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热门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热门,欢迎大家分享。
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热门1
教学目标
①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②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④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
①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②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教师准备:实物(珊瑚)、挂图(美丽的大自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出示挂图:美丽的大自然,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请举出挂图中的物体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2、教室里有哪些生物,哪些非生物?
3、你是怎样区分生物和非生物的?
要想准确区分这两种不同的物体,我们必须首先学会观察,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见P2。指导学生观察生物,从实际生活中认识生物与非生物。
学生观察有山、水、虫、鸟、树、石头画面,看到的画面中哪些物体是生物,哪些物体是非生物。观察常见的物体,如盆栽花卉、西红柿、黄瓜、蝴蝶、课桌、讲台等,来认识生物与非生物。
三、讲授新课
(一)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有目的、有计划、有耐心、及时记录;积极思考并与他人交流看法。
(二)什么是生物?自然界中,凡是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
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有哪些基本特征呢?
(三)生物的特征
观察书中插图,说出各种生物正在进行的生命活动,以自身为例讨论人是否也具有书中描述的生物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根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为自养;动物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细菌、真菌分解动物、植物遗体和粪便获取营养,营养方式为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含羞草对刺激作出的反应是小叶片下垂,这是长期自然选择中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有利于它的生存;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生物还有其他特征:除病毒外,生物都是有细胞构成的。生物能进行新陈代谢;生物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
四、小结:举例说明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生物有哪些特征?
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热门2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生物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的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我想从以下几个部分来进行我今天的说课,说教材、说教法、说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新教材的生物学,它是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所以把生物圈放在了第一单元,我们知道生物圈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的,而这个生机勃勃的生物圈主导者是:生物。把“认识生物”作为第一章是情理之中的事,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认识生物,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就显得非常必要,所以“生物的特征”便顺理成章地成了初中生物学的第一单元第一章中的第一节,可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初中生物学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因为只有了解了什么是生物,并掌握了生物的基本特征,才能为以后生物学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课教材内容的按排也独具特色,首先,通过简单明了而又通俗易懂的文字逐一描述了生物的基本特点,符合初一新生的认识水平,达到了过目不忘的效果。其次,每一基本特征都配有学生耳熟能详的相关图片,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了学生对生物各种基本特征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教参分析,以及教材内容分析,学生实际情况,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辩认具体事例,区别生物与非生物。
(2)举例说明生物的基本特征。
2、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同时提高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材编写意图,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的各种基本特征。
2、教学难点
作为生物之一植物的各种基本特征的理解。
作为生物之一植物的各种基本特征的理解。
二、说教法
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观察法,同桌讨论,小组合作交流等教学法。在这些教学法的引导下,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积极思考,畅所欲言,与同学一起共同理解了什么是生物,也掌握了生物的基本特征。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也让学生深刻地体验到了自主获取知识的成就感,学习热情、学习积极性进一步被激发。
三、说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多媒体课件呈现《超震撼----毁灭世界的力量》由于人类对自然界的破坏,导致了自己生存家园的毁灭。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2.多媒体课件呈现本校园景色,老师叙说,我们美丽的校园,是一个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那么,我们怎样来区分生物圈中生物与非生物?生物具有哪些基本特征?这是我们今天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生物的特征。
设计意图:对刚入学的初一新生来说,把自己校园当成情景引入课堂,使他们感到非常的亲切,同时让同学们感知到,生物学离我们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学生同桌讨论交流,我们校园里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并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说一说自己判断的理由。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熟悉事物说起,学生容易从脑海中提出生活经验,经过讨论得出校园的生物有:人、树、鸟等,非生物有桌子、黑板、石块等,并根据这些丰富的表像推导总结得出:像人、鸟、树这样有生命的物体就是生物。并且这些问题是在与同桌讨论交流过程中,不知不觉中得到解决的,从而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结论:生物的概念:生物是有生命的物体。
(三)生物特征的学习
1、创设情境,激起疑问
通过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常识学生同桌讨论交流,我们校园、教室里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并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说一说自己判断的理由。(以教室里的学生和课桌为例)设计意图:学生和课桌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是非常熟悉的,学生能很快的分辨出学生是生物,课桌是非生物。但是让他们找出区别,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人会动而桌子不会动。为此我又列出一组图片让学生分析。所以此环节把学生带入疑惑之中,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2、过渡语:你若要准确地判断桌子是不是生物?还得进一步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明了的过渡语,引导学生自然过渡到生物的基本特征这知识点的学习。
3、初步感知生物的基本特点
学生根据老师以及学生自己课前准备的各种各样生物实物、以及大屏幕展示的插图,并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以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法,初步探讨生物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交流是学生最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与同学的思维发生碰撞,所以在此教学过程中生物能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繁殖,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等基本特征,不知不觉地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表像,获取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从而为进一步深刻地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打下伏笔。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回答问题,后仔细观察多媒4、逐一理解生物的各种基本特征。
(1)、理解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提名小组代表发言,举例说明生物圈中的`生物要生存需要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是什么?随后利用多媒体呈现:人为了生存要吃饭等食物,食肉性动物要以其它动物为食;食草性动物如:马、牛、羊要吃草等植物才能维持生命。同时利用多媒体演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图片及动画,再引导学生总结得出: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
设计意图:体呈现的相关图片,动画。特别是植物吸收无机物,创造有机物的动画演示,使植物的生存也需要营养物质,这看不见、摸不着的生命现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学生面前,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随后在老师的引导下,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概括得出: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这样层层推进教学程序,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利于学生知识的构建。
(2)、理解生物能进行呼吸
首先全班学生玩憋气游戏,看谁坚持得更久。如果卧室放很多植物有什么危害?分析原因小组讨论。然后多媒体展示植物呼吸实验。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人必须呼吸才能生存,随后的动画演示以及学生的讨论,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到,不仅动物要呼吸,植物同样也要进行呼吸,最终在头脑中汇总得出:生物能进行呼吸。
(3)、理解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提名小组代表回答:你自己通过什么方式把体内的废物排出?植物又是如何排出废物的?随后多媒体课件出示动、植物排出体内废物的图片,学生认真观察。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以上问题,以及对多媒体课件图片的观察,认识到动物通过出汗、呼吸、排尿等方式排出体内废物,而植物是通过落叶把体内废物带走,从而学生水到渠成地感悟到:生物能把自己身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
(4)、理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老师轻拍一位学生的头,学生抬头,问:“他为何抬头?在展示一些关于动物和植物对于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眼前情境,实物演示,学生在这些教学资源的引领下,自然而然总结出: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作出相应的反应。
(5)、理解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老师提问:你们一生下来就这样大吗?随后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红狐的成长过程;菜豆的生长、鳄鱼的产卵等图片学生观察,然后小组讨论这些生物是怎样繁殖后代的?
设计意图:首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自身说起,再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学生不易觉察的多种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过程,使这些微观的生命现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眼前,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拓展了学生视野,从而理解了生物能生长和繁殖这一基本物征。
(6)、理解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老师提问:想一想自己与父母有哪些地方长得相似,又有哪些不同?随后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猪的一家、一株玉米长出的不同颜色的籽粒。学生观察,然后小组讨论找相同点和不同点。引用生活谚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种豆得豆,种瓜得瓜”和“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让学生分析这几句谚语的意思。
设计意图:首先联系学生自己,从学生自身说起,再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学生平时经常见到的而且又没有注意观察的一些生物现象,从而找出相同的特征和不同的特征。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一些生活谚语让学生了解遗传和变异这两概念。
5、总结:生物的特征
6、补充
(1)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案例1:水葫芦的过度繁殖引起水生动物的大量死亡
案例2:人类的过度砍伐导致大量野生动物灭绝
设计意图:让学生意识到人类活动是影响生态系统的最大因素。人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当遵循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四)、课堂小结:
与同桌说一说,你今天的收获。然后全班交流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多媒体课件呈现什么是生物,及生物的基本特征等知识点。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回顾,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使知识条理化,利于知识的构建,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也得到相应提高。
(五)、巩固练习
1、多媒体课件重新呈现珊瑚与珊瑚虫图片,再次让学生判断它们是生物还是非生物?为什么?
2、以自己或选一种生物,与同桌说一说,自己或其它生物是否也有这些基本特征?
设计意图:巩固运用所学内容,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体验到获取知识的成就感。
(六)、课外拓展
课后,学生思考或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生物的其它特征。
设计意图:开阔学生视野,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不仅在课堂上,课外同样也能进行。
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热门3
教学目标:
1.学会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2.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教学活动,逐渐培养学生观察、口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使学生成为既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又能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的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并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难点: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现象的分析和归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方法:
侧重于“观察→讨论→归纳”式教学。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活体生物如:盆载的植物体1-2种;
2.动物标本1-2件;
3.珊瑚;小机器人;有关的投影片等。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展示盆栽植物和一个小机器人,说明它们的根本不同在哪里?
盆栽植物是生物。说明生物与非生物是有区别的。生物具有区别非生物的本质特征。
引导学生根据书上提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和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说明生物的特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抽题讨论(如果学生人多可两组一题)小组选出组长、记录员、发言人。小组研究讨论结束后,可研究讨论其他组的题。待各组完成后,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最后可以安排本小组同学补充发言,而后其他小组同学再发言补充(教师除了组织学生的活动,可以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参与他们的讨论和研究)。
下面是讨论的大致内容: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
(1)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并为动物提供了食物;
(2)寄生植物获取别的生物体中的有机物。如猪笼草、菟丝子、食人树等;
(3)动物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现成的有机物。如猫抓鼠吃;青蛙抓虫吃;狗吃肉;羊吃草等;
(4)细菌、真菌等分解枯枝落叶朽木动物的尸体粪便等有机物。任何生物的生存都需要营养物质。
2.生物需要呼吸
(1)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提供,植物的各项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都是由呼吸作用提供的`。
(2)人从出生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不能停止的是呼吸。成人呼吸频率16-18/每分钟。
(3)鱼生活在水中需要大量滤水从水中摄取氧气。
(4)鲸每15-20分钟就要从水中冒出呼吸一次。
(5)水生的爬行动物有专门适应水中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如海龟它的肺能贮藏空气,它的泄殖腔内有肛门囊,囊壁富有血管,可在水中呼吸。鳖喉部有粘膜形成绒毛突起,其上毛细血管丰富,水中气体可由此进入,可以10小时在水中不出来。
(6)水生植物有气道如藕的茎中有气道;水稻的茎杆是中空的可通气。
3.生物体都能繁殖后代
(1)许多植物能够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
(2)有些植物能产生秧子如白薯、草莓;小麦、水稻能分蘖;
(3)白薯、土豆能出芽。
(4)藻类、苔藓、蕨类能产生孢子,用孢子繁殖后代。
(5)细菌、草履虫等生物通过分裂生殖,产生新个体。
(6)许多动物通过产崽繁殖后代。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1)植物缺水会发蔫;水多了会涝。
(2)施肥少了长不好;施肥多了会烧苗。
(3)含羞草受到外界刺激会做出反应;捕虫植物有特殊的捕虫作用。
(4)植物有向光性、向水性、向肥性等。
(5)动物会捕捉食物逃避敌害等。
5.生物能将身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
(1)植物能够通过落叶带走一部分废物。
(2)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等将废物排出体外。
6.生物能生长
(1)植物能由一粒种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2)小鸟由卵孵出长成大鸟。小孩能够长成一个大人等。
7.生物还会生病、衰老、死亡
(1)植物有生有死,植物会生病。
(2)动物有生有死,动物也会生病。
8.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等等。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能说一说什么是生物吗?(根据生物的特征说)
教师:我们讨论了这么多生命现象,大家一定能够利用这些生物特征去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生物了吧。现在我们来做一下课后练习。
学生:讨论后回答。
珊瑚虫是生物,因为只有它具备了生物的特征,具有生命。而钟乳石和珊瑚是没有生命特征的,机器人也没有。
教师:回答得非常好。学完这节课后你们知道什么是生命了吧?知道怎样区分生物和非生物吗?
学生:生物体有共同的特征:需要营养,需要呼吸,进行新陈代谢,可以生长和繁殖,还有一定的寿命??
今天我们认识到这么多的生命现象。体会到观察对我们是多么的重要。认真的、全面的、实事求是的观察和记录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引导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热烈的讨论可以拓展我们的思路,激发我们的灵感,让你迸出思想的火花。积极的归纳总结让我们得到了正确的结论,使我们的知识系统化。今天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或多或少地体验了科学探究的乐趣。希望每一位同学都积极的参与。用我们自然界中最聪慧的大脑学会学习,探索生物无穷无尽的奥秘。
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热门4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是初中生物第一课,教师应通过这节课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热情,宜采用比较轻松活泼的课堂组织形式。引导学生根据书上提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和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说明生物的特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抽题讨论。另外,本节的重点知识就是掌握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分方法,而区分的过程则需要通过对比待分析事物与生物的一般特征是否吻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2、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二、能力目标:
提高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
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并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现象的分析和归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活体生物如:盆载的植物体1—2种。
2、动物标本1—2件。
3、珊瑚。小机器人。有关的投影片等。
教学设计:
引入:展示盆栽植物和一个小机器人,说明它们的根本不同在哪里?
盆栽植物是生物。说明生物与非生物是有区别的。生物具有区别非生物的本质特征。
引导学生根据书上提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和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说明生物的特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抽题讨论(如果学生人多可两组一题)小组选出组长、记录员、发言人。小组研究讨论结束后,可研究讨论其他组的题。待各组完成后,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最后可以安排本小组同学补充发言,而后其他小组同学再发言补充(教师除了组织学生的活动,可以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参与他们的讨论和研究)。
下面是讨论的大致内容: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
(1)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并为动物提供了食物。
(2)寄生植物获取别的生物体中的有机物。如猪笼草、菟丝子、食人树等。
(3)动物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现成的有机物。如猫抓鼠吃。青蛙抓虫吃。狗吃肉。羊吃草等。
(4)细菌、真菌等分解枯枝落叶朽木动物的尸体粪便等有机物。任何生物的生存都需要营养物质。
2、生物需要呼吸
(1)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提供,植物的各项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都是由呼吸作用提供的。
(2)人从出生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不能停止的是呼吸。成人呼吸频率16—18/每分钟。
(3)鱼生活在水中需要大量滤水从水中摄取氧气。
(4)鲸每15—20分钟就要从水中冒出呼吸一次。
(5)水生的爬行动物有专门适应水中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如海龟它的肺能贮藏空气,它的泄殖腔内有肛门囊,囊壁富有血管,可在水中呼吸。鳖喉部有粘膜形成绒毛突起,其上毛细血管丰富,水中气体可由此进入,可以10小时在水中不出来。
(6)水生植物有气道如藕的茎中有气道。水稻的茎杆是中空的可通气。
3、生物体都能繁殖后代
(1)许多植物能够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
(2)有些植物能产生秧子如白薯、草莓。小麦、水稻能分蘖。
(3)白薯、土豆能出芽。
(4)藻类、苔藓、蕨类能产生孢子,用孢子繁殖后代。
(5)细菌、草履虫等生物通过分裂生殖,产生新个体。
(6)许多动物通过产崽繁殖后代。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1)植物缺水会发蔫。水多了会涝。
(2)施肥少了长不好。施肥多了会烧苗。
(3)含羞草受到外界刺激会做出反应。捕虫植物有特殊的捕虫作用。
(4)植物有向光性、向水性、向肥性等。
(5)动物会捕捉食物逃避敌害等。
5、生物能将身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
(1)植物能够通过落叶带走一部分废物。
(2)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等将废物排出体外。
6、生物能生长
(1)植物能由一粒种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2)小鸟由卵孵出长成大鸟。小孩能够长成一个大人。等
7、生物还会生病、衰老、死亡
(1)植物有生有死,植物会生病。
(2)动物有生有死,动物也会生病。
8、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等等。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能说一说什么是生物吗?(根据生物的特征说)
板书设计: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一、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地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维持生存。
二、生物能进行呼吸。
绝大部分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三、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物在生活过程中,体内会不断的产生各种废物,并且能将废物排出体外。
四、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生物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做出一定的反应。植物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一般不明显,但也有一些反应比较明显的。
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六、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热门5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教学授课的对象是七年级新生,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持久性不强。具一定的感性认识能力,但理性认识不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还要加强。学生具有一定的小学自然基础,但缺乏正确的生物科学的学习方法。
结合学生和课本内容的特点,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讨论、探究法”,充分体现新课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在整堂课中主要以学生讨论、探究、合作学习为主,把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东西拿来做教具,引导学生去认识生物,激发他们主动探究生物的特征,从而真正理解“生物”的意义所在;穿插一些小游戏,学生在学习目标的引导下,通过教师提供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与探究,积极思考问题,深入了解相关内容。通过师生间的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根本转变与学生方式的变革,优化学生的学习策略。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2.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提高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合作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三、重点难点
重点:
1.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2.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难点:合作和探究学习的能力的形成以及学生讨论的组织。
四、课时(1课时)
五、教学媒体
身边常见事物的图片(山、石、树、昆虫等等),课前准备教学课件
六、教学过程
1. 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上新课前先做一个游戏:教师展示生物和非生物的实物(如盆栽植物、小动物)和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有山、水、虫、鸟、树、石头的多媒体画面),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猜测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这种导入新课的方法是根据初一新生好奇的特点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质疑启思,讨论问题:
讨论的问题是:①怎样区分生物和非生物?
②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
讨论分小组进行,讨论后全班交流,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这样不仅能解决问题,还能使全班不同层面的学生的能力都得到相应的发展,真正体现了新课标面向全体学生的宗旨。学生回答的“生物的特征”答案不完整,学生甚至出现幼稚、可笑甚至错误的看法,这时我都回适时进行鼓励,以增进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勇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有时学生积累的课外知识或突发奇想也会启发教师,使教学更趋完美。
3.讨论与游戏,突破重难点:
通过以下的教学过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生物的共同特征。
(1) 讨论:植物和动物等都需要什么才能存活?
我认为通过讨论学生找出植物和动物需要营养的方式的不同,为《生态系统》等内容的教学有一个好的铺垫。
学生讨论后回答相关问题,对学生的回答我及时给予肯定或纠正。总结出: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游戏:全班进行憋气比赛,看哪位同学憋气时间长。讨论问题是:我们为什么只能短时间的憋气?能否列举一
些动物如何进行呼吸?植物也要进行呼吸吗?
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发现和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也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总结出: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因学生知识有限只要求学生知道呼吸是什么,而不能深入对呼吸进行探究。
(3)提出问题:
“为什么要给养鱼缸的鱼经常换水”。
让学生思考讨论的问题:我们每个人自己排出废物的方式有哪几种?植物也会产生废物,那么植物如何排出废物?
总结出: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猜物品游戏:
课前准备好几个纸箱子,其内放几种动物(如青蛙、蚯蚓等),让学生上台用手摸后猜里面是什么动物。要求
全班学生注意观察猜物品的学生碰到动物时产生的缩手反应。学生观察做此游戏的学生反应后,简单归纳出此现象的原理,即人对外界刺激会做出反应。
讨论题:植物等其他生物对刺激是否会做出反应?如果植物也能对刺激做出反应你如何证明之?对于这样问题学生
可以大胆质疑,大胆猜想,大胆设计,学生有更多的思维空间。我对于学生的各种设计将给予鼓励,学生对“生物都能对刺激做出反应”这个特征不仅仅是存留在识记的层次上,而是通过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真正把学生
【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04-20
生物教学设计12-06
生物教学设计模板03-12
生物教学设计(15篇)06-02
生物教学设计15篇04-18
《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04-15
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11-21
《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11-09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