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乡下人家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1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乡下人家》让我们共同回味一下乡下人家的美景,现在请闭上眼睛,听。师:“房前屋后那碧绿的藤蔓,拌着春雨从土里探出头的竹笋,一群小鸡在庭院中觅食,一群鸭在水中嬉戏玩耍,夏天人们在树荫下边吃晚饭边话家常,秋天的夜里人们伴着纺织娘甜美的歌声进入梦乡”。
二、畅谈感受、读中感知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生畅谈感受)师:文中有两个词特别能表现出作者的感受,请默读课文,找一找。学生揭示“独特、迷人。” 说说你对这两个词语的理解。让我们用喜欢的方式学习,说说作者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乡下人家景色独特、迷人。带着这个问题先自己读课文,再与小组同学交流。
三、汇报交流、读中感悟
学生可能找到的相关语句: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教师用男生和女生对比读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对比的写作手法的好处,并能更深刻地体会到乡下人家景色的独特之处。
“还有些人家,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理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此句的难点在于理解“朴素”和“华丽”在句子中的意思。教师可先让学生观察这两个词的.关系,发现它是一对反义词后,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加以理解。
“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这句话抓住“探”字来理解,并反复指导学生朗读。同时把这个句子积累下来。
“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又是一个拟人句,让学生以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此处不仅指导朗读,还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感受。
“月明人静的夜里,他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
升华感情,小结。
四、回归课文,揭示写法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的。
(如果学生不能找出房前、屋后这个空间顺序教师就适时引导。)
五、总结全文、拓展阅读
乡下人家这篇课文让我们体会到了乡村恬静的生活和独特、迷人景色。课文后还有一篇短文《在天晴了的时候》回去读读体会一下又会给你怎样的感受。
【板书设计】
春、夏、秋
21、乡下人家白天、傍晚、夜间
独特、迷人 房 前、 屋 后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2
一、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正确读写带有生字的词语,并掌握多音字“冠”“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乡下人家的景物来表达感情的写法。
4、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对大自然由衷的热爱之情。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了解乡间那充满温馨和诗意的田园生活么?今天,老师将和你们一起走进“乡下人家”,去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二、自由阅读,扫清字词障碍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
2、同桌互读课文,并交流生字新词的读音,教师重点指导“巢”字的音和形。
3、指名分段读文,教师指导朗读重点句子,想一想,乡村生活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4、组内互读课文,交流个人感受。
5、仔细观察插图,默读课文,画出你认为课文描写最美的一处乡村风景,并联系课文想想自己的理由,可以在书的空白处写出来。
三、整体感知
1、课文分为几部分?各部分主要写了什么?(1—4)春季房前屋后景色佳。(5—6)夏秋乡村人景相协。
(7)乡下人家每时每刻风景皆宜。
2、朗读课文,用“”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3、课文的写作顺序: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
春夏秋、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
4、文章的写作特色(空间时间交叉叙述)
景物顺序:植物——动物——人物时间顺序:白天——傍晚——夜晚空间顺序:房前——屋后——河中季节顺序:春——夏——秋四:教师小结,再现全文
乡村生活真是太美了,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请你想象乡村生活的画面,再读一读全文吧!
五:写写生字,记记生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乡村生活是多么淳朴自然,又富有情趣,能否将你最喜欢的语句读给大家听,让我们一同来感受美、品位美。
二、品味语言
1、组内品读,交流感受。
2、全班交流,知道朗读。
A、几场春雨过后,到哪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拟人化的'手法使人感觉生动、自然)
B、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对比的手法使人感觉别致生动、亲切可爱)
C、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体现了宁静、和谐的农家生活画面)教师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乡村淳朴、宁静的生活以及作者朴素自然的表达方法。
3、体味语言感情朗读。将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试着有感情的朗读。
4、体会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进一步深化主题。
A、自由朗读这一自然段,怎样理解这句话?
B、同桌交流
C全、班交流三:积累语言
1、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边读边想画面。
2、仔细读一读你喜欢的部分,并把它们背诵下来。
3、认真抄写或默写你喜欢的部分。
四、阅读链接
1、自由朗读《在天晴了的时候》。
2、想想作者描写了哪几种景物,是怎样描写的,说说你的感受。
3、全班交流。
4、有感情的朗读,并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
五、布置综合性学习任务。
板书:瓜藤攀檐图鲜花轮绽图鸡鸭觅食图
院落晚餐图总:独特迷人
月夜睡梦图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3
一、精读课文,重点体会
在《乡下人家》丰富多彩的画面中,肯定有你最喜欢的一处风景,我们现在就聚焦这个画面所在的段落,读一读,并画出最能表现这个画面美的句子,说说作者怎样写出这处风景美的。
(一)我们先来看一看作者是怎样抓景物的吧。
请你来交流。
你从第一段文字中发现了作者抓住了房前的瓜藤来描写,是的,来到乡下人家,我们和作者一样,第一眼看到了吸引人的屋前的长长的瓜藤。
请你接着说。
你从第二段文字中看到了作者抓住了门前的几株花来描写,当然,来到房前,最夺目的当然是朴素中带有几分华丽的花了。
请另外一位同学接着交流。
你发现作者抓住了乡下人家门前屋后的悠闲散步的常客——鸡来描写,很好。
有一双慧眼的我们还要学会思考,我们一起梳理一下,想要描写一处风景,景物是非常多的,我们不能一一描写,我们应该像作者一样抓住风景中最吸引我们的景物来描写。
(二)抓住了最吸引我们的.景物,怎样把它写美呢?
我们一起来边默读边思考。
请你来交流。
你发现作者抓住了瓜藤中长长的样子、绿绿的叶子、以及藤上青、红的瓜,写出了别有风趣的瓜藤图,你会发现会思考的样子真美。
你来说一说。
你梳理出了自己的想法,作者描写了竹绿绿的颜色、笋成群地探出头来的姿态,写出了一幅春雨中生机勃勃的竹笋图,你的感悟和概括能力真强,为你点赞。
你来谈一谈。
你很会学习,你发现作者生动的描写了母鸡、小鸡、雄鸡一家人悠闲觅食的姿态,展现了乡下人家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同学们,其实刚才大家的交流,就是作者描写景物的成功之处哟,即抓住景物最明显的特点来写,如它的颜色、形状、姿态等。
二、结合略读课文和课外阅读中类似的文章,巩固学习的方法
这种描写景物的方法,我们从略读课文中也能发现它的影子,我们就以《三月桃花水》为例,请看第6自然段,也学我们刚刚学的《乡下人家》中的方法,怎样抓住景物,怎样抓住景物中的特点,说一说作者怎样描写这一处风景吧!
请你来交流一下吧。
你说得很好,作者借桃花水的口描写了春天之中最吸引人的燕子、垂柳等景物,抓住了燕子飞过天空、垂柳随风舞蹈等姿态描写了春天的美丽。
这种描写景物的方法,我们处处都能发现。不信,请看,《当天晴了的时候》乡下将会有另一道风景,作者是怎样抓住景物及其特点来描写的呢?
请你交流一下。
下雨之后的小径,清新又湿润,小草更加新绿,作者就是抓住了最吸引人的景物和景物的特点进行了描写,给我们展示了一幅雨过天晴后乡下的独特风景画。
三、学以致用,读写结合,进行仿写
其实在我们身边,不管生活在乡下,还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小区,都有那么一道独特的风景,请你回忆一下,也学这第二段中的方法抓住景物特点,给大家讲一讲你身边的风景吧!
请你来说一说自己看到的风景吧。
我们一起欣赏一下他眼中的风景(出示仿写片段)。这位同学能够学以致用,抓住最吸引人的景物和景物的颜色、姿态等特点进行描写,真好。
我们的身边不论什么季节,不论什么时候,都有迷人的风景,现在请同桌互相交流一下吧。
从来都是美的风景让人留恋,美丽的文字触动心弦。那么描写风景老师给你支个招:抓住最吸引我们的景物,抓住景物最明显的特点,如颜色、形状、姿态等。
四、作业布置
我们可以走进田园,走进乡下,体验这里的风景,然后选择一处喜你欢的田园风景,并仿照《乡下人家》的写法,抓住最吸引人的景物和其鲜明的特点写下来。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乡下人家》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通过描绘一个个自然、和谐的场景,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教学这篇文章,一是要引导学生体会乡村生活的自然亲切、优美恬静,感受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二是要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作者善于抓住乡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描写乡村生活的特点。
[教学目标]
⒈能在随文阅读中认识生字,在朗读感悟中积累词语。
⒉感受乡下人家房前屋后独特、迷人的风光,品悟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⒊学习作者对动物悠闲生活的描写手法,想象仿写,感受乡下人家人景合一的美好境界。
[教学过程]
课前:
同学们,上课之前,先请大家欣赏几幅画面,这是哪里的风光?对,这就是我们熟悉的乡下风光。有想过把我们生活的地方写下来吗,该怎样去写?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陈醉云先生的“乡下人家”,去感受乡下生活的和谐和美好。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来描述这样自然亲切、优美恬静的乡村风光的呢?让我们读读课文。
2.自由读文:注意生字词,课文中写到了哪些景物?圈出来。
3.学生反馈
4.是啊,乡村风景真是太美了!文中有一段直接写了作者对乡下田园风光农家生活的感受。你能找到吗?
出示: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过渡: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来描述乡下人家的独特、迷人的呢?让我们先走到乡下人家那小小的房屋前看看吧!
二、再读课文,感受乡村风景的独特和迷人
长藤绿叶彩瓜
1.出示词语:瓜藤叶装饰
(1)请生读,注意“装饰”
2.出示短语: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别有风趣的装饰
(1)老师问,学生答读:怎样的瓜?怎样的藤和叶?怎样的装饰?读着,相比刚才如何?
(2)可惜这还不是一个句子,仅是短语。
3.出示句子: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
(1)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成了谁的装饰?(房屋)
(2)请生读第一、二句。
(3)理解:别有风趣——有别于其他风味、情趣。有别于什么呢?
4.出示具体的长句子: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1)有别于什么?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这样的装饰我们一般在城市里,高楼大厦前看的到,让你有什么感觉?(威严、庄重)。如果放在农家小院,行吗?为什么?(不协调,不自然),是啊,所以作者说——(学生齐读)
(2)板书:长藤绿叶彩瓜
(3)出示齐读:长藤、绿叶、彩瓜,真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鲜花嫩笋鸡鸭
1.过渡:乡下人家,不但种瓜,还种花。你们看!
2.出示: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
(1)“芍”“冠”读音正音。
(2)看花图片。
(3)好看吗?你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学生说后,老师出示:姹紫嫣红花繁叶茂傲然怒放花团锦簇暗香浮动争奇斗艳)
(4)选两个摘录在第二自然段上面。
(5)课文怎样写这些花儿的?
3.出示: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1)这句话里,有什么地方不明白的'吗?(引导学生提疑)
(2)关注“依着时令,顺序开放”
(3)了解各种花的花期。
(4)师带读:三月,芍药花傲然怒放——(生接读)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六月,漂亮的凤仙花花团锦簇——(生接读)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七月,火红的鸡冠花也来争奇斗艳——(生接读)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八月,大丽菊姹紫嫣红,——(生接读)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你看,这就是“依着时令,顺序开放”。这样谢了,那样又开了,多美啊!
(5)这句话中还有一对反义词,能找出来吗?(朴素——华丽)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引导学生提问:反义词为何会放在一起?这些花本是平常的,并不是什么奇花异草,可开出来,却是夺人眼球,在农家小院特别惹眼。)
(6)齐读此句。
(7)板书:鲜花
(8)过渡:门前开满了鲜花,那屋后呢?
4.嫩笋
(1)板书:嫩笋
(2)小结:你看作者先写门前,再写屋后,这就叫做“有顺序的观察”。
(3)乡下人家,美吗?美在哪?——出示读:门前鲜花开放,屋后嫩笋探芽,真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5.鸡鸭
(1)美是美啊,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少了点什么呢?(鸡、鸭)鸡一定会有吗?
(2)出示: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
A、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一定会有“鸡”?(照例、总要)
B、变换句式: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鸡的。
C、有何不同?(文中强调出了鸡,表示了它的重要性。)
(3)作者是怎样写鸡和鸭的呢?自由读读三、四自然段,你觉得哪里特别有意思的,就多读几遍。
(4)请生说一说:这是一只(群)怎样的鸡(鸭)?你从哪些地方读出来的?(悠然自得、骄傲、快乐、从容、无忧无虑)
(5)有了鸡和鸭,乡下人家马上生动起来了,的确——鸡觅食,鸭游戏,真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6)可是,乡下人家只养鸡和鸭吗?还会养些什么呢?
(7)出示图片:猪、牛、狗、羊
(8)它们又会给乡下人家构成一道怎样独特的风景呢?请生选一种写一写。
出示作业纸:
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鸡的。
(9)反馈
归鸟晚风红霞
1、出示词语: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归巢的鸟儿月明人静的夜里
天高地阔甜甜蜜蜜吃起来唱起来入梦乡
2、生齐读
3、师:乡下不仅白天生动有趣,晚上也是如此的美丽迷人。想象画面,这真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三、小结课文,升华感情
1、师:乡下人家与景与物紧紧相连,处处美,时时美,难怪作者由衷地从心里说: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2、出示:天净沙·乡下人家
长藤绿叶彩瓜,
鲜花嫩笋鸡鸭,
归鸟晚风红霞。
纺织娘唱,
最美乡下人家!
3、我们也过着朴实、和谐、幸福的田园生活,并深深地爱着她。结束了今天的课文后,让我们也学着作者来写一写自己的乡下生活吧。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5
教材分析:
《乡下人家》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课文一共7个自然段,前6个自然段写景,最后一个自然段抒情,描绘了乡下独特、迷人的风景。细细阅读后,可以发现,前面6个自然段中,1、2两个自然段描写的都是乡下人家房前屋后的静态景物,如瓜架、花卉、竹林;3、4两个自然段描写的则是乡下人家常见的家禽,如母鸡、公鸡和鸭子;5、6自然段花大量笔墨描写了乡下人家生活的场景,如夏日露天吃晚饭,秋天伴着纺织娘的歌声入睡。也就是说,整个乡下人家景色及乡下人家生活的描绘看似无序,实则有序,这“序”,不但体现为描写的景物是从静到动,从物到人的,也体现为从描述乡下人家“景色”独特迷人到乡下人家“生活氛围”独特迷人,也就是从物质到精神的序列。本文语言非常优美,简洁明快,活泼风趣,处处流露出作者对乡下人家的喜爱之情,这份喜爱,甚至可以说是偏爱,想必作者也是久居繁华喧嚣的都市,因而对宁静、质朴、悠闲、舒缓的乡村生活充满了向往和留恋吧。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正确读写带有生字的词语,并掌握多音字“冠”、“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乡下人家的景物来表达感情的写法。
4、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对大自然由衷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能随文章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
1、染通过学生(特别是从未接触过农村生活的城市的孩子)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
2、了解课文在空间、时间上交叉叙述的顺序。
设计思路:
通过抓语言文字、抓画面、抓感受,引导学生感悟文字中蕴涵的一幅幅乡下人家的场景。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农村生活的资料和乡村风光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引课:配乐播放乡村风光图片,聊天:
1、你去过乡下吗?
2、说说你对乡下的了解。
一、文中有画,导入课文。
1、同学们,喜欢画画吗?想要画一幅画,该用什么来画呢?除了笔还可以用什么来画呢?
是啊,中国的'语言文字也是一支绝妙神奇的画笔呢!(板:文)它能画出一幅幅独特的画面。(板:画)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诗,就被苏东坡称为:诗中有画。读王维的诗,眼前就会浮现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
2、今天,老师要带着大家学习的21课——乡下人家,(板书题目)就是一篇“文中有画”(板书:中有)的美文。一起读读题目。这节课,我们通过品读课文来发现文中蕴涵着的一幅幅“画”。
二、初读课文,感受画面。
1、媒体出示学习要求:
①大声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②边读边想,你从文字中发现了几幅画面。
2、生自学课文,教师巡视,了解长句的朗读情况。
3、先同桌交流读难读的句子,再全班交流。
个别长句进行全班指导,注意停顿。
根据个别读的不错的句子,引出1个画面,用四字词语概括,写到黑板上。(你们读得挺美的,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仿佛看到了……的画面,板书。)
4、交流从文中看到的画面,引导学生说得简洁准确,尽量用四字词语,请学生按顺序写到黑板上去。
瓜藤满架鲜花开放绿竹成阴雨后春笋
鸡群觅食公鸡踏步鸭子戏水妇女捣衣
露天晚饭天边红霞向晚微风归巢鸟儿纺织娘唱歌
5、让生划线将所有景物分成三部分,并说说分组的理由。
6、教师小结,揭示课文内在的序列。
7、齐读“画面”。
三、品读课文,描绘画面。
1、引出最后一段。
师:这么多迷人的风景,的确可以说:“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独特”是什么意思?“迷人”又是什么意思?
师:原来,我们刚才从文字中看到的(点板书)都是非常有特色的,令人陶醉的画面。让我们再去读读课文,(出示要求)细细地深入地品味,边读边想,你看到了一道道怎样独特、迷人的画面。你可以用老师给你的句式说(出示句式),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
让我们再次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你看到了怎样独特、迷人的风景?
乡下人家,……。,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2、学生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3、交流。
过程: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尽量按句式说话。然后出示文中相关句子,让学生联系字词和合适的想象谈谈独特、迷人之处,体会乡下人家的美丽、温馨、热闹、自然、和谐、悠闲等特点,随机进行朗读指导,最后小结。
略讲地画面:鸭子戏水绿竹成阴嫩笋出土妇女捣衣鸡群觅食
重点朗读的画面:雄鸡踏步(读出威风)纺织娘唱歌(读出催眠曲的特点)
重点理解地画面:瓜藤满架(落实“可爱多了”,体会乡村景色的生机勃勃、绿意盎然)鲜花开放(落实“依着时令,顺序开放”,体会乡村景色的朴素中带有华丽)露天吃晚饭(落实“自然、和谐”,体会乡村景色悠闲轻松。)
4、再次理解最后一段。
出示句子:“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齐读。用句式来说说你现在对这句话的理解。
乡下人家,不论……,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生:早晨,晚上。春夏秋冬。竹林,小河。屋前,房前。
再次齐读此句。
四、联系实际,拓展画面。
1、是呀,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想象一下,在冬天,在乡下别的地方,可能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吧,说给同座听一听。
2、交流,点评:是否描绘出乡下人家的独特、迷人,句子尽量优美。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学习这篇课文,体会它写作上的特点,感受语言文字的无尽魅力吧!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6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带有生字的词语。
2、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对大自然由衷的热爱之情。
3、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乡下人家的景物来表达感情的写法。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2、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自读时想象画面,自悟时体会情味,交流时畅所欲言。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田园风光的图片、文字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农村,我们就是乡下人家,我们这里的房前屋后、瓜棚月下、池塘边上、葡萄架下还有许多地方都有着独特、迷人的风景。你能把自己眼中最独特、迷人的风景,介绍给大家吗?
我们北方的乡下人家有这么多优美的风景,那南方乡下人家是怎样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家陈醉云的脚步一起走进南方的乡下人家,走进平凡的农家小院,去领略田园风光的美好。
【设计意图】启迪思维,使学生发现美。
把你眼中最美的风景介绍给大家,启迪学生生活中美无处不在,美就在我们身边。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无形中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兴趣。
二、整体感知:
①自由读文,读准子音,读通句子。
②认读词语。(出示课件)
③乡村生活的美好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把文字想象成一幅幅图画,“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④文中有一句话概括了文章的内容(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独特、迷人你是怎样理解的?)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初步理解课文。
三、品味朗读:
你认为作者描绘的哪一幅图画最能够体现“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教师重点指导)
1、雨后春笋图(谈谈你喜欢的原因)
一场春雨过后,一群鲜嫩的竹笋探出头来。
谁让你的心头一动,“探”字还可以用哪个字来代替,如果把“探”字换成“长”字,好不好?(作者的用词是多么的精妙、生动,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多么耐人寻味呀!简简单单的一个“探”字让我们体会出了这么多。)
多可爱的一群小竹笋呀!告诉老师,你们这样争先恐后地探出头来,想干什么?(带着你对语言文字独特的感悟,谁再来读)
(你们眼中的那一道道美景,心中的那千万种感慨,就是乡下人家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设计意图】阅读中,教师可通过品味重点词句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体会、感悟,也可以引导学生边读边想,通过眼看、口诵、耳闻、心思多种感官联合加工,把静态文字变成有生命的,从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使学生的阅读行为获得个性化的感悟。
2、群鸡觅食图(谈谈你喜欢的原因)
“……或是耸着尾巴大踏步地走来走去。”你从这个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在你的眼中,鸡的一家生活的怎么样呀!谁能用你的朗读把这温馨美满的鸡的一家展现在大家面前?
同学们,歌德说,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着书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也就是说,要读懂文字所包含的意思。当我们用两只眼睛去读这个温馨美满的鸡的一家时,请同学们静心想一想,作者仅仅是在写一个温馨美满的鸡的一家吗?从字里行间我们还体会到了什么?
(乡村生活的悠闲、和谐、温馨、恬静、活泼的氛围,一种温暖朴实的文化。)
【设计意图】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诗意生活、诗意教学”。在语文课堂上能让孩子自由对话,能听到孩子充满个性的朗读,并且乐此不疲;能让孩子充分地与文本、学生、教师三者之间进行对话,特别是生生之间的对话,并能读出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在读中感悟,读中感知,提升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创造。
3、庭院晚餐图(谈谈你喜欢的原因)
老师也被一幅幅优美的图画深深地陶醉了。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听后说一说你似乎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①谁曾经在院子中,天高地阔的吃过晚餐,谈谈你的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轻松、自然、惬意、温馨。)
②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如果老师把“。”变成“……”,那是什么意思呀?发挥想象还有哪些好友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出示幻灯片)
③师小结:将近晚上,红霞辉映,晚风轻拂,倦鸟归巢,在这奇妙的大自然的怀抱里,边享用晚饭,边闲话家常,这般的温馨、恬静、自然、和谐,真是乡下人家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设计意图】创设想象空间,使学生憧憬美。
把文中的“,”变为“……”是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积累对文章进行创造的加工,进一步感受语文带来的憧憬美和遐想美,在描述想象的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到飞扬,感情自由放飞。
刚才,同学们通过品读课文,欣赏了一幅幅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景。再来读读这句话,相信你能读得更好。
(乡下人家,不论……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你能用这个句式来说说你现在对“独特、迷人”有怎样全新的理解呢?
【设计意图】回归整体,情感升华。
四、拓展延伸(小练笔)
我们就是乡下人家,这里的春夏秋冬景色是多么的迷人、独特呀!用你手中的笔描绘一下,我们身边的乡村美景吧。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使学生创造美。
阅读后写一写,激发学生带着知识走向生活。当阅读完一篇文章后,每个学生都有着丰富的感受、体验,这时教师适时加以点拨,让学生动笔写一写,便可事半功倍。
五、总结回旋
总结:走进乡下人家,就是走进大自然,走进快乐,让我们去发现自然之美,也用智慧与双手,去保护它吧,那就是最大的成功和快乐!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下节课,我们还要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感谢大家带领老师一起走进了独特、迷人的乡下人家。
谢谢大家!
六、板书设计
乡下人家
独特 迷人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7
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立足教材实际,教学中紧紧抓住语文学科特点及四年级学生的年段特点,以语文知识的学习、语文能力的形成为载体,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注重学习过程及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亲历“边读边想——边想边读”的学习过程,努力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效率,。
教学目标:
1、认识本文的生字新词,感知课文内容,学习课文1、2自然段,了解并体会乡村生活的美好。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的词句。
3、教育学生热爱生活,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境界。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画面,感受乡下风光的独特和迷人。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亲历“边读边想——边想边读”的学习过程,感受乡下风光的独特和迷人。
教学准备:
cai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每到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总爱和父母去乡下踏踏青,今天这节课,陈醉云作者也邀请我们陪他一起去乡下走一走,看一看,高兴吗?带着你此时此刻的`心情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同桌互相检查读书,注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课件出示难读的词,正音。
3、课件出示难读的句子,指导把句子读通顺,尤其是顿号和长句的读法。
4、再读课文,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三、入情入境,感情朗读。
1、学习“瓜藤攀爬图”
(1)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到处都是绮丽的风光。让我们随着作者来到乡下人家的小屋前,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你都看到了什么?
(2)理解“别有风趣的装饰”。
(3)一边想象一边美美的读描写瓜藤攀爬的段落。
(4)教师总结本段的学习,引导学生读最后一自然段,感受乡下人家的独特与迷人。
2、让我们再到门前的场地上去看看吧,读第二自然段,用刚才的学习方法,一边读一边想,你的眼前仿佛又看到了什么?
一)学习“鲜花盛开图”
(1)图文对照学习多音字“冠”的读音和写法。
(2)理解“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播放课件)。
(3)思考“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这份美,独特在哪?
(4)指导朗读。
二)学习“雨后春笋图”
(1)在乡下人家的屋后,还有什么?
(2)给“探”换个词,体会“探”的写作方法。
(3)指导朗读。
3、教师小结:屋前鲜花开,屋后春笋冒,乡下人家简直成了一个天然的植物园。引导学生读最后一自然段,感受乡下人家的独特与迷人。
4、房前屋后的美景你更喜欢哪?快把你喜欢的句子背下来吧。
四、教师小结:
乡下人家的独特与迷人还不止这些,下节课,我们就继续随作者到乡下走走,你将会看到更多吸引你的画面。
板书设计:
21、乡下人家
屋前瓜架
鲜花绽放 独特、迷人
雨后春笋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8
学习目标
①认识5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正确读写带有生字的词语,并掌握多音字冠率。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③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乡下人家的景物来表达感情的写法。
④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对大自然由衷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实物投影,有关田园风光的图片、文字。
A案
第一课时
●导入课题,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了解乡间那充满温馨和诗意的田园生活吗?今天,老师将和你们一起走进乡下人家,去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①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
②同桌互读课文,并交流生字新词的读音。教师重点指导巢字的音和形;冠率的音、形、义。
③指名分段读文,教师指导朗读重点句子。想一想,乡村生活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④组内互读课文,交流个人感受。
⑤仔细观察插图,默读课文,画出你认为课文描写最美的一处乡村风景,并联系课文想想自己的理由,可以在书的空白处写出来。
●教师小结,再现全文
乡村生活真是太美了,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请你想象乡村生活的画面,再读一读全文吧!
●写写生字,记记新词
cháo shì mì tǎng
1.归( ) 装( ) ( )食 ( )若
2.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乡村生活是多么淳朴自然,又富有情趣。能否将你最喜欢的语句读给大家听,让我们一同来感受美、品味美。
●品味语言
①组内品读,交流感受。
②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a.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拟人化的手法使人感觉生动、自然)
b.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对比的手法使人感觉别致生动、亲切可爱)
c.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体现了宁静、和谐的农家生活画面)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乡村淳朴、宁静的生活以及作者朴素自然的表达方法。
③体味语言,感情朗读。
将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试着有感情地朗读。
④体会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进一步深化主题。
a.自由朗读这一自然段,怎样理解这句话?
b.同桌交流。
c.全班交流。
●积累语言
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边读边想画面。
②仔细读一读你喜欢的部分,并把它们背诵下来。
③认真抄写或默写你喜欢的部分。
●阅读链接
①自由朗读《在天晴了的时候》。
②想一想作者描写了哪几种景物,是怎样描写的,说说你的感受。
③全班交流。
④有感情地朗读,并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
●布置综合性学习任务
B案
第一课时
●看图引题
①出示课文插图,观察并思考:图上画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哪些风景给你留下了较深的印象?试着说一说。
②今天,通过课文学习,老师将和你们一同走进这充满生机的田园生活。
●看图读文
①自学生字新词,同桌交流,教师指导。
②边看图边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③再读课文,边读边想画面,然后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a.乡村生活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b.乡村生活自然亲切、优美恬静。
c.乡村生活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这浓郁的乡村生活的?抓住了哪些生活的场景?
④默读课文,自由学习,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⑤小组合作交流。
⑥全班交流,教师指导解疑。
●教师吟诗小结
是啊!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不信你听!
屏幕出示:长藤绿叶瓜架,
春雨竹笋鲜花。
雄鸡悠闲自在,
小桥流水戏鸭。
夕阳鸟儿如画,
纺织娘高唱甜蜜,
最美乡下人家。
●学生整体感知
你认为教师自创的这首小诗怎么样?你有什么感受?发表一下你的感受吧!
①可以像老师这样吟诗。
②可以试着读读课文。
③可以作为导游向大家介绍乡下人家。
第二课时
●回顾课文
①我们已经感受了乡下人家生活的恬静、自然、亲切,谁能把自己的感受通过读课文,展示给大家听。
●指名读文,交流欣赏。
●精读课文
①自由朗读课文:你认为课文描写的哪一处乡村风景最美,画出来,反复读,并联系课文说说自己的理由。
②小组合作交流。
③全班交流,教师指导朗读并对语言文字进行训练,体会写法。
如: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如果将探出头来换成长出来,会是什么感觉?试着读一读,并体会一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品味语言
①有感情地读一读你划分出的段落,边读边想象画面。
②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积累语言
把你认为写得最美、最生动的句子抄下来,并试着背诵。
●拓展语言
①自由朗读《在天晴了的时候》。
②想一想作者描写了哪几种景物,是怎样描写的?说说你的感受。
③全班交流。
④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
●布置综合性学习内容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9
【教后反思】
4月28日,我执教了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21课《乡下人家》的第一课时。文章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下面,我来谈谈教学体会。
一、学习目标的分析与定位
《乡下人家》编排在第六组,本组主题是“走进田园,热爱乡村”。意在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体验自然质朴的田园生活,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乡下人家》是本组第一篇精读课文,它用质朴而生动的文字向读者呈现出一幅田园风光的写意画卷。根据我的了解,我们的学生95%以上从小生活在城市里,对乡村生活缺乏了解。学习本文,一是引导学生体会乡村生活的自然亲切、优美恬静,感受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二是在阅读中体会作者善于抓住乡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描写乡村生活的特点。基于本文的'特点及学生的情况,我将本文的学习目标定为以下三点:
1、读通课文,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生活的美,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
3、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文的教学重点是读文感悟,学习写法。这一重点确立的依据是本组的编排目的及本文在组内的重要地位。同时,这也是难点,因为我们的孩子住在城市,文中描绘的景与物大多是学生看似熟悉、实则陌生的,而文章的语言看似也很平淡,那如何从陌生的景物中、从平淡的文字中读出美感,是本课的难点。为突破这一重难点,教学时,我以读代讲,通过“自读时想象画面,自悟时体会情味,交流时畅所欲言,致辞时内化语言”的方式展开教学。
二、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阅读是个性化的过程,不能以教师的思维而取代学生思维,所以,我在引导学生阅读的时候,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自读自悟。读一读喜欢的段落,说一说感兴趣的景色,想一想生活在其中的乐趣。关注他们情感的生成、个性的体验和生活的联系。
阅读不仅仅是人文性教育,更不可忽视的是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本文的教学目标有“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语段”“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等要求。所以我引导学生在解读课文的过程中,同时进行朗读的训练,写法的引导,使人文性与工具性融为一体。
三、教学策略与手段
根据课文任务量,我用两节课完成教学。第一节课的任务是通读课文,了解内容,初步感受田园生活的美,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第二节课的任务是继续品读课文,进一步感悟写法。第一节课的安排与意图是这样的:
1、看图导入,进入美好情境。这样一来,学生可以马上进入美的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
2、自读自悟,感受生活的美。布置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想,在脑海中再现美的情境。
3、品读课文,展示自学成果。全班交流学习感受,并通过做小主人邀请客人这一方式,内化语言。
4、读读写写,积累语言。让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从他们的朗读中,我可以及时了解到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以学定教。作业上进行分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要求,介绍乡下人家的一处场景。
四、教后感受
1、总体氛围创设的比较好,学生通过看图、读文、想象再朗读的过程,已经能够入情入境地体会乡下生活的美好,产生了对农村生活的向往。
2、知识点的教学比较扎实。能抓住几个拟人句、作比较的句子,深入展开教学,使学生不仅能自己入情,更能体会作者的情感。
3、课件的使用还是很有收获的。我精心选择了部分非常贴合课文内容、富有美感的图片制作成课件,造成视觉冲击,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情境。
4、课堂中时间的控制还不是很好。开始部分的正音耗费了太多的时间,而后面重点的让学生读读、想想、说说,就展开的不够。读了课文,看了图片,其实学生是有很多感受想表达的,但由于时间关系,我几次打断了学生。而写解说词这个环节,其实还是放在第二教时或第三教时更恰当一些。放在第一教时,可能太匆忙了,学生很难写出比较深的感受,对写作能力的提高也比较有限。
以上就是我教学《乡下人家》这篇课文的一些体会。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10
教材简析
《乡下人家》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以及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而又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抒发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之情整篇文章语言清新自然、感情真挚,作者将对乡下人家的满腔喜爱之情融入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乡村景色之中,使人读后眼前就会不自主地呈现出一幅幅自然质朴、亲切祥和的农家画面。
教学目标
基于教材的文体特点,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的训练重点(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式等),结合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一现状,我设定以下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第1、2自然段,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
2、会读、会写6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别有风趣、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华丽”等词语的意思,体会比较及拟人等修辞手法表情达意的作用
3、练习用词语概括段落大意,初步把握课文脉络及主要内容
4、能扣住关键语句深入品味,感受语言的优美、凝练;凭借文字想象所描绘的独特、迷人画面,激发学生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让学生受到审美熏陶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能扣住关键语句深入品味,感受语言的优美、凝练;凭借文字想象所描绘的独特、迷人画面,受到审美熏陶
2、难点:体会作者选取平常景物,采用拟人、比较等方法描绘景物特点,抒发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流程
一、浏览课文,整体感知(5分钟)
1、板书课题
引导阅读:边读边找出其中的两个关键词语(板书:独特、迷人),初步感受作者对乡下人家的喜爱
二、再读课文,梳理脉络(7分钟)
1、根据学习提示通读全文
(1)大声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把每个自然段描绘的主要景物圈画出来
2、交流:作者在文中描绘了哪些主要景物呢?请把每个自然段中圈画出的词语跟大家交流交流
三、想象画面,品味语言,体会“独特、迷人”(20分钟)
第一幅画面:屋前瓜架
引导学生带着感受读好相关语句,在音乐声中,在教师富有情感的言语描述之中想象屋前瓜架的种种“别有风趣”的情态,并体会散文运用叠词表情达意的方法
第二幅画面:门前鲜花
乡下人家虽然没有华丽的屋隅,没有光鲜的装饰,但场地上这里一株、那里一株的鲜花却成就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引导学生解读“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的深刻含义,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这段文字词语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作者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第三幅画面:屋后竹、笋
引导学生着重关注拟人手法的运用效果:一个“探”字就把春笋写活了!让学生带着感受把句子读活
四、紧扣文眼,设问留疑(8分钟)
1、 小结过渡:孩子们,清新恬静的田园风景让每个人都对乡下人家有了一份神往与渴望!所以,作者在文章最后情不自禁地发出这样的赞叹——(齐读中心句)
2、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景还有很多(板书),下节课,我们将跟随作者的脚步继续用心欣赏
五、学习生字,课后拓展(4分钟)(略)
设计意图
第一,准确把握教学起点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而是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引发的认识结构的重组对于这样一篇长文,在学生已经进行了自主预习的前提下再来进行课堂教学,对教材的.处理以及课堂结构的划分必然要发生某些变化因此,尽管我所执教的是第一课时,但对文本的全篇通读以及对生字新词的学习、理解等环节都进行了弱化处理我以为:就这篇文章而言,高年级的孩子通过课前自主学习,通过查阅工具书完全有能力掌握生字新词所以,在课堂上,我把通读课文与理解课文进行了整合,把生字词的理解融入到随文学习之中,把生字词的学习调换到课堂结束前几分钟,这样的处理,既关照了学生的学习实际,又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引导学生进行言语实践,从某种意义上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二,遵循语文学习规律叶圣陶先生指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所以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从整体阅读入手,首先让学生谈谈初读课文的感受,再依托文本探寻作者的感受,然后,引导孩子抓住关键词语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在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框架有了全面而清晰感知的基础上,再以特写镜头的方式,自然引入对1、2自然段的学习这样从整体到部分,引导学生抓住文章情感基调,并顺着这样的情感基调层层深入,使得学生对文本的学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第三,关注文本表达方式王荣生教授曾在他的著作中指出“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乡下人家》作为一篇精读课文,就应该发挥其“例子”功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习得散文表达的基本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特别关注了散文表达方式的渗透与学习,诸如:散文语言优美,感情真挚,特别适合诵读;散文常融情于景,借平常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文体特点;散文中叠词表情达意的作用;散文画面感极强的表达效果等等尽管有些只是在教学中作了蜻蜓点水式的指点,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是长期训练、积淀的过程,不是一两堂课就能一蹴而就的相信我们只要能时时绷紧“言语表达”这根弦儿,就一定能实现从“教语文”到“教课程”的华丽转身
第四,实现思维同步发展优美的散文与诗歌一样,也有深邃的意境,指导学生理解、领会散文意境,同样是散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在这篇课文教学中,我设计了两处想象和描述的训练,试图通过画面、音乐的渲染,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表达,努力开拓散文的意境,做到既能把学生带入散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中,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又能充分重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过去积累的知识,进而启迪他们联想、想象,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同步的训练和发展
第五,注重多维情感熏陶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过程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情感是非智力因素中积极而活跃的因素,因此,情感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同时,“文章不是无情物”,《乡下人家》所描绘的尽管都是一些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乡村景象,但这些平常之景却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认知过程不能脱离情感和直观,因此,注重多维、立体的情感渲染与熏陶是我这堂课努力实现的教学目标之一在教学中我借助语言、音乐、画面以及眼神、手势等媒介,创设师生、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与作者之间情感的流通与共鸣的磁场,引导学生通过事物认知、情感表达,来体悟课文深处的思想感情,使情感与思想认识结合起来,达到情感上的升华,让学生体验到求知过程中的乐趣,并获得信心、爱心和感知他人情感体验的能力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11
一、情景导入课题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份特殊的礼物,这份礼物对于大家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它就是——(出示“乡下人家图”)。同学们,这份特殊的礼物美吗?伸出你的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乡下人家)
二、整体感知课文
读《乡下人家》这篇课文是那样亲切,因为这就是老师曾经生活过的场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晚上我做了个梦,梦见《乡下人家》这篇文章变成了刘福美丽的图画。大家想知道吗?不过,我有一点要求——课件出示:当老师说出其中一幅图画的名称时,大家就迅速找出并有感情地读出文中与图画相应的语段)
师:(出示“瓜藤攀檐图”)请你来读给大家听!像老师这样拿书,注意表情,做到字字入目,句句入心。(生读)
师依次出示“鲜花轮绽图”“雨后春笋图”“鸡鸭觅食图”“院落晚餐图”“月夜睡梦图”,生分别读出相应的语段。
师:其实还有一种更高的读书境界,就是能够把一篇课文读城一句话。看看谁有这个能耐?
(生读课文中心句,师课件出示中心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师:谁愿意来读读?(生读)
师:读得真投入,几乎达到忘我的境界。同学们读得这样好,老师也禁不住想读一读,行吗?(师读,有意丢掉“迷人”一词)师:同学们觉得老师读得怎么样?师:看来这还是一种叫人如醉如痴的美呢!师板书:独特?迷人?
三、解词析句体味美
师:文中有六幅图,有一幅我比较欣赏,还有一幅是我最欣赏的。想知道我最欣赏的是哪一幅图画吗?我暂时不告诉大家,想让大家猜猜。
(课件出示:(1)光猜到还不行,还得说说老师欣赏的'原因。(2)读书要学会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文字,做到字字入目;另一只眼睛看到文字备后,体会文字内涵。)
师:谁来读读提示?(生读)明白提示了吧?自由读书吧。(生读)
师:哪位同学愿意第一个来?你认为老师最欣赏的是哪一幅?
(生答:“瓜藤攀岩图”课件出示:乡下人家,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但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可爱多了)
师:知道什么是装饰吗?看(指着一位女生),她头上戴着的这个发卡,使得她的发型看起来更美了,这就是装饰。看看你的身边或周围有哪些装饰?(生答)
师:向下人家的院落里也有装饰,知道是什么吗?(生答)
师:是呀,乡下人家用这样的瓜藤装饰自己的院落,多么迷人呀!
师:这别有风趣的挂架和城里的石狮子、大旗杆相比给人的感觉——(生:可爱多了)
师:(点击课件:红字提示“攀”“爬”“结”)看这几个字,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这一攀一爬,就“结”出了青的、红的瓜。这三个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生答)
师:好。(点击课件:红字提示“蹲”“竖”)再看看后面的这两个字,你从中又感受到了什么?(生答)
师:这么一对比,让人觉得房前屋后的瓜架真是可爱多了,真够迷人的。读出你的感受好吗?(生答)
看,老师把这些文字变成了什么?——一首小诗,再读读看!
师:谁再来猜猜老师最欣赏哪一幅?(生:“雨后春笋图”)出示课件:几场春雨过后,……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师:“探”,你从这个字看出了什么?(生答)只有一个呀?(生答)
师:从哪儿看出有很多?你看书上哪个词能让我们感觉到?(生:成群)
师:这么多淘气、有好奇心的笋娃娃,一下子蹦到咱们面前啦。咱们一块来读读这个句子(生齐读)
师:咱们再来读读这句话。看!咱们娃娃大大小小、高高矮矮,出来得越来越多了。多淘气、多有生机,多有好奇心啊!(生齐读)
师:你认为老师最欣赏哪一幅?
(生:鸡鸭觅食图。出示课件:从她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师: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多付责任啊!他保护的是母鸡、小鸡,这是一位多么有爱心的鸡爸爸啊!
师:除了鸡爸爸,鸡妈妈呢?
师:多有耐心的鸡妈妈啊!而我们的小鸡们又是多么好学啊!幸福的一家子!让我们再来读读你们刚才读的这个句子。
师:你认为老师会最欣赏哪一幅?
(生:“鲜花轮绽图”“院落晚餐图”“月夜睡梦图”)
其实呀,老师每一幅图都很欣赏。因为每一幅它都是独特的、迷人的。(出示课件: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生齐读)
四、练习写作表达美
我们欣赏了乡下人家的美,相信大家一定有话要说,写下来吧!
……
五、再入情景陶冶美
来,跟随老师进行一次乡间之旅吧!(播放课件:《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及图片。)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12
【设计理念】
新的阅读教学理念在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过程中,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主张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过程,并得出结论。本教案遵循这样的思想,设计了以“自读想象画面,自悟体会情味,交流畅所欲言”的方式展开教学,充分尊重学生阅读中的独特体验和理解,教师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给予及时的点拨、引导和提升。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的热爱之情。
4、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通过平凡事物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课件(乡村风光图片、课文部分段落演示文稿);舒缓优美的伴读音乐。
2、学生准备:家在农村的同学,想一想自己家乡值得自豪的景物是什么。家在城里的同学可在家长带领下体验乡村生活,向熟悉农村生活的人询问乡村生活情况。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媒体导入,激起阅读兴趣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的眼前会浮现出画面吗?什么样的画面?
(大屏幕打出课文插图)你们瞧,这便是自然质朴、亲切祥和的乡下人家。在这幅图画上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物?给你怎样的感觉?
这样自然亲切、优美恬静的乡村风光,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来描述的呢?让我们读读课文。
学生自由读文,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学生字、新词。
〖设计意图〗
学习这篇课文目的之一,就是引导学生体会乡村生活的自然亲切、优美恬静,感受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因此,从读课题开始,便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再通过直观的图画整体感受课文描绘的乡村美景,以此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
1、抽卡片认读生字、新词:
注意下面词语的读音:
“结出”的“结”读一声;“场地”的“场”读三声。
注意下面字的写法:
率:中间部分的笔顺是从中间到两边。
巢:上半部分为三个撇点。
注意下面词语的意思:
⑴ 时令:季节。
读读相关的语段: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理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是什么意思?
⑵ 照例:按照惯例,按照常情。
读读相关的语句:
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
“照例”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指乡下人家按常理总要养几只鸡鸭之类的家禽。)
⑶ 纺织娘:
(出示纺织娘的照片)一种昆虫,黄褐色或绿色。雄的前翅部有发声器官,发出象纺车一样的声音。
2、小组学习,组员轮读课文。
3、全班选读:
指名任选一个自然段,读给大家听,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读中教师相机指导,读后学生参与评价。
【设计意图】
这篇课文长句较多,学生不易读好。因此在认读生字、新词之后,设计了组内轮读和全班选读,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读通,读顺。
三、自读自悟,想象画面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场景?试着给每幅场景起个名字,在空白处标注。
2、全班交流,讨论,读有关语段。教师指点,归纳板书:
瓜藤攀檐 鲜花轮绽 雨后春笋 鸡群觅食 小鸭戏水 门前晚餐 月明人静
3、师小结:
读过课文,这一幅幅亲切祥和的农家画面浮现眼前,正如一幅田园风光的写意画卷,展示着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下节课,我们将走进这一幅幅画面,分享乡下人家的那一份惬意。
〖设计意图〗
让学生疏理课文描写了哪些生活场景,意在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给每幅场景起名字,第一可以促使学生仔细阅读,第二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第三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第二课时
一、读全文,体会景物的美感
1、指名7位学生各从以上画面中选择一幅,读有关的段落。
2、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3、默读课文,思考:你从哪儿感受到乡村风景的美丽?画出有关的语句,他细体会,可以在空白处标注、画批。
〖设计意图〗
在交流之前,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自读自悟,才能在交流时畅所欲言。
二、全班交流,领悟景中情味
按照板书中归纳的几幅画面说一说,你从哪儿感受到了乡村风景的美丽?
指名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点,重点体会下面几段:
1、瓜藤攀檐:
(出示演示文稿)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这里“装饰”指的是什么?
“高楼门前蹲石狮”和“树旗杆”给人怎样的感觉?而农家小院的这种“装饰”给人怎样的感觉?(看书上的插图说一说)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2、雨后春笋:
(出示演示文稿)
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你怎样理解“探”字?
3、群鸡觅食:
出示:
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这是农家常见的场景。从这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中你体会到怎样的美感?
师小结:
耸着尾巴的雄鸡,“大踏步地走来走去”,如同一个尽职尽责的丈夫在保护着自己的家人,守护着自己的家园,具有浓厚的人情味。
4、门前晚餐:
出示:
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观察书上的插图,看着图说一说,这是一幅怎样的风景画?
师小结:
将近晚上,红霞辉映,晚风轻拂,倦鸟归巢,在这奇妙的大自然的怀抱里,边享用晚饭,边闲话家常,好一幅乡村晚景图!
有感情地朗读这句,喜欢的就背一背。
〖设计意图〗
本文教学的重点就是引导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因此,在精读中采用了“自读想象画面,自悟体会情味,交流畅所欲言”的方式展开教学。以“你从哪儿感受到了乡村风景的美丽?”展开交流,给了学生较大的自主阅读空间和感悟空间,使学生形成多元的独特感受,在交流中体会作者抓住与农人关系密切的普通事物,仔细观察,发掘美感的表达方法。
三、讨论探究,明确课文主旨
1、师:
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发现无论在房前屋后,还是在小河里,无论在春天,夏天还是秋天,也无论在白天、傍晚、还是深夜,乡下人家都有着它独特的、迷人的美。
齐读最后一段。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2、讨论:
“独特”、“迷人”什么意思?你怎么理解这句话?它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师:这是课文的中心句,起到总结全文的作用,集中概括了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生活环境和朴实欢快的生活,抒发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3、回顾全文,作者是怎样写出这独特、迷人的风景的?
(写作顺序、写作方法)
教师边勾画板书,边小结:
这篇课文,按照房前屋后的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顺序交*描写,在写法上抓住最普通的农家生活场面,写出了乡村生活的特点,向我们展示了朴实自然,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的生活。
〖设计意图〗
围绕最后一段展开讨论,意在由此回到课文的整体,回味乡村诗意的美,重温写作的顺序,感悟写作的方法。教师的小结将这些学习目标进行了疏理,帮助学生提升了认识。
四、配乐赏读,摘抄课文佳句
师:这么美丽的画面,这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配着优美的音乐再把课文读一读,再来感受一下这如诗如画的意境。
指名配乐分段读全文。
把你喜欢的句段摘抄下来,多读几遍。稍后随着音乐读给大家听。
〖设计意图〗
配乐赏读,进一步陶冶情操,积淀语感。摘抄美文佳句,并读给大家听,意在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完成课后的作业。
五、拓展延伸,自读“阅读链接”
师:感受了乡下人家如诗如画的生活,让音乐陪伴着我们,继续跟随诗人戴望舒到雨后的小径走一走,感受一下“天晴了的时候”。
全班轻声诵读《在天晴了的时候》。
【板书设计】
乡下人家
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瓜藤攀檐 鲜花轮绽 雨后春笋 鸡群觅食 小鸭戏水 门前晚餐 月明人静
房前屋后
春 夏 秋
白天 傍晚 深夜
〖设计意图〗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是课文的中心句,起着总结全文的作用,集中概括了乡下人家的一幅幅生活画面,因此,从此句中提练出了几个关键词,统领板书。
一幅幅生活场景横向铺开,有助于学生在头脑中按顺序呈现画面,也有助于教师在总结全文时勾画板书,点明写作顺序。
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是本课的一项学习任务,也是教学的难点。在总结全文时,教师在板书的下方,边勾画板书,边列出课文的写作顺序,与弧线、箭头相配,易于学生形象感知,突破学习难点。
【特别建议】
在第一课时,“给每幅生活场景起名字”的环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帮助学生提炼语言。如有学生的说法更合理,完全可以换用学生的,不要把教师的预设强加给学生。在学生概括有困难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启发、引导,为学生做出示范,然后放手让学生去概括。
教学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教师在引导学生讨论时,要目标明确。教师在总结时,要充分利用板书呈现的一幅幅“画面”,边讲解边勾画,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到哪里是“房前屋后”,哪里是“春”、“夏”、“秋”,哪里是“白天”、“傍晚”、“深夜”,从而整体感受课文的表达方法。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13
一: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正确读写文中带生字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点
1、会写文中的新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三:教学方法
交流体会互助学习点拨指导
四:课前准备
1、学生观察家乡的美景,发现生活的美。
2、小黑板(学习目标、学习指导、文中带生字的新词)
五:板书设计(预设)
瓜架花竹鸡鸭晚餐入眠
乡下人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5分钟左右)
1、以第六组课文导读入课,明确单元学习学习任务。
2、引入,今天,老师将带领同学们走进我们熟悉的乡下人家,去感受别样的乡村生活。
二:互助自学,解决字词读文
出示学习目标:
1、读准字音,能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正确的读写文中出现的生字和新词语。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给出学习指导一:
1、同桌轮读课文,注意互相纠正字音。
2、自读课文,把文中带生字的词语画出来,互相读读。
3、自读课文时,遇到难读的句子用*标出来,并与同桌交流读。
(8分钟后,比比谁读得好)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后检查训练流程:
1、出示文中的词语:看看谁的准确(先读生字再带词语,抽读、齐读)
2、赛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流畅,谁听的认真,能及时纠正。(板书学生读错的词语及时纠正)
3、练写课文中的词语并听写。(每个生词抄写两遍,同桌互查,看一看谁写的好,写的准确)
给出学习指导二:
1、默读课文,看看作者写了乡下人家什么地方或什么季节的那些景物、事?
2、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
(8分钟后,比比谁看的最认真)
指导流程:
1、引导学生以“走进乡下人家,我看到了(什么地方或什么季节)的(或景或物或事),我感受最深的地方时(什么)。”句式小结自己所得。
2、相机板书课文主要内容并初步小结。
21乡下人家(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生动优美的语言,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2:通过学习课文,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随着文章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三:教学方法
交流体会互助学习点拨指导
四:课前准备
1、搜集好的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段落。
2、小黑板(学习目标、学习指导、)
五:板书设计(预设)
独特迷人
自然和谐祥和
瓜架花竹鸡鸭晚餐入眠
乡下人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5分钟左右)
1、走进乡下人家,我看到了乡村(什么地方或什么季节)的.(景物)最美了,我感受最深的地方是(什么)。(每小组一个人)作者又是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2、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独特迷人的田园生活吧。
二:品味语言,感受田园
出示学习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乡村生活独特的田园风光之美。
1、积累文中优美的句段。
给出学习指导一:
1:一边看图一边读课文,把自己印象最深的句子用波浪线画下来,美美读一读。
2:想一想作者笔下,乡下人家这些景物美在哪里?在旁边写写并与小组的同学交流。
(8分钟后,比比谁读得好,说的好)
指导流程:
(教师可以适当范读、指导读。点拨,及时采取多样的语言评价小组表现)
1、指导学生交流(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说出自己的感受,体会再赛读)。(10分钟左右)
2、相机出示精彩的句子,朗读并点拨。
a.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的从土里探(长)出头来。(拟人化的手法使人感觉生动、自然)
b、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对比的手法使人感觉别致生动、亲切可爱)
c: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体现了宁静、和谐的农家生活画面)
(教师点拨指导朗读最后一段,通过知识树小结课文内容,回顾学习目标)
学习指导二:
1、把自己认为最美的段落背诵下来。
2、结合我们身边的乡村生活,选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几个词写几句话来描绘一下我们的家乡。
(6分钟后,赛一赛谁积累的好,写的美)
指导流程:
(教师可以适当点拨,及时评价小组表现)
1、赛一赛谁积累的好。
2、读一读自己写的,看谁写的美。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14
第一课时
一、看图引题
1、出示课文插图,观察并思考:
图上画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哪些风景给你留下了较深的印象?试着说一说。
2、今天,通过课文学习,老师将和你们一同走进这充满生机的田园生活。
二、看图读文
1、自学生字新词,同桌交流,教师指导。
2、边看图边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画面,然后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⑴ 乡村生活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⑵ 乡村生活自然亲切、优美恬静。
⑶ 乡村生活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这浓郁的乡村生活的?抓住了哪些生活的.场景?
4、默读课文,自由学习,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5、小组合作交流。
6、全班交流,教师指导解疑。
三、教师吟诗小结
是啊!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不信你听!
屏幕出示:长藤绿叶瓜架,
春雨竹笋鲜花。
雄鸡悠闲自在,
小桥流水戏鸭。
夕阳鸟儿如画,
纺织娘高唱甜蜜,
最美乡下人家。
四、学生整体感知
你认为教师自创的这首小诗怎么样?你有什么感受?发表一下你的感受吧!
1、可以像老师这样吟诗。
2、可以试着读读课文。
3、可以作为导游向大家介绍“乡下人家”。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巩固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好词佳句。
2、学习并练习运用“读课文,想画面;想画面,读感受;看画面,述文字” 的方法学习课文。在读文、背诵过程中体会作者抓住乡下人家普通景物的特点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3、在读文、背诵过程中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地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透过语言文字想象生动的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
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中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生词)
屋檐、装饰、鸡冠花、倘若、觅食、和谐、捣衣等
在认读的基础上,相机扩展,引导学生交流同义词语,并练习用词说话,发展语言能力,感受汉字的魅力。
同学们真聪明,恭喜大家顺利闯过词语关,现在就让我们快乐地踏上这条小路,再次走进乡下人家。(板书课题)
二、研读品味,感受美好
1、引导学生浏览课文,回忆课文描绘了哪些画面?
2、用文中的一段话概括乡下人家给作者留下的总体感受。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引导学生从关键句子中找出体现乡下人家风景特点的关键词
“独特 迷人”
3、品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把你认为最独特、最迷人或最感兴趣的语句画下来,和同桌交流。
4、全班交流,重点研读其中一个自然段,总结学法。
(1)指名汇报朗读自己认为独特迷人的语句。
(2)引导学生读中想象美丽可爱的画面。
(3)(课件出示画面)读出自己的感受。
(4)再现画面,文字叙述,表达感受。
(5)总结学法:
读课文,想画面;想画面,读感受;看画面,述文字。
5、自主学习,积累词句
(1)用刚才的学法自主学习自己喜欢的部分。
(2)学生朗读汇报,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感受文章从平凡景物中展现出来的美,体会作者抓住乡下人家普通景物的特点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3)引导背诵,积累词句。
四、课后实践,拓展延伸
写一段描写乡村冬天风景的文字
板书设计:
21、乡下人家
房前 瓜 花
空间 { 鸡 鸭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12-10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01-10
乡下人家一教学设计08-01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精选3篇)01-18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15篇03-12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15篇12-14
《乡下人家》教学反思03-19
《乡下人家》教学反思09-20
乡下人家教学反思11-07
【精】《乡下人家》教学反思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