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荷塘月色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1
一、导入新课
在繁华的扬州街市中心有一座寂静的院落。它隐没于寻常的民居之中一点都不起眼。但是在这里曾经生活过一位著名的诗人、学者,他就是朱自清先生。走进这座民居,中间的厅堂上悬挂着一幅山水画,旁边是一副对联,曰:“开张天岸马,奇异人中龙”。对联为书法家康有为所书。“开张”,形容词,指雄伟开阔之貌。“天岸”,天之涯。“天岸马”,一跃而至天涯之马,天下良马之最佳者。“人中龙”,人中之俊杰也。用这两句话来形容朱自清,足见他是何等杰出的人才啊。古语说:“文如其人”,今天我们就来领略一下朱自清先生的文章的风采。
二、了解作家和写作背景
1、作者介绍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是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县,因三代定居于扬州,故自称扬州人。朱自清在扬州生活了13年,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期。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更名“自清”。上大学时,她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了文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在清华大学任教,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为散文家。朱自清的诸多散文中以《背影》《荷塘月色》最为出名,其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真情实感。
2、写作背景
此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整个中华大地。作为一名有良知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朱自清感到十分压抑和苦闷,中国究竟何去何从,理想和光明究竟在何方?一个夏夜,作者为了散心,踏入了这片静谧的荷塘,心有所感,写下了这篇文章。
3、检查预习
煤屑()独处()酣眠()鷁首徐回()踱步()闰儿()敛裾()霎时()媛女()蓊蓊郁郁()倩影()袅娜()荷锄()含情脉脉()
三、诵读文章,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全文共是10个段落,每个段落都有其独立的内容,请找出作者行踪的语句,描绘出作者的活动轨迹。
【明确】缘起(第1段)□→去荷塘(第2、3段)□→观荷塘(第4、5、6段)□→离荷塘(第7、8段)□→踱回家(第9段)
因而,文章的划分便一目了然了:
第一部分:(1)写观荷的缘起。【情】引子
第二部分:(2—6)写荷塘月色。【景】主体
第三部分:(7—10)写景中人。【情】尾声
四、再次诵读课文,揣摩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
1、请大家找出最明显体现作者感情基调的语句,并体会它在文中的作用。
【明确】①“这几天心里颇不平静。”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激起的.波澜,不加掩饰的直接抒怀,显示作者内心的苦闷、烦乱。②这也正是夜深人静出游荷塘的缘由,即,欲排遣苦闷之情。(为下文出游荷塘作铺垫)③此句是“文眼”,放在篇首,一锤定音,为下文奠定了感情基调。
2、文中还有哪些句子可以感受到萦绕在作者内心的苦闷思绪?
①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外一个世界里。
赏析:这里感慨自己身不由己,现在暂得宽余,流露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但又感到孤独寂寞的心情。
②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赏析:“且”字表明了虽只是暂得解脱可又不能不立即逃离的现实心态,透露出一丝喜悦之情。
③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赏析:“但”字笔锋陡转,蝉蛙如此热闹,也不能感染感染作者,依然不能摆脱绵绵的愁绪。
④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赏析:梁元帝的《采莲赋》描绘了一个热闹欢快的世界,让读者置身于江南的盛况之中,作者仿佛像插上翅膀飞离了这个痛苦的现实世界。“可惜”一词告诉我们作者又从热闹的采莲盛况中返回了灰暗的现实,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⑤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
赏析:江南是自己的故乡,自己在那里成长,想江南是乡思的流露。作者本想用乡思来慰聊自己的愁苦,结果沉痛的现实压得他无法如愿。
(此处或可让学生讨论交流)
由此,我们不难把握文章的感情脉搏,在现实生活中的作者无法排遣苦闷因而去寻找感情寄托,所以才夜游荷塘寻找宁静,在荷塘中他获得了片刻的安宁,但当他回到家门有回到了现实,心中的烦恼依旧。但是仅有的片刻安宁已经让这颗压抑的心灵得到了最大的释放,达到了无我两忘的空灵。下一节课我们就来赏析那令作者心灵暂或宁静的月色荷塘。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学习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
2.通过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学习鉴赏抒情散文。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方法:
通过听朗读、学生默读,让学生读文入境。通过反复学生诵读、感知,品味作品语言。通过提问思考讨论,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设计: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请同学们看书本彩页部分的“近春园荷塘”,这是一大片碧绿的荷塘,荷花娇艳地盛开着,面对此等美景,诗人杨万里赞叹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而周敦颐却独爱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描写同一事物反差如此之大,这正印证了王国维先生的那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是为了抒情,抒什么样的情?抒的是作者自己的主观感情,客观事物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烙印!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朱自清先生的脚步,去看一看他给我们留下的这篇优美的散文《荷塘月色》,看一看他描写了怎样的月色下的荷塘美景,抒发了什么样的独特情感!
二、解题——整体感知
1、问:大家觉得题目“荷塘月色”是偏正短语还是并列短语?为什么?
明确:并列短语,因为第四段是写月色下的荷塘,第五段是写荷塘上的月色。
2、朗读、播放配乐朗诵(要求学生听清字音,进入情景,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
(1)请同学们朗读PPT展示的字词。
蓊蓊郁郁(wěng)踱步(duó)袅娜(niǎonuó)霎时(shà)弥望(mí)倩影(qiàn)琐屑(xiè)脉脉(mò)独处(chú)参差(cēncī)
煤屑(xiè)敛裾(liǎnjū)
chǔ处理hé荷花qū曲折
处荷曲
chù处所hè负荷qǔ歌曲
mài脉络xiān纤细chàn颤动
脉纤颤
mò脉脉含情qiàn纤夫zhàn颤栗
(2)说说作者夜游荷塘的行踪,理清文章结构。
明线:出家门、踱小路、观荷塘(月色荷塘——塘上月色——)、赏四周、回家门
(3)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感情基谓的语句,体会这句话的含义和在文中的作用。
明确:“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句是全文的“文眼”(“文眼”顾名思义就是文章的眼睛,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文眼”就是文章中最生动传神、最能体现作者感情的语句),放在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的基调——内心有苦闷,心绪烦乱。
(4你能找出表现作者感情变化的语句吗?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呢?(交流探讨)
1)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2)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3)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4)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明确:联系背景、文眼、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理解。
1)句感慨自己平日身不由己,现在暂得宽余,流露出对黑暗环境的不满但又感到孤独、寂寞的心情。“且”字表明虽只是暂得解脱可又不能不立即逃离现实的心态,透一丝喜悦。
2)句“但”字笔锋陡转,蝉蛙如此“热闹”也不能感染作者,依然难以摆脱绵绵的愁绪,照应了文眼“颇不宁静”。
3)句“可惜”又从热闹的采莲盛说中返回了灰色现实,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4)句江南是作者的故乡,作者大学毕业后,先后在杭州、台州、温州、宁波等地任教,参加了文学研究会,与叶圣陶;俞平伯等人志同道合,写了不少具有进步倾向的诗和赞美江南灵山秀水的文章,到清华后,常表达出思乡之情,“今晚”,寻求佳境,意在摆脱“不宁静”的心情,难以摆脱,身处忧烦,忆往怀旧,想借此超然于现实的重压之外,但这同样是不可能的。
3、朗读全文,把握感情脉络:不宁静——找宁静——暂得宁静——失宁静——回到现实的不宁静中来。
4、布置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第4~6段。
附:板书
第二课时
一、导语
荷花
[清]曹寅
一片秋云一点霞,十分荷叶五分花。
湖边不用关门睡,夜夜凉风香满家。
该诗通过对荷花开放的季节和荷花的香味的描写,给我们描绘了荷塘晚香的美好感受。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的这篇散文《荷塘月色》。
二、阅读文本,赏析艺术美。
他找到宁静了吗?
(一)鉴赏第四段,让学生自由发现鉴赏点,教师适当引导。
1.下面我们一起细细品味“惊异”之美。先鉴赏第四段。请一位同学读一下,注意读准字音、停顿,更重要的是把自己的感情放进去。(生有感情地读)
同学们说这位同学读的怎么样?
不错。在情感上还稍微欠缺,读本文应该带有怎样的情感?
斯人独处,朱自清先生于荷塘暂得于己。身处良辰美景,由衷感到“淡淡的喜悦”。
2.那么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感情自己读一下第四段,思考课后第一题中的问题:本段中
作者具体描写了月下荷塘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具有怎样的特点?
(荷叶:田田,层层,亭亭,舞女的裙;荷花:点缀着些白花,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如明珠,如星星;荷香:渺茫的歌声,不绝如缕;荷波:像闪电,霎时,凝碧,脉脉)——清幽、
朦胧、恬静的意境之美。
3.朱自清先生用了7句218个字描绘荷塘,但有人为了精炼,把这段文字精简到69个字,变成这个样子:“看荷塘上面,有很多叶子,叶子中间还有些白花,有的开着,有的还没开。风吹过,叶子和花有一点抖动,有时还传来些荷香。叶子下面是流水,但看不见。”这两段文字的表达效果哪个好?(毋庸置疑)
4.下面同学们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进行对比分析,朱自清先生文笔高明在哪里?谈谈你的理由。(给学生二三分钟思考时间)
(1)叠词:“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亭亭的”、“一粒粒的明珠”、“层层的”、“密密的”、“脉脉的”。既加强了语意又使文气舒展,音节和谐。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音韵美。
(2)比喻:①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本体:叶子;喻体:亭亭的舞女的裙;相似点:圆形,舒展,形态相似;
②层层的叶子中间……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本体:白花;喻体: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相似点:晶莹剔透,忽隐忽现,纤尘不染。
③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本体:清香;喻体:渺茫的歌声;相似点:若有若无,轻淡缥缈。
④这时候叶子与花……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本体:颤动;喻体:闪电;相似点:速度极快。
(3)博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博喻:博喻能将事物的特征或事物的内涵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出来,这是其他类型的比喻所无法达到的。在淡淡的月色中,荷塘里的一切是朦胧而不真切的,因而荷叶间零星点缀的白花,“明珠”(温润透亮),“星星”(忽明忽暗、晶莹闪烁微风拂过,动态美),而窈窕妍媚的美人刚出浴时免不了有一种“犹抱琵琶”的羞涩与一种洗铅华的清纯,用此来比喻那些“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花蕾,充满静谧、优雅的韵味。(读出荷花的迷人)
(4)通感:顾名思义,通感就是感觉相通。一种感觉一重美感,两种感觉就是双重美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外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指感觉的沟通、感觉的转移,也叫“移觉”。
①“微风过处……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似的。”
嗅觉—听觉。清香比作歌声,烘托环境的优雅和宁静。歌声来自远处的高楼,它会时断时续、隐隐约约,而“荷香”则伴着阵阵微风,时有时无、如丝如缕,放在一起,香中有声,声中有香,怎么不让我们陶醉呢?
②“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听觉—视觉。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缓缓流淌,“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请大家读一读这两个句子,我想听一听你是如何陶醉其中的)
这种手法并不少见,能举个例子吗?
还记得“红杏枝头春意闹”吗?红杏绽放在枝头,本来是靠视觉感受到的,作者说红杏在枝头喧闹,多么生动。生活中的例子也很多啊,这个人爱说“甜言蜜语”,这个南方人操着一口“吴侬软语”,都是。
(5)词语:“点缀”:有装饰的意义在内,好像是有意为之;“袅娜”:开的正艳;“羞涩”:含苞待放,赋予荷花一种少女的柔美与娇羞;
(6)小结:这一段视线是由近及远、由上而下来写的。作者集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正是运用了多种多样的比喻,才多侧面展现了月下荷塘的宁谧、素雅之美。花叶婀娜,荷香如歌,流水脉脉,此时的作者还依然颇不宁静么?就让我们带着微笑,带着“淡淡的喜悦”之情齐读这一段吧。
(二)鉴赏第五段,重点体会动词的用法。
月下荷塘的美真像一幅工笔画,但画家说,光线是绘画的生命。所以,朱自清先生能暂得宁静,首先应该感谢的是荷塘上的月色。下面我就请一位同学来朗读第五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
1.能否用几个形容词概括这个夜晚月光的特点呢?(朦胧淡雅)
2.月光是无形的,作者通过哪些景物描绘它呢?(叶子和花,薄薄的青雾,淡淡的云,树影,交织的光和影)
3.找出本段中的动词:泻、浮、洗、画。可否改为“照”“升”
①以流水喻月光,用动感极强的“泻”字将月光写活,写出了月辉照耀、如倾如泻的景象。“泻”可否改为“照”或者“铺”?有倾泻意,与“静静地”配合在一起,准确地写出了月光奶白色而又鲜明欲滴的实感,有形而无声,显示了月光的幽静之美,。“照”字太直白,缺少蕴含。
②“浮”可否改为“升”?一个“浮”字,写出荷塘之上,薄雾轻扬而上,又漂浮不定。无色胜似有色,无形更显绰约。朦胧之中,显出花更柔美,叶更飘渺的姿容。“浮”显示出雾的轻飘状态,是轻而缓地出来;“升”字太硬,无法突出雾的轻和柔。
③“洗”,牛乳洁白无瑕,细腻如丝。比之水洗,更多些许柔和温润。
④“画”,含有人为之作,大自然为画师,以月光代清水,以树影当浓墨,把荷塘当画纸,轻点晕染,明暗有致。与“倩影”搭配,表现出一种情趣,也显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三)课堂练习
朱自清先生很厉害先生很厉害。月色本无形,他却能以荷塘为依托,化无形为有形,使我们眼前叶朦胧、花朦胧、默默流水之上缕缕清香迎面。月色无处不在。宋徽宗也曾给画师们出过一道考题“踏花归来马蹄香”,香气如何表现呢?聪明的画师画的是,蝴蝶追逐马蹄,蹁跹起舞。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诗句中化无形为有形的例子?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如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思维活动,但诗人们却把它写得有声有色,有形有味!
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愁的长度
2.只恐双蚱蜢猛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愁的重量
3.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合铸青.玉案)愁的数量
4.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徐志摩)——愁的味道
现在,我想请同学们在下面词语中任选一个,写一段话,要求就是化无形为有形。这些词语是“风”、“寒冷”、“孤独”,时间三分钟。
(四)诵读、鉴赏第6段(引入第2段对比阅读)
1、齐声朗读。
2、问:本段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与课文第2段照应,试比较两段写景的异同。(阅读比较后回答提)
明确:
相同点:都写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写了树、小路。
不同点:第2段重点写了小煤屑路的寂静、阴森,写得简略。而本段则以树为着眼点,由近及远,写了树色、烟雾、远山、灯光,再由静到动,写到蝉声、蛙声,显然,热闹了许多。
3.提问:本段写月下荷塘的景色,作者选用了一些叠字叠词(如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等),试结合语境,说说这些词语的妙处。(学生阅读后回答)
明确:①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②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夜色的浓重气氛。
4、师生共同小结。
总之,叠字叠词的使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应了第2段中“蓊蓊郁郁”的树、“阴森森”的小路,读起来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
5、齐声朗读第6段,体会其特点。
(五)学生齐读第7—10段,学生思考:
1、夜游荷塘让作者产生了怎样的联想?
联想:“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者当时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
2、作者为什么要想到《西洲曲》和江南采莲的旧俗?
明确:由“忽然”引出一幅江南采莲图,至此由“实”到“虚”,开辟了一种与前文孤寂幽静相反的热闹欢乐的境界。一实一虚,一动一静,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作者似乎得到了暂时的“宁静”,但“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又回到了现实中来。表明作者无法从现实生活中得到理想的“宁静”,这正是残酷的现实社会带来的结果。
作者苦闷、忧愁、烦躁、困惑,这时候作者想到《西洲曲》和采莲,折射出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否定,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是时代变化在作者心灵的投影。
(六)探究文章的“线索”:行文线索:“物线”与“情线”交织
①“物线”(副线):“坐着乘凉”、“带上门出去”——背着手踱着”——赏荷、赏月——归家,随着空间位置的转移,作者的足迹所到、目光所及,再现了月下荷塘的迷离的美妙的景色。
②“情线”(主线):心里颇不宁静——渴求宁静(淡淡的月光下,有淡淡的哀愁)——获得片刻宁静(在自然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惦念江南,欲超脱而不可得。
三、小结全文
整篇文章作者以艺术的笔法,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月下荷塘美景图,充满了诗情画意。这清新、美丽、宁静的大自然正是作者的精神避难所。
四、布置作业
1、背诵4、5、6段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3
一、课文内容分析:
《荷塘月色》是现代散文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之一,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词语的解释和理解比较容易;但本文的写景抒情都比较细腻和朦胧,对一些字词的理解必须到位,所以必须先让学生结合注释熟读作品,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作品的景物和情感特色,体味作品的语言风格,激发学生的意象和情感联想,从而带领学生进入情景交融的境界。
二、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基本感知写景抒情散文情景融合的特点,领略情景交融散文的妙处,掌握此类散文的欣赏及分析方法。
2、学习《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通感修辞手法的运用。
3、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整体感受本文的意境,初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通过听录音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
3、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品味作品语言来突破学习的难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读课文感受荷塘月色美景,并获得美的享受。
三、教学重点:
(1)欣赏和分析作者通过运用修辞手法、叠词等达成的对荷塘月色的成功描写。
(2)讨论理清作者喜与愁相交织的感情线索。
四、教学难点:
作者在作品中流露的“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相交织”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策略
1、诵读与赏析相结合;
2、采用小组讨论法进行教学。
六、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1、初步感知课文;2、品读课文第二部分(写“荷塘”“月色”的4、5、6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荷花以其高洁的形象深为中国人所喜爱,无数的文人墨客为之陶醉,留下了千古流传的名篇佳作。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可以说,荷花已成为中国文学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其意蕴可谓深远,其意境可谓独特而优美。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写荷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板书)
二、解题
1、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2、写作背景: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朱自清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作家。他不满于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但因受阶级的局限,没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只能用消极态度表示不满和反抗。本文正是通过“我”在荷塘月夜的独步、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在时代的政治低下寂寞、苦闷、彷徨无路的情绪和出污不染、洁身自好的情操。
三、听课文录音,初读感知课文并划分层次
明确:全文分三部分:
一(1):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点明题旨)
二(2—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
三(7—10):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偏重抒情)
四、品读课文第二部分(4、5、6段)
提问:听过录音,请大家说说,文章集中笔力写荷塘月色的是哪几个自然段?(4、5、6自然段)
(一)品读第4自然段,看作者是怎样从多角度来描摹荷塘美景?
1、请一位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
2、让学生为这一段文字取个小标题(结合文题归纳出最合适的——月下荷塘图)
3、师:这段文字描绘了哪些景物?各自有什么特点?(板书)
景 特点修 辞
荷叶——圆形舒展——————————————————比喻
荷花————晶莹剔透纤尘不染———————————比喻、拟人
荷香————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比喻、通感
荷波(荷叶)——凝碧 ————————————————拟人、比喻
流水————脉脉——————————————————————————————拟人
引导明确:
细致描绘荷塘的容貌,顺序写出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
(重点引导学生明确比喻和拟人的用法)
先找出用了比喻的句子;这里用了许多比喻有什么好处呢?例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风姿的女郎。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给人一种美好、轻盈、舒展、动感的联想。这一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荷叶出水很高、圆形舒展的娇美姿态,洋溢着情趣。
找出运用拟人的句子;例析:“袅娜”,本指草木细长柔软的样子,常用来形容女子体态轻柔优美。羞涩,意思是难为情,态度不自然,是专写人的情态的词。这两个词用来形容荷花妍媚多姿。
4、赏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问: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里面蕴含了几种感官感觉?
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我们把五官功能相互转换彼此沟通的现象叫通感,又称移觉)。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但在运用这种比喻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间在感官的感觉上的相似之处,或在特定环境下有这种沟通一气的感觉,做到妙不可言却不是故弄玄虚。
小结:细致描绘荷塘的容貌,顺序写出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层次井然,委婉精细,栩栩如生,柔美动人。整段没有谈月,但处处有月。写荷叶、写荷花、写荷香、写荷波,都确然是在月光照耀下的。
(二)品读第5自然段
1、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
2、让学生再给这段文字取个小标题(荷塘月色)
3、(略)比喻句赏析:
师:在这一小节中作者也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等等。(“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的”不是比喻句)
4、(重点)体会句子中词语使用的妙处
这一小节中不仅仅句子用得好,一些字也用得非常巧妙。
①辨析:A、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照)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B、薄薄的青雾浮(升)起在荷塘里。
生:独立思考并回答
明确:A、“泻”表现出月光似流水自上而下的动态“照”仅写出光线的照射。B、“浮”表现出雾气朦胧,“升”则失去朦胧之态
②析:“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画”,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师:(总结)可见,虽是一字之差,但表达效果却明显不同,意境也相去甚远。我们要以严谨的姿态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汉字,在用字方面要仔细推敲。
5、析句: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这一句转折复句是前几句描写月色的总结。作者又一次运用“通感”或“移觉”的修辞说法,把上文描写的`月光、树影揉合在一起,在读者面前,既树立视觉形象又树立听觉形象,给读者以清新雅洁的艺术享受。
小结:第五自然段,着力描写月色,先是正面写,后是反衬。多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工巧熨贴。有光有影,有明有暗,从月光的映照下又进一步写出了荷塘胜景。
(三)品读第6自然段
1、请全班学生朗读第6自然段
2、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思考:
有人认为,这一自然段并没有写月光,请说说认为这一段没有写月光的理由;有人认为这一段其实写了月色,请说说认为这一段写了月色的理由。
3、小结:这一节重点在写树,从方位、距离、高低几个角度来写,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树多而密,重重围住荷塘,与前面的“幽僻”相照应,这是总写四周,接着写近处的树色、树姿、远处的树梢上的远山、又回过头写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所有的景物都是在月色笼罩之下的,似乎无一处写月,其实处处体现了月色。
最后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笔锋一转,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
4、学生比较这三段前后景的不同和情感的不同之处(稍点拨):淡淡的-喜悦-哀愁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设计
背诵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品读1、2、3自然段;2、鉴赏第三部分3、赏析文章语言艺术
一、复习
全班齐背文章4、5、6自然段
二、品读第1自然
1、女生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
2、讨论:“心里颇不宁静”“渐渐”“迷迷糊糊”“悄悄地”等词句的理解。
引导学生明确:
视觉所及,是渐渐升高的月亮;听觉所闻,是已听不见孩子们的欢笑。妻子在迷迷糊糊地哄孩子睡觉,“迷迷糊糊”说明妻子也恹恹欲睡了。这既交代了作者独游荷塘的时间和环境:夜深人静,又写出了文章开首透露的作者的心境。因为“心里颇不宁静”,就愈感到时间过得慢,所以月亮升高是“渐渐”;因为“心里颇不宁静”而另有一番心思,即使夜深人静,妻子的眠歌也听不真切,只能是“迷迷糊糊”的。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文章写墙外已没有孩子们的欢笑,妻子唱着眠歌,自己的运作是“悄悄地”,这些都照应到“夜深人静”。如此宁静的环境衬托了作者不宁静的心境。
3、小结:第一段,点明了作者颇不宁静的心境(宁静的环境衬托了作者不宁静的心境),交代了作者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
三、品读课文第2自然段
1、男生齐读课文第2然段;
2、第二段点拨分析:
①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写去荷塘必经的小路。概述了周围的景物。
②周围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路”是“小煤屑”、“幽僻”、“寂寞”、“阴森森的”,“但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森森”“淡淡”。路阴阴森森,月光淡淡,一种寂寞的氛围,衬托出淡淡的忧愁。
③整段写出了一种怎样的气氛?衬托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整段写出了一种寂寞的气氛,衬托出淡淡的忧愁。
3、问题设计:作者写去荷塘必经的小路,哪些地方是实写,哪些地方是虚写?(要求学生反复诵读)
明确:实写沿塘的曲径;实写树木。
就“白天”和“夜晚”两个时间的情况说明“幽僻”,是虚写;虚写无月的黑夜的怕人。
4、小结:第二自然段,虚实结合,总写荷塘月色。寥寥几笔,勾勒荷塘四周环境,为下文具体细致地描绘荷塘月色作了铺垫。
四、品读课文第3自然段
1、全班同学齐读课文第3自然段。
2、要求学生反复朗读第3自然段,并体会每一句话的含义。
引导明确:
第1句:描写了作者独游荷塘的姿态神情。第2、3、4句:又一次暗示自己独处月下于白天不同,说明现在自由,而白天没有自由。这里,再说平常身不由己。第5句:作者三说平常身不由己。
小结:作者在夜阑人静的深晚踱游幽僻的荷塘,再三感慨自己平时不得自由,流露出对当时黑暗社会的不满但又感到孤独、寂寞的心情。把上面这些话和文章开首的那句话联系起来看,作者在现实世界的苦闷跃然纸上。
第6句:“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一句既是下文详细描写荷塘月色的起领,又流露出压抑不自由的作者暂得宽余欣赏荷塘月色的淡淡的喜悦。
[板书]:自由(淡淡的喜悦)——(苦闷)
小结:第3自然段抒发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披露文章开头“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用“我且受用这无的荷香月色好了”自然过渡到第二部分。
二、讲读第三部分
1、学生齐读课文第三部分
2、问:夜游荷塘让作者产生了怎样的联想?
[板书]:联想:“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者当时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
3、作者在文章引用了梁元帝的《采莲赋》,《采莲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引导明确:一群少男少女(“妖童媛女”),采莲的情景是祥和舒心、热闹有趣的。(文中:热闹、风流)
4、作者勾勒了一幅江南采莲图,江南采莲图有何特点?
无忧无虑 自由幸福 快乐美好 相亲相爱
小结:由“忽然”引出一幅江南采莲图,至此由“实”到“虚”,开辟了一种与前文孤寂幽静相反的热闹欢乐的境界。一实一虚,一动一静,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作者似乎得到了暂时的“宁静”,但“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又回到了现实中来。表明作者无法从现实生活中得到理想的“宁静”,这正是残酷的现实社会带来的结果。
三、赏析文章的语言艺术:
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本文在写景、抒情的结合之上有独到之处。作者以自然的美反衬社会的丑。在对自然美的描写和赞美中,渗透着自己孤高的情志,深沉的感慨和对美好自由的向往。在苦闷中的作者“难得后来片刻逍遥”,欣赏荷塘月色的淡淡喜悦中,夹杂着作者不满黑暗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现实的淡淡地哀愁,正是这个基调给优美的荷塘月色披上了一件朦胧恬静的轻纱。作者的感情和景物的色彩融合无间。(要求学生具体举例)
2、运用比喻,形象生动,本文突出地运用比喻,常常是连着用,成串地用,这就可以从多种角度,多方面去加强描写对象的具体性、形象性、生动性,唤起读者诗意的联想和想象。如第五节中描写月光沭浴的荷叶和荷花,连用两个比喻“似牛乳”、“似轻纱”,淋漓尽致地表现月光下的荷叶和荷花那种飘渺轻柔的姿容。至于第四节、第五节中被当代语言学家改名为“通感”或“移觉”的两个比喻,以前被人们称为特殊的比喻,更是妙不可言。
3、用词精当,富于表现力。本文用词准确鲜明生动,表现在两点上:一是动词的选择一丝不苟,煞费苦心。如第四节中“点缀”、“挨”,第五节中“浮”、“泻”等用得极其贴切。二是叠字形容词的匠心运用。全文共用二十六个叠词,有二字叠(AA)、三字叠(ABB)、四字叠(AABB)。很短的散文中大量运用叠字,丝毫不觉复沓,这主要是作者喜欢运用这种叠字来表现事物的特征和姿态,使得文章写景必豁人耳目,抒情必沁人心脾,同时也是为了使行文读来富有节奏感。(叠字的运用重点讲析:都产生了鲜明的实观效应,而且,朗读起来也节奏鲜明,韵律协和,自有一种“间关莺语花底滑”的音乐感。)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设计
按给出的首句写一段描述性的文字,合理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不少于200字。
寒冷的风呼啸地吹着……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⒈知识目标:
⑴了解这篇散文的写作背景。
⑵理解这篇散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这篇散文的写作特点。
⒉能力目标:
⑴体味散文所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欣赏散文的能力。
⑵理清散文的结构层次,体会其思想感情,领会其艺术风格,提高学生散文鉴赏能力。
⒊德育目标:分析、理解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⒋美育目标:感受散文的画面美、情调美、语言美及艺术风格。
二、教学重点、难点:
⑴理解散文的主要内容,探讨、理解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⑵体味散文的比喻、叠字、通感、恰当的动词的运用。
三、学法指导:
⑴朗读——字词的形、义——句意
⑵结构层次——思想感情——写作特点
⑶背诵
四、活动设计:
⑴借助多媒体,展现散文所描绘的画面,直观感受散文的意境。
⑵探讨、理解、评析文中的语句含义,理清结构层次,体味散文的意境,把
握散文的写作特点。
五、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荷塘月色》的主要内容,理清结构层次。
教学过程:
㈠明确目标:
⒈了解写作背景。
⒉理解字、词、句的含义,理解主要内容。
⒊理清结构层次,把握作者的感情发展脉络。
㈡整体感知:
⒈介绍写作背景、导入新课。
在中国现代现代文学史上,有许许多多的.散文作家创造了现代白话散文的
繁荣景象:“就散文论散文,这三四年的发展,确是绚烂极了:有种种的样式,种种的流派,表现着,批评着,解释着人生的各面,迁流曼衍,日新月异:有中国名士风,有外国绅士风,有隐士,有叛徒,在思想上是如此。或描写,或讽刺,或委曲,或缜密,或劲健,或绮丽,或洗练,或流动,或含蓄,在表现上是如此。”(朱自清《背影·序》)朱自清以文字的优美、风格的清丽隽永而著名于中国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散文创作,更以善于描写,在描写中做到情景交融、诗画交融把白话散文创作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打破了“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荷塘月色》就是这样一篇美文,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的:
揭示课题:《荷塘月色》
⒉听录音,观看课文意境画,直观感受《荷塘月色》的思想感情和艺术风格。
㈢重点、难点内容的探讨与研习的:
⒈初读课文,理解字词。学生讨论完成下面的练习的(CAI显示)
⑴给后面加点的字注音:蓊()脉脉()血脉()
独处()袅娜()()薄薄的()
⑵理解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带上门出去。()②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④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⒉结合脚注,理解《采莲赋》和《西洲曲》的句子的大意。
⒊理清结构层次:学生研究完成下面的练习的(CAI显示)
①散文中点明时间的句子有()。点明地点的句子有()。
②散文第1自然段交代了独游荷塘的()。
③第2自然段勾勒荷塘的()。
④描写作者小路漫步时的()。
⑤第4自然段从静态、动态两方面描绘了()下的()景色。
⑥第5自然段虚实结合描绘了()上的()。
⑦第6自然段描写了(),重点写了()。
⑧最后几个自然段由眼前之景联想到(),表现作者()。⑨综上所述,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怎样分?各部分的主要大意是什么?
㈣布置作业:
⒈朗读背诵第4——6自然段。⒉课外阅读朱自清的其他散文。
第2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理解《荷塘月色》的重点语句、段落,体会其思想感情;把握其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㈠明确目标:
⒈理解《荷塘月色》的重点语句,体会其思想感情,培养、提高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
⒉探讨散文中的修辞的运用,把握《荷塘月色》的写作特点,体味散文所描绘的意境,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㈡重点、难点内容的探讨与研习的:
⒈背诵第4——6自然段。
⒉探讨、研究、分析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体会其思想感情,(学生研究、讨论、完成下面练习的)(CAI显示)
⑴文中描写作者内心感受的句子有:Ⅰ,Ⅱ
Ⅲ,Ⅳ。
⑵体会下面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因为。
②“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平常的自己”是指。“另一个世界”是指。
③“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什么都可以想”是指。“什么都可以不想”是指。“自由的人”是指。
④“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这句话表现了作者的心理。
⒊探讨、研究、分析散文中的修辞的运用,把握《荷塘月色》的写作特点,体味散文所描绘的意境:
⑴分析、理解文中的比喻句:
1完成课后第二题。
②比较“通感”与“一般比喻”:重点分析文中的两处“通感”,说说“通感”与“一般比喻”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通感:在描写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把某一感官的感受移到另一感官上,使“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如:苦笑一下、嗓音甜亮、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其心理学基础为“联觉”(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产生的条件是联想和想象,产生的契机是事物之间的共性或特定的主观情感。运用通感可以化实为虚,也可以化虚为实。
⑵找出散文中的叠词并体会其作用:传神地描摹景象,文气舒展,音韵和谐。
⑶体会下面加点词的作用和表现力:
①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点缀”有的意义,是人为之,含有作者。
②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有之意,准确地写出了月光的特点,显示了月光之美。
③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浮”是地升起,显示出雾的状态,突出雾的和。
⑷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①在中寄托自己的真情实感。
②恰当运用、等修辞手法。
③恰当选用、。
⑸朗读课文,体味散文所描绘的画面和意境。
㈣布置作业:⒈完成课后第二、三题。⒉仿照这种学习的方法阅读其他散文。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① 整体感知课文,. 抓住文眼,理清作者情感和课文结构。
②学习文中情景交融的写法, 指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提高鉴赏散文的能力。
③. 感受荷塘月色的美景,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及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难点 :
重点:
1. 整体感知文章,把握结构安排,抓住全文两条线索,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2. 体会作者在文中运用的语言技巧和写作手法;
难点:体会作者运用的语言技巧和写作手法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教学方法:提问法、朗读法,品析法、合作探究法、迁移练习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两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介绍背景知识,理清作者情感和课文结构、感知语言技巧和写作手法。
导学过程:
第一环节:情境导入感受美
1. 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四季美图,并用诗般的语言导入:大自然多姿多彩,画家用线条色彩描绘,音乐家用音符节奏表现,而文学家却用优美的文字来表达。同学们当你看到那满塘荷花,满塘月色是你想用什么来表达呢?????那么,在朱自清笔下的荷塘又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致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荷塘月色》去看看吧!(板书课题)
2. 作者及写作背景
3. 出示学习目标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发现美
1. 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整体感知全文,思考并圈点勾画以下问题的句子:
①作者以游踪为序依次写了哪些地方?
②作者心情有哪些变化?
③为什么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结合文中关键句子和课后资料谈谈你的看法。(此环节意在引导学生学会披文入情、知人论世的`运用多种方法理解作者情感和作品文章主旨。)
④你还文中发现了什么?
2. 学生交流、师点拨问题,理清文章结构和情感变化,多元解读文章主旨。
2 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是从不宁静——求宁静——得宁静——出宁静,是一个圆形;
从外结构看,从作者出家门——踱小径——赏荷塘——回家门,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 明确:“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本文的文眼。
第三环节:品读课文欣赏美
1. 提问:作者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作者在写景中运用了哪些方法来描写呢?
2. 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找出主要的写景段落(4、5、6段)及所写景物:月下荷塘、塘上月色,齐读。
3. 在第4段中圈点勾画出自己最喜欢的词句并用“我欣赏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XXX的特点”的表述方式和小组同学交流,推荐说的精彩的同学在全班交流,师生共同总结本段内容及写作技巧:比喻、拟人、通感、叠词、情景交融。
第四环节:学以致用展示美
借鉴课文的某些写法,如恰当的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和情景交融等写一个作文片段描绘你曾看到的美景.
学生写作,师巡回指导。
学生展示作品,师生共同点评。
(此环节为预案,视时间而定,可在课内,也可在课外完成,意在通过迁移训练,达到学以致用、巩固学习效果的目的)
第五环节:总结提升,作业布置
由学生来总结这节课中的学习收获,培养学生总结反思的好习惯。
作业:将片段作文扩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并反复修改。
背诵课文4、5段,积累好词佳句。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6
一、教学目标
1、体会散文精练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学习散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欣赏散文静静美的同时,感受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3、启发学生思维,引起想象,激发兴趣,提高写作技能。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情与景的交融,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矛盾心理。
三、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赏读式,多媒体教学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课件
1、背景音乐
2、图片:荷塘图、月光图、荷花图、星空图、月下树影图、荷叶图
3、VCD片断:少女翩然起舞,裙幅舒展片断
4、配乐朗诵录相片断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媒体显示:课题、背景音乐
今天,我们要学习朱自清的散文名作《荷塘月色》,关于作者我们并不陌生,他的佳作,大家能说出哪些?
(生:《春》和《背影》)
大家知道,朱自清是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他还被誉为什么?
(生:民主战士)
对。朱自清是一位爱国知识分子,他积极参加民主运动。本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中。他曾在一封信中写道:“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真实写照。朱自清不愧是一位诗人,他的散文具有诗一般的意境,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荷塘月色》的重点,即文中那静谧清幽的美流露出是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情与景在散文中达到完美的结合。
(二)讲授新课
让我们一起先阅读课文,初步了解一下文中作者的行踪。哪位同学能复述出作者出家门,去荷塘赏月的行踪。
(生: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晚上在院子里乘凉,想起白天常经过的荷塘,决定去看一看。于是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经过一条小煤屑路,作者来到荷塘,观赏月下荷塘的美景,看完荷塘,作者又想起《西洲曲》。最后作者回家,推门进去,发现妻已熟睡好久了。)
刚才这位同学复述作者行踪,还有哪些细节遗漏了呢?
(生补充:作者观赏荷塘时,在荷塘边观赏荷塘里的荷叶、荷花等等,然后观赏的是月色,最后还观赏了荷塘四周的景色,这才引起联想,想到《西洲曲》,刚才没有把观赏四周的景物交待清楚。)
同学的发言很好,经过后几位的补充,我们更为完整了解了作者的行踪,请看作者是:带上门出去→沿着荷塘是一条小煤屑路→观赏荷塘月色看四周→推门进去。
(三)细读课文
重点赏读4、5自然段,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在了解作者之后,我们要进一步知道,文章开头写了怎样的环境,创造出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体现一种什么心情?
(生:当时在晚上十分安静,作者感到孤独,心情“颇不宁静”。)
颇不宁静的心情是文章的文眼,文章开头写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交待了作者去荷塘的动机,也为全篇所体现的矛盾心理和思想感情定下了基调。与下文关联的如小路的“幽静”,夜晚的“寂寞”,路上的“阴深”,月光的“淡淡”,以及惦着江南的“采莲”等等,象一条无形的纲,连接着全文的网,形成文章的语脉,从而含蓄地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情丝,揭示本文的主题。
荷塘小路有什么特点?
(生:路曲曲折折;树蓊蓊郁郁;月光淡淡;小路上十分幽静。)
作者心情有无变化?
(生:有变化。开始比较忧愁“心里颇不宁静”,后来接近荷塘看到美景,有一丝丝淡淡的喜悦“我也象超出了平常的自已”,“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同学们分析的很好,作者的心情起伏不定。注意“且”字,且:暂时。表达作者对现实不满,对自由向往,这一部分写作者去荷塘,在小路上散步,抒发了月下独处的感受。我们跟随作者一起来欣赏这“静静的美”吧!
赏读第4段
刚才我们通过画面,陶醉在月下荷塘的美景,那么作者写月下荷塘,抓住荷塘中哪些景物?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作者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水,用了大量的比喻。)
回答十分准确,作者又是如何对其进行描写?
(生:作者形容荷叶“田田”、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你能说说看荷叶与亭亭的舞女的裙有何相似点呢?
(生:荷叶与裙子在形状上十分相似,都是张开着样子。)
除了张开的样子相似,还有没有呢?
媒介显示:芭蕾舞片断
(生:噢,还有就是当舞女旋转起来裙幅舒展飘动,荷叶在微风吹拂下,也有起伏的动态美,相连的荷叶高出水面的姿态与亭亭的舞女的裙样。)
那么作者如何表现花的呢?
(生:作者用“袅娜”、“羞涩”形容花,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袅娜”女子柔美,“羞涩”娇羞姿态。写花像“明珠”、像“星星”,则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的洁白、明净、光亮。)
几个比喻连用,其中本体相同,喻体不同称为博喻。
媒介显示:星空图
作者怎么描写荷香呢?
(生:比喻,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这个比喻把嗅觉范围的“清香”和听觉范围的“歌声”联系起来。共同点:两者(花香、歌声)给人的感觉都是时断时续,似有似无,因为歌声在“远处”、“高楼”上,这个比喻新鲜又能给人丰富的联想。这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和转移称为通感。
荷波和荷水又是怎么描述的呢?
(生:“凝碧的波痕”比喻在月光下微风吹过密密的叶子的颜色和姿态,像凝聚起来的碧绿的'波纹,静中有动,特别传神。水:“脉脉”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说明荷水满怀感情。)
第4自然段的采用,比喻、通感、拟人等修辞手法,使眼前景物栩栩如生,柔美动人,给人以具体、生动、鲜明的印象。景物由静态写到动态,这一段虽然没有提及一个“月”字,然而却处处写月,处处体现了月下荷塘的景物。
赏读第5段
对月下荷塘的美景介绍完,作者笔锋一转到了荷上月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媒介显示:配乐朗诵第5自然段
继荷塘之后,文章着重描写月色是如何展开的?
(生:叶子和花上的投影→灌木丛和柳树上→总写在荷塘中的投影。)
用了哪些动词?好不好?为什么?
(生:“泻”、“浮”、“洗”、“笼”、“画”
泻:月光充沛,从高处落下
浮:雾十分轻,扩散慢
洗:花颜色十分洁白,鲜润
笼:朦胧不可捉摸
画:具有创造性的美感)
分析的很好,朱自清不愧为语言大师,精练的动词,传神地写出景物的特点。文章还连续用了三个比喻各突出月光的哪些特色?
(生:“月光如流水一般”,这里刻画了月光流动、明净的样子。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奶中洗过一样”,写出了月色中叶、花呈现出洁白、鲜润的特点。
“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写出月光照射下的叶和花的朦胧之美。
月光在灌木丛中和杨柳上的投影为什么一个用“黑影”,一个用“倩影”?
(生:因为灌木丛浓密,在月光下显得黑糊糊一片。杨柳条稀疏,在月光下显得很美,这两个词准确写出了不同形象的特点。)
“月光”与“小提琴”有何共同点?如何体会这句话?
(生:这里运用通感。把视觉和听觉沟通起来,它们的共同点是月色有明有暗,光与影相互配合,琴色有高有低,有急有缓,两者都给人以和谐的感觉,)
第5段着力描写月色,先是正面写,后是反衬,光与影相互衬托,月色美与荷塘美巧妙结合,明与暗十分协调。通过比喻、博喻、通感等修辞手法,描绘了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而作者苦闷的心绪,也在这迷人的景色中暂时得到了解脱。
第6自然段
下面一段写荷塘四周的月色,以树为中心对象,还写了远山,灯光、蝉声、蛙声等等。
文中“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什么意思?
(生:这说明苦闷与寂寞的心情,又涌上作者的心头,所以热闹
一点也没有感染他,作者由欣赏静静的美的同时,又回到了淡淡的哀愁。)
(四)巩固新课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文中描绘了美的景、美的情,其特点是月色与荷塘交叉,动的刻画与静的刻画相互交错,情与景交融,形成一副素雅、朦胧、静美的画面。表现作者忧与喜的矛盾心态,抒发作者关心国家命运的感情。
(五)再次欣赏重点片断
同学们一起体会月下的荷塘,塘上月色的美景,深入体会作者淡淡的哀愁。齐读第4、5自然段。
媒介显示:月下荷塘图 背景音乐
我们深深体会到了散文情景的交融,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体现,下面我们就来实践一下,写一个抒情小片断—《雨中校园》。
(六)课堂小练笔
媒介显示:作文《雨中校园》要求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抒情片断。(字数300字左右)
例文:天空在不知疲倦地下着雨,朦胧的雨雾将整个校园轻轻地遮掩了。在这雨雾中,好像一切都那么遥远、渺茫,就像从浓雾里传来的笛声。漆黑的山林里飘出的鸟鸣声,悠远而又让人神往。此时,唰唰的雨声,错综而热烈,深沉而和谐。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7
一、学情分析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散文,也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以朴素、典雅、充满诗意的语言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在写景中抒发出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学生是容易入景的,但入情即难,而且对语言和景物层次的精妙之处难以感悟,因此在教学时先详细叙说文章写作的时代形势和作者的复杂心境,让学生通过联想产生历史的想象,再紧扣作者情感的变化揣摩语言的运用和意境的美。
二、教学目标
1、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
2、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品味精练准确、清新隽永、优美动人的语言
三、教学重点
1、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四、教学过程
课前:
①学生查阅有关时代背景的资料;
②学生仔细阅读文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课堂:
①分小组讨论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仔细思考文章的文眼、线索及全文的感情脉络
②重点分析课文四五六自然段,品味文章的写作特色和语言风格
课后:
①整理课堂笔记
②限时做《导学和同步训练》上的有关题目
③仿写: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博喻写一段写景的文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内容:
1、自读课文,准确认读
2、查阅有关资料,了解背景
3、全文写景状物的特点
导入新课
1、我们对朱自清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初中时学过他的什么散文名篇?
《背影》、《匆匆》、《春》
2、理清脉络,整体感知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感受
明确:线索:作者的行踪变化+情感变化
3、文眼:颇不宁静
为什么?——结合背景
文眼:心里颇不宁静
脉络:心里颇不宁静——觉得是个自由的人——我什么也没有——想起采莲的事
分析思想感情:
对黑暗现实不满——寻求超脱、不肯同流合污——回到现实——对美好追求的寄托
4、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写“观荷缘起”(情)
第二部分(第2—6段)写“荷塘月色”(景)
第三部分(第7—8段)写“景中人”(情)
5、行文线索
从以上结构分析,可体会到全文写景是为抒情服务,而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情—景—情,这正好像一条经线,而对荷塘景色的描写犹如一条纬线。因此,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明一暗。
明线:游踪(带上门——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江南旧俗——回家)
暗线:情感(心中颇不宁静——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思乡愁——不宁静)
6、语句赏析
1、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起笔的目的是什么?可联系撰文时间启发学生讲讲有关大革命失败情况,说明作者思想状况,弄清他为什么要写荷塘月色之美,发思古之幽情。
2、第3段,作者在路上一段抒情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这是独处的妙处”)此段抛开了写景,是否偏离了文章的中心呢?抛开了写景直抒胸臆也反映了作者痛楚心态,蕴含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实际上,这“情”离不开“景”,正是在那幽僻路上,抒发“独处”之情。
(十)小结本课内容
(十一)布置作业:重点阅读课文四、五、六自然段,体会情景交融的特点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背诵第4段(集体背诵、提名背诵)
2、答问:第4段依次写了哪些景物,依怎样顺序写的?
景物描写
(一)解析第4段: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1、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茂密荷叶→多姿荷花→缕缕荷香→叶花颤动→流水
2、深味作者匠心:
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作者笔下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散文神韵。荷叶田田,满遮塘面,塘水看不到,却断定叶下的水“脉脉”有情,这由叶子的“风致”引起的想象。
认识“通感”:通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其最大特点是“感觉的转移”。相似处: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捉摸不定。作用:用“歌声”比“荷香”真切、新奇。荷香本是嗅觉的可感形象,作者却把它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把视觉、嗅觉、听觉交织在一起,启迪读者更加深远地想象和联想。)
这也恰恰说明“人在景中”。再引出第5、6段中“通感”的句子,也可引导鉴赏5、6段中比喻、拟人句。(此环节可采用讨论式)
(二)分析第五自然段: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若换用“淌”字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泻”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有更强的动感与立体感;“淌”虽也有往下流的意思,但一般是表示水、泪或汗等顺着或依附着某物流下来,而月光是从空中照下的,并无依附任何事物。)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2、薄薄的青雾浮(若换用“飘”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飘”虽与“薄薄”相呼应,但既“飘”便“散”、便“逸”,虽有轻柔之态而无含蓄静谥之美,而且“雾”之所以“青”是因为雾贴近田田、密密的叶子而成,飘高飘远了,便无“青”的感觉。)起在荷塘里。
3、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牛乳”和“轻纱”的本体是什么?梦的本体又是什么?析:薄薄的青雾;叶子和花)
4、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本句描写了哪两种树影的哪些特点?“画”字对表现这些特点有何作用?析:灌木——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杨柳——稀疏的倩影;“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
5、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本句运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是什么?是从哪两种感觉的互相转移?析:本体——月色;喻体——名曲;相似点:和谐;是视觉与听觉的互换。)
(评:这一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有正面描写,如流水,泻;也有用景物进行反衬,如写青雾、叶子和花、黑影、倩影等;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令作者与读者如痴如醉,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
(三)分析第六自然段
1、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描写出树的哪些特点?析:连绵成片、高低错落,层次分明)而杨柳最多。
2、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在总体写树中又着重写了杨柳的丰姿,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析:点面结合)
3、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是怎样由景写到人的?作者的心景又有了什么变化?析:由路灯光联想到人的眼,由人的眼自然会联想到人的心,一想到个人,热闹的蝉声与蛙声自然会惊扰了荷塘和作者内心的超然境界,作者终于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作者的心绪又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哀愁。)
(四)重点句子赏析:
1、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呢?析:“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岸边没有得到排遣,就想靠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怀念来解脱。)
2、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作者说这是一个“热闹”和“风流”的季节,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描写当时“嬉游”的光景,作者有没有被这种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没有。“可惜现在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依然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3、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西洲曲》本是用来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却借用来表达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思乡之情——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4、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此时此刻的作者为什么会惦着江南呢?析:触景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面对黑暗的现实苦闷彷徨,无所适从,欲超然又想挣扎,借思乡排遣忧愁)
5、——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作者从荷塘回到家里,心绪如何?析: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二、收束及思考
结束对前所提问题的讨论,提出关于语言美的思考题,让同学课下欣赏,并写一段文字表述自己的理解。
三、布置作业:
1、完成《分层训练》上的单课练习。
2、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博喻写一段写景的文字。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鉴赏散文的相关知识。
2、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
3、(美点寻踪)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文章的美。理清游踪。
4、引导学生体味第四段的语言美、画面美。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认识“通感”的修辞方法,体会本文中“通感”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思维发展与提升:诵读课文,领略作者在文中流露的主观情感。熟读课文,背诵第四、五、六段。通过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学习鉴赏抒情散文。
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把握作者情感的发展变化,了解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作品的感情色彩同当时的时代背景的内在联系,理解一个正直文人不满于现实又无法找到出路的苦闷心境,培养学生敢于对文本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和评价质疑的能力,并且学会与他人分享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
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课前准备:《荷塘月色》朗读带和一些舒缓的音乐;并要求学生课前查阅资料,了解本文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制成ppt,做好课上展示的准备。
《荷塘月色》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夏季的一个夜晚,月亮升高了,是一轮圆月,我们的主人公心情郁闷,想散散心,于是想到荷塘去走一走。月光下的荷塘是那样的美,荷塘上的月色也令人陶醉,那景色就象一幅静谧、安详、优美的图画。作者将这幅画给我们描摹了下来,成为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我们读他的文章就象看到了那幅画一样。那篇文章就是著名的《荷塘月色》,作者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先生。
二、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合作探究:
(一)、教师播放课文配乐朗读
1.配乐动画朗诵,初步感知、欣赏美景、体味感情。感受课文的语言美、画面美、情感美
2、检查预习《能力培养与测试》中字词练习的完成情况。
(二)整体把握,自主探究
①、用自己的话概述文章的内容。
②、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给文章八个小段标上序号,找出文章主要写景的段落和抒情的段落,找出文章抒情的语句。
③、作者的行踪是怎样的?请用箭头表示出来。
④、作者感情发展脉络是怎样的?
让学生依次交流以上问题。
(三)师生交流明确:
①主要是由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②文章主要写景的段落是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
文章主要抒情的段落是第三段。
文章抒情的语句主要有:
第一段: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第二段: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第三段: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便觉是一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第六段: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第七段: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第八段: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③作者的行踪:家门——小路——荷塘——四周——家门
④感情发展脉络
“不宁静”→欲求排遣,淡淡的哀愁→观荷塘月色,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感慨→惦念江南,欲求超脱不得。
(四)、学生再次仔细阅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和有必要深究讨论的问题。
学生小组互相交流,也可把问题交给全体同学一起,教师加以点拨。
在学生互相交流提出的问题后,教师还可以抛出下列的问题供大家探究:
1、心里颇不宁静表现了什么?
2、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
3、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写出如此宁静的文章?
4、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写采莲的事情?
5、第六段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
6、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针对上述问题请学生认真讨论,能在课堂上回答的问题,我们当堂解决,还有不能解决的请同学们上网查阅资料,或上图书馆查阅资料。我们下节课再来互相交流解决。)
(五)、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问题讨论交流,然后教师抽查,并加以点拨。
关于作者思想感情的问题:
教师提示,要搞清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的问题,首先要搞清为什么作者会颇不宁静,这必须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必须联系作者自身来看。明确:
1、作者、作品简介
关于朱自清,《荷塘月色》(引导学生参看教辅资料《能力培养与测试》)这篇散文通过对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写,流露出作者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这正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
教师点拨,并明确:
1、心里颇不宁静表现了什么?
明确:《荷塘月色》表现了作者为国家民族命运而焦躁不安的矛盾心情,既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也表现了他不愿意投身武装的革命,反映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弱点。这是他当时的真实心态的反映。
2、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
明确:因为这是作者性格的真实写照,也是因为当时作者这种矛盾心态非常强烈。
3、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写出如此宁静的文章?
明确:作者主观上想通过游览荷塘平息一下自己不宁静的心态,客观上确实在观赏月色下荷塘、荷塘上月色的时侯,作者完全陶醉于自然美景之中,但是很快又回归不宁静,又重新忧郁起来,“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就是他不宁静的表现。
4、第七段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想起采莲的事情?
明确:以采莲的热闹衬托自己的孤寂,且荷莲同物,作者又是扬州人,对江南习俗很了解。
5、第六段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
明确:作者想寻找美景,使自己宁静,平息自己矛盾的心态而不得,当然伤感。
6、第八段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明确:一方面有照应文章开头的作用,但主要目的还是以静写动,以静来反衬自己,心里的极不宁静。心里的不宁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引起的波澜。全篇充满着动与静的对立统一:社会的动荡与荷塘一隅的寂静,内心的动荡与内心的宁静形成对立统一,文章开头心里不宁静,在月夜荷塘幽美的景色的感染下趋于心静,走出荷塘又回到不宁静的现实中来,也形成对立、转化。
三、熟读精美语段。
第四、第五、第六段。
教师要求学生诵读时要把握好感情的“度”,以含蓄为主,“内在”情感要丰富,表现出优美的“韵味”,语速宜缓,节奏分明。
四、作业。
上网或者上图书馆查找有关作者和作品的资料,走近朱自清。
第二课时
一、简要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导入新课。
二、欣赏精美语言。
同学们说说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说明理由。然后教师归纳:
1.形象美——手法多样:
鲜明的比喻、明显的对比、强烈的衬托、生动的拟人、传神的通感
2.语言美——新颖而不失自然传神
通俗流畅描述传神节奏协调(量词、叠词)
3.意境美——融情入景、即景抒情
本文的语言美,主要是用了大量的修辞的手法:如
比喻句
①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②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③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到荷塘的那边去了。
④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⑤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⑥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⑦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小结:比喻具体形象
拟人句:
①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到打着朵儿的……
②叶子本是肩并肩地挨着……
③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
小结:拟人灵秀动人
通感句
①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②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小结:通感迷离精妙
通感是一种特殊的修辞。通感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通过比喻或形容词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通感就是移觉。
举例(1)她笑得很甜。(视觉转为味觉)
(2)人靓歌甜。(听觉转为味觉)
(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嗅觉转为听觉)
(4)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视觉转为听觉)
叠词节奏鲜明
迷迷糊糊悄悄蓊蓊郁郁阴森森淡淡曲曲折折田田等
动词准确形象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在泻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青纱的梦。为什么说“泻”“浮”二字点活了月光和雾气呢?可否用“照”替代“泻”,用“漂”替代“浮”呢?
(“泻”的范围广,与“流水”相照应,而且有动态美,显得生动活泼。“照”的范围窄,不能与“流水”相照应,有点呆板,显得不灵泛。)
“浮”突出静态美,“笼”可与之对照。“漂”突出动态美,“笼”不能与之对照
三、总结课文,启迪思维,迁移运用。
本文描写的荷塘只是清华园中一个普普通通的荷塘,然而在作者笔下,却是如此的秀美静谧,令人神往。为什么?
由于:作者对景物做了深入细致的观察,对生活有深挚真切的感受,运用语言的功力很深,故有了美文《荷塘月色》。
四、课后作业
1、背诵第4、5、6段。
2、以《校园月色》为题,写一篇抒情散文。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9
教材分析
学生在上一节感知全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来欣赏作者眼中的月下荷塘薄雾缭绕、朦胧和谐,塘上月色清幽迷蒙、安谧柔和。
教学目标
欣赏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体会语言的抒情性,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重难点
1.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方法教具
运用多媒体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法
“问题导学四步走”学习过程设计
第一步预案落实
检(抽查)学生预习情况、情境导入
1.朱自清,原名(),号(),字(),他是著名()
()()。初中时,我们学过他的散文《》《》。毛主席高度赞扬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2.写作背景介绍
第二步理论探究
1、师生合作,共同探究新知(可采取小组讨论、教师指导示范、学生体验等方式)
2、教师重点讲解,难点突破
一、导入:
由课题所知,本文属于写景散文,所写之景即“荷塘月色”课文哪些段落是描写这两种景物的呢?
明确:4、5段
二、诵读、鉴赏第四段
1.指名一个学生朗读
2.提问: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明确: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
3.提问:作者是怎样从这五个方面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清找出这些句子,展开想象,阅读品味它的妙处。播放幻灯片,学生找出相应的句子。
明确:(第1组)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第2组)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
(第3组)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提示学生参看“练习二”)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
(第4组)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第5组)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4.师生共同小结本段写景重点本段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这些手法令人浮想联翩更绝的是全段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请同学们朗读品味
5.齐声朗读课文第4段,品味其写景特点
三、诵读鉴赏第5段(仿照第4段的鉴赏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分析)
1.指名一个学生朗读,学生齐读。
2.提问:本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本是难写之景,作者借哪些景物,写出荷塘上月色的特点?
明确:叶、花、树,写出了月色朦胧飘渺的特点
1. 提问: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
(如:“泻”“浮”“洗”“画”等),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些动词的特点(可分成4组讨论后回答)
明确: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
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
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4.师生共同小结:本段虽着意写月色,但又处处不忘荷塘,用几个传神的动词,从不同角度写出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形成的朦胧景象,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请同学们看着挂图展开想象,进入情景,朗读课文
5.齐声朗读第5段,体味作者写景的高明手法
第三步实践探究
一、基础训练
1.课文第四段写了什么?作者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作者运用什么手法写荷叶、荷花、荷香的?
2.“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句话是在描写荷花的香气,说说这样写取得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二、拓展训练
讨论:第四段写“月下的荷塘”但是并没有明写月光,甚至没有提到月光二字,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景物暗示月光的存在的?
三、创新训练
为什么说“泻”“浮”二字点活了月光和雾气呢?可否用“照”替代“泻”,用“漂”替代“浮”呢?
第四步归纳创新
一、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归纳、创新
整篇文章作者以艺术的笔法,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月下荷塘美景图,充满了诗情画意。
二、布置作业(基础作业、创新作业等)
1.背诵第4、5段
2.第五段的景物描写分别从两个方面衬托了月色,请简要分析。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讲的是文章的重点段落,即月色下荷塘的柔美,荷塘上月色的朦胧,但我总觉得没有讲出作者的美感来,不够精彩,思想性没有讲出濡染来,内功还需修炼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有关资料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2.赏析本文的画面美、语言美、情调美,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
3.体会情景交融手法的运用;
4.欣赏本文的语言风格。
重难点
1.把握写作脉络,体会作者内心情感;
2.赏析文中的画面美;
3.学习本文朴实清新的语言风格。
教学用具录音机朗读带多媒体
课型诵读鉴赏课
课时1
教学流程
月,引人无限的遐思。古往今来,月成了情感的载体。月下漫步,情思无限,人生的万千思绪纷涌而来,也会缓缓散去。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散文佳作。作者在一个静谧的月夜,独自一人来到清华园的荷塘。静望明月,细嗅荷香,沉浸于无边的荷香月色中了。
出示课题:荷塘月色
知识积累
1.作者作品
朱自清,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是位有骨气的文人,1948年8月,因贫得病逝,宁愿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气概。”(毛泽东评)
2.创作背景
作于1927年,当时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作为一个爱国的知识分子,苦闷彷徨,找不到出路,一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面对现实的黑暗,却又无法安心于这种“超然”。
整体感知
听录音,感知大意,理清线索。
1、路线:家小路荷塘小路家
2、情感:不静寻静得静失静
分析:
开头不宁静,文中贯穿着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愁绪难消中又向往着自由美好的生活,最后回到现实:不宁静。
文本赏析
(多媒体展示相关画面,形象直观,引发学生联想)
一、阅读第一段,思考: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怎么理解?(引导学生结合背景和全文的情感线索来分析。)
明确:
揭示全文主旨,“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1、对现实的不满;
2、对个人和国家前途的忧虑;
3、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
二、第三段:月下荷塘
1、一生朗读,体会本段的景物描写的精妙之处。
作者向我们展示出月下荷塘的静谧、美好、朦胧之美。由荷叶到荷花,接着荷香到荷波,最后到流水,写出了一幅幅优美的画面特别是比喻手法的运用,带领学生重点分析。
示例:“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化嗅觉为听觉,把荷香和歌声联系在一起,取其若有若无的相似点,可谓精妙。
三、第四段:荷塘月色
一生朗读,其他学生体会荷塘中月色的特点。(生回答,师总结归纳)
明确:动词“泻”写出了月光的鲜明欲滴的奶白色的实感,“浮”的运用写出了月下荷花缥缈轻柔的姿容,“笼”写出了月光的朦胧轻柔。
“酣睡”喻朗照,“小睡”喻被一层层淡淡云遮住的月光,恰到好处。
本段从不同角度,描写出不同景物上的月色,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四、第五段:荷塘四周
生齐读,思考:荷塘四周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杨柳、烟雾、灯光,阴暗、低沉。水里的蛙声和树上的蝉声,反衬出作者内心的失落和淡淡的忧愁。
五、朗读《采莲赋》《西洲曲》
思考:作者回家的路上,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有什么作用?
(生回答,师点拨、归纳)
明确:
荷塘的美景引动作者内心的乡思,青年男女美好的情思引发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探究延伸
这是一篇散文佳作,写出了一位知识分子当时内心无法释然的苦闷之情。学完本文之后,对“我”是怎么认识的?(组织学生讨论,自由发表评价)
言之有理皆可,不必苛求同一。
手法鉴赏
本文的语言朴素典雅,清新自然,蓄满诗意。作者融情于景,即景抒情,向我们展现出一幅幅令人陶醉的.月下荷塘美景图。(学生互动交流,总结文中精彩句子的特点,试做归纳、发言)
明确:
1.比喻的运用;
2.通感手法的运用;
3.叠词的运用。
课堂小结
在我们的眼前,展现出这样的画面:荷叶田田,荷花朵朵。明月泻银辉,清风送荷香。这清新、神秘、静谧的荷塘就是作者心灵的避难所。暂时的宁静让作者获得了精神升华,引发出他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同学们能常走近自然中,用善感的心灵去体会,以自己独特的角度去发现万物之美。
课后作业
1.写篇读后感放在周记本上;
2.阅读朱自清的其他散文,思考:有人认为他用的比喻取材狭窄、阴柔,缺乏想象力,你认同吗?为什么?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1、掌握作者生平,理解其思想情感和人格魅力。
2、赏析情、荷、塘、月四者交融的境界。
3、积累通感等手法。
重点难点:
重点:对情景交融的意境和手法的把握,难点:对本文主题的解读。
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整体朗读,理清思路:
三个部分:1——3
4——6
7——最后
情感线索: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可惜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
猛一抬头,已到自己的门前
二、欣赏品读1——3
1、情感:不宁静——悄悄——幽静——寂寞——且受用——想排遣不宁静。
2、为什么不宁静?私事?公事?(从第三自然段的感慨看出是公事)
3、结合作者经历分析背景:路
三、欣赏品读4——6
1、月色下的荷塘:叶——花——香——波——水(比喻、拟人、通感)
2、荷塘上的.月色:泻——浮——洗
影——画——名曲
3、荷塘四周:树——山——灯——蝉声蛙声
4、感情:陶醉于荷塘月色之中——淡淡的喜悦
回到现实——失落
5、荷花的象征
6、情景交融意境的分析:情中见景,景中含情。
7、语言:精雕细刻,华丽朦胧
第三课时
四、品读7——最后
1、解读两首古诗,想象采莲情事。解释六朝、双关手法。
2、为什么想起古诗美好的光景?(向往美好,逃避现实,无法脱离现实)
3、概括主题:(政治、理想、生活、乡愁等角度)不满现实,向往美好,逃避现实,无法逃避,彷徨苦闷。
五、总结:
1、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2、语言赏析:
3、多种手法的运用
4、多重主题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12
一、单元内容及单元设计思想
本单元是散文单元,鉴赏重点是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学习这类文章,首先要明确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所谓神就是散文的中心,也就是散文所抒的情。这种情在文字上往往不是直露无遗的,而是通过精巧、绵密的构思,富有华彩或哲理性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深婉迂曲又自然而然地表现的。教学时本着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目的,引领学生从欣赏景物入手,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体会语言的抒情性,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掌握一定的赏析散文的方法。
二、《荷塘月色》的思想内涵和文章特点
?这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整篇文章作者以艺术的笔法,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月下荷塘美景图,充满了诗情画意。作者融情入景,触景生情,为愤激不满的现实中的自己营造了一个清新、美丽、宁静的精神避难所。因此,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要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手法,更要让学生仔细品位语言,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
三、本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目标:
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彷徨苦闷的心境和洁身自好、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怀。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2、揣摩语言,体会语言的抒情性,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同时,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具有开放性。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2.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体悟本文写景形神兼备的特点。
2、引导学生理解景与情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钟)
同学们,荷与月是中国传统文学中常见的两种意象,朱自清把这两种意象结合起来,为我们描绘了一片独特的风景,我们今天这节课就一起来赏析朱自清笔下的荷塘与月色之景。(板书:荷塘月色 朱自清 景)
二、美读(4分钟)
问题:文章的题目是《荷塘月色》,那么全文集中描写荷塘与月色的是哪两段?
明确:第四第五段
请两位同学来配乐朗诵第四段第五段。
三、赏景(8分钟)
1、问题:荷塘和月色的描写,整体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宁静的、优美的、朦胧的、柔美的
2、问题:这两段依次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月色。
3、问题:请同学们找出自己喜欢的写景的句子,把你的赏析跟大家分享一下。
明确:在点评学生的赏析中,指出景物的特点,用了哪些手法等。赏析不到位的,及时点拨。举例如下:
(1)荷叶 写荷叶用了比喻,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有一种轻盈的、旋转的动态的美感。
(2)荷花 在写荷花是用了拟人和博喻。用袅娜、羞涩来形容荷花,让我们联想到它像是美丽的女子那样轻盈和娇羞的神态。就像我们学过的一句诗: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在写荷花时用了比喻,把荷叶比作明珠突出其明亮、比作是星星,突出其多,比作出浴的`美人,表现其纯净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
(3)荷香 在写荷香时用了通感,抓住了歌声特点,若有若无、断断续续的特点。这也正是了香味的特点,只有在特别宁静的时候才能闻得到。
(4)流水 在写流水时用的是拟人手法。“脉脉”一词,好像饱含深情,实际上是写池水对荷塘的滋养与养护之情。
(5)月光 月光本无形,但是把它比作流水,就有了流动的特点,泻下来,把月光从高处照满荷塘的景色写得很传神。
(6)月光 借助叶子和花来写月光。叶子和花在月光下像是梦,突出了月光的朦胧和柔和。
四、得法(10分钟)
(一)以“荷叶”赏析为例,通过三个赏析的示例分析和升格后的优秀示例的分析,总结赏析景物的要领。
荷叶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示例一:
句子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叶子比喻成舞女的裙。
示例二:
把荷叶比作舞女的裙, “亭亭”的一词表现出了荷叶的风姿秀丽,恰到好处地写出了荷叶临风摇曳的姿态。
示例三:
采用了比喻,舞女的裙与叶子的自然舒展的形态相似,这个比喻是“多边”的,既它不仅表达了“荷”的高贵,还传达出它的标致、典雅、圣洁、飘逸、灵动、俏峻等魅力,使叶子产生动摇,使人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亭亭”与“高”相呼应,因为叶子出水很高,才能清晰地看见叶子舒展的样子,作者联想到舞女的裙。
优秀示例: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荷叶的自然舒展比喻成舞女的旋转的裙,突出了荷叶的飘逸、灵动的特点,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亭亭”与“高”相呼应。因为叶子出水很高,所以作者才会看到叶子舒展的样子,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舞女的裙。作者欣赏这样的美景,表现了内心的喜悦之情。
明确:示例一:有手法,没有指出景物的具体特点。示例二:有手法,抓住凝练的词语“亭亭”写,缺乏荷叶与裙的相似特点的分析。示例三:有手法,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分析了凝练的语言,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缺乏条理,有的地方用词不准确。
(二)赏景要领
明确:
1、抓特点
2、找手法
3、炼语言
4、加想象
5、融感情
......
我们在赏景的时候,首先要抓住景物的特点,看作者用什么手法,怎样运用准确而凝练的语言来突出这种特点。还要调动我们的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展开联想和想象,沟通各种感觉,使客观景物变得亲切可感。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品味作者蕴含在景物中微妙的情感。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更丰富的审美体验。
细心的同学会发现这是赏景的要领,其实也是写景的要领。用这样的要领来指导我们写景,会使你描写的景物更加生动和传神,更加有表现力。
五、析情(10分钟)
以上是我们对景物的赏析和总结。本文是写景抒情的散文,那么景物中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呢?(板书:情)有人认为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中体现作者的喜悦之情,你认同吗?结合文本和写作背景,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淡淡的喜悦 无尽的忧愁
(板书:喜悦 忧愁)
学生可能找到的文本的依据,言之成理即可。
(1)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2)月光是淡淡的
(3)月光不能朗照
(4)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5)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6)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7)惦着江南
(8)写江南采莲的用意
(9)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
可见,超脱是暂时的,不宁静是长久的,喜悦是淡淡的,忧愁是深远的。这正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正直的进步的知识分子苦闷彷徨内心想暂得解脱,但最终没法解脱的写照。我们学过《雨巷》,这也是大革命失败后进步的正直的知识分子的苦闷彷徨的表现。同学们可想象一下,撑着油纸伞,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的是戴望舒,背着手在池塘边踱着步子,颇不宁静的是朱自清。
六、结语:(3分钟)
朱自清把他的喜悦和忧愁寄托在荷塘美景中。他的《荷塘月色》像一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清幽、情致清雅。它又像一幅画,浓淡相宜,虚实相生,韵味无穷。你看,荷花和明月,是这样的景物,其实,大到河流江海,山川日月,小到芥豆之微、青萍之末,我们都可以发现它们异乎寻常的美,所以,生活中并不缺少美,我们需要有发现美的眼睛,还要有感受美的心灵,更重要的是要锻炼我们传达美的能力。
七、致用
同学们,在过往的岁月里,一定有一片风景走进了你的内心,在你的内心生根发芽,或让你心旷神怡、或让你哀婉叹息,它可能是一片海滩、一泓清泉、可能是无边花海、金色麦田,也可能是你母校的夕阳朝露、一草一木......请你运用我们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的手法,写出你心中的那片风景,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做到学以致用。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同学们再见!
八、板书:
荷塘月色
朱自清
景:宁静 优美 朦胧 柔美
情: 喜悦 忧愁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14
【教学目的】
1、学习《荷塘月色》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移觉修辞手法的运用。
2、掌握《荷塘月色》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结构。
3、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
4、通过朗诵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放在文章的结构安排、写景层次、语言特色上。
2、安排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整体感知课文,学习文章第一部分。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作者介绍:朱自清(1898~1948.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中学任教。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朱自清全集》。
二、释义
幽僻:幽深、僻静。
蓊蓊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
踱:慢步行走。
弥望:满眼。弥,满。
袅娜:柔美的样子。
脉脉: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象深含感情。
风致:美的姿态。
斑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有深浅不一的意思。
梵婀玲:小提琴。
一例:一律。
丰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也写作“风姿”。
碧:青翠欲滴的样子。
大意:大概的轮廓。
三、听录音朗读,并注意体会其中的语言、思考如何划分层次
整体把握,明确结构,写出大意:
全文分三大段:
第一部分(1~3):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及来到荷塘的感受。(点明题旨)
第二部分(4~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
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偏重抒情)
简要分析: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是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是一个圆形;从外结构看,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
感情变化是:“心里颇不宁静”→淡淡的月光下,有淡淡的哀愁→在自然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惦念江南,欲超脱而不可得。作者在文章中体现了一种复杂的思想情感,即“淡淡的忧愁,淡淡的喜悦”,这可从文章中的景物中见出。
四、讲读第一部分
1、第一段点拨分析:开篇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确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一个“忽然”,引出了作者精心绘制的荷塘月色图画,构成了一个恬静幽美、清香四溢的世界。实处落笔,渗透一个“静”字。“悄悄”、“轻轻”。悄悄出门,轻轻进门,一是为了不影响家人,二是表现了一种孤寂的心态。
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
板书:
缘由:颇不宁静、忽然想起。
2、第二段点拨分析:写去荷塘心经的小路。概述了周围的景物。“路”是“小煤屑”、“幽僻”、“寂寞”、“阴森森的”,“但今晚却很好,虽然朋光也还是淡淡的”。“森森”“淡淡”。路阴阴森森,月光淡淡,一种寂寞的氛围,衬托出淡淡的忧愁。整段写出了一种寂寞的气氛,衬托出淡淡的忧愁。
板书:
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没有月光(阴森森)──淡淡月光(很好)
3、第三段点拨分析:结合时代背景,让学生明确为什么作者要写这样的文章。背景介绍,《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作者当时29岁,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由于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使他觉得“这几天似乎有点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需要明白什么;但什么也没明白。”正因为作者在当时黑暗的日子里,看不到希望,但又想做一个自由的知识分子,苦闷彷徨是自然而然的。在这样的社会里,是没有自由可找的,但作者还是要去一个地方──荷塘寻找自由,做个自由人。他能找到吗?
板书:
小路:曲折、幽僻、树多(对比)
感受:自由──(苦闷)
4、小结:
写作者夜赏的缘由。用“我且受用这无的荷香月色好了”自然过渡到第二部分。
五、作业
预习课文第二部分,准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分析文章第二部分。
〖教学步骤〗
一、讲读课文第二部分
总起: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出了荷塘月色之美景。第四段写月光下的荷塘。写作顺序:荷叶→荷花(静态实写)→荷香→荷波(动态虚写),流水──虚写映衬。第五段写荷塘上的月色。第六段写荷塘四周景色。作者似乎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了一种安宁,但当他听到了热闹的蝉声与蛙声之后,突然觉得“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现实无法给他一种理想的“宁静”,于是他便力求从想象中寻求。
1、讲读第4小节:
指名同学朗读第4节,并划出本节的比喻句。
⑴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比喻?
先是写了叶子、出水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接着写花,白色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再接着是荷香,微风过处才能闻到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最后还写到流水,流水脉脉,虽被遮住,不见其形,但留给我们的想像余地是极大的。
这里用了许多比喻有什么好处呢?我们先来看这一句: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风姿的女郎。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给人一种美好、轻盈、动感的联想。这一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荷叶出水很高的娇美姿态,洋溢着情趣。由此可见,贴切的比喻可以把所要描绘的景物生动、具体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产生身临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起加深印象的作用。
⑵我们再来看这一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里面蕴含了几种感官感觉?
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但在运用这种比喻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间在感官的感觉上的相似之处,或在特定环境下有这种沟通一气的感觉,做到妙不可言却不是故弄玄虚。
⑶作者不仅描绘了叶子、花、荷香的静态美,还描绘了它们动态的神韵。用了“颤动、闪电、霎时、传过”等词,传神微妙地写出了一刹那间,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这是作者用词的精妙之处。
板书:
田田(多)
荷叶:
亭亭(美)
零星点缀、白(色)形态美
荷花:如明珠、如星星(光)
袅娜、羞涩(态)
荷香:缕缕──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象闪电(快)
荷波:动态美
凝碧(色)
流水:脉脉(态)静态美
2、讲解第五节:
指名同学朗读第五节,其他同学思考作者如何写荷塘的月色。
⑴作者写月色时用了哪些动词?
泻、浮、洗。
⑵假如把“泻”改成“照”,把“浮”改成“升”,好不好,为什么?
当看到“照”字你不会想到流水,而“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照”字就显不出这种效果,只有呆板的分。“浮”同样写出一种轻柔的动态,“升”则失之轻柔。
⑶在这里作者用了静态动写的描写,把画面写活了。“月光如流水”“静静地泻”下来,这具有一种恬静的力度美,而青雾则是薄薄地浮起在荷塘里,朦朦胧胧地四处泛散开来,呈现迷茫空朦的景象,一上一下交结在一起,便是成了牛乳和轻纱。大家想象一下,牛乳和轻纱,自上而下的月光,自下而上的轻纱,是不是很美又很形象?
板书:
(正面)月光泻—轻柔。
月色青雾:浮、轻纱的梦、光与景的和谐。
(反面)(侧面)黑影、倩影。
3、讲读第六节:
请全班学生朗读第六节。
这一节重点在写树,从方位、距离、高低几个角度来写,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树多而密,重重围住荷塘,与前面的“幽僻”相照应,这是总写四周,接着写近处的树色、树姿、远处的树梢上的远山、又回过头写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最后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笔锋一转,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
板书:
树:重重、阴阴。(沉郁)
远山:隐隐约约。
四周灯光:没精打采。(月色迷离)
(自远而近)蝉鸣、蛙叫。
4、总结:
第二段着重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特别是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有神韵,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
二、作业
1、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2、理解文章运用的“通感”修辞手法。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
分析文章第三部分,总结课文。
〖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情况
二、讲读第三部分
1、这一部分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
板书:
联想: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者当时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这段文字,即景生情,忽远忽近,善收巧放。最见疏朗又曲折的功夫。
“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我”回到了现实,一切照旧。到这里,我们可以从整体上来把握作者的感情。
由“忽然”引出一幅江南采莲图,至此由“实”到“虚”,开辟了一种与前文孤寂幽静相反的热闹欢乐的境界。一实一虚,一动一静,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作者似乎得到了暂时的“宁静”,但“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又回到了现实中来。表明作者无法从现实生活中得到理想的“宁静”,这正是残酷的现实社会带来的结果。
三、赏析文章的语言艺术
本文的语言特色在本部分得到了充分体现。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一是比喻。写静态荷花连用三个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分别写出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
二是通感。通感是“一种感觉超出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钱钟书语),即感觉的转移。本文有两例:
例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沁人心脾,有意感觉的转移伴随着想象的中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优雅和宁静来。
例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的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由视觉向听觉转移。月的光华和阴影,用“名曲”的旋律来形容,表明光与影的和谐,与小提琴演奏的名曲一样悠扬、优美,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给读者以联想和想象,乃至带入一种幻境。
三是叠字的运用。由学生从课文中选出例子。
四、小结
本文写夜游的动机、夜游的联想。从出门到回家,叙述线索清晰而有变化,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五、作业
1、在下列词语的括号内注音:
参( )差( )差( )别参( )见差( )劲人参( )差( )遣脉脉( )的流水山脉( )脉( )搏
2、给下列句子中加黑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A、有袅娜( )地开着的
① nà ② nuó
B、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 )动
① zhàn ② chàn
C、这是独处( )的妙处( )
① chù ② chǔ
D、叶子底下是脉脉( )的流水
① mò ② mài
3、作者写荷塘月色的高明之处是把荷塘和月色作为一个整体来写。荷塘的景物是月下的景物,月色又是荷塘里的月色。写荷塘,主要抓住荷叶和荷花的形:______________,色:________________,香:_______________写月色,主要抓住光:_______________,影:_______________ 。
4、解词(见注释)。
【教后记】
《荷塘月色》的感情如何理解
《荷塘月色》一文,是一篇写景散文,又是一篇抒情散文。其写景特点值得我们学习,写荷塘上的月色,写月光下的荷塘,相当成功。至于抒情是抒的什么情?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表现了愁闷的心境,有的认为表现了闲适的心情,有的认为表现了对现实的不满的愤激之情,有的认为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等。你认为表现的是什么样的情感呢?
我认为作者表现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淡淡的忧愁,又有淡淡的喜悦。低调情绪笼罩着全文,如作者心里不宁静,路是幽僻、幽静的,云、月是淡淡的,树色是阴阴的。蝉声与蛙声虽热闹,但与“我”无缘。不满现实,但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至于喜悦,课文开头忽然想到日日走过的荷塘,“总该有另一番样子吧”,于是欣然前往。通向荷塘的小路,往日阴森森的,“今晚却很好”,便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了。到了荷塘,心系美景,暂得自由,怡然自得之情顿生。于是,由赏景想到古人采莲那个“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淡淡喜悦之情也是笼罩在全文的。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15
1、 语言的品味
(1) 叠词的运用及作用
(2) 体会文中词语如“点缀、袅娜、羞涩、泻、浮、洗、笼、”等在文中的表意作用。
2、 体会作者“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悦”与荷塘月色的“淡雅、朦胧、幽美”是怎样形成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的。
教学设想:
这是一堂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课,应充分运用媒体手段,将画面、文字、以及音乐有机地结合。《荷塘月色》全文笼上了朦胧、淡雅的韵味。因而,采用琵琶乐《春江花月夜》将使画面更显得诗情画意,仿佛伴着音乐漫步在荷塘边。在激活课堂气氛上,可采取组间竞争法。
教学步骤:
一、 导入新课
(出示幻灯片(1))
现在,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的荷塘,使我们想起杨万里的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想起宋朝文学家周敦颐笔下的“爱莲”,想起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格,朴实无华的风姿,还有那顺乎自然的美姿。白天的荷塘如此优美,夜晚的荷塘,在柔柔的月光下是否更美呢?
(出示幻灯片(2))
说来奇怪,不同的事物投射到不同人的心里,会反映出不同的形象。马致远曾叹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以如此萧索、凄绝的笔触来描写秋。而刘禹锡却高歌“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无独有偶,陆游曾很狠地道“恶竹当须斩万竿”,而郑板桥却用一生一世的热情以诗以画来歌颂竹。这正是因为艺术家笔下的一事一物都打上了作者的主观情感的烙印。今天我们就跟随朱自清的脚步,去欣赏荷塘美景,去追问作者的情怀。
二、 点明教学目标(出示幻灯片(3))
上课之前,咱们有必要先明确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三、 介绍作者朱自清生平及写作背景
说起朱自清,大家并不陌生。我们学过他的《春》、《背影》。请位同学来介绍一下朱自清。
(学生讲述作者生平)(出示幻灯片(4))
我们知道,要真正理解文章的内涵,有必要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学生讲述时代背景)
四、 探究作者的情感路线
写作背景往往支配着作者的情感,在大革命失败后,作为民主主义知识分子的朱自清一直徘徊在投身革命与为了家人而暂且超然的矛盾之中。因而,文章的开篇就点明了“心里颇不宁静”,为全文打下了情感的基调。(出示幻灯片(5))
让学生来分析作者的情感路线。
点拨:试想,当你遭遇不佳的成绩,当你受到朋友的误会,当你得不到父母的理解,你的内心是不平静的.。于是,你自然要出去散心,你暂且地陶醉于荷塘月色,但最终你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之中。于是,喜悦淡淡,哀愁淡淡。
在明确作者的情感的基础上,让我们细细地去欣赏去品味那荷塘那月色。
(学生找出描写“月色中的荷塘”及“荷塘中的月色”相应的段落。)
五、 重点分析第(4)(5)节
1、(出示幻灯片(6)(7))
请同学来配乐朗诵
请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去想象,让咱们的思维跟着音乐跟着朗诵声去欣赏美景。
2、思考:作者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请学生来描述通过想象看到的画面。
4、根据课文,回答思考题。(采取组间竞争法)
板书设计:(出示幻灯片(8))、(插入幻灯片(9))
(运用黑板给每小组打分)
5、语言的品味
(1)叠词的运用及作用
(让学生去掉叠词朗读)比较语感效果
如:荷塘上面,弥望的是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舞女的裙。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叠词有两大作用
A、 有实观效应,使所要表现的事物更形象
B、 富有音律美,读来朗朗上口
(2)关键词的品味(组间竞争,教师总结)
点缀:与“零星”相照应,写出花与叶子的和谐美。可谓是“万绿丛中一点白”
袅娜:形容女子体态柔美的样子,实指荷花的盛开状。赋予人的美感。
羞涩:指含苞欲放的荷花,使我们想起徐志摩的诗“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泻:与喻体“流水”相呼应,增强了月光的流动感,进而还有一种对浓浓的奶白色的月光的质感。
浮:反映了水气与月色的交织,雾的轻柔,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征。
洗:月光下的荷花、荷叶蒙上了一层薄薄的晴朗的乳白色,增添了美感。(可用蛋清,荔枝的绡来比较引导想象联想)
6、鉴赏
(出示幻灯片(10))
让学生来讲述画面的特征。
归纳:
(1) 音律美(叠词)
(2) 措辞美
(3) 修辞美(比喻、拟人、对比、通感)
(4) 画面美(淡雅、朦胧、幽美)
(出示幻灯片(11))
六、 忆江南
面对如此美景,作者陶醉其间。但陶醉是暂时的,他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之中。于是,作者追忆起江南的采莲来了。(出示幻灯片(12))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1、 学生朗读该诗
2、 探讨作者的思想感情
明确:表现了作者对摆脱黑暗现实和置身宁静祥和的生活的向往。其实,文章的结构就像一个圆圆的荷塘。从家里出去,又回到家里。与其说这是一篇美文,还毋宁说是朱先生的一次美丽的梦游。梦里的荷塘再美也必然要回到现实之中。
月色是淡淡的。荷塘的美景是淡淡的。哀愁是淡淡的。喜悦也是淡淡的。淡雅、朦胧、幽美的荷塘,正是作者的情感的投影,这样,景与情就形成了和谐的完美的统一。
咱们今天的游程就到此结束。
七、 小结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一篇美文往往在遣词造句上非常讲究准确、形象、生动。我们在理解上,必须做到与语境相结合,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充分运用以前学过的置换法、比较法、删除法、添加法。
在古代,人们更注重用字,称之为炼字。卢延让在《苦吟》中写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现在,咱们也来试着去吟安几个字吧!
(出示幻灯片(13))
小试锋芒:
溪涨清风面,月繁星满天。
数只船浦口,声笛起山前。
提示:该诗描写的是闲适恬静、清幽自然的夏季夜景。
提醒学生运用情景设想,运用诗词对仗。
(采取小组竞争法)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01-23
荷塘月色教学反思11-04
《荷塘月色》教学反思07-18
荷塘月色教学反思范文12-05
荷塘月色教学反思 15篇01-08
设计校园教学设计06-07
教学设计07-11
荷塘月色教案01-04
荷塘月色教案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