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时间:2024-07-20 15:17:2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精选】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分数加、减法的简单计算,教材借助图形,让学生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让学生经历独立尝试、交流共享的过程,同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加深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算理的理解。

  1.关注对算理的理解,为以后的正确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分数加、减法的计算与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有着较大的区别,而学生往往会因为对算理的理解不透彻造成计算错误,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本节课在教学计算方法的环节安排了先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然后结合图形反观自己的计算方法,最后进行课件演示,让学生逐步理解算理并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2.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每一门课程当中,学生说的过程是对新知识消化理解的过程。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了多个让学生说算理的环节,这样不仅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计算方法,还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圆片学具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一个西瓜被平均分成了8块,哥哥吃了2块,弟弟吃了1块,兄弟两人一共吃了()块,吃了这个西瓜的.。

  (1)交流结果,集体订正。

  (2)说一说兄弟两人一共吃了几块,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用加法计算,求一共吃了几块,就要把两个数合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分数的意义及几分之几里面有几个几分之一,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同时利用第2小题,为学生学习分数加法搭建一个过渡的台阶,也为下面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探究新知

  1.探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认真读题,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尝试计算。

  (3)展示计算结果,交流算法。

  算法一+=

  算法二+=

  (4)小组讨论哪种算法是正确的,并说一说为什么。

  (算法二是正确的,因为西瓜被平均分成了8块,哥哥和弟弟一共吃了3块,用分数表示是)

  (5)课件演示+的计算过程,让学生想一想并填空:表示1个(),表示2个(),把它们合起来就是()个(),即()。

  (6)结合上面给出的已知条件,提出一个用减法解决的问题。

  (哥哥比弟弟多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7)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并交流算法。

  (列式:-=,因为表示2个,表示1个,减就是从2个里面去掉1个,还剩1个,即)

  (8)让学生用上面的方法独立解答例2。

  (9)引导学生观察分数加、减法的算式,发现分子和分母的变化规律,并交流。

  (10)引导学生总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空间,通过讨论交流和课件的直观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明确:相加减的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没有变化,也就是分母没有变化,只是把分子相加减。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义教课程标准(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56页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编排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也就是当若干分中有一份与其他份的数量不同时,可以先用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再加上不同的数也可以假设每份都相同,用乘法算,再减去所多部分。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由于观察、思考的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让他们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体验策略的多样化。本课的主题图是十分不错的教学资源。把它稍作修改,做一个动态课件,小熊从4x4个玉米中掰走一个。这样不但能让学生想到用乘加的方法来列式,更能让学生容易想到乘减的方法来列式。

  学情分析:

  此时学生已初步认识了乘法,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感受了乘法运算的意义,并初步具有了用乘法来计算的意识。这样从学生已有的认知起点出发,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切入点,为学生提供了可观察、思考的素材,易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具体情境自主解决乘加、乘减问题,建构乘加、乘减问题的模型,形成基本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和算理,能正确地计算。

  2、学生能初步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感受、体验、探索的过程中,体会“乘加、乘减”这一问题模型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联系生活经验解释连乘的模型,增强探索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建立乘加、乘减的模型,掌握乘加、乘减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乘加、乘减问题的建模过程及模型内化和解释。

  教具准备:

  课件、书签、○片。

  教学策略:

  新课程提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它主张用产生于真实背景中的问题启动学生的思维,主张在知识内容与对一般策略的需要都很丰富的情境中启动思维的教学。人教版第三册“乘加、乘减”一课安排在乘法学习这一单元的中间部分,是方便学生根据前后口诀间的关系进行乘法的正确计算,如果教学目标仅仅停留在会“正确计算”这一层次,可以说不用老师多讲,学生一听就会,变成类似于练习课。但如此一来,学生学得索然无味,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反面得不到丝毫发展。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通过说、摆、练等多种形式发展学生特长,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乘加和乘减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观察图画,理解图画的基础上让学生列出算式。要想学生能理解运算顺序,培养学生熟练的计算的能力。并掌握计算的顺序。

  这节课我主要注重从以下做起。

  1、我这节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并不是计算教学。

  2、注重学生的理解,让学生充分的发表各自的意见,互相提问、互相答辩,增强学生的分辨理解能力。

  3、课堂上以鼓励,赏识,你能形的激励语言,给学生学习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师:(画面录音,加背景音乐)同学们,俗话讲得好,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动画演示)春天,勤劳的小熊整理好了土地,种下了一些玉米。小熊经过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到了秋天,小熊种的玉米丰收了。

  2、师:请大家仔细看图,从图上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

  生:有4棵玉米树,每棵有3个玉米棒。

  师: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一共有几个玉米棒子?(贴出)

  3、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3×4=12(说出口诀)或4×3=12或3+3+3+3=12

  4、师:我用图示表示出来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师:有一天,小熊来到了玉米地,看到自己种的玉米成熟了,高兴极了。(出示主题图)

  2、师:现在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根据这幅图的意思,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1:小熊掰走了一个,还有几个?

  生2:有4可玉米,每棵树上有3个玉米棒,小熊掰走了1个,还剩下几个玉米棒?

  (板书:还剩几个玉米棒子?)

  3、师: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小精灵来了。如果你是小精灵,你会怎么提醒大家?

  生1说:“同学们,不要慌,要仔细想一想再做!”你们先自己动脑筋想一

  生2说:“同学们,借助图形摆一摆、画一画吧。”

  师:同学们,先画图形表达图的意思,再列出算式,在小组内互相说说。(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找几个同学到黑板上展示。

  4、并说出你的想法并解答其他小组提问:(教师板书)

  3+3+3+2=11 3×3+2=11

  生1:前3棵玉米上,每棵都有3个玉米棒,最后一棵上有2个,所以列式为

  师生:(在3×3下面画一条横线)3×3在图中求的是什么?

  生1:前面3棵玉米,一共有多少个玉米棒。

  3+3+3+3-1=11 4×3-1=11

  生2:小熊没有掰玉米时,4棵玉米都有3个玉米棒,小熊掰走了1个,所以列式为4×3-1=11。

  师生:(在4×3下面画一条横线)4×3在图中求的是什么?

  生2:原来的4棵玉米树上,一共有多少个玉米棒。

  师生:为什么要减1?

  生2:小熊掰走了一个,所以减去1。

  5、师:请同学们认真地观察列出的算式,想想右边一列算式有什么特点,跟左边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左边的一列算式里只有加法和只有减法,没有乘法。

  生:右边的算式中,有乘法,也有加法和减法。

  师:我们以前学过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算式,那今天这种有乘有加或有乘有减的算式,就叫乘加乘减。今天我们就学习乘加乘减。(板书课题。)

  6、师:刚才,同学们真棒,自己根据图意列出了乘加乘减的算式,并算出了结果。谁来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师:一个算式里有乘,又有加或减,应该先算什么呢?

  生1:先算加减法。

  生2:先算乘法。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看哪个小组的同学发现得最快,最准确。(学生小组讨论。)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来汇报?

  生1:有乘有加的时候,先算乘,后算加。我们是以3×3+2为例算的:先算3×3=9,再算9+2=11。

  生2:有乘有减的时候,先算乘,后算减。比如:4×3-1,先算4×3=12,再算12-1=11。

  师:讲得真好!那你们心中有结论了吗?遇到乘加乘减这样的算式,应该先算什么?

  生(齐答):先算乘,后算加减。(贴出)

  三、活动体验,应用新知

  (一)帮助小青蛙。

  1、放课件:(动画显示,同时教师说明:小熊扛着1个玉米棒,迈着轻快的步伐,高兴地往回走。咦,前面来了个好朋友小青蛙,小青蛙看到小熊种的玉米结实又好吃,希望小熊能送给自己。小熊想了想,说:“你要是能答对我的问题,我就把玉米棒送给你。”小熊:又摘下了一个玉米棒问:地理还剩下几个玉米棒?同学们,你能帮助小青蛙吗?)

  师:现在还剩几个玉米棒呢?谁能用乘加或乘减的算式帮小青蛙算一算吗?

  生1:小熊共掰走了2个玉米棒,应列式为:3×3+1=10。

  2、师:你是怎么计算的?

  生1:先算乘法:3×3=9,再算加法:9+1=10。

  师:你真棒!送给你一个小礼物。

  生2:我是这样列式的:3×4-2=10,先算3×4=12,再算12-2=10。

  师:能说说为什么减2吗?

  生2:原来是4棵玉米,每棵上面都有3个玉米棒子,小熊掰走了2个,所以要减2。

  师:说得真好!也送你一个小书签。

  (二)丰收庆祝会

  师:小熊为了庆祝丰收,在家开庆祝会,看!它们不光带来了水果,还为大家带来了问题。

  1、书本56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先独立完成,教师再提问)

  师:你是怎样列式的?

  生1:3×4+2

  师: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他(生1)吗?(学生纷纷举手)

  生2:你是怎样想的?

  生3:3×4求出的是什么?

  生4:你会用乘减的方法来计算吗?……

  (三)书本58页第4题。

  课件展示(学生先独立完成后汇报。)

  (四)做游戏。

  师:下面我们做游戏。游戏的规则是一生摆图形,提出问题;另一生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摆的图形必须用乘加乘减计算。然后交换。

  看谁最棒?(学生开始做)。

  四、课堂总结,分享收获。

  师:你们喜欢今天这节课吗?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下课后,请你找到自己的好朋友,跟你的好朋友分享一下这节课的收获好吗?下课。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知道称较轻物品的重量,常用克作单位,初步建立克的重量观念。

  2、知道比较物品的轻重,可以眼睛观察,用手掂、用秤称,了解使用天平的方法。

  3、能大致估测轻物品的重量,会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

  4、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克,初步建立克的重量观念。

  教具准备:多媒体软件、天平、(大豆、图钉、2分币、橡皮等实物每组一份)

  教学过程:

  课前学生表演唱《小熊请客》。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小朋友唱得真好,瞧,把小熊吸引来了,(屏幕显示小熊)。今天是小熊的生日,你看,它的好朋友小猫、小狗带着礼物来了(屏幕显示小猫、小狗)。咦,它们怎么吵起来了。〔录音:"我的虾条比你的'奇多'重。""我的'奇多'比你的虾条重。"〕它们谁也不让谁。这时,电脑博士来了,(屏幕显示电脑博士)〔录音:别吵别吵,我们邀请小朋友一起去游览数学宫,小朋友,你们愿意去吗?〕

  电脑博士在数学宫中设了三个关,要小朋友闯关,比比哪组最先闯过去?

  二、 逐层探究,学习新知

  第一层次,比较物品的轻重,让学生初步了解比较物品轻重的方法。

  1、看看说说

  (1)用眼睛观察:两块大小不同的橡皮,说说哪块重?

  红蓝两盒橡皮泥,说说哪盒重?

  学生讨论,小组交流。

  (2)教师指出:我们不知道盒里装多少橡皮泥,因此光用眼睛观察,比不出它们的轻重,那么,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呢?

  (3)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听听电脑博士的建议〔录音:比较物品的轻重,不能光靠眼睛观察,应用手掂一掂。〕

  2、掂掂说说

  (1)用手掂一掂:红蓝两盒橡皮泥,说说哪盒重?

  一粒阿尔卑斯糖和2个2分币,说说哪个重?

  学生讨论,小组交流。

  (2)教师提问:到底谁重?谁再能想出一个好办法呢?

  (3)学生讨论回答后,再听听电脑博士的话〔录音:比较物品的轻重,不能光用手掂,应用秤称一称。〕

  3、称称说说

  (1)认识天平。屏幕显示天平,并依次闪烁各部分及其名称。

  (2)了解天平的使用方法。

  左盘一般放要称的,右盘一般放砝码。当指针在标尺中间,天平两端平衡,两边重量相等;指针偏向左端,说明左边重;指针偏向右端,说明右边重。

  (3)比较物品的轻重。

  学生跟着屏幕操作,左盘放一粒糖,右盘放2个2分币。观察指针说说谁重?

  (4)设疑:右盘放几个2分币,能使天平平衡?

  学生尝试操作,根据回答屏幕显示:1粒糖=3个2分币重

  (5)小结过渡:利用天平,不但可以比较物品的轻重,还可以称物品的重量,称较轻物品的重量,常用"克"作单位。

  板书:"克"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第二层次:认识克,初步建立克的重量观念。

  (1)1克有多重呢?(出示2分币)1个2分币约重1克,老师放在手上掂一掂,大家也拿一个放在手上掂一掂。

  (2)刚才我们称出一粒糖大约等于3个2分币重,那么大约重几克?(3克)

  学生轮流掂一掂糖。

  (3)下面我们就把1个2分币当作一克的砝码,来称称物品的重量。(学生分组操作)

  A、称1克大豆 操作要求;右盘放1个2分币,左盘放几粒大豆使天平平衡?2粒大豆大约重几克?读一读,小组轮流掂一掂。

  B、称15个图钉 学生操作:15个图钉大约重几克?

  小组汇报后,教师指出:图钉有大有小,因此,15个图钉有的大约重7克,有的约重8克,书上告诉我们15个图钉大约重10克,这些都对。

  小组轮流掂一掂。

  C、称1支粉笔、1把小刀

  学生操作后交流,读一读,再轮流掂一掂。

  D、读一读,下面物品大约重几克。(屏幕显示:1本数学教科书大约重174克,1瓶墨水大约重156克)

  学生读后,师指出:如果还用2分币代替砝码称,要放174个或156个2分币,多麻烦,现在应用砝码来称(出示砝码)

  学生轮流掂一掂数学书、墨水瓶

  (4)完成40页的.试一试

  游戏:猜一猜。采用拍读形式,让学生掂一掂乒乓球、果冻、旺旺煎豆,估测大约重几克,哪组最接近实际重量,奖品就归哪组。

  三、 巩固练习,促进提高

  1、完成41页想想做做1、2、3两题.(第二关)

  2、思考题(第三关):屏幕重现动画,比比是小猫的虾条重,还是小狗的"奇多"重?你能想出几种方法?

  学生交流后,引导学生读包装袋上标的重量,板书:"g",并说明它也表示克。

  3、 指导实际应用:学生读牙膏、肥皂等物品包装上标的重量,并掂一掂。

  4、课外作业:放学后,跟爸爸妈妈到超市去了解各物品的重量。

  四、 全文总结,再揭情思

  (屏幕再现电脑博士〔录音:小朋友,你们好,今天你们学行可认真了。你们在数学宫闯过了一道道难关,认识了克,学会了比较物品的轻重,但这只是一些初步的知识,还有许多的知识等着你们去探索。小朋友,再见!〕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4

  设计理念

  数学新课程的学生观认为,数学教学应该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为本,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本课设计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首先通过对正比例的复习,直接导入新课教学,揭示课题,根据生活中的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推理和概括出反比例的意义,接着运用反比例的知识,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的量,然后让学生自己举例说说生活中的反比例,进一步加深对反比例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判断、推理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反比例,能体会函数思想。

  2.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并能利用反比例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提高观察、分析、比较和判断推理的'能力。

  重难点和关键

  1.重点: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2.难点: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3.关键:认真分析两种量的变化情况及规律。 教学方法

  讲解法、提问法、探究法等 微课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 讲解 设计意图 导入(1)分

  1.正比例的意义是什么?怎样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

  2.判断两种相关联量成不成正比例的关键是什么?

  (1)相关联的量(2)比值一定

  巩固旧知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过程(6)分

  1.课件出示

  例1

  师:在表1和表2中,有哪几个变量?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表1和表2中的关系相同吗?

  生:表1的两个变量(长和宽),积相等都是24。表2的两个变量(长和宽),和相等都是12。

  2.课件出示 例2 师:表中有哪几种量?时间是怎样随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每两个相对应数的乘积是多少?发现了什么?

  生:速度和时间这两个量,时间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减少,时间随着速度的减少而增加,在变化过程中,速度和时间的积总是一定的,都是120(表示的是路程),路程一定时,交通工具的速度和时间的乘积一定。

  师:速度x时间=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这两个量,速度变化,所用的时间也随着变化,而且速度与时间的积(也就是路程)一定,我们就说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通过观察图表和表格,引导学生借助表和图进一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经历变化规律的发展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小结(1)分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乘积,反比例的关系式可以表示为:xy=k(一定)。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整理学习思路。

  反比例意义的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1.回顾导入:正比例的意义导入反比例

  2.探究新知:用微课学习反比例的意义

  3.巩固练习: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并能利用反比例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5.课后思考:正比例和反比例有什么异同?

  课后反思

  本微课是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内容,时长8分钟,主要通过生活中的三个情景,让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理解和概括反比例的意义,并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这样就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生动直观地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轻松愉快地学习和掌握知识。不足之处:1.在教学中,我觉得让学生动脑思考的时间还是不够,没有给足时间让学生自己探索,一直都是老师扶着走,感觉有点放不开。2.在提问方面,过多照顾了学习较好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对学困生知识的拓展训练太少,要多关注全体学生。如果让学生自己来探索,自己去提问,自己去发现,我想,这样的教学,才是我所想要的教学效果,也才是更深一个层次的教学,更专业一些的境界,所以,在现在的教学思路,教学模式上,再来一些变化,更加放手让学生做,我想效果一定会更好。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联系长方体表面积在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2.在摆、算、想象、猜想等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有序思考、合理分类、化繁为简的思维方法,并发展空间观念.

  3.会根据实际需要,合理策划选择包装样式,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4.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描述思考过程.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生活中,常把几个长方体物体包成一个大长方体.这样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包装.

  学生间相互交流了解的情况.

  师:前几天,我曾让大家去了解这方面的情况,谁来说说你带来了什么?

  生:火柴盒、香烟盒或药盒等.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讨论、研究问题.(揭题).

  二、展开.

  1.师:下面我们研究两个相同情况.想一想:用两个相同的长方体物体包装,会有几种不同的包法?

  2.试一试:要求摆得出,还要说得明白.

  交流:有哪几种?为了方便表达,面用字母A表示,次大面用字母B表示,最小面用字母C表示.

  归纳:三种不同包法:A面重叠(上下叠);B面重叠(前后叠);C面重叠(左右叠).

  3.师:现在研究6个相同情况.2个有三种不同摆法,6个有几种呢?你能很快猜出有几种吗?

  生:6、7、8、9、10、12种等.

  师:那么,究竟有几种呢?想试试吗?(生:想!)

  师:两人一组,边摆边思考,怎样说才能让大家明白你的摆法?

  合作学习:

  (1)小组摆、交流.教师在巡视时及时向同学们推荐了同学中作记录的学习方法.并问:为什么要记呢?

  生:包装方式多,记一记,不会重复.

  (2)大组交流、汇报.

  两人一组汇报,要求一位同学边说边摆,另外一位同学选择相应的直观图贴在黑板上.

  学生汇报:总共有9种不同的包法.(见下图)

  师生归纳:按接触面思考:A、B、C各一种;AB、AC、BC各两种.

  师:这种方法怎么样?它是按什么思考的?

  生:按接触面来思考;这样思考有序,不容易漏掉.

  师:还有其他思考方法吗?能不能将问题简化,比如以两个一组作为一个整体,将两个A面重叠(上下叠)的长方体看作一个大长方体,这样就转化为3个长方体的包装问题了,可以有几种包法?

  生:按上下、前后、左右的方向拼摆,有3种包法.

  师:大家从中受到什么启发?还可以怎样考虑?.

  生:哦,我明白了!还可以将两个B面重叠(前后叠)的长方体看作一个大长方体,按上下、前后、左右的方向拼摆,又有3种包法.

  生:还可以将两个C面重叠(前后叠)的长方体看作…….

  生:(抢着说)对,对!它也有3种包法.因此6个长方体共有3×3=9种不同的.包法.

  师:这种方法怎么样?

  生:这种方式很好,很清楚.

  师:先把2个小长方体看作一个大长方体,那么6个小长方体就可以看作3个大长方体.2个小长方体间的位置不同,就得到了3个不同长方体的包装问题.这种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已经解决简单问题,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很重要.

  4.师:现在我们来猜猜,哪些样式的表面积较大、较小?说理由,并算算.

  生:都是C面重叠的包装样式的表面积较大,因为重叠部分面积最小;上图第一列中的A面重叠、AB、AC面重叠的包装样式表面积较小,因为重叠部分面积较大……

  师:哪个表面积更小些呢?

  生:可以算一算.

  师:假设A面面积为6,B面为3,C面为2.

  生:6×2+3×12+2×12=72,6×4+3×6+2×12=66,6×4+3×12+2×6=72.这几个表面积都比较小.

  三、讨论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包装.

  教师取一种物品(火柴),先请大家猜可能的包装样式,再说说理由,结合实际谈想法.

  学生打开一包火柴观察后说,(见图)这种样式表面积小,也就是材料省.

  师:是不是厂商对商品的包装都考虑节省材料呢?

  生:不一定.

  师:分小组,互相观察带来的其他物品,说说自己的看法.

  学生纷纷举例说明:有的考虑经济、实用,有的考虑美观、大方,有的考虑方便……不同的需要就有不同的标准.

  四、小结.

  师:这节课对你有什么启示?

  生:生活中有许多事,可以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包装这一小问题,学问可不小;我们可以用一定的标准选择方案……

  探究活动

  设计包装盒

  活动目的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活动题目

  某工厂生产A、B、C、D、E五种产品.厂方要设计师设计一种通用的包装盒子,能包装这五种产品中任一种.设计师按要求设计了如下图中所示的包装盒子.

  五种产品:

  包装盒子:

  厂方负责人看了设计师设计的包装盒后,不满意,认为太浪费了,根本不需要设计成十二格的长方体,只要放得下产品就可以了.于是设计师改进了方案,设计了最少体积的盒子.同学们,你们知道盒子的体积有多大吗?(即由几个小立方体组成)形状是怎样的?

  活动方法

  学生利用学具分小组拼摆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冀教版一年级第一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比高矮、长短

  教材分析:

  “长短,高矮”它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长短高矮的概念;二是比长短高矮的方法,在实际生活中,长短高矮联系比较紧密,所以可以将它们放在一个课时处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事物,了解高矮、长短的含义。学会比较的方法。

  2.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能结合具体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并能表达比较的结果。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比较高矮、长短的方法。

  教学准备: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景

  (课件演示)动物乐园要举行化妆舞会,小动物们都急急忙忙赶来了,大家都到齐了。熊猫主持宣布:要小动物们按从高到低的顺序进入会场。小动物们都你争我抢的要先进去。小鸟要先进去,其他动物都反对说,你在空中飞,你最高;小猴子也要先进去,小熊说你比我高,现在以为你倦着身子呢……。大家争执不休,这可急坏了熊猫。小朋友,你能替熊猫想个办法吗?

  (教学设想: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创设学习情景,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新知

  1、学生交流、汇报,找出比较高矮的方法。

  (1)①小组讨论

  ②汇报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出,让它们站在同一位置来比较,这样对小鸟和很公平,其他动物也无可争辩;另外,在比较高低时,身体要站直,不能倦曲着,这样对小熊和小猴来说也比较公平。

  ③刚才咱们通过比一比(揭示课题)使小动物们都高高兴兴地进入了会场。

  (教学设想:通过解决问题,让学生在交流中找到比较高低的.办法,这也是发挥学生主体的一个重要方法,进行讨论,给学生思考,探索留下较大的空间。)

  (2)现在咱们也来比谁高

  ①老师先和一名同学比,再和另一名同学比。(两位同学个字差不多)

  师:通过老师和这两位同学比个子,你知道了什么?

  生:老师高,学生低。

  师:对!这个我们通过观察也能知道。

  生:我还知道刚才这两位同学赵高,子低。因为赵到你脖子那儿,子到你衣服的第一个扣子处。

  师:真了不起!你能借助老师来知道这两位同学的高低。

  ②现在以小田为单位,四人比较高低,看哪一组比较的快,咱们让比较的快的组上前也来介绍他们的好方法。

  (教学设想:以平等的身份和孩子共同学习,能激发孩子更高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乐于参与课堂学习,这儿又渗透比较的另一种方法,间接比较法,之学生在生活中解决问题都去找好办法)

  2、学习长短的比较

  师:刚才小动物们进入会场后,准备各自选择自己的衣服,开始化妆。

  (课件演示,衣服有找着的,有放着的)

  你发现了什么?

  生:有的裙子长,有的裙子短,有的裤子长,有的裤子短。

  ……………………

  你能根据它们的高低来给它们选择合适的衣服吗?

  学生汇报。

  师:同学们很了不起,马上就能用学会的方法比较出衣服的长短。

  在生活中,还有很多比较高矮、长短的东西,你们一定能找到。同桌互相说说吧;

  (教学设想:在学习中,使学生运用潜移的能力,自主的学习比长短的方法,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应用与扩展

  1、哪座房高?哪座房矮?

  2、哪条绳长,哪条绳短,3、比一比

  这三道题可以让孩子先讨论观察,然后再做题。

  四、小结:

  这节课谁能说说你有哪些地收获?

  教学设想:整节课从学生感兴趣的情景入手,创设一个问题情景,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交流、学习中找方法,同时又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是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6~98页。

  教学要求: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

  教具:实物投影,投影片,小棒18根。

  学具:每人准备小棒18根。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教师用投影出示课本P96~97的全景图。

  教师说明: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场面,从图中你看到什么?

  (让学生自己看图互相说一说)

  [此处从情境入手,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运动会上,学校为了给运动员解渴,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要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

  师:你们知道还有多少盒吗?互相说一说。

  (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学生可能出现三种算法:(1)数数法:1、2、3、4……12、13,一共有13盒。

  (2)接数法: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一共有13盒。

  (3)凑十法: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

  教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9加几,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新理念。]

  3.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9加几的。

  提问: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板书9+4)

  师:9加4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教师边提问边指导学生操作: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从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学生初步感知“凑十法”,并从中体验出“凑十法”是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师:谁能结合板书完整地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9+4的?

  4.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接着看图,运动会上有9个踢踺子的',还有6个跳远的,要求踢键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板书:9+6)

  师:9+6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每提一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对于9加几的问题,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通过操作,使学生进一步形成“凑十”的表象,再把表象转化为图式,及时内化为计算方法。]

  二、练习反馈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看图说意,并动手圈一圈,直接看图写出得数。

  2.看图列式。(“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会计算9加几了?

  学生每说一个算式,就让学生说出得数。

  [运用“做一做”中的题目,分层次进行练习,不仅巩固新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身体验9加几的思维过程,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题目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9加几)

  教师指出:今天我们学习的是9加几,计算9加几的题目,可以用数的方法,也可以用计算的方法。

  [教师的小结点到为止,不给过多的结论性的东西,不限制学生的算法。]

  四、课堂作业。(“做一做”第3题)

  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个别指导和帮助,也可以让学生借助学具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2.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3.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教学重点: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反应用.

  教具:教学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比赛激趣,提出猜想

  (1)、同学们,学习新课前,我们先来一个小小的数学热身赛。请大家准备好纸和笔。 (请看大屏幕,左边的两组同学做第一小题,右边的两组做第二小题,看谁做的又对又快,开始)

  7×28+7×72

  7×(28+72)

  (2)、评出胜负。(做完的同学请举手,汇报计算过程。可以看出右边的同学做得比较快,(问同学)你们有什么意见吗?这两道题有什么联系吗?)

  这两道题运算顺序不同,但结果相同,可以用一个等式表示:

  7×28+7×72=7×(28+72)

  (3)命名猜想。

  这位同学说的非常好,我们就先将他的这个发现命名为××猜想。(板书:猜想)

  二、引导探究,发现规律。

  1、我们下面就一起来验证一下这位同学的猜想在其它的题里是否也成立。

  2、商场 “五一”举行让利大折扣,王老师趁这机会去为参加校园歌手比赛的五位同学挑选服装,请看大屏幕:(出示情境图)

  (1)看到这幅图画,你了解到了什么信息?你想提什么问题?

  (2)你能用两种方法列出综合算式吗?

  (3)学生独立列式,教师巡视

  (4)交流反馈:你是怎么想的,怎样列式计算

  板书:65×5+45×5 (65+45)×5

  (5)观察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3、举例验证,进一步感受

  认真观察屏幕上的这个等式,你还能举出含有这样规律的例子吗?(板书:举例)

  把自己举出的例子在练习本上写一写,谁来说一说自己举的例子,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等号左右两边是否相等。(可举三个例子)轻声读这些等式,你发现了什么?

  4、归纳总结,概括规律。

  (1)现在谁能说一说这些等式有什么共同特点?(板书:总结)(运算顺序不同但结果相同)

  (2)刚才我们用举例的方法验证了××猜想,在举例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与结果不一样的例子?能不能举一个这样的反例。

  (3)看来这个规律是普遍存在的,××同学,恭喜你!你的猜想是正确的。这个规律在数学上叫做乘法分配律。(板书)

  (4)像这样的等式写得完吗?你能用自己的方式把这些等式中存在的规律表示出来吗?请同学们先在小组里说一说。

  反馈时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学生可能用语言描述,可能用字母表示……)

  用字母表示:〔a+b〕×c=a×c+b×c

  用语言叙述:两个数的各乘第三个数,可以把这两个数分别和第三个数相乘,再求和。

  (5)大屏幕出示关于乘法分配律的总结,学生齐读。

  三、探索发展,应用规律

  (1)、我们发现了乘法分配律,那么它对我们的计算有什么帮助呢?(板书:应用)(学生举例说)

  (2)对,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请同桌合作研究下面这些题目怎样计算比较好?请看大屏幕:谁来读一下题。

  (8+4)× 25 34 ×72+34 ×28

  (完后让学生汇报计算方法,重点说这两题都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四 、巩固内化

  1、 做“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填写,指名报,全班共同校对。

  明确:根据什么这样填写?第1题和第2题在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 做“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自己判断。然后请生说说判断的依据。

  3、 做“想想做做”第3题

  让每位学生都用两种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指名板演。

  明确:这两种算法有什么联系?符合什么规律?

  小结:通过长方形周长两种计算方法的比较,也说明了乘法分配律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也使我们看到,乘法分配律我们早已不自觉地在运用了。

  4、 做“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各自按运算顺序计算,指定两人板演,共同订正。

  提问:每组两道算式有什么联系?哪一题的计算比较简便?

  小结:有时是先乘再求和比较简便,有时是先求两数的和再乘比较简便,大家要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灵活对待。

  五、 总结回顾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9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能应用面积计算的知识解决铺地砖的实际问题,能从实际需要出发,合理地选择所需的地砖,能根据不同要求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作用与价值,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应用面积计算的知识解决铺地砖的实际问题,从实际需要出发,合理地选择所需的地砖,根据不同要求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面积计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1、学生每组准备一个圈尺。

  2、调查市面上的几种地砖的规格,计下它们的尺寸。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让学生说说装修住房客厅里一般铺什么,怎样知道要用多少块地砖。接着按教材提出任务。

  2.说明课题,并板书:铺地砖。

  二、小组活动

  1.提问:在客厅里铺地砖,首先要做哪些工作让学生相互讨论后在班内交流。说明需要知道客厅的长、宽和地砖的规格。

  2.学生汇报所调查的地砖的规格。

  3.出示客厅的长、宽和三种地砖的.规格。

  4.小组讨论。

  (1)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计算,然后汇报不同规格地砖块数的 计算方法和结果,老师可以板书出来。再引导学生按实际情况想到各是怎样拼接的,了解拼接太多就不美观。

  (2)提出美观要求,让学生讨论好的办法,每组计算后填表,然后在班内交流,得出比较好的办法。

  (3)提出四周铺15厘米的大理石条,让学生讨论要怎样计算。

  (4)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使得地板更美观?学生讨论后发言。

  三、测量、计算

  1.提出要在教室里铺地砖,必须做哪些工作,怎样计算的问题。

  2.分小组进行测量、讨论和计划、计算。

  3.各小组汇报每组的计划,在班内交流、比较。

  四、活动小结

  五、课外延伸

  运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为你的房间设计一个合理的铺地砖方案。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0

  教材分析

  1、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折扣和纳税之后的第三个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知识点,是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中最重要的问题,也是本章内容中的一个难点。

  2、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意义,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以及利率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学情分析

  1、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折扣和纳税这两个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将要学习的第三个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知识点。

  2、学生在学习这个知识点时的障碍点应该在于利息税的扣除和国债利息不扣除利息税上。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储蓄的意义:明确本金、利息、税后利息和利率的含义;掌握计算利息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积极参加储蓄,支援国家、灾区、贫困地区建设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难点:1、通过自主探索,了解利息的计算方法;

  2、利息税的扣除和国债利息不扣除利息税上。

  教学过程:

  一、课内交流、探究

  师:在储蓄的过程中,你搜集到哪些相关的知识?(学生分组汇报调查结果)

  (生汇报。开放的问题情景下,根据每组学生的差异,预计可能出现下列情况:(1)有关储蓄的一般知识,如储蓄的方式;(2)有关储蓄的相关概念,如本金、利息、利率、税后利息税的知识;(3)有关利息的'计算方法,如有的小组利率的含义推导出利息的计算方法;(4)、有关调查中遇到的困难、解决的方法和自己的感受)

  师:根据每组交流的情况给予相应的评价,并和学生共同整理储蓄的相关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板书: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二、创设情景、体验储蓄

  1、创设情景

  2、体验储蓄。根据刚才的汇报情况,安排教学过程。

  (1)学生拿出复制好的储蓄存款凭证进行填写。

  (2)学生活动,教师了解学生填写情况后,最后利用投影仪进行订正。

  (3)、充分联系生活,设置储蓄密码。

  (4)保管好存折或存单。

  师:储蓄完成以后,银行要给我们一个存单或存折,我们要牢记密码,妥善保管好存单或存折。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交流讨论,了解利息的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根据刚才的知识,如果告诉你两年的利率是2.43%,你能够求出张大爷储蓄到期时能获得多少利息吗? (学生分组讨论计算,汇报情况)

  2、学习利息税知识。

  师:大家都算出了应得的利息,但实际上张大爷他并不能得到你们算出的这些钱,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请大家看一下课本第99页最下面的一句话:“国家规定,存款的利息要按5%的税率纳税。”哪位同学能解释一下?

  生:就是银行多给的那部分钱的5%要上交给国家。

  生:就是只能得到利息的95%。

  师:对,存款的利息必须要按5%的利率纳税,纳税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在座的各位同学长大之后都要依法进行纳税。

  师:储蓄到期时,张大爷实际领取本金和利息一共是多少?

  生1:48.60×5%=2.43(元)

  1000+48.60-2.43=1046.17(元)

  生2:48.60×(1-5%)=46.17(元)

  1000+46.17=1046.17(元)

  生3:1000+48.60×(1-5%)=1046.17(元)

  师总结利息的利息计算方法。

  3、巩固新知:学生进行练习(教材第100页的“做一做”)

  (1)学生个人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2)学生个人汇报

  四、课后实践、体验储蓄过程

  师:请同学们课后把平时积攒的零用钱存入银行,在储蓄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你能想办法解决吗?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我们下节课继续交流讨论。

  五、课后作业布置

  课本练习二十三的第6、9题。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1

  设计说明

  圆的认识是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扩展。由直线发展到曲线,是知识的一个升华,一个质的飞跃,对新接触圆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本教学设计遵循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具体突出以下两点:

  1.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

  实践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之一,它能加深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操作机会,学生通过摸一摸、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等活动,获取圆的有关知识,掌握圆的基本特征,实现自主学习。

  2.在合作交流中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学生积累的知识、经验及个性差异会导致对知识理解的侧重点不同,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能够使学生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实现知识的建构。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重视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发现圆的基本特征,以及同一个圆中直径与半径之间的关系。在不断地交流、讨论、探究中明确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这样的设计能让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各种平面图形卡片 圆规

  学生准备 圆形实物 平面图形卡片 圆规 直尺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圆)关于圆,同学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请你们想一想,生活中你们在哪里见到过圆?(生自由回答)

  师: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课件出示教材57页主题图)

  师:圆把我们的世界点缀得如此美丽、神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寻其中的奥秘,好吗?(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身边各种圆形图案带来了美的享受,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自然而然地引出课题,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圆的欲望。

  ⊙探究感悟,掌握特征

  1.直观感受圆的曲线特征。

  师: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发了一个布袋,里面放了一些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卡片,闭上眼睛,你能很快摸出圆吗?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内的成员说一说。

  活动后汇报:你为什么一下就能说出摸到的是不是圆?圆和我们学过的其他的平面图形有什么区别?

  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

  师:请同学们再次闭上眼睛摸一摸圆的边,想象一下圆的形状。

  设计意图:通过摸圆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圆,通过想象、验证、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初步感知圆的基本特征。

  2.交流反馈,形成概念。

  (1)自学画圆。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认识了圆,那么,想不想把它画出来呢?

  老师引导学生每四人一组尝试画圆,看谁的方法多。

  (学生用手画,借助圆形物体画,用圆规画……)

  (2)尝试用圆规画圆。

  学生操作,每个学生用圆规在白纸上画一个圆。

  学生完成后,教师让学生每四人一组,把四个人画的圆放在一起,相互欣赏。

  师:欣赏完刚才四个同学画的圆以后,你们发现四个人的作品有什么不一样吗?

  (四个圆的大小不一样,画在纸上的位置也不一样)

  师小结: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不能改变,有针尖的一脚不能移动,旋转时要把重心放在有针尖的一脚上。

  (学生练习用圆规画圆)

  3.探索圆心。

  (1)明确圆心:老师示范画一个完整的圆,然后对照圆讲解:用圆规画圆时,针尖所在的点叫做圆心。

  (2)开展活动: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圆形学具,上下对折、打开,出现一条折痕;左右对折、打开,又出现一条折痕;换个方向再对折、打开,如此做几次,你们发现了什么?

  (这几条折痕相交于一点)

  师:这几条折痕相交的这一点在圆的中心,圆中心的这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引导学生在学具圆上标注圆心。

  (3)明确作用:同学们刚才画的圆的位置不一样,你们认为这是由什么决定的?

  同桌之间讨论后汇报。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借助分物活动,回顾并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除法竖式,掌握其书写形式,了解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

  2、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3、提高学生分析观察、推理、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体会除法的意义,学会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教具:

  课件。

  学生学具:

  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淘气和笑笑正在分苹果,他们遇到了一个数学问题,我们去帮帮他们,好吗?(大屏幕出示主题图)观看主题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学生提问题。

  二、学习新课,合作探究

  1、想一想、算一算。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入手,独立思考解决。 18个苹果,每盘放6个,可以放几盘,你会算吗?

  2、算一算、议一议。小组合作。在小组内讨论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小组汇报

  A组、利用数数的方法,一盘:6个,两盘:12个,三盘:18个。可以利用手中的小圆片摆一摆,在实物投影上展示摆小圆片的过程。(直观展示给学生。)

  B组、利用减法的方法:18-6-6-6=0

  C组、利用乘法口诀:三六十八

  D组、利用除法竖式的方法

  4、小组派两名同学,到黑板,一名演示竖式计算过程,一名讲解,每一部分表示什么?

  5、结合学生板书,教师补充,强调竖式的书写顺序:先写除号,再写被除数,最后在左侧写除数,商要和被除数的各位对齐。强调除法竖式每一部分表示的意思。

  6、指明说一说除法竖式每部分的意思,同桌同学练习说一说。

  7、试一试:进一步熟练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师强调书写竖式的顺序,完成第2页填一填,说一说

  182= 639=

  三、学中做

  1、元宵节快到了,小狗,小熊,小白兔在一起过节,他们分别带来了很多好东西,我们去帮他们分一分吧。完成第3页练一练第一题

  学生练习在小组内说一说除法各部分分别表示什么?

  2、完成圈一圈,填一填

  3、( )里最大能填几?

  3( )<25

  8( )<36

  7( )<29

  ( )7<36

  4、小黑板出示:错题解析

  四、质疑

  同学们对本节课的内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五、课堂检测

  84= 648= 819=

  集体订正答案,好的提出表扬。

  六、总结本课

  同学们,在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板 书 设 计:

  分苹果

  186=3(盘)

  竖式

  先写除号,再写被除数,最后写除数,商和被除数个位对齐

  教学反思:

  1、引导学生体验抽象除法竖式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表内乘除法时,利用乘法口诀已经能够在算式上直接写出得数。教材安排了18个苹果,每盘放6个,可以放几盘的分苹果活动,列举了四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分这些苹果,进而再由对除法竖式有一定了解的学生介绍竖式计算,并且把竖式中的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和分苹果的活动紧密联系起来。

  2、在探究中理解除法的试商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比较,培养学生质疑和创新精神,学会学习、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不足:这节课上得不够生动、活泼。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3

  一、学生基础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加减法意义、能初步看懂图意的基础上来学习一图四式的,再在一图四式的基础上掌握8和9的加减法算式。学生能从图中找出数据,但对于根据数据提出问题,就有一定的困难。之前,图画应用题,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接触,能根据提示找到数据,提出问题。但一图四式是要自己找出数据,自己提问题,这就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和想象力,在这一点上,学生还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本节课要低起点,逐步引导,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列出算式。

  二、作用

  一图四式是要揭示三个相关的`数之间的换算规律。掌握好了本课内容,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理解数与数之间的联系与特点。

  三、教学要求

  1、能说清一幅图所表示的三种图意。

  2、根据一幅图能熟练地列出两道加法和两道减法。

  四、教学片段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师:小朋友,我们学过的算式有哪些?

  2、指其中的一道算式,如:5+2=7,

  说:老师这儿有两种棋子,黑棋和白棋,你能用这些棋子来表示这道加减算式吗?

  学生摆完后,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用三应用题的三句话来描述。)

  学生说完题后,再问:这道题除了5+2=7,还可以怎样列算式?(提醒学生同一道加法应用题可以列出两道两加法算式:5+2=72+5=7)

  3、当学生说出减法算式时:如5-3=2时,

  也让学生上来用棋子来表示这道算式,并说一说棋子所表示的意义。

  4、学生上来用这些棋子编一道题,让其他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

  (二)、新授

  1、出示

  师:你能猜一猜老师所摆的棋子所表示的意义吗?

  请把你的想法用算式来表示,写在自己的纸上。

  2反馈:把学生所写出的算式写在黑板上,总共四道算式:

  5+4=99-5=4

  4+5=99-4=5

  3、根据算式说明图意

  1)、写的是5+4=94+5=9的小朋友举手,问:你是怎么想的?(说明图中的一种图意:

  求一共有几个棋子。)

  让尽量多的学生说出图意。

  2)、写的是9-5=4的小朋友举手,问:你是怎么想的?

  (已知白棋数,求黑棋数?)

  3)、写的是9-4=5的小朋友来说说:是怎么想的?

  >(已知黑棋数,求白棋数?)

  老师对以上三种图意的理解都予以肯定。

  小结:一幅图可以表示三种意义:白棋有5个,黑棋有4个,求一共有几个?我们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5+4=94+5=9;第二种:一共有9个棋子,白棋有5个,求黑棋有几个?我们可以列出:9-5=4;第三种:一共有9个棋子,黑棋有4个,求白棋有几个?我们可以列出:9-4=5。现在我们明白,像这样的一幅图,我们可以列出几道算式―――两道加法,两道减法。

  (三)、尝试练习

  出示56页的主题图

  1、看清图上是什么。问:你看到了什么?

  2、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根据问题列出算式。

  (学生的想象力很丰富,会想象出各种情境的应用题来,教师都予以肯定、表扬)

  (三)、摆一摆,做一做

  1、老师摆,学生写出四道算式。(一共有8个棋子)

  (1)、左边3个,右边5个。

  (2)、左边7个,右边1个。

  (3)、让学生上来摆这些棋子,还可以怎么摆,其他学生写出算式。

  2、四人小组合作,摆一摆,列一列、算一算。(每个小组9个圆片。)

  3、集体讨论得数是8的加法算式有哪些?第一个数是8的减法算式有哪些?分别把这些算式按顺序排一排。

  4、小组讨论按顺序写出得数是9的加法算式有哪些?第一个数是9的减法算式有哪些?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4

  教学内容:

  第一册第53—55页及练习八第2、3、4题。

  教材分析:

  1、关于直尺图两端的缺口。

  直尺图左端不画口是可以的,一年级的小朋友对小于0的数是没有感受性认识的,也没有过早涉及的必要。直尺图右端的口必不可少,要让学生初步感受到自然数逐1增长的规律,以及自然数个数的无限性。2、关于比较8、9的大小,通过点子图来比较,其目的在于认识7、8、9之间的关系,7在8的前面,7比8小,8在9的前面,8比9小。这种认识显然过于狭隘,应该让小朋友在更广的区间内认识9以内数的关系,这样,更进一步增强数感。学情分析:

  1、关于数数。

  前面已学习了7以内数的认识,对认识数的哪几个方面内容有初步的感知,有了数数、了解的顺序和大小比较等能力。重点让学生理解数自然数是一个一个地数。

  2、关于数的组成。

  对于数组成,学生在学前教育中已有基础,但大多流于死记硬背,而现在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分什么,如何有序地分,由其中的一组还能还能想到什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会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的个数,会认数、读数、写数;知道9以内的数的顺序,能正确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理解8、9的组成。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看一看、数一数、摆一摆、填一填、想一想、说一说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经历认识8、9的过程,感受8、9的组成,初步体会有序思考的方法,并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及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8、9的数数与认数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探索和发现8、9的组成,激发学生探究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欲望;在引导学生从8、9的一组组成想到另一组组成的过程中,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8、9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

  教学难点:

  学生会正确书写数字8、9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王大伯养了一群小猪,把小猪编了号,看,它们来了!

  1、这些小猪的编号各是几?一共有几头小猪?(课件:7头小猪跑着出来,身上有编号4、1、6、2、5、7、3)

  2、请你按编号顺序把小猪们排一排队好吗?你有几种排法?(1、2、3、4、5、6、7或7、6、5、4、3、2、1)你是按什么顺序来排的?

  3、王大伯又买了2头小猪,该编上什么号呢?(引出8、9)板书课题:8、9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8、9的含义及顺序。

  (1)摆一摆。

  师:你会用小棒来表示已经编上号的7只小猪吗?(学生操作)

  师:王大伯又买来一只小猪,这时是几只小猪?(板书:8)你还会用小棒来表示吗?你是怎么摆的.?(学生操作)摆成自己喜欢的图形。

  师:8号的小猪该排在队伍的什么位置呢?(学生说电脑演示)你是怎么想的?(板书:7<8

  师:王大伯再买来一只小猪,这时是几只小猪?(板书:9)你还会用小棒来表示吗?你是怎么摆的?(学生操作)

  师:9号猪要加入它们的队伍中,应该排在哪里呢?你是怎么想的?

  (2)说一说。

  看着整齐的队伍,你知道些什么?用8和一个数比大小,谁能说一说。用9和一个数比呢?

  (4)活动。

  教师活动:教师奖励小奖片给表现好的学生,先发7张,再发1张,问学生是几张?发了8张小奖片,再发1张,问学生是几张?

  学生活动:9名表现好的学生到前面。

  师:第8个同学指的是谁?为什么会出现2位同学呢?从左边数第9个同学是谁?从右边数起呢?(指名回答)从左数起的前面8个同学转个圈,从右数起的前5位同学先回到座位上。2、8、9的写法。

  (1)说一说8、9像什么?

  (2)师范写

  (3)学生在书上描写

  (4)学生互相欣赏3、8、9的组成。

  (1)9的组成。

  师:9只小猪都关在一个猪圈里太挤了,王大伯新建了一个猪圈,把9只小猪分别关到两个猪圈里,王大伯可能会怎样关这9只小猪呢?

  请你拿出9根小棒代替9只小猪,摆一摆,分一分,看看你有多少种方法?谁能想办法,分得又快又好。

  小组交流你的方法。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讨论9的组成的记忆方法:你有什么办法记住这些分法,把你的方法说给同桌听。(由一组想到另一组。同时老师整理改变板书:

  (2)8的组成(用小棒分一分)

  (3)完成“做一做“

  三、练习

  1、活动:同学们在学习中常用到尺子,请小朋友们拿出直尺找一找数学8在哪里?9呢?用尺子连一连,书上练习的第2题。

  2、小猪聊天猜年龄。(课件出三只小猪在猪里的情境)

  小猪一:我的年龄比7大,我可能是几岁?

  小猪二:我的年龄比9小,我可能是几岁?

  小猪三:我的年龄比6大,比9小,我可能是几岁?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5

  《三角形的认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理解三角形的定义、特性以及三角形高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一条高,认识三角形的三条高。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定义,了解三角形特性和画三角形的一条高。

  教学难点:三角形高的画法。教具准备: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

  三个头,尖尖角,其中奥妙真不少。(打一图形)

  看来同学们很善于动脑,那三角形到底有哪些奥妙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三角形的认识

  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画面:(屏幕出示)

  从这些图片上你看到最多的图形是什么图形?(三角形)为什么这些物体的这些部位要做成三角形?

  二、探究新知,形成概念。

  1、三角形的定义。

  (1)分类。

  师:现在老师想看看谁的眼睛最亮!下面的图形哪些是三角形?(多媒体出示6个不同的图形,让学生判断哪些是三角形?)1 2 3 4 5 7

  生:只有图3、5、7是三角形,其他图形都不是三角形。

  (2)概括定义。

  师指图:为什么你们认为这些图形不是三角形?

  生1:因为图1没有连起来。

  生2:图3有一条边弯了,不是线段。

  生3:图4是四边形,有四条边。

  师:那你们说说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小组同学先互相说一说。

  师:谁来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生1: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是三角形。

  生1: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三角形。

  师:围成和组成那个词更准确?

  师:谁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生2:有3条边、3个角的图形是三角形。

  师:谁还有不同的说法?

  生3:有3条边、3个角、3个顶点的图形是三角形。

  师:“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师板书: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3)概括特征(各部分名称)

  师:请仔细观察,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点?

  生: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3个顶点。(多媒体出示: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3个顶点。)

  (4)字母表示。

  为了表达方便,我们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这个三角形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

  2、三角形的高。

  (1)找相应的顶点和对边。

  师指图:请大家仔细观察,A点的对边是哪条?(Bc)B点的对边呢?(Ac)c点的对边呢?(AB)

  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对口令游戏”,好吗?比如老师说顶点A点,你们说出对边Bc;老师说对边Bc,你们就说顶点A。

  (2)三角形的高。

  ①理解三角形高的含义。

  多媒体出示情境图:现在有一只小蚂蚁想从A点向对边Bc走,请同学们帮小蚂蚁想一想走哪条路最近?为什么?

  师:谁来说一说小蚂蚁走哪条最近?

  生??

  师:为什么你认为这条路最短?

  生:垂直线段最短。

  师: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师:这条垂直线段是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的一条垂直线段,在这里它有一个特定的名称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师: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做三角形的高?生??

  师指图中另外的两条线段追问:这条是三角形的高吗?为什么?这条呢?(多媒体演示把其余两条线段擦除。)

  ②画三角形的高。

  师:大家还记得怎样画“垂线”吗?那么三角形的高又该怎样画?想不想试一试?请同学们试着在练习纸上画三角形的高。

  学生独立试着画高。

  师:谁来说一说怎样画三角形的高?生??

  (3)延伸:认识三角形所有的高。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三角形有几条高?

  师:三角形另外两条高是怎样画的。(多媒体动态演示画三角形3条高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三角形的3条高。)

  3、三角形的特性。

  (1)引入:观察画面,发现问题。

  师:我们了解了这么多有关三角形的知识,那么三角形有什么作用?欣赏一组画面(多媒体播放电线杆、自行车、篮球架等三角形应用的图片)

  师:为什么这些物体的这些部位要做成三角形?三角形有什么作用?

  生: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师:真的吗?我们来做实验验证一下好吗?

  (2)动手操作发现三角形的特性。

  师:两位同学都轮流用手拉一拉,说一说有什么发现?生:四边形容易变形,不稳定。三角形不容易变形,稳定。师: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3)回应“特性”的引入。

  师:聪明的人类正是运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创造出这些牢固、美观的物体,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希望同学们长大后,也当一名优秀的设计师,设计出更牢固、更美观的物体。

  (5)解决生活问题。

  师:谁能应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帮助老师解决这个问题?故事引入:一只小兔和一只小猴在围篱笆,小兔子坚持这样围,而小猴子坚持这样围。你们同意谁的做法,为什么?

  师:我们怎么帮助小兔子使它的篱笆更牢固?

  三:全课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思考题:怎样把容易变形的四边形固定住?

  四、练习题:

  填空

  1.由( )围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三角形有( )条边,( )个角,具有( )性。

  2.从三角形的( )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作三角形的( )。

  3.任意三角形都有( )条高。

  小法官

  1、有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

  2、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

  3、三角形可以作出三条高。( )

  4、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都具有稳定性( )

  五、板书设计:

  认识三角形

  三角形的定义:有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三角形的特征: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三角形的作用:稳定性

  六、课后反思:

  如何正确地理解并画出三角形的高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什么学生在画高的时候经常会出现错误,经过认真分析与思考后,我发现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在于学生对于“高”的定义没有理解,他们不能正确地找到顶点及相应的对边,学生的操作是在模仿中进行的。因此我利用三角形先帮助学生找顶点及相应的对边,分散三角形“高”定义中的难点。然后让学生“帮小蚂蚁找最短的路线”,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具体的问题,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逐步理解三角形“高”及相应的“底”的定义。接着启发学生回忆画“垂线”的方法,放手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画三角形的“高”,以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教师再板演画“高”的过程,强化画“高”的方法,培养学生画“高”的技能。最后让学生通过“猜想”“推理”,感知三角形不同的高及相应的底。

《【精选】小学数学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7-07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7-02

(精品)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7-15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优秀)05-30

小学数学复习教学设计02-27

小学优秀数学教学设计优秀05-08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5篇)06-14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5篇06-13

小学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04-17

【精选】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分数加、减法的简单计算,教材借助图形,让学生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让学生经历独立尝试、交流共享的过程,同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加深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算理的理解。

  1.关注对算理的理解,为以后的正确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分数加、减法的计算与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有着较大的区别,而学生往往会因为对算理的理解不透彻造成计算错误,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本节课在教学计算方法的环节安排了先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然后结合图形反观自己的计算方法,最后进行课件演示,让学生逐步理解算理并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2.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每一门课程当中,学生说的过程是对新知识消化理解的过程。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了多个让学生说算理的环节,这样不仅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计算方法,还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圆片学具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一个西瓜被平均分成了8块,哥哥吃了2块,弟弟吃了1块,兄弟两人一共吃了()块,吃了这个西瓜的.。

  (1)交流结果,集体订正。

  (2)说一说兄弟两人一共吃了几块,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用加法计算,求一共吃了几块,就要把两个数合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分数的意义及几分之几里面有几个几分之一,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同时利用第2小题,为学生学习分数加法搭建一个过渡的台阶,也为下面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探究新知

  1.探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认真读题,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尝试计算。

  (3)展示计算结果,交流算法。

  算法一+=

  算法二+=

  (4)小组讨论哪种算法是正确的,并说一说为什么。

  (算法二是正确的,因为西瓜被平均分成了8块,哥哥和弟弟一共吃了3块,用分数表示是)

  (5)课件演示+的计算过程,让学生想一想并填空:表示1个(),表示2个(),把它们合起来就是()个(),即()。

  (6)结合上面给出的已知条件,提出一个用减法解决的问题。

  (哥哥比弟弟多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7)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并交流算法。

  (列式:-=,因为表示2个,表示1个,减就是从2个里面去掉1个,还剩1个,即)

  (8)让学生用上面的方法独立解答例2。

  (9)引导学生观察分数加、减法的算式,发现分子和分母的变化规律,并交流。

  (10)引导学生总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空间,通过讨论交流和课件的直观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明确:相加减的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没有变化,也就是分母没有变化,只是把分子相加减。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义教课程标准(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56页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编排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也就是当若干分中有一份与其他份的数量不同时,可以先用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再加上不同的数也可以假设每份都相同,用乘法算,再减去所多部分。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由于观察、思考的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让他们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体验策略的多样化。本课的主题图是十分不错的教学资源。把它稍作修改,做一个动态课件,小熊从4x4个玉米中掰走一个。这样不但能让学生想到用乘加的方法来列式,更能让学生容易想到乘减的方法来列式。

  学情分析:

  此时学生已初步认识了乘法,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感受了乘法运算的意义,并初步具有了用乘法来计算的意识。这样从学生已有的认知起点出发,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切入点,为学生提供了可观察、思考的素材,易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具体情境自主解决乘加、乘减问题,建构乘加、乘减问题的模型,形成基本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和算理,能正确地计算。

  2、学生能初步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感受、体验、探索的过程中,体会“乘加、乘减”这一问题模型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联系生活经验解释连乘的模型,增强探索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建立乘加、乘减的模型,掌握乘加、乘减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乘加、乘减问题的建模过程及模型内化和解释。

  教具准备:

  课件、书签、○片。

  教学策略:

  新课程提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它主张用产生于真实背景中的问题启动学生的思维,主张在知识内容与对一般策略的需要都很丰富的情境中启动思维的教学。人教版第三册“乘加、乘减”一课安排在乘法学习这一单元的中间部分,是方便学生根据前后口诀间的关系进行乘法的正确计算,如果教学目标仅仅停留在会“正确计算”这一层次,可以说不用老师多讲,学生一听就会,变成类似于练习课。但如此一来,学生学得索然无味,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反面得不到丝毫发展。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通过说、摆、练等多种形式发展学生特长,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乘加和乘减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观察图画,理解图画的基础上让学生列出算式。要想学生能理解运算顺序,培养学生熟练的计算的能力。并掌握计算的顺序。

  这节课我主要注重从以下做起。

  1、我这节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并不是计算教学。

  2、注重学生的理解,让学生充分的发表各自的意见,互相提问、互相答辩,增强学生的分辨理解能力。

  3、课堂上以鼓励,赏识,你能形的激励语言,给学生学习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师:(画面录音,加背景音乐)同学们,俗话讲得好,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动画演示)春天,勤劳的小熊整理好了土地,种下了一些玉米。小熊经过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到了秋天,小熊种的玉米丰收了。

  2、师:请大家仔细看图,从图上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

  生:有4棵玉米树,每棵有3个玉米棒。

  师: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一共有几个玉米棒子?(贴出)

  3、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3×4=12(说出口诀)或4×3=12或3+3+3+3=12

  4、师:我用图示表示出来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师:有一天,小熊来到了玉米地,看到自己种的玉米成熟了,高兴极了。(出示主题图)

  2、师:现在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根据这幅图的意思,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1:小熊掰走了一个,还有几个?

  生2:有4可玉米,每棵树上有3个玉米棒,小熊掰走了1个,还剩下几个玉米棒?

  (板书:还剩几个玉米棒子?)

  3、师: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小精灵来了。如果你是小精灵,你会怎么提醒大家?

  生1说:“同学们,不要慌,要仔细想一想再做!”你们先自己动脑筋想一

  生2说:“同学们,借助图形摆一摆、画一画吧。”

  师:同学们,先画图形表达图的意思,再列出算式,在小组内互相说说。(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找几个同学到黑板上展示。

  4、并说出你的想法并解答其他小组提问:(教师板书)

  3+3+3+2=11 3×3+2=11

  生1:前3棵玉米上,每棵都有3个玉米棒,最后一棵上有2个,所以列式为

  师生:(在3×3下面画一条横线)3×3在图中求的是什么?

  生1:前面3棵玉米,一共有多少个玉米棒。

  3+3+3+3-1=11 4×3-1=11

  生2:小熊没有掰玉米时,4棵玉米都有3个玉米棒,小熊掰走了1个,所以列式为4×3-1=11。

  师生:(在4×3下面画一条横线)4×3在图中求的是什么?

  生2:原来的4棵玉米树上,一共有多少个玉米棒。

  师生:为什么要减1?

  生2:小熊掰走了一个,所以减去1。

  5、师:请同学们认真地观察列出的算式,想想右边一列算式有什么特点,跟左边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左边的一列算式里只有加法和只有减法,没有乘法。

  生:右边的算式中,有乘法,也有加法和减法。

  师:我们以前学过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算式,那今天这种有乘有加或有乘有减的算式,就叫乘加乘减。今天我们就学习乘加乘减。(板书课题。)

  6、师:刚才,同学们真棒,自己根据图意列出了乘加乘减的算式,并算出了结果。谁来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师:一个算式里有乘,又有加或减,应该先算什么呢?

  生1:先算加减法。

  生2:先算乘法。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看哪个小组的同学发现得最快,最准确。(学生小组讨论。)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来汇报?

  生1:有乘有加的时候,先算乘,后算加。我们是以3×3+2为例算的:先算3×3=9,再算9+2=11。

  生2:有乘有减的时候,先算乘,后算减。比如:4×3-1,先算4×3=12,再算12-1=11。

  师:讲得真好!那你们心中有结论了吗?遇到乘加乘减这样的算式,应该先算什么?

  生(齐答):先算乘,后算加减。(贴出)

  三、活动体验,应用新知

  (一)帮助小青蛙。

  1、放课件:(动画显示,同时教师说明:小熊扛着1个玉米棒,迈着轻快的步伐,高兴地往回走。咦,前面来了个好朋友小青蛙,小青蛙看到小熊种的玉米结实又好吃,希望小熊能送给自己。小熊想了想,说:“你要是能答对我的问题,我就把玉米棒送给你。”小熊:又摘下了一个玉米棒问:地理还剩下几个玉米棒?同学们,你能帮助小青蛙吗?)

  师:现在还剩几个玉米棒呢?谁能用乘加或乘减的算式帮小青蛙算一算吗?

  生1:小熊共掰走了2个玉米棒,应列式为:3×3+1=10。

  2、师:你是怎么计算的?

  生1:先算乘法:3×3=9,再算加法:9+1=10。

  师:你真棒!送给你一个小礼物。

  生2:我是这样列式的:3×4-2=10,先算3×4=12,再算12-2=10。

  师:能说说为什么减2吗?

  生2:原来是4棵玉米,每棵上面都有3个玉米棒子,小熊掰走了2个,所以要减2。

  师:说得真好!也送你一个小书签。

  (二)丰收庆祝会

  师:小熊为了庆祝丰收,在家开庆祝会,看!它们不光带来了水果,还为大家带来了问题。

  1、书本56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先独立完成,教师再提问)

  师:你是怎样列式的?

  生1:3×4+2

  师: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他(生1)吗?(学生纷纷举手)

  生2:你是怎样想的?

  生3:3×4求出的是什么?

  生4:你会用乘减的方法来计算吗?……

  (三)书本58页第4题。

  课件展示(学生先独立完成后汇报。)

  (四)做游戏。

  师:下面我们做游戏。游戏的规则是一生摆图形,提出问题;另一生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摆的图形必须用乘加乘减计算。然后交换。

  看谁最棒?(学生开始做)。

  四、课堂总结,分享收获。

  师:你们喜欢今天这节课吗?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下课后,请你找到自己的好朋友,跟你的好朋友分享一下这节课的收获好吗?下课。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知道称较轻物品的重量,常用克作单位,初步建立克的重量观念。

  2、知道比较物品的轻重,可以眼睛观察,用手掂、用秤称,了解使用天平的方法。

  3、能大致估测轻物品的重量,会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

  4、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克,初步建立克的重量观念。

  教具准备:多媒体软件、天平、(大豆、图钉、2分币、橡皮等实物每组一份)

  教学过程:

  课前学生表演唱《小熊请客》。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小朋友唱得真好,瞧,把小熊吸引来了,(屏幕显示小熊)。今天是小熊的生日,你看,它的好朋友小猫、小狗带着礼物来了(屏幕显示小猫、小狗)。咦,它们怎么吵起来了。〔录音:"我的虾条比你的'奇多'重。""我的'奇多'比你的虾条重。"〕它们谁也不让谁。这时,电脑博士来了,(屏幕显示电脑博士)〔录音:别吵别吵,我们邀请小朋友一起去游览数学宫,小朋友,你们愿意去吗?〕

  电脑博士在数学宫中设了三个关,要小朋友闯关,比比哪组最先闯过去?

  二、 逐层探究,学习新知

  第一层次,比较物品的轻重,让学生初步了解比较物品轻重的方法。

  1、看看说说

  (1)用眼睛观察:两块大小不同的橡皮,说说哪块重?

  红蓝两盒橡皮泥,说说哪盒重?

  学生讨论,小组交流。

  (2)教师指出:我们不知道盒里装多少橡皮泥,因此光用眼睛观察,比不出它们的轻重,那么,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呢?

  (3)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听听电脑博士的建议〔录音:比较物品的轻重,不能光靠眼睛观察,应用手掂一掂。〕

  2、掂掂说说

  (1)用手掂一掂:红蓝两盒橡皮泥,说说哪盒重?

  一粒阿尔卑斯糖和2个2分币,说说哪个重?

  学生讨论,小组交流。

  (2)教师提问:到底谁重?谁再能想出一个好办法呢?

  (3)学生讨论回答后,再听听电脑博士的话〔录音:比较物品的轻重,不能光用手掂,应用秤称一称。〕

  3、称称说说

  (1)认识天平。屏幕显示天平,并依次闪烁各部分及其名称。

  (2)了解天平的使用方法。

  左盘一般放要称的,右盘一般放砝码。当指针在标尺中间,天平两端平衡,两边重量相等;指针偏向左端,说明左边重;指针偏向右端,说明右边重。

  (3)比较物品的轻重。

  学生跟着屏幕操作,左盘放一粒糖,右盘放2个2分币。观察指针说说谁重?

  (4)设疑:右盘放几个2分币,能使天平平衡?

  学生尝试操作,根据回答屏幕显示:1粒糖=3个2分币重

  (5)小结过渡:利用天平,不但可以比较物品的轻重,还可以称物品的重量,称较轻物品的重量,常用"克"作单位。

  板书:"克"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第二层次:认识克,初步建立克的重量观念。

  (1)1克有多重呢?(出示2分币)1个2分币约重1克,老师放在手上掂一掂,大家也拿一个放在手上掂一掂。

  (2)刚才我们称出一粒糖大约等于3个2分币重,那么大约重几克?(3克)

  学生轮流掂一掂糖。

  (3)下面我们就把1个2分币当作一克的砝码,来称称物品的重量。(学生分组操作)

  A、称1克大豆 操作要求;右盘放1个2分币,左盘放几粒大豆使天平平衡?2粒大豆大约重几克?读一读,小组轮流掂一掂。

  B、称15个图钉 学生操作:15个图钉大约重几克?

  小组汇报后,教师指出:图钉有大有小,因此,15个图钉有的大约重7克,有的约重8克,书上告诉我们15个图钉大约重10克,这些都对。

  小组轮流掂一掂。

  C、称1支粉笔、1把小刀

  学生操作后交流,读一读,再轮流掂一掂。

  D、读一读,下面物品大约重几克。(屏幕显示:1本数学教科书大约重174克,1瓶墨水大约重156克)

  学生读后,师指出:如果还用2分币代替砝码称,要放174个或156个2分币,多麻烦,现在应用砝码来称(出示砝码)

  学生轮流掂一掂数学书、墨水瓶

  (4)完成40页的.试一试

  游戏:猜一猜。采用拍读形式,让学生掂一掂乒乓球、果冻、旺旺煎豆,估测大约重几克,哪组最接近实际重量,奖品就归哪组。

  三、 巩固练习,促进提高

  1、完成41页想想做做1、2、3两题.(第二关)

  2、思考题(第三关):屏幕重现动画,比比是小猫的虾条重,还是小狗的"奇多"重?你能想出几种方法?

  学生交流后,引导学生读包装袋上标的重量,板书:"g",并说明它也表示克。

  3、 指导实际应用:学生读牙膏、肥皂等物品包装上标的重量,并掂一掂。

  4、课外作业:放学后,跟爸爸妈妈到超市去了解各物品的重量。

  四、 全文总结,再揭情思

  (屏幕再现电脑博士〔录音:小朋友,你们好,今天你们学行可认真了。你们在数学宫闯过了一道道难关,认识了克,学会了比较物品的轻重,但这只是一些初步的知识,还有许多的知识等着你们去探索。小朋友,再见!〕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4

  设计理念

  数学新课程的学生观认为,数学教学应该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为本,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本课设计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首先通过对正比例的复习,直接导入新课教学,揭示课题,根据生活中的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推理和概括出反比例的意义,接着运用反比例的知识,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的量,然后让学生自己举例说说生活中的反比例,进一步加深对反比例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判断、推理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反比例,能体会函数思想。

  2.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并能利用反比例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提高观察、分析、比较和判断推理的'能力。

  重难点和关键

  1.重点: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2.难点: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3.关键:认真分析两种量的变化情况及规律。 教学方法

  讲解法、提问法、探究法等 微课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 讲解 设计意图 导入(1)分

  1.正比例的意义是什么?怎样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

  2.判断两种相关联量成不成正比例的关键是什么?

  (1)相关联的量(2)比值一定

  巩固旧知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过程(6)分

  1.课件出示

  例1

  师:在表1和表2中,有哪几个变量?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表1和表2中的关系相同吗?

  生:表1的两个变量(长和宽),积相等都是24。表2的两个变量(长和宽),和相等都是12。

  2.课件出示 例2 师:表中有哪几种量?时间是怎样随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每两个相对应数的乘积是多少?发现了什么?

  生:速度和时间这两个量,时间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减少,时间随着速度的减少而增加,在变化过程中,速度和时间的积总是一定的,都是120(表示的是路程),路程一定时,交通工具的速度和时间的乘积一定。

  师:速度x时间=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这两个量,速度变化,所用的时间也随着变化,而且速度与时间的积(也就是路程)一定,我们就说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通过观察图表和表格,引导学生借助表和图进一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经历变化规律的发展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小结(1)分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乘积,反比例的关系式可以表示为:xy=k(一定)。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整理学习思路。

  反比例意义的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1.回顾导入:正比例的意义导入反比例

  2.探究新知:用微课学习反比例的意义

  3.巩固练习: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并能利用反比例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5.课后思考:正比例和反比例有什么异同?

  课后反思

  本微课是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内容,时长8分钟,主要通过生活中的三个情景,让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理解和概括反比例的意义,并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这样就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生动直观地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轻松愉快地学习和掌握知识。不足之处:1.在教学中,我觉得让学生动脑思考的时间还是不够,没有给足时间让学生自己探索,一直都是老师扶着走,感觉有点放不开。2.在提问方面,过多照顾了学习较好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对学困生知识的拓展训练太少,要多关注全体学生。如果让学生自己来探索,自己去提问,自己去发现,我想,这样的教学,才是我所想要的教学效果,也才是更深一个层次的教学,更专业一些的境界,所以,在现在的教学思路,教学模式上,再来一些变化,更加放手让学生做,我想效果一定会更好。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联系长方体表面积在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2.在摆、算、想象、猜想等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有序思考、合理分类、化繁为简的思维方法,并发展空间观念.

  3.会根据实际需要,合理策划选择包装样式,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4.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描述思考过程.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生活中,常把几个长方体物体包成一个大长方体.这样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包装.

  学生间相互交流了解的情况.

  师:前几天,我曾让大家去了解这方面的情况,谁来说说你带来了什么?

  生:火柴盒、香烟盒或药盒等.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讨论、研究问题.(揭题).

  二、展开.

  1.师:下面我们研究两个相同情况.想一想:用两个相同的长方体物体包装,会有几种不同的包法?

  2.试一试:要求摆得出,还要说得明白.

  交流:有哪几种?为了方便表达,面用字母A表示,次大面用字母B表示,最小面用字母C表示.

  归纳:三种不同包法:A面重叠(上下叠);B面重叠(前后叠);C面重叠(左右叠).

  3.师:现在研究6个相同情况.2个有三种不同摆法,6个有几种呢?你能很快猜出有几种吗?

  生:6、7、8、9、10、12种等.

  师:那么,究竟有几种呢?想试试吗?(生:想!)

  师:两人一组,边摆边思考,怎样说才能让大家明白你的摆法?

  合作学习:

  (1)小组摆、交流.教师在巡视时及时向同学们推荐了同学中作记录的学习方法.并问:为什么要记呢?

  生:包装方式多,记一记,不会重复.

  (2)大组交流、汇报.

  两人一组汇报,要求一位同学边说边摆,另外一位同学选择相应的直观图贴在黑板上.

  学生汇报:总共有9种不同的包法.(见下图)

  师生归纳:按接触面思考:A、B、C各一种;AB、AC、BC各两种.

  师:这种方法怎么样?它是按什么思考的?

  生:按接触面来思考;这样思考有序,不容易漏掉.

  师:还有其他思考方法吗?能不能将问题简化,比如以两个一组作为一个整体,将两个A面重叠(上下叠)的长方体看作一个大长方体,这样就转化为3个长方体的包装问题了,可以有几种包法?

  生:按上下、前后、左右的方向拼摆,有3种包法.

  师:大家从中受到什么启发?还可以怎样考虑?.

  生:哦,我明白了!还可以将两个B面重叠(前后叠)的长方体看作一个大长方体,按上下、前后、左右的方向拼摆,又有3种包法.

  生:还可以将两个C面重叠(前后叠)的长方体看作…….

  生:(抢着说)对,对!它也有3种包法.因此6个长方体共有3×3=9种不同的.包法.

  师:这种方法怎么样?

  生:这种方式很好,很清楚.

  师:先把2个小长方体看作一个大长方体,那么6个小长方体就可以看作3个大长方体.2个小长方体间的位置不同,就得到了3个不同长方体的包装问题.这种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已经解决简单问题,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很重要.

  4.师:现在我们来猜猜,哪些样式的表面积较大、较小?说理由,并算算.

  生:都是C面重叠的包装样式的表面积较大,因为重叠部分面积最小;上图第一列中的A面重叠、AB、AC面重叠的包装样式表面积较小,因为重叠部分面积较大……

  师:哪个表面积更小些呢?

  生:可以算一算.

  师:假设A面面积为6,B面为3,C面为2.

  生:6×2+3×12+2×12=72,6×4+3×6+2×12=66,6×4+3×12+2×6=72.这几个表面积都比较小.

  三、讨论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包装.

  教师取一种物品(火柴),先请大家猜可能的包装样式,再说说理由,结合实际谈想法.

  学生打开一包火柴观察后说,(见图)这种样式表面积小,也就是材料省.

  师:是不是厂商对商品的包装都考虑节省材料呢?

  生:不一定.

  师:分小组,互相观察带来的其他物品,说说自己的看法.

  学生纷纷举例说明:有的考虑经济、实用,有的考虑美观、大方,有的考虑方便……不同的需要就有不同的标准.

  四、小结.

  师:这节课对你有什么启示?

  生:生活中有许多事,可以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包装这一小问题,学问可不小;我们可以用一定的标准选择方案……

  探究活动

  设计包装盒

  活动目的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活动题目

  某工厂生产A、B、C、D、E五种产品.厂方要设计师设计一种通用的包装盒子,能包装这五种产品中任一种.设计师按要求设计了如下图中所示的包装盒子.

  五种产品:

  包装盒子:

  厂方负责人看了设计师设计的包装盒后,不满意,认为太浪费了,根本不需要设计成十二格的长方体,只要放得下产品就可以了.于是设计师改进了方案,设计了最少体积的盒子.同学们,你们知道盒子的体积有多大吗?(即由几个小立方体组成)形状是怎样的?

  活动方法

  学生利用学具分小组拼摆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冀教版一年级第一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比高矮、长短

  教材分析:

  “长短,高矮”它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长短高矮的概念;二是比长短高矮的方法,在实际生活中,长短高矮联系比较紧密,所以可以将它们放在一个课时处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事物,了解高矮、长短的含义。学会比较的方法。

  2.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能结合具体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并能表达比较的结果。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比较高矮、长短的方法。

  教学准备: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景

  (课件演示)动物乐园要举行化妆舞会,小动物们都急急忙忙赶来了,大家都到齐了。熊猫主持宣布:要小动物们按从高到低的顺序进入会场。小动物们都你争我抢的要先进去。小鸟要先进去,其他动物都反对说,你在空中飞,你最高;小猴子也要先进去,小熊说你比我高,现在以为你倦着身子呢……。大家争执不休,这可急坏了熊猫。小朋友,你能替熊猫想个办法吗?

  (教学设想: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创设学习情景,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新知

  1、学生交流、汇报,找出比较高矮的方法。

  (1)①小组讨论

  ②汇报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出,让它们站在同一位置来比较,这样对小鸟和很公平,其他动物也无可争辩;另外,在比较高低时,身体要站直,不能倦曲着,这样对小熊和小猴来说也比较公平。

  ③刚才咱们通过比一比(揭示课题)使小动物们都高高兴兴地进入了会场。

  (教学设想:通过解决问题,让学生在交流中找到比较高低的.办法,这也是发挥学生主体的一个重要方法,进行讨论,给学生思考,探索留下较大的空间。)

  (2)现在咱们也来比谁高

  ①老师先和一名同学比,再和另一名同学比。(两位同学个字差不多)

  师:通过老师和这两位同学比个子,你知道了什么?

  生:老师高,学生低。

  师:对!这个我们通过观察也能知道。

  生:我还知道刚才这两位同学赵高,子低。因为赵到你脖子那儿,子到你衣服的第一个扣子处。

  师:真了不起!你能借助老师来知道这两位同学的高低。

  ②现在以小田为单位,四人比较高低,看哪一组比较的快,咱们让比较的快的组上前也来介绍他们的好方法。

  (教学设想:以平等的身份和孩子共同学习,能激发孩子更高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乐于参与课堂学习,这儿又渗透比较的另一种方法,间接比较法,之学生在生活中解决问题都去找好办法)

  2、学习长短的比较

  师:刚才小动物们进入会场后,准备各自选择自己的衣服,开始化妆。

  (课件演示,衣服有找着的,有放着的)

  你发现了什么?

  生:有的裙子长,有的裙子短,有的裤子长,有的裤子短。

  ……………………

  你能根据它们的高低来给它们选择合适的衣服吗?

  学生汇报。

  师:同学们很了不起,马上就能用学会的方法比较出衣服的长短。

  在生活中,还有很多比较高矮、长短的东西,你们一定能找到。同桌互相说说吧;

  (教学设想:在学习中,使学生运用潜移的能力,自主的学习比长短的方法,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应用与扩展

  1、哪座房高?哪座房矮?

  2、哪条绳长,哪条绳短,3、比一比

  这三道题可以让孩子先讨论观察,然后再做题。

  四、小结:

  这节课谁能说说你有哪些地收获?

  教学设想:整节课从学生感兴趣的情景入手,创设一个问题情景,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交流、学习中找方法,同时又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是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6~98页。

  教学要求: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

  教具:实物投影,投影片,小棒18根。

  学具:每人准备小棒18根。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教师用投影出示课本P96~97的全景图。

  教师说明: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场面,从图中你看到什么?

  (让学生自己看图互相说一说)

  [此处从情境入手,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运动会上,学校为了给运动员解渴,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要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

  师:你们知道还有多少盒吗?互相说一说。

  (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学生可能出现三种算法:(1)数数法:1、2、3、4……12、13,一共有13盒。

  (2)接数法: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一共有13盒。

  (3)凑十法: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

  教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9加几,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新理念。]

  3.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9加几的。

  提问: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板书9+4)

  师:9加4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教师边提问边指导学生操作: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从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学生初步感知“凑十法”,并从中体验出“凑十法”是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师:谁能结合板书完整地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9+4的?

  4.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接着看图,运动会上有9个踢踺子的',还有6个跳远的,要求踢键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板书:9+6)

  师:9+6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每提一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对于9加几的问题,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通过操作,使学生进一步形成“凑十”的表象,再把表象转化为图式,及时内化为计算方法。]

  二、练习反馈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看图说意,并动手圈一圈,直接看图写出得数。

  2.看图列式。(“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会计算9加几了?

  学生每说一个算式,就让学生说出得数。

  [运用“做一做”中的题目,分层次进行练习,不仅巩固新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身体验9加几的思维过程,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题目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9加几)

  教师指出:今天我们学习的是9加几,计算9加几的题目,可以用数的方法,也可以用计算的方法。

  [教师的小结点到为止,不给过多的结论性的东西,不限制学生的算法。]

  四、课堂作业。(“做一做”第3题)

  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个别指导和帮助,也可以让学生借助学具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2.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3.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教学重点: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反应用.

  教具:教学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比赛激趣,提出猜想

  (1)、同学们,学习新课前,我们先来一个小小的数学热身赛。请大家准备好纸和笔。 (请看大屏幕,左边的两组同学做第一小题,右边的两组做第二小题,看谁做的又对又快,开始)

  7×28+7×72

  7×(28+72)

  (2)、评出胜负。(做完的同学请举手,汇报计算过程。可以看出右边的同学做得比较快,(问同学)你们有什么意见吗?这两道题有什么联系吗?)

  这两道题运算顺序不同,但结果相同,可以用一个等式表示:

  7×28+7×72=7×(28+72)

  (3)命名猜想。

  这位同学说的非常好,我们就先将他的这个发现命名为××猜想。(板书:猜想)

  二、引导探究,发现规律。

  1、我们下面就一起来验证一下这位同学的猜想在其它的题里是否也成立。

  2、商场 “五一”举行让利大折扣,王老师趁这机会去为参加校园歌手比赛的五位同学挑选服装,请看大屏幕:(出示情境图)

  (1)看到这幅图画,你了解到了什么信息?你想提什么问题?

  (2)你能用两种方法列出综合算式吗?

  (3)学生独立列式,教师巡视

  (4)交流反馈:你是怎么想的,怎样列式计算

  板书:65×5+45×5 (65+45)×5

  (5)观察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3、举例验证,进一步感受

  认真观察屏幕上的这个等式,你还能举出含有这样规律的例子吗?(板书:举例)

  把自己举出的例子在练习本上写一写,谁来说一说自己举的例子,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等号左右两边是否相等。(可举三个例子)轻声读这些等式,你发现了什么?

  4、归纳总结,概括规律。

  (1)现在谁能说一说这些等式有什么共同特点?(板书:总结)(运算顺序不同但结果相同)

  (2)刚才我们用举例的方法验证了××猜想,在举例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与结果不一样的例子?能不能举一个这样的反例。

  (3)看来这个规律是普遍存在的,××同学,恭喜你!你的猜想是正确的。这个规律在数学上叫做乘法分配律。(板书)

  (4)像这样的等式写得完吗?你能用自己的方式把这些等式中存在的规律表示出来吗?请同学们先在小组里说一说。

  反馈时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学生可能用语言描述,可能用字母表示……)

  用字母表示:〔a+b〕×c=a×c+b×c

  用语言叙述:两个数的各乘第三个数,可以把这两个数分别和第三个数相乘,再求和。

  (5)大屏幕出示关于乘法分配律的总结,学生齐读。

  三、探索发展,应用规律

  (1)、我们发现了乘法分配律,那么它对我们的计算有什么帮助呢?(板书:应用)(学生举例说)

  (2)对,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请同桌合作研究下面这些题目怎样计算比较好?请看大屏幕:谁来读一下题。

  (8+4)× 25 34 ×72+34 ×28

  (完后让学生汇报计算方法,重点说这两题都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四 、巩固内化

  1、 做“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填写,指名报,全班共同校对。

  明确:根据什么这样填写?第1题和第2题在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 做“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自己判断。然后请生说说判断的依据。

  3、 做“想想做做”第3题

  让每位学生都用两种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指名板演。

  明确:这两种算法有什么联系?符合什么规律?

  小结:通过长方形周长两种计算方法的比较,也说明了乘法分配律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也使我们看到,乘法分配律我们早已不自觉地在运用了。

  4、 做“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各自按运算顺序计算,指定两人板演,共同订正。

  提问:每组两道算式有什么联系?哪一题的计算比较简便?

  小结:有时是先乘再求和比较简便,有时是先求两数的和再乘比较简便,大家要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灵活对待。

  五、 总结回顾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9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能应用面积计算的知识解决铺地砖的实际问题,能从实际需要出发,合理地选择所需的地砖,能根据不同要求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作用与价值,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应用面积计算的知识解决铺地砖的实际问题,从实际需要出发,合理地选择所需的地砖,根据不同要求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面积计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1、学生每组准备一个圈尺。

  2、调查市面上的几种地砖的规格,计下它们的尺寸。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让学生说说装修住房客厅里一般铺什么,怎样知道要用多少块地砖。接着按教材提出任务。

  2.说明课题,并板书:铺地砖。

  二、小组活动

  1.提问:在客厅里铺地砖,首先要做哪些工作让学生相互讨论后在班内交流。说明需要知道客厅的长、宽和地砖的规格。

  2.学生汇报所调查的地砖的规格。

  3.出示客厅的长、宽和三种地砖的.规格。

  4.小组讨论。

  (1)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计算,然后汇报不同规格地砖块数的 计算方法和结果,老师可以板书出来。再引导学生按实际情况想到各是怎样拼接的,了解拼接太多就不美观。

  (2)提出美观要求,让学生讨论好的办法,每组计算后填表,然后在班内交流,得出比较好的办法。

  (3)提出四周铺15厘米的大理石条,让学生讨论要怎样计算。

  (4)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使得地板更美观?学生讨论后发言。

  三、测量、计算

  1.提出要在教室里铺地砖,必须做哪些工作,怎样计算的问题。

  2.分小组进行测量、讨论和计划、计算。

  3.各小组汇报每组的计划,在班内交流、比较。

  四、活动小结

  五、课外延伸

  运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为你的房间设计一个合理的铺地砖方案。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0

  教材分析

  1、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折扣和纳税之后的第三个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知识点,是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中最重要的问题,也是本章内容中的一个难点。

  2、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意义,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以及利率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学情分析

  1、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折扣和纳税这两个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将要学习的第三个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知识点。

  2、学生在学习这个知识点时的障碍点应该在于利息税的扣除和国债利息不扣除利息税上。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储蓄的意义:明确本金、利息、税后利息和利率的含义;掌握计算利息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积极参加储蓄,支援国家、灾区、贫困地区建设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难点:1、通过自主探索,了解利息的计算方法;

  2、利息税的扣除和国债利息不扣除利息税上。

  教学过程:

  一、课内交流、探究

  师:在储蓄的过程中,你搜集到哪些相关的知识?(学生分组汇报调查结果)

  (生汇报。开放的问题情景下,根据每组学生的差异,预计可能出现下列情况:(1)有关储蓄的一般知识,如储蓄的方式;(2)有关储蓄的相关概念,如本金、利息、利率、税后利息税的知识;(3)有关利息的'计算方法,如有的小组利率的含义推导出利息的计算方法;(4)、有关调查中遇到的困难、解决的方法和自己的感受)

  师:根据每组交流的情况给予相应的评价,并和学生共同整理储蓄的相关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板书: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二、创设情景、体验储蓄

  1、创设情景

  2、体验储蓄。根据刚才的汇报情况,安排教学过程。

  (1)学生拿出复制好的储蓄存款凭证进行填写。

  (2)学生活动,教师了解学生填写情况后,最后利用投影仪进行订正。

  (3)、充分联系生活,设置储蓄密码。

  (4)保管好存折或存单。

  师:储蓄完成以后,银行要给我们一个存单或存折,我们要牢记密码,妥善保管好存单或存折。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交流讨论,了解利息的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根据刚才的知识,如果告诉你两年的利率是2.43%,你能够求出张大爷储蓄到期时能获得多少利息吗? (学生分组讨论计算,汇报情况)

  2、学习利息税知识。

  师:大家都算出了应得的利息,但实际上张大爷他并不能得到你们算出的这些钱,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请大家看一下课本第99页最下面的一句话:“国家规定,存款的利息要按5%的税率纳税。”哪位同学能解释一下?

  生:就是银行多给的那部分钱的5%要上交给国家。

  生:就是只能得到利息的95%。

  师:对,存款的利息必须要按5%的利率纳税,纳税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在座的各位同学长大之后都要依法进行纳税。

  师:储蓄到期时,张大爷实际领取本金和利息一共是多少?

  生1:48.60×5%=2.43(元)

  1000+48.60-2.43=1046.17(元)

  生2:48.60×(1-5%)=46.17(元)

  1000+46.17=1046.17(元)

  生3:1000+48.60×(1-5%)=1046.17(元)

  师总结利息的利息计算方法。

  3、巩固新知:学生进行练习(教材第100页的“做一做”)

  (1)学生个人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2)学生个人汇报

  四、课后实践、体验储蓄过程

  师:请同学们课后把平时积攒的零用钱存入银行,在储蓄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你能想办法解决吗?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我们下节课继续交流讨论。

  五、课后作业布置

  课本练习二十三的第6、9题。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1

  设计说明

  圆的认识是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扩展。由直线发展到曲线,是知识的一个升华,一个质的飞跃,对新接触圆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本教学设计遵循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具体突出以下两点:

  1.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

  实践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之一,它能加深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操作机会,学生通过摸一摸、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等活动,获取圆的有关知识,掌握圆的基本特征,实现自主学习。

  2.在合作交流中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学生积累的知识、经验及个性差异会导致对知识理解的侧重点不同,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能够使学生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实现知识的建构。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重视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发现圆的基本特征,以及同一个圆中直径与半径之间的关系。在不断地交流、讨论、探究中明确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这样的设计能让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各种平面图形卡片 圆规

  学生准备 圆形实物 平面图形卡片 圆规 直尺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圆)关于圆,同学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请你们想一想,生活中你们在哪里见到过圆?(生自由回答)

  师: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课件出示教材57页主题图)

  师:圆把我们的世界点缀得如此美丽、神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寻其中的奥秘,好吗?(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身边各种圆形图案带来了美的享受,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自然而然地引出课题,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圆的欲望。

  ⊙探究感悟,掌握特征

  1.直观感受圆的曲线特征。

  师: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发了一个布袋,里面放了一些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卡片,闭上眼睛,你能很快摸出圆吗?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内的成员说一说。

  活动后汇报:你为什么一下就能说出摸到的是不是圆?圆和我们学过的其他的平面图形有什么区别?

  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

  师:请同学们再次闭上眼睛摸一摸圆的边,想象一下圆的形状。

  设计意图:通过摸圆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圆,通过想象、验证、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初步感知圆的基本特征。

  2.交流反馈,形成概念。

  (1)自学画圆。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认识了圆,那么,想不想把它画出来呢?

  老师引导学生每四人一组尝试画圆,看谁的方法多。

  (学生用手画,借助圆形物体画,用圆规画……)

  (2)尝试用圆规画圆。

  学生操作,每个学生用圆规在白纸上画一个圆。

  学生完成后,教师让学生每四人一组,把四个人画的圆放在一起,相互欣赏。

  师:欣赏完刚才四个同学画的圆以后,你们发现四个人的作品有什么不一样吗?

  (四个圆的大小不一样,画在纸上的位置也不一样)

  师小结: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不能改变,有针尖的一脚不能移动,旋转时要把重心放在有针尖的一脚上。

  (学生练习用圆规画圆)

  3.探索圆心。

  (1)明确圆心:老师示范画一个完整的圆,然后对照圆讲解:用圆规画圆时,针尖所在的点叫做圆心。

  (2)开展活动: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圆形学具,上下对折、打开,出现一条折痕;左右对折、打开,又出现一条折痕;换个方向再对折、打开,如此做几次,你们发现了什么?

  (这几条折痕相交于一点)

  师:这几条折痕相交的这一点在圆的中心,圆中心的这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引导学生在学具圆上标注圆心。

  (3)明确作用:同学们刚才画的圆的位置不一样,你们认为这是由什么决定的?

  同桌之间讨论后汇报。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借助分物活动,回顾并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除法竖式,掌握其书写形式,了解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

  2、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3、提高学生分析观察、推理、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体会除法的意义,学会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教具:

  课件。

  学生学具:

  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淘气和笑笑正在分苹果,他们遇到了一个数学问题,我们去帮帮他们,好吗?(大屏幕出示主题图)观看主题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学生提问题。

  二、学习新课,合作探究

  1、想一想、算一算。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入手,独立思考解决。 18个苹果,每盘放6个,可以放几盘,你会算吗?

  2、算一算、议一议。小组合作。在小组内讨论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小组汇报

  A组、利用数数的方法,一盘:6个,两盘:12个,三盘:18个。可以利用手中的小圆片摆一摆,在实物投影上展示摆小圆片的过程。(直观展示给学生。)

  B组、利用减法的方法:18-6-6-6=0

  C组、利用乘法口诀:三六十八

  D组、利用除法竖式的方法

  4、小组派两名同学,到黑板,一名演示竖式计算过程,一名讲解,每一部分表示什么?

  5、结合学生板书,教师补充,强调竖式的书写顺序:先写除号,再写被除数,最后在左侧写除数,商要和被除数的各位对齐。强调除法竖式每一部分表示的意思。

  6、指明说一说除法竖式每部分的意思,同桌同学练习说一说。

  7、试一试:进一步熟练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师强调书写竖式的顺序,完成第2页填一填,说一说

  182= 639=

  三、学中做

  1、元宵节快到了,小狗,小熊,小白兔在一起过节,他们分别带来了很多好东西,我们去帮他们分一分吧。完成第3页练一练第一题

  学生练习在小组内说一说除法各部分分别表示什么?

  2、完成圈一圈,填一填

  3、( )里最大能填几?

  3( )<25

  8( )<36

  7( )<29

  ( )7<36

  4、小黑板出示:错题解析

  四、质疑

  同学们对本节课的内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五、课堂检测

  84= 648= 819=

  集体订正答案,好的提出表扬。

  六、总结本课

  同学们,在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板 书 设 计:

  分苹果

  186=3(盘)

  竖式

  先写除号,再写被除数,最后写除数,商和被除数个位对齐

  教学反思:

  1、引导学生体验抽象除法竖式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表内乘除法时,利用乘法口诀已经能够在算式上直接写出得数。教材安排了18个苹果,每盘放6个,可以放几盘的分苹果活动,列举了四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分这些苹果,进而再由对除法竖式有一定了解的学生介绍竖式计算,并且把竖式中的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和分苹果的活动紧密联系起来。

  2、在探究中理解除法的试商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比较,培养学生质疑和创新精神,学会学习、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不足:这节课上得不够生动、活泼。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3

  一、学生基础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加减法意义、能初步看懂图意的基础上来学习一图四式的,再在一图四式的基础上掌握8和9的加减法算式。学生能从图中找出数据,但对于根据数据提出问题,就有一定的困难。之前,图画应用题,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接触,能根据提示找到数据,提出问题。但一图四式是要自己找出数据,自己提问题,这就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和想象力,在这一点上,学生还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本节课要低起点,逐步引导,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列出算式。

  二、作用

  一图四式是要揭示三个相关的`数之间的换算规律。掌握好了本课内容,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理解数与数之间的联系与特点。

  三、教学要求

  1、能说清一幅图所表示的三种图意。

  2、根据一幅图能熟练地列出两道加法和两道减法。

  四、教学片段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师:小朋友,我们学过的算式有哪些?

  2、指其中的一道算式,如:5+2=7,

  说:老师这儿有两种棋子,黑棋和白棋,你能用这些棋子来表示这道加减算式吗?

  学生摆完后,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用三应用题的三句话来描述。)

  学生说完题后,再问:这道题除了5+2=7,还可以怎样列算式?(提醒学生同一道加法应用题可以列出两道两加法算式:5+2=72+5=7)

  3、当学生说出减法算式时:如5-3=2时,

  也让学生上来用棋子来表示这道算式,并说一说棋子所表示的意义。

  4、学生上来用这些棋子编一道题,让其他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

  (二)、新授

  1、出示

  师:你能猜一猜老师所摆的棋子所表示的意义吗?

  请把你的想法用算式来表示,写在自己的纸上。

  2反馈:把学生所写出的算式写在黑板上,总共四道算式:

  5+4=99-5=4

  4+5=99-4=5

  3、根据算式说明图意

  1)、写的是5+4=94+5=9的小朋友举手,问:你是怎么想的?(说明图中的一种图意:

  求一共有几个棋子。)

  让尽量多的学生说出图意。

  2)、写的是9-5=4的小朋友举手,问:你是怎么想的?

  (已知白棋数,求黑棋数?)

  3)、写的是9-4=5的小朋友来说说:是怎么想的?

  >(已知黑棋数,求白棋数?)

  老师对以上三种图意的理解都予以肯定。

  小结:一幅图可以表示三种意义:白棋有5个,黑棋有4个,求一共有几个?我们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5+4=94+5=9;第二种:一共有9个棋子,白棋有5个,求黑棋有几个?我们可以列出:9-5=4;第三种:一共有9个棋子,黑棋有4个,求白棋有几个?我们可以列出:9-4=5。现在我们明白,像这样的一幅图,我们可以列出几道算式―――两道加法,两道减法。

  (三)、尝试练习

  出示56页的主题图

  1、看清图上是什么。问:你看到了什么?

  2、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根据问题列出算式。

  (学生的想象力很丰富,会想象出各种情境的应用题来,教师都予以肯定、表扬)

  (三)、摆一摆,做一做

  1、老师摆,学生写出四道算式。(一共有8个棋子)

  (1)、左边3个,右边5个。

  (2)、左边7个,右边1个。

  (3)、让学生上来摆这些棋子,还可以怎么摆,其他学生写出算式。

  2、四人小组合作,摆一摆,列一列、算一算。(每个小组9个圆片。)

  3、集体讨论得数是8的加法算式有哪些?第一个数是8的减法算式有哪些?分别把这些算式按顺序排一排。

  4、小组讨论按顺序写出得数是9的加法算式有哪些?第一个数是9的减法算式有哪些?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4

  教学内容:

  第一册第53—55页及练习八第2、3、4题。

  教材分析:

  1、关于直尺图两端的缺口。

  直尺图左端不画口是可以的,一年级的小朋友对小于0的数是没有感受性认识的,也没有过早涉及的必要。直尺图右端的口必不可少,要让学生初步感受到自然数逐1增长的规律,以及自然数个数的无限性。2、关于比较8、9的大小,通过点子图来比较,其目的在于认识7、8、9之间的关系,7在8的前面,7比8小,8在9的前面,8比9小。这种认识显然过于狭隘,应该让小朋友在更广的区间内认识9以内数的关系,这样,更进一步增强数感。学情分析:

  1、关于数数。

  前面已学习了7以内数的认识,对认识数的哪几个方面内容有初步的感知,有了数数、了解的顺序和大小比较等能力。重点让学生理解数自然数是一个一个地数。

  2、关于数的组成。

  对于数组成,学生在学前教育中已有基础,但大多流于死记硬背,而现在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分什么,如何有序地分,由其中的一组还能还能想到什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会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的个数,会认数、读数、写数;知道9以内的数的顺序,能正确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理解8、9的组成。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看一看、数一数、摆一摆、填一填、想一想、说一说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经历认识8、9的过程,感受8、9的组成,初步体会有序思考的方法,并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及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8、9的数数与认数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探索和发现8、9的组成,激发学生探究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欲望;在引导学生从8、9的一组组成想到另一组组成的过程中,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8、9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

  教学难点:

  学生会正确书写数字8、9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王大伯养了一群小猪,把小猪编了号,看,它们来了!

  1、这些小猪的编号各是几?一共有几头小猪?(课件:7头小猪跑着出来,身上有编号4、1、6、2、5、7、3)

  2、请你按编号顺序把小猪们排一排队好吗?你有几种排法?(1、2、3、4、5、6、7或7、6、5、4、3、2、1)你是按什么顺序来排的?

  3、王大伯又买了2头小猪,该编上什么号呢?(引出8、9)板书课题:8、9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8、9的含义及顺序。

  (1)摆一摆。

  师:你会用小棒来表示已经编上号的7只小猪吗?(学生操作)

  师:王大伯又买来一只小猪,这时是几只小猪?(板书:8)你还会用小棒来表示吗?你是怎么摆的.?(学生操作)摆成自己喜欢的图形。

  师:8号的小猪该排在队伍的什么位置呢?(学生说电脑演示)你是怎么想的?(板书:7<8

  师:王大伯再买来一只小猪,这时是几只小猪?(板书:9)你还会用小棒来表示吗?你是怎么摆的?(学生操作)

  师:9号猪要加入它们的队伍中,应该排在哪里呢?你是怎么想的?

  (2)说一说。

  看着整齐的队伍,你知道些什么?用8和一个数比大小,谁能说一说。用9和一个数比呢?

  (4)活动。

  教师活动:教师奖励小奖片给表现好的学生,先发7张,再发1张,问学生是几张?发了8张小奖片,再发1张,问学生是几张?

  学生活动:9名表现好的学生到前面。

  师:第8个同学指的是谁?为什么会出现2位同学呢?从左边数第9个同学是谁?从右边数起呢?(指名回答)从左数起的前面8个同学转个圈,从右数起的前5位同学先回到座位上。2、8、9的写法。

  (1)说一说8、9像什么?

  (2)师范写

  (3)学生在书上描写

  (4)学生互相欣赏3、8、9的组成。

  (1)9的组成。

  师:9只小猪都关在一个猪圈里太挤了,王大伯新建了一个猪圈,把9只小猪分别关到两个猪圈里,王大伯可能会怎样关这9只小猪呢?

  请你拿出9根小棒代替9只小猪,摆一摆,分一分,看看你有多少种方法?谁能想办法,分得又快又好。

  小组交流你的方法。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讨论9的组成的记忆方法:你有什么办法记住这些分法,把你的方法说给同桌听。(由一组想到另一组。同时老师整理改变板书:

  (2)8的组成(用小棒分一分)

  (3)完成“做一做“

  三、练习

  1、活动:同学们在学习中常用到尺子,请小朋友们拿出直尺找一找数学8在哪里?9呢?用尺子连一连,书上练习的第2题。

  2、小猪聊天猜年龄。(课件出三只小猪在猪里的情境)

  小猪一:我的年龄比7大,我可能是几岁?

  小猪二:我的年龄比9小,我可能是几岁?

  小猪三:我的年龄比6大,比9小,我可能是几岁?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5

  《三角形的认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理解三角形的定义、特性以及三角形高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一条高,认识三角形的三条高。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定义,了解三角形特性和画三角形的一条高。

  教学难点:三角形高的画法。教具准备: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

  三个头,尖尖角,其中奥妙真不少。(打一图形)

  看来同学们很善于动脑,那三角形到底有哪些奥妙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三角形的认识

  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画面:(屏幕出示)

  从这些图片上你看到最多的图形是什么图形?(三角形)为什么这些物体的这些部位要做成三角形?

  二、探究新知,形成概念。

  1、三角形的定义。

  (1)分类。

  师:现在老师想看看谁的眼睛最亮!下面的图形哪些是三角形?(多媒体出示6个不同的图形,让学生判断哪些是三角形?)1 2 3 4 5 7

  生:只有图3、5、7是三角形,其他图形都不是三角形。

  (2)概括定义。

  师指图:为什么你们认为这些图形不是三角形?

  生1:因为图1没有连起来。

  生2:图3有一条边弯了,不是线段。

  生3:图4是四边形,有四条边。

  师:那你们说说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小组同学先互相说一说。

  师:谁来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生1: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是三角形。

  生1: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三角形。

  师:围成和组成那个词更准确?

  师:谁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生2:有3条边、3个角的图形是三角形。

  师:谁还有不同的说法?

  生3:有3条边、3个角、3个顶点的图形是三角形。

  师:“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师板书: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3)概括特征(各部分名称)

  师:请仔细观察,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点?

  生: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3个顶点。(多媒体出示: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3个顶点。)

  (4)字母表示。

  为了表达方便,我们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这个三角形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

  2、三角形的高。

  (1)找相应的顶点和对边。

  师指图:请大家仔细观察,A点的对边是哪条?(Bc)B点的对边呢?(Ac)c点的对边呢?(AB)

  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对口令游戏”,好吗?比如老师说顶点A点,你们说出对边Bc;老师说对边Bc,你们就说顶点A。

  (2)三角形的高。

  ①理解三角形高的含义。

  多媒体出示情境图:现在有一只小蚂蚁想从A点向对边Bc走,请同学们帮小蚂蚁想一想走哪条路最近?为什么?

  师:谁来说一说小蚂蚁走哪条最近?

  生??

  师:为什么你认为这条路最短?

  生:垂直线段最短。

  师: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师:这条垂直线段是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的一条垂直线段,在这里它有一个特定的名称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师: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做三角形的高?生??

  师指图中另外的两条线段追问:这条是三角形的高吗?为什么?这条呢?(多媒体演示把其余两条线段擦除。)

  ②画三角形的高。

  师:大家还记得怎样画“垂线”吗?那么三角形的高又该怎样画?想不想试一试?请同学们试着在练习纸上画三角形的高。

  学生独立试着画高。

  师:谁来说一说怎样画三角形的高?生??

  (3)延伸:认识三角形所有的高。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三角形有几条高?

  师:三角形另外两条高是怎样画的。(多媒体动态演示画三角形3条高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三角形的3条高。)

  3、三角形的特性。

  (1)引入:观察画面,发现问题。

  师:我们了解了这么多有关三角形的知识,那么三角形有什么作用?欣赏一组画面(多媒体播放电线杆、自行车、篮球架等三角形应用的图片)

  师:为什么这些物体的这些部位要做成三角形?三角形有什么作用?

  生: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师:真的吗?我们来做实验验证一下好吗?

  (2)动手操作发现三角形的特性。

  师:两位同学都轮流用手拉一拉,说一说有什么发现?生:四边形容易变形,不稳定。三角形不容易变形,稳定。师: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3)回应“特性”的引入。

  师:聪明的人类正是运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创造出这些牢固、美观的物体,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希望同学们长大后,也当一名优秀的设计师,设计出更牢固、更美观的物体。

  (5)解决生活问题。

  师:谁能应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帮助老师解决这个问题?故事引入:一只小兔和一只小猴在围篱笆,小兔子坚持这样围,而小猴子坚持这样围。你们同意谁的做法,为什么?

  师:我们怎么帮助小兔子使它的篱笆更牢固?

  三:全课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思考题:怎样把容易变形的四边形固定住?

  四、练习题:

  填空

  1.由( )围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三角形有( )条边,( )个角,具有( )性。

  2.从三角形的( )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作三角形的( )。

  3.任意三角形都有( )条高。

  小法官

  1、有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

  2、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

  3、三角形可以作出三条高。( )

  4、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都具有稳定性( )

  五、板书设计:

  认识三角形

  三角形的定义:有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三角形的特征: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三角形的作用:稳定性

  六、课后反思:

  如何正确地理解并画出三角形的高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什么学生在画高的时候经常会出现错误,经过认真分析与思考后,我发现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在于学生对于“高”的定义没有理解,他们不能正确地找到顶点及相应的对边,学生的操作是在模仿中进行的。因此我利用三角形先帮助学生找顶点及相应的对边,分散三角形“高”定义中的难点。然后让学生“帮小蚂蚁找最短的路线”,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具体的问题,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逐步理解三角形“高”及相应的“底”的定义。接着启发学生回忆画“垂线”的方法,放手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画三角形的“高”,以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教师再板演画“高”的过程,强化画“高”的方法,培养学生画“高”的技能。最后让学生通过“猜想”“推理”,感知三角形不同的高及相应的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