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学设计>搭石教学设计

搭石教学设计

时间:2024-05-15 10:12:17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搭石教学设计(汇总1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搭石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搭石教学设计(汇总15篇)

搭石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俗语、平衡、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等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初步学习拟小标题

  2、过程与方法:

  ①以随文识字为主要方式认识本课生字。

  ②学习

  1、3小节,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协调有序”等重点词句,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

  ③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家乡的这道独特的风景和乡亲们为他人着想等美德。

  【教学重难点】

  从“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感受场面的诗情画意。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趣,引发思考。

  1、师:今天我们学习21课《搭石》,这篇课文是现代作家刘章爷爷写得。刘章爷爷的家乡在河北,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林,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

  可是他每每想起家乡,觉得最难以忘怀的就是家乡的搭石。今天我们就跟随着刘章爷爷一起去他的家乡看看搭石。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看老师板课题,一起来读,搭石。

  3、引发质疑

  学贵有疑,读着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预设:搭石是什么。

  有什么用。怎么搭搭石。

  怎么走搭石。

  为什么以搭石为题目。……)

  梳理板书:什么。作用。

  走搭石。

  二、初读感知搭石

  1、初读文本

  师:这些问题的答案都藏在课文中,我们去找一找吧。、

  出示学习要求: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反复读。

  想一想:什么是搭石。用横线画出来。

  2、字词检查

  间隔、一行人、溪水猛涨

  懒惰、平衡、山洪暴发

  协调有序、脱鞋挽裤、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A、指名读词语,正音,齐读

  B、 “衡”“暴”“惰”变红,生提醒书写难点

  C、现在请你们拿起笔在本子上端端正正地写一写。

  写好后同桌之间互相批改,如果发现她写得全对,在一旁打上五角星。

  3、摆搭石

  (1)师:你明白什么是搭石了吗。

  指生1说,出示: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师:大家读得可真认真,谁想再来读读什么是搭石。

  (2)师:对呀。这就是搭石(出示少了搭石特点的句子),唉。

  细心的你有没有发现它和文中的句子有什么不同。先请你自己读一读。

  预设

  1:生:平整方正是写搭石的样子——师:这是搭石的外形特点,不能删,还有吗。

  预设

  2:生:有二尺左右的间隔写清了搭石间的距离——师:是的,这样的距离,步子跨着最舒服了。

  预设

  3:生:横着摆上一排是写它摆的方式——师:人们踩着这样的.搭石感觉更安全了。

  师:同学们,让我们再来读读什么是搭石,要读出搭石的特点哦。

  生齐读

  师:搭石就是乡亲们特意挑出的(),按照(),在小溪里()的一排石头啊。(擦掉问题1)

  (3)师:那文中有没有告诉我们,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又怎样过小溪呢。

  生: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

  师:那挽裤就是——(生:卷起裤子。)

  师:想象一下,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师说生读:人们出工就必须——脱鞋挽裤

  人们收工就必须——脱鞋挽裤

  人们赶集、访友就必须——脱鞋挽裤

  还有什么,你说。

  孩子们()就必须——脱鞋挽裤

  ()就必须——脱鞋挽裤

  师:一次又一次的脱鞋挽裤,让你感觉(),这还只是夏天呀,到了秋天天气变凉,过小溪就更是一件难事啦。

  (解决问题,为什么要搭搭石。生说,然后擦掉问题2)

  师:这一块块普通的石头上,承载的是家乡人为他人着想的心。

  让我们再来读读,读出这份心意。生齐读。

  三、梳理课文画面

  过渡句:师:乡亲们挑好了石头,按照一定的间隔,在小溪里摆放搭石的画面,我给他起了一个名字,板书摆搭石。

  除了摆搭石,课文还描述了哪些画面。请默读课文2—5小节,仿照“摆搭石”的形式拟小标题,写在段落旁边。

  生默读,练习

  交流:?

  摆搭石换搭石走搭石让搭石赞搭石

  这一幅幅画面:(生读),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四、悟读“走搭石的美”

  过渡句:特别是一行人走搭石的部分,作者为我们描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

  自由读第3小节,用波浪线画出一行人走搭石的句子。想一想,你从哪里体会到美。

  出示: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xié)调有序(xù)。

  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chuò)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说说看,这个语段中,哪些描写让你感受到美。

  (2)、师:好,你有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我们先把眼睛聚焦到一个词。

  预设一:协调有序。(加红。)

  师:协调有序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很有顺序,配合得很好。

  师:这是从字面上理解。谁能用上课文中的句子来说说协调有序。

  (同学们真棒,对词语的解释我们既可以从字面上理解,还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师:让我们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指一组学生)咱们合作着读一读。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后面的——前面的——后面的———,踏踏的声音像——

  师:这次你们只发出轻快的“踏踏”的声音,试试看。

  师:这边两组发前面“踏踏”,这边两组发后面的“踏踏”。

  ?

  师:前面的──

  生(组1):踏踏。

  师:后面的──

  生(组2):踏踏。

  (速度渐快,引读三遍。)师:有没有人落水,你有没有踩到别人的脚。

  有人在指挥。

  没有人指挥,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连声音都这样有规律,这样的动作就叫做——

  生:协调有序。

  预设二: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师:这段话还有哪些词也让你感受到了搭石的美。

  (“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师:那么“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在文中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

  师:体会得真形象,现在用想像来丰富我们的理解吧,能用“我仿佛看到了。”的句式来说说你的想象吗。

  指导朗读。

  这既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又像是一首清丽的小诗,你看——(点击变成诗的语段,音乐起)

  出示: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师:刘章爷爷在大山里工作了13年,每年都有200多天走在搭石上,他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读——(生齐读)

  师:刘章爷爷在搭石上一遍遍走,一遍遍数,一天走上62道,一共踏过了166400多道搭石啊,他怎能忘记这样的情景,读(诗变回文中的语段)——(生再次融情朗读)

  积累背诵:这么美的句子,让我们把它积累下来吧,试着背一背。

  五、总结

  一块块普普通通的石头,在作者笔下变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正是源于作者仔细的观察、生动的描写。

  那搭石上还有哪些美呢。请课后继续寻找。

  板书:搭石

  一道风景

  摆搭石搭搭石走搭石让搭石赞搭石。

搭石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1课

  设计理念】

  突出课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基本特点,紧扣文中所流淌的美,引导学生感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使学生在感知语言文字的同时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

  设计特色】

  以“美”作为全文的主线,以自读自悟贯穿课堂始终。引导学生自读时想象画面,自悟时体会情味,交流时畅所欲言。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使学生在感受美、欣赏美、发现美的过程中获得情感的升华。

  【教学目标】

  1、感情朗读课文,感受乡村人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

  2、体会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善于从生活细节发现情感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点】

  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感受乡亲的情怀。

  【教学难点】

  能从生活平常的事物里发现不平常的美。课前交流

  同学们,我发现你们今天穿上了校服,很美。我还发现我们的校园干净、整洁,很美!你们发现了生活中的美吗?我们来交流交流。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营造美

  点击课件,出示情境图(轻音乐起)同学们,你们看,这儿美吗?这个小山村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这儿有连绵起伏、若隐若现的群山,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作者每每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

  板书课题

  二、围绕风景寻找美

  (一)初读课文,认识搭石

  (a)自由读课文,想想什么是搭石,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b)汇报交流。

  什么是搭石?谁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

  师: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怎么过小溪呢?谁也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 一说。

  生: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裤。

  师:“绾”是什么意思呢?

  生:卷起来的意思。

  师:那就是说,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

  生1:脱鞋绾裤

  师:人们收工就必须——

  生2:脱鞋绾裤

  师:人们赶集就必须——

  生3:脱鞋绾裤

  师:人们访友就必须——

  生4:脱鞋绾裤。

  师:人们生病就医就必须——

  生5:脱鞋绾裤

  师:孩子们上学就必须

  生6:脱鞋绾裤

  师:一句话,人们来来往往都必须——

  生齐:脱鞋绾裤

  师:一次又一次的脱鞋绾裤啊,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1:我觉得总要脱鞋绾裤,家乡的人过小溪就很不方便。

  生2:我认为会很辛苦。

  生3:还会很麻烦。

  师:不便、麻烦甚至是辛苦,那还大多是在夏天啊,到了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就必须靠搭石过小溪了。了解了这些,我们再来读读什么是搭石。(生齐读“进入秋天,这就是搭石”)

  师:读了课文,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1:我觉得有了搭石,人们过小溪就很方便了。

  师:不错,这种渡小溪的方式给人们带来了方便。

  生2:搭石一块接一块地铺在水里,我觉得很美。

  师:你体会得很细腻。

  师:你们说得都不错,和作家刘章爷爷的心是相通的,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有一句写搭石很美的句子,找一找。

  生: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师相机板书)

  (二)默读课文,找出能体现美的句子

  想不想去欣赏这道风景?认真默读课文2——4自然段,划出你认为能体现美的句子,想一想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秋凉摆搭石、老人整搭石、一行人走搭石、俩人面对面走搭石、背老人过搭石)

  三、品词析句欣赏美

  (一)引导学生汇报、交流、欣赏(依学生交流的顺序)

  1、老人整搭石图

  (1)课件出示“老人整搭石”的语句。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你从哪儿体会到这幅画面的美呢?

  (2)设境采访。

  老大爷,看你急匆匆的样子,你这是要去哪呀?那赶紧走呀,为什么还在这儿整搭石呢?

  (3)朗读。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体会这幅画面的美。

  (4)回扣板书。家乡人这种善良、一心为他人着想的品质,就像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2、一行人走搭石图

  (1)课件出示语句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2)汇报交流。

  你从哪儿体会到这幅画面的美呢?

  生:我从“协调有序”体会到美。

  师: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的呢?

  生1:就是很有顺序,配合得很好。

  师:这是从字面上理解。

  生2:就是“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师:你联系下文理解了。让我们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咱们合作着读一读。

  师:(指这组问)你们现在走在哪?

  生:搭石上。

  师:不好走啊,走得不好要掉进水里,有信心吗?

  生:有。

  (3)师引读: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

  生1: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2:紧跟上去

  师:(速度渐快)前面的——

  生3: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4:紧跟上去

  师:(速度再渐快)前面的——

  生5: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6:紧跟上去

  师: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

  生齐:轻快的音乐。

  师:像——

  生齐:轻快的音乐。

  师:让我们继续走在搭石上,这边两组走前面,这边两组走后面。

  师:前面的——

  生(组1):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组2):紧跟上去(速度渐快,引读三遍)

  师: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该是有人指挥吧,(生摇头)对,其实又没有人指挥,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

  生:协调有序

  师:原来这样的动作就叫做—— 生:协调有序

  师:体会得好。你们还从哪儿体会到画面的美呢?

  生:我从“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体会到画面的美,我感受到水波和人影都很美。

  师:“绰”是生字,课前大家查了字典吗?

  生:查了。

  师:遇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这是学习的好习惯。它在字典中有三种意思,出示:

  绰: A宽;不狭窄 B宽裕;富裕 C形容姿态柔美

  师:想一想,“人影绰绰”的“绰”是什么意思?

  生:我认为是“姿态柔美”的'意思。

  师:理解了吗?(生点头)那么“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在文中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想一想。

  (4)教师配乐范读,学生闭上眼睛想象 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生1:我好象看到水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石头,一阵风吹来,水面漾起了波纹,人影倒映在水面上,美丽极了。

  师:体会得真形象,你是在用想像来丰富,用心来体会这两个词语,这种方法值得大家学习。

  生2:我仿佛看见清清的溪水漾起了粼粼的波纹,姿态柔美的人影倒映在水中,像画一样。

  师:听你这么一描述,我感受到水光、人影两相和的美!像画一样——(打开手势)请读读这两个词语。

  生2: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师:你的朗读把我带到了画前,谁能把大家带进画里呢?

  师:(指举手的生3)你来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像画面。

  生3(声情并茂地):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师:身临其境吧?(生点头)

  师:还有想读的,全班一齐读。(全班读)

  师:水波在轻轻地荡漾呀,再读。(全班再读)

  (5)师:真美!这既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又像是一首清丽的小诗,你看——(点击变成诗的语段,音乐起)每当 上工 下工 一行人 走搭石的时候 动作 是那么协调有序

  前面的 抬起脚来 后面的 紧跟上去 踏踏的声音 像轻快的音乐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给人 画一般的美感

  师:谁来读?读出诗一般的韵律美。来,咱们推荐一位同学吧。

  (6)导读。

  师:同学们,刘章爷爷在大山里工作了13年,每年都有200多天走在搭石上,他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读——(生齐读)

  师:刘章爷爷在搭石上一遍遍走,一遍遍数,一天走上62道,一共踏过了166400多道搭石啊,他怎能忘记这样的情景,读(诗变回文中的语段)——(生再次融情朗读)

  (7)回扣板书。

  师:是呀,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乐美、画面美,这的确是家乡的(指板书)——

  生:一道风景

  3、面对面走搭石图

  (1)课件出示语句。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2)交流。能谈谈你对这幅画面的感受吗?

  (3)创设情境,分角色表演

a、老人和小学生面对面走搭石

  b、挑担的人和空着手的人面对面走搭石

(4)回扣板书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的人走搭石,走出了谦让美,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4、背老人过搭石图

  (1)课件出示语句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2)交流:哪个词语打动了你?(伏、理所当然)师:现在我是那位老人,谁来做年轻人?请个小伙子。(一男生上台)

  师:请你做做“伏”的动作(男生深深地弯下身子)

  师:(手搭生的肩)你真是年轻人的知音,这样,老人就能轻而易举地趴在你的背上,舒舒服服、安安全全地过小溪了。

  师:(扶起年轻人)到了对岸,你需要老人向你道谢吗?

  生:不需要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们家乡的人都习以为常了,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多好的年轻人,(问另一位同学)老人没有向年轻人千恩万谢,年轻人会生气吗?

  生:不会

师:为什么?

  生:因为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听了你们的回答,我就在想哪,当这位老人年轻的时候,他一定也曾经(指课件文字)—— 生齐:伏下身子背其他的老人

  师:因为(指课件文字)—— 生: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当这位年轻人老了的时候,也一定会有—— 生:年轻人伏下身子背他

  师:因为——

  生: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透过这个“伏”字,你看出了什么?

  生:尊老爱幼

  师:是尊老还是爱幼呢?

  生:敬老

  师:你们的这份美好情感也是(指板书)——

  生:家乡的一道风景

  师:透过这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所当然”,你又看出了什么?

  (3)回扣板书。

  这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所当然”,这已经积淀成山村淳朴的乡风、民风。景美情更美,这更是家乡的——

  生:一道风景

  师:让我们捧起书,读课文的3、4自然段,再次去感受走搭石的美。(生读课文的3、4自然段。)

  (二)激发想象,练习表达。

  师:展开你们的想象,每天有多少人走搭石呀,假如怀抱着宝宝的妈妈来走搭石——假如——

  1、学生口头说。

  生1:假如胆小的孩子来走搭石

  生2:假如拿着行李的外乡人第一次走搭石

  生3:假如回娘家的妇女走搭石

  师:假如假如谁总会怎么做,人们也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呢?发挥你的想象,先想一想,再说说你心中的假如吧。

  2、交流。

  师:咱们来交流交流。

  生1:假如遇上年幼的孩子来走搭石,大人总会用强健有力的手抱起孩子过搭石,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你的想像真丰富,还用上了文中“假如总会”的关联词,这真是一道令人难忘的风景!

  生2:假如遇到扛着一大包行李的外乡人来走搭石,年轻人一定会接过他的行李,扛在自己的肩膀上,还会提醒外乡人“紧走搭石慢过桥”。

  师:淳朴的民风已经在你心中播下了种子,这真是一道感人的风景!

  生3:假如有残疾人来走搭石,家乡的人会脱鞋绾裤,不顾水凉,小心翼翼地扶他过搭石。

  师:还有很多的假如假如家乡的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让我们由衷地赞美搭石。

  3、齐读最后一段。

  四、联系实际抒写美。

  1、一块块搭石,记录着家乡人一段段感人的故事,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组成了一首首动人的小诗,让我们做一回小诗人,共同创作一首美之歌。

  2、出示:

  美之歌

  美就在那平凡的小事中,美是瑟瑟秋风中伏下身子背老人走搭石,美是见到老师时的一声声亲切的问候,美是替生病的同学扫除呕吐的赃物,美是

  3、学生自由写。

  4、交流。

  五、总结全文崇尚美

  同学们刚才赞美了我们身边的一幅幅美的画面,构成了一道道社会的风景。老师相信,这风景中有你,有我,有他,有我们班上的每一个同学。

  板书设计: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搭石教学设计3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点课件,出示刘章爷爷的家乡。

  2、师:这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板书:刘章)。

  它是一个美丽的小山村,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刘章爷爷每每回忆起自己的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小溪中的搭石(板书:搭石)

  3、师: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这平凡而又美丽的搭石。(读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课文读通顺)

  2、检查生字词(点课件,出示生字词)

  (1)先自由练读

  (2)指名一人读一行,纠错。

  (3)去掉拼音读。

  (4)相机指导“暴、序、惰”的书写

  (5)师:大家来看看这些词语的意思你都懂吗?(随机解决学生不懂的词义)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师: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有没有把课文读通顺,请五位同学分节读课文,其他同学一边仔细听,一边思考什么是搭石,搭石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相机结合教学多音字“行”的读法,因为“一行人”既可读成“yixingren”,也可以读成“yihangren”,要根据语言环境而定,所以在读文结合教学)

  三、整体感知,初识搭石:

  (一)

  1、师:明白什么是搭石了吗?

  2、谁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说。(齐读这句话)

  点课件:(随图出示句子:进入秋天,天气变凉————这就是搭石)

  3、看图:这就是搭石,铺在小溪里,可以让人们从上面踏过。

  4、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怎么过小溪呢?(也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读读)

  点课件:(出示句子: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必须脱鞋绾裤。)

  A、师:“绾”什么意思?做做绾袖子的动作,“绾裤”就是——,那“脱鞋绾裤”就是(脱掉鞋子,卷起裤脚)

  B、这句话就是说,如果没有搭石,山洪过后,人们出工,必须——,收工必须——,赶集必须——,访友必须——,一句话,人们来来往往都必须

  C、师:这一次又一次的脱鞋绾裤,让你体会到什么?(麻烦、天冷了着凉……)

  5、师生接读(师:所以进入秋天,天气变凉)

  (二)

  1、师:对呀!这就是搭石,了解了什么是搭石。那读了课文以后,搭石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给人带来了方便,美)

  2、师:在刘章爷爷的心目中搭石是什么?(板书:家乡的一道风景)

  3、师:想不想去欣赏这道风景,现在就让我们跟着刘章爷爷,跟随家乡的人们一起去刘章爷爷的家乡去走走搭石吧!请大家默读课文2、3、4三个小节,用波浪线画出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的相关语句,再想一想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默读)

  4、现在我们来交流交流,你看到了哪些画面?读出文中相关语句。(上了点年纪的人修理搭石、一行人走搭石、两人面对面走搭石、背老人走搭石等情景)

  四、学习课文第三节(品读“看得见”的美)

  1.这些走搭石的画面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幅画面?

  2.点课件:(出示句子:每当上工、下工————————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3.师:反复地读这两句话,读着读着,想想有什么样的感受?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学生自由反复读)

  4、学生交流后,能用一个字概括你的感受吗?(美)

  5、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它的美?(“协调有序”和“清波漾漾、人影绰绰”随机点红)

  预设(一)从“协调有序”体会到美

  (课件点红:协调有序)

  师:怎样的动作算协调有序?(联系下文来理解)

  (1)师:下面请第一小组同学加入到走搭石的行列中,咱们合作着读一读,要跟上我的节奏,要知道我们现在在搭石上走,跟不上就有掉入水中的危险,准备好了吗?

  师引读,生接读(注意节奏渐快)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后面的——————前面的——————后面的——————前面的———后面的————

  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

  (2)让我们继续走在搭石上,这边两组走前面,那边两边走后面。(注意节奏的变化)

  师:前面的————后面的————前面的————后面的————前面的————

  后面的————抬起脚来————抬起脚来————

  没有一个人抢先,没有一个人突然止步,也没有人掉入水中,该是有人在指挥吧!

  (是呀!没有人指挥,却那么的有秩序,那么的默契,这样的动作就叫做——原来这样的动作就叫做——)

  预设(二)从“清波漾漾、人影绰绰”体会到美

  还从哪里体会到美?

  (课件点红: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1)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画面(指名说说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能带上你的想象读读这句话吗?(指名读,齐读)

  6、师:是呀!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的情景,既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它更像是一首清丽的小诗,看!(点课件:)

  谁能读出诗一般的韵味(学生推荐一名学生读、学生互评、齐读),《搭石》教学设计

  7、引读

  师:刘章爷爷在大山里工作了13年,每年都有200多天走在这搭石上,他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读——刘章爷爷在搭石上一遍遍地走,一遍遍地数,一天走上62道,一共踏过了166400多道搭石呀,他怎能忘记这情景,读——(课件点回到原来文中语段)

  五、小结:

  师: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乐美,图画美,和诗一般的韵味,这的确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其实在搭石上还有许多看得见的美和看不见的美,我们下节课继续去细细交流体会。

  六、完成课堂作业1、2、3

  [教学反思]

  本文语言质朴,意境优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它以“搭石”为媒介,描绘了农村生活中充满温情的几个镜头,文字虽不艰深,其间传递的情感却是丰富的,这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加上本文语言美、画面美、人性美的特点,确立了围绕着“搭石留给你怎样的印象?哪些地方让你体会到了美?”让学生反复读,充分交流和感悟。在教学过程中,我以“风景”一词为切入点,将自然之美和人性之美全部融合在“风景”中,紧紧围绕“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主线展开教学,通过对重点词的理解,朗读指导,想象画面,适时的语言渲染等语文训练手段,引导学生去发现这道特殊的风景。

  在教学中,我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美的情境,从一开始通过描述刘章爷爷的家乡,将学生引入一个美的情境中,为本文的教学打下一个基础。走搭石这块内容很美,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各种层次的读,让学生体会蕴涵的情景美。让学生想象画面,自悟时体会情味,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使学生在感受美、欣赏美、发现美的过程中获得情感的升华。

  上完课,我深刻地认识到,课的预设只是教师课前美好的设想,真正在上的过程中还会有许多需要老师在课堂上进行适时的指导、点拨、深入思考。就像这节课,由于我没有很好地处理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关系,使课留下了遗憾。如:

  一、在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以后,我急于让学生进入我预设的“一行人走搭石”的情景,所以没等学生交流完,就马上出示相关的文字。如果像谢老师说的,等学生先把看到的画面交流完,加上一句:“我们不妨先走进一行人走搭石这幅画面。”就会显得自然多了。

  二、由于自己的朗读水平有限,在指导学生朗读方面显得心有余力不足,加上语速较快,影响了文章带来的美感。就像在学生朗读小诗时,如果学生读不好,老师适时地进行范读,我想学生朗读的效果可能会大不一样。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上的过程中,肯定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希望老师们指点迷津。

搭石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理解“协调有序、清波漾漾、理所当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上节课时,我们对这句话(出示“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还记到是什么问题吗?生说师板:搭石一道风景?同学们是否去思考过吗?

  2、学生交流:

  板书:

  景美

  二、研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2~4节课文。边读边用“──”划出直接描写搭石风景美的句子。

  2、学生读勾画的句子,谈感受。

  板块一:

  出示: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协调有序”什么意思?在这段话中,哪个语句在解释“协调有序”?自己读读这句话。

  2、学生交流。

  3、听老师读这几句话,你们闭眼听,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⑴ 体会音乐美:

  在这轻快的音乐中,除了踏踏的声音外,你仿佛还听到了什么声音?(你听到了水中的声音,地上的声音,空中的声音)指导朗读声音这句。

  ⑵ 多么美妙的协奏曲、多么动听的交响乐:

  ① 体会画面美,动作协调美: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导朗读景物美这句。

  ② 除了漾漾清波和绰绰的人影外仿佛还看到什么?

  齐读整句。

  ③ 也许这是一个黄昏,你仿佛又看到什么美景呢?

  师:夕阳洒下了它最后一缕光辉,劳作了一天的人们回来了,一路欢歌笑语,虽说身体是疲惫的,但脚步却是轻快的“踏踏”,在这一块块搭石上,我们不仅看到了乡民们配合默契的身影,也看到了他们辛勤的劳作和对生活的热爱。此时,你觉得,这曲音乐它演奏的是一首什么歌呢?(勤劳、甜蜜、团结的赞歌)为什么是快乐的歌呢?齐读整句。

  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画中有歌,歌里有画,好一个让人陶醉的画面。难怪作者会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齐读“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板块二:

  这是看得见的美,课文中还有许多看不见的,是需要用心灵去感受的美,请再读2、4两段,用“~~~”划出。

  出示: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面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1、师:请轻声读读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些词中体会到的?

  (引导学生从“无论……只要……一定……直到……”等词语中体会。)

  2、齐读句子,注意读好这些词。

  3、出示:

  早晨,一位大叔抗着锄头去翻地,突然踩到一块搭石不平稳,连忙( )。

  中午,一位大妈急着去学校接孙子,发现河中一块搭石不平稳,连忙( )。

  夕阳西下,一位大伯挑着谷子匆匆回家,发现河中有一块搭石不平稳,连忙( )。

  4、同桌互说后指名说。

  5、师:是啊,那多危险啊,所以上了年岁的人总会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面踏上几个来回。”你觉得这儿的`“踏”是怎样地“踏”?

  师:讲得真好!这小心翼翼地“踏”、……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上了年岁的人一心为别人的心灵美。难怪作者要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是一道一心为别人的美丽风景。

  6、齐读“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板块三:

  出示: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1、读读这句话,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年轻人很好,老年人腿脚不好,年轻人就主动背老人过去。)

  2、“理所当然”是什么意思?理所当然的事是指什么事?

  师:即便是素不相识也让你感到人与人之间是那么亲近、那么和睦,好像是相识已久的老朋友,是自己的至亲至爱。正是这搭石体现了乡民们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又构成了──

  3、齐读“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四、全课小结

  现在,你们还觉得只是景美才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吗?

  透过这小小的搭石,我们看到了乡民们那热爱劳动的美,尊老爱幼的美,乐于助人的美,透过这小小的搭石,我们看到了乡亲们的纯朴和善良。读到这,你觉得这搭石还仅仅只是普通的石头吗?它更像一颗颗什么?

  齐读最后一段。

  师:这普普通通的搭石任人走、任人踏,无怨无悔,就像这里的乡民们默默的无私奉献,而乡亲们一心为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更像这普普通通的搭石一样默默无闻,让我们一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学生齐读最后一段。

  五、练习

  我见到的美。

  1、师:走搭石,这是乡亲们每天生活中极为平凡的小事,可在作者笔下,平凡之中却显现出不平凡的美。美,就在我们身边。同学之间、邻居之间、人与人之间,这些小事,并不起眼,但用心体会,却让人感动。你能选一件说一说,写一写吗?

  2、学生练笔。

  3、交流。

  板书

  景美

  搭石 一道风景

搭石教学设计5

  李吉林老师曾说,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就是要学生掌握好语言文字的工具,因为他要用一辈子。但是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掌握工具的问题。在这个过程当中还要给孩子人文的熏陶感染,使他的道德、情感、智慧都能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培养。而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积累语言、关注写法、迁移运用就是守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准“间隔、懒惰、俗语、清波漾漾”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发现美、欣赏美,感受乡亲们美好的情感、纯朴的民风,体会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作者难忘的乡情。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品读语言,感悟优美语句中包蕴的美好心灵,美丽画面。学习作者生动描写的方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扫清生字障碍,正确认读7个生字,识记“暴、惰、衡”字形。

  3、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搭石”,体会搭石在人们生活中的总要作用。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

  刘章爷爷是当代诗人,出生在河北的一个山村,对搭石的印象非常深刻。三十年前,刘章爷爷来到大城市工作,当他看到人们抢着挤公共汽车的时候,看到人们无序地忽然横穿马路的时候,心里便幽幽地想到家乡潺潺的小溪,想到山里人走搭石的情景,他突然觉得搭石上有情,有爱,有美,于是1980年,他写出了散文《搭石》,把他心中长留的那份景、那份情传达给我们。

  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刘章的家乡,去看看给作家刘章留下深刻印象的《搭石》。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疏通生字障碍。

  1、生自由练习读文,读准生字词。

  2、生词学生认读。指导暴、惰、衡的写法。

  3、指名轮读课文,师随时正音。

  三、再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了解搭石。

  1、默读课文,简要地说一说每一自然段讲的是什么内容?

  (“摆放”搭石的画面、“调整”搭石的画面、一行人走搭石、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

  2、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读给老师同学听。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搭石。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孩子们,如果你是刘章的乡亲,你能不能用书中的话语告诉大家什么是搭石?

  进入秋天,天气转凉,家乡的人们……这就是搭石。

  抓住“方正、二尺左右”体会人们精心选择搭石,细心摆放搭石。

  2、如果没有搭石,人们日常生活会怎样?

  扣住“脱鞋绾裤”反复朗读去感受。

  3指导感情读第一自然段。

  五、作业设计:

  练习有感情地读文。抄写生词3遍。

  第二课时

  教学设想:

  采用“边读边想象,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想象画面”,即“变话为画”的阅读方法。教学本课,继续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体会,深刻体会人与人之间纯真美好的感情,由课文内容想开去,联系自己读过的和身边发生的感人故事,感悟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结合板书体会作者是如何写出搭石的美的。

  课时目标:

  1、抓住关键句,想象画面,感知课文,寻找由搭石构筑的风景,让学生从乡亲们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发现美,感受美。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说搭石。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随作家刘章一起认识了搭石。谁来为大家读一读什么是搭石。

  二、细读文本,品搭石。

  (一)品读: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1、这篇课文的题目是搭石,文章第二自然段有一句话写出了搭石很美,谁能找出来?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细读课文,边读边想,搭石构成了怎样的风景呢?你看到了怎样的风景?边想边画出相应的句子,如果有感受及时写出来。

  2、学生读出找到的句子。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在你们的`理解中,“协调有序”是什么意思,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

  (2)文中的“协调有序”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我们自由地再读一读这两句话。

  (3)引读: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后面的——紧跟上去;

  (速度渐快)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

  (速度再渐快)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

  踏踏的声音,像——。

  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也没有人指挥,一行人走得既轻快又整齐,那么默契,那么有序,那么的和谐,这样的动作就叫做——

  3、你还可以从什么词中感受到走搭石的美?

  (“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1)绰字在字典中有这样几种解释:

  A宽裕,缓 B舒缓柔美 C外号

  在“人影绰绰”中,“绰”是什么意思呢?还有一个词语叫“绰绰有余”,“绰”又是什么意思?

  (2)读一读这两个词,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溪水,溪水中怎样的人影?

  (水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石头,一阵风吹来,水面漾起了波纹,人影倒映在水面上,美丽极了。)

  我们可以由词联想到画面同样可以由画面联想到词:

  出示画面:杨柳( )白雪( )明月( )

  4、闭上眼睛听老师读,同时想象:你还看到什么?还听到了什么?

  (学生说说自己脑海中出现的画面。蓝天、白云、晚霞、绿树、青草、红叶、夕阳……人们的欢笑的声音,谈话的声音,孩子歌唱的声音……)

  5、配乐美读这几句话。

  (二)品味: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1、统观全文,文中还怎样评价了搭石?

  (1)、学生读出这样的句子。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2、搭石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你从文章的语句中体会到了这样的情感吗?你从哪儿体会到的呢?画一画句子,想一想感受以备交流。

  (1)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老人踏上了不稳的搭石,心里会怎样想?表情动作会是怎样的呢?你此刻感受到了怎样的情感?

  (学生发挥想象自由表达,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

  (2)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从“总会”这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

  (招手示意、说家常话是一种习惯;乡亲们谦让的品格、和睦的情感。)

  (3)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A、这里描写年轻人动作的的词“伏”。这个字的意思是:趴,脸向下,体前屈

  学生站起身做一下这个动作,师:你伏下身子准备做什么?你伏下身子时是什么心情?(尊敬老人)你为什么要背老人过搭石?你期待老人感激你吗?因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B、假如你是一位身强体壮的年轻人,你还愿意帮助谁,并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在这里你又感受到了怎样的情感?(尊老爱幼)

  引读: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

  如果——

  假如——

  三、关注写法,总结拓展

  本文的作者刘章,出生在河北的一个山村,他觉得搭石上有情,有爱,有美,于是在1980年,他写出了这篇情真意切的精美散文《搭石》。你能说说作者是如何把搭石的美呈现出来的吗?

  结合板书引导:

  作者写出了看得见的美:一道风景;

  看不见的美:美好的情感

  乡亲们美好的情感在搭石上传递。雕塑大师罗丹说过:“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像搭石上发生的那样平平常常的小事。它们虽小,却时时温暖着我们。今天,老师走进我们四年级学生中间,看到同学们一张张笑脸,你们非常热情地欢迎我这个陌生的老师,让老师的心情放松了许多。这是一种美。有一天下课时,老师又看到两个女同学弯着腰睁大眼睛,仔细认真地帮一位小妹妹找她丢失的一个发卡,就像是在干一件什么大事。这也是一种美……这样的美还有很多很多,请同学们也睁大发现的眼睛,找找身边的美吧!

  四、作业设计

  1、摘抄文中你喜欢的句子。

  2、写一写你发现的生活中的美。

  板书设计:

  搭石

  一道风景: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美好的情感:为他人着想 谦让和睦 尊老爱幼

搭石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部分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从乡亲们摆放搭石、调整搭石的情景中体会人性美。

  4、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运用多种方法品悟词句、朗读感悟,体会搭石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质疑

  同学们,站在这里跟大家谈话的是我—谭老师,来自禾云镇,禾苗青青,白云飘飘,那是我家乡的一道风景。第一次来到太平镇,看着你们亲切的面孔,感觉真好!能再加点微笑、加点掌声欢迎谭老师吗?谢谢!可爱的孩子们,请看屏幕!这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一个平凡的小乡村。(幻灯片2:你注意到了……)

  注意到这不起眼的搭石了吗?(点击)这节课,我们学习的课文是(生读:21、搭石)围绕“搭石”,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吗?(板书:是什么怎么样)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认读生词

  谴责 懒惰 人影绰绰 清波漾漾 间隔 联结 溪水猛涨 协调有序

  平稳 平衡 俗语 汛期 俩人 伏下 山洪暴发 脱鞋 绾裤

  (1)、开火车读有拼音的生词。(幻灯片3)

  认识家乡的搭石,先合作,搬开这“生词石头”,第一个是……(“谴责”有一个近义词叫责什么?)第二个是……(做人不能懒惰,那就要……)(你发现这两个词怎样,观察真仔细!

  第二行的每一个词中,都有多音字,多音字要结合词语意思去读。

  好,把“生词火车”开起来,读对了,大家就跟着读一遍;读错了,小组里的同学要轻轻地给个提示,别让火车停下来。

  (2)、齐读没有拼音的生词。(幻灯片4)

  2、感知课文(幻灯片5)

  (1)自主学习下面,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

  a、课文围绕“搭石”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b、用===画出课文的'中心句。

  请轻轻地打开书本103页,拿起笔来,开始吧!

  (相机提示:文章的中心句,有的放在前面,有的放在后面,它概括了文章的内容,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2)交流汇报

  a、找中心句:(幻灯片6 齐读第5节)

  课文一共有多少个自然段?在这5个自然段里,哪一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

  b、理清脉络:

  在前面的4个自然段中,围绕“搭石”分别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呢?在小组里交换一下自己的意见。怎样交流呢?你可以一段一段地讲,每一个自然段围绕“搭石”写了什么,最好用几个字起个小标题来概括,例如什么搭石或者搭石怎样?如果说同样一个方面内容的自然段就可以合并起来。(板书:摆搭石走搭石)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指板书:摆搭石)搭石是什么呢?怎样摆搭石呢?课文哪些自然段详细地描写了?

  1、自主学习(幻灯片7)请阅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边画:

  a、人们为什么要在小溪里摆放搭石?用—画出有关句子。

  b、人们摆放搭石有哪些要求?用…画出有关词语。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δ、解决“为什么摆搭石”

  指名小组代表回答,引导补充。相机理解:山洪暴发溪水猛涨脱鞋绾裤

  启发感悟:人们来来往往都必须脱鞋绾裤,一次又一次的脱鞋绾裤啊,你体会到了什么?

  摆搭石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第一自然段中,第几句话具体描写了什么是搭石?(幻灯片8)

  δ、解决“怎样摆放搭石”(学习第5句)

  乡亲们摆放搭石有哪些要求呢?(板书:摆放)

  品悟词句:你画了哪些词语?(结合找出的词语)你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启发感悟:(幻灯片9结合插图)摆放搭石,要……要……要……要……,乡亲们摆放搭石可真够……?(板书:精心)

  4、感情朗读

  第一自然段为我们介绍了为什么摆搭石,怎样摆搭石,写得清楚、具体,用词准确。

  怎样才能读好这一段呢?(抓住关键的词语,让人一听就知道怎样摆,能感受到搭石的有用,感受到人们的有心。)

  为了给谭老师一个惊喜,自己先练一练。(自由练读)

  有信心读好吗?把自己最拿手的一个句子,在小组里好好地读一读,听的同学要认真,给点建议。(小组演读)

  谁有足够大的信心,在班上读自己读得最美的一个句子呢?(指名读、评)

  有了信心,有了方法,(点击)还有了音乐,一定会读得有感情,很享受的。请拿起书本,美美地读。(配乐齐读)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搭石,在你的脑海里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你看,在第二自然段里,作者认为搭石就是……这句话写出了……(幻灯片10)

  1、读第一句

  没说一个“美”字,但美就藏在哪个词语里?你去过哪些地方欣赏美丽的风景?

  美读句子: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读出了美、感受到了赞叹……)

  就这样一排搭石(指图)。它到底还藏着怎样的美呢?

  2、自读自悟(幻灯片11)

  请阅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谁做什么?他是怎样做的?找出有关的词句,说说自己的体会。

  3、交流汇报

  a、小组交流:

  请把自己的学习收获,在小组里交流。怎样交流呢?先读自己最有感受的句子,然后说:这个句子写了谁做什么?我从哪里感受到了什么?

  b、全班交流:

  引导交流: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谁?他做什么?怎样做的?你感受到什么?

  重点品读第4句:(幻灯片12)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写他调整搭石的动作词是……

  课文还有哪些词语也触动了我们的心灵,让你心里有些话很想说呢?

  老人调整搭石可真…(板书:细心)

  写得真生动、细致啊!谁来用朗读来赞扬他?(指名读,评价)

  从字里行间,你一下子就感受到了这位老人…

  只是老人才这样做吗?这样的人,让人敬佩,我们要向他们学习。怎样才能读好这一句话呢?(边读边想想画面,想想老人他的心理、他的表情、他的动作是怎样的呢?你就怎样去读。)为了再给谭老师一个惊喜,自己先练练。(自由练读)

  好,谁读书是最棒的,相信通过你的朗读,能把一位可爱可敬的老人带到我们的眼前!(指名评价)

  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享受着音乐的美,感受着乡亲们心灵的美。(配乐读)

  五、小结升华,精读句子

  1、精读句子(视实际情况灵活安排)

  读书读得好,简直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在这节课上,你读得够好了吗?有享受的感觉了吗?下面,在一、二两个自然段里,再挑选1到2个句子好好地读读,最好能背下来。读好了,就展示给身边的同学听一听,让他们评一评,提些建议。

  2、课堂小结

  课文从“摆搭石”和“走搭石”两个方面来写的。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1、2两个自然段,(看板书)知道了搭石是人们精心摆放的,是人们细心调整的。这精心、细心其实就是乡亲们那颗怎样的心呢?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齐读第5节)(板书:一心为他人着想)

  乡亲们那颗美好的心灵就藏在了搭石的身上,作者借搭石传达了真挚的爱,赞美了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再读第5节)

  3、留下悬念

  人们在“走搭石”的时候,还有哪些美丽的画面,哪些动人的情景呢?下节课再学习、再欣赏。(幻灯片13)

  4、布置作业

  1)、把课文有感情地读一读。

  2)、把自己喜欢的语句抄一抄。

  最后,谭老师想对同学们说:生活中,美无处不在。希望同学们都有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会感受美的心灵。这样,就算在搭石这样不起眼的事物身上,你也可以获得美的享受。(幻灯片14)

搭石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协调有序”等重点词句,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从乡亲没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其中的人性美;

  2、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配乐《让世界充满爱》、《爱的奉献》。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出示课件。

  (课文插图。)

  1、师述:

  我的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五六个小村庄分布在小溪的两岸。小溪的流水常年不断。每年汛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裤。进入秋天,天气变凉,过小溪就成了一个大问题,于是,有好心的人们就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解决这个过小溪的问题。瞧,这就是搭石。

  2、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板书:

  21、搭石

  二、整体感知

  1、同学们,搭石是普普通通的石块吗?作者为什么要写它呢?请大家放声读课文2~5自然段,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新的发现的。好,放声读吧!

  (学生自由地读书。)

  2、有新的感受吗?

  3、同学们,难怪作者说“搭石,构成了──学生回答(家乡的一道风景)”。

  4、通过读书,你们觉得这道风景怎样?板书:

  美

  5、你们觉得这美用什么感受到的?

  三、学习课文、汇报学习情况

  好,我们用心去读课文,去感受,请拿起笔再默读课文2~4自然段,在美的地方,感动你的地方用一个词或一句话写上你的感受。好,开始吧!

  1、学习第二段:

  ⑴ 你从什么地方感受美?感受什么美?

  学生回答时说话完整:我从第二段这个地方感受美、读出句子来、再谈体会:从这里我感受到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

  ⑵ 出示句子: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那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打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⑶ 请同学们读读这句子,想象一下:

  ① 老人踩到了不稳的搭石,心里会怎样想,表情、动作又会怎样?

  ② 在挑选合适的石头时,心里会怎样想怎样做?

  ③ 满意离去时,心里会怎样想,表情、动作又会怎样?

  想好了,两人小组进行讨论也可以表演。

  ⑷ 汇报想象的情景,指导朗读:

  出示课件: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那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打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师小结:同学们想象得很丰富,是呀,老人多么为他人着想啊!请看“无论怎样”“只要”“一定”“他上几个来回”“知道满意才肯离去”这些词写得很生动,让我们感受到为别人着想急的美,所以把这些词读得更美。谁来读?请大家听后评议。

  ⑸ 如果你发现这搭石不平稳,你会怎么做?你不怕耽误了时间吗?我们再来读读这种美吧!想读得站起来读吧!

  2、学习第三段:

  ⑴ 还有什么地方让你感受美?感受什么美?

  出示句子:

  每当上工、下工,以航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它他的声音,向轻快的音乐;轻薄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⑵ 师配乐范读《让世界充满爱》,请大家边听边感受画面的美,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⑶ 这画面美吗?谁来说说这是怎样的画面?

  ⑷ 对,这画面美就美在人们走在搭石上动作协调有序,美在像轻快的音乐,美在给人画一般的美感,美在构成家乡一道风景。这么美的画面,大家动情地美美地读读吧!

  (配乐齐读。)

  3、学习第四段:

  ⑴ 还有什么地方让你感受到美?

  出示句子:

  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同学们,这段话虽然文字朴实,但是简单的事情闪烁着美好的思想,散发着融融的暖意。生活在山里的纯朴的人们,互相谦让,互敬互助,尊老爱老,而且“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⑵ “理所当然的.事”什么意思?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理所当然的事”?

  ⑶ 文中“理所当然的事”指哪些?你从这两件事例中感受到什么?

  ⑷ 指导读:

  同学们,“理所当然”这种美的确让人感动,你能读得让人感动吗?指名读,读后评议。

  师小结:我也听出来了,这是一种让人感动的美。

  4、学习第五段:

  ⑴ 出示句子: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以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⑵ 同学们,读到这里,你觉得搭石还是普普通通的石块吗?

  ⑶ 请齐读最后一段,读后谈谈你对这段的理解。

  四、总结全文

  1、师总结:

  (配乐):一块块、一排排大事,静静地躺在溪水中,任人踩踏,却无怨无悔、默默无语。这正是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精神的写照,也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情感的纽带

  2、请同学们再一次一起带着美好的心灵读这一段话吧!

  五、交流会以及小练笔

  1、作者真实一个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人,他把平平常常的一件摆搭石的事介绍得具体,让我们感受到人间真情。同学们,在生活中有像搭石的普普通通的事的吗?让你感受到美吗?

  先四人小组中说一说。(配乐)然后汇报

  出示课件:交流会“寻找生活中的美”。

  2、师小结:

  同学们都有着一颗美好的心灵,真让人感动,这么多的事,我们从中选择一件写来吧!争取能通过你的文字打动大家,好些吧!配乐,出示课件:小练笔。

  【板书】

  用心

  搭石

  美

搭石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4、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谦让、尊老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其中的人性美。

  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课前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农民诗人,他叫刘章,虽然他离开农村几十年了,但他还是非常怀念农村,怀念农村搭石那一幕幕情景,今天就让我们和刘章爷爷走进搭石这一课。请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题目,搭石要写得稳稳的。(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质疑:面对课题大家有什么疑问。

  (什么是搭石。搭石有什么用......)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新词和难读的词语。

  3)、思考同学们刚提出的问题,找到关键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2、检查反馈

  1)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

  汛期谴责懒惰间隔

  俗语平衡伏身联结

  山洪暴发溪水猛涨脱鞋挽裤

  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强调“衡”字的书写

  2)出示:山洪暴发 溪水猛涨

  ①指名读。②读着这两个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预设:A、我仿佛看到了洪水很大。——哪个字让你有很大的感觉。(暴)B、仿佛看到溪水长得很快、很高。——哪个字让你有很快的感觉。(猛)

  同学们,真能干。

  能用读词语抓关键字想象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3)出示:给间隔、谴责找近义词

  间隔:距离(旁边板演)谴责:责备

  对,给词语找近义词也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3、交流:什么是搭石。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出示句子:

  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怎么过小溪呢。谁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

  “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

  山洪过后,人们出工要——生:脱鞋挽裤

  收工要——生:脱鞋挽裤

  赶集要——生:脱鞋挽裤

  访友也要——生:脱鞋挽裤

  来来去去都要——生:脱鞋挽裤

  一次又一次地脱鞋挽裤啊,你体会到了什么。(麻烦、不便、辛苦)天气变凉了呢。(难受)

  过渡:所以在作者眼中,不起眼、灰溜溜的搭石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第二自然段作者的感受)。

  其实,课文中有许多地方使我们感受到“美”,有看得见的具体“美”,也有看不见的.心灵的“美”。让我们找出来体会体会。

  三、合作学习第二、三自然段,寻找“美”

  小组合作学习:默读

  2、3自然段,潜入到字里行间,去细细体会这两个段落有哪些美。

  说给组员听

  交流:

  1、“上了点年岁的人……”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无论怎样急着赶路”,他会遇到哪些急事。(上班、看亲戚、送友人、下田干活……)

  所有这些事情都可能碰到,但是——生读句子: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

  请问你这位上了年纪的人,这时,你为什么这样做呀。

  当老人发现了不平稳的搭石,他想(),当老人摆好了搭石,在上面踏上几个来回,满意离开时,他想()。

  (想到:赶集的青年、抱着孩子的妇女、放学回家的孩子、腿脚不便的老人)

  (我担心搭石踩得不平稳,乡亲们会跌进水里的。)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生齐读句子

  小结:只有这种善良、一心为他人着想的、关心别人的人才会有这种举动。

  (板书善良关心)

  2、“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

  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

  交流:我从“早早摆放好”想到家乡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搭石,人们非常勤劳。

  (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我从“谴责”、“懒惰”想到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搭石,如果没有就会被人谴责,也看出人们非常勤劳,厌恶懒惰。(请用朗读表达你的感受。)(板书:勤劳)

  3、“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想象画面,理解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绰:A. 〔~号〕外号,B.宽裕;富裕C.形容姿态柔美(水中倒映出的人影,非常柔美。)

  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

  (2)“协调有序”,情境理解“协调有序”。

  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指名回答)

  你们说的真好,我们也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好吗。(分组扮演前面的后面的……)咱们和着读一读好吗。这是一行人在走搭石呢,让我们先来走一走吧。

  家乡的人们,你们有什么要提醒他们的吗。“紧走搭石慢走桥”

  现在我们在哪里了(搭石上)搭石不好走啊,走不好会掉进水里的,有信心走好吗。(有)那我们就开始吧。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的协调有序。前面的——生:抬起脚来,后面的——生:紧跟上去,(语速渐快)前面的——生:抬起脚来,后面的——生:紧跟上去,(语速再快)前面的——生:抬起脚来,后面的——生:紧跟上去。

  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生:轻快的音乐。像——生:轻快的音乐。

  我们继续走在搭石上女生走在前面,男生走在后面。

  前面的——生:抬起脚来,后面的——生:紧跟上去,(语速渐快)前面的——生:抬起脚来,后面的——生:紧跟上去,(语速再快)前面的——生:抬起脚来,后面的——生:紧跟上去。

  没有人踩脚,没人落入水中,有人在指挥吗。(没有),没有人指挥,又那么默契,这样配合适当的动作就叫做协调有序。

  联系上下文,情境理解词语。

  一行人踩着踏踏的音乐,协调有序地走在搭石上,水光人影两相和,如诗如画。

  这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也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啊。谁能读出这种美。

  在我们看来多么普通的生活场景,刘章爷爷为什么能写得如此美呢。(仔细观察、生动描写)我们也要养成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3)全班朗读。清晨,晨雾还没有散去,勤劳的人们早早地出工了,请读。傍晚,夕阳洒下了最后一缕光辉,劳作了一天的人们回来了,虽然很疲惫,但脚步仍是那轻快的踏踏,请再读。

  示句子: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齐读)

  这看得见的画面“美”和看不见的心灵“美”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四、小结: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文中还有美,我们下节课继续寻找。

  五、布置作业

  1、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

  2、课下搜集有关“美”的图片,一起交流并写写自己发现的平凡事物中的美。

搭石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弄清什么是搭石,感悟作者家乡搭石的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手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感受蕴含在搭石上的美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1、同学们请看,这是作者刘章爷爷的故乡,那里有连绵起伏的群山,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每每回忆起故乡,作者觉得最美的还是故乡的搭石。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21课《搭石》。(板书:搭石)

  2、看到这个题目,听到这个陌生的名字,你有什么要问的吗?

  (1)什么是搭石?

  (2)为什么需要搭石?

  (3)怎么搭石?

  二、初读课文

  1、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不好的词语或句子就多读几遍,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课文读通顺。

  2、出示生词

  间隔

  联结

  猛涨

  相背而行(注意多音字的读法)谴责

  懒惰

  俗语

  平衡山洪暴发

  脱鞋挽裤

  理所当然协调有序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图片理解:山洪暴发、清波漾漾

  容易写错的生字:“暴”下面不是“水”;“序”里面不是“矛”

  三、课文学习

  1、现在你知道什么是搭石了吗?谁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你找的很准确!)

  (1)(出示少了搭石特点的句子)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石头,在小溪里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你有没有发现它和文中的句子有什么不同?

  (2)那漏了这些词句行吗?

  预设一:平整方正是写搭石的样子——外形特点,不能删

  预设二:有二尺左右的间隔写清了搭石间的距离——摆放搭石不是随随便便的,是动了脑筋的,是为乡亲们行走方便而搭的

  预设三:横着摆上一排是写它摆的方式——如果我左一块右一块摆可以吗

  (3)读一读,读出搭石的特点。

  2、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是怎么过小溪的呢?

  出示: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

  (1)“挽”是什么意思?(卷起)

  (2)如果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脱鞋挽裤),人们收工就必须——(脱鞋挽裤),人们赶集就必须——(脱鞋挽裤),人们走亲访友就必须——(脱鞋挽裤),一句话啊,来来去去就必须——

  (3)这样的脱鞋挽裤,你体会到了什么?(辛苦、麻烦、不便)

  (4)不便、麻烦甚至是辛苦,那还大多是在夏天啊,到了秋天,天气变凉呢?

  (5)那家乡的人们就必须靠搭石过小溪了,可见搭石是多么重要啊!了解了这些,我们再来读读什么是搭石。

  二、课文学习

  1、读了课文,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方便、美、)

  2、你们说的都不错,和刘章爷爷的心是相通的,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有一句写搭石很美的句子,找一找。

  出示: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板书:一道风景)

  3、你觉得搭石这处风景美在哪儿呢?请大家静静地默读2—4自然段,找一找,2划一划,再想一想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4、老师看到很多语句上都划上了美丽的波浪线,咱们依顺序来交流交流。

  (1)“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直到满意了才离去。”

  ①上了点年岁的人,这么急着赶路,肯定有什么急事,大家想想可能会是什么急事呢?

  ②你们说的这些事都有可能发生,尽管事情紧急,但是,一旦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人们是怎么做的呢?

  ③原来家乡人心里想的是别人啊!(有感情地朗读)从这里你体会到什么?(善良)(板书:善良美)

  (2)“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①你找的是这幅画面,(“行”变红),这是一个多音字,读什么?

  ②这还有几个词语,谁再读一遍?(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③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的呢?(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④让我们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分为两大组)咱们合作着读一读。(指这组问)你们现在走在哪?(搭石上)不好走啊,走得不好要掉进水里,有信心吗?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后面的——(速度渐快)前面的——后面的——(速度再渐快)前面的——后面的——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⑤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是不是有人指挥啊?对,其实没有人指挥,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协调有序!(板书:协调有序)

  ⑥体会的好。你们还从哪儿体会到画面的美呢?(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绰”是生字,它在字典里有三种意思,出示:A、宽;不狭窄B、宽裕、富裕C、形容姿态柔美

  想一想,人影绰绰的“绰”是什么意思?

  还有一个词语叫“绰绰有余”,“绰”又是什么意思呢?(很宽裕,用不完)那么“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在文中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呢?想一想。(水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石头,一阵风吹来,水面漾起了波纹,人影倒映在水面上,美丽极了;清清的溪水漾起了粼粼的波纹,姿态柔美的人影倒映在水中,像画一样。)

  听你这么一描述,我感受到水光、人影两相和的美!像画一样!请读读这两个词语。(板书:画面美)全班齐读

  真美!这既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又像是一首清丽的小诗,你看——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

  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谁来读?读出诗一般的韵律美。

  是呀,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乐美、画面美,这的确是家乡的——(一道风景)

  一行人走搭石是美丽的风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地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4景呢?

  能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感受吗?(谦让)(板书:谦让)你读懂了文字里含着的美,男同学,一起来感受这份美

  如果“青年人”和“老年人”来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①生字(伏)齐读三遍

  ②“伏”是本课的生字,这个字让我听着心头轻轻一颤。瞧,它的左边是(生:一个人),右边是(生:一条犬)是的,在甲骨文时代,犬是人类最崇敬的一种向征,左边的人弯得是那样的恭敬,弯得是那样的心甘情愿(课件演变“伏”字)这个字放在这幅画面中,咱们再来体会体会。读着读着有的词语也会在你的心头轻轻一颤,你就抓住它。(生自由朗读)

  “伏”:伏是什么意思?(弯)假如你就是那位年轻人,你能来做做“伏”的动作吗?

  你真是年轻人的知音,这样,老人就能轻而易举地趴在你的背上,舒舒服服、安安全全地过小溪了。到了对岸,你需要老人像你道谢吗?(不需要)(因为我们家乡的人都习以为常了,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多好的年轻人,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听了你的回答,我就在想,当这位老人年轻的时候,他一定也曾经——伏下身子背其他的老人——因为——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当这位年轻人老了的时候,也一定会有——因为——透过这个“伏”字,你看出了什么?(尊老)(板书:尊老)你们的这份美好的情感也是——家乡的一道风景

  通过这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所当然”,你又看出了什么?(一代又一代人都是这么做的,这已经积淀成了山村淳朴的乡风、民风。景美情更美,这更是家乡的——)

  三、课堂小结

  此时此刻,我们眼前的搭石,已经不是普普通通的搭石了,它搭出了人们的(协调有序),它搭出了人们的(谦让),它还搭出了人们的(尊老),它搭出了人们的心灵美。出示: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一排排平凡的搭石是家乡的一道美丽风景,其实比这道风景更美的是走在搭石上的人啊!此时此刻,你们觉得这搭石还是普通的石头吗?它是什么?(这普5普通通的搭石就像是善良淳朴的乡亲)让我们饱含深情地一起读读最后一段话。(齐读)也许有一天,这里会架上桥、通上路,但不变的是淳朴的乡风、浓厚的乡情;也许有一天,搭石会在家乡消失掉,但家乡人们走搭石的美,会永远地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头。

  四、拓展延伸:

  1、出示刘章写的《写作的前前后后》,生浏览。

  我出生在河北省兴隆县上庄村。1977年末,我来到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工作。当我见到人们抢着挤公共汽车的时候,见人们无序地匆匆横穿马路的时候,心里便幽幽家乡潺潺的小溪,想到山里人走搭石的情景:一个人跟着一个人,动作协调有序,足音踏踏,水声淙淙,人影绰绰;两个人对面来到溪边,微笑止步,示意让对方先行。还有,年轻人背老人,大人抱娃娃,在记忆里,如他们留在水中的倒影。当我见马路有砖头或树枝,人们宁可绕着走,也不肯弯腰拾起的时候,我又想到山里人在雨水过后,自觉摆搭石的情景,想到有人发现搭石不稳,退回岸上,找块好石头搭上的情景,搭石上有新意,搭石上有美,搭石上有情。由于搭石的特殊渡水方式,长期造就和展示了山里人勤劳、热心公益、互助礼让的美德。这样,我便在1980年2月写了短文《搭石》。 ——选文摘自刘章《写作的前前后后》

  2、现在你们明白了为什么刘章爷爷为什么会不喜欢繁华的大都市,更喜欢自己家乡平凡朴实的搭石了吧!

  3、刘章也要在他的家乡发现了蕴含在搭石上的美,如果他不仔细观察,能发现吗?不能。只要我们仔细观察,也能发现身边的美。其实我们身边的美也是无处不在,你们发现了吗?

  在学校里:拾金不昧、帮同学解答难题

  在公车上:让座在马路上:扶老人过马路

  在灾难面前:众志成城、到现场救灾、捐款捐物在募捐现场:乞丐都来捐款

搭石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协调有序等重点词句,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从乡亲没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其中的人性美。

  2、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配乐《让世界充满爱》、《爱的奉献》。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出示课件。

  1、师述:

  我的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五六个小村庄分布在小溪的两岸。小溪的流水常年不断。每年汛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裤。进入秋天,天气变凉,过小溪就成了一个大问题,于是,有好心的人们就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解决这个过小溪的问题。瞧,这就是搭石。

  2、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板书:

  3、搭石

  二、整体感知

  1、同学们,搭石是普普通通的石块吗?作者为什么要写它呢?请大家放声读课文2~5自然段,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新的发现的。好,放声读吧!

  (学生自由地读书。)

  2、有新的感受吗?

  3、同学们,难怪作者说搭石,构成了──学生回答(家乡的一道风景)。

  4、通过读书,你们觉得这道风景怎样?板书:美

  5、你们觉得这美用什么感受到的?

  三、学习课文、汇报学习情况

  好,我们用心去读课文,去感受,请拿起笔再默读课文2~4自然段,在美的地方,感动你的地方用一个词或一句话写上你的感受。好,开始吧!

  1、学习第二段:

  ⑴你从什么地方感受美?感受什么美?

  学生回答时说话完整:我从第二段这个地方感受美、读出句子来、再谈体会:从这里我感受到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

  ⑵出示句子: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那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打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⑶请同学们读读这句子,想象一下:

  ①老人踩到了不稳的搭石,心里会怎样想,表情、动作又会怎样?

  ②在挑选合适的石头时,心里会怎样想怎样做?

  ③满意离去时,心里会怎样想,表情、动作又会怎样?

  想好了,两人小组进行讨论也可以表演。

  ⑷汇报想象的情景,指导朗读:

  出示课件: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那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打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师小结:同学们想象得很丰富,是呀,老人多么为他人着想啊!请看无论怎样只要一定他上几个来回知道满意才肯离去这些词写得很生动,让我们感受到为别人着想急的美,所以把这些词读得更美。谁来读?请大家听后评议。

  ⑸如果你发现这搭石不平稳,你会怎么做?你不怕耽误了时间吗?我们再来读读这种美吧!想读得站起来读吧!

  2、学习第三段:

  ⑴还有什么地方让你感受美?感受什么美?

  出示句子:

  每当上工、下工,以航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它他的声音,向轻快的音乐;轻薄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⑵师配乐范读《让世界充满爱》,请大家边听边感受画面的美,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⑶这画面美吗?谁来说说这是怎样的画面?

  ⑷对,这画面美就美在人们走在搭石上动作协调有序,美在像轻快的音乐,美在给人画一般的'美感,美在构成家乡一道风景。这么美的画面,大家动情地美美地读读吧!

  (配乐齐读。)

  3、学习第四段:

  ⑴还有什么地方让你感受到美?

  出示句子:

  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同学们,这段话虽然文字朴实,但是简单的事情闪烁着美好的思想,散发着融融的暖意。生活在山里的纯朴的人们,互相谦让,互敬互助,尊老爱老,而且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⑵理所当然的事什么意思?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理所当然的事?

  ⑶文中理所当然的事指哪些?你从这两件事例中感受到什么?

  ⑷指导读:

  同学们,理所当然这种美的确让人感动,你能读得让人感动吗?指名读,读后评议。

  师小结:我也听出来了,这是一种让人感动的美。

  4、学习第五段:

  ⑴出示句子: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以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⑵同学们,读到这里,你觉得搭石还是普普通通的石块吗?

  ⑶请齐读最后一段,读后谈谈你对这段的理解。

  四、总结全文

  1、师总结:

  (配乐):一块块、一排排大事,静静地躺在溪水中,任人踩踏,却无怨无悔、默默无语。这正是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精神的写照,也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情感的纽带。

  2、请同学们再一次一起带着美好的心灵读这一段话吧!

  五、交流会以及小练笔

  1、作者真实一个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人,他把平平常常的一件摆搭石的事介绍得具体,让我们感受到人间真情。同学们,在生活中有像搭石的普普通通的事的吗?让你感受到美吗?

  先四人小组中说一说。

  出示课件:交流会寻找生活中的美。

  2、师小结:

  同学们都有着一颗美好的心灵,真让人感动,这么多的事,我们从中选择一件写来吧!争取能通过你的文字打动大家,好些吧!配乐,出示课件:小练笔。

搭石教学设计11

  课时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重点难点:

  紧扣中心句,想象画面,感知课文,寻找由搭石构筑的风景,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发现美,感受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是啊,家乡的山美水美,谁不爱自己的家乡呢?刘章爷爷的家乡也是个美丽的地方。你瞧,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郁郁葱葱的树林,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课件出示图片)可是刘章爷爷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引出:什么是搭石?)

  2、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到底什么是搭石呢?为了更好的了解什么是搭石,我们先来看一看字词。(出示字词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协调有序、伏下身子、猛涨、脱鞋挽裤、一行人)红色的字是要求会写的字,你觉得哪个字难写我们一起来写一写。

  3、同学们真棒。让我们一起走进刘章爷爷的家乡,这个美丽的地方,去看看什么是搭石吧。

  二、自主探索、细读感悟

  师:自由读课文找一找(1)什么是搭石?用横线画出相关句子。(2搭石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1.(先解决)什么是搭石?对了,你们找的很准确!好,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这句话,体会一下什么是搭石。(课件出示句子:进入秋天,天气变凉.......这就是搭石)。

  2.搭石用来干什么的?(搭石用来过河的。)那同学们再自读第一段,如果没有搭石,人们怎样过河?(出示课件句子:山洪过后,人们出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理解“脱鞋挽裤”)哦,那就是说,小溪里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脱鞋挽裤)人们收工就必须—— (脱鞋挽裤) 人们赶集就必须 ——(脱鞋挽裤)人们访友就必须——(脱鞋挽裤)。一句话,人们来来往往都必须脱鞋挽裤,一次又一次的脱鞋挽裤你体会到了什么?(很不方便)是的,小溪里没有搭石会给人带来很多不便,麻烦甚至是辛苦。可那些都是在夏天,到了秋天,天气变凉,人们就必须靠搭石过小溪了。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搭石的魅力吧。(齐读出示课件什么是搭石那句话)

  3.搭石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美)是的,普普通通的搭石不仅仅是家乡人过小溪的一种方式,还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就让我们跟随刘章爷爷,家乡的人们一起走走搭石吧。

  4.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2至4自然段,找一找还有哪些地方让你觉得美,用波浪线画出来。想一想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师:好的,我看到很多同学在认真思考,画上了美丽的波浪线,咱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谁来汇报哪里觉得美?(重点交流:上了点年岁的'人......直到满意才肯离去)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同学们在这段话中哪些词让你很有体会,你体会到了什么?(“无论怎样”“只要”“一定”“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才肯离去”)老人哪一个动作最能打动你?(踏)老人在来回地踏搭石的时候,他心里会想什么?(我得试试稳不稳,不然别人就会掉进水里。)上了年纪的老人无论怎样着急都会摆搭石,那忙完农活的的中年人会不会像老人一样来摆搭石?下班着急回家的青年人呢?着急上学的你呢?你来演一演。(引出摆搭石,平整方正,二尺左右)都会搭石。乡亲们这种为他人着想的行为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从老人摆搭石的一系列动作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这是位什么样的人呢?(老人一心为人着想的优秀品质)是啊,真是一位善良的老人,我们感受到了家乡人的心灵美,所以刘章爷爷深情地写道---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这种为人着想的行为吧。有没有同学通过朗读把老人的形象读出来呢?(读这一句,指名读)谁再来试试读出老人一心只为别人着想的品质。(指名再读。)老师仿佛看到了这位虽然急着赶路,但还是放下手中的东西来摆搭石的老人。同学们,让我们怀着对老人的敬意齐声朗读。

  师小结:在这平常的小事中,我们感受到了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心灵,还从哪儿感受到了乡亲们美好的情感呢?

  (重点分析:每当上工、下工......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指名朗读。哪个动作你觉得美?

  2.理解“协调有序”:

  (1)师(质疑):怎样走才叫“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如果不“协调有序”,那会怎样呢?(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

  (2)创设情境,小组合作读。

  师:是啊,让我们也来协调有序的走一走吧!师(引述):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生:抬起脚来),后面的──(生:紧跟上去);前面的──(生:抬起脚来),后面的──(生:紧跟上去);前面的──(生:抬起脚来)后面的──(生: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师: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是有人在指挥吗?(没有)

  师:这样的动作,那样的默契,那样的有序。所以这样的动作就叫--(协调有序)。

  师:乡亲们走搭石协调有序,这动作美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师:这一行人走在搭石上,踏踏的声音走出了音乐美,这儿的景色美不美?从哪个词体会到的呢?

  (3)、 想象画面,理解“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清波漾漾”说明这儿的水怎么样?(清波:水波很清,漾:荡漾。“清波漾漾”:清清的水波荡漾开来。)

  “人影绰绰”: 绰”是个生字,在字典中有三种意思,在“人影绰绰”中是指哪一个?(人影的姿态很美。))

  透过“清波漾漾,人影绰绰”,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想一想。(水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石头,一阵风吹来,水面漾起了波纹,人影倒映在水面上,美丽极了。)

  师:水光,人影两相印的美,像一幅画一样,能读读吗?

  指导朗读,指名读。评价:你把我们带到了画前,谁能够把我们带到画里?(指名读)(范读)(再指名读)

  师:你读得真好!乡亲们走出了音乐美,走出了画面美,走出了乡亲们之间的和谐美。这如诗如画一般的美景让我们一起再次感受一下吧!大家边读边想象画面,一起走进这美好的画面中去吧。(男生前面读,女生接着读) 师:一行人走搭石如诗如画,你还觉得哪个地方美?

  (重点分析: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才相背而行。)

  (1)、指名朗读。师(质疑):你从这段话中感受到了哪些美好呢?(乡亲们走搭石时互相礼让。)

  (2)如果大家不互相礼让,那会怎样?

  (3)我们班上有互相礼让的现象吗?你看到了后心里是怎样想的?

  师:让我们把这美好的画面永远烙在我们的心中吧!(齐读句子)

  师:还有什么美好的地方?(重点分析: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fú)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4)、理解:理所当然

  师:年轻人怎样背老人过河的?(生做“伏下身子”状。)老人过河以后,他需要对年轻人万分感谢吗?因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老人年轻的时候他是怎么做的呢?(他背别的老年人)因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年轻人老了以后他怎么过河呢?(别的老年人背他过河)因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从这些理所当然的事情中,你感觉到这得人怎么样?(尊重老人,还爱护老人。)(和谐美)

  师:一块块普通的搭石,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尊敬老人的画面。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这美好的瞬间吧!(齐读句子)

  师:好一个“理所当然”,乡亲们还认为什么是理所当然的呀?指板书--生接:为人着想、相互谦让。其实这里面藏着的是一种习惯,家乡的人们还把许许多多美好的行为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课件出示:)假如遇到残疾人来走搭石……假如遇到小孩子来走搭石……还有哪些假如呢?

  是的,一块块普通的搭石,演绎着山里人特有的的淳朴、善良、谦让和敬老,也深深地敲击着我们的心灵!

  三、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1、师小结:这一排排搭石还是普通的石块吗?(不是)是家乡的一道美丽风景,透过搭石我们看到了一幕幕感人的场景,感受到乡亲们的美德,难怪作者在最后一段发出这样的感叹(齐读第5自然段)。

  师:同学们,作者从身边不起眼的事物搭石中,无论是人还是景都让我们感受到一种独特的美。(板书:箭头)

  2、课文学到这儿,相信你一定深有感触,谈谈你的收获吧?

  一排排搭石,象征着村民们一颗颗善良的心、是传递村民们情感的纽带、更是家乡人无私奉献精神写照。让我们带着这种情感再次齐读课题。

  3、布置小练笔,留住“美”

  雕塑大师罗丹说过:“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例如今天,老师站在我们班的讲台时候,看到同学们把书和文具摆放好了,正安静地等老师来上课,我感到了美好,因为我感觉到了你们非常尊重我。同学们,美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生活,就会发现美其实就蕴藏在我们身边每一件平凡的事物中。让我们像作家刘章爷爷一样,拿起你手中的笔,记录下我们身边的美吧!(生汇报)

  四.板书设计:

  21搭石

  景美

  搭石 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人美

搭石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2 、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 、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其中的人性美;

  2 、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

  陈老师的家乡在农村,那里有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每到秋天,那无边无际的稻田就成了金色的海洋。微风吹来,一浪接一浪,此起彼伏,美极了!一行行出工、收工的人们走在纵横交错的田埂上,精神抖擞的、快活的唱着歌,有的拿着镰刀,有的拿着箩筐。原来他们在互相帮助,一起收割稻谷。收割完这一家的,又去收割另一家的。这样一家一户的互相收割,多么和谐、多么互助呀!乡亲们的这一幕幕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今天,陈老师带大家一起去刘章的家乡,去看看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搭石》。板书课题。

  二、质疑,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读一读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生纷纷提问。

  2、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打开书103页,自由的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不懂的地方做上?。生开始自由读课文

  3、生读完后,自由汇报。

  (1)当学生说什么是搭石时,老师相机鼓励:你能一边读书一边思考,学习习惯真好,希望大家都向你学习。学生一起齐读什么是搭石。谁能用简笔画把搭石画出来?学生上台画搭石。

  (2)当学生说不理解的词语时,老师相机引导并鼓励学生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说到词语,老师正好这儿有些词语,我们一起去打打招呼吧。

  4、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平衡 间隔 联结 谴责 俗语 懒惰 理所当然 人影绰绰 清波漾漾 协调有序 山洪暴发 伏下

  三、精读课文,自主感悟。

  在这个美丽的山村,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让我们睁大眼睛去发现美,一起欣赏美。

  1、请三名同学分段读2、3、4自然段。大家边听边想象,你见到了哪些美丽的画面,用笔划下来。

  2、家乡美,家乡的人们美,你们读得也很美。来,几个学习小伙伴一起来说说发现的美吧。

  3、美丽的事物让大家一起来分享,谁来踊跃的告诉大家你发现的美?

  (1)当生读无论怎样……才肯离去时,问:从这你体会到什么美?学生答:老人认真细致的动作,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精神真的很美,这是一种心灵美。

  老人的`这份美德,老师也想和大家一起读一读。老师引读这一段。无论怎样、只要、一定、直到、才

  (课件出示)想象:老人踩到了不稳的搭石,心里会怎样想,表情、动作又会怎样?在挑选合适的石头时,会怎样想、怎样做?满意离去时,会是怎样的心理、动作、表情呢?

  老人的心灵的美你们也看见了,真的不简单,我们再来读读吧。(2)当学生读到具体的美每当……美感时,我们分男女生读读这美丽的画面。

  谁来演一演走搭石的情景?让五个同学走搭石。

  现场采第一位、二位同学:你为什么走得这么快?生答:我不走快,后面的人无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老师评价:你真是为他人着想的好村民。怪不得有句俗语叫紧走搭石慢过桥。你注意到了水里的景象吗?生自由回答

  问同学:他们走得怎样?

  指导朗读,让我们轻盈的、有节奏的读一读这部分。

  (3)你们还发现了什么美?

  什么是理所当然的事?那么课文中指什么事是理所当然的?说说你的感受。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互相礼让、尊老爱老

  齐读、

  4、作者看到人们走搭石的情景,看到人们的心灵这样美,发出这样的感叹,齐读5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

  美无处不在,用心寻找,你就会发现身边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大家仔细找找。

  老师总结:我们不但要用心发现,我们更加要创造美,这样世界才会更加美好。

  五、布置作业。

  妙笔生花:只要有心,能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我们要来写一写。

搭石教学设计13

  一、 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师:(出示情境图)孩子们,这就是我们美丽的家乡永嘉楠溪江。永嘉是一个多山多水的地方,村里的人们走亲访友总要过这条清澈的小溪。以前,人们是怎样过小溪的呢?搭石教学实录课堂实录教案

  师:请看村里的人们就是依靠这一块块石头过小溪的。

  师:我们把这一块块石头就叫做搭石。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刘章爷爷每次回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也是家乡的搭石。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

  师:齐读课题

  生齐读:搭石

  二、整体感知,初识搭石

  师:请同学们翻开书103页,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再想一想什么是搭石?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听明白了吗?开始吧!

  师:好,/同学们书读得很认真,知道了什么是搭石吗?谁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说。

  师:你找得真准确。

  师:孩子们,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怎么过小溪呢?谁也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师:绾是个生字,什么意思呢?

  师:那就是说,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

  师:人们收工就必须

  师:人们赶集就必须

  师:人们访友就必须

  师:一句话,人们来来往往都必须

  师:一次又一次的脱鞋绾裤啊,你体会到了什么?

  师:是的,如果没有搭石,人们过小溪就很不便、很麻烦甚至会很辛苦的,可那些都是在夏天啊,到了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就必须依靠搭石过小溪了。有了这些了解,我们再来读读什么叫搭石。

  师:好的,了解了什么是搭石。读了课文以后,搭石又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师:是的`,这种渡水的方式给家乡人们带来了方便。

  师:是呀,你也有感受。

  师:哦,都有各自不同的感受。

  师:是吗,你们都有自己的体会。

  师:方便的、还有很美的、你们和作家刘章爷爷的心是相通的,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也有一句话写了搭石很美,找找看。

  师:是的,普普通通的搭石在作者的眼里不仅仅是过小溪的一种方式,还够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师相机板书:家乡的一道风景)

  三、围绕风景,自主寻美

  师:想不想一块去欣赏欣赏这道风景呢?那就让我们跟着刘章爷爷,跟着家乡的人们去走走搭石吧。

  师:请大家静静地默读课文2-4自然段,/article/找一找描写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的有关语句,用波浪线划出来。再想一想,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开始吧。

  四、深入体会,品味搭石

  师:我看到很多语句上划上了美丽的波浪线,咱们依顺序来交流、交流。你找到了哪些语句?

  师:(课件出示语段)你找的是这两句。(行变红)这有一个多音字,读什么?

  师:不敢肯定了。想一想:体育课上,体育老师常叫我们排成很整齐的一队,叫作排成一

  师:这些在搭石上行走着的人那叫做

  师:齐读两遍。

  师:这还有几个生词,谁来读一读?(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变红)这样吧,男同学来读一遍。

  师:读准了,要注意整齐。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两个句子,从哪儿体会美了呢?

  师:是吗,协调有序的动作是一种怎样的动作?

  师:哦,这是你的理解,这样吧,让我们一起加入到走搭石的行列中,(指一组学生:前面的后面的前面的后面的)咱们合作着读一读。我问问你们,现在你们走的是什么?师:走得不好就要掉进水里,有没有信心?

  师引读: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

  师:后面的

  师:(速度渐快)前面的

  师:后面的

  师:(速度再渐快)前面的

  师:后面的

  师: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

  师:像

  师:让我们继续走在搭石上,这边的同学走前面,这边的同学走后面。

  师:前面的

  师:后面的

  (速度渐快,引读三遍)

  师: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该是有人在指挥吧?(生摇头)对,其实并没有人指挥,这样的动作,那样的默契,那样的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

  师:原来这样的动作就叫做

  师:体会得多好呀。/sjbwz/再来看看这两个句子,你们还从哪儿体会到美呢?

  师:绰是生字,课前大家了吗?

  师:遇到不认识的字,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绰在字典中有三种意思,在人影绰绰中,它是第几种意思呢?出示:

  绰: A宽;不狭窄 B宽裕;富裕 C形容姿态柔美

  师:好的,姿态柔美的意思。

  师:好的,还有一个成语叫绰绰有余,这个绰又是什么意思?

  师: 绰是宽的意思?再想想看。

  师:哦,老师告诉你,绰绰有余是宽裕、富裕、有余了这才叫做绰绰有余。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句子,那么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

  师:你体会得真形象,这是在用想像来丰富,用心来体会这两个词语,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师:还有吗?

  师:你体会到了水光、人影两相和的美!真不错,像画一样(打开手势)你来读读这两个词语。

  师:你的朗读把我们带到了画前,谁能把大家带到画里呢?

搭石教学设计14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第七册《21 搭石》

  二、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清波漾漾、理所当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四、课时共计:

  2课时

  五、教学实施: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这就是作者刘章爷爷的家乡,那里有连绵起伏的群山,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每每回忆起家乡,作者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21课《搭石》(板书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不好读的词语或句子就多读几遍,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课文读通顺。

  2、反馈字词:

  谴责 懒惰 协调有序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溪水猛涨 脱鞋挽裤 理所当然 俩人

  (1)理解“谴责”的意思。

  (2)通过理解“脱鞋挽裤”的意思,理解搭石对于家乡人的重要性。

  (3)理解“人影绰绰”中“绰”的意思。

  3、指名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理清课文思路)

  (三)再读课文,深入体验:

  1、再读第一段,你能不能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到底什么是搭石呢?

  2、搭石在我们的眼里是那么平凡,但在作者的眼里却是那么美,他觉得,搭石——(引读)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3、那你觉得搭石这处风景美在哪儿呢?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找一找,画一画,想象着那是怎样的画面,批注你的感受,再读一读。

  4、交流汇报:

  (1)第二段:“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①想象:这上了点年岁的人可能会怎么想?

  ②追问:你不是急着赶路吗?

  ③小结:原来家乡人心里想的是别人啊!(有感情的朗读)

  (2)第三段:“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①让我们也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吧!

  ②协调有序:我们合作读文,体会“协调有序”(学生朗读)

  ③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同学们,刚才走搭石的时候,你都仿佛看到了什么?

  这就是课文中所说的——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④能通过朗读把我们带入到这么美妙的画卷中吗?

  (四)总结:

  是呀,这小小的搭石上有音乐美、画面美,更有家乡人们的心灵美,难怪作者说这搭石构成了——家乡的

  那么,搭石上还有哪些美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搭石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紧扣中心句,想象画面,感知课文,寻找由搭石构筑的风景,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发现美,感受美。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3、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仿写。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导入:

  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随作家刘章一起认识了搭石,我们反复咏叹了这句话──出示: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指名朗读)。师:小朋友们,这一排排普普通通的搭石联结着乡亲们哪些美好的情感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课文的2至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从中感受到了乡亲们哪些美好的情感?把最能打动你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来,开始吧!

  二、精读课文,体会意境,想象拓展

  师:好的,我看到很多语句上都画上了美丽的波浪线,咱们一起来交流交流。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出示“每当上工、下工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指名朗读。

  2、理解“协调有序”:

  板书:协调有序

  师(质疑):这几句话描述了一个怎样的情景?(一行人走搭石的情景。)

  师: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该是有人在指挥吧!(没有)对!其实没有,这样的动作,那样的默契,那样的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协调有序),原来,这样的动作就叫做协调有序。体会得多好啊!再看看这个句子,你又从哪儿体会到美呢?

  3、结合画面,理解“轻波漾漾,人影绰绰”。

  (1)师:“绰”是个生字,在字典中有三种意思,在“人影绰绰”中是什么意思?出示:a宽:不狭窄b宽裕:富裕c形容姿态柔美

  还有一个词语“绰绰有余”,又是什么意思?

  (2)“轻波漾漾,人影绰绰”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

  师:用想象丰富,用心来体会这个词,值得我们来学习。

  师:你体会到了水光,人影两相印的美,像一幅画一样,能读读吗?

  指名读。师:有感觉,把我们带到了画前,谁能够把我们带到画里?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这幅画面。

  再指名读。同学们身临其境了吗?咱们一起来!

  4、美读佳句,背诵积累:

  全班齐读。谁能读出诗一样的感觉。出示: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

  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轻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师:小朋友们,刘章爷爷再大山里生活了十三年,每一年都有两百多天走在搭石上,每一天他要走上62到搭石,他时时看到这样的情景又怎能忘记呀,读——生齐读。出示句子:每当上工、下工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师:是的,这一行人走在搭石上,走出了音乐美,画面美,走出了乡亲们之间的和谐美。看到人们走搭石的情景,看到人们的心灵这样美,作者发出这样的感叹——(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还从哪里体会到乡亲们美好的情感呢?

  (一)出示“上了点年岁的人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1、指名朗读,质疑:读着读着,哪些词语最让你感动?

  2、理解“踏”:

  师:你现在就是这位大爷,您这么急着赶路,一定有什么急事吧?我看到您刚才已经从搭石上过去了,怎么又回来了呢?我还发现您在这块搭石上踏了几个来回,您这是── 师(质疑):你们觉得这是怎样的踏?

  师(朗读指导):是啊!正是这个小心的踏,踏了几个来回的踏,踏了又踏的踏,踏出这位老人的善良,你还能把这种形象读出来吗?

  3、体会淳朴乡风,丰满人物形象:

  师(引述):看见上了年岁的老人还这样的为他人着想,如此善良,你觉得中年人会怎样做呢?青年人呢?那,像我们这样大的孩子呢?(更换主语,引读句子,例:一身风霜的中年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这真是──淳朴乡风,代代相传啊!师小结:在这平常的小事中,我们感受到了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心灵,还从哪儿感受到了乡亲们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心灵呢?板书:为他人着想

  (二)出示“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1、指名朗读。

  2、师(质疑):你从这段话中感受到了什么?

  板书: 理所当然

  是的,一块块普通的搭石,演绎着山里人特有的的淳朴、善良、谦让和敬老,也深深地敲击着我们的心灵!来,让我们把心中的这份感动,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师:引读: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 如果──();假如──()。

  3、此情此景,多么感人,让我们情不自禁地要表达自己的赞美,如果你当时正站在岸边,你准备用怎样美好的语言来赞美他们呢?

  (生交流)。看样子,你还真不是刘章的老乡啊,他们是不会这样说的,从这段话中找出一个词来证明。

  4、理解“理所当然”:

  师(质疑):说说你对这个词语的理解。(生交流)这里的人把什么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好一个“理所当然”,这里面藏着的不仅仅是一颗谦让的心,一颗敬老的心,其实这里面藏着的是一种习惯,家乡的人们还把许许多多美好的行为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假如遇到残疾人来走搭石假如遇到孕妇来走搭石假如──还有哪些假如呢?小小的搭石上,还有哪些感动我们的画面吗?请你把心中想象到的情景写下来。

  (出示作业纸)小小的`搭石,演绎着人间的真情,你们能试着写一写:

  假如遇到(,)总要(,)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如果遇到(,)总要(,)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假如(碰上赶集的日子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假如(遇到了下雪天 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假如(遇到孩子上学 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三、总结全文,升华课文人文内涵

  1、师小结:

  一排排平凡的搭石是家乡的一道美丽风景,其实比这道风景更美的是走在搭石上的人啊!难怪作者在最后一段发出这样的感叹——齐读第5自然段。

  2、透过这一排排搭石,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一排排搭石,象征着村民们一颗颗善良的心、是传递村民们情感的纽带、更是家乡人无私奉献精神写照

  3、课外拓展,感悟情怀:

  是呀,本文的作者刘章,出生在河北的一个山村,后来在石家庄工作,当他看到熙攘的人流,便不自觉地想到家乡那潺潺的小溪,看到人们没有秩序地挤抢公共汽车,便想到了乡亲们走搭石的协调有序和礼让,看到马路上的石头、树杈,人们绕着走也不肯弯腰拾起,便想到乡亲们在雨后,主动摆搭石的情景,他突然觉得搭石上有情,有爱,有美,于是在1980年,他写出了这篇情真意切的精美散文《搭石》。因为他由衷地感受到──“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4、说一说身边的平凡美。

  雕塑大师罗丹说过:“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本文的作者就是从“搭石”这么一件很小的事物中,发现了美!,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像搭石上发生的那样平平常常的小事。它们虽小,却时时温暖着我们。早上,老师走进我们三1班的教室,看到同学们一张张笑脸,你们非常热情地欢迎我这个陌生的老师,让老师的心情放松了许多。这是一种美。乘公交车时人们按顺序排队上车是一种美,在汽车上给老人让座也是一种美,这样的美还有很多很多,请同学们也睁大发现的眼睛,找找身边的美吧!

  四、布置小练笔,留住“美”

  师:是的,美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生活,就会发现美其实就蕴藏在我们身边每一件平凡的事物中。让我们象作者刘章一样,回去后拿起手中的笔,记录下我们身边的美吧!板书设计:

  21搭石

  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小小搭石寻常景,细细摆放为他人。协调有序走搭石,谦让敬老见真情!

搭石教学设计15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间隔 联结 相背而行 谴责 懒惰 俗语 平衡 山洪暴发 脱鞋绾裤 理所当然 协调有序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解决搭石是什么,怎样搭石和为什么搭石几个问题。

  三,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从平凡的事物中感受美。

  四,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课题:

  谈话引出课题。

  据题质疑。

  ( 1 )搭石是什么

  (2)怎样搭石

  (3)为什么要搭石

  (4)谁在什么地方搭石

  同学们,就让我们带着这几个问题走进课堂,一起学习这篇课文。

  (二),研读课文

  1,认读词语。

  2,分四人小组朗读,感知全文。

  (三),整体感知,疏通全文。

  板块一:

  大家都读过课文了,课文有没有给我们解释什么是搭石呢

  1,通过感知全文,找出相关段落地句子,解决"什么是搭石 "

  2,体会句子中词语的准确运用,解决"怎样搭石 "

  3,出示图片帮助理解

  4,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解决"为什么要搭石 ""谁在什么地方搭石 "

  板块二:

  请同学们找一找,哪个自然段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副很美的图画,并且还伴有音乐

  出示句子。

  (1)"协调有序"什么意思 在这段话中,哪个语句在解释"协调有序"

  (2)让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这几句话,想象仿佛听到了什么 看到了什么

  (3)引导总结。

  板块三:

  课文中还有许多看不见的,需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的美,一起学习2,4自然段。

  1,出示句子。

  (1)引导学生想象:

  一位老人走过小溪时,踩到了不稳的搭石,心里会怎么想 怎样做

  从"无论…只要…一定…直到…"等词语 体会老人心中有他人的心灵美。

  (2)感情朗读这个句子。

  2,课文还列举了什么事例体现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1)生找出相关的语句。

  (2)体会他们互相谦让,尊敬老人的品质。

  (3)总结引出: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四),感情朗读,理解升华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搭石还仅仅是普通的石头吗

  五、齐读第五自然段。

  引导理解乡亲们如同搭石一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五),全课总结,课外延伸:

  走搭石,这是乡亲们每天生活中极为平凡的小事,可在作者笔下,平凡之中却显现出不平凡的美。由此可见,作者是一个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人。

  有一句话说:"世界上不缺少美,而是缺少能发现美的眼睛!",那,在我们的身边那些平凡的事物是美的呢 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出课堂,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美。

  六,布置小练笔:《美就在我身边》

  板书设计:

  景美

  搭石 一道风景

  人美

【搭石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搭石》教学设计03-04

搭石教学设计06-10

搭石的教学设计06-05

《搭石》教学设计15篇[热]10-11

《搭石》教学反思07-01

教学反思《搭石》07-16

搭石教学反思02-08

《搭石》教学反思07-05

《搭石》教学反思优秀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