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学设计>《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时间:2024-07-22 11:57:3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典诵读》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经典诵读》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2、结合背景,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通过联想和想象,赏析诗歌。

  3、背诵诗歌。

  【教学重难点】

  1、朗读并背诵诗歌,要分清节奏,读准重音,读出感情。

  2、激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积累创造思维的体验。

  3、通过想象和联想品味诗歌的意境和内涵,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明确目标

  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七言绝句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韵等方面有严格的格律要求。诗体起源于南朝乐府歌行或北朝乐府民歌,或可追溯到西晋的民谣,定型、成熟于唐代。自唐代以来,名篇佳句很多,咏史、怀古、议政事、抒抱负、诉幽怨、说友情……题材多样,精彩纷呈,七言绝句在诗歌各种体式中是最受欢迎的样式之一。

  今天我们学习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四首七言绝句。

  【设计意图】

  本环节用从简短介绍七言绝句导入,让学生大略知晓七言绝句的历史及特点,快速明确学习内容的大体定位及方式。

  二、读四首诗

  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吟诵诗歌,是解读诗歌的途径,也是理解诗歌的前提。看看谁能将这四首诗吟诵出诗的味道来!

  1、读准字音

  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诵读这四首诗歌,没有把握读准的字音要圈画出来。

  (生自由读诗后交流生字)

  课件出示:

  寂寥(liáo)

  春朝(zhāo)

  碧霄(xiāo)

  戍(shù)

  夜阑(lán)

  潼关(tónɡ)

  2、读出节奏

  (1)自由朗读,体会节奏。

  (2)根据指导,读出节奏。

  课件出示:

  七言绝句节奏:按意义可划分为“四三”,如“一夜征人/尽望乡”。也可以按节奏可划分为“二二二一”,如“唯见/长江/天际/流”;或“二二一二”,如“闻道/龙标/过/五溪”等。

  (3)听读,明确节奏。

  听名家朗读录音或教师范读,学生标注出朗读节奏,并尝试朗读。

  (4)齐读,体会节奏。

  3、学习吟诵

  古人吟诵是先有曲调的,虽有曲调,但不同于唱歌,因为吟诵的曲调是不固定的。也就是说,同一首诗可以用不同的曲调来吟诵。我们应先吟准字音,吐字清晰,做到所谓的“字正”,再通过拖音,使声腔饱满,做到所谓的“腔圆”,字正腔圆是对吟诵的基本要求,以此来感受诗歌的韵味。

  (1)标注韵脚。

  课件出示:

  ①用“○”标示出这四首诗的韵脚。

  ②写出每首诗所押的韵。

  ③韵脚在朗读的时候,是有拖音的。试读出每首诗的韵脚的韵味来。

  预设

  课件出示:

  秋词(其一)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我言秋日/胜春。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巴山夜雨/涨秋。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尚思为国/戍轮。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

  潼关

  [清]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秋风吹散/马蹄。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

  (2)指名范读,体会吟诵方法。

  (3)学生比赛吟诵,读出韵味。

  师小结:教育家叶圣陶曾对吟诵做出过以下要求:“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能够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我们可以通过反复地吟诵,不断地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不断地加深对整首诗的理解,逐渐感悟诗歌的节奏美、韵律美,还可以加深对作者创作情境的体会。

  【设计意图】这四首七言绝句格式整齐,音韵和谐,适于学习简单的诗歌吟诵方法。本环节从韵脚切入,通过吟诵,体会韵味。适当补充相关知识,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在体会中学习,提高语文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赏四幅画

  1、描绘画面

  师:通过吟诵,这四首诗在同学们的脑海中展现出怎样的画面呢?试着用语言描述出来。

  提示:可以结合诗歌下面的解读注释,还可以发挥联想、想象,运用修辞手法。

  (生自由描述画面)

  2、展示交流

  师指导:可多角度描述,加入想象成分,但是基本内容必须来自诗歌。

  预设

  课件出示:

  《秋词》(其一):自古以来,文人骚客都悲叹秋天萧条,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飘浮。一只仙鹤排开云层扶摇直上,便引发我的诗情飞上云霄。

  《夜雨寄北》:你问我何时回家,我回家的日期定不下来啊!我此时唯一能告诉你的,就是这正在盛满秋池的绵绵不尽的巴山夜雨了。

  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们一起坐在家里的西窗下,共剪烛花,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那该多好!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穷居孤村,躺卧不起,我不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哀伤,心中还想着替国家戍守边疆。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声,就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潼关》:久远的高高云层就聚集在这座雄关之上,秋风阵阵吹散嗒嗒的马蹄声。那从群山中冲决而出的黄河,尽管已奔入辽阔的平原,但仍嫌拘束似的在不断冲击着河岸;而西去的群山,虽然走向与黄河相反,但仿佛也在力戒平坦,一峰更比一峰高。

  师小结:诗歌是优美的,语言凝练,我们描摹的语言总显得苍白无力,难以透彻地传达诗中的意蕴,更让我们体会到诗歌的美妙。

  【设计意图】诗歌就是一幅画。本环节旨在让学生通过描述画面,达到理解诗意、体会意境的目的。结合第六单元所学的联想与想象,学生可以有多种描述。核心点是训练学生结合注释和相关资料对诗意有自己的理解。

  四、明四种情

  师:这四首诗歌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呢?

  提示:可以抓住诗歌中典型景物即意象分析,也可以抓住表达情感的关键词分析。

  (生自由交流,师点评,引导生运用适当的方法解读诗句)

  预设

  课件出示:

  (1)《秋词》(其一):

  ①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古人悲秋和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乐观的心境。

  ②“排”字写出了飞鹤搏击长空的豪情壮志,抒发了诗人奋发进取的豪情,这正是诗人虽遭贬,却绝不消沉的顽强意志的生动体现。

  ③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作者借飞鹤冲天的形象表明心志:在厄运面前决不低头,要积极奋发向上。

  (2)《夜雨寄北》:

  ①诗的开头两句用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绪和对妻子深深的思念。

  首句起笔以“君”直呼对方,以独特的视角勾画出一幅夫妻相思、温情脉脉的画面。这句诗的独特之处在于诗人以错位的视角写相思之情,即对方未必真有信寄来询问归期,而是诗人设想妻子思念、询问归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直写自己当时所处的环境,也就是写景。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特定的环境:巴山,秋夜,大雨倾盆。作者对这个环境做了较为具体的描写,不仅写了天上所下之雨,而且写了池中所积之雨。通过写实的景物,使人仿佛感受到了当时孤独、凄凉的气氛。这无尽的秋雨使人心烦,盈盈的池水令人情满,自然作者的内心情感也汹涌难平。“涨秋池”的岂止是滂沱的秋雨和池水,分明是作者在不眠之夜对妻子无限思念的.感情波涛。

  ②三、四句是虚写未来。诗人在秋雨绵绵之夜,触景生情,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丰富而自然的联想来表现他们夫妻的恩爱之情。诗人在此选取了两种情态:一个是动态“共剪”,一个是语态“却话”。“共剪西窗烛”,具体细腻而又无限传神地描绘出了一幅良宵美景图,一个“共”字极写了亲昵之情态。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

  (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①这首诗以“痴情化梦”的手法,深沉地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的精神,向读者展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

  ②一、二两句,“僵卧孤村不自哀”叙述了作者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僵、卧、孤、村”四字写出了作者此时凄凉的境遇。“僵”字写年迈,写肌骨衰老,“卧”字写多病,写长期卧床;“孤”字写生活孤苦,不仅居处偏僻,而且思想苦闷,没有知音;“村”字写诗人贫困村居,过着荒村野老的凄苦生活。这四字写出了作者罢官回乡后寂寞、窘迫、冷落的生活现状。“尚思为国戍轮台”是对“不自哀”这种精神状态的解释,前后照应,形成对比。作为一个年近七旬的老人,诗人仍有“为国戍轮台”的壮志,让人肃然起敬、感慨扼腕。

  ③三、四两句,诗人因“思”而夜不能眠,不能眠就更真切地感知自然界的风吹雨打声,由自然界的风雨又想到国家的风雨飘摇,由国家的风雨飘摇自然又会联想到战争的风云、壮年的军旅生活。这样听着、想着,辗转反侧,幻化出特殊的梦境——“铁马冰河”。“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一腔卫国壮志只能形诸梦境。“铁马冰河入梦来”正是诗人日夜所思的结果,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英雄气概。

  (4)《潼关》:

  首句写潼关雄踞山腰,下临黄河,形势十分险要;次句写作者行经此地,马蹄声声,被秋风吹散,点明时间和旅程;三、四句写黄河浩浩荡荡以及潼关境域内的山峦起伏。全诗虽都在写山水,却是诗人感觉中的山水,让人强烈感受到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师小结:古人作诗常精心选择一些典型物象来体现主观情感,这就是意象。诗歌中通过意象表达情感的方法需要大家在长期阅读中仔细揣摩。通过景物描写、借景抒情含蓄表达情感,也是诗文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上面诗歌中的“巴山夜雨”“风吹雨”就是这种手法的运用。当然,理解这样含蓄的情感,得联系诗人生平和他写诗时的处境分析。

  【设计意图】本环节根据初中古诗词教学要求,适当学习通过分析意象、借景抒情等手法理解诗歌,学习初步赏析诗歌,品味诗歌。

  五、知四种人

  师:了解作家的生平、主要的人生经历或者看看他的其他文学作品,你会对诗人有更全面的认识。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我们学习的四首诗歌,你从中读出了四位怎样的诗人?

  (必要时教师对材料进行解读,以帮助学生理解材料)

  课件出示:

  材料一: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刘禹锡《始闻秋风》)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淘沙》(其八)]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刘禹锡《杨柳枝词》(其一)]

  材料二: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材料三: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十一月四日。陆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当时诗人已经68岁,虽然年迈,但爱国热情丝毫未减,日夜惦念报效国家,可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诗人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材料四:

  清朝同治四年(1865),谭嗣同出生于北京宣武城,其父谭继洵时任湖北巡抚。光绪元年(1875),谭嗣同10岁时,拜浏阳著名学者欧阳中鹄为师。在欧阳中鹄的影响下,他对王夫之的思想产生了兴趣,受到了爱国主义的启蒙。他读书务求广博,好讲经世济民的学问,文章写得很好。《潼关》这首诗是诗人十多岁途经潼关时所作,当时诗人随父赴甘肃上任,途径陕西潼关,被北方特有的壮阔背景所震撼,有感而发,写下了此诗。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预设

  课件出示:

  材料一(解读刘禹锡):

  《始闻秋风》这首诗写得昂扬高举,格调激越,具有一种振衰起废、催人向上的力量。

  就诗意看,《浪淘沙》(其八)和《杨柳枝词》(其一)这两篇作品均简练爽利,晓畅易解,但深入品读,便会领悟到一种傲视忧患、独立不移的气概和迎接苦难、超越苦难的情怀,一种奔腾流走的生命活力和弃旧图新、面向未来的乐观精神,一种坚毅高洁的人格内蕴。

  材料二(解读李商隐):

  李商隐的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

  材料三(解读陆游):

  诗人有着复杂的思想情感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诗歌中展现了诗人一生的心愿,倾注了诗人满腔的悲慨和无奈: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陆游的诗歌是一代志士仁人的心声,是南宋时代的民族正气。

  材料四(解读谭嗣同):

  《潼关》里诗人把自己的精神投射到了高山、大河之上,在高度的审美愉悦中,诗人已与高山、大河进入了同一状态,彼此相融,浑然不分,而这“犹嫌束”“不解平”的黄河、高山,既是诗人傲岸不羁、雄奇磊落胸怀的写照,又是诗人特有的冲决罗网、奋发昂扬的心态的外化。

  而谭嗣同的《狱中题壁》体现了诗人的爱国情、凌云志,诗人坚信自己仍顶天立地、绝不服输,不改少年时的志气。

  结束语:几千年的文化积累,是我们民族的财富,我们有义务继承和发扬下去。诗歌传承的是语言,更是一种情怀,一种精神。愿同学们能在诗歌的滋养中茁壮成长!

  【设计意图】本环节提供作者所作的其他诗歌及背景材料,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引导学生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读诗方法,拓展诗歌阅读的视野,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理解分析能力。

  六、背诵默写诗歌

  背诵并默写这四首诗歌。

  (师指名生背诵,全班集体背诵并默写)

  【设计意图】本环节重点落实背诵。背诵是学习古诗文最根本的方法,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可使记忆牢固。用不同形式背诵,确保当堂成诵,并落实在笔头上,才能产生扎实有效的记忆。

《经典诵读》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古诗词,乐于阅读的习惯。

  2、培养学生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3、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习惯,一边读一边想。体会诗词的意思。

  4、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古诗的意思。

  5、具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学习制定规划,每天固定阅读时间不少于10分钟;养成与同学交流资料与讨论的习惯,在交流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

  教学重点:

  1、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文。

  2、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古诗的意思。

  3、具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学习制定规划,每天固定阅读时间不少于10分钟;养成与同学交流资料与讨论的习惯,在交流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

  2、培养学生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教学方法:

  指导读、小组诵读、全班诵读、成果展示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古诗文是五千年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以它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浩如烟海的优秀文化中一直闪耀着灿烂的`光芒。

  它语句铿锵,极富韵味;语言表达简洁含蓄,极富美感,千百年来传诵不衰,深受人们喜爱。积累古诗文,不但可以开阔视野,增进知识,丰富想象,同时还能从古诗文中开智慧之泉,养浩然正气,立奋发之志,为将来的成就奠定基础。让我们赶紧穿行古诗文王国中吧,去唐诗、宋词、元曲......中,领略祖国文化的瑰丽多姿。

  板书:古诗文诵读

  二、搜集古诗,分类诵读

  师:经过我们的学习、搜集,我们积累了许多的古诗词,经过划分大致可以分成“闲情”、“友情”、“亲情”、“乡情”、“爱国情”五部分。

  第一部(闲情)

  1、儿歌《春晓》,全体朗诵《春晓》带入诗境(多媒体展示)

  《春晓》? (唐? ?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师:伴随着甜美的童音独唱,惊醒了熟睡的人们,让我们一起欣赏《春晓》。

  2、看图诵诗

  师:一曲儿歌《春晓》,为我们展现了悠闲、恬静多彩的生活画卷。

  神奇美丽的春天景色,能不叫人惊叹于大自然的造化神工。

  看,各小组的小画家们给我们带来了诗人笔下的自然风光图。

  ① 一小组:(出示图)双飞的燕子,夹岸的柳树,这画面描绘的是宋朝诗人徐府的——《春游湖》(小组成员齐背)

  ② 二小组:(出示图)这一池的碧叶,映日的荷花,使我们想起了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名句———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组成员齐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③ 三小组:(出示图)夕晖晚照,枫叶流丹。下面由三小组背诵杜牧的——《山行》(小组成员齐背)

  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④ 四小组:(出示图)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我们小组为大家带来柳宗元的——《江雪》(小组成员齐背)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小结:在诗的语言中,我们感受着文人们悠然适意的闲情。在诗的语言中,我们感受着文人们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第二部(友情)

  师:“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让我们吟诵着动人心魄的友谊诗篇,去寻找生活和学习中的知己吧。

  (背诵篇目:《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芙蓉楼送辛渐》、《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小结:在诗的语言中,我们感受着朋友们之间的鼓舞与鞭策。

  人的情感世界可谓千姿百态,在人类美好感情的百花园中,有一支尤为鲜艳芳香的花卉。那就是最炽热的,最深挚的,最无私的亲情。

  第三部 (亲情)

  《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请听女声小合唱《游子吟》,播放《游子吟》(唱诵结合)

  旁诵:(A)听,一支淳厚深挚的母爱颂歌唱起来了

  (B)没有谆谆叮咛,没有涟涟别泪,一片母爱的纯情凝聚在临行缝衣那无声的场景之中。

  师:一首《游子吟》深深地拨动了人们的心弦,赢得了千百年来无数读者的强烈共鸣。

  第四部(乡情)

  师:短短的诗句,透着浓浓的亲情。淡淡的忧愁,遥寄深深的思念。“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这是思乡游子绵绵不断的情思。那古老深厚的乡土故园之情,牢牢地根植于人们的心田。

  在思乡的诗句中,以李白的《静夜思》最为出名,让我们一起来表演朗诵吧。

  1、表演朗诵《静夜思》

  《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女同学齐诵《回乡偶书》

  《回乡偶书二首》(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第五部(爱国情)

  师:谁不爱故乡,谁不恋故土,这是一种儿女对母亲般的关心思念。

  祖国是故乡的延伸,“家国”两字从来就是紧密相连的。

  当国家遭受战乱之时,诗人们拿起手中的笔,写下了一首首激昂慷慨的爱国诗篇。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捧出的无疑是一颗为国捐躯的拳拳赤子之心。下面请各组的同学背诵爱国名篇名句。

  1、背爱国诗句《示儿》、《己亥杂诗》、《夏日绝句》等 。

  《示儿》(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已亥杂诗》(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出示爱国名句齐读。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文天祥)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3)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唐·李百药《元景安传》)

  3、出示作品(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齐读)

  三、智勇闯关

  1、名篇名句接龙

  师:采菊东篱下

  生:————————

  师:独在异乡为异客

  生:————————

  师: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生:————————————————

  2、古诗趣味填空

  (1)几处早()争暖树?

  (2)惊起一滩()

  (3)枯藤老树()? ? ?

  (4)北风吹()雪纷纷

  四、课堂总结

  古诗词是中国文学的光辉起点,对后代文学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所以说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因此,我们在今后的阅读学习中要多积累、多运用,立志为传承民族文化而努力奋斗。

  让民族文化激励我们前进。

  五、作业

  阅读唐诗、宋词、元曲,分类诵读。

  板书设计:

  古诗文诵读

  闲情

  友情

  亲情

  乡情

  爱国情。

《经典诵读》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诵读,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

  (2)引导学生从形象入手,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3)帮助学生了解有关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思想。

  教材分析

  诵读欣赏中选择了三首唐诗,都是与景色与关,诗人通过对景色的描写,来抒发个人的情怀,表达各自的豪情壮志。

  教学设想

  通过多读来领会诗歌的意境,通过对意象的把握来理解诗歌感情。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望岳》

  一、导入。

  大家都知道五岳之首的泰山吧?你能否用词、短语或语句来描绘你印象中的泰山呢?(出示视频及图片,请同学们自由发言。简单点评后转入杜甫的《望岳》)

  二、板书课题,指名简介作者。

  我们学过很多杜甫的诗篇,下面我首先请一位同学将杜甫介绍一下。屏幕展示: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人称诗圣;其诗被喻为“诗史”;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其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三、品读诗歌

  (一)朗读诗歌

  1、配乐诗朗诵《望岳》(出示视频和音频材料)。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古诗的诵读节奏。

  2、全体学生配乐齐读。(古筝曲)

  3、学生推荐朗读,其他学生点评。

  4、教师范读,学生轻吟。

  (二)解题

  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诗人由远望到近望,由细望到想象将来登岳远望之景,全诗以“望”字贯穿全诗,“望”字成了全诗的线索。在望岳的过程中表现了作者惊叹、赞美、陶醉、豪迈之情。

  (三)逐句理解诗歌

  “岱宗”两句。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四)再次品读诗歌,理解景色的特点,感悟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1、在理解诗歌意思的基础上再次朗读诗歌

  学生在配乐下自由朗读诗歌,同桌之间相互交流,看谁读的最有诗意。

  2、作者为什么产生如此的情感呢?他惊叹什么,又赞美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因景而生情,这是客观因素;有没有作者的主观因素在里面呢?当时诗人二十几岁,这也是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诗中哪两句最能体现?这两句诗中还蕴含了一番哲理,即:只要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高峰,就能俯视万物。

  四、总结。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能找到他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么?

  学生自由发言。

  第二课时《钱塘湖春行》

  一、导入。

  钱塘湖即杭州西湖,是我国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唐宋以来,写西湖的诗篇多得难以统计。如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等。这首诗以即景寓情见长,写诗人骑马浏览中所见到的西湖早春风光,使人觉得生意盎然,如亲见一般,真不愧为名篇。

  二、感受诗歌

  诗人是骑马游西湖,所以诗里提到了“游踪”,但诗里写游踪跟散文不一样,是用不着作细致交代的,要仔细想想才看得出来。试诵读全诗两遍,然后说说诗人的游踪。(从孤山的北面到湖东的白堤)

  问:我们说这首诗写的是早春景象。,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呢?(早莺、新燕、乱花、浅草)

  问:“湖面初平”写的是怎样的景象?(春水初生,湖面水位上升,与堤平。)为什么说“云脚低”?(“云脚”,指下垂的云,水位上升,湖面上的云自然显得低了,这是早春景象。)讲:杜甫有句云“日脚下平地”,形容太阳落山;李贺有句云“露脚斜飞湿寒兔”,形容露水下落之状。脚,有下垂义。

  问:“几处早莺”有什么含义?(莺不多;如多,当为“处处”。)为什么“争暖树”。(余寒犹在,鸟儿也想晒太阳。)莺不多,燕子多不多呢?(“谁家”犹言某家,“衔新泥”者,始筑巢也,可见也不多。)莺是春天的歌手,燕是春天的信使,莺燕不多,故为早春。这两句专写鸟儿。

  问:第五、六句写了什么?(花草)为什么说“乱花迷眼?(诗人在马上观花,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便有迷乱之感。)这样写,跟诗题有关吗?(暗切题中“行”字)写浅草有什么用意?(草初生,故,“浅”,也是早春景象;“没蹄”,也是暗切题中“行”字。)

  问:最后两句是怎么结住全诗的?(用抒情方式)作者在全诗中流露出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诗中哪一个词最能概括这种感情?(“最爱”)

  师归纳:前六句景中有情,后两句情中有景。全诗情景交融。

  三、总结。

  这首诗的题意主要在一个“行”字上,“行”字写得好,才能见出骑马游春的乐趣。但西湖面积太大,行程太长,所以诗人只截取其中一段来写——从孤山寺的北面写起,至白沙堤止。开头写“湖面初平”是孤山寺所见之景;中间写游程中所见;最后用“绿杨阴里”写白沙堤之景,这样,读这首诗,我们自然就有了随着诗人饱览西湖早春景色的感觉。

  第三课时《登飞来峰》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看过黄山上的飞来山吗?……你们觉得奇怪不奇怪?山上为什么会有如此的一座山呢?今天我们来看王安石是怎么看的?

  二、朗读《登飞来峰》

  1、教师范读,学生轻吟。

  2、全体学生齐读并背诵。

  三、在教师的点拨下品味全诗。重点品味蕴含在诗中的哲理。

  1、本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点拨要点:

  首句点明了地点,第二句紧承首句而来。通过具体的描写,进一步突出飞来山上“千寻塔”之高。一二句都是铺垫,在此基础上,诗人自然地写出三四句: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光,只是因为身在最高的层次。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2、本诗是一首哲理诗,其中的哲理是如何揭示出来的?

  点拨:①哲理是从具体的情境中自然提炼出来的。

  ②哲理是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加以表达的。即哲理的诗化,诗化的哲理。

  ③由学生谈谈对这两句蕴含深刻的诗的理解。

  四、质疑活动

  1、《登飞来峰》前两句,后两句的侧重点各是什么?

  2、“不畏浮云遮望眼”中的“浮云”在古代诗歌中常被用来比喻谗佞之类的小人或其他消极事物。王安石此时还没有受到什么挫折或打击,应该说他的心境是积极的,但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

  3、诗人借登飞来峰观赏景色,阐明了一个怎么样的哲学道理?同时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要点提示:表面意思,站得越高就愈加不会被浮云遮住视线,可以看得清、看得远;深层含义,有成就大事业的胸怀,才能不畏惧谗佞小人或其他消极事物)

  五、讨论活动,边讨论边板书

  ①②描写景物——充满生机

  ③④抒发情怀——踌躇满志

  六、小结: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作于王安石29岁时。这是他出世以来,初显才能,胸怀抱负的时期,表达了诗人踌躇满志的情怀。全诗将写景与抒怀紧密结合起来,从而突出了诗的主题。

  板书设计

  望岳钱塘湖春行登飞来峰

  杜甫白居易王安石

  远望湖水

  望近望早早莺早春美好景色①②描写景物——充满生机

  凝望春花、草对早春的`喜爱之情③④抒发情怀——踌躇满志

  想象绿杨

  诵读欣赏教案

  编写人:竹西中学钮谞源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诵读,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

  (2)引导学生从形象入手,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3)帮助学生了解有关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思想。

  教材分析

  诵读欣赏中选择了三首唐诗,都是与景色与关,诗人通过对景色的描写,来抒发个人的情怀,表达各自的豪情壮志。

  教学设想

  提点学生注重情景交融,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让学生通过景色的描写来把握作者的感情思想。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望岳

  一、导入

  运用图片展示法,电脑上展示东岳泰山的照片,让学生谈谈自己观看的感受。或者是请到过泰山的学生谈谈自己旅游的感受。由学生的感受引入课题杜甫的《望岳》。

  二、学生读诗歌,确定全诗的着眼点

  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看看作者是怎么描写泰山的

  2、请同学朗读诗歌,其他同学点评他的停顿有没有,有没有读出泰山的气势。

  3、听范读,在听的过程中确定诗歌的着眼点在哪里。

  明确:着眼点是题目“望岳”中的望字,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泰山进行“望”,从而描写泰山的雄伟。

  三、了解诗歌内容

  1、学生借助工具书,自己疏通诗句,了解诗意。

  2、全班交流回答,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句意。

  四、品读诗歌

  1、诗人描写泰山雄伟的目的在哪?结合创作背景谈谈你的认识。

  杜甫是在科举不第游历时,见到泰山,并写下此诗。全诗没有一点落第后的颓废消极,而是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出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尤其是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2、再次齐读诗歌,不仅读出诗歌的气势,更要读出作者的旷达胸怀。

  3、感受诗人的写作艺术

  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绝唱,谈谈这首诗除了气势外还有什么地方岁吸引你,指出来并说明理由。

  1)、炼字。钟--将大自然人格化、拟人化,把大自然写的有情有义。割--从山的北面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割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2)、哲理美。3)、虚实相生

  4、学生课堂上背诵诗歌

  第二课时钱塘湖春行

  一、导入

  初一的时候我们学习过《早春呈水部八十八员外》,这首描写早春景色的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春景的,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二、了解诗人,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于穆宗长庆三年(公元823年)任杭州刺史时写的。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在西湖早春盛景中无比喜悦的心情。

  三、读诗歌,明诗意

  1、学生相互朗读诗歌,读出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2、教师分句,讲述诗歌的大体意思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这两句是近景,从大处落笔,写诗人行径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天光水色。“初平”写春水漾满湖堤。“云脚低”写远望白云朵朵,似与湖水相接。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是近景,写高处,写莺、燕的动态。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它们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初春生机勃然的感觉。“诗眼”在“早”“新”两个字上:“几处”而不是“处处”,“争暖树”是说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云歌唱,可见是“早莺”。“谁家”而不是“家家”,“啄春泥”则是刚刚开始筑巢,可见是“新燕”。这都是早春特有的景象。诗人以很轻的疑问语气叙述这些景象,不是实问,也不是存疑,而是对早春景色情动于衷的喜悦。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也是近景,写地上的花草,写人们骑马游春的陶醉感。走马看花,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好像花儿也在与诗人游戏。春草虽茂,但却不高,也才刚刚没过马蹄。这是作者对景物入情入微地观察,将游春人也融入春色来写了。这两句透出诗人游春的舒感。

  4)“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这两句略写湖东的白沙堤,在绿杨荫里更是美不胜收。诗人在这儿完全陶醉了,留连忘返了。这两句写诗人游春非常尽兴。

  3、品味作者感情

  整首诗虽然是写景,但却也融进了作者浓浓的感情在内,表现了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四、拓展延伸

  与《早春》对比阅读,看看诗人的选意象的不同点,共同点,学生课上自由交流,课后与老师讨论。

  第三课时登飞来峰

  一、导入

  我们祖国的名山是数不胜数的,每个省市几乎都有一座名山,前面我们感受到了杜甫眼中的泰山,今天让我们再来领略另一座山的风采。那就是黄山上的飞来峰。

  二、读诗歌,解诗意

  1、听老师范读,学生注意停顿

  2、学生朗读诗歌,争取诗歌

  3、请同学朗诵诗歌,其余同学在听的过程中脑海中想象飞来峰的奇景

  4、电脑上展示图片,看看与你感受到的景象是否相同

  5、老师讲解诗歌大意。

  三、品读诗歌的哲理

  这首诗除了写景之外,更是一首著名的哲理诗,尤其是诗歌最后两句,在议论中阐述哲理。你从这里都读出了哪些哲理呢?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四、总结

  这是一首登高览胜之作。后两句议论结合写景,显得非常自然。以“浮云”为喻,反衬诗人对当时保守势力的蔑视;“不畏”二字,道出“身在最高层”的独特感受。

  板书设计

  望岳钱塘湖春行登飞来峰

  景——雄伟写法:情景交融景充满生机

  情——旷达议踌躇满志

《经典诵读》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通过比较阅读赏析古诗。

  2.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能积累一定的爱国古诗。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最近我们课外诵读的都是有关表达诗人爱国情感古诗词,爱国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诗词中,诗人或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或表现诗人对民族前途命运的热烈关切,或抒发自己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洋溢着浓郁的爱国主义激情。下面就请各小组,选这一类别的诗背一两首。

  (二)复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示儿》

  1.过渡:本学期,我们学过的诗中就有表达诗人爱国之情的(出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示儿》)

  2.请你走进诗人的内心,感受他们的悲喜,自由诵读。

  (三)研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题临安邸》

  1.过渡: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两首爱国古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题临安邸》

  2.小组内可以选择一首研读,你们准备怎么研读呢?3.小组讨论。

  4.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

  5.指导朗读:金兵横行,遗民泪尽,国破家亡,生灵涂炭,这是何等凄凉,何等悲惨的生活呀!当你感受到这一切时,你的心情怎样?把你的感受读进古诗里。

  6.过渡:那些令人心凉的南宋权贵干什么去了?研读第二首诗的同学们一起告诉大家。

  7.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

  8.指导朗读:看到他们这样烂醉如泥,我们怎能不担忧啊!读

  看到他们这样纸醉金迷,我们怎能不焦急啊!读看到他们这样醉生梦死,我们怎能不愤慨啊!读

  四、对比诵读

  1、当两首诗同时出现在我们面前,当你看到南宋权贵的醉,再看到北宋遗民的泪,你有什么感受?你想读哪首诗?(指名读)失地的百姓们度日如年、望眼欲穿啊!齐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杭州的权贵们正歌舞升平、醉生梦死呢!齐读:《题临安邸》 总结:今天学完了两首古诗,你有什么收获吗?

  六、拓展

  1.像这样忧国忧民的诗人还有很多,他们留下了很多千古绝唱?张老师课前给你们准备了四首,请自己选择一首研读。

  2.全班交流。

  今天我们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小组合作研读古诗,再自我研读,有所收获这就是研究性学习。

  七、作业

  课后请一个小组选择一个主题,然后收集一些古诗词研读,把你收集到的古诗词和研究收获记录下来。

《经典诵读》教学设计5

  一、教材分析

  《虞美人》在新编教材中位于必修上册的古诗词诵读部分,这个部分的学习有利于高中生古代诗文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声情并茂地吟咏、诵读诗歌,在古典诗歌的音乐美的熏陶中,深刻理解作品的情感《虞美人》这首词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写得凄婉悲凉,深刻地表达了李煜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而且这首词篇幅短小,有古歌新唱,易于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二、学情分析

  17岁的学生,正值青春年少,作为00后的一代,伴着新思潮,新科技成长的一代,整体而言活跃而感情激越,喜好接受视听资讯,但同时感性过多,理性不足。因此引导学生了解李煜文章的特点,了解他复杂的人生经历和感悟。努力通过本课,做到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感受古代诗词的魅力。

  三、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1、了解李煜生平及作品风格,感受词作的艺术魅力及其艺术价值。

  2、鉴赏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真挚的情感美,动人的音乐美。

  3、诵读词作,赏析重点词句,把握艺术技巧,提高词的鉴赏能力。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寻找意象,感悟意境,培养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

  理解、把握作品中蕴含的亡国之痛与故国之思。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赏析重点词句,把握艺术技巧,提高词的鉴赏能力。

  难点:鉴赏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真挚的情感美,动人的音乐美。

  五、教学方法:

  诵读法 点拨法讨论探究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流程

  ①导播放音乐几多愁二胡乐曲

  让学生在二胡乐曲中进入情境,幻灯片放映导入内容。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一个面容憔悴的君主。在古都金陵即将沉陷的时候,这位风流天子,缓缓地站起身来,脱去那件金光闪闪的龙袍,出城跪降。随后,在宋兵的辱骂声中,北上汴梁,过着被软禁的囚徒生活,当他在汴梁挨过了三个年头之后,当他过完42岁生日的那天晚上,当他命歌伎唱过一曲最为绝望的诗歌之后,当喝完宋太宗赐来的毒酒之后,便倒地而亡,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那么,大家知道他是谁吗?

  他就是南唐后主李煜。

  ②讲授新课

  介绍词的发展知识: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①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② 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最为常见。

  ③ 词按字数分成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一)知人论世情感共鸣

  强调:百代词宗,千古一帝。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的词的风格可以975年被俘分为两个时期。前期的词风格绮丽柔靡,主要描写富丽堂皇的宫廷生活和风花雪月的男女情事;后期词由于生活的巨变,他写出了一首首泣血绝唱,如《虞美人》,《浪淘沙》《破阵子》等,凄凉伤感,意境深远,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 行本色。李后主拙于治国,在词中犹不失为南面王。一一清.沈谦

  (二)划好节奏,自由朗读,读出属于你的情感特征

  诗歌诵读技巧:

  ①“音读”:字准句清,音正腔圆,语调控制得体。

  ②“意读”:读书声中见人物,读书语气中见事态,读书语调中见变通。

  ③“情读”:字字含情,句句融情,篇中洋溢着情感,以一己之情与作者之情共鸣、共振。

  ④“美读”:追求形象美、形式美、韵律美、情趣美。

  合作探究:每6人一组,通力合作完成自主学习的任务。要求:

  所有同学必须参与讨论,小组之间比一比,哪个小组完成得最快最好!小组里谁贡献最大!大家有20分钟时间

  七、情读,具体研习:

  问题探究1:春花秋月,美景当前,谁人不怜,但李煜为什么希望他们结束呢?

  参考答案:春花秋月确实是美好的事物,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景色,但是这些曾经美好的景色在词人心中已经改变了颜色,原来的锦衣玉食,“春花秋月”的美好生活于亡国之君李煜,却偏偏勾起他伤心的回忆,只能增加一个阶下囚的无限悲伤,所以,见到春花秋月的无休无止,反而觉得烦恼,希望这些美好的事物早点结束。

  写作手法:乐景写哀情为全文定下了低沉凄凉的情感基调

  问题探究2.往事具体指什么?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

  参考答案:做帝王时的一切的快乐的事情

  物质层面:锦衣玉食后宫佳丽。精神层面:欢乐自由尊严安全感等

  问题探究3.“东风”是什么意思?“又”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东风:春风。

  又;点明了他降宋的时间又过去一年,时光在流逝,季节在变化,这些都引起作者无限感慨:生命短暂,复国无望,所以很自然发出哀叹

  我:

  问题探究4词两次提到“月”,大家说说月有什么特殊的含义?(试举带月诗词名句)

  参考答案:怀念亲人,怀念故乡之意。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一张九 龄《望月怀远》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精讲点拨

  (三)问题探究5为何选择“雕栏玉砌”这个意象?“只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改变的仅仅是人的容颜吗?

  参考答案:雕栏:雕花的栏杆玉砌:白玉一样的台阶

  李煜用雕花的栏杆,和白玉一样的台阶,代指帝王的豪华的宫殿。

  这里是李煜最熟悉的地方,留下他无数次的欢歌笑语和许多美好的回忆。那富丽堂的宫 殿,应该依然存在吧,所不同的是物是人非,宫殿依旧,而他已从一国之君变成了阶下囚。作者借雕栏玉砌表达自己对故国的思念。“只是”含有一种叹惋语气,表达了物事人非的无限感叹,改变的不仅仅是人的容颜,还有人的身份、地位、感受等

  问题探究6六句词有三组对比,反复对比宇宙永恒不变和人生短暂无常。请问哪几句写宇宙?哪几句写人生?

  参考答案:(宇宙永恒不变)(人生短暂无常)

  春花秋月一如烟往事 小楼东风一故国月明雕栏玉砌一已改朱颜

  问题探究7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写愁?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这种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还有哪些写愁的诗句?

  参考答案:比喻。这种愁犹如滔滔江水,一泻千里,绵绵无尽。

  抒发了作为一个亡国之君李煜过着屈辱的 生活,人生的愁思,故国灭亡的遗恨就像滔滔的江水,绵绵不尽。

  表达效果:化抽象为具体,将抽象感情具体化形象化

  写愁的诗句:

  问题探究8这首词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1.乐景写哀情(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2.比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对比(宇宙永恒不变)(人生短暂无常)

  春花秋月一如烟往事 小楼东风一故国月明雕栏玉砌一已改朱颜

  4.虚实结合

  实写:物是(自然永恒)虚写:人非(人生无常)

  (四)当堂训练:我看李煜

  (一)从职业上看,他既是国主,又是词人

  1、成功的词人(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

  2、失败的政治家(生活奢侈豪华、沉浸于声色犬马、不务正业,从他作

  品的内容可体现这一方面:他的作品前期主要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恨,后期主要表现他的思乡之情、亡国之恨,而这种“情”这种“恨”又主要体现在对过去生活的怀念)。

  (二)勾践与李煜

  同是亡国之君,他们两人的做法却大相径 庭。

  勾践:反省自己,制定策略,卧薪尝胆,东山再起

  李煜:留念过去,纵情声色,胸无大志,被赐而死

  就其根本原因,勾践还想当国王,李煜选错 了职业。这是由人生观的不同造成的。如果是你你如何选择?

  八、教学反思

  文学作品主要以写人为主,写人的作品又是 以写情为主。李煜是一个情感丰富的词人,他的词主要体现了一个“情”字。这首词是以写“愁情” 为主的成功之作,教学时,不仅要分析词人是怎样使抽象的“愁”形象化,还要触类旁通,举一反 三,让学生知道对“愁”的描写是多样化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如以上事例),选择的角度不同,“愁”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形象也就不同,学会借助自然景物表达自己的情感。

《经典诵读》教学设计6

  设计理念:

  让孩子走近《三字经》,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并以此为起点,开始对传统经典的追寻,进而了解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并凭借此课,体现校本经典特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文背文。

  2、掌握有关诵读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3、学会简单地运用三字经。

  过程与方法:训练为主,做到参与面广;加强诵读,说勤学成才的故事。

  情感与态度:

  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热爱,明白勤学好问、有所作为,人生才有意义的道理。

  行为与习惯:

  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多读经典,多加积累。学习经典中的积极之处,好好做人做事。

  学情分析:《三字经》一课,将厚重的中华文化溶入儿童的阅读理解过程之中,给儿童以浸润,给儿童以重染。这课不仅是学生对具体文字的感受,更是对中华文明的感知,对中华民族气节的启蒙教育。虽然这些字词理解起来有难度,但只要读熟了,记住了,就能为今后更好的理解、领悟、印证打下了基础。

  教学准备:《

  三字经》为人处事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出《三字经》:

  李老师知道我们四(1)班的同学都很聪明,所以我设计了一个知识竞赛来比一比谁的.知识多,好不好?

  出示课件:

  1、哪些书伴随古代孩子成长?

  2、“玉不琢”的下半句是什么?

  3、我国历史上,谁教子有方,五个儿子个个金榜题名,做官清廉能干,美名传扬,被当时人称“燕山窦氏五龙”?

  4、“悬梁”、“刺股”、“囊萤”、“映雪” 分别指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位勤学之士发奋读书的情景?

  你知道在哪本书上可以找到这些答案吗?对了,答案就是《三字经》。

  二、简介《三字经》。

  幻灯出示,师配乐读。

  既然《三字经》那么好,我们赶快去学学吧。

  三、学习《三字经》。

  (一)读文:

  1、请你自由地读读纸上的三字经,要特别注意那些多音字。

  2、谁愿意试试看,当众读一读?个别读,正音。

  3、老师也想来读,请你当听众,可要听仔细了!

  4、谁也读读看?充分的准备是成功的前提,老师再给你们一个机会,赶快再练练。学生读完后再指名读。

  (二)找特点:

  1、读了《三字经》,你发现它有什么特点吗?

  交流特点(1):是啊,三字经三字一句,四句一组,朗朗上口,还押韵呢,如唱儿歌,那就让我们一起边拍手边念吧!

  2、还发现它有什么特点吗?

  交流特点(2):《三字经》中还有许

  既有趣,又对我们很有帮助的历史典故。

  看看,你在经文中找到了哪个故事?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看,这么小,就懂得尊敬兄长,让我们一起来夸夸他。

  看图夸孔融。

  谁能来背一下?

  我们一起来背!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经典诵读》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的内容,体会作者对春天的描绘与热爱。

  2.朗读课文,感受春天的美好。了解古诗大意。

  3.背诵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感受春天的美好。背诵这两首古诗。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师:你能背哪些古诗?

  指名背诵,表扬鼓励。

  2.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两首古诗。

  二、学第一首古诗

  1.师板书:春晓。

  师:谁会读?(指名读,请小老师读)

  2.师:谁已经会读了?请他读一读(表扬)。

  3.听老师读,说说你听到了什么?

  4.听录音,跟着读(两遍)。

  5.再听老师读一读,自己轻轻地读一读。

  6.师生合作读,一人读一行(生提出不懂的字词,师揭示,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大意。)

  7.生看图,师讲古诗大意:春意绵绵好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猛然一觉惊醒来,到处是鸟儿啼叫。夜里迷迷糊糊,似乎有沙沙的风雨声,呵风雨风雨,花儿不知吹落了多少。

  8.师:谁已经背出来了,请来试一试。(看图试背,师表扬鼓励)

  9.齐背古诗

  三、学第二首古诗

  1.板书:咏柳(指名认读)

  诗得作者是谁呢?(贺知章)师板书。

  会背的站起来背一背(表扬鼓励)。

  2.听录音,想想你听到了什么?

  3.请小老师领读古诗(两遍)。

  4.听录音,跟着读(注意停顿)。

  生质疑问词,师揭示,生试讲古诗大意。

  5.生看图,师讲诗意: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装饰成的,下垂披佛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你可知道这细嫩的`柳叶是谁裁剪的吗?就是那锋利如尖刀的二月春风啊!

  6.指名背诵古诗。

  四、复习巩固

  1.男生、女生分别朗读两首古诗。

  2.指名背诵。

  3.小组开展背古诗比赛,选出优胜者,表扬鼓励。

《经典诵读》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并背诵这两首古诗。

  2.初步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在初步了解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熟练地背诵。

  课前准备:将两首古诗抄写在黑板上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二、学习古诗

  (一)《碛中作》

  1.释题,简单介绍诗人岑参。

  2.自由读

  3.指名读

  4.男女生合作读。

  5.简单了解每句诗的意思:

  我远远地离开了家乡,来到西地边陲。广阔的沙漠一直延伸到天边;骑着马儿向西走,仿佛就会走进蓝天。月儿圆了又缺,缺了又圆;离家不觉已有两月时间。今天夜晚,我们将在哪里宿营?平坦地沙漠一眼望不到边,没有绿树,没有鲜花,更没有人家居住地袅袅炊烟!

  6.小组读

  7.同桌读。

  8.指名试背

  (二)《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1.读题目,理解题意,告诉学生丘员外就是指丘丹。

  2.自读古诗,注意属的读音。

  3.指名读,理解幽人就是指隐居的'人,即丘丹。

  4.逐句理解诗意:

  秋天的一个晚上,我想起了在山间隐居的老朋友.思绪万千。在凉爽宜人的秋月下.我边漫步边低吟着诗句。料想远方的山中,也应是秋色满目:黄叶洒满了一地,松果扑、扑地落下。隐居避世的朋友恐怕还未安睡吧?也许他也在思念着远方的我。

  5.多种形式读

  6.试背

  7.作业布置

  8.背诵这两首古诗

《经典诵读》教学设计9

  学习目标:

  通过朗读,学习烘云托月的手法;品味含蓄隽永的语言,提高文学的审美情趣。

  课前学习:

  1、了解作者巴金及作品《家》的主要内容。

  2、摘录有关名著中自己喜爱的写眼睛的精彩段落。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由学生喜爱的名著摘录导入,要求读出自己喜爱的语段及评述推荐理由。

  过渡: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许多作家刻画人物又岂能不重彩点睛呢,下面就让我们再一起领略巴金笔下的《一双明亮的眼睛》吧!

  二、感知课文,探究文笔之妙。

  请你用喜爱的方式朗读这段选文,感知内容。读后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探讨这段选文的精妙之处。先小组交流,再组织集体评价、点拨。

  师:琴是巴金在长篇小说《家》中塑造的一位具有反封建新思想的少女形象。选段着重描写了她的一双明亮的眼睛,热情歌颂了这位先进的.女性。

  选段共五句话。第一、二、三句采用了烘云托月的写法,用衣着打扮、发式脸型、眉毛鼻子来烘托所要描写的眼睛。从粗到细进行勾划,以美烘托美,把琴的一双大眼睛突出地显现在读者面前。第四句用夸张的手法,写她那双明亮的大眼睛。这眼睛不仅给她脸庞增加了光彩,而且使整个房间“明亮”多了。通过眼睛之亮,实写了她思想、智慧的闪光。语意含蓄隽永。这句为选段的中心句,最后一句以众人的视线加以渲染,得以强化。这优美而传神的语言,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句子,读来真是妙不可言。

  三、赏读课文,在读中品味自己喜爱的语言,直至成诵。

  方法:师范读,明确感情基调——学生自由朗读——赏析读(读出我的至爱,并加以分析,并结合评价,学会有感情地读)——熟读成诵。

  四、延伸读

  结合课前收集,在小组中展示,互相交流自己喜爱的选段,再选取典型句,组织集体品读。

  五、课后学习:

  欣赏并积累教师课前摘录的有关描写眼睛的几个语段。

  投影展示:

  “她的眼睛更尖锐了,像吃草的畜生,眼睛里仿佛有一块锈了的铜……”(高尔基《不平常的故事》)。

  “她的眼睛是蔚蓝色的,像最深的湖水。”(安徒生《海的女儿》)。

  “啊,你看,你看,她的眼睛!啊,你看,那是不能用言辞来形容得出的,那是不能用文字来形容得出的!她是那么莹黑,,那么灵敏,那么柔媚呀!她见了我,把眼帘低垂下去了,眼睫毛是那样的浓密,那样的鲜明,那样的富有生命呀!”(郭沫若《喀尔美萝姑娘》)

  “长在她那瘦削而苍白的脸上的那双眼睛,显得深邃而动人,好像她的焦点总没有落在眼前的人或物上,而是落在更远一点的什么地方,给人一种若有所思的梦幻般的感觉。”(张洁《谁生活得更美好》)

  点评:本教学设计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借助课程资源进行教学,并注意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赏读方法,进行诵读欣赏。赏读的过程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由生活到文本,再由文本到学生生活,书生朗朗,形式多样而有层次。在读中品味语言的妙处,在读中转化并提高了学生的知识与赏读能力,也在读中培养了学生亲近文学热爱文学的情感。

《经典诵读》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让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

  《蒹葭》塑造了一个不懈地追求心上人的执著的形象。教学中,对诗中所表达的男女纯真爱情既不能回避,也不可过分渲染,要把握好讲授的分寸和尺度。

  教学重点:

  1.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思想感情,能够顺畅记诵、翻译。

  2.掌握起兴的手法及重章叠唱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

  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通过歌曲《在水一方》和诗歌的比较,感受美。并能由此归结出本文写作特色。

  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情景导入课文。

  采用问答法、小组讨论法、比较法和图表演示法学习课文。

  教学媒体:

  使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精华,是中国文化的宝藏。伤情离别,吊古怀今,社会生活,政治风云,无不在诗词中体现。任凭时光流逝,岁月更替,古老的诗词仍以它无限的魅力超越时空。品中国古典诗词,无不让人沉醉心迷。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这首诗歌,再一次用诗歌滋润我们渴求的心灵。(放幻灯片1)

  二.解题

  请打开课本p165,指导看注解6。

  三.朗读欣赏

  1.用心听朗读(课件视频播放朗读)

  把自己认为应该注意的生字画出来

  2.在读的过程中你认为哪些生字词应该注意的,说一说。(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认为学生应该掌握的生字词多媒体展示。并集体读两遍。

  4.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或摇头晃脑读或浅吟低读或高声畅读。

  5.集体朗读。要求学生体会诗的感情,读出诗的感情。

  四.诗意理解

  1.教师讲解疏通每章诗重点词语。

  2.学生发挥联想想象,谈谈对诗的理解,再现诗的美丽画面和优美意境。(自由发言,各诉己见。幻灯片8)

  3.教师点评。展示自己的理解。师生共赏。(诗歌赏析投影显示)

  秋风轻轻吹拂,芦苇飘摇着柔柔的腰肢。我的心如霜如露,似梦似幻——我到哪里去追寻你呢?你总是若即若离,日暮时分飘飘然泊在我的心湖上。

  河水清清,碧波荡漾,我仿佛看到了你在临水梳妆。解挽柔长的秀发垂落水里,河面波纹里流动着是你娇羞的容颜。

  我远远地望着你,想要追寻你。你和我只有这一水的距离吗?我沿着堤岸寻你,踏过泥泞沼泽涉过碧荷池塘,却总是找不到你的方向。

  芦苇抽穗,芦花飞扬,冰冷的河水,无情地流淌,让心儿荡起双浆,寻遍每一寸岸,寻遍每一处沙汀,只见白鹭向天飞,不知伊人在何方。

  白露结霜,浓雾迷茫。思念的泪光里,总有你温婉的身姿。是幻觉吗?你是一朵清莲,在我的心湖里悄然绽放。我只能隔岸望着你——可望而不可求。那淡淡的忧伤啊,“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经典诵读》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结合图画和注释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想象《望天门山》描述的画面。

  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诗意和诗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作者乐观豪迈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了解诗文大意,体会诗中的`意境。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

  二、初读诗文,扫清学习障碍

  1、自由读诗文。

  要求:读准字音,不错字。

  2、指名朗读。

  3、师生共同评议。

  3、自由读诗文,把不懂的地方划下来。

  4、学生质疑。

  (天门山:今安徽省东梁山和西梁山的总称。

  楚江:古代长江中下游地属楚国,因此流经这里的长江为楚江。)

  5、对学生不理解的字词及时解决,不理解的诗句板书在黑板上。

  三、自主探究,深入体会

  1、小组交流。

  借助注释,学生小组讨论,尝试弄懂诗句的意思。

  2、指名回答。

  (两岸清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联系学生游三峡来进行体会。同时体会课题中的“望”)

  3、教师小结。

  4、自由朗读诗文

  要求:把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读出来。

  5、指名朗读

  教师及时指导朗读。

  四、背诵诗文。

《经典诵读》教学设计12

  设计意图

  七上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包括《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四首绝句。与第一单元“四时之景”主题下的《古代诗歌四首》相比,这四首诗都是唐代诗歌,形式短小,题材丰富,或即景抒情,或行军感怀,或征人思乡。在学生借助旁批和阅读提示自主诵读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开展整合教学:

  一、感知形式。四首绝句中,有三首七言,有一首五言。七言相对于五言,信息量增大,表意更丰富。以《峨眉山月歌》为例,如果前两句变为“山月半轮秋,影入江水流”,似乎很精炼,但缺失了地名,作者远行时对故乡的眷恋情感就弱化了,后文的地名也缺少贯通一气的呼应。绝句的特点是前后两句的“宛转变化”,《峨眉山月歌》前两句写月下景,后两句写诗人的行中意;《江南逢李龟年》前两句对仗,叙述往事,后两句写景中感慨当今;《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前两句用联想写个人,后两句用想象思家国;《夜上受降城闻笛》前两句以视觉写边塞之景,后两句以听觉抒征人之情。形式的异同,在朗读中感受比较,不求全面,促进背诵熟记为要。

  二、比读意象。“立象以尽意”,意象是诗歌的最小单位,想象描绘诗中之“象”,揣摩品析“象”中之意,是学习古典诗歌的重要方法。《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阅读提示中说:“欣赏诗歌要特别注意体味核心意象”。这提醒我们,意象、意象群、核心意象这些术语在初中起始阶段就应该作为教学内容。学习这四首诗歌,可以从阅读提示这句话入手,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知其他三首诗歌的核心意象。四首诗歌分别以“月”和“花”为意象,但色彩似乎有别。“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故乡的秋月高悬头顶,影入江流,陪伴诗人远行。这含情脉脉的月亮该是温暖的淡黄色;“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空寂边塞的月亮,让沙漠如雪,让空里流霜,这冷如霜雪的月亮该是灰白色的吧。“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战火纷飞,生灵涂炭,那簇簇盛开的菊花,大概也是惨白容颜;“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草长莺飞,落英缤纷,江南最美的时节,遇故人思往昔,此情此境,片片飞“红”更让人悲哀。唐诗中写“月”写“花”诗句众多,例举吟诵,整合归类,可以让学生习练品析核心意象的方法,同时也积累了经典诗句。

  三、比较情感。四首诗歌中,李白和岑参的思念是显而易见的,“思君不见下渝州”“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李益的思念也是明晰的,“一夜征人尽望乡”,这思念时间持续久,波及范围广;杜甫的思念则欲诉语噎、戛然而止,“落花时节又逢君”,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勾起无限回忆。李龟年曾经因歌喉名动京师,他最好的舞台在长安;杜甫胸怀大志,他那“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人生舞台也应是长安。“又逢君”之后,诗人省略了多少对盛世的追思、对青春抱负的感喟。“思”,是四首诗歌的共同情感,思故乡友人、思盛世年华、思和平故园、思中原家乡,一种思念多样情愁。谁的思念更深重?细细品读诗歌的用词炼字,李白的思念中有昂扬,杜甫的思念中有悲凉,岑参的思念中蕴藏豪壮,李益的思念则凄哀苍凉。唐代诗人的思念是丰富而磅礴的,与之相比较,宋词里的思念就显得狭小而缠绵了。

  【课型特点】

  积累型群诗教学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诗歌,利用阅读提示和旁批,初步理解诗意和作者情感。

  2.联结比较,学习品析核心意象、揣摩用词炼字等方法把握诗人情感。

  3.积累经典意象及相关诗句,了解唐诗绝句抒情特点。

  【教学重难点】

  联结比较,学习品析核心意象、揣摩用词炼字等方法把握诗人情感。

  Part.02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介绍学法

  前面我们学习了《古代诗歌四首》,感受了诗歌中的四时之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古典诗歌,学习的方法是比较,可以比相同,也可以比不同。大家先自由读一读四首诗,看你能不能发现他们的相同之处。

  二、初读求同,积累常识

  1.自由读诗,说形式之同。

  预设:同为唐诗;同为绝句;三首同为七言,都有景物描写。

  引导学生读好标题,读清七言和五言的节奏,读出韵脚拖音。

  (屏显,共读)

  绝句之法要婉曲回环,删芜就简,句绝而意不绝,……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若于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流之舟矣。——杨载《诗家法数》

  绝句在第三句要有变化,是一种规律。——孙绍振

  再读诗歌,看一看这四首诗歌是不是都符合这一规律,每首诗歌三四句与前两句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引导学生感知“变化”,帮助学生找规律,促进积累记忆。

  预设:《峨眉山月歌》写月、写景→写人、写情

  《江南逢李龟年》叙事、忆往昔→写景、写眼前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写个人、感孤苦→写故园、想家国

  《夜上受降城闻笛》写视觉之景→写听觉、抒情

  2.以一带多,找核心意象。

  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勾画对“故园菊”的赏析:很快,诗人又从这种自我感伤中走出来,联想到故园的菊花——它们在沦陷的都城,应该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虽然没有主人欣赏,孤寂而凄凉,但也一定不负秋阳,在断壁残垣间竞相绽放。欣赏诗歌要特别注意体味核心意象。

  (屏显,共读)

  意象,是指意中之象,即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意的景、物等客观物体。

  核心意象是指在诗文众多意象中,凸显情感、突出主旨或统领叙事的意象。

  共读,初步了解,不深究。

  再读其他三首诗歌,你觉得它们的核心意象分别是什么?

  预设:其他三首诗歌的核心意象分别是月、落花。

  三、比读意象,积累名句

  1.比较异同。

  《峨眉山月歌》《夜上受降城闻笛》的核心意象都是月亮。如果给两首诗中的月亮涂上颜色,你觉得它们的颜色相同吗?你会分别涂上什么颜色?结合诗意说一说。

  预设:《峨眉山月歌》中的月是淡黄的暖色,《夜上受降城闻笛》是冰冷的银白或灰白色。两首诗歌核心意象同为月亮,但色彩不同,温度不同。

  2.积累诗句。

  在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历程中,“月亮”逐渐成为诗人寄托自己对亲人、对故乡思念的固定意象。你还知道哪些诗中的`月亮也是表达思念的?

  (屏显,创设情境让学生说读)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思念是一张网,常常在我们孤独、失落时悄悄蒙上心头。当我们背起书包,告别自己的小村庄到学校开启一周的寄宿学习生活时,我们会想起李白的……(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当我们羁旅外地,想念自己的家乡亲友的时候,抬头望月,我们会想起李益的……(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引导学生反复改写诗句,内化对诗意的认知。

  四、比较情感,品味字词

  1.阅读提示中说,《峨眉山月歌》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结合诗歌题目,我们可以把“思君不见下渝州”中的“君”理解为月亮,无论友人还是月亮,都代表着故乡。《峨眉山月歌》的核心情感是思念,思友人;《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的核心情感也是思念,思故都。你觉得其他两首诗歌的核心情感是什么?结合阅读提示说一说。

  预设:《夜上受降城闻笛》是征人思家乡,《江南逢李龟年》是诗人思盛世。

  2.在灿若繁星的唐诗群体中,表达思念的诗歌数不胜数。同样是思念,四位诗人的思念谁的更深重?各有什么特点?结合诗中词句说一说。

  引导学生品析《峨眉山月歌》中的动词“流”“发”“向”“下”,体会思念中的昂扬进取之情,引导学生补写《江南逢李龟年》“又逢君”后面的人物言行,体会“又逢君”中思盛世的深沉悲叹,引导学生品析《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的“怜”,体会思念中对和平的期盼,《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的“一夜”“尽”,体悟思念之久之深广。

  课堂小结:

  (出示“思”的篆文字形)思,古人造字的时候,表示用头脑考虑,用心灵感受。世间万千风景,身边诸多事物,入心入脑的那些人、事、物、景才沉淀为“思”。让我们诵读诗歌,走进唐代诗人的思念;凝视生活,常思自然万物的情味。

《经典诵读》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2、结合注释大致了解诗意,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运用读、写、唱、画、演等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古诗,展示自己对诗的理解,感受诵读经典的乐趣,并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古诗,大致了解诗意,感受诵读经典的.乐趣,并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书写、绘画材料;

  教师准备:课件、古诗阅读材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与朋友、亲人分别是一件痛苦的是事。尤其路途遥远、分别后不知何日能再相见时,更让人依依不舍、痛苦万分。小朋友们,你们经历过吗?谁来说一说?

  2、古代的诗人们是如何表达这种难分难舍的情感的呢?这节课我们来诵读几首千古传唱的送别诗。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打开诵读材料自由读,教师巡回指导。

  2、指名读,教师纠正读错的字音。

  3、集体读。

  三、结合注释,大致了解诗意,体会诗歌情感。

  1、结合注释,大致了解诗意。

  2、小组内交流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3、集体交流。

  4、指导感情诵读。

  四、诵读古诗,感悟升华

  1、选择其中一首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写、唱、画、演),诵读古诗。

  2、小组内交流、展示。

  3、集体交流。

  五、课堂小结:

  诵读经典诗篇,我们感受到诗歌;畅游在诗海中,我们收获颇丰。让我们大声地诵读这几首古诗吧!

  板书设计:

  唐诗选读送别诗(读、写、唱、画、演)

  诵读材料

  1、青门柳

  作者: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2、别董大

  作者: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3、易水送别

  作者: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4、送杜十四之江南

  作者: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5、送朱大入秦

  作者:孟浩然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经典诵读》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读课文能读准字音,注意停顿,不拖长腔。

  2、读好带问号和带感叹号的句子。

  3、指导长句子的朗读,正确断句。

  4、拓展读16课中的问句和感叹句。

  【教学重、难点】

  1、读好带问号和带感叹号的句子。

  2、指导长句子的朗读,正确断句。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1、多媒体动画课件。

  2、蚂蚁、睡莲、蜻蜓、萤火虫图片和头饰各一套。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出示蚂蚁图片,在一个夏天的夜晚,有一只顽皮的'小蚂蚁,它在公园的池塘边玩耍,一不留神,小蚂蚁掉到了池塘里,接下来,会发生怎样的故事,你们想知道么?(想)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个故事吧! 2、 播放视频,这个故事是咱们课本中的哪篇课文?

  板书课题:15 夏夜多美 教师指导读课题

  二、讲解1—7自然段

  1、下面,请把语文书翻到第64页,自读课文1—7自然段,读完了举手示意老师。

  2、指名读1—7自然段。看图片中小蚂蚁的表情,体会它伤心、难过的感情。

  3、这篇课文里有许多问句和感叹句,看看这些句子你能读好么?先自己试着读一下。指名读句子。

  4、大屏幕出示对话,这七个自然段里有睡莲和小蚂蚁的对话,谁来读睡莲和小蚂蚁的话,只读引号里的部分。指导读出不同人物的语调:小蚂蚁细声细气,睡莲亲切。

  三、讲解8—13自然段

  1、小蚂蚁想回家,他是怎么回去的呢?请同学们自读8—13自然段。

  2、指名读8—13自然段。这里的“飞机”指什么?

  3、出示长句子,画出停顿。

  这部分课文里有两个长句子,而且没有标点符号,看看这样的句子怎么读。/表示长时间的停顿,|表示短时间的停顿。

  4、出示对话,分角色朗读。

  来看看睡莲、蜻蜓、小蚂蚁说了些什么吧!

  四、还有最后3个自然段,请同学们自读14—16自然段。

  1、指名读14—16自然段

  2、小蚂蚁终于到家了,看它笑得多开心啊!读出高兴的语气。

  3、出示:最后一句,稍加点拨。多美

  五、再听朗读,闭上眼睛想象。

  故事到此结束了,咱们再来听一下这个动人的童话故事吧!听的时候请你闭上眼睛想象故事的画面。

  六、分角色朗读课文

  找四位同学到台前来读四个角色,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来读旁白。

  七、同学们读得可真好,咱们不仅要会读这一篇文章,还要会读这一类的文章,

  来看看16课《要下雨了》里的问句、感叹句怎么读。指名读句子。

  八、布置作业

《经典诵读》教学设计15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课前播放秋水边芦苇画面配《在水一方》二胡曲,课中以不同的画面和需要低声循环播放)

  1、导语: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古典诗歌灿若星河,佳篇如林,大家知道诗歌的源头是哪吗?是《诗经》。《诗经》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是人类文明的源头清水,它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诗歌赋予了我们柔情、豪情和激情!现在就让我们溯洄而上,走进诗歌的源头——诗经,去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的吟唱,去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的辉煌!

  2、介绍诗经

  学习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诗经》,它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诗经》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宋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诗经》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对我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发展有着深广的影响。诗歌的形式,多数为隔句用韵,并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你看,那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秋水之畔晓雾朦胧中,痴情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诗经》,走进《蒹葭》,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出示课题)

  3、解题

  《蒹葭》选自《国风秦风》,属秦国民歌。“秦风”多言车马田猎,粗犷质朴,而本诗却神韵缥缈,引人遐想,也是一首优美的怀人诗作。

  二、感知朗读,理解内容

  1听读;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蒹葭溯洄萋萋晞湄跻坻涘沚

  3、自由朗读全诗,注意把握感情分寸。

  读出凄迷之景,惆怅之情。

  4指名朗读;

  5、感受诗的音乐美

  音乐美:节奏、音调、声情

  韵脚第一章:苍、霜、方、长、央;第二章:萋、晞、跻、坻;第三章:已、涘、、沚。

  叠词苍苍,萋萋,采采……

  重章叠唱反复咏唱,一唱三叹,余音袅袅

  重章叠句、一唱三叹,是上古民歌,也是现代民歌常用的形式。它的美感价值,主要应从两个方面去看:一是从情感方面看。十个重在以情动人。情感不是一次性概念告知所能奏效,须反复感染方能起到动人心弦的效果。二是从音乐方面看。上古民歌都是口头传唱的,是以声调和旋律来感染人的情感,唱者须反复才能尽情,听者须反复才能动情。因此,一唱三叹,回环往复本身,就是在层层推进感情,就是在不断强化美感效应,并非一定要在每章的内容上有了发展变化,才算是有了推进。这是应当意识到的。

  三、理解诗意

  1、同桌合作,结合注释弄清诗歌大意,不明白的地方做标记,一会提出共同解决;

  2、共同释疑:可能的问题①所谓:所说的,所思念的②白露为霜:白露变成霜

  3、把《蒹葭》翻译成白话诗,体会其诗味。

  河边芦荻青苍苍,秋深白露凝成霜。意中人儿何处寻,就在河水那一旁。

  逆着河水去找她,道路坎坷险又长。顺着河水去找她,仿佛人在水中央。

  河边芦荻湿漫漫,白露滴滴叶未干。意中人儿何处寻,就在河岸那一端。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人在水中滩。

  河边芦荻密稠稠,清晨露水未全收。意中人儿何处寻,就在河岸那一头。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弯弯险难求。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人在水中洲。

  4、哪位同学能概括诗歌内容?

  一个男子强烈思念心上人,苦苦追寻而不得的失望、惆怅的心理。

  四、赏析景物,感受意境

  1、诗歌写的是哪个季节的内容呢?依据是什么?

  教师准备:秋季而且是深秋。白露为霜。

  俗语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曹丕《燕歌行》中也说: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2、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秋天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呢?

  秋天是一个令人感伤的'季节。仿句说如:秋天是一个萧瑟肃杀的季节。秋天是一个思念的季节。秋天是一个凄凉的季节。……

  小结:自古以来,在多情人眼中,秋景肃杀,最为伤悲。自古逢秋悲寂寥,它凄美而令人感伤。

  3、大家能否看出是一天中哪个时间呢?

  清晨(拂晓)白露未唏白露未已

  4、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谈

  教师准备:芦苇——丛生茂密。因秋来而变黄,因霜袭后会发白。秋风摇曳中更添凄凉。

  白露秋霜——洁白,晶莹,触感是凉的

  河畔道路——崎岖难行,险阻重重

  秋水——柔和,沉静,澄明,清冷。成语有望穿秋水一汪秋水

  晓雾——拂晓之时水边晨雾朦胧更添迷离之感

  5、现在你能否说说诗歌通过这些景物描写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清冷孤寂凄美迷离

  6、同学们看大屏幕,选取几种景物把你在脑海中形成的画面用几句话描绘出来。(配《在水一方》二胡曲屏显词语:蒹葭秋风白露秋霜秋水晨雾河畔道路水中沙洲

  师生共同感受:深秋的清晨,霜浓雾重,在青苍的天际下,河畔那一大片丛生的苍苍蒹葭,在萧瑟的秋风中起伏摇曳,茫茫秋水之上,晓雾朦胧,烟水迷离……

  五、把握形象,拓展延伸

  这时候,主人公出现了,他时而痴痴凝望,时而上下追寻,飘风的芦苇丛中伊人身影若隐若现。大家结合诗句体会一下主人公追寻伊人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教师准备:①在不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俟

  一个:“在”字,主人公确信“伊人”就在水的那一边

  ②溯洄从之溯游从之

  匆忙而连续的动作中,可以感受到主人公的焦急,急迫

  ③“宛”字,好像仿佛之意

  追寻而不得时心情如何?失望怅惘痛苦

  ④只剩一人伫立水边时感受怎样?孤独寂寞

  小结:对于主人公来说惊喜只是暂时的,失望怅惘痛苦却是绵长的,那萧瑟的秋境正是主人公这种心绪的外化,这叫什么写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经典诵读》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诵读教学计划06-23

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反思范文09-25

经典诵读教学工作计划01-07

设计校园教学设计06-07

教学设计07-11

经典诵读教学工作计划12篇03-01

《猫》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06-10

中学教学设计11-09

春笋教学设计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