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学设计>《小山村》教学设计

《小山村》教学设计

时间:2024-07-07 18:43:0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山村》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山村》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山村》教学设计

《小山村》教学设计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只有在教师的引领下,与文本充分对话,才能真正了解文本内容,体会文本情感,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感受阅读的快乐。本课设计力求体现引领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在师生互动的阅读实践中,自由、充分地与文本对话,读出自己的理解,体会文本的情感,读中感悟文景文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六、七岁的孩子长于形象思维,在此阶段,应重视儿童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美文《小山村》中的语言文字,段段、句句都闪耀着图画般的美妙与灵动。设计中,教师利用多种手段,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充分想象,力求丰富视像、把字变画,进而使学生理解内容,领会情感,受到熏陶、感染。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一篇描写山村景色的小文,共有5个自然段。主要描写了山坡上丰收的果树林,山脚下新建的民房和校舍,村前秀美而又充满生机的小河,展现了一幅多彩的山村美景图。本设计为第一课时,通过这节课,渴望使学生在多手段品味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感受小山村的美丽,产生对小山村的喜爱、赞美之情。

  2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渴望学生能够体会到农村发展的新面貌及作者热爱家乡的情感。但是,对于班里这些从小生在城市、长在蜜罐中的都市孩童来说,农村生活(尤其是山村生活)离他们比较遥远。故此,如何使学生真正地与文本对话,对农村的变化、山村的美景有所感悟,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并产生对小山村的热爱之情,就成为本课教学设计中力求突破的一个难关。教师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特点、课文特点,采用了多种手段,调动起学生多种感官,旨在引导学生把语言文字还原成画面,引导学生读中感悟。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丰富视像”是感悟语言的最高境界,“把字变画”是低年级学生学习写景文章的好办法。当学生真正把抽象、无声的语言变为有形、有声的景象时,理解自然透彻,感受自然深刻。设计中,以“美”为线索,借助画一画(简笔画),比一比(句式比较、图片对比),看一看(图片、视频),想一想(引发想象),联一联(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手段展开教学活动,呈现自然美、发现语言美、创造想象美,使学生情不自禁地为小山村的美丽而赞叹!

  4技术准备:

  根据教学设计的构想,教师在课前搜集了大量相关的影象、图片资料,作为帮助、提升学生理解,延伸教材的`补充资源。如:丰富多彩的山村美景图,以解决学生缺少相关生活体验的问题,增强学生对山村美景的直接感官体验;破旧、简陋的旧村庄及校舍与现在崭新的村庄、校舍的图片对比,使学生深深感受农村的发展和变化。

  课前将这些资源有机整合,制作成便于随机操作的多媒体课件,并做好相关链接,以便课上根据学生需要随机进行调整,充分发挥其辅助教学的功能。

《小山村》教学设计2

  本课是一篇描写山村景色的小文,共有5个自然段。主要描写了山坡上丰收的果树林,山脚下新建的民房和校舍,村前秀美而又充满生机的小河,展现了一幅多彩的山村美景图。

  【教学目标设计】

  1 会写“村”“果”两个生字,认读7个生字及相关词语。

  2 恰当地搭配词语,补充句子。

  3 朗读课文,感受小山村的美丽,产生对小山村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设计】

  一 游戏导入,学习“村”字:

  1 通过有趣的数学游戏复习旧字,引出本课生字“村”。

  禾 + 口 = 房 - 户 =

  王 + 见 = 晴 - 日 =

  多有意思呀,数学算式还能帮我们记字呢!

  这里还有一个加法算式,你能算出来吗? 出示:木 + 寸 = ? (引出“村”字,并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2 学习“村”字。

  (1)交流记字方法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村”这个字?

  (引导学生利用:加一加——木+寸=村;减一减——树-又=村等方法识记)

  (2)生字的运用

  你能用“村”字组个词或说句话吗?(随机板书:小山村)

  (3)观察范字,明确书写要点,规范书写

  (按照先整体后部分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

  ①“村”要写得方方正正,左右大体同宽、同高。

  ②左右两点在一条线上并排站着,“寸”的一点从交叉点起笔。

  ③木字旁的一横短一些,向右上倾斜,给右面“寸”的一横让出位置来。

  【随机强化书写规则,巧妙对学生进行谦让教育】

  你们看,汉字笔画就像小朋友们相处一样,相互之间也要讲究谦让呢!

  (4)学生独立描红一个,临写一个。

  全班反馈、同桌互评后再临写一个,争取比第一个更漂亮。

  【良好的兴趣是成功的一半。课始的数学游戏,可以有效地巩固旧字,自然地引出新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村”字的书写指导,一方面可以分散写字难点,强化书写规则,培养学生独立识写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巧妙地进行同学间团结、谦让的教育。】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联系春游,激趣引读。

  (1)启发学生回忆春游的情景,引导学生交流见到小山村时的感受。

  (2)展示小山村的美丽图片,激发学生情感,调动学生的初读兴趣。

  (3)自由轻声读课文,借助音节读准字音。

  2 认读字、词。(围绕生字、认读字进行)

  刚才同学们读书特别认真,但是,这篇文章有很多新的字词朋友,给我们读书带来了困难,咱们先来认识一下他们。

  第一屏:(生字词)住 苹果 村庄 图画

  1)学生自由练读(生字词上加注音节)。

  2)小老师领读。

  3)学生再次自由练读(生字词上没有音节)。

  4)开火车读。

  第二屏:(认读词)

  山坡上 山脚下 (指导读好轻声)

  梨 结满 小楼 小鸭

  1)带音节自由练读。

  2)同桌互读。

  3)引导学生质疑,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如:山脚下——教师画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结满——放到精读时理解)

  4)男女生赛读。【提示学生要读得又对又好,注意词语的语感。】

  第三屏:连一连,再读一读。

  红红的 梨

  黄黄的 小鸭

  白白的 苹 果

  绿绿的 水 面

  3 同桌互读课文,互帮互查。

  同桌小朋友合作一下,你读给我听,我读给你听,读得好就夸夸他,读错了就帮他改正过来。

  4正确、流利地自读课文,边读边想:小山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随机板书:美)

  【充分的初读是学生到位感悟的基础。一遍遍有目的地读书,可以使学生有效地巩固字词,初步了解内容,初步感受小山村的“美”。】

  三 走进文本,品读悟情。

  你是从哪儿感受到小山村的景色特别美的?再认真地读读课文,用心地想一想,一会我们来交流。

  【尊重学生的读书体验,品读感悟小山村的美丽景色。学生说到哪儿的景色,就共同学习哪一段的语言,根据学生课堂的实际情况随机进行指导。】

  山坡上:

  (1)指读描写山坡美景的句子,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美在哪儿。

  (2)句子比较,体会文中句子具体、形象的特点,感受山坡上丰收的美景。

  ① 这里有两个句子,读一读,看看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呢?

  树上结着 苹 果 和 梨。

  树上结满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梨。

  ②师生合作读句子,引导学生谈感受。

  (第二句话为我们呈现出一派果树丰收的景象。具体写出了苹果和梨诱人的颜色,使我们感受到水果成熟了,长得特别好看,想来一定非常好吃;“结满”一词还告诉我们果树上到处都是果子,结得满树都是,太多太多了!)

  【抓重点词语,通过句子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读中感悟山坡上的丰收美景。】

  ③引发想象,练习表达,提升理解:

  山坡上除了结满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梨,还会结满哪些果实呢?你能仿照书上的句子用“山坡上有 。”

  的句式来说一说吗?

  【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引导学生运用语言;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对山坡上丰收美景的理解与感悟。】

  ④教师语言描述,引导学生体验心情。

  如果你现在就来到了小山村,亲眼看到了满山的果树,又大又红的苹果、金黄诱人的鸭梨、粉里透红的桃子等各种水果挂满了枝头。你会想些什么,又有怎样的感受呢?

  【引导学生体会丰收的喜悦心情。】

  (3)带着自己的感受,想象着山坡上的景色,再读读山坡上的美景吧!

  山脚下:

  (1)读出自己认为写得美的句子,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2)新旧房子、学校照片对比,使学生感受山村的变化。

  (3)教师语言描述引发想象:从前破旧、阴暗的石头、土坯房变成了今日宽敞、明亮、崭新的砖瓦房,……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中生活、学习,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

  (4)想象着山脚下的景色, 带着愉悦的心情再次朗读,再次感受山脚下的美景。

  【图片的对比,可以直观地再现山村人民今昔居住、学习的环境,能够使学生深深地感受到山村人民生活的改善,激发学生的愉悦情感,增强学生的内心体验。】

  村前:

  (1)指读描写村前美景的句子,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春游看到的景色,谈谈自己的理解。

  (2)借助老师春游时拍摄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进一步感悟。

  (3)情景描述,引发想象、练习表达。

  白白的小鸭悠闲地游在绿绿的水面上,时而捕食,时而嬉戏。此时,你刚好放学和几个小伙伴经过这里,你会说些什么,又会做些什么呢?

  (4)想象着小鸭悠闲游水的情景,再读本段,读出美的感受。

  【鲜活的视频资料,可以使学生置身其中,被美景陶醉,遐想联翩。】

  四 回归整体,欣赏美读。

  1 回顾全文,抒发感受。

  让我们一起来发自内心地赞美这迷人的小山村吧!齐读第5自然段。

  2 提升情感,和文配乐,赏读全文。

  是啊,山村美如画,更有着它超越图画的美妙与生动。让我们再去读一读课文,尽情地抒发你此刻的情感吧!

  五 学习生字“果”。

  1 顺应学生情感,适时引出“果”字。

  小山村的果树上结满了丰收的果实,我们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也收获了不少的学习成果。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果”这个字。

  2 利用古字型帮助记忆生字。

  3 引导读帖,明确书写要点。

  (强调:中间一竖是上下连起来的,一笔写成。)

  4 教师范写,强化要点。

  5 学生独立描红、临写。

  6 同桌互评后再次临写。

  六 课堂小结:

  就像美丽的小山村一样,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大自然也是如此的美丽、多姿多彩!同学们,就让我们敞开怀抱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吧!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一)学生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采用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1、2两个小题为互评,第3小题为自评。评价者在相应的选项中画相应的标识。很好:2个笑脸;比较好:1个笑脸;不理想:1个哭脸

  你的收获大吗?

  1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吗?

  ① 读得很好( )② 读得比较好(错误在两处以内)( )

  ③ 读得不理想(错误在两处以上)( )

  2你能读好下面这些词语吗?

  住 苹果 村庄 图画 结满

  山坡上 山脚下 梨 小楼 小鸭

  ① 读得很好(既正确又有语感)( )

  ② 读得比较好(读得正确,但没有语感)( )

  ③ 读得不理想(有错误)( )

  3你能规范地书写”果” “村”两个字吗?

  ① 写得很好( )② 写得比较好( )③ 写得不理想( )

  (二)教师教学效果评价设计:

  采用教师自评的方式,评价者在相应的选项中画“√”。

  你的心中有学生吗?

  1你对自己“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的情况满意吗?

  ① 满意( )② 比较满意( )③ 不满意( )

  2你对自己“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的情况满意吗?

  ① 满意( )② 比较满意( )③ 不满意( )

  3你对自己“能根据学生实际灵活调整课前预设”的情况满意吗?

  ① 满意( )② 比较满意( )③ 不满意( )

  4你对自己“扎实落实每一个教学环节,不走过场”的情况满意吗?

  ① 满意( )② 比较满意( )③ 不满意( )

《小山村》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一个小山村的故事》是S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文中讲了在一个美丽的小山村里,由于这里的人们过度的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极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护能力,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山村卷走了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毁坏山林就是毁灭自己。文字浅显却寓意深刻:保护环境、爱护绿色家园。文章时代感强,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这一单元的课文集中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和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的愿望。

  训练重点是让学生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让我们的家园更美好。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二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为建设和拥有一个绿色的家园做出自己的努力。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进行了一定量的阅读的学习与训练。三年级学生进入了心理发展的新阶段,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知识量的增多,他们的求知欲更强了,思维更活跃了。教学要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的权利;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在自学实践中逐步提高理解能力。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了解一个美丽的小山村被洪水卷去的原因,使学生懂得要合理地利用和保护大自然的资源。。

  3.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小山村被洪水卷去的原因。

  教学难点:懂得合理地利用和保护大自然的资源。

《小山村》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本文正如它的题目,讲述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山谷中有一座环境优美的小村庄,村庄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森林。人们靠着手头锋利的斧头,将树木一棵棵砍下来,建造房子、制造工具、打造家具,过上了不错的“日子”。但是由于过度的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极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洪能力。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村庄卷走了。这个故事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它揭示了生活在村庄里的人们错误的行为以及这种错误行为所引发的严重的后果——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本文呼吁人们应该爱护树木,保护周围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读懂课文,理解课文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课文中蕴含着蕴含着的道理。

  情感目标:理解课文,了解不加节制地砍伐树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读懂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方法】

  通过小村庄前后情景的的对比,揭示要爱护环境的道理。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还记得那个小村庄吗?再一次回到这个小村庄以前,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些故事里的词语。

  1、出示词语:郁郁葱葱、清澈见底、湛蓝深远、清新甜润

  2、抽读

  二、初读(自由读课文)

  1、标出自然段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读

  (一)原来的村庄是什么样子?(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村庄给你的印象是怎么样?

  2、品读句子

  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自由读、指名读)

  (1)品读,读出小村庄的美丽。教师相机板书:美丽、森林、村前、天空、空气。

  (2)闭上眼睛想象:这么美丽的除了文中所描写的景物外,还会有什么?(青草、白云、小鱼、白云等等)

  (3)师:听了你的朗读,我们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个美丽的小村庄,看到了郁郁葱葱的树林,呼吸到了清新甜润的空气。

  (二)小村庄后来怎么样了?

  1、就是这样美丽的小村庄,后来怎么样了?

  生1: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冲走了。

  生2:小村庄最后什么都没有了。

  2、如此美丽的小村庄没有了,此时此刻你心里有何感受?

  (三)小村庄消失的原因

  1、如此美丽的小村庄为什么会没有了呢?请你带着这个问题仔细读读2-4自然段,然后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最后形成本组的观点。(小组合作学习)

  2、品读2-4自然段(汇报交流)

  (1)村民是怎么对待这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的?

  “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①自由读句,问:你读懂了什么?(读懂了人们想砍树就去砍了,很随便。)

  ②问: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A、“拎”:

  a)如学生直接讲明原因,则:你抓住了这个“拎”字,体会得多么细腻!

  B)如学生未能讲到“拎”:则教师引导:你能给它换个词吗?(“拿、抓、捡”等等)

  C)这么多词都可以,为什么偏偏作者要用一个“拎”呢?

  d)“拎”起斧头更能说明村民想都不想就去了。

  e)指名读。

  B、“谁……谁”:你能给这些“谁”取取名字吗?(指导品读,加深体会:不论是谁都可以上山砍树,而且砍树的数量不限)

  a)村东头的王叔要建房,他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b)隔壁的张大伯想造犁,他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C)老李头的小儿子结婚要做家具,他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C、“一棵一棵”:指名读(师:是啊,抓住重点的词语去理解句子,进而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是我们品读句子的一种好方法,你这“一棵一棵”仿佛砍在老师的心上!)

  (2)村民们靠着锋利的斧头得到了什么?

  “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①自由读:你读懂了什么?

  ②读懂了“砍掉了许多树”或者“多”,从哪里看出来?

  ③“一栋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大量”、指名读

  ④这“各式各样”的工具和“应有尽有”的家具都是些什么呢?(桌子、椅子、斧头、犁)

  ⑤这么多的.东西,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⑥树木变成了房子、工具、家具和柴烟,还会变成什么呢?(变成了……变成了……)

  (学生可能回答:变成了木桥、小船、等等)

  让我们最后来读读这个句子吧!齐读

  (3)大量的树木变成了房子、工具、家具,大量的树木被村民手中锋利的斧头砍伐,山坡变成了什么样子?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①指名读,生评:你觉得他什么地方读得最好?(可能为“一年年一代代”、“不断”、“裸露”等)

  a从两个“不断”中你体会到什么?“树木随着时间不停地减少”、“裸露的土地不停地扩大”。

  ②师:一年年,一代代,小村庄里的变化就只有这些么吗?(不是)从哪看出来?(省略号)它省略了什么呢?孩子们,从这六个小点儿里我们望过去,再望过去,你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对比原来村庄的美丽,让学生真切的感受:树木不再郁郁葱葱,变得越来越少;河水不再是清澈见底,变得混浊变黑;天空不再湛蓝深远,变成茫茫一片;空气不再清新甜润,不断被污染……教师相机擦去黑板上的板书:森林、村前、天空、空气、美丽)

  ③师:在人们不断挥舞手中的斧头的时候,一切的一切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山坡上的土地不再有绿色的树木做衣裳,裸露的土地无情地吞噬曾经茂密的森林。

  (4)就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那个雨水奇多的八月,灾难降临到了这个小村庄。

  “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

  ①问:“大雨没喘气儿”是什么意思?从哪儿可以看出大雨没喘气?你能把“没喘气的大雨”读出来吗?

  大雨接连不断地下,一刻也没停。 “……下了五天五夜……”

  ②读了这些词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又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

  (可能回答:人们呼救的,婴儿啼哭的,洪水冲击的咆哮声……)

  (5)一场洪水过后,小村庄怎么啦?

  ①“什么都没有了”,没有了什么呢?(出示:___________没有了,_________没有了,__________没有了……的句式,指名说)(从课内的到课外的)

  ②师:各式各样的工具(没有了),应有尽有的家具(没有了),优美的环境(没有了),眼前不错的生活(没有了),人们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家园(没有了),就连许多鲜活的生命也(没有了),什么都_____(没有了)。

  ③学到这里,孩子们,你们的心情是怎样呢?请你带着你的感受读读最后一段。

  ④是啊,我们感到心情沉重的同时也会感到惋惜,假如你遇到灾后余生的小村庄的人们,你会对他们说什么呢?(请以下面的格式写写你的感受:假如我遇到灾后余生的小村庄的人们,我会对他们说:

  ⑤全班交流:可能出现的情况有:

  如果(人们)不是乱砍滥伐,原本可以为村民们带来财富和幸福的生活。

  (老师觉得你真了不起,你还知道,只有过度的砍伐才会造成灾难!)

  早知道这样,你们就不该乱砍乱伐。

  (我听出了你对他们表示惋惜的同时也对他们进行了谴责。)

  你们应该边砍边种,砍得少种得多,就不会被洪水冲走了。

  (多有远见呀!多好的建议啊!请你一定要把这个建议告诉幸存下来的村民!

  你们要吸取教训,一定能让美丽的小村庄再次回来!

  (我相信经过你们一年年一代代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再见到那个美丽的小村庄!)

  (世界上多几个你这样的环保专家,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丽!)

《小山村》教学设计5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低段在阅读和写话两方面的要求:培养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中的词语。基于两点我在课中设计了“每课一句”的写话,不仅让孩子通过朗读对课文的学习进行一个简单的总结,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对阅读写作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能力训练。

  教学分析背景

  (1)学习内容分析:

  《小山村》一课是北京市实验教材第二册第7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描绘了一个小山村的美丽景色,反映了农村的新面貌,表达了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全文共5个自然段,重点是2、3、4三个段落的理解和阅读。由于学生多数都居住在城市里,除了高楼大厦、街道小区,没有真正的山村生活,因此想象地去体会美就比较困难。所以在教学设计时,适当的运用一些多媒体课件以及彩色贴图,这样不仅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感悟。

  (2)学生情况分析:

  由于是第一课时,所以本班只有部分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但对于课文的初步学习:正音、识字、通读全文,他们掌握的比较好。为了能让学生最后将文章的朗读水平提高,我利用生动的板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在新课导入环节,我结合班中学生的情况,采用了回忆自己故乡的景象而进入本文,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随文识字的方法贯穿全课,自然而然地让学生掌握所学生字。对于最后一个环节抄写字词,主要是诊测学完本课,学生掌握的`如何,将课堂学习效果真实地展现出来。

  (4)技术准备教具:课件出示小山村不同位置的景色,从而促进学生感受小山村的美丽。

  (5)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对策说明:

  本单元安排了4篇课文,其中描写农村景象的有《小山村》和《我们的田野》,对此课文要指导学生读懂课文,渗透爱家乡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在读中领悟美、感受美,产生对小山村的喜爱之情,从而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本课教学目标设计

  (1)初步认识13个生字及新词。学会“村、住、果、苹”四个生字,抄写“村、住、果、苹”以及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山村的美丽,产生对小山村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学会“村、住、果、苹”四个生字,抄写“村、住、果、苹”以及词语。

  教学难点:

  正确抄写词语。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有的来自高楼林立的城市,有的来自田园景象的农村,还有的来自依山傍水的山村。那你的家乡在那里呢?(指名几人介绍自己的家乡)今天,让我们一起去美丽的山村看一看,看看那里的风光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山村景色课件)

  1、齐读课题(板书:小山cūn)

  2、自由读全文,把字音读准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桌互相读文,纠正字音,互评(标清自然段号)

  2、按段落分别指名朗读,师评。

  3、结合课题中拼音学习“村”字。

  ●分析生字结构,通过偏旁引导学生按照“熟字加偏旁”的方法学习生字。

  ●依据笔顺表格,学习组长带领组员描红感受,提出注意的地方。

  ●展示小组学习的成果,教师评价。

  三、逐段读文,学习字词

  (一)通读全文,学习第一段

  1、再次通读全文,说一说都描写了小山村哪的景色,在树上划一划。

  ●指名说一说,教师板书:山坡上、山脚下、村前

  2、巧妙引出“住”字,引导学生利用熟字加偏旁说识字方法

  (二)学习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

  1、指读第二段,学习汉字“苹、果”

  ●指导“苹”的书写,强调“平”的第一横要短。

  ●指导“果”的书写,强调“竖”是一笔完成。

  2、指读第三段

  3、指读第四段

  (三)通读全文

  四、复习字词,指导书写

  总结语:老师这里有几张美丽山村景色的照片,你们想看吗?可是有一个要求,要先将屏幕上的词语读正确,图片才能出现。有信心挑战吗?

  1、以游戏的形式读词复习

  2、指导观察四个生字的结构、笔画的规范占格。(投影生字卡片)

  ●结构上观察四个汉字的特点)

  ●组织学生说说重点笔画的注意

  3、学生完成书写卡片,老师巡视指导。

  4、展评,以学生说为主

  五、布置作业

  简要说一说学完本文的感受并写下来。

  板书设计:

  17小山

  山坡上

  山脚下

  村前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我采用了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生生互评的评价方式。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根据本节课目标的要求,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

  最后一个书写环节,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将课上所学的知识进行快速诊测,充分体现了课堂的实效性,我个人认为本节课预设的目标已经基本上达到。当然,这节课在有些环节上处理的还是有着不足之处的,为了让一节课讲得更精彩,学生受益更多,所以还需要精心揣摩思考,这样课堂会更加精彩。

《小山村》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准确认读14个生字。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从小养成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会认读14个生字。

  教学措施: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教师引导等方法来解决生字。

  教学策略:自主、合作、听读识字、猜谜语。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利用插图帮助阅读理解课文的方法。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录音机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出示毛课件:在一个美丽的山村,那里红花绿树,山边小河流水,学校坐落山涧。

  2、板书课题小山村

  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组织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把生字画出来。教师巡视自读情况,发现学生读课文中的困难,及时解决。

  2、组织学生同桌互读,不会读的字,同桌之间要互相教读。达到人人会读的目的。

  3、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把读错的地方画出来,等他读完后指正。

  4、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小组认读,开火车读。

  5、识字游戏,巩固识字。

  三、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回答课后问题。

  板书设计:

  小山村

  片粉脚飘新房校清底游曲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会写6个生字及新词。

  能力目标:

  能够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正确回答课后问题。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家乡的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会写6个生字。

  教学措施: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引导来解决生字。

  教学策略: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利用插图帮助阅读理解课文的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善于倾听、大胆发言、敢于请教、乐于帮助,形成良好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堂课的`内容。

  1、指名读课文,读完后学生评价。

  2、找后进生认读生字,教师指导正音。

  3、开火车认读生字。

  二、研读课文,体会情感

  1、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学生说一说,课文中讲了什么地方?那里怎么样?再指名同学说说。教师可以提示,让学生看图。

  3、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你感觉小山村怎么样。

  三、新授学写生字。

  1、学生自悟生字的写法。

  2、同桌交流。

  3、分组说说自己是怎样书写的。

  4、教师重点指导两个生字的写法。“看” “家”

  5、让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6、学生练习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7、教师检查书写情况。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小山村

  家林时看间方

《小山村》教学设计7

  学情简析:

  班里学生绝大多数都生于城市,长于城市,对农村生活不熟悉,但孩子那种天真活泼的天性又使得他们渴望亲近回归自然的田园生活。个别学生儿时在农村生活过,有一定的切身体验,拉近了教材与生活的距离,学生们应该对本课怀有浓厚的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认识1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学会有条理观察事物介绍事物。

  情感价值观:

  1、感受小山村的美丽,培养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

  2、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教育。

  过程方法(设计思路):

  1、以图入手,欣赏感悟。

  2、由图及文,初读感知。

  3、图文结合,品读悟情。

  4、拓展实践,回归生活。

  教学流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家乡在每个人眼里都是无比美丽的。谁愿意为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乡?(请城市的孩子和曾在农村生活过的孩子分别介绍)

  师:许多同学都没去过农村,今天老师满足大家的要求,咱们到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去做客,想不想去? (揭示课题:小山村)

  二、学习新课

  (一)欣赏图画,谈感受

  师:你觉的这幅图怎样?你喜欢图中的什么?说给大家听听。

  生:我喜欢图中的绿树,他们一排排非常整齐。 ·我喜欢图中的小河,小河里有可爱的小鱼和美丽的石子。

  师:想知道小作者喜欢什么吗?快读读课文吧!

  (二)由图及文,初读感知

  1、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课文共几个自然段?(生用手势表示)

  (三)再读课文,入境悟情

  1、结合插图自读课文,找出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交流:小山村哪些地方给你留下深刻印象?读出相关的句子或词语。

  (1)山坡。结合插图认识“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

  a、果树林里还可能开着什么花?(苹果花,杏花等)

  b、录像放映:果林里百花盛开,蜜蜂嗡嗡,蝴蝶飞舞的景象。你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仿佛闻到了什么?

  [点评:借助现代教育手段形象再现果园的场面,从声音、颜色、气味激发学生想象,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受到美的熏陶。]

  (2)山脚。

  a、你从图中哪里看出这座房子是学校?(国旗)

  b、来到学校我们可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c、觉得这所学校怎么样?你想到了什么?(农村发生了变化;建起楼房式的学校;希望小学)

  (3)小河。

  a、觉得小河怎么样?理解“清澈见底”的意思。

  b、积累词语并练习说话,游来游去 来 去。

  (4)公路。

  a、理解“抬眼望去”的含义。谁能用动作表示出来?作者是站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山脚下) 从山坡到山脚,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小山村的?(由上到下)从学校门前到远处的公路又是按什么顺序?(由近到远)

  b、“远方”会是什么地方?这条伸向远方的公路会给小山村带来什么又带走什么?(能通向城市,与外界沟通的路)

  c、积累词语:弯弯曲曲

  3、听完小作者介绍,你觉得这是个什么样的小山村?(美丽、富饶、可爱……)

  你喜欢它吗?想对它说些什么?

  生:小山村,我爱你! ·小山村,你真美! ·小山村,我想去你那里生活!

  4、齐读最后一段。 练习说话“我爱 ,我爱 。”

  [学以致用是一种重要的语文能力。在学后及时迁移说话,既有利于课文理解又丰富语言锻炼表达能力。]

  (四)拓展应用

  假如有一批外国游客来小山村旅游观光,你是导游会怎样介绍小山村呢?

  [语文是一门应用学科,在生活中用到的知识才是经久不忘的,这个环节既可以帮助学生回忆课文又使学生感到语文很有用。]

  三、识字教学

  1、师举字卡,生齐读。不认识的字举手示意。据学生识认情况,将多数学生不认识的字单独拿出来。

  2、小组合作,想办法记住这些不认识的字。

  3、交流汇报。

  4、课件检查。闯关成功的可以进入小山村成为“荣誉村民”。

  (1)抽读生字及词语。

  (2)填空 的桃花 的梨花 弯曲的 清澈的 漂亮的

  四、总结

  同学们只要我们学好本领,小山村一定会欢迎更多的人到它那里安家,小山村也一定会变得更加美丽富饶!

  五、教学后记:

  《小山村》这篇课文在情感教学目标中渗透了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教育,在教学设计中这点并不容易体现。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却意外地轻松地完成了这个目标。事情是这样的:

  在新课的第三个环节学生自读课文,画喜欢的句子时,我在巡视中发现一个小男孩没有专心去读书,我问他为什么,他的同桌告诉我:“老师,××说这幅图一点也不美,他不喜欢这个小山村。”我问那个男孩不喜欢的原因。他犹豫了一会儿,小声嗫嚅着: “因为这里什么都没有。”我想到新课标中提倡要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特的情感体验,重视学习过程中的'方法而不要生硬地说教,于是就耐心地继续问他:“这里没有什么?你希望这里有什么?”“这里没有小汽车。我想让这里有市场,到处都像城市一样热热闹闹的。”

  这时同学们的读书声已停止,我就把这个男孩的想法拿到了全班来讨论。学生们的发言可热烈了。 ××主动站起来说:“老师,我想告诉你一件事情,农村不可能总是那样穷的,过去农村人的日子过得苦苦的,可是慢慢地他们的日子就好起来了。我姥姥家的房子以前是用砖土盖的,现在还在砖头外面刷了白漆呢!” ×××又站起来说:“小山村现在看起来是很穷,慢慢地人们建楼房,修公路,盖市场,日子就一点一点好起来了,但不可能一下子就全有了。” ×××补充道:“小山村现在穷不怕,村里的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勤劳干活,过上幸福富裕的日子!”还有的同学反驳那个男孩:“你说小山村什么都没有,可是小山村有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而咱们这里只有楼房,没有那么多好看的花,空气也不如农村新鲜,有什么好呢?”还有人说:“如果没有小山村里的农民种菜,我们城里的人就吃不上饭和新鲜蔬菜,我喜欢这个小山村!”

  真没想到,一个小小的话题竟激起了轩然大波,我做了及时总结,特别强调了“通过勤劳的双手,小山村可以变得富裕起来!”我庆幸自己的细心发现,并抓住了这个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得这个很难解决的教育目标迎刃而解,教学中是需要我们捕捉育人的亮点,并加以放大,也需要教师有点教育机智和教学灵感的。

《小山村》教学设计8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s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一个小山村的故事》。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我对本课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个小山村的故事》讲了一个美丽的小山村,由于这里的人们过度的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极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护能力,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山村卷走了的故事,它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毁坏山林就是毁灭自己。文字浅显却寓意深刻:保护环境、爱护绿色家园。文章时代感强,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

  这一单元的课文集中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和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的愿望。

  训练重点是让学生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让我们的家园更美好。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二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为建设和拥有一个绿色的家园做出自己的努力。

  新课标提出小学中段阅读教学的目标: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根据新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结合本单元的训练意图和本课的内容、特点以及学生在第一课时已掌握了生字、初读了课文的基础上,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美丽的小山村消失的原因。

  ②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2.技能目标:

  ①培养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一个美丽的小山村,由于人们的乱砍滥伐,破坏了生态环境,终于被洪水卷走的故事。使学生懂得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毁坏山林就是毁灭自己,保护生态环境十分重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段学生在阅读时,要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重点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根据新课标、本组训练重点、课后思考题以及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读通、读懂课文,明白小山村由美丽走向毁灭的原因。难点是:体会文中蕴涵的深刻道理。

  二、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与实践。本课设计中,我通过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自读自悟;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以读代讲,读思结合;同时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个性化表达的能力,以求达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三、教法分析:

  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精心组织教学活动。所以整堂课我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利用图片资源,图文结合,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小山村的美丽和洪水肆虐冲走小村庄的情景。

  2.朗读感悟法: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感悟小山村消失的原因。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感知、理解课文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

  四、学情、学法分析:

  学生经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进行了一定量的阅读的学习与训练。三年级学生进入了心理发展的新阶段,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知识量的增多,他们的求知欲更强了,思维更活跃了。教学要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的权利;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在自学实践中逐步提高理解能力。结合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识水平,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指导学生采取多读多想、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

  五、教学程序: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根据学生的特点,我将分五个环节进行本课的教学:

  第一步:故事导入,激活情感

  上课伊始,我将课文内容以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听,从而引出课题,导入新课。

  第二步,图文结合,对比质疑

  教学挂图能创设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在让学生回忆小山村留给他们的印象美丽后,我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这么美的山村,想不想去看看?然后出示教学挂图,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思维,让学生感受到美的氛围。然后设问:小山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相机板书:美丽。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用自己的话描绘这个小山村。接着,出示文本,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帮助学生加深感悟、理解,让他们在画面和朗读中感受到小村庄的美丽。

  人们对美的东西都有无限向往之情。在学生充分感受到小山村的美后,我再次挑起他们的胃口:这么美的小山村,想不想去住几天,去看一看?(我猜想学生会说想去!)然后我话锋一转:可是没有机会了。这个美丽的小山村已经消失了,被洪水冲走了。让学生观看洪水肆虐冲走小山村的图片,并指导学生阅读文本,为小山村的消失感到难过、惋惜。相机板书:消失。这个环节的设计,我以教材为依据,又不拘泥于教材,把课文重组,力求通过强烈的对比,给学生造成巨大的视觉冲击,让小山村从美丽到毁灭的过程给学生带来震撼心灵的感觉。把学生的求知欲迅速调动起来,使学生迫不急待地想寻求小山村变化的原因,将学生自然而然地引入到本课的重点。

  第三步:自主合作,探究原因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使他们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为了弄清小山村消失的原因,首先,我抛出问题:如此美丽的小山村就这样被无情的洪水冲走了,永远的消失了,是什么原因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出示学习要求:

  1.自由朗读2、3自然段,勾画出让你感受最深的句子。

  2.和同桌交流这些句子,说说自己的感受。

  3.同桌讨论小山村消失的原因。

  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2、3自然段。

  最后,根据学生汇报交流的情况,引导学生品读这些句子,如: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倒,运下来;一年年,一代代,山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抓住重点词谁家、拎起、一棵一棵一年年,一代代等组织学生思考和感悟,理解到小山村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人们乱砍滥伐造成的。再让学生读自己体会最深的句子,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让读成为语文课上最经常、最直接的感悟方法是语文课程标准所极力倡导的。本环节我通过让学生在读中层层加深,层层提高,加深后再读,再体验,在品味中体现人文性,让学生站在读者的地位上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文本的语言魅力。

  第四步,升华情感,明白道理

  新课标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在学生充分理解了小山村消失的原因后,我问学生: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同时让其明白课文所蕴含的道理: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毁坏山林就是毁灭自己。并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要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第五步,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针对现在存在的一些砍伐树木、破坏环境的社会现象,让学生谈谈自己打算怎样做,再倡导学生以《地球妈妈,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一篇作文,培养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

  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小山村消失的原因,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这样的板书。(如下)

  ↙乱砍滥伐

  一个小山村的故事美丽→消失

  这一板书方式在于抓住小山村的变化,突出本课教学重点:理解小山村消失的原因。同时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这种板书直接揭示了中心,突出了重点。

《小山村》教学设计9

  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一)结合课文特点,将识字和阅读进行有效整合。

  以“图画”一词为主线,开展教学活动:先引领学生识、写“图画”两字,接着提出问题:“作者为我们描述了怎样一幅山村美景图?”进而引领学生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感悟、理解语言。

  在课堂上创设师生共同绘制山村美景图这一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语言实践活动中,理解课文语言,进而使学生在诵读中,很好地感悟语言,培养语感。

  (三)根据教材的行文特点,引导学生有效地积累语言。

  在引导学生按照课文的描写顺序,理解语言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借助图画,按照山坡上、山脚下、村前的顺序,背诵课文。最后,采取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教给一些摘抄的方法。如:在画面上写词、写句等。提升了学生学习、积累、运用语言的兴趣。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拼音、拼读掌握较好,能自学结构比较简单的生字。经过将近一年的语文学习,通过字、词、句、段、篇的练习,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学生随意注意时间短,活泼好动。本地属于平原地区,学生对小山村缺乏感性认识。

  (二)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

  1、把识字和写字、阅读与积累有机融合,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之中。

  2、把形象性的图片与课件相结合,进行课堂教学或者学习。

  3、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开展探究性学习,把知识学习同能力培养、情感体验有机结合。

  (三)技术准备。

  教师有简笔画功底;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播放技术。

  (四)前期教学状况。

  学生已经通过第一课时初读了课文,扫清了生字障碍,会写了“村庄、苹果、住”5个生字。

  三、教学目标:

  (一)会写“图”“画”两个字。

  (二)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山村的美丽,产生对小山村的喜爱之情。

  (三)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山村的美丽,产生对小山村的喜爱之情。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第17课,齐读课题:《小山村》。

  2、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一些字词,谁能读准字音?

  课件出示:山坡结满小楼村庄图画苹果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梨白白的小鸭

  开火车读;齐读。

  (二)教学生字

  上节课我们还差两个字没有写,是哪两个字?(图画)这节课我们就先来写一写这两个字,看谁能把它们写规范。

  1、学写“图”。

  (1)先看图,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板书:口,这是一个新偏旁,叫方框。仔细观察,方框是正方形的吗?不是,横比竖略短,是一个长方形。

  (2)不看笔顺跟随表,你动脑筋想想“图”的笔顺是什么?先写哪一部分,再写哪一部分,最后写哪一笔?

  (3)要想把“图”字写规范,一定要注意方框里每一笔起笔和收笔的位置,请你仔细看,认真记。(课件演示)

  (4)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图”字。

  (5)先描红,再写一个“图”。

  (6)展示学生的字,引导评价。

  (7)改一改自己的字。

  2、学写“画”

  (1)看“画”,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2)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画”,你觉得要想把它写漂亮,摆正哪一部分最关键?再仔细观察,“田”比“一”宽还是窄?“竖折”和“竖”在哪里起笔?

  (3)和老师一起写“画”,强调:横、竖折、竖离“田”的距离基本一样。

  (4)先描红,再写一个“画”。

  (5)纠正写得不规范的地方。

  (6)改一改自己的字。

  (7)读一遍这两个字。

  (三)学习课文

  1、初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课文将小山村描绘成怎样的一幅图画?请你认真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一想。自由朗读课文,指名回答。

  2、细读,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二自然段。

  ①作者先介绍了小山村什么地方?小声读课文,找一找。指名说。

  ②理解“山坡”一词。

  师画山,谁来指一指哪里是山坡?

  师说明:从山顶到平地之间的斜坡就是山坡。(板书:山坡)

  ③山坡上什么样?请你边读边想像。指名读,师根据学生读书情况画画。(理解:红红的,黄黄的,结满)

  ④现在你就是山村中的孩子,看到这满山坡的水果,心情怎样?快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2)学习第三自然段。

  ①接下来,小作者为我们介绍了什么地方?自由读课文。指名说。

  ②山脚下有什么?读读第三自然段。指名回答,提示:你能读出来吗?

  ③谁来完成山脚下的图画?指名贴出。提示:哪里是山脚下?(板书:山脚下)

  ④提问:你为什么要这样贴啊?(理解“一排排、一座”等词义。小山村的变化多大呀,很多村民都住上了新房子!小山村的孩子多幸福啊,也能在楼房里上课了!)

  ⑤如果你是小山村的孩子,住上了新房子,坐在宽敞明亮的楼房里上课,你会是什么心情?把你的感受读出来!指名读;一起读。

  (3)学习第四自然段。

  ①小作者最后又介绍了哪里呢?小声读课文,回答。(板书:村前)

  ②村前的景色怎样呢?谁能读出来?指名读;师画画。(讲解:在绿绿的水面上,白白的小鸭自由自在地捕食、嬉戏。能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多舒适啊!)一起美美地读一遍这个自然段。

  (4)小结:小作者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为我们介绍了山坡上的果树林、山脚下的村庄和学校以及村前的小河,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多彩的山村美景图,看着这么美丽的景色,我们不禁赞叹:啊!多美的图画!多美的小山村!(板书:多美)

  (5)把这篇课文美美地读一遍。

  (6)谁愿意读给全班同学听?指名读。(配乐)其他同学随老师手势看黑板上的画面。

  (7)看板书试着背课文。

  (四)摘抄

  拿出这张纸,你一定对这个画面很熟悉,但它没有颜色,你们看,一个小朋友用语言为它添上了颜色,他在苹果的旁边写上了“红红的苹果”;在梨的旁边写上了“黄黄的梨”,看看他还写了哪些词句?你能像他这样从课文中挑出自已喜欢的词句抄一抄吗?

  (五)作业

  回去继续背一背,抄一抄。

《小山村》教学设计10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从单元学习目标入手。师板书“家园”二字,是以学生读出来,然后问:你怎么理解这个词?鼓励学生充分说出自己的见解,引导他们得出广泛的理解。即家园可以指家庭,也可以指家乡。说到这里,你想起我们学过的哪些诗歌了?齐背诵《我的家》夸完了自己的小家,也夸一夸咱们的大家。鼓励学生说说对家乡的了解。多媒体出示黄土高原的鸟瞰图,近景图。从总体上认识居住地的环境特点。

  师: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小诗,看看别的小朋友怎样夸自己的家乡的。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学习认读生字词。

  1教师读课文,如果有学生跟着读,不去制止,相反用表情肯定。指名学生读课文。读完后,反问:你怎么也读了?课文中的生字是怎么认识的?鼓励、引导学生继续巩固预习的.好习惯,重点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2自主识字。

  1)多媒体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让学生自己读一读,哪个字不认识,就在书上的生字表里面画出来,拼一拼,或请教旁边的同学。

  2)齐读生字词,请读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给大家领读。

  3)交流识字方法,教师帮学生总结出几项好的方法。比如偏旁归类法,形声字识字法

  4)在小组内把刚才画出来的认识困难的字进行交流,记忆。并宣布下面要进行识字游戏的比赛,促使学生更主动地投入到识字活动中。

  5)把生字从词里面抽出来,再进行认读。用游戏“摘蘑菇”。

  6)用“”组词。

  3再读课文,说说自己有什么进步。快速标出自然段。

  三、再读,理解课文,感受家园的美和语言文字的美。

  1、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这个小朋友都夸了他家乡的什么?用笔画出关键词来。(学习做简单的阅读笔记)交流。

  2、果树林有多美啊?读一读。看屏幕上放大的插图。(指导学生在读中体会,感受景色的美。)

  新房子呢?河水是什么样的?新修的公路又是什么样的?看屏幕上放大的插图。

  3、鼓励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先自己试一试。(给学生自己体会,提高、练习的机会)

  老师再说:“你们来读,让老师闭上眼享受一下家园有多美”“听你们读得这么好,我都想跟你们比赛了,咱们换个位置,我来读,你们想象。”

  4、说说,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大屏幕出示填空:

  四、作业:

  1、“咱们的家乡什么多。”收集有关家乡的资料,夸一夸家乡的变化。

  2、把课文朗诵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帮助考察生字的记忆情况。如果都会了,就奖给自己一个星星。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开火车轮读、指名读(主要针对那些学习稍困难的学生)

  二、拿出自己搜集的图片或其它资料,先分小组在各派代表发言,说说家乡的特点和变化,课后把资料贴到展示台上,鼓励有能力的同学办成手抄报的形式。

  三、指导书写生字。

  1比较分析那些的字的字形、笔画、笔顺。

  2观察每个字的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范写,边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写字。

  四、作业:

  1练写生字。

  2整理识字卡,把“イミ提手旁”的字归类,看看自己能人多少个。

《小山村》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认识6个认读字及相关词语,会写苹果两字。

  2、在学习课文中积累词语。

  3、朗读课文,感受小山村的美丽,产生对小山村的喜爱之情及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在学习课文中积累词语。会写“苹果”两字。

  教学难点:正确规范书写“苹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一定喜欢图画吧,现在老师就送给大家一幅画。

  (点击课件)

  师:喜欢这幅画吗?画上是一个小山村,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小山村看一看。认真看老师板书。(板书:17 小山村)

  1、 指名领拼“村”字。 2、齐读课题。 3、你怎么记住“村”字? (引导木加寸或熟字加偏旁) 4、用“村”还可以组成什么词?(生组词)

  导:小山村里有什么呀,那里的景色美不美呀 ,快快打开书,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

  二、初读:

  1、听清要求: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生读)

  2、同桌2人互相读读课后生字,读得好就夸夸他,如果他不会读你就来帮助他。(两人互读,纠正字音)

  3、检查字音:

  刚才同学们读书特别认真,合作的也很好,课文中的生字都会读了吗?

  (点击1):苹果 村庄 住 图画

  ①小老师领拼 ②指名读 ③说一说你家住在那儿?(理解“住”的意思)

  (点击2) 山坡上 山脚下 结满 小楼 小鸭 黄黄的梨

  ①小老师领拼 (指导读好“上”的轻声)②指读

  (点击3)去掉了拼音帽子还会吗?老师指,学生读。

  4、导:同学们记字音真是又快又准,我们再来读一遍课文,相信你们肯定能比刚才读得还好,老师又有一个要求,边读边找一找课文都写了小山村的那些地方?(生读)

  生答:山坡上 山脚下 村前

  三、品读:

  1、学习上坡上。

  ①师:我们先一起到山坡上看看都有什么?(在黑板的简笔画上板书“山坡上”)认真读第2自然段。(生读)

  ②师:用书上的话说说山坡上都有什么?(教师相机画简笔画)(形象感知)

  ③山坡上有什么样的苹果?苹果多吗?从那个词中能看出来?(理解“结满”的意思)

  ④想象一下:当我们看到山坡上有这么多的`苹果和梨,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能读出来吗?生读

  ⑤想象:山坡上除了非常好看的苹果和梨还会有什么呢?

  补充:山坡上有( )的( ) (积累词语)

  带着想想再齐读一遍这段

  ⑥师:红红的苹果写出了苹果的颜色,你还能想到什么样的苹果?

  补充 ( )苹果 (启发从形状、味道上想) (积累词语)

  ⑦师:上坡上的苹果真是让人眼馋,那我们就来学写“苹果”两字。

  学习“苹”:你怎么记住它?学习“平’的笔顺。观察田字格中的苹字,从整体观察,再到关键笔画。

  学习“果”怎么记?(点击果的演变过程)(帮助学生形象记忆)

  除去苹果,“果”还可以组成什么词?看笔顺跟随,记忆笔顺,观察结构(总体呈现上小下大)再找出关键笔画的位置及写法。

  教师范写“果”字。 生书写“苹果”两字。(描一个写一个) 找出好的进行评价。

  2、学习山脚下:

  师导:山坡上景色美,山脚下也很美。(板书山脚下)读一读第3自然段。生读

  师:还是用书上的话说说上脚下都有什么?(相机画出新房子和小楼)

  师:什么是一排排? 除去多,还能看出什么?

  师:看到这么多整齐漂亮的新房子,你有什么感受?同桌两人读一读,指名读。(引导你住进了新房子,在漂亮的小楼里上课,什么心情读出来?)

  3、学习村前:

  师:请你们随我到村前看一看,那里更美。(板书村前)读一读第4自然段。

  读读村前有什么?(相机完成简笔画)

  观看视频资料(小鸭戏水)(教师旁白:白白的小鸭在绿绿的水面上悠闲地游来游去,时而捕食,时而嬉戏,此时,你刚好路过这里,你会说些什么呢?生说)

  师:想象着小鸭游水时的情景,再读出本段,读出美的感受。

  (鲜活的视频资料,可以使学生置身其中,被美景陶醉,遐想联翩。)

  4、回归整体:

  师:再回过头来看看我们都到了小山村的那些地方?都有什么?教师指着板书学生说。

  师:你认为这里的景象美不美? 美得像什么?(图画)

  师: 齐读第5自然段。

  师:谁能把整篇课文读一遍,注意语气,其他同学边听边想着那里的美景好吗?

  (配乐朗读)

  师:小山村像图画般的美丽,我们的家乡比小山村还美呢,请看(课件)

  多漂亮呀,回去以后拿起画笔把我们的家乡画下来好吗! 这节就上到这儿,下课。

《小山村》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字,重点指导“果”字和“条”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了解、感受小山村的美丽、富饶、淳朴、可爱,并且热爱小山村。

  4.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掌握识字方法,提高识字能力。

  2.理解课文,体会小山村的美丽、可爱和它的变化。

  教具准备: 课件和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一起背诵了近40 首古诗,还记得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吗?我们一起背一背。(学生大声背诵。)是呀,每一个出门在外的游子最牵挂的就是自己的故乡。每当逢年过节,放假休息,大家都会回到故乡看望自己的亲人,看看家乡的变化。秦老师的老家就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如今那里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我就邀请你们到我的.家乡看一看,感受小山村独有的那份淳朴、美丽与可爱。(范读课文并放课件,音乐响起。)

  点评:多媒体教学创设情景,感染熏陶,给学生们一种美的享受。

  同学们都情不自禁地和老师一起读起课文,一定是被什么吸引了、打动了。能和老师说说吗?(学生:我觉得小山村太美了,秦老师读得声音洪亮,而且特别有语气,我愿意向您学习。)你说得真好,听得又认真,一会儿一定能比老师读得更好!(学生:谢谢老师!)

  点评:学生对老师的范读进行评价,体现了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

  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朗读课文,或者用小手指着看看课文,思考:课文中写了小山村的哪些景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学生边说,老师边画简笔画。)

  点评:教师在了解学生认知的同时,注重了人文关怀。利用插图丰富学生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也体现出老师的语文基本功。

  二、看课文,自主识字,初读课文。

  集体识字。(了解学生掌握生字情况,并根据学生情况选出难学难记的生字,缩小生字范围。)要求:齐读生字卡,遇到不认识的生字举手示意老师。把这些字帖在黑板上简笔画的相应位置。)

  点评:教师用测读的方式学生字,了解学生对本课生字的已知情况,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已知经验,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有效的教学。

  1.同学互相帮助学习。要求:找小伙伴一起学生字。先一起读读课文,再一起找到记字的好方法记这个生字,都掌握后互相用生字卡检查检查。最后再一起读读课文。

  点评:低年级同学的自主学习有一个培养过程,老师有步骤地进行训练,先让学生随文识字,再用好方法记字,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为今后的合作学习创造了条件。

  2.同学们自己再选出难字:脚、望、底。(请小老师给同学们讲这几个字,帮助加深记忆。方法:带读这个字,让大家说说可以用什么好方法记这个字,组组词,说说谜语,说说自己编的顺口溜等等都可以,小老师能对回答问题的同学进行评价。)

《小山村》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了解一个美丽的小山村,由于人们的乱砍滥伐,破坏了生态环境,终于被洪水卷去的故事。使学生懂得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毁坏山林就是毁灭自己,保护生态环境十分重要。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美丽的小山村最后什么都没有了的原因。

  教学难点:

  使学生懂得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毁坏山林就是毁灭自己,保护生态环境十

  分重要。

  教学过程:

  一、以画导入:

  很早以前,有一个美丽的小山村,那里的人们幸福的生活着。想去那看看吗?(课件出示画面)看到这么美丽的小山村你想说点什么?在这个小山村里又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一个小山村的故事

  二、以读入境

  1.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地方读不懂,请做上记号,再往下读。读完后,同桌可以互相交流。

  2.品第一段

  这个小山村曾经是美丽的,课文哪一自然段写了小山村的美?(第一自然段)

  a.听课文配乐读(第一段)

  是的,这是一个美丽的小山村,通过这些文字同学们看到了怎么样的景色?

  b.指导读

  谁愿意也来试着读这段(指名学生读,其他学生听后评)

  还有哪些同学也想读这一段的一起读(感悟小山村的美)

  c.入情入境,再读

  如果你就是当时的居民,能允许我来采访一下吗?

  在这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小山村中,你会做些什么事情呢?(感悟小山村带给人们的快乐)

  我们一起读读这些文字,把你对小上村的喜爱,把小山村带给我们的快乐读出来(齐读)

  3.质疑

  可是就是这么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里,永远的消失了。

  a.学生自由读5.6自然段(课件播放狂风、雨水、喊叫声)

  同学们一边听音乐一边自己小声读读5、6自然段,然后告诉老师你读了这些句子以后心情怎么样?

  b.齐读这两段

  是啊,我们都为这个小山村感到担心、难过。让我们一起来读。

  c.质疑

  听了你们朗读,我好象听到小山村在难过地哭泣。看到小山村由美丽变成富裕,最后变成一无所有,亲爱的同学们,这个时候你最想问的是什么?(小山村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小山村是如何变富裕的?)

  4.再读课文,解疑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3自然段,把你印象最深刻的句子划下来再细细读一读,想一想,看从中能感受到什么?(生默读课文)

  你找到了哪个句子?

  (1)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倒,运下来。

  把这个句子改成这样,哪个句子好?好在什么地方?

  课件对比句子:

  想盖房,想造犁,就拿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砍下来。

  (很多树木被砍了)

  (2)树木变成了一栋栋大大小小的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烟窗冒出的浓烟,消失在天空了。

  还有一个句子也写了许多树木被砍了,是哪一句?生读

  你从哪儿看出很多很多树木被砍?(一栋栋、各式各样、大量)

  找到这个句子的一起读一读。

  (3)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在这片裸露的土地上你们看到了什么景色?(体会裸露)

  (动物越来越少;生:空气越来越差;生:到处都光秃秃的)

  齐读!

  (4)小结

  无数的树木被村民砍掉了,就连小树苗也不放过,这种砍伐是多么可怕啊。

  郁郁葱葱的树木消失、小山坡裸露,村民们靠什么富起来,小山村为何最终却消失了?

  同学们小组讨论讨论。指名说

  把树木变成生活所需品,让日子富起来的是谁?把树木都砍掉,最终导致小山坡裸露,让小山村消失的又是谁?

  (板书:人类)

  三、延伸扩展(感悟要合理地利用和保护资源)

  人类!是啊,人们在把树木变成自己的所需品时,确实是让自己过上富裕的好日子。但如果这种砍伐是无节制的砍伐那么人类最终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变得一无所有。(课件展示破坏环境给人类带来危害的画面)

  你还收集到了哪些有关的资料,讲给大家听听。

  看着、听着这些,你除了难过、担心,此时你的心情更多的是什么呢?

  这时候你最想对小山村的人们说的话是什么?

【《小山村》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山村》教案03-06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7-20

设计校园教学设计06-07

《猫》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06-10

《窗》教学设计01-24

《羧酸》教学设计03-05

《蜘蛛》教学设计03-07

实用教学设计10-24

简短教学设计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