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开放式阅读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开放式阅读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开放式阅读教学设计1
高等教育普及化、大众化使得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空前的发展时期。宿迁学院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新建立的一所本科高校。建院之初,学院面临着如何建设电子阅览室、建设什么样的电子阅览室的问题。笔者在此介绍一下宿迁学院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建设与管理方面所进行的探索和实践。
1.电子阅监室的功能和建设原则
1.1电子阅览室功能定位
电子阅览室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重要信息载体。它运用了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多媒体光盘、网上电子文献和其他电子载体文献为目的,向广大读者提供范围广泛的文献信息服务,将文字、图像、声音、影视等多种信息媒体融合为一体,使图书馆能以更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为读者提供文献信息。大学生可以通过电子阅览室实现网络资源的查询和共享、网络信息的与沟通、学术专业知识的了解与延伸。
1.2电子阅览室建设原则
新建本科院校面对着办学资金短缺的现状。如何将有限的资金合理地应用于电子阅览室的建设,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建设应从各馆的实际出发,遵循以下原则,力求提供集教、学、视、听、信息收发于一体的综合。
1.2.1电子阅览室的设置合理原则。电子阅览室设置应结合图书馆的布局总体考虑,尽量选择宽敞、通风条件好、灰尘少、安静的位置,室内光线要充足。一般采用开放式的设计,便于工作人员的管理和读者的利用。宿迁学院电子阅览室分别位于图书馆西侧的二层(配有计算机。收费式的)、三层(自备计算机,开放式的)和四层(视听阅览室,光盘借阅)。较好地满足了师生不同层次的需求。
1.2.2 “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有所为是为读者提供上网、馆藏资源的查询、读者信息资源的查询、电子资源的阅读和下载、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与下载等基本服务所需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如电脑桌、计算机、服务器和空调等基本设施,以及学习和科研所必须的网络数据库。有所不为是指根据读者需求情况,在硬件配置和软件建设上采取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购买,盲目地追求大而全,一是办学资金不允许,二是因使用量不足而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是不可取的。通过对我院学生的调查,大二时自备计算机的学生在80%左右,其中有一半以上为笔记本电脑。调查发现,学生更倾向于使用自己的计算机上网,计算机使用和资源下载更为方便。由此,在三层开设了开放电子阅览室,配备电脑桌,网线到位,读者只要白带笔记本电脑,即可使用电子阅览室的所有功能。因为上网是免费的,管理的约束性不强,学生的使用率较高,同时也为学院节省了部分硬件投入的费用。二层的电子阅览室配有台式计算机,可以满足不能自带计算机读者的需求。另外,新建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主要由返聘的老教授老专家和刚刚毕业的研究生甚至本科生组成,科研需求不是很大;再者,新建本科院校一般是在“本二”甚至“本三”批次中录取学生,生源质量差强人意,学生无论是学习意识还是科研意识都较一般高校欠缺,由此产生读者需求不足的状况,网上数据库便采取分步骤购买的方式。像宿迁学院图书院自20xx年以来购买了9个数据库,在逐步丰富图书馆馆藏的情况下。也提高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1.2.3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持续发展是指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服务空间的`拓展和发展。电子阅览室“网吧化”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解决好电子阅览室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新建本科高校电子阅览室应在加强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基础上,树立精品意识和“以用定藏”的理念,加快建设特色数据库和走数字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道路。宿迁学院图书馆在20xx年加入江苏省高等学校文献保障系统(JALIS),实现了和全省高校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20xx年初,图书馆和扬州大学图书馆合作,面向本院师生开展了科技查新、查收查引、原文传递等服务。20xx年购买了维普网络考试学习系统,创建了“机电专业学科导航数据库”。以上措施受到了读者的欢迎,为优化信息服务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内容支撑。
2.电子阅览室的管理
2.1制度管理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保障各项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对新建本科高校来说,制度管理是空白的。在借鉴国内高校电子阅览室制度管理的基础上,对参与电子阅览室的管理人员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使管理有章可循:对来上机的读者,规定了操作规范,杜绝了一些不良行为的发生。在管理方式上积极推行管理人员参与,读者根据自身需求实现网络自助的服务方式。对收费电子阅览室实行系统监控,对开放电子阅览室加强巡视。真正发挥电子阅览室检索阅览功能,形成良好的信息环境和井然有序的学习环境。
2.2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
在做好日常计算机定期维护的基础上,图书馆应逐步引进更为丰富的数据库资源,开发与利用多种数据库,包括中外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数据库、全国报刊索引、科学文摘、中国化学文献数据库和各种学习、考试数据库等,为学生查阅资料和学习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另外电子阅览室管理人员在做好网络学术资源导航建设的同时,及时更新和充实网站内容,加强自身数据库建设,如本校教师论文数据库、重点学科数据库等。
2.3随书光盘的管理
新建高校近年来采购的书籍大都是印刷型和电子型混合形态出版物(指附带光盘图书)。我院图书馆采取了“分别收藏,各自管理”的管理模式。当光盘和书一起由采编人员加工后,光盘移交电子阅览室收藏。读者需要借阅、复制光盘时,可以通过查阅书目信息得到附盘号码,到电子期刊阅览室查找登记借阅,也可选择直接阅览和光盘刻录复制。
随书光盘的网络化管理,是图书馆网络服务管理理念的具体表现。读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访问网站下载文件,而且管理人员一次上传可以同时为多个读者提供多次下载,读者可以很方便地把资料拿回去自由使用,减少光盘损坏的同时也提高了光盘的使用率。
开放式阅读教学设计2
语文阅读教学课是新课改理念下的语文相关课程,阅读教学的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中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时最好用培养阅读观念、积累阅读量、培养正确的阅读方法等方式实现新课改理念下开设语文阅读教学课的初衷。
一培养正确的阅读教学理念
新课改理念下,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方式、教学理念都受到巨大冲击,为了顺应时代要求,实现新课改理念下语文阅读教学的高效,需要先为学生培养正确的阅读教学理念。现在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理念更为开放、信息量更大、阅读的对象仍是各种各样的文章,而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则是通过教学让学生能读懂文章内容,读透文章内涵,确保学生能够得到锻炼和提高语文阅读能力,能从阅读的文章中提取重要信息,对文中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概括总结,还要能将文章中提取的信息进行有效整合,能给予文章最为中肯、客观的评价和鉴赏意见。
二做足阅读教学辅助工作
教学方式想要达到最佳效果,除了必要的课堂教学外还有许多辅佐工作需要及时完成。有时阅读教学的辅助工作反而会成为扭转乾坤的关键,所以督促学校和老师为学生做好各项阅读教学辅助工作也是提高阅读教学水平的重要方式。
1.积极开展各项语文教学工作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只是整个中学阶段语文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从现实情况和辩证唯物主义双重标准考察下不难发现,其实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有助于提高整体的语文教学水平,反之高效的语文教学工作也能推进语文阅读教学的顺利进行。此外,分属于语文教学范畴之内的其他语文教学活动也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有影响。
2.加强学校日常管理工作
学校日常管理工作有序开展不仅能为开展语文阅读教学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还能从管理层次推动中学语文教学事业的发展。学校中的校风校纪管理、教师授课的安排等内容都属于学校日常管理范畴,而且这些内容也都能为语文阅读教学提供条件。如以普通的高中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为例,在有序的学校管理后营造出来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能为阅读教学提供环境上的支持和帮助。
3.设计合适的教学方式
语文阅读课比较新颖,教学设计和教学方式都还处于探索中前进的阶段。根据新课改理念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比较合适的教学方式可包括互动式的教学和梯度化教学设计等。
梯度化的教学设计主要是从参与阅读教学的学生层次和水平的不同而衍生出来的一种教学设计。梯度化的教学能让学生避免阅读时选择不一的干扰,还能促进学生层层递进式地掌握阅读教学的精髓。梯度化的教学设计可使班级中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优势,学生能在合适的教学设计下发挥出最大的学习积极性,间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标。
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指在开展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时注意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一方面,教师负责教授阅读方式、推荐阅读内容、安排阅读教学进度,而学生负责根据阅读教学安排阅读相关书籍并加以分析和理解,并将理解后的感悟和不理解的问题一一反馈给老师,向老师寻求解惑。另一方面,老师和学生还要多注意心理沟通,家访和电话访问以及一对一的谈心等都是主动出击的互动方式。互动式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值得持续和发展。
4.做好学生心态管理
心态问题是心理问题的重要内容,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态管理也是教师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一种方式。乐观积极的心态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情绪,让学生快乐地参与阅读教学活动之中或是在阅读中获得快乐;主动好学的心态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方坦然的心态能帮助学生降低焦虑、疑惑等不良情绪的影响。
三培养科学的阅读习惯
俗话说:“态度决定人生”、“性格决定命运”,在明白这些道理时更不应忘记“细节决定成败”。阅读习惯在整个中学语文教学系统中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最易被忽视和放弃。但被习惯性理解为细节的阅读习惯其实是决定中学阅读教学成败的关键。
根据新课改理念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初高中学生们需要培养的`阅读习惯主要包括:
(1)确保每周有足够的阅读时间,对阅读时的坐姿、看书方式等都有着明确规定,以确保身体健康、知识积累为主。
(2)避免走马观花式阅读,阅读文章时要深入、细致,能明确分析出各类阅读文章的本质内涵。
(3)养成制定阅读计划的习惯,根据自身语文知识水平和高中学业进度规划阅读书籍的难易程度和基本数量。
(4)养成边读边记的习惯,一方面保证阅读时“灵光一现”的产物能完整保留,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阅读时集中精神,能深入了解文章的内涵。
(5)培养主动阅读的习惯,中学阶段的学生自律性不强,大多时候需要老师的强迫和监督才能完成历时较长的阅读任务。然而一旦养成了主动阅读的习惯,便能顺利地持续下去。
四增强真实而强烈的情感体验
“感同身受”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感染力较强的一种教学方式,学生若能多积累生活经验、有着丰富的情感体验便能真正从文字的世界中读懂感情。多增强真实而强烈的情感体验,能帮助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带入其中,从文章中某一角色的角度去感悟和理解文章中的感情和道理。这样感同身受的教学策略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和本质特点。
开放式阅读教学设计3
一、阅读教学师本设计的弊端
我国传统阅读教学主要受前苏联凯洛夫的教育学思想影响,阅读教学一般分为五个阶段:组织上课——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阅读教学设计严格程式化。这使得“阅读课堂教学处于一种封闭性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教案的控制性和传授的单向性,它剪辑了认识过程的复杂性、曲折性和生动性,也排除了人与人相互作用的种种可能性,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与发挥。”[1]这样完全由教师单方面主导的教学设计,还表现出以下弊端:一、设计程式化,严格的步骤设计使教学设计处于教师主导的封闭性状态,阅读课堂单向地由教师控制和传授。二、设计过于注重教师的“教”,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阅读变得机械呆板,不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三、设计的主体单一,教师独立完成或教师之间合作完成,没有学生的参与,忽视了学生的情感经验。这样的师本阅读教学设计剪辑了学生认识过程的复杂性和生动性,制约了语文教学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忽略了学生学习中的实际需要,使学生丧失了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也没能体现学生的情感性和发展性。
二、新课程下的阅读教学设计
革故才能鼎新,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本”,阅读教学设计要“以学生的学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学”促进“学生的发展”,前者是阅读教学设计的基础和前提,后者是阅读教学设计的目的和归宿。在此背景下,语文教学设计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时金芳指出,系统的语文教学设计,要以科学的教学设计理论为构架,反映语文教学的个性,体现“为学习设计教学”的思想。[2]浙江师范大学潘涌教授指出现代语文教学设计创新的内涵:教学内容着力于凸显个性、教学过程要充分体现开放性和动态生成性、教学对象要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自由思维的空间。[3]这些都向我们表明,阅读教学设计应从关注学生要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去学出发,来考虑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去教,“以学定教”,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设计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从学习引路人的基点出发,巧妙引导,精心设计,真正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创新生活的平台。
“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的倡导,要求阅读教学设计也应发生相应的转型。教师要从关注具体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核心,重新认识和理解阅读教学设计。阅读教学设计要让学生的经验参与阅读,设计的过程要有创生性和开放性,要从关注学生知识和义理的增加转变为关注学生的经验发展,阅读教学设计要建基于学生这一主体。
三、阅读教学的生本设计
立足于学生的阅读教学设计,关注学生的知识经验的增长,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个体差异性、需求的多样性和意见的多元性,让学生能有真正参与阅读的时间和空间。这就要求教师进行阅读教学设计时要倡导学生参与课前的设计,鼓励学生表达对教学设计的想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能提高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和切适性,使阅读教学设计真正成为阅读教学的蓝图。
(一)为“教”设计走向为“学”设计
阅读教学设计若只围绕“如何传授”、“如何教”去做文章,只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对“教什么”和“怎么教”进行的安排和部署,这样就只注重展示教师的“教”,没有体现学生的“学”,教师单向输出信息,师生、生生之间缺乏对话交流,这种仅仅为教师的“教”而进行的设计是比较陈旧的。
教学论认为,教学的本质是学,教要转化为学。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支持引导下,激发并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凡是个人出于自由意愿而做之事,都不在计划之内。但是,可以给予一定的条件,使人的自发性比其他条件下更容易发挥出来。”[4]学习是认知主体的自我调控过程,只有引起学生内在的思维和认识,教学的意义才会产生,就如同教师虽然可以确立为什么在学习这个文本时要突出这个主题,但是解释这个主题的意义时每个学生依据的还是自己,阅读教学设计要从为“教”设计走向为“学”设计。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设计时要立足于学生的学,即要注重分析学情、了解学生,全面动态地把握学生的情况。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如果仅仅站在自己的立场阅读文本,仅仅以自己的眼光解读文本,这样的教学设计就只是关注了将解读结果教给学生,没能立足学生的学,阅读教学变得“一厢情愿”,也就无怪有学生这样说:“我一个人在家里读《背影》时哭了,我在上课时听老师讲《背影》时却睡着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并未参与其中,促使其“学”也就无从提起了。
格拉塞斯费尔德曾说,“可以引导一头蠢驴去喝水,但不能强制它去喝水”,阅读学习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一种“我——你”之间关系的学习,重在强调学生“我”的一种主体积极地参与。叶圣陶也说过,“学生跟种子一样,有自己的生命力,教师所能做到的,只是供给他们适当的条件和照料,让他们自己成长。”[5]语文课程标准重新定位了教学中师生的位置,“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阅读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阅读教学设计要以学生的“学”为核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发挥学习中的主体性,设计学生读书思考、感悟发现的过程,让学生在读书思考、体验、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实现创新发展。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要设计合作沟通、探究学习、对话交流、感悟体验等环节,要在预测学生经验的基础上留足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提供学习的条件,创设学习的情境。国家督学、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成尚荣教授指出,“让学成为教学的核心;让学走在教的前头;让学贯穿教学始终;让教永远伴随着学生的学、让指导永远伴随着学生的学。”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教学效率。阅读教学中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最根本是让学生能自读自悟,学会学习,真正实现为“学”而设计。
(二)“为学生”走向“由学生”设计
在阅读教学设计中,由教师独自进行的、学生没有参与其中的教学设计,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学生成为“受众”,被动地进入教师设定好的一系列活动,其主体性没能得到调动和发挥,阅读教学的效果将大打折扣。在笔者的调研中,很多学生反映了这样的意见:“我喜欢老师的讲解与自学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以自学为主,老师稍加点拨”,“很反感老师对课文作‘八股文’似的设计,喜欢自由、自主的学习方式”,“希望老师的教学设计能让我们发挥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一概听老师泛泛而谈”,“不喜欢老师总是一直在讲,毫不停歇,应该要增强小组间的学习讨论,甚至老师完全不用上课,可以让学生上。”学生们喜欢自由、自主的学习方式,渴望能有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真正参与的机会。现代教学设计的发展趋向是学习者置身其中的设计,这里不单单是指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考虑学生,设计要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而是倡导学生参与设计的过程中。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参与教学设计是一个新的尝试,它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学生参与教学设计,能更直接、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及现有学习经验、学习能力等情况,以便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创设学生读书、体验的情境氛围,安排师生、生生之间对话、互动的方法和过程,设置学生间合作、探究的条件和手段,部署差异性的反馈、评价时机和策略。
“由学生”设计可以是将某篇课文交由学生设计,完全放手让学生设计;也可以是教师教学某篇课文之前让学生参与其中,与学生共同协商、共同设计;也可以是教师在设计前对学生们有个全面的了解,探寻学生的具体情况,使学生的经验有参与阅读的机会。譬如在设计前询问了解学生在学习文本时遇到的疑难和困惑,阅读此文本你最喜欢的是什么,你打算以怎样的方式来学习这篇课文等等,知晓了这些,教师再以此确立教学设计的目标、内容、重难点、方法、过程等。学生参与教学设计过程,学生参与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选用教学方法和策略,这需要学生身心投入、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从“为学生”设计到“由学生”设计的转变,就使教学设计实现了从权威决策到民主决策,从目标导向到过程导向,从知识本位到学生的发展本位,师生关系从主客体关系走向平等协作的关系,体现出教学设计的多元性、开放性、交互性、协作性等特征,阅读教学就因有了针对性而变得高效。
(三)从静态设计走向动态生成设计
静态的教学设计方式常存在于阅读教学设计中,一方面,教师进行设计时立足的是教材内容的基础而不是基于学生的前有认识,使得教学设计所基于的认识基础是静态的。另一方面,教学设计完成后,教师便在课堂上实施这一设计,中间对教学方案不加改变,或者只是在这次教学方案实施完成后,根据作业评价等略作反思以期改进下一次教学设计,在实施本次教学设计的过程是固定的,呈现静态化。“静态化”的教学设计使教师在课堂上操纵、控制整个教学活动,学生的经验被摒弃在外,导致教学过程出现凝固、机械划一,缺乏生命活力的现象,无法有效适应教学现实的丰富性、多样性与变化性。
阅读教学设计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指导方案,是为了达到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平等交往、积极互动和共同发展的效果,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策略以及教学评价进行优化组合,也可以说它是一个弹性化的教学方案。阅读教学设计不需要对每一个细节都作出具体的论述,也不需要对突发性的教学事件都作出准确的预测,它可以是对教学的实施作出粗线条的动态性的计划。新的阅读课堂观认为,课堂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文本和教学环境组成的动态系统,是学生和教师在互动交往中共享知识,实现个体生命成长的情境化场所,是动态生成的、不可预设的充满变化的生命化场所。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立足学生实际,动态设计教学过程,关注生命成长。
阅读教学设计要从静态设计转变为动态生成设计,动态生成设计的过程则是一个不断变化、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过程。一方面,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探讨等,教师不断改变与加深对学生已有经验的认识,此过程中学生也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兴趣、需要以及努力的方向等,使阅读教学设计所基于的认识基础一直处于变化之中。另一方面,在师生间的交流与讨论中,教师的意见要与学生的想法发生碰撞,在彼此思想的碰撞中,教师、学生的意见与想法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阅读教学设计过程需要根据教学情境、师生思想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调整与改变,需要持续调适、不断修改完善原有的教学方案。
“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的倡导,要求阅读教学设计立足于学生,教师要从关注“具体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从仅由教师单独操纵,改变为让学生有机会参与设计,从封闭性走向开放性;改变阅读教学设计遵循固定的程序,呈线性的静态设计的不足,弹性设计阅读教学,使阅读教学设计动态化。关注学情、关注学生,从师本设计走向生本设计,以促进学生经验的持续增长和发展,真正实现学生的生命成长。
开放式阅读教学设计4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需要为学生营造和谐的阅读氛围,引导学生反复推敲文本内涵,展开多元对话交流,促使文本、生本、师本达成多点共识,构建新的阅读认知体系。所谓“亲生共读”,就是师生共同朗读、共同探究、共同感知,以便形成契合度更高的阅读认知。
一、互助共读,探索阅读认知共识
传统教学中,一般是教师设计阅读任务,学生展开自主阅读。新课改之后,课堂教学引入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模式,凸显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要适时参与到教学互动中,与学生一起展开合作学习。
例如,教学《观潮》时,教师刻意设计教学情境:播放大潮来临时的视频。学生被大潮的宏伟气势所折服,自发展开讨论。基于此,教师让学生打开文本,先自主阅读课文,然后指名学生来朗读。然后,教师打开音乐,开始示范朗读,学生听得非常认真,情不自禁地跟着朗读。这时教师鼓励学生跟随音乐展开练习,课堂内容顿时热烈起来,大家都跃跃欲试。
教师利用视频材料给学生带来深刻印象,为学习文本奠定了良好基础。教师让学生先进行朗读,然后示范朗读。特别是设计音乐背景,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因为有教师朗读展示,学生有了学习榜样,便能自主展开朗读训练。朗读虽然属于个体行为,但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朗读训练,学生便可以自然进入到崭新的学习领域。
二、交互推敲,提升阅读认知品质
在师生共同阅读活动中,教师作为教学设计者,自然占据着学习的主导地位,其事先对文本展开了深度挖掘,阅读认知品质自然处于高点。为提升学生的阅读认知,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本,向学生传递信息,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探寻共同言语共识。
例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教师在文本讲解中提出问题:战士们已经完成了掩护任务,他们可以选择追上大部队,可他们却将敌人引上了绝路,最后献出宝贵生命,战士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有学生认为:敌人太过强大,如果战士们追赶大部队,势必给大部队带来危险。教师继续追问:战士们完全可以选择其他方向,为什么不给自己留退路呢?学生说:狼牙山这里地势险要,而且是易守难攻,为消灭更多敌人创造了条件。教师继续问:战士们打完子弹了,可以选择假投降啊,为什么要跳崖自尽呢?学生给出答案:战士们宁死不屈,如果落到敌人手里,肯定也没有活路,战士们这样选择表现了铮铮骨气。
教师不停发问,与学生展开互动式讨论,对相关问题进行反复推敲,顺利抵达问题核心,学生学习认知自然建立。同时,教师给出假设问题,让学生对文本展开深度解析,进而形成最为贴切的`认知。
三、互动训练,构建阅读认知体系
课堂教学中,教师依据文本设计拓展性阅读训练,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通过对文本内涵外延展开深度剖析,自然构建完善阅读认知体系,促使师生阅读共识越来越多。在设计阅读训练时,教师需要有横向拓展意识,不仅要观照文本特点,还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实现阅读思维的成功升级。
设计《小英雄雨来》课堂训练时,教师给出一个极为特别的训练任务:教师梳理文本内容,学生听教师总结,及时指出教师陈述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开始梳理: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小英雄雨来的故事,那是解放战争时期。学生发现问题:应该是抗日战争时期。教师继续:小雨来为掩护大部队转移,机智勇敢地同鬼子斗争。学生指出问题:不是大部队,是革命干部。
教师梳理教学知识点,这是最为常见的教学设计。教师抓住学生的心理,让学生找出教师梳理中的问题。那么,学生必须特别专注教师的一言一语。表面上是教师课堂小结,其实是特别的课堂训练,而且是师生互动性训练活动,并呈现个性化,能促使学生顺利构建阅读认知体系。
开放式阅读教学设计5
一、合理选择阅读材料
有人将拓展阅读等同于课外阅读,其实不然,课外阅读在内容选择上是自由的,只要感兴趣,想看什么就看什么。而拓展阅读在内容的选择上应以课本为出发点,为课本服务,因此,所选的内容可以是课文内容的补充和延伸,也可以是适宜于比较阅读及学法迁移的材料。教材每个单元有它固定的单元内容,所以在选材上不是很困难。教师在选择拓展阅读材料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重在质疑解难。如在学生阅读《秦兵马俑》一文前,可以给学生质疑:兵马俑是什么时候建成的?它的由来是怎样的?这样学生在阅读时才可以有所收获。
2.有些选入课本的课文都是经过删节或节选的,所以学生感受不到原文那种语言气息,教师如果把作者的原文推荐给学生,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丑小鸭》这篇课文没有写丑小鸭在农夫家的遭遇,教师可以让学生读读《安徒生童话》中《丑小鸭》的相关片段,再次感受丑小鸭的不幸遭遇,对丑小鸭产生深深的同情之心。
二、营造良好氛围
兴趣是引起、保持注意的重要因素。要引导好拓展阅读关键在于氛围的营造。良好的氛围将会让学生积极地在浩瀚的书海里遨游,进而感受优美的语言文字,享受知识、享受阅读。
1.以激励促使学生喜欢阅读。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所以让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时也要因人而异。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针对不同的对象使用不同层次的激励性语言,这样会使学生更清晰地认识自己当前的学习状况,看到自己努力的方向。例如教师可以对学生的阅读作如下鼓励:你真是个爱读书的好学生!你了解的课外知识真多"等,从而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
2.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
游戏阅读: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利用游戏可以创设浓厚的阅读氛围。如设计各种游戏式的活动,在这类活动中谁阅读、背诵、写出的文章多、质优,谁就获得公认的优秀成绩,谁就是这个游戏的赢家,并能赢得一定的奖励。
专题阅读:利用名著或影视作品也是营造阅读氛围的好方法。如《西游记》《三国演义》《哈利·波特》等,学生们特别喜爱,如果能和热映中的影视作品同步阅读或比较阅读效果会更好。
设立图书角:师生踊跃捐书、献书,实现阅读材料的共享。这样,学生在交流中达到了相互沟通、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目的。
读书交流。主要做法是先引导学生用一段时间去读一本教师或同学推荐的好书,然后集中时间由学生、教师以及家长共同对作品进行自由讨论,其间也可展出一些学生的读后感或其他作品。
三、开放式阅读
开放式阅读就是以全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素质为目标取向,根据学生现实和未来的需要,实现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使学生自主、和谐、创新地发展阅读能力。进行开放式阅读,能为拓展阅读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1.转变教师角色,建立民主师生关系。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是课堂上的权威,过于注重陈述性知识的传授,强调学生对教科书内容的记忆和内化,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生的发展。在开放式阅读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开发者,起着导航作用。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认知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倡导自主、民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珍视学生独特的内心体验,允许和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和发表不同见解。
2.教学设计由"硬性设计"转变为"弹性设计",为学生预留探索的空间。传统阅读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是对教学内容的规定和对知识掌握管理方式的概括性描述;对学习内容的分析,以教材为中心,只注意分析教材知识内容的逻辑结构,反映的是"以文为本"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方法的选择以"教师怎样教为中心"。教学设计的内容是预定的、程式化的,不易改变,这种设计我们称之"硬性设计"。开放式阅读教学设计分为"预先设计"和"适时设计"两个部分。预先设计就是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以教材为例子,对教学观念、计划和规则进行事先设计。适时设计,即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鲜活的学情作现场处理,随机调控。这种课堂教学设计有了灵活的应变性和随机的可塑性,我们称之为"弹性设计"。这种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预留教学时间和空间。
3.课内向课外辐射,拓宽语文教学外延。学习语文不能仅靠课堂四十分钟,应注重课内向课外开放,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时空。教师可以在肯定学生善问会问的同时,鼓励学生把问题带到课外,带进家庭,自己动手查一查,找一找资料,去探索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开放式阅读教学设计6
英语的语言技能指的是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这四种技能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其中读是一种最为方便,快捷的语言的信息输入方式。阅读是一个积极主动的思考,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阅读能力主要是考察学生获取信息的同时对所读内容进行有效提炼和概括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提高可以推动和促进英语分析能力以及推理判断能力。目前很多高中英语教师只是简单了解英语的阅读主要分为读前(Pre-reading)读中(While-reading)和读后(Post-reading),但是并没有挖掘每篇阅读教材的真正含义。长期只注重表象的英语阅读教学不但扼杀了学生对阅读素材的兴趣,也不利于学生培养有效的英语阅读能力。
扎实的课前准备是决定一堂阅读课成功与否的关键。一个优秀的教案犹如一个好的剧本,对之后的工作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课前预习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上课之前,学生应该熟练掌握相关词汇;老师要指导学生预习,及时给学生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材料和预习时的练习,或让学生搜集相关的资料,使学习有的放矢。由于阅读材料的涉及面广和老师知识的局限性,老师可以事先安排学生从网上下载一些图片,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分享收集到的资料,交流相关的信息。如果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准备,一方面能提高学生对文章了解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能及时补充教师备课时的尴尬。尤其是将小组分组预习和课堂的阅读教学相结合,既能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也能让展示的同学得到大家的认可,这比老师单纯的讲解要生动的多教师不能一味的凭借自己的方法和知识主宰课堂。
课堂教学是否能够营造出英语学习的环境和气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让英语阅读从乏味枯燥变成轻松愉快,我认为,这其中Pre-reading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课堂开头的的几分钟利用的好与不好会直接影响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事实上,在教学过程中,导读所占的时间并不多,分量也不是很大,而它却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能否将它运用的恰到好处,直接关系到教学能否进入佳境。在这一步骤中,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特点,通过各种灵活巧妙的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使学生了解文章的内容。为下一步的阅读做好准备。教师对读前的活动可以从实际生活,时事新闻,背景,故事,问题,音乐,图片,影片等等方面设计,帮助学生理解,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细读(While-reading)是英语阅读的精髓。高中英语阅读强调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可以在这个环节中对学生进行多种阅读微技能的训练把日常的英语阅读教学和考试试题的设计思路相结合。比如,我们可以在阅读环节中设置理解文章重点细节,猜测词义的活动。让学生积累这一类阅读题目的技巧和方法。同时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分层次设置阅读目标,活动层次应该多样化,并逐步深入,培养学生带着问题去寻找相关信息的习惯。这种任务型很强的阅读教学使学生得以“学以致用”。通过参与这种活动,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付诸实践,在与同学讨论,纠错的过程中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从而开发自身的认识智能。在细读的阅读活动中老师可以提倡和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在实践中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让学生经历获得知识的过程,在真正的任务情景中展开学习,感受成功。
开放式阅读教学设计7
在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始终处于核心地位,该部分除承载对学生阅读习惯、阅读策略和阅读技巧能力的培养外,还具有对课文相关话题、文化背景和语言知识的教学功能,使学生有机会感受真实、地道、优美的英语,并通过阅读了解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最终提高阅读能力及运用语言的能力。
导学案是教案与学案的一体化设计,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的师生互动创造活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和文本结构,设计实际有用的导学案,包括设定新的教学目标、教与学的方法策略、选用的教学模式等,优化课堂设计,并应用到实际阅读教学中,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案导学,达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二、导学案在英语阅读课教学中的应用
本次公开课的内容是《牛津高中英语》Module 8 Unit3的Reading:Visiting Masters,本课的定位是关于访问大师的阅读课,主要内容是关于欧洲几位艺术大师和他们的艺术作品的简单的介绍,笔者对导学案与课堂教学环节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与编排。
(一)课前活动(Pre—reading)
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完成导学案
Task 1: Surf the Internet to do some research about famous artists and their masterpieces.
这一任务要求学生课前通过上网或其他途径查询有关欧洲绘画艺术大师及他们的杰出作品的信息,这是一个开放性的任务活动,能激发学生对本课话题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符合教学新理念的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要求。
(二)激趣导入(Lead—in)
导入的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及先验知识,让学生乐学新知
英语语篇教学要求我们讲究导入新课的艺术性,新授课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不同形式导入,可以很快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激发他们的兴趣,自然过渡到正题。
(三)通览阅读
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完成导学案:
Task 2: Fast reading for general idea.Choose the best answers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通览阅读,即通览全文,把握大意,该阶段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在此阶段,学生应尽可能快速地展开阅读,以获取文章的大意,此任务设计成选择题形式,放在课中完成,既是对接高考,也是检测学生限时阅读能力。
(四)阅读策略和细节阅读(Reading strategy—Careful Reading)转贴于
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完成导学案
Task 3: Reading strategy.Learn about how to read a life story.
Task 4: Careful reading for detailed information.
阅读策略学习放在细读之前,符合教学实际,学生在通览全文之后,了解到文本体裁是life stories,于是学习相应的阅读策略,再对文本进行细读。细读要求理解文本的`整体信息(Reading for full understanding),是指找到文章中的有关范围后,在范围内逐句阅读,特别是对关键词、句要仔细琢磨,以便对其有较深刻的较准确的理解。因此,教师除了能够把握阅读材料的精髓之外,还应善于依据关键问题,设计不同形式的阅读微技能练习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五)听(Listening)
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完成导学案
Task 5: Listen to the tape and decide which ones are true(T)and which ones are false(F)
这一任务既训练了学生的听力,又加强的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并为下一步任务的完成作了铺垫。
(六)巩固阅读和反馈(Summarizing and Feedback)
这一环节完成导学案
Task6:Read the article again and Complete the table below with correct information according to the text.
Task7:Work in groups and introduce each artist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to other group members with the help the of the tables above.
(七)小组讨论(Discussion of the text)
这一环节完成导学案
Task8:Do you think art is important to us? Why or why not?
这一话题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八)布置作业(Homework assignment)
这一环节完成导学案
Task9:Assign homework.
作业的布置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该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以及下堂课学习的铺垫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结语
开放式阅读教学设计8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现状分析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活跃氛围,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教师也非常注重对问题的应用,如用问题来导入课程,用问题来创设情境,用问题来引导思考等[2],对改善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从教学实践来看,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也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不足,主要表现为:
一是问题设计的计划性不强,具有较大的随意性,更多的将关注点放在活跃课堂气氛上,忽略对学生认知能力的研判和教材的深度挖掘,问题常常停留在浅显的“是不是、对不对”等简单层次,难以启迪学生的探究思维。
二是问题设计未能很好契合学生的兴奋点,没有从学生认知的角度去合理设计问题,问题或者过难,或者是过于笼统,导致学生难以跟上教师的节奏,启而不发,课堂问答也常常成为教师自问自答的独角戏。
三是缺少互动交流,问题的设计常常是由教师到学生的单向传递,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没有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提问时间,未能充分践行生本理念,难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学生形成消极阅读的习惯,不利于其长远发展。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对策建议
1.突出计划性,有的放矢
一般来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要由浅到深的逐步深入[3],教学要遵循一定的层次性和步骤性,首先,要通读课文,扫清文字上的障碍;其次,要理清文章的脉络结构,加强对人物、事物形象的分析;再次,要能够概括文章的主题,挖掘文章背后的深层次意义,结合学生思维由低到高的.发展层次性,围绕教学目标要求由浅到深的进行教学设计,开展教学工作。那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设计什么样的问题,应该怎样设计呢?应该以怎样的方式进行呈现呢?需要达成什么样的教学目的呢?这也需要老师在开展教学设计时全面思考,如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应多设计一些综合和评价类型的问题。以《黄山松》为例,设计问题:黄山松有哪些特点,它为什么会有如此强的生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思考和总结,提升阅读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增强趣味性,活跃氛围
兴趣是做好的老师,让学生充满兴趣的教学活动也能更好的吸引学生参与进来,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特别是针对小学生来说,我们更要坚信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比获得高分成绩更重要,因为前者会影响其以后一生的成长和发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帮助其掌握阅读的技巧和方法,但是如果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主动参与的热情不够,也会影响教学工作的开展,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对此,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的时候,可以积极探索应用问题来增强学生的亲身体验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究,进一步拓展思维,深化对知识点的认识。以《未来我们怎样出行》,可以在课程导入时创设情境,以有趣的方式导入,再引导学生放飞思维,设计其他的各种现代化的出行方式。
开放式阅读教学设计9
一、阅读教学以及阅读教学问题设计概述
为了深入研究初中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具体策略,需首先明确何为"阅读教学"、何为"阅读教学问题设计",因此,从"阅读教学"的基本概念入手。
1、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指,教师通过与学生、教学材料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完成对学生授课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阅读教学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掌握教学材料中的文字形式的内容,并真正做到理解和领会。在采用阅读教学法时,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在学科方面的基础情况以及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的能力,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通过对教学材料的阅读,掌握材料中的学习内容,并将其应用到实践环节,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对教学材料内容的阅读,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教材中所蕴含的知识、理论、人生寓意等,当学生读懂材料中所包含的所有内容时,又能从中发现并探索出材料所含范围以外的内容,进而提出自己独有的想法,并为其寻求到合理的解释和解决方法。因而,阅读教学的宗旨并不单单局限于使学生被动的接受什么,而在于从所获得的只是当中发现什么、创造出什么。
2、阅读教学问题设计
在阅读教学模式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问题设计环节,即教师通过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所提供的教学材料进行阅读,进而理解并掌握其中所包含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发挥和创造。在阅读教学模式中,通过设计的问题,可以促进学生开阔思维、激发内心的好奇,进而使学生主动阅读教学材料,因此,问题设计的优劣,对于阅读教学的成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进行问题设计时,需要注重几点原则:
首先,设计的问题要有整体规划性,有教学价值、有内涵、有深意,是对实现教学目标有帮助的问题;
其次,设计的问题要充分考虑当前的教学大纲、学生自身能力等实际条件,从而与实际教学有效融合;
再次,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要让学生充分开阔思维,并能在此基础上有足够的发挥和创造的空间。
二、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现状及问题设计策略分析
1、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现状
当前,阅读教学方法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但是在问题设计环节,却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依据对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应用的调查和了解,将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现状总结如下:
(1)问题设计实际应用意义不大
许多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只注重所设计问题的数量,人多越多越好,而常常忽略了设计的问题的实际应用性和教学实用性,使得设计的问题对于引导学生阅读、获取材料知识、发挥创造能力并没产生太大的作用。
(2)问题设计缺乏多元化
有些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常常缺乏创造性,一直采用经常使用的问题设计法,使得提出的问题缺乏新颖性,很难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对阅读教学的开展没有起到足够的促进作用。
2、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策略分析
(1)从学生的兴趣角度出发设计问题
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原动力,因此,可以从学生的兴趣角度出发,提出符合学生心理的问题,可以为问题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从而引导学生融入阅读教学模式中。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当前的先进科技--计算机电子技术、投影仪器、幻灯片等,如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音乐巨人贝多芬"一节,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播放几段贝多芬创作的曲子(变奏进行曲、欢乐颂、命运交响曲等),在音乐播放的过程中,为学生讲述教材中所描述的贝多芬,并融入教师在课前准备的相关教学资料,在音乐播放结束之后,与学生进行一定时间的沟通和交流,形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分享,音乐中的那一部分能体现出教材中所说的贝多芬的特性,以及通过音乐,感受到了贝多芬的哪些其他故事是教材中所为提及的,通过如此的提问与思考的过程,完成阅读教学的内容。
(2)从学生的自身能力角度出发设计问题
设计问题的第二点原则应为考虑学生的自身能力,由于学生接受教育的经历不同,在接受新事物、新知识方面呈现出不同的学习能力,因此,为了更好的设计问题,满足阅读教学的.需求,需从学生的自身能力出发进行设计。如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节,教师可以依据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基础、学习兴趣等的了解,将学生归类,并分组,要求每一组要包含每一类的学生,而具体的分组情况可以由学生自行解决,这样的分组有利于学生在自身条件上的互补。在分组之后,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事物的正确答只有一个"的论题,然后组织各小组进行自由讨论,讨论要围绕"事物的正确答只有一个"展开,看这个论题是否正确,在讨论结束后,请两组意见不同的同学进行观点阐述,进而推出课堂教学的重点。
(3)从提高学生探究能力角度出发设计问题
汉语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语言,在我国汉语的内涵十分深远,因此,在采用阅读教学模式进行问题设计时,需要从语言的运用角度出发,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重点。如在上述问题"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节,当进行小组讨论之后,教师可以组织一次辩论赛活动,邀请两组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进行一次课堂内的辩论,通过辩论既可以阐明小组内的主要观点,也可以通过彼此之间的观点支持、观点反驳过程实现对知识的具体运用,从而提高知识的使用技能。
三、结语
初中语文课堂是国民教育的重点环节,在初中语文教学采用阅读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设问题设计环节产生的一些问题,因此,本文从"问题设计实际应用意义不大;问题设计缺乏多元化"两方面阐述当前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现状,并提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具体策略:从学生的兴趣角度出发设计问题;从学生的自身能力角度出发设计问题;从提高学生探究能力角度出发设计问题。
开放式阅读教学设计10
我国经济的快速平稳发展,对我国教育的投资拉动呈直线增长。据教育部统计,20xx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45.98万人,与20xx年相比较,增长了11.09%,出国留学催生了我国高校出国留学培训项目。为了方便高校学生出国留学,我国高校出国留学培训项目把雅思英语教学纳入了英语教学体系。在教学的过程中,雅思英语阅读课程规划对实际雅思英语阅读课程开发设计有极大地指导作用,其关系到学生能否尽快提高英语水平顺利留学,所以,设计好雅思英语阅读课程规划势在必行。
一、雅思英语阅读课程的现状调查
1.问卷发放
通过旁听其他教师的泛读课,并结合自己在本科期间所上阅读课情况,作了一个简单的调查。在学校发放了125份调查问卷,收回问卷117份,其中有效问卷106份。
2.统计数据分析
对阅读的兴趣:数据显示,只有22%的学生对阅读非常感兴趣,而不太感兴趣和完全没兴趣的学生占了被调查的约9%,一般感兴趣的学生占34%。这说明学生在阅读方面的主观能动性还未被充分调动起来,兴趣不高必然会影响阅读的效率和质量。
文章标题的作用:统计显示,84%的学生认为标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标题能够预先激活头脑中已经存在的上级图式,从而降低阅读文章的难度。
阅读习惯:数据显示,有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在平时阅读时没有用笔指词读、头随视线移动、出声读等习惯,但回视(回读)、依赖词典和边读边译的现象比较普遍。学生对于“视线在每个单词上停顿”和“成组视读”两项习惯上选择较为模糊,说明还未完全养成这两个有利于阅读理解的习惯。多数学生能够跳读、略读和根据语境猜测词义,这对于提高阅读速度有很大的帮助。阅读后作归纳总结的学生并不太多,这不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个人情绪对阅读理解的影响很大(见下表)。
二、影响雅思英语阅读课程能力提高的因素
1.阅读课程教学策略的影响因素
阅读策略――指阅读过程中的四种技巧,即prediction(预测),pattern(句式),personalizing(个人化)和context(语境)。阅读在现有课程安排下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教师没有放太多精力在课文的背景、整体结构以及作者谋篇布局的思路以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上,课时数偏少,也没有专职的教师从低年级到高年级进行连续的、系统性的阅读课教学,课堂上往往将重点放在疏通语句、讲解知识点而非阅读技巧和方法训练上,使很多学生在阅读课上还是采取字斟句酌的方法,速度慢、效率低。
2.词汇量掌握太少
提高阅读水平和理解程度的基础要具备一定的词汇量,如果阅读文章中的生词比例过高,势必会对阅读理解产生负面影响。雅思考生感到阅读的最大障碍来自于词汇,特别是涉及不少的专业词汇。如,抗衰老药物研究、卫星传感技术、药品推销、火山爆发等,如果不掌握这些专业词语,根本就看不懂这样的文章。另外,出国留学培训项目的学生基础英语水平较差,雅思的专业词汇涉及面广、专业精深,因而对于这些学生来讲,阅读雅思的文章无异于看天书。如abandon的同义词是give up,而班级上的学生三分之一不知道答案,其主要原因是不知道abandon的意思,教师告诉他们abandon表示“放弃”后,学生均能做出。
3.学生自身的原因
(1)重视程度不足。由于对阅读(泛读、速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少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了精读课以及听、说、译方面,导致了阅读量不足、阅读范围不广、阅读训练不够。
(2)阅读方法的问题。学生实在是太习惯精读了,即使时间来不及而未读完,也不肯轻易地去换一把粗梳子将课文的脉络去做一遍从头到尾的梳理。由于速度慢、效率不高,长此以往学生得不到阅读的乐趣,就会对阅读产生抵触甚至厌恶心理。
(3)心理焦虑。有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生词或者弄不懂某一句话,就觉得阅读是不成功的,或者产生了焦虑、不安的情绪,这都会降低阅读效率。
三、高等院校出国留学项目中雅思英语阅读课程规划设计
所谓的课程规划就是要求在课程设计中对“教什么”进行设计,要按照出国留学培训项目的学生实际和专业特性,要根据一定的思想理论开发课程体系,在对学生能力的提高上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培养学生去探索作者在读物中所反映出来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成果和认识程序,让学生对读物有了自己理解后,就要通过复述、诵读、评价、写作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根据调查和实践教学经验,本课题的规划设计如下:
1.阅读课程规划设计包含的内容
(1)对于基础英语知识的巩固,这对出国留学培训项目中学习的学生来讲非常重要;
(2)给学生雅思英语阅读的题型进行讲解,重点教授学生解题的方法;
(3)引入英美国家文化知识、历史背景、科技状况等。
对于这三个方面同时兼顾、不可偏颇。
2.大学一年级课程阅读规划
强化和巩固学习的基础英语知识,辅助引入英美国家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科技成果等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提高英语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水平,英语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也可以进一步夯实基础。一年级课程阅读规划的`英语教学不能类似传统的英语教学,要以各种类型的文章阅读为本,辅以基础语法知识。在阅读材料的分类要以主题单元为主,有利于文化知识的融合。同时开设第二课堂的辅助手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收听英语广播,表演英语小品,组织英文歌曲演唱比赛和英语角等活动。
3.大学二年级课程规划
在这个阶段要对学生的阅读方法和题型进行讲解。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应结合学生的专业实际,多引入国际国内的热点话题,并进行一些陈述练习。大学一年级对英语基础知识的语法掌握的基础上,大学二年级应该以题型为单元,阅读练习与相应的题型相结合,从掌握雅思英语阅读方法的熟练程度上,逐步使学生提高阅读效率。与此同时,专业领域的热门话题的题型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整体理解能力,通过自己专业领域争议性话题的关注,提高学生英语文献的搜索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尽快熟悉国外学习环境和教学理念。这一年对于准备出国留学的学生来讲,是国内最后的学习雅思英语时间,因此,要从紧迫性入手,强化雅思英语阅读课程的真题演练,一次演练时间不能超过60分钟。同时,还要辅助以往的阅读课程总结和知识不牢固的查漏补缺,使学生在最后的时间内形成清晰的、完整的雅思英语阅读框架,为雅思英语考试冲刺,也同时为出国生活学习做好全方位的准备。
【开放式阅读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搭船的鸟阅读教学设计11-03
阅读教学总结02-28
阅读教学反思04-30
小学四年级群文阅读教学设计03-16
小学阅读教学反思10-16
英语阅读教学反思02-14
语文阅读教学反思02-16
阅读教学反思范文03-17
中班阅读教学反思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