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电路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电路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电路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简单电路》,教材第30页至32页。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
使学生亲身经历探究一个简单电路的构成,初步学会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简单电路的探究,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做科学的热情,体会探究、合作、交流的.乐趣。
3、科学知识:
认识简单电路的组成,并能画出简单的电路图。
教学重点
认识简单电路的组成并画出简单的电路图。
教学难点
能连接稍复杂的电路。
教学准备
电池、电池盒、导线、小灯泡、小灯座。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新课。
二、亲身经历,科学探究
1、试一试。
用给定的材料,想办法让小灯泡亮起来,并观察是怎样连接的。
2、画一画。
用图表示出小灯泡亮起来的连接方法。
3、换一换。
提问:如果把小灯泡换成其他用电器又会怎样呢?
(1)把小灯泡换成小喇叭,会怎样?
(2)把小灯泡换成小电机,会怎样?
4、问一问。
(1)在连接过程中使用了哪些元件材料?
(2)怎样连接才会使小灯泡亮起来?
5、做一做。
(1)小灯泡亮时,怎样才能让它熄灭?
(2)小灯泡熄灭时,怎样才能让它亮起来?
(3)有更方便的办法来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吗?
请大家分组合作连一连。
6、说一说。
(1)这个电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2)你知道这些材料各自的作用吗?
三、合作参与,探索发现
指导学生分组动手组装一个简单的红绿灯,并使红绿灯按指令工作。
(1)红灯亮。
(2)绿灯亮。
(3)红灯、绿灯都熄灭。
四、回顾亲历,自主小结
1、今天我们探究了什么知识?
2、通过今天的探究活动,你知道了什么?
附板书设计:
简单电路
电路教学设计2
一、教学任务分析
拓展型课程中的“电源”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是基础型课程中部分电路的延伸,是“电路”一章中的核心知识。内容不仅涉及到电流、电阻、电压及电动势等物理量,还通过对电池供电原理以及非静电力做功等内容的详细介绍,突出闭合电路中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的规律。
“电源”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涉及到的新概念较多并且抽象,如电动势、外电压、内电压、外电阻、内电阻等等,学生掌握这些概念均有一定的难度。建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探究过程,不仅要有较强的动手实验获取数据的能力,还要学生具有较高的处理数据的理性分析能力。
让学生感受电池,制作水果电池,体会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打破对电池认识的神秘感,甚至给学生一个发明创造的欲望,从而感受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经历。
本节课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合理整合,探究活动的科学设计,较好地达成了学习目标。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源电动势及内阻概念,知道化学电池的工作原理。
(2)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3)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动手实验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实验观察、猜想、验证等过程,感受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2)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归纳,经历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科学探究过程,培养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化学电池结构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
(3)观看“神六”、“核电站”等图片,领略我国电能领域取得的巨大的成就,激发爱国主义的热情。
三、教学重点
电动势概念的建立,探究电源内阻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四、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电源有内阻以及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五、教学资源
1.实验器材:电压、电流传感器、DIS数据采集器等,水果及铜丝、锌丝等。
2.信息技术:自制FLASH课件。
3.使用教材:上海市现行高级中学课本《物理》拓展型课程I第二册(试用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六、设计思路
在“电源电动势”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两节电学内容的教学中,通常我们的教学设计是根据高中物理教材中提供内容按次序而进行的。在教学内容上,从非静电力做功引入电动势的概念,强调电动势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在实验得到电源的内外电压之和为电源电动势的基础上,借助欧姆定律,推导出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在教学次序上,先电源电动势,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由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一样的认知水平,学生对电动势概念的理解也不会是一步到位的,需要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所以,我们在对“电动势”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两节内容研究后,将教材内容进行了有机的整合,设计出两个双循环的教学过程。
第一个双循环针对电动势而言。电动势的概念是掌握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关键和基础,考虑到电动势概念比较抽象,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它是有困难的。在电动势教学的第一循环中,仅仅指出电源电动势是由电源本身的特性决定的,它在数值上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它可以用电压表直接测量出来。在第二循环中,指出它是表征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本领的物理量,电源电动势和电路断开时电源两极间的电压有相同的大小和单位,但他们的物理含义不同。
第二个双循环针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而言。在第一循环中,通过多组电流、电阻的实验数据,让学生通过探究得到电源有内阻,并进一步得到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先将电源的表征量都研究好,待所有概念都解决后,再去研究电路中电流所遵循的规律,即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第二循环中,先以作业形式给学生一系列问题,然后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从能量角度对电源的研究。
考虑到本节课的探究方法与课本中的不同,我们在作业中编排了题目“简述课本中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建立过程”,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学习到另一种经典的研究方法,即通过探究电动势与电源内、外电压的关系而得出闭合定律欧姆定律。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针对“电源”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第一循环的学习,课题名称定为“电源及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时间为1课时。
七、教学流程
八、教学过程
(一)情景──回顾历史、引入课题
视频:神舟6号遨游太空。让学生思考电池翼板的作用。
图片:科学家伽伐尼。介绍伽法尼发现电的过程。
图片:科学家伏打照片。介绍伏打及伏打电池,让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伏打电池的工作原理。
实物:不同类型化学电池。解剖化学电池内部结构,指出废旧电池给人体和环境带来的危害。
制作:自制水果电池。在不同水果中插入锌丝和铜丝,并测量其两丝间的电压。
图片:核电站、三峡。简要介绍我国电力发展情况。
(二)探究──建构概念、建立规律
探究一:影响端电压的因素
师:下面我们以干电池为例来研究电源。如图1是由干电池、电阻箱组成一个电路。为了我们有共同的语言,先介绍两个概念。我们把电源两端的电压称为“端电压”;电源外部所接的电阻称为“外电阻”。图1电路中电源的端电压也就是外电阻上的电压。
师:请大家按图1连接电路,测量电源的端电压,完成下表,并讲一讲你的发现。
电阻箱电阻R
断路
电源端电压U
生:我们发现外电阻R越大,电源端电压U越大,说明端电压与外电阻有关。
生:不同的电源在外电阻相同的情况下U是不同的,说明端电压还与电源有关。
生:电路断开时的端电压仅由电源本身决定。
师:电路断开时,电源两极间的电压是由电源本身决定的,即:不同的电池,在电路断开时,维持两节间电压的本领是不同的。为了描述电源的这种特性,在物理学中,引入了电动势的概念。电源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电动势用符号是E表示,它的单位是伏特。
师:请大家测量课桌上干电池的电动势。
探究二:闭合电路的.电流
师:在图1所示的电路中,如果电源的电动势和电阻是已知的,那么,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少呢?凭你的知识、经验、智慧或灵感,猜测一下。
生:我的猜测是:I=E/R
师:这样的猜测对不对呢?电池的电动势刚才大家已经测量过,下面请大家再测量一下,不同外电阻时电路中的电流,完成下表,最后看看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
电阻箱电阻R
电路中电流I
生: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电流I 师:那么,电流与电动势和外电阻之间关系存在怎样的关系呢?请大家再猜测一下。 生:分母再大一点就行了,我的猜测是,可能是电源内部有电阻。 师:假设你的猜测是正确的,我们不妨将电源内部的电阻叫内阻,用r表示。这时电路中的电流可写成:I=E/(R+r)。现在请大家利用实验数据,根据你们学到的数学知识,一起来找一找r的大小,然后看一看在误差范围内,上述关系是否成立。 生:我将每一组数据代入I=E/(R+r),通过计算的发现,每一次求出的r都在2.3欧姆左右,说明电源存在内阻的假设是成立的,并且电路中的电流应该满足I=E/(R+r)。 生:我是用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的。先画出I-R图像,发现图线是曲线,后来将I=E/(R+r)写成R=E/I-r形式,看出电阻R与电流倒数1/I成线性关系。如果I=E/(R+r)成立,那么,通过实验数据画出的R-1/I图像应该是直线,结果利用实验数据作出的图线如图2所示,这就说明了关系式I=E/(R+r)是正确的,而图线的截距为-2.344,说明电源的内阻为2.334欧姆。 师: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得出I=E/(R+r)是成立的结论,而且利用图像还得到了电源的内阻。 师:I=E/(R+r)这个规律最早是由欧姆发现的,为了区别在初中所学的欧姆定律,我们将它叫做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之所以称为“闭合电路”,是因为I=E/(R+r)涉及到由电源、电阻等整个闭合的电路。而初中学习欧姆定律I=U/R只涉及到整个电路中的一个部分,所以,我们将I=U/R又叫做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三)应用──联系实际、解释实验 题目:探究实验表明,闭合电路中的外电阻越大,电路中的电流越小,电源的端电压越大。请解释之。 解答: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r)可知,当外电阻R变大时,电路中的电流I必将变小;将I=E/(R+r)代入到U=IR得,U=E/(1+r/R),所以,当外电阻R变大时,电源的端电压U变大。 九、作业设计 本节课在作业设计上,力求使作业能够联系社会,联系生活、联系环境,甚至跳出物理学科本位,同时通过问题设计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电子为什么能在电源的内部从正极运动到负极? 自主学习:电动势与电压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用能量的观点解释电动势的物理意义。 开阔视野:简述课本中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建立过程。 拓展研究:课堂实验数据的再研究。 (1)画出U-R、I-R、U-I图像,并用相关理论对图像进行分析。 (2)假设E、r未知,利用实验数据如何计算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等。 关注生活:查看手机电池上的说明,指出个参数的意义及提出注意事项的理由。 联系实际:为什么日常生活中不用水果电池?并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想法。 十、教学反思 建构主义告诉我们,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的过程,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在得到电源电动势、电流以及外电阻的实验数据后,让学生猜测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一位已自学过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同学说,电流等于电动势与外电阻的比值。课后我和该同学交谈后发现,学生并不是为了配合我的教学设计而故意讲错的,而是他将以前自学过的知识忘了。通过这次交谈,我对意义建构的理解更深刻了,同时也更坚定了我们的理念,即物理课堂应该是学生通过探究学习而掌握知识的场所。 目前,大家对课程与课堂的教学改革较为重视,改革的力度也较大,但在作业方面改革步伐却是缓慢的。对作业功能的定位很少研究;在教学五环节中布置作业所用的时间是最短的;作业的来源单一,很多时候就是课本或练习册中的几道练习题;题目通常也侧重于理论研究,通过演绎、推理来完成。本节课试图在作业的布置上做一些改革的尝试。努力使作业联系社会,联系生活、联系环境,甚至跳出物理学科本位。作业的主要功能不仅仅是巩固知识、查漏补缺,而且具有承上启下、新旧联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等功能。如作业中要求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再处理,不仅将课堂的研究引向深入,还为以后“内电阻与电动势的测定”的实验教学打下了伏笔;再如通过作业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保证了学生用1课时的时间就完成了“电源及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第二个循环的学习。另外,自主学习有时是需要引导的,由于我们在课堂上让学生观看了有关电源内部电荷运动的FLASH动画,所以学生课后的自学就变得有趣、轻松和高效,对“电源内部电荷运动原因是由于电荷受到了非静电力的作用”的理解也较为深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一个简单电路需要一个能持续提供电能的装置一电池。 2、电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3、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过程与方法: 1、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2、观察、描述和记录有关的实验现象。 3、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对电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2、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教学难点】 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教学准备】 每小组小灯座2个、电池盒1个、1号电池1节、导线4根、小灯泡2个、记录纸若干,记号笔1支。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1、连接比赛:每组一节干电池、一根导线和一个小灯泡,把小灯泡点亮。 2、讨论:我们这样用手按着来点亮小灯泡,一松手小灯泡就不亮了。是不是有点不太方便啊? 3、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提醒学生观察或回忆学校和家里的电灯是怎样安装的) 二、观察电池盒和小灯座,学会使用电池盒和小灯座连接电路。 1、教师逐个出示小灯座、电池盒,让学生观察电池盒和小灯座。 2、讨论:这两个工具是干什么用的?怎么使用? 3、请一生演示电池盒和小灯座的安装,教师可以做如下提示: (1)安装电池的时候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2)小灯泡是怎么装到小灯座上的? (3)导线怎么连?(指出弹簧接线头的最佳连接方法) (说明:电池盒和小灯座的使用方法也可以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由教师直接按照教科书上提供的步骤告诉学生,不必对使用方法进行讨论。教师边讲解,学生边操作,保证每个学生都会使用。) 4、学生使用电池盒和小灯座连接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 5、请一组学生展示他们的连接实物图,教师介绍用简单的符号画电路图的方法。 三、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 1、再提供1个小灯泡、1个小灯座、3根导线,让学生尝试怎样使两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 2、学生使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来进行各种尝试,当尝试成功后,再去尝试其他的连接方法。 3、教师提醒学生将各种方法的电路图画出来,以便交流。 4、根据各小组电路的连接情况,再发给每个小组一节电池和一个电池盒,探究两节电池在电路中的连接方法,并画出电路图。 5、实验结束,小组汇报,互动交流。 (交流要点:小灯泡亮了吗?用了几种连接方法?哪种方法更好?为什么?为什么不同的方法都能使小灯泡同时发光?指出电在电路中是怎样流动的。) 四、活动延伸: 1、挑战:我们能连接更多的小灯泡和电池,让它们同时亮起来吗? 2、讨论他们的想法,使学生对电路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发展。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电池导线用电器(电池盒和小灯座) 连接方法 点亮小灯泡 教学反思: 本课是我上的一节常规课,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这节课动手操作性强,在我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了对知识综合应用。在本课设计中我始终围绕科学课的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等特点来展开探究活动。 首先,让学生了解有关电的知识,回顾旧知和生活实际,并不是枯燥空洞的去说,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去做,亲身去感受,让学生自己动手去点亮一个小灯泡。在课堂上充分鼓励敢于尝试的同学,对于学生在点亮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让其他的孩子去发现,去指正。由此导入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我们先来认识一些电器元件,这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只是我们还不知道它们的科学名字。你能用一根导线、一个小灯泡和一节电池这些材料,再一次使小灯泡亮起来吗?这个问题一抛出,很多同学跃跃欲试,而对这样的组装,他们可能很早就已经玩过类似的`游戏。所以,他们非常感兴趣、。因此,小灯泡很快被学生点亮了。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接着,我又会提出一个问题。“分析我们的连接,你能说说干电池的电流是怎么走动的吗?”这下可难住了一部学生。她们可能根本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一少部分对电学感兴趣的学生可能知道其中的奥秘。但说不完整。在他们的思考问答下,更多的学生会加入思考的行列。此时,我将孩子们零散的回答进行归纳总结,全盘托出。可是,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有开关来控制灯泡。而这个连接却没有开关。我们能不能加一个小开关来控制小灯泡的亮与熄呢?加入开关,重新点亮小灯泡!孩子们又很快的完成了组装。现在,请你把我们的连接用实物图画下来,这就是一个简单的电路。学生们花了几分钟才画好实物电路图。要画得像容易吗?感觉怎么样?要是简化一下就好了!你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呢?此时,可以充分让学生们想想简便的方法,她们给了我很多好的意见。我也给同学们一种方法,学习画简单的电器元件符号,用符号再一次画简单电路图。 在教学过程中,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教学后,我立即发现大多学生不能用一根导线、一个小灯泡和一节电池这些材料,使小灯泡亮起来。学生对灯泡内部的结构不了解,对看不见的电流就更不清楚了,而认识了电流实验盒中的电池盒、小灯座后再连接一个简单电路,学生很快就能连接一个正确的、完整的电路。电池盒、小灯座都有现成的导线连接点,学生只要按部就班将导线插到各个连接点就可以了。在这个过程中,很难开启学生智慧的思维。因此,我这课的设计,先点亮小灯泡,认识电流的存在,小灯泡只有在回路电路中才能亮,一旦断开就会熄灭。然后,逐渐的增加电器元件,我们不可能始终用手握著让小灯泡亮,电器元件就可以让我们的手解放出来。这就构成了一个电路连接。学习画简单电路图,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感知电路连接给我们带来的方便,电路的布置对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针对电子专业和电接触的高频率,在学习基本电路之前让学生学习安全用电,形成一种自我保护能力。同时树立安全责任意识,树立安全文明生产意识。安全用电常识是电工类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学会安全用电是每个学生的基本任务。 2、学情分析 刚入校职校的中职学生普遍理论知识基础薄弱,理解能力不强,对纯理论的说教不感兴趣,大部分同学不善于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见解,但他们熟悉生活实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多分析,多表达,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校园安全用电基本常识 2、知道排除用电安全隐患的方法 3、知道触电后的急救常识 【技能目标】 能排查常见校园危险用电隐患 能正确对触电事故做一般急救处理 【情感目标】 培养小组的团队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电习惯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内容】 1、排除常见校园用电安全隐患 2、对一般触电事故能做出正确的处理方式 【难点内容】 对一般触电事故能做出正确的处理方式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法分析 根据本节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①、讲授法 对于安全用电常识部分适当扩展内容并采用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讲授教学 ②、情景教学法 以教室、实训室和宿舍为依托模拟危险用电的情景,让学生通过学习找出危险用电的行为并及时改正。 2、学法指导 让学生联系生活,亲自在情境中寻找问题和答案,通过分析、讨论和总结学习安全用电知识。 3、教学手段 多媒体、事实情景 三、教学程序 1、案例引入 上海静安区高层住宅大火案例引入课题 设计意图: 通过学习本次大火案例,让学生明确用电安全的重要性,特别是作为一名电子专业的学生更为重要。 导入: 列举实训操作中安全用电的操作要求? 设计意图: 联系生活实际,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2、讲授新课 ⑴学生在校园内的用电安全情景演示 1、教室用电安全 2、实训室用电安全 3、宿舍用电安全 设计意图: 以“我们来找茬儿”的小游戏的模式,利用学生情景重现校园内常见的危险用电行为,让学生现场找到错误的地方并及时改正这些危险用电行为,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用电安全的重要性 ⑵介绍不同情景的安全用电常识,此过程注意和学生的实际校园生活相联系。 1、教室安全用电法则: 不在教室内违规充电 不在教室私自拉接插线板 2、实训室安全用电法则 电烙铁冷却后才能放入工具包 应定期检查实训用具的`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插拔电源插头时不要用力拉拽电线,以防止电线,以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 电线的绝缘皮剥落,要及时更新新线或者用绝缘胶布包好。 3、寝室用电安全法则 不要随意更改线路 不使用大功率电器 经常检查电器 养成安全用电意识 设计意图:通过启发引导、对比分析、联系实际,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介绍触电急救措施,注意此时需要注明只是理论急救措施,具体操作方法下一次课程中再详细介绍。提醒急救的重要性和正确性,否者只会给伤者带来二次伤害。 3、课堂练习,教学反馈 投影展示安全用电练习题 设计意图:通过进一步的练习、总结,加强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掌握。 4、小结:简洁、突出本节知识的重点 5、布置作业: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扩大获取知识的途径。 四、板书设计 本节的内容根据情节设置逐次给出,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力。 设计意图:节约板面,节省时间,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有利于学生加强记忆。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探究串联、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这节课在本章及整个电学部分都具有重要地位,它是进一步学习电学其它物理概念(如电阻、电功)的基础,是掌握电学中的物理规律(如欧姆定律等)、认识电学中的物理现象必不可少的知识;本节课的学生实验──用电压表测电压,是电学中最基本的技能之一;实验中关于串联、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是进行电路分析的基本根据。可见,本节在整个电学中,处于基础地位。 本节课的目标有两个:在技能方面是练习用电压表测电压,在知识方面是研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这是一节探索性实验课,让学生自主实验、观察记录,自行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学生对探索性实验有浓厚的兴趣,这种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有利于提高认知能力和实验能力,但由于学生的探究能力尚不够成熟,引导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探究串联、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2)练习连接电路和使用电压表的技能。 (3)会利用串联、并联电路电压规律解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串联、并联电路电压的关系,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2)能运用实验法、数据分析法归纳总结物理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利用生动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3)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难点:组织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规范操作、认真观察、仔细分析,得出恰当的结论。 四、教学资源 本节课为学生分组探究实验。每组的器材有:电压表1只、规格不同的小灯泡2只(2、5V和3、8V小灯泡各一个)、电源、开关、导线若干、桔子1个、铜片、锌片(铝片)各一片。 教师演示用的器材:电压表1只、规格不同的小灯泡2只、电源、开关、导线若干,实物投影及配套设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设计思路 为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既学到知识,又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协作精神,本节课采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和探究式学习模式。即先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由学生猜想,把问题具体化,由学生分组进行探究解决问题,再通过交流与合作总结实验结论,最后进行梳理反思,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并活化知识。 六、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用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电灯(不同规格)的电路连接方式有多少种?请画出它们的电路图。 若闭合开关,两灯都能发光吗?发光亮度一样吗? 师闭合开关和同学们一起观察灯的发光情况,并提出问题为什么两灯的发光情况会不一样?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补充: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灯泡的亮度不同可能与电压有关,引出本节实验要探究的 问题:串联、并联电路电压会有什么关系? 引入科学探究的七步骤。 学生回顾电路相关知识,复习串、并联电路特点,将电路图画在练习本上。 学生观察灯泡的亮度并积极思考,说出自己的想法。 学生思考会想到可能是电压不同的缘故。 复习巩固科学探究过程 从电路中灯泡的亮度不同出发,引导学生思考灯泡的亮度可能电压有关,进而引入探究串联、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 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注重物理过程的理解 实验探究 串联电路电压的关系 1、提出问题: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与总电压有什么关系? 2、猜想与假设 请学生进行猜想,并说出猜想的理由。鼓励并肯定学生的猜想。 3、设计实验 请同学们讨论,做这个实验我们需要哪些实验器材?它们的作用各是什么?然后再画出实验电路图。 实验时要测出哪些数据?怎样正确使用电压表? 4、进行实验 教师示范操作,让学生认真观察,准确读数,正确记录实验数据。教师根据本实验的要求引导学生设计表格。 实验时还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做实验。将实物连接投影在屏幕上供实验连接有困难的小组参考。 5、分析与论证 请几个小组将实验数据写在黑板上,让同学们一起观察思考。 教师提问:表格中记录的数据有什么规律?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表扬学生总结出的结论。 6、评估与交流 师:能否得出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为什么? 师:你打算如何再测? 师:除了多测几组数据,为了使结论具有普遍性,应该改变实验条件(更换灯泡、电源)再进行测量。 猜想1:各部分的电压可能是相等的。因为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猜想2:灯泡亮的地方电压大,灯泡暗的地方电压就小。 因为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越大灯泡越亮。 猜想3: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因为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个电池的电压之和。 猜想4…… 采用小组式教学。学生讨论,完成实验器材的选择和实验方案的设计。 请一位学生将电路图画在黑板上。(如图1所示) 学生想好后回答:可以把电压表分别并联在电路AB两点、BC两点、AC两点,测量电压值。正确叙述电压表使用方法。 学生参考课本实验记录表格 生答:连接实物过程中开关要断开,检查好电路再进行实验。 学生做实验,将记录的实验数据填入已设计好的表格里。 学生可能得出的结论: (1)总电压大于部分电路电压。 (2)部分电路电压之和约等于总电压。 (3)部分电路电压有时相等,有时不相等。 (4)亮的灯泡电压大,较暗的灯泡电压小。 生:不能。数据太少了。 生:多次测量。 学生改变实验条件(更换电源,灯泡),进行实验。 综合各组的实验数据得出串联电路电压关系:在串联电路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等于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表达式:U=U1+U2。 教师对学生的猜想结果要有充分的前瞻性。学生的猜想会是丰富多彩的。同时引导学生的猜想应当是有根据的。 培养学生形成科学思维的方法。学生设计实验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作风,教师不要包办。 教师的示范操作很重要,培养学生规范操作实验的能力。 提醒学生要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保持原始数据,不要凑“数据”。 搜集各组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可得一般性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引导学生明白多次测量是为了减小误差。 以小组为单位,资源共享,进行第二次测量。 实验探究并联电路电压的关系 1、提出问题 通过刚刚的实验得出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同学们现在来猜猜并联电路电压有什么样规律? 2、设计并进行实验 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同学们的'猜想呢?电压表要测出哪些数据? 下面同学们自己进行科学探究,研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做实验。(将实物连接投影在屏幕上供实验连接有困难的小组参考) 3、分析与论证 学生积极思考并说出自己的猜想。 学生想好后,请一位同学将电路图画在黑板上,并说明实验时测出AB两点、CD两点、EF两点的电压。 学生们设计表格、连接实物、动手实验。 实验完毕归整器材。 结论:在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相等,都等于并联电路两端总电压。表达式为:U=U1+U2 培养学生实验的迁移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师要做好课堂调控。 教师可以适当渗透误差理论,让学生理解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实验的结论是在误差范围内成立的。 拓展提升 (1)让学生们总结在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正确使用方法中,有哪些相同之处?又有哪些不同之处? (2)两灯电压相等时,两灯一定是并联吗? (3)利用电压表测水果电池的电压。 教师介绍水果电池的制作方法和工作原理 学生总结出二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根据实验结论能马上想出答案并起来交流。 学生会为自己制作的水果电池兴奋不已,开心地测量水果电池电压。 应注意纠正表达不准的知识点。 补充课外知识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总结练习 (1)小结。 (2)练习电压表的读数。 (3)利用串、并联电路电压的关系 计算电压值。 [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本节课探究活动进行回顾、分析,并思考在探究过程中,哪些问题真正弄懂了,哪些问题还不清楚,实验设计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操作中有没有什么失误等等。 学生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应用所学习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体会成功的喜悦。 及时巩固所学习的知识,做好“欣赏者”,与学生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教材简析】 《电器出故障了》是四年级下册《电路》单元的第4课。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面临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经常要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来面对遇到的问题,探索解决方案。问题的解决需要有一定的思路,要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思维方式。本课的学习就是培养学生如何解决无法点亮小灯泡的真实问题,探寻解决方法。具体来说,学生将经历分析电路出故障的原因,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故障电路,并想办法排除电路的故障,最终解决电路的问题,让小灯泡重新亮起来。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真实任务驱动,经历科学实践活动,迁移应用电路知识和技能,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科学实践活动中,学生会进一步加深对电路概念的全面理解与认识。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电路一定是由电池、用电器和导线连接在一起组成闭合回路,用电器才能正常工作。学生对电池、导线、小灯泡的结构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当电路中的小灯泡不亮了,学生知道通过检查电路连接情况去排除故障,也知道要去检查电路中各个电器元件是否能正常工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利用电来点亮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电路出故障了,电流就会中断。 科学探究目标 制作一个电路检测器。 应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并排除电路中的故障。 科学态度目标 培养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精神。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根据科学原理,通过改造简易电路能够制作出“电路检测器”。 初步了解人类的需求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器元件的故障,并想办法排除故障。 难点:让学生掌握正确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每组2~3个小灯泡、导线若干、电池、电池盒、小灯座、坏的小灯泡、没有剥皮的导线、废电池、形成断路的电池盒、1套做电路检测器的材料,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电路故障检测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聚焦 教师谈话:在连接电路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小灯泡不亮的情况。这个时候一定是电路的什么地方出故障了,电路会出什么故障呢?用什么方法去排除这个故障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 板书课题:电路出故障了 二、探索 活动一:什么地方出故障了 1.分析电路什么地方会出故障。 教师出示“电路故障检测记录表”,提问:“电路可能出现什么故障了?”然后各小组开始讨论,请学生把想法填写在表格中。 2.开展全班讨论,收集学生的'想法。 电路故障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连接的问题,另一类是某个部件出故障了,比如小灯泡的灯丝断了。学生可能首先想到的办法是检查电路:看看电池盒两端弹簧夹上的导线有没有夹紧?电池是否放好了?小灯泡拧紧了吗?如果连接没有问题,而小灯泡仍然不亮,就会进一步考虑是某个元件出了问题。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将学生的讨论结果记录在班级记录表上。 活动二:做个电路检测器 学生列举出电路可能出现的故障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用什么办法来检测有故障的电路? 这里学生将学习用一种新的方法来检测电路,就是做一个“电路检测器”,体验科学的检测手段将使我们更为迅速地解决问题。 教师发给学生实验材料,指导学生按教科书中的提示做一个电路检测器;并按照教科书上的方法,先检查电路检测器是否能正常工作:把两个检测头(也就是原来连接开关两边的导线头)接触一下,看看小灯泡是否亮起来。重点提示学生不能用我们的检测器检测家里用电器的电路。 活动三: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故障电路 1.发给每组有故障的电路,用电路检测器查找故障产生的原因。 2.请每组先预测电路可能出现的故障,再检测,并试着排除故障。 3.请学生一边检测,一边把检测的结果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第6页的“电路故障检测记录表”中。 三、研讨 1.教师组织各个小组轮流汇报检测过程,引导学生进行汇报交流。 提问:你们小组检测出电路的哪一部分出故障了?怎么知道它有故障的?用什么办法排除的? 2.加强用电安全教育。 教师再次强调:电路检测器只能在实验室里检测简易电路,不能用来检测220V的电路。 四、全课总结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第1课的“关于电的知识”班级记录表,组织全班同学一起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又知道了哪些关于电的知识?解决了哪个以前不知道的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又产生了什么新问题? 【板书设计】 电路出故障了 合理猜测 小灯泡坏了 灯座松了,没有连上电路检测器→排除故障→小灯泡被点亮 电池没电了 导线坏了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219710067945本课的《学生活动手册》共一项内容,帮助学生检测电路故障时记录检测项目、有无故障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学生首先讨论每一种故障的检测方法,再开始测试,记录测试结果,最后讨论排除故障的方法。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电带给人们生活的影响。 2、能够应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用电安全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够和同学交流。 3、能够搜集到支持自己观点的资料,并运用资料展开辩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到安全用电的重要,树立安全用电的意识。 2、在辩论中善于与人合作,礼貌交流。 科学知识 1、懂得一些安全用电的常识。 2、了解常用安全标志的含义。 教学准备 学生材料:支持自己辩论观点的资料。 教师准备:各种电器的图片或者实物、各种用电安全的警示标志图片或者实物、生活中常见的用电安全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用电安全吗 1、辩论会 邵友谦组(正方):用电不安全 僚幕小组(反方):用电很安全总结:如果注意了用电安全,电可以为我们服务,如果没有注意用电安全,电就会给我们带来危害。 2、怎样做到安全用电? ⑴、绝缘体的应用 出示各种电器图片:人们在设计或选购电器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保证安全。这些电器是怎样保障用户安全的? 如果它们的外壳受到损坏,还能使用吗? ⑵、用电安全标志 为了用电的安全,人们设计了许多提示大家注意的安全标志:分别出示用电安全的`警示标志图片,介绍每个图片代表的意义。 说一说,你还见过其他安全用电的标志吗? ⑶、日常用电小常识 你还知道哪些用电安全小常识? 小组交流、整理 集体交流。(注意纠正学生“自以为”安全用电的行为) 二、对与错 1、判断课文中的案例 出示课本图片,以下事例中,哪些做法是对的,哪些做法是错的,说出你的道理。 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 生活中还有哪些违背安全用电的做法? 2、触电救护小常识。 争分夺秒脱电源,就地抢救莫误延。 松衣解带助呼吸,全力救治别放弃。 3、学习安全用电歌: 大地人体都导电,风筝远离高压线。 湿布不能擦灯泡,修理电器要断电。 晾衣莫挂门前线,安全用电记心间。 见人触电先断电,就地抢救莫拖延。 火警电话119,速离险境求援救。 4、安全用电人人有责: 检查学校的电线,是否有绝缘皮损坏、暴露出金属线的,向家长和学校领导反映,请他们及时处理。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八年级教材第五章《电流和电路》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的电流和电路知识是学好电学的基础,贯穿整个初中电学的教学。本节内容包括电路的构成、三种基本的电路、电流的形成及方向的规定、电路图,能规范地画出电路图、识别电路的三种状态是本节课重要任务。 【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在小学科学课上对电路已经有了一定的接触,但这些认识可能是粗浅的。但对于电路的状态,学生的分辨不清,但又充满好奇心,尤其是发生短路的情况。在教学中可以进行演示,用事实说话,突破教学的难点。学生刚开始接触电路图,学生画图时往往缺少规范性,所以教学时做好示范引导是非常必要的。要分配足够的课堂练习时间,规范电路图的画法,掌握画电路图的技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能记住并会画一些常用元件电路中的符号,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辨别通路、开路、短路,并说出短路的危害。 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路中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3、过程与方法 经历连接简单电路的过程,通过活动认识短路并了解短路的危害经历从观察现象到提出问题的过程,体会电路图的规范画法。 4、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体会到物理与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重点难点】 1、记住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短路及其危害 【教具】短路演示器、电路板,灯泡,灯座,开关及导线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演示板上有一个电铃,还有电池、导线、开关等,怎样让电铃响起来? 电铃响起来了,是因为有电流通过了电铃。 提问:在生活中还有哪些设备是利用电流工作的? 肯定同学列举的电灯、电视、电风扇等事例,进而概括出什么是用电器。 怎样才能使用电器工作呢?这就需要学习有关电路和电路连接的知识。 二、进行新课 1、电路 观察前面电铃的连接图(投影显示) 提问:电铃有电流通过,满足什条件? 学生: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1)电路中有电源提供电流;(2)电路闭合为通路。 你能否以同样的方法连接电路,使小灯泡发光呢? [分组实验]连接单灯电路,闭合开关,观察灯泡是否发光。 针对有些组灯不亮的现象,及时讨论提问。那你分析一下灯泡不亮的原因。 学生经过猜想、分析、讨论,分析各种可能原因,会对开路有更深刻的理解。 教师:以上种种情况,都是电路中的某处断开了,电路就没有了电流,用电器也就无法工作。断开的电路叫开路。 合上开关,小灯泡亮了,电路中又有了电流。要想让用电器正常工作,电路中必须有持续的电流,也就是电路必须是处处接通的。接通的电路叫通路。 分析:闭合开关后,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开关、小灯泡流向电源的负极。 小结: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就叫电路。 讨论:一个最简单的电路,必不可缺的是哪些元件?如果把电池和小灯泡直接连接起来,会发生什么现象? 小结:电路元件的作用。指出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的',四种元件缺一不可。 2、通路、开路和短路 教师:在前面的分组实验过程中,有的同学把小灯泡、导线、开关连接起来后,闭合开关,灯却没亮,这是什么原因呢? 演示开路现象:在演示板上把小灯泡(故意用断丝灯炮)、开关、干电池用导线连接起来,合上开关,小灯泡不亮。 讨论:灯泡不亮,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演示]把小灯泡从灯座上取下,灯泡尾部的金属触点直接接触干电池的两极,用导线把灯泡螺丝套和电池的负极相连,灯泡不两,说明灯丝断了。 演示通路现象:换上一只好的灯泡,把它用导线、开关和电池相连。提问:有什么办法使小灯泡熄灭? 演示短路现象:在发光的灯泡两端并联一跟导线,在短路的瞬间,灯泡熄灭了,拆掉这根导线灯泡又亮了。 分析:在发光的灯泡两端并联一跟导线,灯泡为什么不亮呢?这是因为电流直接从导线和开关中流过,而灯泡中几乎没有电流,因此灯不亮。不仅如此,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上,电路中会有很大的电流,可能把电源烧坏,还可能引起火灾。这是绝对不允许的。这种情况叫短路。 小结:断开的电路叫做开路;接通的电路叫做通路;直接用导线把电源的两极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短路。 3、电路图 如何把演示板上的电路连接情况反映出来呢?用画实线代替导线,画出课本实物的连接图,及时反馈、矫正。 教师:如果都用实物连接图来表示电路连接情况是费时、费力的,其连接情况也不易识别。 下面我们用统一的符号表示电路中的各元件。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电池、开关、灯泡、电铃、电动机等元件的符号,要求同学跟着一起画。 教师示范门铃电路的电路图画法。仔细观察不妥电路图,归结电路图作图规则。 再要求学生把课本的实物连接图画成电路图,及时反馈,同时指出同学画图当中出现的错误。 小结: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电路图不仅画起来比实物图方便,而且看起来也方便,所有复杂的用电器的电路都有电路图。 4、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不仅要学会看电路图,辨认通路、开路和短路,还要学会根据电路图来实际连接电路。连电路使要注意以下几点:(1)电路的连接要有序(通常按电流方向);(2)连接过程中,开关应该是断开的;(3)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有无短路;(4)若连接无误,要试触(点接开关),观察有无异常现象,(若异常,应立即断开开关)。 【板书设计】 1、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的,四种元件缺一不可 2、电路的三种连接方式:短路、通路、开路 3、电路符号 教学目标 1、在简单电路中增加一节电池或者一个小灯泡,观察小灯泡的亮度有没有变化。 2、了解什么是电路暗箱,电路暗箱有什么特点。 3、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暗箱,让同伴来检测。 教学重点 了解什么是电路暗箱,并且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暗箱,让同伴来检测。 教学难点 学会制作和检测电路暗箱。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导线、小灯泡、电池、制作电路暗箱的材料、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跟大家来做一个猜猜乐游戏。 2、教师把两根导线的一头握在手里,问:同学们,老师握在手心里的导线是连着的还是断开的? 3、学生猜一猜,老师松开手进行验证。 4、教师引导:我们这样猜的话,只能靠运气,有没有方法判断老师握在手心里的导线是连着的还是断开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方法。 5、板书课题: 14、电路暗箱。 二、教学新课 活动一:在电路中增加电池或灯泡 1、教师出示一个简单电路,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这个简单电路的组成。 2、假如我们在简单电路中增加一节电池或者一个小灯泡,那么小灯泡的亮度会不会有变化呢?先请同学们来预测一下。 预测: 增加一个电池,小灯泡变亮。 增加一个电池,小灯泡变暗。 增加一个灯泡,小灯泡变暗。 增加一个灯泡,小灯泡变亮。 小灯泡的亮度会不会有变化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大家的猜测。 3、学生分小组活动,在简单电路中增加一节电池或一个小灯泡,观察小灯泡的亮度有没有变化。 4、全班交流,得出结论。 预设:在简单电路中增加一节电池,小灯泡变亮,增加一个灯泡,小灯泡会变暗。 活动二:解电路暗箱 1、教师引导:同学们,让我们来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暗箱,让同伴们来检测。 2、出示课本43页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初步了解一下本次解电路暗箱的要求。 3、如何解电路暗箱?出示课本43页“解暗箱提示”。 这个电路暗箱有4个触点,分别是A、B、C、D,触点之间可能连接了导线、小灯泡、电池。根据外接灯泡的变化,判断暗箱里两个触点之间的情况。 解电路暗箱指导。 4、观察43页电路暗箱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说一说这个电路暗箱有几种接法? 预设: A—B A—C A—D B—C B—D C—D B—A C—A D—A C—B D—B D—C 5、根据大家的观察,我们发现这个电路暗箱可能有12种接法,触点之间,可能连接的是导线、小灯泡、电池。如果连接的是导线,外接的小灯泡会有什么变化?如果暗箱里连接的是小灯泡或者电池,那么外接的小灯泡又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预设: 如果两个触点之间连接的是导线,那么外接的小灯泡亮度不变。 如果两个触点之间连接的是小灯泡,那么外接的小灯泡亮度变暗。 如果两个触点之间连接的是电池,那么外接的小灯泡亮度变亮。 6、下面我们就根据我们刚才讨论的几种情况来进行检测,得出结论,填写好课本43页的记录表。 学生分小组进行检测,验证自己的推测,填写好记录表。 全班交流,展示各小组的'检测记录表,说一说本小组的检测结果。 7、交流讨论:你认为出现这几种检测结果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8、教师小结:我们通过电路暗箱进一步了解了电路的特点以及工作的原理。 三、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什么是电路暗箱,并且通过解电路暗箱进一步了解了电路的特点以及工作的原理。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进一步去探索关于电路暗箱的知识和秘密。 板书设计 14、电路暗箱 判断导线的通断 增加元件对电器的影响 解电路暗箱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让学生进一步熟悉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会区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实验的良好习惯。 (二)实验器材 电池两节,小灯泡两个,开关三个,导线若干 (三)实验过程 1.课前复习 首先带领学生对电路的知识进行复习,回顾什么是串联电路?什么的并联电路?让学生回忆上节课老师通过演示进行的.串并联电路的实验。 2.进行实验 实验电路图 串联电路实验电路图 并联电路实验电路图 实验步骤: (1)、检查器材 (2)、按照合理的位置摆放器材 (3)、根据电路图按照顺序连接电路 (4)、检查所连接的电路 (5)、闭合开关,观察灯泡明亮情况 (6)、记录实验情况 (7)、整理试验台,把实验器材回归原位 实验注意事项: (1)、连接电路时一定要按照电路图给的顺序连接 (2)、为避免连接错误,连接电路时最好从电源正极开始连接 (3)、并联电路连接时最好先连好一个完整的支路,再把另一个支路并联到第一个支路上 (4)、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 (5)、实验结束时一定不要忘了整理器材 4.实验小结 各个小组进行交流,讨论一下本节课的收获 5.布置作业 (1)、填写实验手册 (2)、会画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图 反思:略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知道电路有两种基本的连接方式。通过探究实验的观察、比较,探究出串联、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在探究中,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在交流与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2.能利用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判断生活中电路的连接方式,让学生从物理走向生活,激发学习热情。 主要教学内容 1.电路有两种基本连接方式:串联、并联。 2.串联、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 3.家庭电路等常见电路的连接方式。 教学过程设计 1、引入课题 针对两个暗箱进行演示实验。 2、探究电路连接的两种基本方式 请学生利用提供的器材,设计出一只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的电路。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学生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对两个暗箱的连接情况作出猜想。 学生互相讨论并试着连接。将成功的电路连接在导引卡上用电路实物图表示出来。 用实物投影交流探究结果。 对照电路图教师介绍串联、并联电路的概念,和并联电路中干路、支路的区别。 提问:通过探究,你现在是否能分析判断出暗箱电路的连接方式? 教师指出:无论是串联还是并联电路,都可以实现一只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因此要区分两个暗箱的连接方式,还必须对两个电路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反思:利用暗箱引入课题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对原因的`合理猜想会使接下来的探究事半功倍。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成功的喜悦。用电路图直观地表示电路的连接情况,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借助电路图介绍概念,直观形象。通过学生的思考,对探究结果是否能解决“暗箱问题”做出评价。 介绍两种连接方法的电路图。 3、比较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教师指导学生分组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探究活动: (1)去掉一只灯泡是否会影响其它灯的工作? 提问:教室里的日光灯是如何连接的?为什么? (2)开关位置的改变能否改变对电路的控制作用? 对探究过程作出简单评价。 提问:通过比较,请归纳出造成串联、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判断: a)教室中的日光灯是如何连接的?理由是什么? 路灯是怎样连接的?理由是什么? b)节日小彩灯是怎样连接的? c)冰箱的压缩机和灯泡之间是怎样连接的? 反思: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的进行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比较。学生通过亲手实验,再现课的开始教师的实验过程,判断出暗箱的内部连接方式,又一次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利用刚分析出的两种电路的特点,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能使学到的知识立即得到反馈。 利用教师提供的表格将实验现象有序地记录下来,有助于比较得出结论,同时也让学生得到方法的引导和借鉴。比较归纳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和区别。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掌握家庭电路的组成。 2、懂得火线、零线的概念。 3、理解保险丝的作用。 4、 了解插座及家用电器的接地。 5、 了解测电笔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能力目标: 会解决有关家庭电路的简单问题。 情感目标: 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阐述家庭电路的组成,各个组成部分是什么,起什么作用,它们是怎样连接在一起的。 教材介绍了家庭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教材首先运用学生已有的串、并联电路的知识,根据家庭电路的特点。指出在家庭电路中,所有的用电器都是并联接入电路的。然后给出家庭电路图和各组成部分的实物图,介绍了什么是零线和火线,使学生认识家庭电路。再分别介绍电能表、保险丝、插座的作用、连接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关于电能表,说明了其作用和规格。保险丝与生活用电联系很密切,对其原理教材作了说明。教材详细说明了三孔插座和三脚插头的作用,以及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为什么要接地的道理,使得教材与生活的联系更为密切。教材最后介绍了用测电笔辨别火线与零线的方法,符合生活实际需要,也为第三节安全用电知识做了必要的知识准备。 本节的另一个难点是虽然学生对家庭电路有一定的了解,但家庭电路与生活实际联系十分紧密,应把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重点教授给学生。同时也由于现在施工日益注重美观,所以家庭电路中的许多线路都埋在墙内,讲解起来可观察性差,应努力让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起来。 教学建议 本节课教学内容可以主要采取问答形式教授,通过提问引起学生对身边熟悉的事情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讲解时避免理论化,要求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确实可以解决实际问题。 1、家庭电路的组成,教学时应先演示示教板,让学生观察任何一个家用电器的通断都不影响其他用电器。或者可以依次通断教室内的各盏电灯,看它对其他电灯有无影响。然后可提问学生: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是并联的还是串联的?这样连接有什么好处? 2、在讲述电能表时,应让学生观察表盘上的铭牌,从而计算出电能表允许安装的家用电器的最大功率。并举出数字实例让学生分析许多大功率用电器同时使用,电能表是否能安全工作?这样可以使学生获得较深刻的印象。 3、保险丝的作用和原理在本节课里是重点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解。 (1)保险丝的作用,在电路中的电流增大而超过线路设计的允许值前,能立即自动切断电路,串联在电路中的保险丝就可以起到这种自动切断电路的作用。以保证电路的安全,避免发生事故。 (2)保险丝为什么能在电路中的电流过大时,自动切断电路呢?这是因为选做保险丝的材料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电阻率大。这样电流通过保险丝时发热多,温度能迅速上升;②熔点低。电流过大,温度上升到熔点时能及时熔断,使电路切断。 (3)保险丝的实际应用,这里可以简要说明,保险丝越粗,熔断的电流就越大;实际中应根据电路设计的安全电流,选择合适的保险丝。 (4)保险丝熔断实验,为了使学生对保险丝的作用获得具体的感性认识,可利用示教板演示保险丝的作用。 4、插座的作用是本节的又一要点时,演示家用电器是怎样插到插座上的。三孔插座和三脚插头的作用及家电的金属外壳接地的问题,应该用实物、挂图或幻灯投影片予以具体说明,使学生认识电冰箱、洗衣机等具有金属外壳的电器,为什么其电源插头必须使用三脚插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常见的电路符号,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能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3)初步培养学生的电学实验操作技能。 (4)初步了解开关在电路中不同位置时的控制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实验的方法探究串、并联电路的区别,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2)让学生经历从简单的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并能口头或书面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过程,体会到分析、归纳、论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2)通过例举生活、生产中的简单串、并联电路的实际应用,让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 (3)使学生得到安全用电的初步教育。 【教具及实验器材】 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初中物理电学磁性元件一套,1、5V干电池60节,2、5V的小灯泡(灯座)60个,开关60个,导线若干。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 激趣引入 1、复习常见电路元件符号的画法。 2、出示一长串小彩灯,并接通电源使它发光。 3、多媒体放映家庭照明电路中用电器工作情况。 4、激趣引入新课。 1、练习电路元件符号的画法。 2、观察小彩灯的发光情况。 3、思考小彩灯及家用电路元件的连接。 4、讨论提问。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电路元件符号的画法。 2、通过观察小彩灯的发光现象及家庭电路中用电器的工作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强烈的求知欲。 组成串联和并联电路 1、强调电学安全操作要领,防止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 2、介绍常见实验器材。 3、问题:你能否选用一些器材使一盏灯亮? 4、学生在黑板上连通电路使灯泡发光后,要求全体学生画出电路图。 5、提问:如果给你两盏灯和一个电源,你能同时使两灯都发光吗?有几种接法? 6、利用多媒体进行分析、归纳。 1、牢记电学安全操作要领。 2、认识各种器材。 3、学生上台利用磁性元件在黑板上连接电路,使灯泡发光。 4、画电路图。 5、学生动手、动脑,相互讨论,然后画出电路图,再连接实物图。 6、设计由3盏灯组成的电路图。 1、树立安全用电意识。 2、能认识常见的元件。 3、培养学生初步的电学实验的操作技能。 4、初步练习根据实物图画简单的电路图。 5、初步练习简单的电路设计实验方案,培养相互协作的情感态度,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6、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探究串并电路的特点 1、在学会连接串、并联电路后,引导学生对照实际电路,观察比较在不同电路中,各元件的连接方式、电流路径、开关在不同位置的控制作用有何不同。 2、师生共同对各组汇报的问题进行初步的评价和筛选,确定部分合理的问题进行探究。 3、要求各组学生将设计好的实验方案画好电路图。 4、学生连接电路,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学生注意观察开关在不同位置的`控制作用。 5、教师准备视频展示台。 6、师生共同分析归纳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并板书结论。 1、学生小组讨论、相互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2、在教师的指导下,各小组学生自行确定探究的方向。 3、学生分组讨论后画出电路图。 4、按照电路图沿着一定的顺序连接好电路,并进行实验。 5、学生到视频展示台上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同时也分享其他同学的成果,弥补自己的不足。 6、学生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实验验证。 1、培养学生善于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有初步提出问题的能力和胆量。 2、学习制定简单的实验方案,体验对所探究问题的合理性进行筛选的过程。并培养学生在相互交流过程中,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3、巩固电路图的画法。 4、再次练习实际电路的接法,培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 5、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独立尝试,体验成功的乐趣,并使他们的综合技能得到提高。 6、让学生经历从简单的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并能口头或书面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过程,使他们体会到分析、归纳、论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课堂巩固 1、多媒体播放:夜晚的路灯,满天星彩灯串,高大建筑物上的装饰彩灯。 2、多媒体投影电路图:ABCD这四个电路哪个是串联电路,哪是并联电路?为什么? 3、问题:比较串、并联电路有哪些不同? 1、相互讨论交流,阐述自己的观点,对不同的看法可进行辩论。 2、学生独立分析并回答。 3、个别回答,相互补充。 通过观察五彩缤纷的灯的世界,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能产生美的感觉,从而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 2、再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讨论,加强对所学知识巩固。 小结和练习 1、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收获。 2、思考题 1、学生自我总结。 2、完成思考题。 1.备教材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电学。本章的主要特点是,培养学生的兴趣,规范学生的语言及实验操作,认识各电学器材的作用和规范使用,注重联系实际、注重过程与方法的渗透和注重培养人文素养。 本节《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是开章首篇,充分体现了以上四个特点。家用电器、电源的能量转化和“手电筒”部分,呈现生活真实问题,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认识电路的基本元件组成及各组成元件的作用,教学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各元件的作用,注重过程和方法的渗透。通过活动学会连接简单电路,认识电路的三种状态,会根据实物画电路图,培养实验操作技能。 教材中“用电器”这部分内容,紧扣用电器的作用是消耗电能,联系生活实际,尽可能多的让学生讨论家庭生活中用电器的能量转化,教师在教学中过程演示电动机转动的小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有电动机部分用电器的能量转化。从而师生逐步归纳用电器的能量转化,是本节的难点。教材中“用电器”这部分内容,紧扣电源作用是提供电能,再利用PPT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直流电和交流电。在理解了各元件作用后,初步让学生感觉到设计的喜悦,利用手电筒实物,结构图,感觉电流路径。 教学过程中有收有放,通路状态,学生根据活动成果很容易辨别。断路状态,开关断开,学生也很容易辨别,此处直接放给学生。断路状态中,电路可能是某处接触不良,导致断路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的疑惑,带着问题去找简单故障,同时引导学生初步电路中形成电流的条件。短路状态的教学分两部分,一是认识短路的危害,教学中利用学生出现的短路故障,让学生用手去摸,切身感受短路会引起电源和导线发热,同时教师演示家庭电路中出现短路很容易引起火灾的演示实验,让学生强烈感受到电路绝不允许接成短路。二是会辨别短路,电源短路部分学生较容易辨别,用电器被短路部分,教师请学生演示实验,通过现象分析原因,更加形象直观。同时,学以致用,利用书本WWW题型,师生根据电流路径共同辨别电路的三种状态,提高课堂效率。 根据实物图设计电路图的教学环节设计中,设计同学尝试设计手电筒的电路图,师生共同体验美感过程,小结电路图设计的几点要求;再根据同学们感兴趣的电动机模型,完成电路设计。 教材以“电路各元件作用”和“电路的三种状态”的系列问题为载体,学生不但可以学习知识训练技能,也能够体验探究的过程与方法,而且可以促使其美好情感和价值观的进一步提升。本节课程内容虽然难度不大,但它是电学的开首片,体验探究电学的过程,培养情感态度是引领学生学习电学的关键一课。是学生学好电学的基础,是学习“电路设计”“电路的连接方式”所必需的预备知识,所以本节在物理教与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重要和突出的。 2.备学生 (1)生活经验。虽然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没有学习过电学,但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师要在课堂上要充分给与体验的的机会与时间,初尝探究的喜悦。 (2)知识与能力储备。用电器和电源的能量转化,学生在学习了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已有一定的基础,在学生举例的同时,教师注意给予适当的引导。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部分,教师仅需引导学生规范语言,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短路部分,学生有一定的感知,但具体是什么原因导致短路的,怎样的电路才能称之为短路,学生并不太清晰,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让学生感觉短路带来的危害,因此,电学中绝对不允许连接短路。 3.备教师 针对以上实际情况,根据教师自己的教学特点,扬长避短。一方面,教师充分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储备,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发掘他们的生活经验储备,充分发挥其知识与能力储备的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体现课堂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逐层探究,把握好课堂节奏,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用多种手段把抽象问题具体化,克服学生的认知障碍;通过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动力操作和视频分析等组合,降低学生对抽象概念电流形成的难度。 4.备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学生、教师的实际情况,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个方面,确定以下导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电源是能持续供电的装置,了解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 初步认识家用电器。通过实例,知道用电器是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装置。 通过实验认识电路,知道通路、断路和短路,了解短路的危害。 2.过程和方法: 会分析各种各样的家用电器能量转化。 通过观察和联系实际来认识常用的各种电池和用电器 通过活动学会连接简单电路,培养实验操作技能。 通过观察手电筒,体会电路的组成及其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与讨论,了解家用电器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通过连接电路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乐于动脑找出新的连接电路的方法。 增强节约用电的意识。 总之,希望通过对课程标准、教材、学生、执教者本身尽可能多的认识,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采用科学严谨的教学设计,充分发挥教师促进者、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的角色功能,促进、引导、组织学生去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探究发现,通过与学生的合作,促使培养学习电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什么是电流、电路和电路图。 2、知道什么是电源和用电器。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电流的产生,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连接电路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连接电路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学习习惯。 2、通过“根据电路画电路图”的训练,使学生不怕重复,不厌其烦,从而形成坚韧不拔的意志。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电路中形成电流的条件,从而得出电路的基本组成。 教学难点 组织、指导学生在连接电路过程中,认真观察和分析,并能得出正确结论。 教学方法 探究法、实验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干电池、小灯泡、导线、开关、小电动机、门铃、发光二极管、实物投影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我们生活在电的世界里,也许你会感到它很神秘。为什么收音机通上电就能放出音乐?为什么电视机通上电就能看到影像?为什么电饭锅通上电就能做熟米饭?为什么电风扇通上电就能转动?电就在我们身边,对于电,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甲]我觉得电挺神秘的,电是从哪儿来的呢? [生乙]为什么一按开关,电灯就会亮了呢? [生丙]要小灯泡发光,应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生丁]哪些物体可以导电呢? [生戊]水的流动能看见,那么,电流的流动能看得见吗?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很好。实际上,这些看似复杂的东西都是由最简单的电路组合而成的,让我们走进这个“电的世界”看一看,试一试,现在就来分组,每两个人一组,自己动手,不要错过机会。不过在动手实验之前,要带着问题去做。知道吗? 二、新课教学 1、想想做做:怎样连接电路? [师]请大家看一看,你们的台面有什么器材?你能否将这些器材连接,分别使小灯泡发光、电机转动?看谁做得最快。 [生甲]老师,实验时要注意什么吗? [生乙]这个电会不会电人啊? [师]不会电人的,放心去做(36V以下的为安全电压)。这两位同学能够大胆提问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其实实验是一门科学,绝对不能违背操作原理。注意: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否则会烧坏电池,甚至会发生危险。现在,开始动手吧! [学生动手实验,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和评价。] [提问、讲授新课]: [师]真快啊!你们真棒。我已看到小灯泡亮、小电动机转,也听到你们的门铃在响,你们的'实验成功了,说说对于哪些问题,你们已明白了。 闭合开关,灯泡就亮了,为什么?什么叫电流?电流是怎样形式的? [生]老师,我想问一个问题可以吗? [师]可以。 [生]电流流动能看见吗? [师]本来是看不见的,现在来模拟一下,让你们看看,要细心观察。 [动画演示]电流的方向 [师]同学们注意观察电流流向的慢镜头,你说出电流是怎么流的?它是什么方向? [生]电流沿着“电池正极→用电器→负极”的方向流动。 2、电流的方向是怎样的?如何判断电流的方向? [师]对于整个电路来说,电流方向是从电源正极出发经用电器流回负极的,而对于灯泡来说,电流在灯丝中无论沿什么方向流动。都能发光。 [小结]:电流方向的规定: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电路中电流的方向:电源的正极——用电器——电源的负极。[板书] Ex:让学生在自己所画的电路图中标出电流的方向。 (教师在此可简介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举个例子说吧,有一种二极管,电流流过时能够发光,叫发光二极管。如电视机、收录机等许多家用电器上的指示灯都是发光二极管;有些城市道路上的红绿灯、广场上的大屏幕电视、马路两旁的布告牌等都用的是发光二极管。 [生]原来漂亮的发光布告牌是用了发光二极管。如果我要在设计的小玩具中接入二极管,那玩具就会发出各种光,到了晚上会很漂亮! [师]你能想到“学有所用”值得我们学习,好多的发明家就是从想开始的。我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动手动脑设计出自己的独特的小玩具或学习仪器。 3、PPt演示、让学生判断灯泡的亮和灭?教师在此可适当补充“通路”、“断路”和“短路”的概念,并引出电路中形成电流的条件? (1)处处连通的电路叫通路;有一处断开的电路叫断路; 不经过用电器直接将电源两极相连叫电源短路,(讲清危害) 将一导线直接连在用电器的两端叫用电器短路。 [师]从演示中可以看到:当闭合开关时,灯泡亮,电路中有电流流过。 [师]大家观察和实验都很认真。电流形成除了有电源外,还需要电路闭合。就像大家做的实验。当闭合开关时,灯泡亮,小电动机转动,门铃响;断开开关时,就没有电流,用电器不工作。 (2)电路中形成电流的条件?[板书] 有电源电路闭合(即处处接通)[板书] [师]很高兴,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实验、讨论、归纳出了电流的形成条件,为我们的成功鼓掌! ([生]沉浸在喜悦之中,学习热情高涨!) 4、探究:电路的构成 [师]下面让我们一齐来探讨电路的基本组成。 [生甲]灯泡、小电动机、门铃等是需要用电的仪器,可以统一叫做用电器。[板书] [师]对,用电器是需要有给它提供电能的装置,谁给它提供呢? [生乙]一定是电池。从实验中可看出,开关是控制用电器工作的,而导线是起连接作用的。 [师]说得非常正确。电池是提供电能的装置,同学们用的电池叫干电池。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提供电能的装置呢? [生]发电机可以提供电能。生活中的各种电池都行。 [师]对。能够提供电能的装置,我们把它们叫电源。如我手里拿的是咱们实验室的学生电源,它可以代替电池使用。 [生]我们这个实验是不是就是连接电路呢? [师]是的。那这个简单的电路组成是什么呢?谁能总结一下? [生]电路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板书] n简单电路的构成及作用:P102 (1)电源—— 提供电能 (2)用电器——消耗电能 (3)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4)导线——电流的通道 评:在平等的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5、动手动脑:画电路图 [师]刚才同学们做实验时用的是实物,我们要把电路画下来,该怎么办? [生]我们不是在光学中学过,用符号来画光路图。我想电学中也可以用符号来表示实物。 [师]如用符号来代表电路中的各个实物,就叫电路图。看来,大家“类比”的方法掌握的很好。 接下来,同学们就看一下课本上几种常用元件及对应的符号,用最短的时间记住它们,比比谁最快! (学生记,教师给予指导,如何用形象记忆法、理解记忆法等)。 教师注意纠正学生常犯的几个错误: 6、[想想议议] [师]下面大家看课本P104图5。2—9是某人连接的电路,用刚学过的知识判断一下小电动机能转吗? [生甲]不能转。 [生乙]因为当电路在闭合时,电路中才会有电流。这个实验中的电池没有接在电路中,被“甩”在了外面。 [师]分析的很好。电路的闭合性是很重要的,否则用电器就不能正常工作。那可不是我们的目的。 三、交流与评价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一)、电路中形成电流的条件: (1)有电源 (2)电路闭合(即处处接通) (二)、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电源正极→用电器→负极”。 (三)、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四个部分) (1)电源——提供电能 (2)用电器——消耗电能 (3)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4)导线——电流的通道 (四)、电路图:利用规定的符号代替实物, 把电路表示出来的图形就是电路图。 【电路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电路教学反思12-14 电路教学反思05-28 《简单电路》教学反思11-19 简单电路教学反思06-13 简单电路教学反思06-12 电路教学反思(精选21篇)08-20 电路教学反思15篇12-16 简单电路教学反思优秀10-25 电流和电路的教学反思12-02电路教学设计3
电路教学设计4
电路教学设计5
电路教学设计6
电路教学设计7
电路教学设计8
电路教学设计9
电路教学设计10
电路教学设计11
电路教学设计12
电路教学设计13
电路教学设计14
电路教学设计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