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学设计>高中音乐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教学设计

时间:2024-08-03 18:42:03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高中音乐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音乐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音乐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学唱,了解京剧艺术的基本知识:角色、行当、西皮与二黄唱腔、主要伴奏乐器。以及一些代表人物(梅兰芳)。

  3、欣赏并熟悉几段著名的有代表性的京剧唱段,能够感受京剧艺术作为国粹的独特魅力。

  4、通过学唱《甘洒热血写春秋》,使演唱有一定的京剧韵味。

  教学内容:

  l、音乐知识:中国京剧的历史、行当、唱腔等代表人物。

  2、欣赏《海岛冰轮初转腾》(选自京剧《贵妃醉酒》选段)《迎来春色满人间》(选自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

  3、学唱现代京剧《甘洒热血写春秋》(选自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及模仿动作表演。

  4、节奏训练:打击乐“锣鼓经”练习。

  教学方法:

  以看、听、学、唱、做、感受相结合的师生共同活动的教学方法。

  教材分析:

  京剧是流行于全国各地的戏曲剧种之一,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它继承了昆剧、皮黄、梆子诸声腔的精华,并加以集中而成。

  京剧的行当为生、旦、净、丑。

  京剧的唱腔主要分西皮、二黄两大类。

  目前已成为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及人物扮演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艺术形式。

  作品分析:(1)《海岛冰轮初转腾》是选自中国京剧《贵妃醉酒》选段。(剧情略。教材207页)(2)《智取威虎山》剧情:1946年冬件,我档人妊民解放军在东北皋战场取夯得辉郭煌村胜利,委某毁部摈团贴参谋长少册剑宽波率一支追剿队单进跋入深山,以便粘消斜灭荚逃珍进威北虎酗山的座山雕卯土匪厦武讳装健。少砒剑波旨派侦察排长杨逢子荣改甄扮责土匪,歇打入威虎山弟。杨子荣魔凭借勉丰秤富御的战斗接经烹验,多胖次战胜洋凶淘恶殴狡腊猾的座饮山雕禹的盘问棍与镇试俗探,取牟得了座笑山脉雕掷等寨人的信任闻,被柴封腋为八威诽虎库山老九姚。絮他利戴用“师九苟爷掂”监的违身份知,以性“练糕兵濒”颂为虑名,送出情报。当舞追押剿队避得到阮情妙报整个装待沃发时,被壁我方硬逮谅捕的土匪栾在平在被押送泞途锡中逃到威虎囊山,给蝎杨子荣造扩成了宽严惶重威胁。但杨子嘿荣临筒危尘不幻惧,雨机试智沉堑着,抓住栾平车的弱点轮主动进攻估,最逗后务亲手尤处颜死汝栾鞋平锄。眠借为与座惯山雕祝寿耀之机林,杨子荣辛将全部匪掣徒集中述在威虎寺厅柬用灌酒颅灌饮醉磅,缉追一剿队蒙和片民童兵及时届赶栓到,纸与杨子红荣忍里遂应喧外合滞,彻底消畜灭炳了决这欢股顽匪。[西皮的曲调以七声音阶跳进旋法为主,每一句起拍都在弱拍,落拍多在强拍,拍点色彩明朗,多用于叙述描写。二黄的曲调以五声音阶段进旋法为主,每句的起、收拍均在强拍,委婉流畅,多用于叙事和表达人物的内心感情。]

  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用看、听、初步接触京剧音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请看录像《唱脸谱》教师出示《海岛冰轮初转腾》(简说《贵妃醉酒》剧情)

  二、导入新课(用问、答、讲、看,了解京剧音乐,过渡作品欣赏)

  1、提问:这段音乐是是《贵妃醉酒》中的什么唱段?是谁演唱的.?(师生共同活动、了解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2、教师简单介绍京剧的历史、行当,唱腔等。使用不同脸谱:介绍着名京剧艺术家及传统剧目。三、l、聆听《海岛冰轮初转腾》全曲的音乐,分析唱腔与旋律特点。全面了解作品(用听、唱、感受及实践。培养音乐感受与表现能力,渗透思想教育)

  2、介绍讨沦“旦角”的成套唱腔特点及梅派的风格。

  3、模唱(让学生自己选一句表演),学学“贵妃”。

  4、欣赏《迎来春色满人间》和《甘洒热血写春秋》。师生谈感受①西皮快板与二黄慢板的区别。②传统剧目与现代京剧在原有基础上的创造与发展。

  5、教师小结:二黄导板高亢有力,慢板的特点委婉流畅,多用于叙事和表达人物内心感情。西皮唱腔拍点鲜明,色彩明朗,多为叙述描写性唱段,。

  从这两段的唱段中看到我国优秀戏曲文化的悠久传统,而且为此而感到自豪,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祖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从而更加热爱我的祖国及祖国的优秀文化。

  四、练习学唱与体验京剧韵。

  1、节奏练习串子(乐谱略)乐器:鼓、小锣、钹、大锣教师钢琴伴奏四位同学表演全体同学读锣鼓经

  2、集体学唱《甘洒热血写春秋》西皮快二六,请学生介绍《智取威虎山》剧情及杨子荣唱段。

  教师介绍发声方法,注意唱腔、韵的学唱听录音模唱看录像学唱学生自演自唱由教师钢琴伴奏,学生集体表演《甘洒热血写春秋》。

  五、小结、布置作业,在第二教时时交流。熟唱《甘洒热血写春秋》。

  谈谈对京剧音乐的感受(唱腔,行当,行头,脸谱,锣鼓经,流派等选一个)屏幕显示教学要点:京剧音乐

  1、20xx多年四大徽班、四大名旦、四大老旦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唱腔:西皮二黄板式:快板、慢板二六散板等

  2、表演手段:唱做念打场面:(伴奏)文武场打击乐锣鼓经祖国戏曲优秀文化热爱、继承、发扬。

高中音乐教学设计2

  课题教情感目标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重点难点辅助方式世界之光《星星索》

  1、了解《星星索》这首歌曲的来源以及音乐情感表达。

  2、歌唱的基础训练。

  3、主要学唱并实践《星星索》二声部合唱。 《星星索》二声部合唱的实践,并完整的演绎此歌曲。多媒体课件电钢琴教学过程教师导学、学生自学、讨论探讨、点拨释疑、运用迁移、作业布置一、导课:这节课我们将共同探索和学习歌唱模块中《星星索》这个作品,相信同学们步陌生,我们在高一鉴赏中接触过这个作品,这节课又要学习些什么呢?一起来看一下学习目标(课件)。

  二、教学过程

  1、基础练声(单声部和二声部)备注WU单声部的训练找声音的位置气息的运用,二声部的训练找和声的感觉,互相倾听另一个声部的声音,达到和谐的合唱音色。

  2、带着调整好的声音一起来学习《星星索》。欣赏作品(问题:速度?出现次数最多的哪一句?)学唱“星星索”主要的一句,学习弱起节奏。介绍来源。 3、 4、 5、小声跟唱这首歌曲,思考分成几个段落?(三个段落)了解这首歌曲的结构形式以及演唱形式?(克隆宗)深入了解这首作品,分段学唱这首作品。每一段的特点都分析出来并实践学唱。(饱满、圆润的.声音,三连音、切分节奏的运用、高潮结尾部分的声音处理)6、 7、低声部的学习,按照前面的练声曲进行演唱。两个声部跟伴奏实践。(情感的表达,声音的控制)

  三、总结

  通过合唱的实践,学习合唱的基础训练,带入歌曲的情感,更加丰富合唱的和谐美感。

  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方面:合唱的训练必须以声音训练为前提,前面的学习中学到了呼吸、咬字、哼鸣等基础性的知识,把这些知识都运用到练声曲中,为合唱实践做好准备。

  思维基础方面:高二的学生通过初中音乐和高一学期的学习,具有了一定的音乐拓展思维方法和音乐艺术感知能力,但接受能力尚欠缺,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和启发。

  情感态度方面: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歌曲的演唱有助于学生们生活情感的表达,陶冶情操,帮助学生释放心中的负面能量,从而树立更好的三观情感。

  效果分析

  把前面的学习中学到了呼吸、咬字、哼鸣等基础性的知识,把这些知识都运用到练声曲中,为合唱实践做好准备,合唱的训练必须以声音训练为前提,学生们掌握了良好的发声方法,在合唱实践中达到了和谐的效果,从而增加了自己享受合唱的感知能力。在学生的生活

  经验中,歌曲的演唱有助于学生们生活情感的表达,陶冶情操,帮助学生释放心中的负面能量,从而树立更好的三观情感。提高了音乐拓展思维方法和音乐艺术感知能力,但接受能力尚欠缺,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和启发。合唱的排练过程让学生更加自信,更加热爱多元化的音乐。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歌唱·选修)第四单元《世界之光》的拓展与探究中《星星索》的合唱排练。

  教材的内容方面来看,本节课主要讲解了这首歌曲的来源是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的一首民歌,那里的人们生活在托巴湖地区,经常用“Sing Sing So”的哼声做为划船时号子声,歌曲由此得名。充分体现了歌曲的地域风格。正是这种民歌的地域性比较突出,这首歌曲也表现出“克隆宗”的演唱形式,内容上从表现乡愁扩展到赞美大自然、歌颂爱情及反映各种生活情趣。了解了以上的背景,主要学唱这首歌曲的二声部合唱,在歌曲中找出相关练声曲,每个声部单独学唱,跟伴奏进行合唱实践,声音的控制,感情的表达,强弱的处理都在排练的过程中进行解决。

  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方面来看,本章节是对世界各地区的民歌进行学习,不同的风格体验出不同的情感,结合作品讲解同声合唱与混声合唱的区别,并实践感受合唱的魅力。

高中音乐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 了解欧美流行音乐中爵士乐、摇滚乐等主要类型及其音乐艺术特点,感受其具有代表性的经典音乐作品;

  2. 认识路易斯阿姆斯特朗、鲍勃迪伦等著名的欧美流行,感受其具有代表性的经典音乐作品,了解其生平及音乐成就;

  3. 在探究过程中表达自己的观点,乐于随乐演唱歌曲,能简述民谣、摇滚、爵士乐的音乐特点

  教学重难点:

  1.体验、探究外国流行音乐不同类型的音乐风格特征;

  2.能够从乐曲的旋律辨别其风格;

  一、导入

  1.师演奏《起风了》;

  思考:这是什么一种音乐形式?

  2.流行音乐名词解释;

  思考:关于流行这个词你们是怎么理解的?

  3. 流行音乐的类型;

  思考:你们知道哪些类型的通俗音乐?

  二、民谣

  1.民谣名词解释;

  2.复听歌曲《绿袖子》,学生自由说出听后感;

  思考: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通过聆听你可以想象到一幅怎样的画面?

  3.随音乐唱主题;

  小结:这是一首英国民谣,通常是一种短小的叙事诗。旋律优美,表现了对爱情的感伤,略带一丝凄美之感。情节单纯、富戏剧性,有一串简单的场景组成。在形式上采用“民谣体”,即四行诗节,二四押韵,以叠句和重复来增强音乐效果。

  三、民谣摇滚

  1.聆听歌曲《答案在风中飘扬》

  思考:不同国家的民谣是不是都一样?

  2.聆听不同地区民谣;

  3.了解鲍勃迪伦的民谣作品对美国传统民谣音乐的延续及新发展。

  四、摇滚音乐

  1.聆听《rock around the clock》,了解摇滚音乐特点;

  思考:音乐特点有何不同?

  2.摇滚乐队的组成;

  3.聆听《Send me an angel》,感受不同的摇滚音乐;

  思考:加入了什么?庞大的管弦乐队,壮观震撼

  小结:摇滚的形式多种多样,有艺术摇滚、华丽摇滚、民谣摇滚,虽然它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其音乐特点不变。

  4.节奏练习

  五、爵士乐

  1. 介绍爵士乐;

  3.知识填空;

  3. 认识爵士乐之父

  4. 聆听《多么美好的世界》

  思考:音乐给你带来什么感受?

  5.复听,找特殊节奏型;

  6.简单介绍爵士音乐特点;

  7.爵士乐使用的';

  六、拓展

  1. Bbox

  2. 音乐剧

  3. 轻音乐

  4. 乡村音乐

  七、结语

  欧美流行音乐在国际流行音乐领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是世界流行音乐的源头,并引领着流行音乐的发展,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够对欧美流行音乐中的经典作品以及代表性的流行音乐形式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在课后对它们多多关注与学习。

高中音乐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一、聆听《忆秦娥·萎山关》、《谁不说俺家乡好》、《我和我的祖国》及《祝酒歌》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诸,认识歌曲所反映的时代特点及社会内容,进而了解当代创作歌曲的基本特征。

  二、在感受、体验、理解歌曲的基础上,认识歌曲的体载及风格,掌握艺术歌曲及群众歌曲的基础知识。

  三、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专业创作歌曲的繁荣景象。

  教学内容:

  一、欣赏《我和我的祖国》

  二、音乐知识: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

  三、欣赏《忆秦娥·娄山关》

  四、欣赏《谁不说俺家乡好》

  五、对比欣赏《祝酒歌》与《饮酒歌》

  教材分析:

  一、《我和我的祖国》歌曲创作于1986年,表达了中华儿女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表现了人民对祖国满怀深情的高尚爱国主义情操。歌曲为二部曲式结构,圆舞曲节奏贯穿全曲,曲调流畅、激越、抒情、歌词真挚,亲切感人。

  二、毛泽东词《忆秦娥·娄山关》作于1935年2月,1935年1月红军长征途中,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转回贵州改打黔军,抢占娄山关,歼故两个师,取得长征途中第一个大胜利。

  忆秦娥为词牌名。娄山关,在贵洲省遵义市北的娄山上,是由黔入蜀的要道。娄山,横亘于遵义桐梓间,是乌江与长江的分水岭。“忆秦娥”词牌在结构上由上片和下片组成。曲作者在音乐上也随之而布局。在旋律上,曲作者吸取了我国民族音乐中戏曲与曲艺音乐的素材,以及进行曲的要素进行创作。

  三、《谁不说俺家乡好》是电影《红日》中的插曲。作于1961年它吸取了山东民歌的音调,曲调优美、委婉。歌词朴实无华,通俗生动,真挚深情,唱出了家乡好,解放军好和解放区好的思想内容,表达了解放区军民对家乡自然风光和鱼水深情的由衷赞颂。

  四、《祝酒歌》作于1977年。歌曲表现了粉碎“”举国上下、亿万群众欢庆十月胜利,沉浸在喜悦之中的情景。歌曲为带再现的复二部曲式结构。1980年被评为优秀群众歌曲。

  五、相关音乐知识: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都是在不同的国家,在一种特定的条件下产生的。从歌曲本身说,并无截然不同的明确界限。一般来说群众歌曲多为分节歌曲,音乐通常是概括表达歌词的思想,而艺术歌曲则词曲紧密,细致地结合在一起。

  教学重点:

  欣赏《忆秦娥·娄山关》和《谁不说俺家乡好》。

  教学难点:

  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学生在抒情流畅的圆舞曲节奏风格的音乐声中进教室。

  师:请问同学们是否听过老师播放的这首歌曲?

  生:……

  2、老师歌唱《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新中国伴随着歌声成长,歌声鼓舞我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点题第十七单元。

  二、欣赏《我和我的祖国》

  1、刚才你们听得《我和我的祖国》感受到什么样的音乐情绪呢?

  2、生:……

  3、师:由调流畅,激越、抒情、歌词真挚,亲切感人,圆舞曲节奏贯穿全曲,歌曲创作于1986年为二部曲式结构。

  4、介绍曲作者——秦咏诚:生于1933年,江苏菱榆人,1948年参加革命文艺工作并开始学习作曲。1952年入东北鲁迅文艺学院音乐系学习,1954年毕业后留校任都,沈阳音乐学院院长等职。作有《我为祖国献石油》等歌曲和声乐协奏曲,交响诗等作品。

  5、欣赏乐曲(带问题:歌曲表达什么情感?)

  6、生……

  7、师总:歌曲表达了中华儿女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人们对祖国无比热爱的感情,也是人们发自心灵深处的爱国情感的升华。第一乐段以叙述性的音乐语言展开乐思,运用比喻的手法诉说我和祖国的亲密关系。第二乐段曲调转入高音区激情迸发,情绪逐步高涨,最后结束在高潮上。这首歌属于声乐艺术中的群众歌曲。

  三、音乐知识: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

  师: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

  群众歌曲的歌词通俗易懂,其内容大多与政治、社会活动有关,它体现人民群众的理想愿望,表达人民群众集体的思想感情。它的曲调以雄壮豪迈者居多。音域不宽,结构整齐,节奏鲜明,易于上口,适于群众集体齐唱。如《歌唱祖国》《我们走在大路上》等,我国群众歌曲的历史,可追溯到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抗日抗争、解放战争以及社会主义建设中,群众歌曲都起了巨大的宣传鼓动作用。

  艺术歌曲源自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盛行的一种抒情歌曲。其特点是歌词通常采用诗歌,着重个人感情的抒发和内心体验的揭示,曲调与歌词紧密配合,表现手段及作曲技法比较复杂,深刻体现整首歌词和各句歌词的内容,感情细腻,优美感人,抒情性较强,伴奏不只是做和声的衬托,而常在渲染意境和刻画形象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五四”以来,我国作曲家也创作了大量的艺术歌曲,如《玫瑰三愿》、《我爱你、中国》等。

  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都是在不同的国家,在一种特定的条件下产生的,有时,很难严格地将它们区别开来,从歌曲本身来说,并无截然不同的明确界限。一般来说群众歌曲多为分节歌曲,群众歌曲的音乐通常是概括表达歌词的思想,而艺术歌曲则词曲紧密、细致地结合在一起。

  四、重点欣赏的歌曲

  今天我们欣赏的几首歌曲分别创作于60年代、70年代、80年代等不同时期,因此,其风格不尽相同,并在类别上又可分为艺术歌曲与群众歌曲,有的特征较为明显,大家有共识即可,有的特征不明显,大家可以讨论研究,不一定下结论,不要纠缠在某一歌曲属哪一类。重要的是探究过程。

  (一)欣赏《忆秦娥·娄山关》

  1、介绍作词创作背景:1935年1月红军长征途中,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红军转回贵洲攻打黔军,这次战斗,打了两天:2月25日黄昏,微雨阵阵,乍阴乍晴,直到26日拂晓,经过反复多次肉搏,击溃王家烈部四个团,再克娄山关,大雾弥漫,山黑月小,毛泽东的《娄山关》词,即作于此时。当时,娄山关战斗是胜利了,但长征的战略任务受到挫折,毛泽东的心情不免有几分沉重。忆秦娥为词牌名。娄山关在遵义市北,是从四川入贵州的要道。

  2、出示地形图等

  3、学生朗诵《忆秦娥·娄山关》词: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仓山如海,残阳如血。

  (提问学生词写的什么内容?)

  生:……

  师总:“忆秦娥”词牌在结构上曲上片和下片组成,上片是大军过娄山关的情景,有声有色。风吹声、雁叫声、马蹄声、嗽叭声、长空、浓霜、残月,下片是描写大军向娄山关进军的情景。

  4、介绍曲作家——陆祖龙

  生地1928年,江苏常熟人。1946年在清华大学学习并参加校管弦乐队吹单簧管,同时学钢琴及作曲。1949年参加解放军南下工作团。50年代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文工团指挥兼创作组长,总政歌舞团指挥等职。曾参加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音乐创作。主要作品有合唱《祖国永远是春天》、重唱《三个战友》等。

  5、师:忆秦娥词牌在结构上由上片和下片组成,曲作者在音乐上也随之而布局在旋律上曲作者吸取了我国民族音乐中戏曲与曲艺音乐的素材以及进行曲的要素进行创作。歌曲的前奏是全曲的概括,长短、强弱错落有致的音调三连音的号角声与连续附点马蹄声阵阵响起,一下子把我们的听觉视野引入紧张的战斗场景之中。

  6、欣赏乐曲(带问题欣赏上、下片音乐如何表现?)

  7、生……

  8、师总:上片把战地紧张肃穆的气氛,红军战士慷慨赴敌的英雄气概和坚毅沉着的革命斗志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下片“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红军战士踏着前进的步代,表现出顽强的.意志和人民必胜的信心,接着重复歌唱“雄关漫道……真是行神如空,行气如虹,多么豪放劲健,把音乐推向高潮。在号角声的过门后,叠唱“从头越”昂首遥望,无边青山,像大海的波涛一般,一轮落日,垂挂西天,发出鲜红的血般光芒。音乐在重复“苍山如海”时出现了全曲的音、高八度的主音do,然后音域音量逐步淡出,令人回味无穷,其气象阔大而雄浑,神韵隽永而悠远。这正是视险如夷、无坚不摧的红军战士的抒情,伟大词人的革命精神和博大胸怀的形象显现。

  (二)欣赏《谁不说俺家乡好》

  1、介绍作品:是电影《红日》中的插曲。作于1961年。故事片《红日》是描写解放战争——山东孟良崮战役大捷的故事。这首歌曲是由在战争的硝烟中,为解放军送粮食的农村女青年唱出的。

  2、介绍词曲作者——吕其明,安徽无为人。八岁入新四军文工团。1949年到上海电影制片厂从事音乐制作,后任上海电影乐团团长。1959年入上海音乐学院进修作曲和指挥。先后为《白求恩大夫》、《庐山恋》等近40部电影作曲,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等歌曲广为流行。还创作管弦乐序曲、交响叙事诗等。

  3、欣赏乐曲(带问题、曲调表达什么感情?)

  4、生:………

  5、师总:它吸取了山东民歌的音调,曲调优美、委婉,歌词朴实无华、通俗生动、真挚深情,唱出了家乡好,解放军好和解放区的思想内容,表达了解放区军民对家乡自然风光和鱼水深情的由衷赞颂。歌曲为一段体,加上衬字拖腔的运用,更显得民歌特色风味十足。“哎,谁不说俺家乡好,得儿哟依儿哟”恰到好处,亲切自然,给人回味无穷。这是一首群众喜闻乐见的歌曲,它唤起了人们对家乡无限的眷恋之情。

  6、同学们学唱《谁不说俺家乡好》

  7、请一些同学们站起来演唱。

  五、拓展与探究

  聆听《祝酒歌》与歌剧《茶花女》中的《饮酒歌》,加以比较,研究歌曲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一)、《祝酒歌》作于1977年,作者施光南,生于四川重庆,祖籍为浙江金华,1951年入北京一0一中学读书,开始学习作曲,1957年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1959年入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1978年调中央乐团创作组,1985年被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1990年病逝于北京。他的代表作有《打起手来唱起歌》等歌曲,小提琴独奏曲、歌剧、芭蕾舞音乐,还有京剧等。

  (二)、欣赏《祝酒歌》

  (三)、歌剧《茶花女》根据意大利作家小仲马的同名悲剧小说改编,由威尔弟作于1583年。同年首演于维也纳。《饮酒歌》选自《茶花女》第一幕

  (四)、欣赏《饮酒歌》

  (提问学生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

  师总:两者相同点:同是“酒文化”,

  不同点:内容、形式、风格截然不同。

  《祝酒歌》歌曲内容表现了粉碎“”,举国上下、亿万群众欢庆十月胜利,沉浸在喜悦之中的情景。《祝酒歌》是歌曲形式,带再现的复二部曲式结构。风格是音调糅合了多种民歌风格的素材,即有新疆、西藏民歌调,又有江南民歌的风味,即有抒情歌曲、舞蹈音乐的风格,又有进行曲的特点。音调活跃、跳荡,很好地表达了欢欣、喜悦的情绪。

  歌剧《饮酒歌》内容表现主人公阿尔弗莱德借酒抒发他对真诚爱情的渴望和赞美,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微噢莱塔的咏叹调,则表现女主人公复杂微妙的心理矛盾。《饮酒歌》是歌剧形式(歌剧是综合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而以歌唱为主的一种戏剧形式。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是单二部曲式为基础的分节歌。这是的歌剧合唱代表作。风格是轻快的舞蹈节奏,明朗的大调色彩和贯穿全曲的大六度跳进动机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六、课后作业

  列举你所知道以“歌颂祖国”为主题的歌曲,并说明这首歌曲的体载(“艺术歌曲”、“群众歌曲”、“颂歌”、“进行曲”“抒情歌曲”或其他)。

高中音乐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了解、接受多元音乐文化,开阔学生视野。

  2、通过中外爵士乐的欣赏,使学生感受、体验爵士乐音乐的风格特征。

  3、激发学生练习爵士乐的兴趣,为进一步欣赏和表演爵士乐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爵士乐的风格特征。

  教学难点:

  爵士乐节奏练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组织教学。

  二、导入——对比欣赏歌曲《茉莉花》——引出“爵士乐”。

  三、新课:

  1、请大家谈谈对“爵士乐”的印象。

  2、教师简介爵士乐的起源,解释“布鲁斯”和“拉格泰姆。”

  3、常见爵士乐器的简介。

  4、欣赏《南部之子》

  注意:

  a乐器演奏部分以什么乐器为主奏?(引出迪克西兰爵士乐)

  b伴奏部分强弱有什么规律(打破传统强弱规律)

  5、欣赏《不知为何》,注意乐曲是否容易唱?(引出连续切分)

  6、爵士乐的风格特征归纳。

  7、学生用电子琴弹奏音乐片段,体会爵士乐风格。

  8、学生分声部练习与多声部练习节奏。

  9、爵士乐在中国的发展与现状。

  10、学生即兴表演舞蹈或律动。

  四、爵士乐的价值及影响。

  五、小结、下课。

  资料:《南部之子》是一首由路易斯·阿姆斯特朗演奏并演唱的爵士音乐。乐曲速度稍快,表达演奏者愉悦的心情。乐曲开始的前半部分和结尾部分是以小号为主的爵士乐队演奏,当中穿插一段演唱。歌词:在南部有位青年人,英俊潇洒,平时穿着打扮犹如国王一般,是当地女性崇拜的偶像。青年人热爱音乐,把音乐视为生命。人们都把他称为“南部之子”。

  《不知为何》是一收由诺拉·琼斯演唱的爵士音乐。在以钢琴和大提琴为主的爵士乐队伴奏下,歌声徐缓、缠绵,曲调松弛、怡然、略带忧伤。散发着一种特有的民谣的清新韵律。诺拉·琼斯的演唱音色优美、清新亮丽。

  路易斯·阿姆斯特朗(1901-1971)著名的美国黑人爵士音乐家,被称为“爵士乐之父”。表演热情洋溢、诙谐机智。

  诺拉·琼斯(1979――)具有“爵士公主”之称,她的演唱融合了爵士音乐、乡村音乐、流行音乐等多种音乐风格。演唱专集《不知何故》曾在2003年第45届格莱美大奖上获8项提名,并获年度唱片、年度最佳单曲、年度最佳新人、最佳流行女歌手、最佳流行乐演唱专集、最佳非古典录音工程专集、年度古典制作人8项大奖。她史无前列地夺得了格莱美所有的四项最重要的奖项。

  爵士乐(jazz)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于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的'黑人音乐,后来传入城市风靡美国,并成为世界性的流行音乐。爵士乐是美国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音乐。独特的音乐语言、极具个性的灵活的音乐演奏,时而低沉忧伤,如泣如诉;时而强劲高亢,激动奔放,给人深刻的精神体验和心灵的喜悦。

  爵士音乐来源于布鲁斯。布鲁斯是17――18世纪,黑奴怀念故乡和亲人,常常唱一种哀歌表达他们痛苦的心声,由于蓝色在美国被看作是忧郁的色彩,这种悲哀的歌曲,统称布鲁斯。

  拉格泰姆钢琴音乐是爵士乐的另一个起源。它从非洲民间音乐发展而成。音乐带有幽默、欢乐、活泼的情趣。乔普林被人们誉为“拉格泰姆之王”。

  迪克西兰爵士乐始于20世纪初,它吸收了“布鲁斯”音乐和“拉格泰姆”音乐的成分,形成一种由小号领奏的小乐队即兴演奏特色。最著名的代表就是路易斯·阿姆斯特朗。

  自由爵士乐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它不同于以往爵士乐,在和声、旋律方面没有太多的限制,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可以自由、大胆、随心所欲地发挥。它强调音乐本身的强度与张力,加入大量的不协和音,把非洲、印度、日本及阿拉伯等不同音乐融合到一起,采用印度的西塔尔琴、塔部拉双鼓、扩音“拇指钢琴”,以及大量的电子音响设备和打击乐器。它一出现,就受到广大爵士音乐家和爵士迷的喜爱。自由爵士乐队20世纪爵士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爵士乐在我国的历史。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就曾出现过相当规模的爵士乐演出和一些颇具水准的爵士乐音乐家。那时主要是为舞厅伴舞。80年代末以来,爵士乐在中国复兴,并赢得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

高中音乐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多种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敢于表现,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挖掘他们的创造创新思维潜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从简单的的听流行音乐,哼唱流行歌曲到学会多角度客观地评价和鉴赏流行音乐。

  3、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R&B曲风的特点。

  教学重点:

  欣赏和哼唱节奏布鲁斯的歌曲,体验这种曲风的魅力。

  教学难点:

  能识别出R&B曲风的作品。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十三单元《经典流行音乐》。流行音乐不仅是艺术,也是娱乐,精神寄托,更是反映百姓生活的写实记录,甚至是大众思想,意识型态的'指标。它的平民化和世俗性吸引着广大青年积极参与。现根据当今流行音乐的发展情况分析,节奏布鲁斯是众多流行音乐形式中最具有代表性,时尚且易懂的,备受当今乐坛的青睐,因此详细讲解它有一定的意义。

  学情分析:

  高中生是个接近成人的年龄而又面对巨大学习压力的社会群体。他们渴望独立,追求个性化的精神寄托,因而对流行音乐充满了热情。教法:、教唱、引导、对比、分析。学法:欣赏、体验、哼唱、对比、讨论、分析。

  创设情境:

  1、教师表演唱三种不同唱法的歌曲片段(民族、美声、流行)。

  2、学生分辨作答出每种唱法(其中流行唱法是学生最感兴趣的)。

  3、引入——走进R&B。

  新课教学:

  1、通过抢答环节和兴趣演唱,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程的热情。

  2、介绍流行音乐四大具有代表性时尚且易懂音乐形式(电子音乐、说唱、节奏布鲁斯、摇滚)。

  3、播放国外当红R&B歌手的MV视频,感受节奏布鲁斯的魅力并由学生初步分析这种曲风的特点。

  4、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补充说明R&B的特点。

  5、播放不同版本的

  6、介绍周杰伦。

  7、学唱歌曲片断

  8、分组比赛,提高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和组织能力。

  知识拓展:

  1、根据R&B的音乐特点,让学生即兴创作。

  2、资源共享,让学生回去收集自己喜欢的歌曲与大家一起分享。

  课堂小结:

  音乐是美的,多种类的,多元化的,今天我们学习了流行音乐,了解了R&B曲风的特点,同时也感受到了这种曲风的魅力,接下来还会有更多不同风格的音乐等着我们去了解,去欣赏,我们一起努力,一起期待吧!

高中音乐教学设计7

  教具:投影片,音乐vcd、录象资料、录音带、钢琴

  1.通过三组作品的赏析,使学生了解拉美音乐的地域特色和风格特点。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当中,在“寓教与乐”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感受、理解、体验拉美音乐的能力。

  3.通过赏析加深学生对拉美音乐文化是三种音乐文化融合的产物的理解。

  重点难点:掌握拉美音乐的风格特点及节奏特点。

  课前播放拉美歌手瑞奇·马丁演唱的《生命之杯》

  从学生熟悉的音乐入手,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拉美音乐的情景中初步理性化的体验拉美音乐的风格特点。

  (一)设问与回答的方式导入

  1.歌曲有什么特点?

  2.具有何种音乐的风格?

  归纳:

  1.节奏强烈、热情奔放,富有感染力。

  2.具有拉美音乐的.风格。

  出示课题:拉美音乐赏析

  (二)拉美音乐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设问

  1.拉丁美洲的地理区域、原居住人群。

  2.本土音乐的主要形式。

  3.混合性音乐文化形成的原因让学生借助史地知识,了解拉美音乐的特点及形成背景。

  归纳:

  1.指的是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原居住人群为印地安人

  2.拉美音乐具有印地安、欧洲、非洲音乐文化相混合的特点。

  歌舞音乐是拉美民族民间音乐的主要形式

  3.欧洲入侵和黑人的贩卖带来了各自音乐文化的融合。

  (大小调七声音阶和切分音的连续使用等)

  三)器乐曲《飞驰的鹰》赏析

  1.聆听乐曲主题,选择音乐形象。

  大江的涌潮

  森林的早晨

  飞驰的雄鹰

  尊重学生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出示乐曲标题,简介乐曲背景。

  有助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3.演唱主题

  在演唱中感受音乐的形象和情绪。

  4.主题讨论分析

  音乐通过哪些手段塑造雄鹰的形象?

  使学生在分析主题旋律中了解音乐语言怎样为塑造音乐形象服务

  5.归纳

  平稳的节奏、弱起及三拍的连音

  6.欣赏全曲并思考讨论

  ⑴乐器音色及演奏技巧有何特点?

  ⑵乐曲速度如何变化,对表情达意有何作用?

  通过讨论构建主动学习的

  氛围,在分析音乐的过程

  了解音乐在表现形象与

  情感中的作用。

  7.归纳

  竖笛的音色及演奏技巧给人一种神秘、苍茫、升腾的感觉。

  小调色彩和速度变化使悼念转为歌颂和热爱。

  (四)歌舞音乐片段赏析

  1.探戈

  ⑴.播放探戈舞曲

  请同学们说出节奏特点,强化审美体验。

  ⑵.介绍探戈(投影8)

  探戈是阿根廷的代表性舞蹈,2/4拍、切分音运用

  是一个重要特征。

  ⑶节奏练习

  在实践活动中感受探戈的节奏特点

  2.伦巴和桑巴

  ⑴介绍伦巴、桑巴

  伦巴为古巴代表性舞蹈,4/4或2/4拍,速度中等。

  桑巴为巴西代表性舞蹈,2/4或3/4拍、切分音丰富。

  通过对比性区别两个舞曲的不同节奏教学为参加社会音乐生活打下基础

  ⑵.观看桑巴、伦巴片段,分辨舞蹈类型并归纳各自特点,利用电教手段感受不同舞蹈的特点,使教学更直观。

  ⑶结论

  伦巴:音乐缠绵,舞态柔美,舞步动作婀娜款。

  桑巴:音乐热烈,舞态富有动感,舞步摇曳多变

  ⑷由教师指挥,学生练习打节奏,在实践活动中感受伦巴桑巴的特点,巩固教学效果。

  (五)声乐曲《西波涅》

  1.欣赏全曲思考讨论

  ⑴音乐中汲取何种舞蹈节奏?

  ⑵歌曲前后两部分由c小调转为c大调,有何用意,表现什么?

高中音乐教学设计8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体会西北地区民歌的风格,增强对西北民歌的学习兴趣。

  2.通过对歌曲分段欣赏,并配以讨论、分析等方法,学生能够了解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了解“花儿”这一民歌类别,并能够感受歌曲高亢悠扬、舒展自由的情绪,增强对民族歌曲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聆听并欣赏音乐内涵并了解“花儿”相关知识,感受音乐旋律特点。

  【难点】

  体会歌曲高亢悠扬、舒展自由的风格特点,提高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歌曲《西部放歌》,并提问:这首歌曲的歌名。(多媒体播放《西部放歌》)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这首歌曲仿佛把我们带到了遥远的西部,听完之后你们联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西部开发和西部人民的窑洞生活以及黄河船工们与惊涛骇浪搏斗的情景。)

  顺势揭示课题《上去高山望平川》。

  (二)初步感知

  1.教师完整播放歌曲,并提问这首歌曲属于那种民歌体裁?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青海花儿,“花儿”流传在青海、甘肃、宁夏三省(区)广大地区的民歌。“花儿”又称“少年”,男青年唱的叫“少年”,女青年唱的称“花儿”。“花儿”内容丰富,形式自由,语言生动形象,曲调高亢优美,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特色。

  2.教师再次完整播放歌曲,并提问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男子对心爱女子的追求、爱慕之情。

  (三)分段(步)欣赏

  1.教师引导学生聆听音频,并提问学生:这首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学生聆听后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乐句悠杨,起伏较大,多以四度跳进与大跳,旋律高亢、自由舒缓。在高亢、刚健之中又带有抒情缠绵的情调,极富西北地方色彩。

  2.教师请学生聆听第一段,教师提问学生:第一段歌词表达了怎样的'寓意?

  学生聆听后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第一段歌词描写了山高地广的景色,用了很多衬词衬腔,在最后一句引出“一朵牡丹”,把心爱的女子比喻成牡丹。

  3.教师请学生聆听第二段,并提出问题:第二段音乐歌词有怎样的寓意?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第二段歌词承接第一段歌词,依旧把心爱的姑娘比喻成花朵,表达了想摘却摘不到的枉然之情。深刻的抒发了在旧社会里,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而不能实现,只能望“花”兴叹的感慨之情。

  4.教师引导学生对比聆听第二段,说说第二段与第一段在演唱形式上有何不同?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曲第一段比兴,第二段是歌唱的主题内容,曲调具有浓郁的抒情性,演唱时用青海方言,真假声结合,具有浓厚的地方气息。

  5.完整聆听,教师提问学生:西北民歌高亢、自由的原因有哪些呢?(可以从西北人民的性格、地势等方面进行思考)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西北地区主要是黄土高原地形,千沟万壑、连绵起伏,而当地人民经常站在山坡上远距离的呼喊、交谈,为此,他们会把声音拉得很长,便形成了这种高亢、自由的旋律。并且当地人民粗犷豪迈、不拘小节,在他们的劳动生活中唱歌,是抒发情感的最好手段,用自己的歌声来表达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爱情的赞美。

  6.完整聆听并哼唱。

  (四)巩固提高

  教师播放《嘎达梅林》,请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从节奏、情绪等方面进行对比两首歌曲。

  学生聆听后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上去高山望平川》是回族歌曲,速度稍慢,节奏十分自由,情绪上是高亢、明亮的;《嘎达梅林》是蒙古族歌曲,速度中速稍慢,节奏舒缓,情绪是十分悲壮的。两首歌曲分别表达了不同的情感,却都是富有当地民族地区特色的优秀作品。

  (五)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回顾“花儿”的特点,教师呼吁学生热爱各民族歌曲,用美好的歌声赞美我们的幸福生活。

  布置课后作业:搜集其他西北民歌,下节课一起分享。

高中音乐教学设计9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虽然音乐课并不涉及到升学考试,但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音乐课的质量,也是极为重要的。

  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对音乐感受能力不够强。针对这一现实情况,现将我在教学中的体会、感受和反思简述如下:

  一、教材内容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际的音乐教学过程显示,现在的学生热衷于流行歌曲、偶象歌星,而对教材中的歌曲却不屑一顾; 他们可以如数家珍似的报出一长溜的、连音乐老师恐怕还未所闻的歌名及某某歌星所唱,而对音乐课上老师反复教唱、竭尽所能讲解的歌(乐)曲却模糊不清,甚至毫无印象??这里固然能找到许多原因,讲出一大串非我们音乐教师所能的理由,但从一个教育者应有的工作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来反思我们的教育,凭心而论,我们的课堂教学本身存在的许多问题恐怕也是一个不容低估的重要因素。

  二、改变教学方式,在上课的过程中验证反思

  课堂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样的教学方式方法,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反应.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地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不断验证在备课时设计的反思,对症下药。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再好的教学也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有待于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因此,在课堂上发生的种种“意外”,就可以成为很好的反思材料,提供教师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

  三、存在的不足及整改措施

  作为音乐老师,我还存在很多不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吸取老教师的经验,取长补短。因 此,无论是主课也好,副课也罢,教学反思都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师,我认为更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反思与提炼,从而发现问题,学会研究,不断地去提高教学水平,成为科研型,反思型的新型教育工作者。 通过教学我感觉到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

  1、常有教学与教材紧密相关,切忌追求课堂忽视了音乐基础知识的教学,因此教师要认 真备课,精心设计。

  2、教学中要注意到大部分学生,因材施教,个性发展。

  3、要注意师生的情感交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学生一同学习。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反思,请给指导。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虽然音乐课并不涉及到升学考试,但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音乐课的质量,也是极为重要的。

高中音乐教学设计10

  教学对象:高一年级

  教学理念:

  本课旨在通过介绍柴可夫斯基的生平及体验他的音乐风格特点,使学生正确认识、理解柴可夫斯基音乐的内涵及艺术价值,接纳和包容多元文化,开拓学生文化视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本课首先运用学生间、师生间不同形式的交流,让学生收集并获取知识,淡化教师提供知识的主导角色。然后,利用多种渠道,为学习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兴趣,并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让学生正确的理解知识,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柴可夫斯基生平、作品及作品风格的简介,让学生对作曲家及其作品《天鹅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运用不同形式的交流,培养学生间、师生间的合作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各抒己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

  教学难点:

  1、由于学生对西方音乐接触较少,所以让学生正确感受和理解音乐,需要一点过程。

  2、本课欣赏的是芭蕾舞音乐组曲,涉及到的音乐较多,需要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调整情绪,感受不同乐曲的风格和发展变化。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观赏天鹅的画面,播放《天鹅湖》之天鹅主题音乐

  2、提问,并简要介绍引出课题

  教学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潜移默化感受音乐,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二、作者简介

  1、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分组进行交流柴可夫斯基的生平、音乐风格及其作品

  2、学生与教师间的交流

  3、教师简单介绍相关音乐知识:柴可夫斯基个人情感、生活、写作风格、优秀作品等。

  教学意图:让学生们共同协作都参与到学习中去,发挥学生各种潜能,并有勇气在课堂上各抒己见,与学生、老师共同探讨知识,同时也能更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三、 《天鹅湖》作品简介:

  1、《天鹅湖》故事情节:通过多媒体播放影像资料介绍情节

  2、《天鹅湖》芭蕾舞组曲音乐的来历

  3、欣赏芭蕾舞《天鹅湖》的系列图片

  4、欣赏音乐片段:

  (1)欣赏《天鹅主题音乐》:

  A、欣赏提示、提问:请同学们从器乐音色、乐曲速度、旋律等方面来感受音乐刻画了什么样的天鹅形象?根据影音资料提示欣赏音乐

  B、欣赏完毕后,进行交流

  C、哼唱乐曲

  (2)欣赏具有匈牙利民族风格的音乐片段——《匈牙利舞曲》:

  A、欣赏提示:比较音乐前后段速度、感情的变化,感受匈牙利舞曲的音乐风格

  B、播放影音资料欣赏音乐,然后进行交流

  C、再欣赏一遍

  (3)欣赏具有西班牙音乐风格的音乐片段《西班牙舞曲》:

  A、欣赏提问:请同学们猜一下,你能听出这首乐曲具有哪一个国家的民族音乐风格?

  B、播放影音资料,请同学们交流后,回答问题

  C、较完整的复听一遍音乐

  (4)请同学们根据以上学到的音乐欣赏知识,为下面两段音乐做简要音评:

  A、播放影音资料:欣赏具有意大利风格的音乐片段《那波里舞曲》:

  欣赏提示:注意器乐、节奏和营造的氛围

  (这是一首十分著名的意大利塔兰泰拉风俗舞曲,整个舞曲以小号为主,音乐活泼,前段平稳,后段节奏越来越快,气氛热烈。)

  B、播放影音资料,欣赏《四小天鹅舞曲》:

  欣赏提示:注意节奏、音乐气氛、主要旋律所描绘的形象和音乐带给我们的感受

  (音乐轻松活泼、节奏干净利落,描绘出了小天鹅在湖畔嬉戏的情景。富于跳跃感的节奏、活泼纯真的旋律,质朴而带有田园的清新气息,栩栩如生的刻画出了小天鹅可爱的形象)。

  C、请同学们交流一下自己对两段音乐的`音评

  D、与教师交流

  (5)总结:柴可夫斯基主张音乐的美应建立在真实的生活和深刻的思想基础上,他的音乐旋律优美、通俗易懂,音乐基调建立在民歌和民间舞蹈的基础上,所以音乐呈现出浓烈的生活气息和民间特色。

  教学意图:在与同学、教师共同交流欣赏了《天鹅主题音乐》、《匈牙利舞曲》、《西班牙舞曲》后,让同学们尝试利用刚学习到的欣赏知识去赏析《那波里舞曲》、《四小天鹅舞曲》,来巩固、检验自己的欣赏能力。本环节在培养学生团体合作意识的同时,兼顾提高学生个人的赏析能力。

  四、总结与延伸:

  1、小结课堂学习内容。

  2、欣赏音乐需要丰富的知识积累,这样我们才能更深入地理解音乐的内涵。

  教学意图:让同学们了解教师上课的意图,把有限的课堂知识学习逐步转换成无限的课外知识积累。

高中音乐教学设计11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作品《弥渡山歌》,体会南方音乐的风格特征,热爱祖国民歌。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弥渡山歌》的欣赏,并配以讨论、分析等方法,学生能够了解南方民歌的特点,提高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

  【知识与技能】

  了解南方民歌的特点,并能够用完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作品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南方民歌的风格特征。

  【难点】

  对歌曲中倚音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日本民歌《樱花》,并提问:这是哪个国家的什么歌曲?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不仅仅日本有好听的`民歌,我国也有,顺势揭示课题《弥渡山歌》。

  (二)初步感知

  1.教师播放《弥渡山歌》,并提问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婉转抒情。

  2.教师播放《弥渡山歌》,并提问歌曲的速度与拍号?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稍快,四二拍。

  (三)探究学习

  1.老师播放歌曲《弥渡山歌》提问:我们首先说了这首歌是委婉抒情的,那么在旋律的什么部分能体现这个情绪呢。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倚音。

  2.老师播放歌曲《弥渡山歌》提问:歌词有什么特点。

  学生进行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词共八句,前6句或兴或比直到最后两句才切入主题,及具南方的含蓄色彩。

  3.老师播放歌曲《弥渡山歌》提问:旋律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词旋律婉转飘逸,及具南方山歌的独特风格。

  4.完整聆听并哼唱。

  (四)巩固提高

  老师播放《茉莉花》《洪湖水浪打浪》提问:结合《弥渡山歌》想一想南方民歌的总特点,前后4人为以小组,5分钟

  教师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并总结:南方民歌的歌词都比较含蓄,善用比、兴,其旋律多表现得婉转、细腻、抒情。旋律进行以级进为主,结构短小精悍。歌曲前多有引子。

  (五)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回顾本堂课的全部知识,教师呼吁学生热爱祖国民歌,传统文化。

  布置课后作业:搜集其他地方的民歌。

  四、板书设计

高中音乐教学设计12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唤起自豪感与使命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珍惜美好生活的意识及奋发向上的积极乐观精神。

  2.通过学唱、小组合作等方式,加强合作意识,提升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及合作探究能力。

  3.通过学习本课,能够联系历史背景准确掌握歌曲歌颂的对象及演唱形式,能够用饱满的热情演唱歌曲片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联系历史背景准确掌握歌曲歌颂的对象及演唱形式,认识颂歌这一声乐体裁。

  【难点】

  能够用饱满、热情的声音演唱歌曲片段。

  三、教学用具

  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器。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景:学生伴着歌曲《走进新时代》的音频走进教室,体验歌曲的优美抒情的旋律。利用多媒体放映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所取得重要成就的画面,提问学生有怎样的感受?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通过交流感受到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从新中国的发展入手导入课题。

  3.播放多媒体,介绍歌曲以及作者。

  (二)感受体验

  1.完整欣赏歌曲。播放张也版的《走进新时代》视频资料,学生倾听歌曲。同时出示歌谱:请学生结合歌词找出能歌颂内容的.歌词,并说出歌颂的对象或事件。

  2.复听歌曲,思考问题:歌曲分为几个乐段?你是如何划分的?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在此基础上总结,得出歌曲分为两个乐段,分主歌和副歌两个部分。

  (三)分段赏析

  1.教师播放第一乐段,学生轻声跟着哼唱曲谱,并结合歌曲背景思考这一乐段的演唱情绪如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师生共同总结:第一段亲切抒情,用叙述性的方式,表达了我们豪迈的心情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2.教师通过范唱和学生模仿的方式填词齐唱第一乐段,注意处理波音和前倚音的演唱。

  3.教师播放第二乐段,请学生对比第一乐段思考其演唱情绪、旋律特点及表达的意境。学生自由回答并总结这一乐段热情豪迈,旋律音高基本在高音区进行,情绪显得更加激动,与第一段形成了对比。抒发了中国人民在世纪之交,在继往开来领路人的带领下,满怀豪情地走进新时代的情怀。

  4.请学生根据对歌词的理解,跟着老师的琴声哼唱第二乐段,教师提醒延长音处拖够时值以表达充沛的情感。

  5.完整聆听歌曲,师生共同探讨:这是一首现代歌曲,它的演唱形式是什么?它歌颂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在此基础上补充总结:这首歌曲是颂歌,是以领、合唱的形式来歌颂党、歌颂人民的歌曲,表达了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向往。

  6.教师用多媒体出示选择题“《走进新时代》这首颂歌,属于以下哪种类型呢?”请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作出选择并分享依据。

  A.速度较慢,旋律比较宽广、具有庄严宏伟的气势;

  B.采用进行曲的体裁,具有刚毅豪迈的气概;

  C.具有抒情歌曲的特点,亲切、深情。

  7.教师组织活动播放《妈妈,你快留步》《当兵的人》《黄河颂》,并请学生辨析歌曲类型,说出歌颂的对象及演唱形式,各学习小组合作完成一张表。

高中音乐教学设计13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简介中国民歌的分类,欣赏《川江船夫号子》、《上去高山望平川》、《放风筝》三首民歌。

  教学难点:听辨号子、山歌与小调

  教学过程:

  一、简介中国民歌的三大类的'不同特点:

  劳动号子:音调铿锵有力、豪迈。

  山歌:节奏舒缓、旋律明朗。

  小调:结构规整、旋律优美。

  二、欣赏一组民歌。

  1、四川民歌《川江船夫号子》:感受歌曲的演唱形式对歌曲所起的作用。

  说说歌曲音调有什么特点?属于哪类民歌?

  2、青海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感受歌曲的旋律特点—延长音较多。

  说说山歌为什么用那么多长音

3、河北民歌《放风筝》:想一想这首歌与刚才的有什么区别?你能根据歌词内容画一幅图吗?

  三、活动与练习:分组说说自己收集的有关中国民歌的知识。

  四、教师小结民歌种类及特点。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结合音乐知识进行民歌欣赏,引导学生从民歌的不同特点进行 区别、归纳。

  教学难点:说出号子、山歌与小调不同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赏陕北民歌《脚夫调》,想一想:歌曲属于哪种民歌类型?

  二、哼唱云南民歌《放马山歌》,感受山歌的曲调特点——节奏自由、衬词多。

  三、欣赏河北民歌《盼红军》,想一想:歌曲的曲调属于山歌类吗?为什么?

  四、随伴奏音乐哼唱《盼红军》,感受小调旋律优美、结构规整等特点。

  五、听辩练习:

  1、《黄河船夫曲》、《码头工人歌》属于哪种类型的号子?

  2、《牧歌》、《小白菜》、《茉莉花》属于哪种民歌类型?

  六、活动与练习

  1、你会唱哪些广东方言歌?

  2、创作民歌:

  应用1、2、3、5、6五个音创作一首有民歌风格的歌曲。

  3、教师示范再集体创作。

  七、集体评议。

  八、小结。

高中音乐教学设计14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作品《婚礼场面》,体会芭蕾舞剧的魅力。

  2.通过对婚礼场面的欣赏,并配以讨论、分析等活动,提高音乐感知能力。

  3.了解单主题变奏的曲式结构,听辨不同段落展现的不同乐器和情绪。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分段聆听作品,感受作品不同段落展现的不同乐器和情绪。

  【难点】

  加深对单主题变奏曲式结构的了解。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芭蕾舞图片,并提问:图片展示的舞蹈是哪种形式?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图片所示是芭蕾舞,随着芭蕾不断发展,与诗歌、音乐等结合就形成了芭蕾舞剧,顺势揭示课题《婚礼场面》。

  (二)初步感知

  1.教师歌曲的旋律,并提问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情绪是欢快地,速度是中速、稍快地。

  2.教师再次播放歌曲,并提问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可以分为A、A1、A2三个部分,接着教师介绍这种曲式结构叫做单主题变奏。

  (三)分段欣赏

  1.教师引导学生聆听音频并哼唱作品,提问学生:第一段乐曲有哪些乐器演奏?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第一部分以木管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表现了迎亲队伍行进在路上的热闹场面,在此之后,出现一段连续十六分音符密集节奏的旋律,进一步表现了婚礼行进队伍的热闹场面。

  2.教师引导学生聆听音频并哼唱作品,教师提问学生:第二段乐曲有哪些乐器演奏?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小组讨论之后,进行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第二部分乐曲主要以铜管乐器为主,表现隆重的婚礼场景,随后木管乐器和弦乐器交替出现,表现礼成后亲友们为新人祝福并与新人逗趣的情景。

  3.教师请学生聆听第三段,并提出问题:第三段音乐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第三段乐曲转到了下属调上,音乐情绪进一步热烈起来。

  4.教师引导学生对比聆听第二段,说说第二段与第三段有何不同?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在第三部分后,第二部分的乐曲以变化的'形式再度出现,并不断的转调,整首乐曲沉浸在一种热烈兴奋的情绪之中。

  5.完整聆听并哼唱,教师引导学生再一次感受作品情绪的变化,加深对单主题变奏曲式结构的了解。

  (四)巩固提高

  教师以芭蕾舞剧为主题,请学生分享其他的芭蕾舞剧作品。

  学生进行展示。

  教师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并总结。

  (五)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回顾单主题变奏曲式,教师呼吁学生要感受不同音乐形式的魅力。

  布置课后作业:搜集中国的芭蕾舞剧作品。

  四、板书设计

高中音乐教学设计15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古琴、乐曲《流水》《广陵散》背后的故事,加深对古琴音乐的热爱。

  2.鉴赏《流水》,以分组听录音的形式,感受古琴的音色美,提升音乐鉴赏能力。

  3.欣赏、感受古琴曲《流水》,初步了解古琴的滚、拂等演奏技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欣赏《流水》体会音乐作品所要求的情绪或情感,了解古琴的音色和韵味。

  【难点】

  感受《流水》各个段落的音乐意境。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出问题:关于古琴的历史故事有很多,同学们知道有哪些呢?

  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介绍: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

  (精通音律的琴师俞伯牙,在一个和风舒畅,薄雾轻扬的早晨,端坐山林,手抚伏羲琴,弹奏他新作的'琴曲。琴声穿越寂静的山林,时而浅如坠玉,时而亢似龙吟,时而清冷缠绵,时而澎湃浩荡,随着阵阵松风,汇入山泉,漫入岚岫,潺潺切切。此时路过的樵夫钟子期,安静地站在琴声里,垂目凝神,直听得物我两忘,脱口赞曰:“洋洋乎志在流水。”一语深刻地道出了伯牙所弹奏琴曲的内涵,从此伯牙视子期为“知音”,彼此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子期不幸早亡,伯牙断弦摔琴,“一曲情思随风去,归来化做断弦琴”,终身不再鼓琴。二人默契笃深的友情被传为千古佳话,世间也多了“知音”这么一个意味深长的词语。)

  3.顺势引入新课,试着感受俞伯牙与子期的知音之情,感受这曲《流水》。

  (二)初步感知

  1.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古琴:展示图片古琴和古筝,说出它们是什么乐器?比较它们从外形上有什么主要的不同?

  学生回答:它们分别是古琴和古筝。它们的弦不一样多,古筝明显多一些。

  2.教师总结:“古琴”本名“琴”或“七弦琴”,五千多年的历史,是古圣先贤、文人雅士最钟爱的乐器,列于“琴棋书画”四艺之首。

  3.看视频比较探讨古琴的演奏姿势,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林黛玉抚琴图片及《甄嬛传》甄嬛抚琴图片,拉近古琴与学生的距离。

  4.初次欣赏《流水》,提问:古琴的音色有什么特点?(悠长、典雅)

  (三)探究学习

  1.介绍古琴的常见演奏方法。

  (1)空弦发音,叫作散声或散音,演奏时左手不按弦,仅以右手拨弦,发音刚劲浑厚,常用于曲调中的骨干音;(2)按弦发音,叫作按声或按音,演奏时左手按弦,右手拨弦,移动按指可以改变音高,发音圆润细腻,富于表情,有如歌声,又叫作实音;(3)泛音,轻碰琴弦发音。演奏时左手对准某一徽位轻触琴弦,右手拨弦,发出比较清澈、轻盈虚飘的乐音,适于快速华彩性曲调;(4)滚:由高音到低音;(5)拂:由低音到高音;(6)绰:上滑音;(7)注:下滑音。

  2.完整聆听《流水》,为乐曲分段,提问:每段有怎样的特点(音乐的力度、速度怎样,古琴音色怎样、运用了什么演奏技法,描绘了怎样的情景,哪两段音乐相似等角度作答)学生分小组讨论自学。

  教师总结:全曲共九段,分为起、承、转、合四个部分。第二、第三段为“起”部,第四、第五段为“承”部,第六、第七段为“转”部,第八、第九段为“合”部。

  第一段为引子,简单的曲调引出后面的主题。

  第二段为主题,用泛音手法,表现轻盈、亮晶的流水,自山间淙淙欢快而出。

  第三段为高八度重复主题,仍基本上使用泛音,表现阳光下水流的晶莹剔透。

  第四、五段使用按音(实音)演奏,是主题音调的变化发展,曲调中增加了十六分音符的流动,旋律如歌,似山泉汇成江河,稳健扎实的一泻千里。

  第六、七两段即张孔山以流拂手法增加的两段,第一段中大幅度的滑音和速度变化的对比,似“宛然坐危舟过巫峡,回眩神移惊心动魄,几疑此身已在群山奔赴,万壑争流之际矣”。第八段又出现泛音上下起伏式的级进,如经过刚才的起伏,又趋于平静。

  第八、九段再现如歌的旋律,自信、积极又充满激情,重新出现以滚拂手法演奏的流水形象前后呼应贯穿首尾,似水激越,从容不迫地汇入大河。尾声又以泛音奏出主题主调的片段,简洁轻盈地由动入静,结束全曲。

  3.再次欣赏:古琴曲——《流水》学生欣赏并结合所学的与古代音乐、诗词相关的知识谈感受。

  4.教师总结:《流水》以生动的形象,描写壮丽的山川、抒发宽广的胸怀和坚定不移的志向。

  (四)拓展延伸

  1.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自创舞蹈律动去表现音乐。

  2.教师评价总结,以小组为单位,推荐学生表演。

  3.聆听《广陵散》分组讨论:《广陵散》这首古琴曲是如何表现“聂政刺韩王”故事的?《广陵散》与《流水》在表现手法及古琴演奏技法上有什么不同?

  (五)小结作业

  1.教师总结本课的知识以及情感表达:古琴以其独特的魅力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被文人视为高雅的代表,亦为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是汉文化中的瑰宝,是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我们作为炎黄子孙,应该认识它、了解它,并有义务传承它、发扬它。

  2.作业:让我们一起思考,现今的中学生可以通过什么形式共同维护和传承中华文化?

【高中音乐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音乐教学设计07-25

中国民族器乐-高中音乐教学设计03-23

高中教学设计11-28

小班音乐教学设计03-17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精选)10-26

《音乐之声》教学设计11-19

小学音乐的教学设计12-21

《音乐之声》教学设计04-14

春晓音乐教学设计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