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学设计>数学面积的教学设计

数学面积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3-06-04 15:18:2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数学面积的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面积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数学面积的教学设计

数学面积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

  2.初步学会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建立表面积概念,初步学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难点

  正确建立表面积的概念.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长方体的特征是什么?

  2.标出自带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并说出右面、上面的长和宽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二、探究新知.

  导入 :同学们对长方体的每个面的面积都会计算了,那么整个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怎么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内容.

  (一)建立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

  1、教师提问:什么叫做面积?

  长方体有几个面?

  (用手按前、后,上、下,左、右的顺序摸一遍)

  2、教师明确:这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3、学生两人一组相互说一说什么是.

  4、教师板书: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二)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演示课件】

  1.学生归纳:

  上下两个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长方体的长和宽作为长和宽的;

  前后两个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长方体的长和高作为长和宽的;

  左右两个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长方体的高和宽作为长和宽的.

  2.教学例1.

  做一个长6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

  教师启发:做这样一个长方体纸盒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就是要计算这个.首先要找出每个面的长和宽.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可以计算每个面的面积,把每个面的面积合在一起就是表面积.

  第一种解法:

  长方体表面积=6个面积的和

  64+64+45+45+65+65

  =24+24+20+20+30+30

  =148(平方厘米)

  答:至少要用148平方厘米硬纸板.

  第二种解法:

  长方体表面积=上下面面积+前后面面积+左右面面积

  652+642+452

  =60+48+40

  =148(平方厘米)

  答:至少要用148平方厘米硬纸板.

  副标题#e#

  第三解法:

  长方体表面积=(下面面积+前面面积+右面面积)2

  (65+64+54)2

  =742

  =148(平方厘米)

  答:至少要用148平方厘米硬纸板.

  3.思考:你认为哪种解法简便?

  (根据乘法分配律可以把第一个式子和第二个式子改写成第三个式子;第三个算式更简便些)

  4.教师小结:

  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关键是找出每个面的长和宽.

  5.练习:

  一个长方体长4米,宽3米,高2.5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我们学习了有什么用?(铺地砖、粉刷墙壁、计算长方体罐头商标纸的大小,都要用到这部分知识)

  四、随堂练习.

  1.用两种方法计算自带.

  2.计算下图的.表面积.

  ①计算.

  ②有几种计算方法?

  ③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五、课后作业 .

  一个长方体的形状大小如下图:

  它上、下两个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分米?

  它前、后两个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分米?

  它左、右两个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分米?

  这个是多少平方分米?

  六、板书设计 .

  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例1.做一个长6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

  64+64+45+45+65+65

  =24+24+20+20+30+30

  =148(平方厘米)

  =60+48+40

  =148(平方厘米)

  652+642+452

  =60+48+40

  =148(平方厘米)

  (65+64+54)2

  =742

  =148(平方厘米)

  答:至少需要148平方厘米硬纸板.

数学面积的教学设计2

  学习内容:

  第9页的例4、例5、及“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二中相关题。

  学习目标:

  1、经历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学习重点:

  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学习难点:

  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习过程:

  一、先学探究

  ■先学提纲(另见《补充习题》、《当堂反馈》相关练习,有记号标明)

  1、出示一个底是4分米,高是3分米的平行四边形。

  这是一个什么图形?它的面积如何计算?

  ■学情预判:学生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可能有点困惑,这一点要加强教学。

  二.交流共享

  ■后教预设:出示二个板块的挂图,通过讨论交流,解决问题。

  【板块一】学习例4:

  仔细观察这3个平行四边形,请说出如何求每个涂色的三角形的面积?

  先自己想,随后在小组中交流。

  你是怎样求出每个涂色的`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究竟有怎样的关系?

  三角形的面积应当如何计算?

  【板块二】学习例5:

  (1)出示例5:

  用例5中提供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注意:组内所选的三角形都要齐全)

  (2)小组交流:

  你认为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所需要的两个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3)测量数据计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并填表。

  小组交流:如何计算一个三角形的面积?

  从表中可以看出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还有怎样的关系?

  得出以下结论:

  这两个 的三角形,无论是直角、锐角,还是钝角三角形,都可以拼成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因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所以三角形的面积=

  (4)用字母表示三角形面积公式:

  三、反馈完善

  1、完成试一试:

  2、完成练一练:

  (1)先回忆拼得过程,再回答。(2)你是如何想的。

  3.判断。

  (1)两个形状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比三角形面积大.……

  (3)一个平行四边形与一个三角形等底等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是三角形的2倍.………

  (4)底和高都是0.2厘米的三角形,面积是0.2平方厘米…….

  4.完成课本第17页第6题。

  5、拓展练习

  量出你的三角板(两个任选一个)的底和高,然后算出它的面积。

  6、课外延伸:阅读第16页“你知道吗”

  四、总结回顾: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想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数学面积的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数上第66页、67页

  教学目标:

  1. 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圆的面积,并能运用圆面积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 经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体验实践操作、逻辑推理的学习方法。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思,感悟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会正确计算圆的面积。

  教学准备:课件、圆面积演示器、分组实验材料(圆形纸片、胶水、剪刀)、两个大小不同的圆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

  猜谜:前面有一片草地(打一植物)

  草地上来了一群羊(打一水果)

  草地上有一群羊,突然来了一群狼(打一水果)

  师:我发觉大家刚才猜谜语时第一个猜得最困难,第二个第三个猜时脱口而出,这是为什么呢?有了解决一种问题的难舍难分,就可以用这种经验解决类似的问题。数学学习中也常是这样的。

  一、 导入:

  师:请看屏幕,马总是被人们用一根缰绳拴在固定的地方,马就困惑了,它的活动范围有多大呢?它绕来绕去会在一个什么样的圈中?会形成什么样的形状?这个面有多大?面有多大,用数学上的语言或者词语描述就是指它的.什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圆的面积》。(板书课题)

  二、 认识圆的面积:

  1.师:老师这有一个圆,请看这个圆,什么是这个圆的面积呢?谁愿意上来比划比划?(出示教具)一学生上台比划。

  师:圆表面的大小就叫做圆的面积。

  2.师:老师还带来了一个圆,请你将这两个圆比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生:一个圆面积大,一个圆面积小。

  师:那你发现圆的面积大小会与什么有关呢?结合这两个圆来好好观察观察。

  生:半径或者直径越长,圆的面积就越大。

  师:看来大家都知道了圆的面积大小与半径或者直径有关,但圆的面积究竟怎么样来计算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下。

  三、观察与尝试猜测:

  1.(出示正方形与圆的课件)

  师:我们先用一个简单的办法来猜想一下圆面积的公式。以圆的半径r为周长画一个正方形,再画这个的三个,你能计算出这个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吗?在圆中再画一个小正方形,小正方形的面积又是多

  少呢?

  生:大正方形的面积是4r,小正方形的面积是2r。

  2.师:圆与大正方形的面积相比,你发现了什么?再与小正方形相比,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圆的面积比大正方形的面积小,比小正方形的面积大。

  师:那就是说圆的面积要比4r小,比2r大。那你猜一猜,圆的面积会是多少呢?

  生:3r。

  师:我们姑且先这样猜测圆的面积公式就是3r。大家究竟猜测的对与否,还需要验证。

  四、 小组合作、拼摆。

  1. 师:我们以前学习过平行四边形,你们还记得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

  生:底*高。S=ah。

  师:还记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吗?

  是这样的吗?我们来看一看。(演示)我们把平行四边形的左边割了一部分,补到平行四边形的右边,这样就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长方形。那你们还能记得三角形的梯形的面积公式又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呢? 生:三角形和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再推导的。

  师:这三种图形的面积公式都是先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图形,再推导的。那我们能不能把圆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图形来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呢? 222222

  2. 师: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实验,咱们把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大家请看,每一份都像什么?

  生:三角形或者等腰三角形。

  师:对,它近似于一个等腰三角形。好的,同学生,我们可不可以用这些近似的等腰三角形拼成一个以前学过的图形呢?请你们拿出老师给你们准备好的工具开始吧!

  提出要求:各组一定要认真整齐地拼摆。小组同学快速地合作完成,完成后坐好举手示意。

  学生开始小组合作。

  3. 汇报合作结果。

  师:你们都拼成了什么样的图形?上台来展示一下吧。

  生分组上台展示。

  要求学生汇报自己是怎样拼的,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师:刚才我们把圆平均分成了16份、32份,那如果分得份数越多,你会发现什么?

  生:分得越多,越接近长方形。

  五、 面积计算公式推导:

  1. 师:这个近似的长方形是由这个大小一样的圆拼成的。这个圆的半径是r,那么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又是多少呢?请同学们同桌互相商量商量,开始吧!

  2.师:找到答案了吗?

  生:长是πr,宽是r。

  师:长方形的面积呢?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那圆的面积呢?也写一写,读一读吧。

  学生汇报。师板书。

  3.师:这个公式与我们之前猜测的做一下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4.师: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出,要求圆的面积必须先知道什么呢?

  生:半径。

  师:知道什么也可以求出圆的面积呢?

  生:直径、周长。

  师: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吧!

  六、 巩固练习。

  1. 平方的口算练习。

  1 2 3 4 5 6 7 8 9 10 20 3022222222222 2

  2.马的活动范围题:半径为2米,求周长。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3.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米,求圆形花坛的占地面积。

  学生先汇报思路,再在练习本上完成。

  4. 树干的周长是125.6米,求树干的横截面积是多少?

  学生先汇报思路,再在练习本上完成。

  七、 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圆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请看这是什么?课后你会自己用卡纸剪出这样一个风车,并计算出它的面积是多少吗?

数学面积的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和画图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

  认识图形面积的大小。

  教学难点

  理解图形面积的含义。

  教具准备

  两个正方形纸,一大一小。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认识物体表面

  1.摸一摸

  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双手,摸一下你们的课本和桌子的表面。

  2.比一比

  你们说,课本和桌子这两个面,哪一个面大,哪一个面小?(桌子)

  再来找一找,你们身边有没有比课本的'面小的物体?(练习本,铅笔盒……注意要说清楚立体图形的哪个面比哪个面小)

  老师拿了两个正方形,我们来比一比,哪个正方形的面大?这些都是我们靠观察就可以看出来的对不对?(板书:观察比较)

  3.引入

  物体或者是图形的表面可真有意思,他们有大有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用来说明物体长短的叫什么?(长度),那么你们知道用来说明物体的表面或图形大小的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新知识——面积(板书)

  二、认识面积的含义

  1.定义

  物体的表面或图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说一说什么是面积?(个别说,集体说,读定义)

  说一说,你身边的物体,哪里是它们的面积?

  2.比一比

  拿出剪下来的两张纸,先估计一下,你觉得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动手做,小组活动,用什么方法知道面积的大小?

  3.小组汇报

  上台汇报,上来的小组说得出的结果,还有是用什么方法比较出来的(取名称,有割补法,折叠法,数格法……)

  (数格法中,得出在格子相同的情况下,格子多的面积就大)

  三、图案设计比赛

  师:我们来做个比赛好吗?这个比赛叫做“图案设计比赛”,比赛的要求是:设计3个你喜欢的图案,画在书上的方格里,要求它们的面积都要等于7个方格。(教师观察学生的设计情况,把好的设计展示出来并给予表扬)

  四、练一练

  1.习题1:下面方格中哪个图形面积大?为什么?(虽然形状不一样,但是格子数相同,所以一样大)

  2.说一说哪个图形在面积大,哪个图形在面积小。(用直观的方法可以看出图形面积在大小)

  3.说一说每种颜色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第二个图形同桌间互相交流,说一说是怎么知道的

  4.这两个图案哪个面积大?

  小组讨论,互相说说是怎么知道的,把小组同学中认为说得最好的请上来,告诉大家他的方法。(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大小,注意不满一格的情况)

  作业设计

  1.你能用小方格摆出更多更新颖,更有趣的图形吗?回去设计给爸爸妈妈看。

  2.五星级对应的练习和“口算”对应的练习。

数学面积的教学设计5

  教学时间

  1课时(40分钟)

  学情分析

  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的有关知识,会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本节课也通过学生拼摆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来观察与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关系,进而概括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学生总结长方形面积公式也比较容易。因此,本节课应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小组合作共同推导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渗透“实验---发现----验证” 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2.通过学生亲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通过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一摆,掌握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

  三、知识与技能

  1.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会正确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经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会应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让学生自主探究,推导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理解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数正好等于长方形长所含的厘米数与宽所含的厘米数的乘积。

  教学资源

  (1)教学课件(2)每人15个边长1厘米的卡片、每2人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卡片。(3)每4人一张表格。

数学面积的教学设计6

  预设目标:

  使学生认识弧、圆心角和扇形。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认识弧、圆心角和扇形。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一个圆的周长是18.84厘米,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厘米?

  2、一个环形花坛的外圆半径是5米,内圆半径是2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二、新课

  1、认识弧.

  教师拿出圆规和直尺,先画一个虚线圆,在圆上取A、B两点,再用实线画A、B两点间的部分。(出示小黑板)

  教师:请同学观察一下,这两点间的实线部分是在什么上画出来的?接着指出:圆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读做“弧AB”。然后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先画一个虚线圆,再画一段弧,并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是弧。

  2、认识扇形

  教师可在上面作图的基础上,用彩色粉笔画出半径0A、0B和弧AB(如书上右图)。指出: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扇形。并用彩色粉笔把扇形部分涂上色。强调涂色部分就是扇形,让学生也在练习本上画出扇形。

  教师:我们看到扇形是由两条半径和一条弧围成的,谁能说一说扇形中三角形有什么不同?使学生认识到: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而扇形中有一条不是线段是弧,这条弧是圆的一部分。

  3、认识圆心角。

  教师在上面右图的基础上标出∠1,指出:像∠1这样,顶点在圆心上的角叫做圆心角。使学生认识到:圆心角是由两条半径和圆心组成的,所以圆心角的顶点在圆心上。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几个角,让学生判断哪些是圆心角。

  教师接着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在圆上分别画出圆心角150度、30度、45度的'扇形,使学生明确:在同一个圆上,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有关,圆心角越大,扇形就越小。

  4、课堂练习:

  做练习四的第1——3题

  创意作业:自己画一个扇形,标出圆心角的度数,半径。

数学面积的教学设计7

  【教材解读】

  自读:例5教学面积公式的应用。求出学生最熟悉的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小,并用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去测量课桌的面积。

  做一做,用学生身上的尺子来测量长度,进而求出教室的面积。(反思:知道了这样做,要再深入问:为什么要这样做?)

  细读:例5的编排意图与前面“做一做”的编排意图基本相同。在计算数学书封面面积后,又安排利用计算结果估计桌面面积的活动,一方面体现了上面计算的价值;另一方面提示,可用自己熟悉的物品面积作为“非标准”的面积单位,估计其他面积,从而发展学生的估测意识与能力。

  “做一做”利用学生自己的“步长”作为单位,测量教室的长和宽,并估测教室面积。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用自己随身携带的“标尺”,随时随地地认识更多的事物,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发展学生的估测意识与估测能力。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公式的含义;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面积公式的计算;

  【教学流程】

  一、面积公式的复习

  1.出示:练习十五的第1题。

  学生独立计算

  如果满铺是这样的 如果半铺又是怎样的 你会选择铺吗?

  2.完成练习第2题

  出示:两个信息,学生提出问题?

  二、教学例5

  1.出示题目

  读题计算

  468平方厘米到底有多大呢?

  我们熟悉的数学书封面是500平方厘米,估计一下我们的课桌面积大约有多少?

  师:你是怎么估测的'呢?

  小结:我们可以用尺子量出长和宽计算出桌面面积的大小;但当没有尺子时,可以用已知的数学书封面面积来测量桌面面积。

  2.做一做

  如果没有尺子,如何测量我们教室的面积呢?

  生预:用课本面积;

  生预:用课桌面积;

  生预:用身上的尺子。(脚步的“尺子”)

  小结:用自己随身携带的“标尺”,随时随地地认识更多的事物。

  3.目测实物面积和测量计算面积

  黑板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地面方格的面积。

  猜测 依据 测量。

  三、巩固练习

  1.练习第7题,面积和周长(练习本上)

  2.第9题,知道周长,如何求面积?

  3.第8题,选择。1.全部的面积;2.正方形的面积;3.剩下的面积

  四、拓展题

  练习第10题:面积减去后,面积相等,周长变了。

数学面积的教学设计8

  教材分析

  学习内容与任务说明

  1.学习内容:

  ①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比较周长和面积的区别。

  ②用网络图形构建平面图形周长与面积推导公式体系图,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③平面图形周长与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任务说明:通过平面图形周长与面积的复习,使学生能应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3.完成任务的过程:

  ①各小组同学明确学习目标,利用网络自主学习,组内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②组长巡视,组织本组同学完成学习目标,汇总本组观点。

  ③老师巡回指导,答疑解惑,汇总本组的观点。

  ④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结果总结、评价、提升。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身心发展来看,本课的'复习对象是即将毕业的六年级学生。虽然,这一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已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他们已具备了主动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对于老师提出的学习任务,他们有主动回忆,主动复习的内驱力。他们能对具体要求有序地进行思考、讨论,获得丰富的知识再现。并且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渴望与他人进行网上交流和合作学习。网络环境下的课程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应用,学生兴趣很浓,但对信息的分析能力欠缺,基于以上思考,我拟采用情景教学法和自主学习法为主,利用情境、合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发现,主动建构知识意义,完成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意义及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熟练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②引导学生探究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从中学习整理知识,领会学习方法。

  2.能力目标:

  ①让学生在设计的网页上浏览复习内容,初步培养他们获取信息、分析信息、比较信息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从贴近学生实际的身边出发,通过形象的动画演示,丰富的网络资源,使学生体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思想。

  ②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引导学生探寻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的数学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习重点:引导学生探究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根据它们间的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并应用平面图形周长与面积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对策:

  ①给学生提供相关资料,提出学习目标,让学生自己上网学习,获取信息,分析归纳形成结论。

  ②在老师引导下,通过交流协作,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

  ①在网络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差异,完成自主协作学习。

  ②教师怎样扮演好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的角色。

  对策:

  ①巡视了解,观察学生的反馈状况,及时辅导、调整。

  ②激励措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在线测试。

  ③学习内容与学习任务的具体化。

数学面积的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知道1公顷有多大,1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1公顷有多大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平方米与公顷之间的换算。

  教具准备

  标杆与绳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什么叫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物体的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2。什么是1平方米?什么是1平方分米?什么是1平方厘米?(边长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米;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3。1平方米=( )平方分米

  3平方米5平方分米=( )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5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二、学习新课。

  1。谈话引入:

  计算一般物体的面积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今天我们要学习计算土地的面积单位———公顷。(板书课题:土地面积单位———公顷)

  2。公顷的认识。

  (1)教师谈话:计算土地的面积有平方米和公顷。1平方米有多大,大家都知道了,边长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米。那么1公顷有多大呢?咱们去实际测量一下。

  (2)实际测量。

  带领学生到操场,先量出边长1米的正方形土地,用标杆和绳子围起来,说明这么大的`土地是1平方米。

  再量出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土地,用标杆和绳子围起来,提问学生这块土地有多少平方米?让学生在这块土地四周看一看,这么大是100平方米。然后教师说明100个100平方米这么大的土地是1公顷,让学生闭眼想一想1公顷有多大。

  (3)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关系。

  回到教室,教师提问,唤起学生的想象:

  ①刚才在操场第一次围出的正方形有多大?它们的边长是多少?

  ②第二次围出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面积有多大?(教师板书:100平方米)

  ③1公顷有几个这样的正方形土地?(100个)

  ④1公顷有多少平方米?你是怎样推想出来的?(100×100=10000)

  教师板书:1公顷=10000平方米。

  教师说明:教室的面积一般有50平方米,200个教室面积大约是1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那么2公顷等于多少平方米?

  30000平方米=( )公顷。

  (4)练一练。

  4公顷=( )平方米 50000平方米=( )公顷

  3。教学例题。

  (1)教师说明:丈量土地时,一般用米做长度单位来丈量,算出面积是多少平方米之后,再换算成公顷。

  (2)出示例题:一个长方形果园,长250米,宽120米,这个果园有多少公顷?

  提问:

  ①长方形面积怎样求?

  ②怎样由平方米换算成公顷?

  由学生列式计算。

  (3)练一练。

  一块边长是400米的正方形麦地,有多少公顷?

  全体学生在本上做,由一名学生在投影片上做。订正时,提问学生怎样想的?已知正方形边长,可以求出什么?怎样换算成公顷?

  三、巩固反馈。

  1。课内练习。

  (1)北京的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面积约40公顷,约合( )平方米。

  (2)北京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占地面积720000平方米,合( )公顷。

  2。课后练习。

  (1)量学校操场的长和宽,计算它的面积,看够不够1公顷。

  (2)7公顷=()平方米 60000平方米=()公顷

  (3)一个飞机场新建一条跑道,长250米,宽80米。占地多少公顷?

  板书设计

  土地面积单位——公顷

  例。一个长方形果园,长250米,宽120米,这个果园有多少公顷?

  250×120=30000(平方米)

  30000平方米=3公顷

  答:这个果园有3公顷。

  土地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数学面积的教学设计10

  一、教材分析:

  这是小学数学人教版第九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在此基础上学习组合图形,一方面可以巩固已学的基本图形,另一方面则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本节课重点探索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教材安排的内容除了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外,更注重将解决问题的思考策略渗透其中。通过学生亲手的“拼”、“剪”,将组合图形进行分解,计算出组合图形面积,从而掌握这类题的思考及解题方法。

  二、学情分析:

  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组合图形的认识并不很难。学生已经系统的学过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对转化思想也有所渗透。对于方法的借鉴、交流、思考、创新都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

  三、教学目标

  1、掌握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并正确计算。

  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初步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让学生学会这类题目的思考方法。

  3、学会运用“分割”与“添补“的方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五、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以旧引新

  (课前)将一些教学用具的纸片发给学生

  1、谈话导入,课件出示谜语。(①草地上来了一群羊。打一水果名称 ②又来了一群狼。 打一水果名称)

  (1)思考:谜语的谜底是什么?(①草莓 ②杨(羊)莓(没))设计意图:抓住教学内容的特点,运用知识的正迁移。给学生以启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问:你们觉得哪个谜语好猜?为什么?(第二个,因为第二个问题有了第一个问题做基础,所以容易些。)

  (3)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答案,从而导出新课,并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用猜谜语的形式让学生来明事理,从而导出新课。

  2、课件出示各种学过的基本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

  (1)同桌交流、讨论。(小动)

  (2)代表回答。

  (3)复习平面图形面积公式。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几种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及计算方法。

  (二)、自主探究新知

  1、小组合作,交流探讨。

  (1)教师要求:拿出课前准备的图片从中任意选择两个图形,拼成一个新的图形。边做边思考,你拼的图形像什么,是由哪个基本图形拼成的,小组讨论这个图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

  (2)2人小组讨论并计算出图形的面积。(小动)

  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进行分工、讨论,通过集体的力量来计算这个图形的面积。

  2、自主合作,探索方法。

  课件出示例题:小华家买了新房,计划在客厅铺地板,请你估计他家至少需要买多少瓷砖铺地板,再实际算一算,并与同学交流。(有图例)

  (1)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图片中组合图形的学具,与小组合作,先估一估,再通过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这个图形的面积。(学生合作讨论,教师巡视并作简单的提示和指导。(大动)

  (2)学生动手剪一剪,拼一拼(沿虚线剪下,将组合图形分割成一个大长方形和小长方形或两个梯形或补一个小正方形等多种割补法。)计算图形的面积。

  (3)根据学生的解法,教师进行分析、点评。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手参与学习,通过拼剪与讨论,明白能将组合图形进行多种分割或割补后再计算其面积。

  (三)、联系实际,巩固拓展

  1、课件出示课本中多种组合图形,学生辨别图形是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的。

  2、学生独立完成,代表发表自己的解题方法。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点评:通过分解图形的面积相加或补成所学的平面图形再通过面积相减,都可以计算出组合图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图形关系,推算出图中的隐藏条件,让学生明确解组合图形的面积方法不是唯一的。

  (四)、回顾全课,小结

  1、学生小结 2、教师总结 3、布置作业。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小结,教师再总结,即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又能将本堂课的内容进行了总结。最后布置作业来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

  组合图形的面积

  组合图形分割、添补 基本图形

数学面积的教学设计11

  教材分析

  1、课标分析:《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从教育的角度看,是一种亲历亲为的活动,是一种积极参与活动的学习方式。本节课的设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这一学习内容设计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了解平行四边形与其他几种图形间的关系,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2、教材分析: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该内容是在学生已学会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已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会画平行四边形的底和对应的高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为学生推导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提供方法迁移,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做了准备。 由于学生已掌握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所以当学生掌握了割补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之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本节课的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探索创新的能力,是学习多边形面积计算,掌握转化思想的起始内容。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过渡时期。他们有了一定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但对于理解图形面积计算的公式推导和描述推导的过程还是有难度的。这就需要教师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媒介让学生去参与、去操作、去实践,才能让学生通过体验,掌握规律,形成技能。这节课中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有助于学生将这些抽象的事物转化为易于理解、易于接受的事物,多媒体的使用在教学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探索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活动,初步认识转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推导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积极参与、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通过探索、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用割补的方法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为一个长方形,找出两个图形间的联系,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过程

  一、情感交流

  二、探究新知

  1、旧知铺垫

  (1)、说出平面图形名称并对它们进行分类。

  (2)、计算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强调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设计目的:从学生熟悉的知识点入手,能够降低门槛顺理成章的引入新知识。

  2、 导入新课

  3、 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

  (1)、在方子格中数出长方形的面积。

  (2)、在方子格中数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满一格的按半格计算)。要求学生说出平行四边形对应的底和高。

  (3)、通过观察表格,试着猜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4)、共同探讨如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①出示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明确其底和高。

  ②学生在学具上标明其底并画出对应的高。

  ③讨论:能否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再计算(保证面积不会发生变化)

  ④小组交流如何操作的。(割补法)

  ⑤学生代表汇报各组的操作方法以及得到的结论。

  ⑥幻灯片演示割补的过程。

  ⑦引导学生归纳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明确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必须条件)

  4、 课堂小练笔。

  设计目的:达到让学生动手操作,从实践中掌握知识,并能够从实践中总结知识。让学生明白知识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三、课堂练习

  四、小结本课

  五、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 面积 = 底 × 高

  长方形 面积 = 长 × 宽

  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a表示底 h表示高

  S=a×h s=a.h S=ah

数学面积的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操作,引导学生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观察“曲”与“直”的转化,向学生渗透极限的思想。

  3、通过小组会议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圆与转化后的图形的联系。

  教具、学具:剪刀、图片,圆片4等份……64等份的.拼图对比挂图

  教学过程:

  一、以新引旧、导入新课

  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

  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3、回忆一下平面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的?

  4、小结:我们总是把新的图形经过剪、拼“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来推导面积公式的。

  5、转化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面积相等吗?

  6、(出示图形):这是什么图形?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7、那些圆能不能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呢?它的面积计算公式该怎样推导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数学面积的教学设计13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通过圆形草坪的实际情景提出圆面积的概念,使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圆的面积就是它所占平面的大小”。其次教材直接提出问题:能不能把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计算面积?由于让学生完全自主的探索如何把圆转化成长方形是有很大难度,但是教材给出了提示,让学生利用学具进行操作,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发现院的面积与拼成的长方形面积的关系,圆的周长,半径和长方形的长,宽的关系并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最后教材安排了例题,应用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已知直径,先求出半径,再求出面积。

  学情分析:

  1. 充分利用已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教学思想方法进行教学。如,教学圆的面积的含义时,可以先让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图形面积的含义,并进行分析对比,使学生认识到它们的共同点都是指图形所占平面的大小。

  2. 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主探索,例如,教学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时,可以先让学生把教材后面所附的圆形做成学具,在教师指导下,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自行决定等分成多少份,自由的`分一分,剪一剪,拼一拼。最后把拼成的加以比较,使学生看到。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会越细,拼成的图形就会越近似于长方形。

  教学目标

  1.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2.能正确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圆的面积,并能运用圆面积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估一估和探究圆面积公式的活动中,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初步感受极限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及应用公式计算

  教学难点:探究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数学面积的教学设计1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7-68页,圆的面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验证、讨论和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增强空间观念,渗透极限数学思想,发展数学思维。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动手实践和数学交流能力,体验数学探究的乐趣。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探索和操作活动,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应用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进行圆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利用已有知识并结合渗透“极限”的思想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片等。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导入新课

  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

  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3、回忆一下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的?

  4、小结:我们总是把新的图形经过剪、拼“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来推导面积公式的。(板书:转化)

  5、圆能不能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呢?它的面积计算公式该怎样推导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圆的面积)

  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

  1、补充感知、理解意义

  (1)(出示圆片):那位同学来指一指圆的面积是哪一部分?

  (2)同学们再用手指一指自己带来的圆的面积。

  (3)谁来说说什么叫做圆的面积?(板出: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圆的面积。)学生齐读。

  2、比较猜测、探明方向

  (1)提问:猜猜圆面积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2)下面我们来动手验证一下是否与半径有关:①你们想通过什么方法来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②想把圆转化成什么图形?(先独立思考,再把你的想法与同桌互相说说。)

  (3)活动要求:折一折手中的圆片能折出什么图形?

  (4)把16等份圆和32等份圆分别剪开(在黑板上贴出这两个圆),拼成两个长方形,拼好后一起思考黑板上的两个问题:

  ①圆和(近似的)长方形有什么关系?(形状变,面积相等)

  ②课件演示:圆16等份和32等份后,拼成什么图形?(分的'份数越多就越像长方形)

  (教师配合课件演示作适当说明)我把一个圆平均分成16份,并剪成2个半圆,重新拼组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2份,剪成2个半圆重新拼组成一个更接近长方形。

  小结:它们的面积没有改变,圆的面积=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面积。

  3、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小组合作讨论以下问题:

  a、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面积和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b、长方形的长与圆的周长有什么关系?

  c、长方形的宽与圆的半径有什么关系?

  d、你能找出圆的面积计算方法吗?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所以圆的面积=()×()=()

  学生在小组内积极讨论,探究、分析,并将结果汇报。

  长方形的长是圆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宽是半径(r)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所以圆的面积=∏r×r=r2

  齐读公式S=∏r2强调r2=r×r(表示2个r相乘)

  同学们太捧了,学会了把圆转化成长方形,并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三、巩固运用、形成技能

  1、我们用了多种方法推导、验证了圆的面积公式,并知道了圆的面积大小与半径有关,你们能用刚才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吗?

  2、求圆的面积需要什么条件?是不是只有知道半径才能求圆的面积?

  (1)课件出示例1

  (2)学生独立审题

  (3)教师板演解答过程.

  3、求下面圆的面积r=3md=5cm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集体核对时,强调要先算平方再算乘法。

  4、判断题(课件出示)

  5、拓展练习:机动题

  小力量得一棵树干的周长是125.6厘米。这棵树干的横截面积约是多少??

  四、课堂总结、深化认知: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练习十六2.4题.

  附:板书

  圆的面积

  长方形面积=长×宽

  ↓↓↓

  圆的面积=圆周长的一半×半径

  =∏r×r

  =∏r2

  例1:r:20÷2=10(m)

  S:3.14×102=314(m2)

  答:它的面积是314m2。

数学面积的教学设计15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课本第九册64页及例1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来源,初步掌握并学会运用面积公式。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大胆创新意识和小组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理解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几个相同的平行四边形、投影、课件、剪刀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设计情趣

  拍卖公告

  拍卖:为了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本镇现有一块地皮欲拍卖,有意者请与新袁镇政府办公室联系。

  新袁镇人民政府

  20xx年11月1日

  问:1、如果你想参加竞拍,那你应该知道哪些条件呢?

  2、如果这块地是个正方形,那求它的面积应该知道那些条件呢?长方形呢?

  3、如果是平行四边形,那应该知道什么呢?(板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二、动手操作、激发兴趣

  (1)、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

  1、 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按照每个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让学生说出有多少?(让学生讨论如果不满一格应该怎么办)

  2、 出示一个长方形,再引导学生计算一下,说出结果。

  比较一下:长方形的长、宽、面积分别与平行四边形的底、高、面积有什么关系?

  小结:从上面可以看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来,但数起来比较麻烦,如果是拍卖的那块地你还能数嘛?那想一想,能不能像计算长方形面积那样,找出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从上面的比较中我们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底、高、面积分别与长方形的长、宽、面积之间的.关系,那你能不能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呢?想一想,该怎么做?

  (2)、用割补平移法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3、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进行剪拼(教师巡视)然后指名到前边来演示。

  4、 课件演示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

  刚才发现同学们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时,就是把从平行四边形左三角形直接放在剩下的梯形的右边,拼成长方形,这样好吗?在变边剪下的直角换图形的位置时,怎样按照一定的规律呢?

  (1)、先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左边的直角三角形。

  (2)、左手按住剩下的梯形的右部,右手拿着剪下的直角三角形沿着底边慢慢向右移动。

  (3)、移动一段后,左手改按梯形的左部,右手再拿着直角三角形继续沿着底边慢慢向右移动,到两个斜边重合为止。

  (3)、引导学生比较

  5、 这个由平行四边形转化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6、 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样的关系?

  7、 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样的关系?

  归纳总结: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它的长、宽分别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相等。

  (4)、引导学生总结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8、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怎么求?(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9、 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求?

  (5)、教学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S=a × h (告知S和h的读音)

  说明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写成a·h,也可以省略不写,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S=a·h 或S=ah

  (6)、应用总结的面积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0、 回到课件首页,说一下那块地皮的底和高,引导学生想想根据什么列式?

  11、 完成后让学生看书第65页例1

  12、 测测自己准备的平行四边形量一量它的底和高各是多少厘米?再求出面积。

  三、巩固、练习

  略

  四、作业

  课后练习题

【数学面积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面积教学设计04-07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11-23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11-23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04-29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04-01

《国土面积》教学设计06-09

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01-15

《梯形的面积》的教学设计及反思01-22

《组合图形面积》教学设计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