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学设计>《练习》教学设计

《练习》教学设计

时间:2024-04-20 11:50:4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练习》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练习》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练习》教学设计

《练习》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积累关于生活感悟的名言;

  2、学习、感悟何其芳的歌颂生活、建设生活、享受生活的诗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3、在锻炼孩子们口语交际的同时,通过设计快乐指数的调查问卷,了解孩子的快乐指数,从而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发现美,体验快乐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孩子的感悟能力、交际能力、写作能力。

  教学具准备:有关何其芳的诗、口语交际、写作方面的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师:谁能举出几个关于生活感悟的名言?

  生开始举例,交流。

  师:书上也给我们列举了例子,看看那个是你熟悉的,有哪个你又不知道?

  生:交流名言。

  设计意图:交流名言,提高学生的积累过程,为学生的写作、语文知识的积累准备素材,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2、学习《生活是多么广阔》

  师:谁读过何其芳的诗歌?

  生交流自己积累的有关何其芳的诗,在交流时,畅谈自己的感受。

  师出示书上的《生活是多么广阔》,引导学生读。

  生:在读中感悟作者歌颂生活、享受生活的情怀,抒发作者对新生活和对未来的信心。

  师生配乐朗读,使诗的主题升华,激发学生的共鸣。

  设计意图:在交流何其芳的诗中读、感悟,反复这样,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二、作业

  读、背“我的采蜜集”“《生活是多么广阔》这首诗。”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一个人怎样才能获得快乐?用你认为最合适的词语表达出来。

  生:开始谈自己是否快乐的情况。

  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调查问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查,并把调查报告写好。

  生:小组内做调查并写报告。

  生:汇报统计好的调查数据。

  全班交流本次活动带来的思考。

  板书课题:快乐的源泉

  设计意图:在谈话中导入,激发学生的话题,不仅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还理解了学生的思想动态,可谓教育和锻炼并进。

  2、讨论交流。

  师生共交流本次活动带来的思考。

  提出交流的要求:(1)快乐的指数不高的原因是什么?(2)今后要采取哪些措施?(3)当你无力改变周围的环境或别人时怎样能够获得快乐呢?

  3、总结方法。

  让学生到谈自己快乐的事例,并谈出自己的理由。

  (设计意图:在交流中总结出好的、合适的方法解决本次交流的问题,达到本次交流的教学目的及重点。)

  二、总结。

  第三、四课时 我的小笔头

  《令人难忘的事》教学设计

  一、听我说内容。

  生活中常常遇见这样那样的事,有时让你欢愉,有时让你痛苦,有时让你消沉,有时让你充满信心……选择一件令你难忘的事,完成一篇习作。

  提问:你遇见过什么样的事?

  生:交流讲述自己难忘的事。

  师:同学们经历的事情很多,可以回忆童年趣事,也可以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情趣,引导学生再现美好的事物,或许是带来快乐的一部书籍,或许是体验成功的一次竞赛,或是让人心旷神怡的一处美景。

  生: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举例来说明。

  设计意图:通过引入,激发学生的灵感,使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往事,为下一步的准备素材作铺垫。)

  二、一起读要求。

  想不想写一写令你难忘的事?一起读读本次习作的要求吧。

  1、令人难忘的事。

  2、题目要有新意。

  3、要把事情写具体,细腻。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抓住事物的特点,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写出真实生活写照,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4、认真修改习作。

  (设计意图:先出示写作要求,让学生对本次习作目的有一个全面了解,为打草稿做到心中有数。)

  三、帮你快构思。

  1、抓典型事例

  2、抓特点,生动描述。

  3、积极交流,认真修改。

  四、例文引航。

  读几篇例文,拓展学生的思路。

  板书设计:令你难忘的事

  1、抓典型人物或事例

  2、抓特点,生动描述。

  3、积极交流,认真修改。

  《令你难忘的事》习作讲评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这次作文讲评,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好作文的'标准是什么,并会运用标准对照衡量自己的作文和他人的作文。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修改作文的重要性。

  重点:会运用标准对照衡量自己的作文和他人的作文。

  难点:运用修改作文的具体方法修改自己的习作,评议他人的作文。

  过程:

  导入:

  今天我们来上一节作文讲评课。上次我们写的《令你难忘的事》习作,班上优良差各等文都有。老师从大家的习作中选出三篇。我们以这三篇作文为例,大家进行讨论评议。

  一、回顾奠基础

  1、《令你难忘的事》这篇习作要求是什么?

  2、什么样的作文是好作文?换句话说好作文的标准是什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说,教师适时板书好作文的标准)

  二、评议再提高

  (教师先将要评议的作文印好,人手一份)

  1、先评优秀习作

  (一)先让优秀习作的主人读习作,其他同学边看边听并且用好作文的标准来衡量。

  (二)同学们四人一组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小组代表归纳全班评议的意见班上交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把作文的优点说尽,并指出不足)

  2、再评议中差作文

  (一)教师从这篇习作中选一段话出示在大屏幕上。

  对这段话表达不具体和语句有毛病的地方让学生修改。

  (二)教师再从差的习作中选一段话也出示在大屏幕上。

  对这段话表达意思不清楚和用词不准确的地方让学生修改。

  3、综合以上好中差的习作的对比分析,让学生谈谈自己在这次作文中的成绩和存在问题

  三、修改再创新:按修改习作要领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总结

  今天我们这节讲评课上得非常好,使我们师生深受教育。这不仅是一节作文讲评课,也是一节生动的思想教育课。其实,作文和做人是一致的,有了高的认识,好的行为才能写出好的作文。

《练习》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课本练习七(二)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相遇问题”的特征,理解数量关系,并能解答稍复杂的相遇问题应用题。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求相遇问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教学用具:幻灯、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头列式

  工人们修一条长120米的路,每天修15米,几天修完?

  一辆汽车5小时各地区320千米,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火车每小时行85千米,行425千米要多少小时?

  要求学生说出基本的数量关系式

  2、指名板演 其余同练习

  ⑴甲乙两架飞机分别从两城去同一个城市,甲机每分钟飞行9千米,乙机每分钟飞行12千米,40分钟后,同时降落在同一个机场。两架机一共飞行了多少千米?

  ⑵两个水管同时向游泳池中注水,大管每小时放水16吨,小管每小时放水12吨。放满224吨水要多少小时?

  要求学生说清解题的思路

  二、变式练习 加深理解

  ⑴改变上1的条件:

  甲乙两架飞机分别从两城去同一个城市,每分钟飞行9千米,乙机每分钟比甲机多飞行3千米,40分钟后,同时降落在同一个机场。两架机一共飞行了多少千米?

  让学生分析:与1 有什么不同,要先求什么?

  列式计算:9+3=12千米

  (9+12)*40=840千米

  ⑵改变上2的条件:

  两个水管同时向游泳池中注水,大管3小时放水48吨,小管每小时放水12吨。放满224吨水要多少小时?

  让学生分析:与2 有什么不同,要先求什么?

  列式计算:48/3=16吨

  224/(16+12)=8小时

  ⑶两辆汽车同时从相距190千米的甲乙两地相对开出,每小时行4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0千米。两车开出几小时后,还相距95千米?

  你能表演一下这种情况吗? 其实是什么以生了变化?

  学生尝试练习

  列式计算:(190-95)/(45+50)

  ⑷甲乙两地相400千米。一辆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68千米,在客车行了28千米以后,一辆货车从乙地出发开往甲地,每小时行56千米。货车开出后几小时两车相遇?

  提问:现在的情况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哪一段路程是两车同时行的?请你在图上表示出来?

  学生尝试练习

  列式计算:(400-28)/(68+56)

  讨论:刚才3、4两题我们都可以通过转化变成相遇问题,然后进行计算。

  三、课堂作业

  练习七(二)第9——14题

《练习》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万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交流、合作,体验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3.在经历探索混合运算运算顺序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地思考,充分感受解决数学问题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

  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计算导入

  我听说我们班的学生个个都是计算小能手,大家敢不敢挑战两个计算题?计算:

  26+35+11 65-21+18在两位数运算的基础上,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你说我说,探究新知

  1、出示数学信息

  星期天妈妈带礼物去姥姥家,给姥爷买了一件上衣112元,一件下衣103元,给姥姥买了双鞋88元。

  2、根据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

  (1)买一件上衣和件下衣一共需要多少钱?

  (2)买一件上衣和一双鞋一共需要多少钱?

  (3)买两件下衣需要多少钱?

  (4)上衣比下衣便宜多少钱?

  (5)姥姥的上衣比姥爷的裤子贵多少钱?

  (6)买衣服和鞋一共花了多少元?(板书)

  (7)衣服比鞋贵多少钱?(板书)

  大家真善于思考,提了这么多的问题,今天我们着重解决这两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3、解决问题:买衣服和鞋一共花了多少元?

  (1)认真思考,你可以列出什么算式?由复习导入,学生可以列出112+103+88

  (2)你会解答吗?自己在本子上试一试,看能有哪些方法解决?

  (3)找学生展示他的算法。

  (4)学生说算法及运算顺序,其他同学补充。

  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1)列分式计算:112+103=215(元) 215+88=303(元)

  (2)列综合算式计算:112+103+88=303(元)

  (3)用竖式计算:112 215 112 + 103 + 88或+ 103 215 303 215 + 88 303

  (4)口算(凑整百、整十)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

  独立思考说出理由。重点让学生说一说综合算式的计算过程。

  第一个问题这么快就解决了,你们的计算能力真强,第二个问题敢不敢挑战?

  4、解决问题:衣服比鞋贵多少钱?

  (1)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展示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

  本节课在学习了两位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教学过程中,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再通过学生讲解补充掌握计算方法,为后面的应用奠定基础。

  5、总结归纳运算顺序。

  思考:在只含有加法或减法的算式里,该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学生交流。

  结合学生发言,归纳总结:一般情况下,在只含有加法或减法的算式里,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过关形式)

  真了不起,这么快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看来大家的计算能力非同一般。老师带来了过关游戏,敢不敢闯?好,请看第一关。

  第一关:计算795-35-138 335+280-104

  第二关:一水果店有300斤苹果,上周卖了132斤,这周卖了121斤,现在还有多少斤?

  第三关:王阿姨去逛商场看中三件商品:电话248元,果汁机187元,饮水机186元,她的钱包里有600元,够吗?

  四、总结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发言。

  县优质课参赛课后反思

  这次优质课评选参赛人数比较多,比赛用四天的时间完成了整个比赛。参加完讲课比赛后自己有很多感想:

  一、自我反思

  1、思想不重视,准备不充分。

  在起初接到参赛通知后,由于认识不是很到位,我没有十分投入的去积极准备,以至于过了几天才算是定下了整个讲课内容。幸好得到我校兰主任和赵主任

  给予的积极的指导和帮助,一起研究教材,针对出现的错误情况进行纠正。并让我在有评委的情况下反复多次的练习,使自己在一些环节上改进和提高了很多,真的是发自内心的感谢他们。

  2、评价语言不丰富

  大家都知道老师的评价语言亲切自然,可以为学生创造了一种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比如,教师评价学生:“你说得太好了,老师和你想得完全一样”,“真了不起,老师真为你们高兴”,“你回答得很正确,如果声音能再大一点就更好了”,“不要怕,大胆地说,把你的想法说出来,让老师和同学帮你找出错的原因,你会进步得更快”。在起初练课时,我总是不能自然的评价学生,在两位主任的帮助下总感觉进步不小,但在讲课时还是不能自如的进行评价。

  3、教学基本功不足,相关知识学习不够。

  通过讲课发现自己在这次比赛中存在基本功不足的问题,可以说这与自己平时放松了对自己基本功的练习有关,同时对教材以及讲课中语言的点拨不到位,对学生出现错误状况后反映不敏感,这些都反映出了对课堂的内容的学习不够,所以我认为自己该学的东西还很多。

  二、成长收获:

  1、经受磨练。

  我参加工作10年来,从未参加过县级数学讲课比赛,在接到参加优质课比赛通知后感到很兴奋,这对我个人来说是很难得的一次机会。在准备课的时间里,总是感到,心里挂着,脑子里想着,梦里梦着,心情从一开始的兴奋,到准备课时的自己的思路与他人观点的不一致时的心乱如麻,再到后来的思路清晰,到即将比赛时的紧张心理,到讲课结束后的一身轻松。可能整个过程是很多参加过类似讲课比赛的老师们都经历过的,我为自己经受住其中的磨练而快乐,也为磨练后的提升而幸福,最终的成绩并不理想,但是我通过参加这项活动从中得到了、收获了一份属于自己的东西,这也许在我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2、在讲课中找到了自己的不足

  从准备课到讲课过程中,对教材以及教案的多次修改;从学校老师对我的这节课提出的意见、建议,针对不足改进和提高我的这节课的过程,过程中的改进提高,是自己的一大收获。

  通过观摩选手们的讲课,开阔了视野,看到了自己一直追求却没有做到的东西;很多做法和经验值得借鉴和学习。通过观摩,发现有些课讲的确实很棒,选手的教容教态、驾驭课堂能力、课堂处理问题能力和与学生交流方式方法等方面都有可学之处,通过观摩课我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

  总之,通过此次活动我感觉收获很大,对如何准备课,如何上课,如何反思课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对自己还应该学习哪些东西也更加明确了。

《练习》教学设计4

  随着高效课堂教学研究的深入,如何立足于学校当前实际,选择恰当的突破口,推动高效课堂教学研究的深入进行,是我们首要思考的问题。经过反复研究论证,我们选择了以我校的市级课题《课堂练习及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研究》为牵动,多角度、多层次开展课题研究,实现教学设计科学性,提高教师的授课能力,满足学生的需要,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本课题是基于对学校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确立的,旨在通过研究解决课堂练习及课后作业设计的“低效”或“无效”问题,引导教师改变课堂练习以及课后作业的设计思路,从习题的设计、实践、分析、修订四环节的结果反馈,反思教学设计是否科学、教学过程是否有疏漏,进而逐步改变教学的整个过程中的行为模式,实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素质的三重目的。在不断地研究和实践中,我们摸索出了“两模式三层次”练习及作业设计模式,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行为和教学效益的提升。

  一、明晰存在问题,确定探索方向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转变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目的在于促进每一位教师都能有效地教学、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效地学习,学生能按照自己的个性特长尽可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然而,审视目前学校课堂教学环节中,我们不难发现:低效、无效的现象依然存在,传统的被动、单一的接受式学习在教学中仍居主导地位。靠题海战术、机械操练、反复练习来提高质量的做法制约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目前,课堂教学中仍存在教师教,学生学,课堂教学效率不高,课后课业负担过重,至使部分学生厌学,学习缺乏主动性的现象。究其根本,我们认为有如下两方面原因:

  (1)客观原因:

  由于新课程改革之后,课本中可供教师选择的练习内容过少,而课外辅助材料则铺天盖地,面对铺天盖地的教辅材料,教师们眼花缭乱,这些教辅材料中有些练习内容徒劳无益,有些练习内容超出教学目标的要求,达不到练习的实效性。

  (2)主观原因:

  当然,在教师层面上,也存在一些教学行为上的偏差,影响了有效教学目标的落实:①、盲目的多练。练习题的安排常常是重复单调,杂乱无章,不能使学生从练习的安排中领会到知识的结构,加深对基本概念、法则的理解,而且占用了学生大量的时间。②、过分的注重书面练习。现行教材以及各类练习册主要是书面练习,而其它形式的练习,如:动手练习、动口练习、社会实践等形式的作业则较少。③、重视封闭性的练习。课堂练习大多是条件明确,思路单一,结论确定的封闭性习题,缺少那些条件隐蔽,思路开放,灵活多变的习题。④、重视“一刀切”的练习,不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对学习基础、接受能力不同、兴趣爱好各异的一个班的学生来说,布置同样质与量的练习势必造成有些人“吃不饱”,有些人又“吃不了”的状况。⑤、重视基础知识训练,忽视思维能力的培养。练习最直接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技能和思维能力,所以练习停留在简单模仿与重复上,忽视练习中的思维因素会贻误学生的发展。而实质上,练习只是一种手段,培养能力与发展思维才是目的。⑥、在教案设计中,课堂练习设计过于简单,缺少层次性、多样性、操作性和实践性的练习。课堂练习环节的弱化,影响着课堂效率的提高,学生的能力,尤其是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明显不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研究课堂练习的目的性、层次性、操作性、实践性、趣味性等,不但能巩固学生的双基,而且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学生的创新意识。⑦、课后作业不是机械重复的大量抄写就是没有抓手的可有可无的要求,学生的课后作业缺乏应有的思路和要点。而在专科学科中,更是没有相关内容的要求,走出课堂学生没有任何需要完成的内容,课后作业的有效性更是无从谈起。

  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寻找出适合我校的工作思路,推动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推动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确定设计的模式,明确整改的要求

  为了引领教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从不断地“设计——实践——反思”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和设计水平,我们以实录表格式的形式为抓手来进行不断地研究和探索。

  (1)确立了练习设计的两种模式

  两种模式即前测式设计模式和要点式设计模式。前测式是指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技能等情况进行的课前测试,充分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以此为依据根据教学的内容设计课堂练习及课后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发展。要点式是指教师根据自己已有的实践经验和对知识的准确把握,针对已熟知的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及课后作业设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发展。

  (2)建立了以学情为基础的课堂练习及课后作业的设计方式,建立了“三层次四纬度”的设计标准。

  明确了课堂练习及课后作业的设计必须在做好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确立了以学生基础为准的阶梯式练习设计三层次——基本练习、综合练习、拓展练习。确立了练习设计的四个维度——层次尺度即练习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程度和习题的呈现层次,采取渐进式的方式,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知识跨度即练习的设计既有对新知识的内容也要有对旧知识或薄弱知识的兼顾,实现新知识与相关旧知识的同步巩固;时间长度即要合理分配练习设计的时间,依据不同的学情

  和知识掌握情况恰当的安排练习时间;拓展程度即练习设计不仅局限于课本的知识,应该设计利于学生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相关习题并以学生完成习题的准确率和用时评估习题及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教师以学生完成习题的准确率和用时评估习题及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三、不断实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为了让我们的工作更加有针对性,我们采用实录式统计形式,通过统计数据来评估我们的练习设计是否有效,促使教师逐步修订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老师们通过学情分析——习题设计——效果反馈——反思教学四个环节,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整个研究工作。在语文、数学、英语三个科目中,我们主要采用下面的操作模式——

  课堂练习与作业设计试验记录(前测式)

  课题整数班级**时间4.27

  课例类型总复习-数与代数设计人**完成时间20分钟

  前测内容测试效果

  1、把一根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7段,每段长()每一段是这根绳子的()。

  2、在19、-2、3.25、0、1、0.36、0.43737……中,

  整数有(),自然数有()小数有(),有限小数有(),循环小数有()。

  3、比大小

  987()1000987()9863.14()π

  68.01()68.10

  4、7800563700读作(),它有()级,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四舍五入到亿位约是()。1、2题的准确率达到了85%以上,3题的准确率达到90%,说明对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掌握准确。

  4题的准确率65%。

  本课的强化重点放在读数、写数以及数的改写等方面。

  前测结果分析前两题是上一节课出现错误较多的题,也是学生易出现错误的,再次进行强化练习效果较之前一课有提高。

  读数部分本班有一些孩子遗忘的较多,读数写数的规则已忘记,需要重点强化。

  新授课堂课堂练习设计

  (层次尺度、知识跨度、时间长度,拓展程度)课堂实效

  (完成时间、正确率)

  一、基础练习:(3-4分钟)

  1、40.04整数部分的4在()位上,表示(),小数部分的4在()位上,表示(),40.04的计数单位()

  2、最高位是百万位的整数是()位数,最低位是百分位的小数是()位小数

  3、540092700读作(),以亿作单位()

  4、五十三亿零七百万九千写作(),以万作单位()

  二、综合练习:(11-13分钟)

  1、把0.54万改写成以“一”为单位的数,写作()。

  2、用分数表示下面各题的商。

  9÷1116÷1214÷2139÷26

  3、把下面表中的各数互化。

  小数分数百分数

  0.75

  5/8

  120%

  4、把下面各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两位小数。

  3/7=15/6=4/11=8/27=

  5、判断下面的说法是不是正确,并说明理由。

  ⑴1个0.1与9个的和是1。

  ⑵12/15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⑶因为4/5比5/6小,所以4/5的分数单位比5/6的分数单位小。

  6、用三个7和三个0写成六位数,使它们符合下面的要求。

  (1)一个0也不必读出来。(2)只读出一个零来。

  三、拓展练习:(4-5分钟)

  1、下面各式的()里可以填入哪些数字?

  8()00<85007()3万>760万

  57()000≈58万36()0000000≈36亿

  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保留三位小数

  4.62975

  9.49951

  按时完成,准确率在87%左右。因为在前测中已经了解了学生的情况,课上进行重点的复习,因此提高的效果较明显。

  基本上能按时完成。

  整体的准确率在79%-80%,第2题错误原因是分数未约分;第4题是计算不准确导致保留的数据有误差。

  其余的题目完成的.效果还不错。尤其是第6题的开放题学生能给出不同的符合要求的结论。

  完成的较快。正确率在50%左右。

  第1题是开放题,由于是六年级要求将所有的答案都呈现所以,有学生只写了一个答案,致使准确率不高。

  效度反思

  这虽然是一节整数的复习课,但是在综合的知识应用复习中却发现了学生的约分以及小数除法掌握的相当差,下一节课复习因数和倍数就会有不小的障碍。下节课的前测以及课堂练习要增加这方面的内容,融合到新知识中,再次进行巩固和训练。

  学生的数字改写还要多加练习,尤其是数字末尾不是4个0的改写,还有一部分学生不太熟练。

  这类复习课的练习设计应该“瞻前顾后”,题量和题型应该增加变式计算,这应该是所有这类复习课练习设计的一个原则,提示我应该增加这方面的内容。

  在实践中,数学、语文、英语教师根据自己的现状定位,选择不同的模式进行实际操作和反馈,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效益。而在专科教学中,由于其学科的特殊性,在一些操作环节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我们采用依据学科特点,设计出符合实际的研究思路。

  (美术)课后作业设计试验记录(专科)

  课题《吉祥图案》年级三年级时间09.5.18.

  作业类型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设计人***预估时间15

  本课知识点作业目的

  欣赏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吉祥图案,了解有关吉祥图案的文化及其发展。知道部分典型的吉祥图案,了解它们的造型特点及所表达的含义。

  1、能用剪纸的形式制作吉祥图案。

  2、尝试用剪纸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喜爱之情,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3、知识拓展,开阔学生的眼界,加强学生的民族意识。

  课后作业设计

  (调查访问、实践操作、成果汇报、)效果反馈

  (反馈形式、完成率、作业效果)

  1、通过查阅资料(相关书籍、网络)来继续了解吉祥图案的知识(图案的样式、代表的含义)。

  2、模仿或自己创作吉祥图案剪纸作品。

  3、进行吉祥图案作品展示,包括学生课后搜集的吉祥图案剪纸作品、文本资料、自己剪制的吉祥图案剪纸作品。1、为学生们举办一次“吉祥图案”专题展示。

  2、学生完成率达到85%左右。

  3、大部分学生能在课后对吉祥图案的知识进行网络学习,还有的学生把自家过年时用的吉祥剪纸拿来与大家分享,剪纸随自创的不多但足以看出学生们对此课的兴趣与重视。展示效果好。

  四、扎实推进,共同发展

  “课堂练习及课后作业有效性的研究”,使我校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教师已经由单纯关注教材、关注教参向关注教材与学生并重转变,从关注习题本身向关注习题设计与学生对习题的接受状况并重转变,从关注习题或作业的结果向关注结果与过程并重转变。细致的统计分析,使教师逐步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使教学、辅导更加贴近课堂、贴近学生的实际,教学的针对性得到了加强,教学的目的性更加明确。而教师个人在研究中书撰写研究过程记录、实录式反思、编写三层次练习过程中,自身也得到了极大地提高,正如曹慧丽老师在教学节闭幕式所说——这样的研究过程让我付出了很多,也改变了许多、收获了许多,如果用一个句话来概括,那就是——“痛并快乐着”。

  对于学生来说,它让老师更加准确的了解每一个学生。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了应有的关注,薄弱生的基础得到了巩固,优秀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原有的单一、机械重复的课堂练习和作业,不但让学生身心俱疲,而且效益也比较低,学生对练习和作业的产生一定的厌恶情绪。随着我们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激发了实验班级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一个学生的教学需求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在稳步增长。

  五、今后的研究设想

  1、在前测、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的体系上去研究,探索出三位一体的设计思路。

  2、评判课堂练习及课后作业是否有效的标准应该是严谨的、科学的,应该继续从练习及课后作业设计的质与量上进行细致研究,以制定出相对科学的评价标准。

  3、扩大实验面积,整体推进全员参与,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总之,本课题下一步应该在整体上谋划,从高效课堂教学入手,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上深化,使之更能够为推进高效课堂教学做出更大的贡献。

《练习》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纠正常见的错别字。

  2、学会区别同音字形近字并组词;能从一组句子中找出一对反义词;能按要求各词语分类。

  3、能按要求将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初步学会修改句子中用的不合适当词语。

  4、初步学会安指定要求默读短文,完成练习。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目标:

  能改正学生中常出现的错别字。学会区别同音字,并组词;能从一组句子中找出一对反义词;能按要求给词语分类。

  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学习第一题。

  1、自读词语,逐词修改。

  2、指名说说错在哪里,如何修改。

  3、集体讨论评议。

  4、学生自我订正。

  三、学习第二题。

  1、指名读一读,边听边辩。

  2、学生独立完成。

  3、说说,最易搞错的.是哪几组?你是怎样区分的?

  4、评议,小结,订正。

  四、学习第三题。

  1、什么叫近义词?题目要求是什么?

  2、读句子,想想那几个词意思相近?

  3、集体讨论评论。

  五、学习第四题。

  1、理解什么是“农具”、“农活”、“农作物”。

  2、读词语,按要求逐项分类。

  3、逐组讨论,集体评议。

  第二课时

  目标:

  能按要求将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初步学会修改句子中用得不合适当词语。初步学会按指定要求默读短文,完成作业。

  过程:

  一、学习第五题。

  1、读读想想,句子有那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是什么内容?

  2、讨论归纳。

  二、学习第六题。

  1、读题目,明要求。

  2、自读句子,划出用得不合适当词语。

  3、集体交流,说说修改的理由。

  4、小结,自我订正。

  三、学习第七题。

  1、初读短文,说说短文讲一件什么事?

  2、读题目,明确要求。

  3、想想:在生活上什么时候可能用上“果然”一词?

  四、课堂作业。

《练习》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知识:通过练习使学生明确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

  能力:能正确的列出乘法算式。

  教学重难点: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的列出乘法算式。

  突破方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具:小黑板、投影机、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根据摆出的图形,说出相同的加数是多少?有几个相同的加数?再写出加法算式,根据加法算式写出乘法算式,最后读出乘法算式。

  2、观察下列各图,哪些能列乘法算式,为什么?

  3、说出4*3=12和2*5=10所表示的意义并指出各部分名称。

  二、练习

  1、做一做练习二十二第6题

  2、做练习二十二第7-10题

  3、游戏(1)教师拍手,学生口答列式

  (2)每次拍3下拍4次

  板书设计

  教后经验与失误分析:

  2、2-6的乘法口决

  第一节:2、3、4的乘法口决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106页-107页练习二十三第1题

  教学目标:

  知识:使学生知道2、3、4的乘法口决的来源初步记住2、3、4的乘法口决,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能力:能熟记2、3、4的乘法口决。

  教学重难点: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能熟记2、3、4的乘法口决。

  突破方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具:小黑板、投影机、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把下列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2+23+33+3+3

  4+44+4+44+4+4+4

  5*44*5各表示什么意义

  5*4=20各部分名称叫什么?

  二、新授

  1、2*2这个算式中乘号前面的2表示什么?后面的2呢?2*2表示什么?

  3、教学例3

  4*2=8

  4、“1个几的乘法口决”2个2是41个2是几?

  三、达标测评

  做一做做练习二十三第1题

  四、板书设计

  教后经验与失误分析:

  第二节:一句口决可以用于两个乘法算式的计算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107页例4和108页的做一做及练习二十三的2-4题

  教学目标:

  知识:使学生知道计算乘法时,一句乘法口决可以用于两个乘法算式的.计算。

  能力:提高学生运用乘法口决的熟练程度。

  教学重难点:知道计算乘法时,一句乘法口决可以用于两个乘法算式的计算。

  突破方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具:小黑板、投影机、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背诵1-4的乘法口决。

  二、新授

  1、教学例4

  (1)让学生用8个小圆片摆两行启发学生边摆圆片边想要算一共有多少个圆片,有几种算法。

  (2)引导学生先横看再竖看,然后让学生自己将结果填上。

  (3)让学生两个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

  小结:交换被乘数和乘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2、教师让学生用8个小圆片摆2行,先横看,再竖看,各有什么结果?

  小结:两个一位数相乘都可以用一句口决。

  三、达标测评

  108页的做一做练习二十三的2-4题

  四、板书设计

《练习》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相遇问题”的特征,理解数量关系,并能正确熟练地解答相遇问题应用题。

  2、沟通“相遇问题”三种类型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

  沟通“相遇问题”三种类型的内在联系

  教学用具:

  幻灯、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组题练习沟通联系

  1、练练

  ⑴两列火车分别从甲乙两站同时相对开出,一列火车每小时行75千米,另一列火车每小时行83千米,3小时后相遇。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⑵两列火车分别从474千米的甲乙两站同时相对开出,一列火车每小时行75千米,另一列火车每小时行83千米。几小时后相遇?

  ⑶两列火车分别从474千米的甲乙两站同时相对开出,3小时后相遇。一列火车每小时行75千米,另一列火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说说

  教师板书:

  ⑴(75+83)*3=474千米

  提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⑵474/(83+75)=3小时

  提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⑶474/3—75=83千米

  提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比一比

  这3题的.条件和问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教师要求学生填表:

  条件

  算式

  一共行的路程

  相遇的时间

  速度

  第一题

  第二题

  第三题

  归纳小结:不管是哪一类总是先求速度和。

  二、变式练习加深理解

  1、小青和小刚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对而行。小青每分钟行60米,小刚跑步每分钟行的路程是小青的2倍,两人20分钟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

  提问:应先求什么?为什么?

  学生练习(60+60*2)*20

  还有别的方法吗?

  2、小青和小刚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对而行。小青每分钟行60米,小刚跑步每分钟行120米,两人20分钟后还相距400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

  学生练习:400+(60+120)*20

  你能说说“两人20分钟后还相距400米”这句话的意思吗?

  三、课堂练习

  课本练习八(一)第2——7题

《练习》教学设计8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正确区分。

  2、培养学生总结规律的能力,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相关概念并建立联系。

  教学难点:对循环小数的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

  一、主动回顾,知识再现: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二、单项训练,夯实基础:

  1、进一步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

  下面哪些数是循环小数,如何判断的?

  0.666…3.27676…301415926…40.03666…100.7878

  0.06262…3.203203…0.2142857142857…70.2641

  2、上面这些小数可以分为几类?哪几类?这几类小数有怎样的关系?

  有限小数

  小数循环小数

  无限小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三、综合练习,运用提高:

  1、求循环小数的近似值:P30第3题

  先请学生说说取近似值的方法,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2、P30第6题

  先观察这些小数的特点,再试一试.

  请学生说出判断大小的过程,教师适时评价。

  方法:把这些简便记法的循环小数还原。

  师小结:先观察需要还原的小数位数,再比较,比较方法与以前比较小数的'大小方法相同。

  四、独立练习:P30第4、5题。

  课后小记:

  在今天的课上,我向学生说明了为什么所有除法算式的商不可能为无限不循环小数。因为余数必须要比除数小,所以任何除法算式余数的可能性是有限的。当除的次数比余数可能性的个数多时,必定出现与前面余数相同的现象。我用1除以7来举例说明,学生领悟得很快,绝大多数学生明白了其中的奥妙。

  其次,我还向学生介绍了无限不循环小数即是初中所要学到的“无理数”。有学生(张子钊)问“我们学不学无理数呢?”,我简单介绍了六年级即将认识的小学阶段唯一一个无理数派。孩子们对无理数十分感兴趣,我又利用课余时间为他们补充介绍了无理数产生的数学史。

  第八课时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教学内容:P29例10、做一做,P31练习五第7—9题。

  教学目的:

  1、能借助计算器探求简单的数学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推理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信息化时代,计算器(或计算机)是探索数学知识的有力工具。

  教学重点:运用规律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发现规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计算器有什么好处吗?

  计算器有这么多好处,它还有一个特别的功能,就是帮助我们发现规律。(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

  1、出示例10:

  请大家先独立操作,思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再在小组内说一说。

  ①商是循环小数②下一题结果是上一题的2倍(3)循环节都是9的倍数……

  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后几题的商。

  问:你是根据什么来写的商?

  2、用计算器验证。

  小结:一旦发现规律,就可以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3、独立完成“做一做”:

  请学生先用计算器计算前4题,找出积的规律。

  思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小组交流。

  根据规律很快写出后两题的结果,全班交流校对。

  三、请学生总结,也可质疑。

  教师激励:肯定学生去探索规律后的秘密的探索精神,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希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研究中去发现探索更多的规律。

  四、独立练习:P31第7-9题。

  激发学生兴趣

  1、使用计算器,小组合作

  任意给出四个互不相同的数字,组成最大数和最小数,并用最大数减最小数,对所得结果的四个数字重复上述过程,你会发现什么呢?

  2、小组汇报,展示过程,讨论发现。

  3、采访学生,有什么感受。

  师:仿佛掉进了数学黑洞,永远出不来,非常的神奇。

  课后小记:

  1、练习五第7题计算1234.5679*9,部分学生的计算器只能显示八个数字,所以结果为11111.111,其实这题的积应该是四位小数,正确结果为11111.1111。遇到这种情况,可先作指导。请学生看题判断积是几位小数,然后再解释说明。

  2、数学黑洞学生们很感兴趣,如果有机会可再为学生们提供一些这种有规律的小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作业第9题第1小题的的每后一个数都是前一个数乘2的积,再加0。1所得,这个规律难度比第2小题要大,许多学生较难发现,所以要适当引导。

  第九课时解决问题(一)

  ——归一问题

《练习》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认知要求:

  (1)熟练掌握数据库建立

  (2)熟练掌握数据的查询

  (3)理解数据收集处理的过程

  2、操作要求:使用ACCESS20xx完成一次数据调查处理的全过程

  3、情感要求:参与调查积极主动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树立合理使用电脑的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字段类型的确定、查询方法

  教学关键:体现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学生参与调查,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手段:多媒体网络教室、大屏幕投影仪

  教学过程:

  1、引入:

  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街头调查?

  今天我们在机房里也作一次调查

  而且用我们所学的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来处理调查数据

  2、学生分组调查

  (1)数据的收集

  由教师规定每组的调查内容

  每组学生进行分工(ACCESS操作员、调查者、被调查者)

  ACCESS操作员:建立调查表结构,记录的输入

  调查者:根据调查内容访问班中其他同学

  被调查者:接受调查者的调查

  老师:适时引导,及时调控

  (2)数据的.查询

  学生:根据调查内容,选择恰当的查询要求,进行查询

  老师:适时讲解、合理引导

  (3)调查结论

  由组长汇报调查结论(根据调查的数据统计作点评)

  3、简要小结

  小结数据收集处理的过程

  对调查活动作评点

  4、作业

  根据本次调查内容,对其他班的同学进行调查,得出结论。

《练习》教学设计10

  教学要求:

  1、学习“看”的同义词和近义词,学生积累同义词和近义词。

  2、诵读和熟记12个词汇。

  3、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4、学会大胆、合理地进行想象和连贯表达意思。

  5、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

  1、学习“看”的同义词和近义词,学生积累同义词和近义词。

  2、学会大胆、合理地进行想象和连贯表达意思。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教学第一部分。

  (1)创设情境。

  (2)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比较用“看”和“紧盯”哪个更好。

  (3)让学生通过比较说出什么情况下用“看”,什么情况下用“紧盯”,并得出在这种情况下应该用“紧盯”的结论。

  (4)学生读出题中所列的“看”的同义词、近义词。

  2、教学第二部分。

  (1)鼓励学生想想还有哪些和“看”意义相近的词,然后说出来,看谁说得多。

  (2)让学生思考并说出各个词的适用场合。

  (3)要求学生说出几个使用所列词语的完整句子,体会这些词在句中的作用和好处。

  3、教学第三部分。

  (1)让学生读题中的五个词,进一步了解它们的意思,辨别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让学生仔细阅读五个句子,尝试在空白处填上最恰当的词语。

  (3)教师评议,看词语填得是否贴切、生动、准确、通顺。

  4、教学第四部分。

  (1)学生读八个成语。

  (2)教师指出这些词中都含有“看”的字眼,让学生在词中找找看,拿不准的可以查查字典。

  (3)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答案。

  二、教学第二题

  1、诵读词语。

  (1)出示词语,请同学自由认读。

  (2)全班交流,教师,指导谁准字音。

  (3)同桌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

  (4)学生练说这些成语的`意思。

  (5)通过读讲成语故事,引导学生学习查成成语词典。

  2、积累反馈。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梦圆飞天》。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让学生说出哪些相信的字的繁简相差较大,笔画的间架要匀称。

  (5)教师重点指导“浩瀚、脚印”等词的间架结构和整体布局。

  2、练习

  3、反馈。

  二、教学第四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学生根据课前准备,分别就是未来的衣食住用行展开畅想。

  (2)分组推选同学上台将自己对未来的畅想说出来,要求语言表达通顺、流畅。

  3、反馈。

  三、教学第五题

  1、出示学生优秀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

  2、学生对照自己的毛笔字感受。

  3、审题。

  4、指导。

  (1)教师边范写边讲解“工、母”的书写方法。

  (2)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

  5、练习。

  (1)学生再次绳其祖武,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学生在米字格中练习,教师指导两个字的位置和大小。

  使用搜索引擎查找本课更多相关资料:

  搜索时,“文章标题”“所有大类”“所有小类”这几项无需选择,直接输入课文题目关键的字就行!

《练习》教学设计11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体育与健康

  课程类型:公共必修课

  二、指导思想

  本课程坚持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确定课程内容的基本出发点,以身体练习作为体育课程的主要载体;根据学生体育兴趣、地域、场馆设施以及专业等特点选择课程内容,强化身体素质练习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内容在课内的体现;适应学生个性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据专业(群)人才培养规格,反映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体能、职业病体育康复和职业综合素养。以人为本,通过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主观参与活动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大胆尝试不断探索并获得成功体验后的愉悦感,以情激学,以疑启学,目标导学,以法引学,以练展学,力求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奠定身体和方法基础。

  三、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程教学大纲为教体艺[20xx]号文件《全国高等职业(专科)院校教学指导纲要》,教材选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陈小虎教授编著的《高职高专通用教材-高职体育》。随着健身健美运动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大学校园也纷纷开设健身健美课程。因为该项目能够强身健体、增肌美体、陶冶情操、预防急病等效果,从而受到广大高校年龄段学生的青睐。同时,高校的环境对于传播健身健美运动具备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胸背肌肉作为人体为数不多的大肌肉群,对于其他肌肉群训练的辅助作用以及提升个人气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通过更加科学、合理且高级的训练方法促进其维度及力量的增长,是需要通过正确的教学引导和多次的训练体会才能完成的,超级组训练方法就是这样一种在各部位训练动作教学完以后为了使肌肉力量、维度更有效发展的一种手段。

  四、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城市轨道与交通专业17级学生20人,其中男生10人,女生10人。根据教学大纲及计划要求,该专业学生在大一下学年以及大二已有健身课程内容的专项知识,对健身健美课中训练要素组数、次数、强度以及间歇时间有了概念的了解;对胸、背肌肉群的一些练习动作名称、动作要点等基本掌握;在身体素质上以及专业知识上具有一定的基础。同时该专业学生普遍身高较高、气质较好,有良好的表现欲。但是具有相应的颈椎以及腰椎职业疾病的问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结合专业特点,注重训练方法,强化胸背力量,逐步提高身体素质,提升其为专业服务的能力和意识。

  五、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并大致掌握掌握超级组训练方法

  2、技能目标:发展学生的力量素质、协调能力、增强体能;让80%以上的同学增强力量训练中间歇时间的把握能力以及体会目标肌肉发力与对抗肌肉放松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团队意识和服务意识,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胸背练习时动作的准确性

  2、自由重量训练时关节的稳定性

  难点:

  1、锻炼时目标肌群的发力体会及对抗肌群的放松体会

  2、超级组训练时的间歇时间把握

  七、教学过程设计

  本课运用情境教学,采用“情境启发-示范教学-分组练习-积极评价-总结纠错-巩固提高”的学练流程,针对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段,采用相应的教学手段及方法。

  1、开始部分:创设情境,导出本次课授课内容,简述教学过程,注意事项及要求。

  2、准备部分:①协调全身性步伐练习(绳梯练习)

  ②目标肌群专项热身动作

  3、基本部分:

  ①示范授新:示范一组超级组训练方法,强调动作之间的间歇时间控制。与此同时,复习讲解胸、背肌肉群练习动作。

  ②分组练习:根据同质分组,四人一组,总计五组。分别练一组超级组动作。然后根据场地器材,逆时针循环练习。要求:小组之间两两相互保护、相互计时并观察提醒动作的准确性。

  ③展示纠错:分别抽取两组,一组较好,一组有典型错误。分别积极评价,然后让学生提问题、指出问题并提出正确的锻炼及辅助方法。教师总结点评、创新探究。

  ④巩固提高:根据问题导向,继续分组练习,逐渐达到运动量顶峰。

  4、结束部分:①互帮互助,相互拉伸按摩

  ②伴随轻音乐,调节呼吸,放松身心。

  ③收拾器材,宣布下课。

  八、教学效果预计

  练习密度:50%-60% 平均心率:140+10/分

  九、教学创新

  1、内容选择:近年来健身健美在国内迅速发展,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也非常重视该项目在高校的发展,于20xx年三月在北京工业职院举办首届高职院校健身健美教师培训,旨在培养健身健美专业教师以及了解高职院校健身健美项目发展的现状,更好的推动健身健美项目在高校的发展。

  2、因地制宜:能较好的契合本校健身房场地器材的配置、摆放,合理的安排训练内容以及顺序,提升上课的效率以及学生的练习时间。

  3、结合专业、服务专业:城轨专业学生的身体健康、精神面貌是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科结合学生专业特点,以预防职业病和提升个人气质为着力点,以为城市发展服务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主体,强化学生主体意识、主人翁意识、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最终体验到身体锻炼以及挑战自我成功后的喜悦。

  4、突出学生主体作用:在教学中两人一只秒表,学生自己掌控训练的间歇时间、节奏,赋予相应的责任,加强了学生做课堂的主人翁意识。

《练习》教学设计12

  训练目标:

  1.用钢笔描红。

  2.看图认识部首,再写出属于这个部首的字。

  3.词语搭配。

  4.依照拟人手法造句。

  5.熟记成语。

  6.读读背背三字经。

  7.口语交际;水里的火山。

  8.学写毛笔字。

  训练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用钢笔描红。

  2、看图认识部首,再写出属于这个部首的字。

  3、词语搭配。

  二.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2.指导。

  (1)指名读句子。(2)理解句子的意思。

  (3)指导学生看清行款布局及每个字的间架。

  3.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及时进行小结。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评点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根据情况进行矫正性练习。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2.指导。

  (1)认识部首:攵。

  (2)生看图,师提问:第一竖排有什么特点?第二竖排有什么特点?第三竖排有什么特点?

  (3)集体交流。

  (4)学生说一说属于这些部首的字。

  3.练习:

  在表格中填写分别属于这些部首的字。

  教师巡回个别指导。同座位互相大声朗读所填的字。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用小黑板出示竖线左边的词语.

  (2)指名读词。并说说这些词有什么共同点。(表示动作)

  (3)用小黑板出示竖线右边的词,

  (4)指名读词,说说这些词有什么共同点。(说明怎样动作)

  (5)将可以搭配的词用线连起来。

  (6)将搭配好的词语读一读。

  (7)教师归纳搭配词语的方法步骤:一读,二想,三画线。

  3.练习。

  (1)让学生用一读、二想、三画线的方法完成竖线右边的词语搭配。

  (2)教师根据学生的自练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4.反馈。

  (1)讨论自练情况,确定正确答案。(2)让学生修改自己的答案。

  (3)同座位互查练习的情况。(4)让学生朗读搭配好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依照拟人手法造句。

  2.熟记成语。

  3.读读背背三字经。

  二.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出示第一组的两个句子,指名学生朗读。

  (2)让学生比较两个句子的不同。

  (3)师启发学生:两个句子用词不一样,但句子的意思一样不一样呢?

  (4)师进一步启发学生:两个句子的`意思一样,但用词不同,请同学们读一读,比较一下,哪个句子写得好呢?为什么?

  (5)练习朗读句子。

  3.练习。

  (1)出示第二组的两个句子。

  (2)学生自己朗读比较。

  (3)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

  (4)出示练习题:

  出示句子:(根据句子的意思,依照每组的后一个句子造句)

  一阵微风吹过,小稻秧晃动起来。

  一阵微风吹过,小稻秧高兴得跳起舞来。

  一阵微风吹过,小稻秧微微点头。

  4.反馈。

  (1)学生依照第组的后一个句子造句。

  (2)学生之间互相交流。

  (3)教师纠正学生造句中的错误。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12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成语的意思。

  3.练习。

  (1)学生大声朗读。

  (2)同座位练习背诵。

  (3)教师巡回抽背。

  4.反馈。

  (1)指名读。

  (2)集体练读。

  (3)集体齐背。

  (4)指名背。

  (三)教学第六题。

  1.审题。

  2.指导。

  (1)让学生自读从《三字经》中选出的韵文。

  (2)指名试读。

  (3)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范读和领读。

  (4)教师分行讲解《三字经》的意思。

  (5)教师再次范读三字经的节选。

  3.练习。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2)指名朗读。

  (3)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背诵。

  4.反馈。

  (1)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2)指名背诵。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口语交际;水里的火山。

  2.学写毛笔字。

  二.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七题。

  1.审题。

  2.指导。

  (1)仔细观察老师做的实验。

  实验材料:一只小瓶子、一只装满水的大玻璃罐、一根细绳子、红墨水。

  用细绳系住小瓶子的瓶颈,在小瓶子里装满冷水,再加上几滴红墨水,将小瓶子慢慢放进大玻璃罐的热水中,安放在罐底。

  (2)说说实验经过。

  教师提示:用“先……接着……最后……”的句式说一说实验的过程。

  (3)说说实验结果。

  教师启发学生:小瓶子放进大玻璃罐子里后,出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这是什么道理?

  (4)指名练说实验的过程和自己的想法。

  3.练习。

  (1)学生先分组在小组内练说。

  (2)第组派代表到讲台前来说话。

  4.反馈。

  (1)教师对学生的说话进行评议。

  (2)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二)练写毛笔字

  1、分析写法。

  2、练写。

《练习》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的、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

  2、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力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实践的能力。

  德育点: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的、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小鸡一起在吃米,他们找不到妈妈了,你能帮他们找到妈妈吗?

  母鸡85 19 43

  小鸡16+27 62-19 44+41 98-13 90-5

  64-45 36+49 91-72 30-11 90-47 19+24

  二、自主探究:

  1、小鸡和鸡妈妈要回家了,请你帮他们把路铺好。  45 -9 ( ) -9 ( ) -9 ( )

  2、在圆圈里填上“<”、“>”和“=”。

  30+63 93 7+32 37 58 90-40

  75-36 39 57-30 27 17+28 44

  100-40 36+10 63+8 72-19

  3、青蛙妈妈:我吃了58只害虫。小青蛙:我才吃了24只害虫。青蛙妈妈比小青蛙多吃了多少只害虫?

  4、小红拿50元买了一把雨伞,阿姨找了38元给他,一把伞多少钱?

  5、火柴盒里有60根火柴,妈妈用去了15根,盒里还剩多少根?

  三、拓展运用,开放练习:

  小明小华小方小兰

  跳的个数34414539

  看上表,你想到了哪些数学问题?选择两个问题列式算一算。

  课后小结:

《练习》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会比较形近字,选字填空。

  2、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进行词语归类。

  3、把带有“终于”的句子补充完整。

  4、阅读短文,学习读懂文章。

  5、语言实践活动,交流“我的学习小体会”。

  6、熟记名言,了解大意。

  7、学习写好木字旁的字。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积累、实践。

  【教学准备】

  1、教师方面:教学媒体

  2、学生方面:复习本单元课文,把自己的学习体会写一写。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这个单元中我们认识了许多名人,还记得吗?(瑞典科学家诺贝尔,中国科学家陈景润、法国雕塑家罗丹……)

  今天这节课我们不仅要交流你认识了这些名人后的体会,还要再认识一位美国著名的运动员。

  出示:综合练习7 学生齐读

  说明:先让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的内容,为语言实践活动作铺垫,还引出了课题。

  二、语言实践活动

  课前,老师请大家复习了本单元的课文,然后写了自己学了课文后的一些体会。现在我们来进行一次“我的学习小体会”的交流会。

  (1) 先在小组里进行。

  (2) 每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从学习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说起,从很小的`方面介绍,主要话题是:成功的前提是努力实践。)

  (3) 评选出最佳交流者。

  说明:这一大题是综合性的语言实践活动,要让每个学生都发挥主动性,通过小组合作以及评选“最佳交流者”为学生搭建了展示的平台

  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让他们分享了他人的学习经验。

  三、阅读短文

  现在我们再来认识一位美国的著名运动员。

  1、自由读短文,读通、读顺,遇到不认识的字,解决。

  2、默读短文,思考:短文主要讲什么?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用直线在文中划出。认真读一读,并说出你的感受。

  3、再读短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理解“不同凡响、虚掩、极限。”

  4、通过学习,你能给短文取个合适的题目吗?

  5、小结:若想获得成功,只有努力地实践。

  说明: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读短文,通过扫除生字障碍。

  培养学生从整体入手,在了解短文大意的基础上,结合短文后的练习再来读懂短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熟记名言

  我们来读读名人为我们留下的话。

  1、出示3句名言,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朗读,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每句话的理解。教师补充。

  3、学生再次选择自己喜欢的名言朗读、背诵。

  4、你还知道哪些有关“体育”及“学习”方面的名言?

  如:在我们劳动人民的国家内,需要千百万身体健壮、意志坚强、勇敢无畏、朝气蓬勃、坚韧不拔的人。 ——列宁

  生命在于运动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

  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笛卡尔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爱因斯坦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

  说明: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熟读成诵,鼓励学生大胆交流这方面的名言,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积累名言的兴趣。

  五、选字填空

  在学习中,我们经常被有些形近字、同音字混淆。瞧,他们又来了!

  1、出示题目,读要求。

  2、学生自行完成填空。。

  3、集体交流。

  4、补充练习

  壁 璧 撼 憾 瑞 揣 堪 勘

  和氏( ) 遗( ) ( )点 ( )探

  墙( ) 震( ) ( )摩 疲惫不( )

  说明:三年级学生有能力完成选字填空,先让学生试着完成,再让学生从交流中找到自己的不足,然后通过补充练习,巩固对同音字和形近字的辨析能力。

  六、按要求,词语归类

  1、指名读题,审清题意。

  2、读读这些成语,按出示的要求归类。

  3、学生完成练习。

  4、全班交流

  学习:

  时间:

  动作:

  聚精会神、真才实学、

  孜孜不倦、学以致用

  光阴似箭、海枯石烂、

  日月如梭、千秋万代

  手舞足蹈、眼疾手快、

  昂首挺胸、健步如飞

  5、你还积累了哪些类似的词语?小组间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知道的词语多?如:

  专心致志、全神贯注、

  不耻下问、锲而不舍

  ……

  争分夺秒、惜时如金、

  一日三秋、一年半载

  ……

  窃窃私语、高谈阔论、

  谈笑风声、目不斜视

  ……

  说明:通过进一步的词语积累,丰富和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提高了学生积累词语的兴趣和能力。

  七、把句子补充完整

  1、出示表格,指名读例句,“终于”是什么意思?

  (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

  2、学生自行完成练习。

  3、小组先交流,评选出说的好的句子。

  4、全班交流。

  说明: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每个学困生能有一个表达的机会,调动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及积极性。

  八、写字

  1、读题。

  2、观察这四个字,有什么特点?

  (1) 部首都是木字旁,木字旁由“横、竖、撇、点”四笔组成。在桌面上写一写。

  (2) 这四个字均左窄右宽。

  3、在书上写一写,教师巡视。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4、集体交流。表扬写得特棒的同学,同时鼓励写字一般的同学,指出努力方向。

  说明:让学生观察生字的特点,从而逐步培养他们独立的观察能力。通过交流,讲评,让学生找到写好这些字的“秘诀。”

《练习》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能给4个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能正确用字,减少别字。

  3、知道一词多义现象,并能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判别词义。

  4、能把表示“一定”意思的肯定句,改写成“非……不可”的双重否定句式。

  5、能把句子中残缺的部分补充完整。

  6、能用摘录法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改写句子,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难点: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确定词义。

  教具: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揭题,整体感知。

  二、指导第一题。

  1、读准每个字的两种读音。

  2、口头组词交流。

  3、比较归纳,掌握规律。

  di:箭靶的中心 she:多用于长条形的东西断了

  的' 折

  di:真实、实在 zhe:一般常用于东西弄断或弯曲

  san:由聚集而分散 juan:把东西弯转裹成圆筒形或圆筒形的东西

  散 卷

  san:没有约束或零碎不集中 juan:常指卷子

  4、书面组词。

  三、指导第二题。

  1、自由书空,想想每个字容易写错的地方。

  2、指名逐一板演,强调易错处。

  3、认真抄写。

  四、指导第三题。

  1、学生自改别字。

  2、交流,订正。

  3、比较组词,加深印象。

  五、指导第四题。

  1、自己读句子,想想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句子中意思有什么不同。

  2、交流讨论。

  骄傲:(1)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2)值得自豪的人或事物。

  生气:(1)因为不合心意而不愉快。(2)生命力,活力。

  自然:(1)不勉强,不呆板。(2)表示理所当然。

  3、小结:有些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意思,要根据语言环境正确理解。

  第2课时

  一、引入。

  二、指导第五题。

  1、分析例句。

  (1)自由读,想想两句话的意思。

  (2)比较异同。两句话表示的意思是一样的,表达的句式不同,原句的“一定”换上“非……不可”,在语气上更肯定。

  2、试改第1句。交流。

  3、独立练习第2句。

  三、指导第六题。

  1、回忆一个完整的句子至少要有哪几部分。

  2、判断每句话缺少了什么。

  3、补充缺少部分,注意加上标点。

  4、交流纠错。

  四、指导第七题。

  1、自由读,思考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

  2、想想:概括这段大意,可以用什么方法?为什么?(用摘录法,因为有概括性的句字)。

  3、划出概括性的句子并加以整理摘录。

  五、课堂小结,完成练习。

【《练习》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语文练习教学设计06-09

练习课教学设计04-17

《综合练习》教学设计04-16

《c小调练习曲》教学设计01-16

《练习三》教学反思03-06

《练习六》教学反思04-01

《练习3》教学反思05-17

练习六教学反思12-12

《练习5》教学反思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