目标

  1、在集体活动中学习与同伴合作交往,协商解决问题。

  2、爱护公物,维护公共场所的卫生。

  3、感受“六一”的快乐。

  具体措施:

  1、通过《垃圾不乱扔》的活动教育幼儿爱护公物,讲究公共卫生。

  2、注重随机教育。

  3、师生共同创设节日环境,组织丰富的“六一”主题活动周,邀请家长来园参加,共庆“六一”。

  六月份:目标

  1、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激发保护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2、有初步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能力。

  3、萌发升大班的愿望和情感,愿意做个能干的哥哥姐姐。

  具体措施:

  1、开展《宝贵的水》的主题活动,创设节水标记。

  2、开班会,互相评价。

  3、参观大班小朋友活动。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5

  【教材简析】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文章记述了史学家谈迁两次创作明史巨著《国榷》的经过,突出表现了谈迁在《国榷》被盗后,面对厄运,抱定信念,矢志不渝的人物形象,将谈迁治学的刻苦和信念的坚定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中,人物丰富而复杂的心理活动更使谈迁这一人物形象有血有肉,真实可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品读文字,感悟其丰富的内涵,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的道理。

  【教学重点】 通过课文具体语言文字的朗读品悟,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学习他矢志不渝的精神。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的道理。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感悟,理解课文第四节,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的道理。

  【教学时间】二教时

  第一教时

  一、理解课题,导入新课

  1、师生共写课题,提示:端端正正写字

  2、教师设问:什么叫“厄运”?在课文中指什么事?谈迁被厄运打倒了吗?为什么没有被打倒?(相机理解打不垮、信念)

  3、指名读题

  二、自学探究,交流展示

  1、引导学生围绕学案自读课文,并四人一小组合作探究,教师行间导学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⑴、引导学生选择最受感动的一节读课文,导读课文第二、三节,指导学生读通顺,读正确,尝试读出感情,相机理解“家徒四壁、一袭破衫、奋笔疾书”等词语,引导用自己的话概括每节大意

  (预设举例:“疾”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疾病;②痛苦;③痛恨;④快,疾速。“积劳成疾”的“疾”应选第 种解释;“嫉恶如仇”的“疾”应选第 种解释;“奋笔疾书的“疾”应选第 种解释。”引导学生学会根据词语和句子的意思选择合适的义项)

  ⑵、导读第一节

  设问:一篇好文章的开头,像凤凰的头一样的优美、精彩,所以有“凤头”一说,谁喜欢第一节?

  读第一节,相机正音“浙江、国榷”,说说第一节写了什么?

  ⑶、导读第四节

  设问:好文章的结尾往往又像豹的尾巴一样有力度、响亮有力,因此又有“豹尾”的说法——反复齐读第四节

  3、交流学案第四题

  ⑴、谈迁写的《国榷》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⑵、谈迁是谁,说说你对他的了解。

  ⑶、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几句话概括。(不超过30字),通过引导,逐步让学生用最少的字概括课文内容。(预设:谈迁矢志不渝著《国榷》)

  4、指导写字

  ⑴、出示生字 浙 迁 博 抄 锁 挣 诞

  ⑵、教师范写 博 诞

  ⑶、学生完成课后第一题

  三、质疑问难

  初读了课文,你有那些不理解或想知道的问题,提出来。(引导完善学案第五题)

  四、课堂小结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语文活动》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设计11-19

小学语文《白鹅》教学设计10-10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1-30

小学语文《草原》教学设计10-24

小学语文《白鹅》的教学设计09-06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05-27

小学语文秋天教学设计12-11

小学语文田忌赛马教学设计11-23

小学语文《鸟岛》教学设计12-07

小学语文习作课教学设计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