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学设计>高一地理教学设计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

时间:2024-11-01 08:28:4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地理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1

  一、学习目标

  1.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该学习目标可以分解细化如下。

  1.通过对天气和气候的感受对比,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2.通过收看媒体天气预报,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养成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提升环保意识,养成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并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二)教学难点

  1.认识卫星云图,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2.理解天气与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3.理解人类活动与大气环境质量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1.教法

  创设情景法、读图分析法、百度资料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

  2.学法

  情景感受法、地图观察法、阅读思考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课时

  2课时。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掌握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了解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掌握冲积平原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形成过程。

  2。过程与方法

  (1)根据资料,能够分析不同河段河流侵蚀作用的差异。

  (2)阅读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能够分析冲积平原各部分的成因及地貌特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

  【教学难点】

  1.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原理。

  2..流演变过程中凹岸侵蚀和凸岸堆积的分析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洪(冲)积扇与三角洲的形成过程和区别。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设计

  风水学在中国文化中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学问。其目的是教导民众,在山河大地之间,挑选一处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并利用此环境,积极奋斗,努力不懈,进而使长居此地的人们健康、平安又兴旺成功。虽然经过时间演化,有迷信成分,但里面却包含着中国古代朴素地理学的思想。

  比如,殷商时代的居住风水──“攻位于汭”(汭:河水内湾环抱处,为凸岸)就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也体现了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

  一、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一)河流侵蚀地

  1。溯源侵蚀及其形成地貌

  学生活动:识别图中所显示的'河流的侵蚀方式并说出判断依据。

  教师活动:结合图片讲解溯源侵蚀。甲河源头处受到流水侵蚀的作用,基岩坍塌,河流的长度被延长。经过长期发展,甲河的源头不断向乙河处移动,最后与之沟通。可见,通过溯源侵蚀作用,河流向源头部分延伸,河谷加长。

  承转:那么,图中显示的甲河的河谷形态还有什么变化呢?图中甲河谷不但变长了,还变宽了、变深了!引导学生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外力作用是什么?

  2。下蚀、侧蚀及其形成地貌

  师生共同总结河流侵蚀地貌的类型及其侵蚀方式,同时结合幻灯片让学生认识“V形谷”

  过渡: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河流也不是一天形成的。每一条河流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将来,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教材图4。17“河谷的演变”,回答问题:

  ①描述图中所示的河谷的演变过程。

  ②若我们观察同一条河,a、b、c三种河谷形态可能出现在什么河段?

  教师结合图片讲解河谷的演变过程,指出三种河谷形态所在的河段。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承转:从图上看,原本比较平直的河谷逐渐变得弯曲,学者们称之为“河曲”。很多河流都是蜿蜒曲折地流过大地,向世人展示出弯曲之美(课件图片)。

  从河岸角度来看,每个弯曲的河岸都可以分为凸和凹两种形态。请同学们在教材插图4。17中的b图上找出两种河岸,若你有疑问请参照象形文字“凸”和“凹”的形态。

  3。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那么,凸岸和凹岸处的主导外力作用是什么呢?凸岸之所以“凸”是有沉积物的不断积累,而凹岸是物质逐渐减少的结果。结合侵蚀作用和堆积作用的定义,我们可以推断:凸岸表现为流水的堆积作用,属于堆积地貌;凹岸表现为流水的侵蚀作用,属于侵蚀地貌。古代人曾有诗描述到这两种河岸的差异。

  学生活动:

  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实景图中的凸岸和凹岸。

  ②阅读古诗,找出诗句中描述凸岸和凹岸的部分。

  ③根据诗歌推断两种河岸形态对人类活动的不同影响,并说明理由。

  承转:如果有一平直河道,因为地转偏向力导致河水流速有所差异,进而导致了河流的弯曲,那么这条河道的形态将怎么继续发展下去呢?

  (二)河流堆积地貌

  1。河漫滩平原

  学生活动:推测图中河道形态的演变趋势。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河道形态的演变过程,自然得出河漫滩平原的成因,最后总结河漫滩平原的形成。

  承转:河漫滩平原是河流冲积平原的一类型,河流的堆积地貌还有其他的类型。

  2。洪积──冲积平原

  学生活动:根据课前预习成果,找出图中冲积扇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采玉地点的地貌类型,指导学生分析冲积扇不同部位的颗粒大小。同时,教师要借助课件展示冲积扇的实景图和素描图,引导学生观察其形态特征。

  承转:河流出山口形成了冲积扇,进而可能扩大为洪积──冲积平原,那么有些河流是注入海洋的,在河流入海口又会形成什么样的地貌呢?

  3。三角洲平原

  教师活动:带领学生阅读教材案例3,在幻灯片上指出黄河三角洲的位置,从而引领学生建立三角洲的实景概念。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根据教材描述总结三角洲的形成条件。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提取教材文字信息,同时对学生的总结加以整理、规范,进而形成简练的语言。

  师生共同总结河流堆积地貌的类型

  承转:学完河流地貌的知识,同学们能否解释本节课之初提出的问题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说出墓葬区选址的科学原理与现代城市风水中“反弓水”的荒谬之处。同时,教师也要进行解释,风水之目的是寻求宜居所在,遵循科学原理,摒弃其中迷信成分。

  承转:从上例我们也可以看出,河流地貌对人类活动有很大的影响。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总结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具体影响。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提取信息,完成课件上所提出的的问题。

  (一)河流在聚落形成中的作用

  世界大城市多靠近河流,源于河流能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同时,靠近河流方便对外联系和运输。农业社会,社会的发展主要依靠种植业,河流的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耕作,可为聚落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二)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河流地貌中的堆积地貌对聚落的形成有很大吸引力,而堆积作用显著的地区地形较为平坦。故而,平原低地区:聚落一般沿河流成线状分布。但是,河流也能带来洪涝灾害,平原上的聚落还要考虑如何避免洪水的威胁。

  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这样,既能避开洪水的威胁,还能充分利用河流的优势条件。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3

  【学习目标】

  1.运用案例理解理解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三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工业地域形成的主要因素。

  2.了解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的主要表现形式、原因和优势以及工业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重点难点】

  1.工业地域的形成过程及原因。

  2.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分散的关系及原因。

  【学法指导】

  充分预习、互相探讨、答疑解惑、合作探究。

  【预习·导引·梳理】

  【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探究一

  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

  1.山东省鄄城县是我国最大的人发原料购销集散地,是全国第二大人发加工出口基地。发

  制品的加工生产由家庭作坊走入了现代化的工厂,产品也由原料型的档发,发展到人发和化纤发两大系列,包括了假发、曲发、发帘、发条、发块、色发等6大类500多个品种。假发生产大约需要整毛、分量、双针机制、机卷造型、蒸汽定型、造型处理、烘干、帽网制作、头皮仿制、手工织发、修补、发型修剪、产品包装等20多道生产工序,专业化生产愈来愈明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假发生产过程,结合教材相关内容,请说出各人发工艺品生产厂家之间存在的工业联系。各生产工厂之间有何特点?

  (2)在鄄城,几百家发制品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布局在以郑营乡、富春乡为中心的村镇,这些发制品厂近距离集聚有何优势?

  (3)在鄄城工业园区内,除了人发加工企业外,还有食品加工、机械加工、化工、纺织、服装加工、木材加工、建筑装饰材料、塑料制品等众多企业,这些工业企业之间存在怎样的工业联系?各类工业企业在工业园大量集聚有何优势?

  2.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工业地域按形成分为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和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按发育程度分为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和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回答下列问题。

  (1)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填写下表。

  类型

  差异

  目的

  工业联系

  举例

  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

  上的`工业联系

  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

  上的工业联系

  上的工业联系

  (2)世界上有很多“钢城”“汽车城”,但很少听说有“糕点城”“糖果城”,这是什么原因?

  探究二

  工业分散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手机主要零部件包括显示屏、芯片、电路板、照相模组、摄像头、电池、电池材料、天线、指示灯、充电器、内存条、滤光片、特殊显示模块、被动元件、五金件、开关器件、按键、连接器、SIM卡座、扬声器、蜂鸣器、受话器、振动马达。

  材料二

  美国新一代波音737飞机在中国的零部件生产地说明图

  (1)诺基亚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也是最成功的制造企业之一,在全球共有十家生产制造点,分别设在中国、印度、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英国、巴西和墨西哥。试结合材料一,分析诺基亚可以在全球各地建立手机生产基地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试分析美国波音737飞机可以布局在多个地方的原因。

  (3)诺基亚手机和波音飞机分散布局的优势有哪些?

  (4)实现跨国公司总部与加工基地、销售部门、研发部门之间联系的方式有哪些?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热带气候类型与分布地区。

  2掌握热带气候类型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分布图的判读方法,能根据这些资料对一个地区的气候进行简洁的描述。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表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用世界气候分布图指出热带气候类型特点及分布。

  2.利用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出气候类型的特点。

  难点

  如何让学生掌握利用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气候类型的特点。

  三、教学用具

  地图

  四、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数理比较、讨论归纳等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播放一段景观录像,包括热带雨林、热带沙漠、温带海洋、苔原带等景观。学生观察讨论景观差别,教师总结:世界各地气候千差万别,今天我们一起来领略世界各地的气候差异。

  1、出示热带的四种气候对应景观图

  设问:

  ①这些图分别代表什么景观?景观有什么差异?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热带雨林景观:树木高大茂密,树林阴暗潮湿,叶尖经常滴雨,所以叫做”雨林”。其实这里也有善于攀援的猩猩、猿猴。在河湖附近还有河马、大象。

  热带草原景观:树木高大稀疏,地面有高草,动物有斑马、长颈鹿、狮子等肉食动物。

  热带荒漠景观:地面以沙漠为主,动物。植被都很稀少。

  ②为什么热带各地的景观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

  教师总结:这种差异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各地的降水不同造成的,降水量多的地方植被就茂盛,叶子大,而降水量少的地方植被少,叶子就少,植被就稀少.

  教师活动:我们刚才考虑的都是这些气候类型的不同点,那么它们还有那些相同的地方?比如从气温角度来分析。

  总结:这四种热带的气候的共同特点为:终年高温。

  不同点为:降水量不同,最多的热带雨林气候,最少的为热带沙漠气候。而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的降水都是一年分为旱雨两季,而季风气候是旱雨两季明显,降水总量大;草原气候也有旱雨

  2、出示新加坡等四地的气温、降水资料图完成下表

  景观名称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季雨林热带荒漠

  对应地名

  全年降雨量

  气候特征

  3、教师活动:

  那么这些气候类型各分布在世界上哪些地方?那个地方气候类型分布最广

  学生读图回答: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最广的是南美洲的亚马逊平原。

  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雨林两侧,最广的是非洲。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最广的是亚洲。

  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的内陆及大陆两岸地区,最广的是非洲的北部。

  4、小结

  现在,请大家把书合上,我们来回忆一下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5、课堂练习

  板书设计:

  热带气候类型:

  1.热带雨林气候:

  2.热带季风气候:

  3.热带草原气候:

  4.热带沙漠气候: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5

  一、教材

  湘教版

  二、章节

  第三章 第四节

  三、学时

  2个学时

  四、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和分布;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

  2.难点

  交通运输与城镇的分布。

  六、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法。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丰富的文字、图片、动画等材料。

  2.案例分析法。通过文字和图片材料,让学生自主分析,得出结论。

  七、教学过程

  【引入】展示河浦1994年道路图片

  【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况】

  1.概念

  指利用各种交通工具,使旅客、货物沿着特定线路实现空间位移的过程。

  2.作用

  连接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各地区和各部门的重要纽带。

  3.方式:管道、水路、航空、公路、铁路

  4.发展趋势(特点):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网络化

  5.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思考:假设你要到外地旅行,需要选择一种交通运输方式,你会考虑哪些问题?

  如何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航空——贵重急需数量不大;公路——易死亡、变质、短途;铁路——易死亡、变质、长途;大宗笨重远程——水运;管道——液体、气体、粉末状固态。

  【交通运输与聚落】

  北方:多呈团块状,形状比较规则;地形平坦开阔,道路呈棋盘式。

  南方:沿河道、铁路、公路呈带状分布;河网密度较大;铁路、公路的兴建使聚落多沿铁路线和公路线发展。

  【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

  思考:为何古代著名城市多数诞生于河流的中下游?

  河流中下游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便于农耕,且交通便利,是人口集中分布地区,也是城市发展的理想环境。

  1.河流(水运)和城市区位

  沿河设城的`类型:河运的起点或终点;河流交汇处;河口;过河点。

  2.铁路交通和城市区位

  铁路的修建,能够带动沿线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城市的崛起和繁荣。

  【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

  思考:1.山区和平原的交通线路布局有什么不同?(提示:形状、密度等)

  山区的交通线路受地形限制,多沿河谷和山间谷地布局,线路较弯曲。平原地区地形开阔平坦,道路不受限制,非常平直。

  2.山区和平原商业网点的分布有何差异?试分析其原因 (提示:商业网点分布密度、人口、交通)

  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明显小于平原。

  山区商业网点多沿河流分布,因为河谷地带是山区交通相对便利、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但由于山区人口稀少、交通闭塞,所以商业网点密度较小。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商品流通便捷。

  1.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

  平原:交通发达,商业网点沿交通干线分布,密度大;

  山区:地势起伏,交通运输路线稀少,商业网点密度小。

  2.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位置的影响

  交通最优: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

  市场最优:分布在城市的几何中心处。

  【练习】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6

  课前准备

  查找信息:利用网络、报刊书籍查找或者向亲戚朋友了解两三种不同类型的工业在发展过程中会带来怎样的污染?其中应包括轻重工业、传统工业和新兴工业。

  课堂活动设计

  第一部分:新课导入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学情

  诊断

  思考:象农业生产一样,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也包括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先请你结合生活体验归纳有利影响。

  学生思考回答。

  工业生产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切身感受,培养感受生活,表达生活的能力。

  学习目标

  展示

  投影学习目标,要求说出关键词。

  ①朗读学习目标;

  ②迅速说出关键词

  明确目标,提高学生的有意注意。

  第二部分:新授内容设计xx

  探究活动1:读课本“世界主要工业区与环境污染分布图”,了解环境污染区与主要工业区之间的关系,并完成分析:xx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了解环境污染区与主要工业区之间的关系

  ①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世界主要工业区与环境污染分布图”。

  ②根据学案要求,查找信息,分析思考,填写答案(见下面)

  ③倾听学生回答,引导同学们对回答者的观点作出正确评判。

  ①读图,注意不同图例所表达的工业污染类型。

  ②学生读图分析,作出回答。

  掌握阅图分析的方法。

  了解环境污染区与主要工业区之间的关系

  ①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世界主要工业区与环境污染分布图”。

  ②根据学案要求,查找信息,分析思考,填写答案(见下面)

  ③倾听学生回答,引导同学们对回答者的观点作出正确评判。

  ①读图,注意不同图例所表达的工业污染类型。

  ②学生读图分析,作出回答。

  掌握阅图分析的方法。

  环境污染的分布规律与世界主要工业区的分布规律具有xx性。因为人类对xxx、xxx的不合理利用会造成严重的xxxxxx,并直接破坏xxxxxx。

  资源库[内容解析]教材重点突出了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图中几个世界工业密集地区,环境污染程度大、种类多,表达了

  环境污染的分布规律与世界主要工业区的分布规律具有明确的相关性。可见,人类对资源和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会造成酸雨等严重的工业污染,并直接破坏生态环境。

  探究活动2:过度开采自然资源产生的`问题: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过度开采自然资源产生的问题

  ①提出思考问题:以大量开采煤炭资源和过度开采地下水为例,列举资源过度利用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②启发学生拓宽思路,尽可能全面地回答问题。

  ③对学生的学习进程进行及时指导。

  ④对交流的成果组织评议,最后给予准确评价。

  ①小组内每一位成员先自主学习,思考教师提出的导学问题。

  ②小组内交流,讨论。

  ③小组组长整合每个成员的个人观点,填写比较表(表中的具体内容预先留空)。

  ④发言人交流小组成果,其他组可提出补充意见,发言人回答其他组成员的质疑。

  认识对自然资源(可再生、不可再生)的不合理利用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互相启发,掌握发散思维能力并培养协作能力。

  表1

  工业活动

  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大量开采煤炭

  ①破坏地表,如露天开矿会引发滑坡、崩塌等,井下采煤会形成地下采空区,导致土地塌陷;

  ②大量的煤矸石占用土地;

  ③矿山排水造成水土污染;

  ④粉煤灰造成大气污染。

  过度开采地下水

  ①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②地面下沉,建筑物塌陷;

  ③沿海地区海水入侵,地下水质恶化。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超量排放废弃物产生的环境问题

  ①投影图1。

  ②要求学生观察思考:图中表达了与工业污染有关的那两个方面的问题?以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为主的工厂分别是什么?哪些工厂具有两种主要污染类型?什么是最小风频、上风地带、下风地带?

  ③阅读课本,归纳高新技术产业产生新的环境污染包括哪些方面?

  ④组织评议活动,让不同观点者发表看法,教师进行评价。

  ①阅读投影图,思考问题,可以与旁边的同学小声讨论。

  ②小组代表回答问题。

  ③板图演示最小风频、上风地带、下风地带。

  要求学生掌握常见的工业企业所产生的主要污染类型,了解防治办法,学会从环境因素出发进行工业区位选择。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7

  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设计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1(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二单元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第一课时内容。

  1、教材结构:

  本节内容的设计从教材结构上讲是本单元知识结构中重要的一环,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于各种天气现象的产生与大气的热力状况、大气的运动有密切的联系,所以,本课是在综合前两节内容的基础上,阐述常见的天气现象的成因。在实际生活中,天气系统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本课所讲的内容对于学生了解天气变化的最基本因素,普及天气预报知识具有积极的意义。

  2、课标要求:

  (1)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三种锋面天气系统的特点。

  (2)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气团的概念,理解锋面的概念,锋面分类及对天气的影响。

  (2)通过从气温、气压、降水、风等方面对冷锋与暖锋天气系统的对比分析,来实现学生地理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通过对锋面移动的分析来建立地理空间思维的习惯。

  (3)了解寒潮的危害,认识其发生的机制和规律。

  (4)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指导学生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

  2、过程与方法

  (1)采取读图分析法、对比法、理论联系实际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对冷锋与暖锋的概念和形成的天气理解,通过比较,认识他们之间的异与同,区别与联系,把握各种事物的本质特征。

  (2)设置一系列的设问和讨论话题,指导学生分析图、表中的地理信息。

  (3)锋面系统是由气流运动而产生的天气现象,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将复杂的气流运动进行分解,变空间想象为直观形象的动感画面,帮助学生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天气形成和变化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2)通过学习有关天气系统的知识和进行天气预报的预报分析来强化学生正确认识天气的形成和变化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认知水平。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锋面系统分类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难点:

  (1)理解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区分冷锋与暖锋。

  (2)在锋面经过的不同时段某地区天气变化规律。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有利方面,高一学生有好奇心强、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的天性。不利方面,学生对地理课学习缺乏兴趣。所以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运用学生搜集的资料,让学生自主探究、理解天气系统,掌握冷、暖锋的特点,尤其是联系与现实中实例,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边,地理就在我们生活当中,提高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设计思想

  本节课的设计以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作为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遵循(从)感知——(经)表象——(到)理论这一认知规律,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课改理念。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今天天气如何,近段时间的天气如何变化?

  [设计意图]聊天,让学生回忆过去几天的天气状况,增强感性认识。

  播放我国受冷锋活动影响的《天气预报》片段

  [设计意图]直观的视频使学生身监其境感受天气演变的过成,贴近生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探究欲望。

  因为受不同天气系统的影响或处于天气系统的不同部位,天气就会有不同的变化。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主要有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等。这节课我们首先学习锋面系统。

  教学过程:

  (板书)一、什么是气团

  1、提问:

  (1)气团是什么?按性质如何划分?

  (2)降水为何发生在冷暖气团的交汇处,而不单纯发生在冷气团或暖气团控制的一侧?

  [设计意图]对气团进行概略介绍,使学生理解气团交界面产生降水的原因

  [学情预设]学生对“锋面两侧空气的温度、湿度、气压都有明显的差别,所以锋面附近常伴有一系列的云、雨、大风、降水等天气。”的理解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此讲解时,应联系相关的知识点――降水的形成条件、风力大小与气压差的关系。

  [知识链接]降水的形成条件:a。有一定的水汽含量b。要有凝结条件(降温和凝结核心);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强。

  2、教师说明:气象学上将冷暖气团的交界面称为锋面,这便是我们今天介绍的第一类系统——锋面系统。

  (板书)二、锋面系统的形成

  3、读图思考:

  (1)什么是锋面,什么是锋线,什么是锋?

  [设计意图]让学生形成锋在系统的立体空间感觉

  (2)锋面自地面向高空向哪个方向倾斜,为什么?

  [设计意图]为后面区分冷锋和暖锋锋面坡度的差别垫定基础。

  4、教师讲述:生活中当锋面形成因两侧的冷暖气团势力不同和变化,锋面就会发生移动,降水区也随之推移。

  (板书)(一)冷锋

  5、播放冷锋形成的动画①,观察动画,阅读教材2.19示意图,讨论回答问题:

  (1)何谓冷锋?他们是如何影响天气变化的?

  (2)绘制冷锋符号,指出气团的移动方向及降水区域在什么方向?

  (3)锋面天气状况如何?

  [学情预设]学生对概念性的东西容易掌握,但理解性的知识存在较大困难,如对锋前、锋后位置的理解和判断经常出现差错。所以讲解时注意从“多角度”――(立体图+侧视图+俯视图)进行综合分析。

  (板书)(二)暖锋

  6、播放暖锋形成的动画②,观察动画,阅读教材2.20示意图,讨论回答问题:

  (1)何谓暖锋?他们是如何影响天气变化的?

  (2)绘制暖锋符号,指出气团的移动方向及降水区域在什么方向?

  (3)锋面天气状况如何?

  [学情预设]学生有了“冷锋”形成的相关知识,对暖锋知识很容易可以类比总结得来。

  [知识链接]怎样判断冷锋与暖锋?”

  给出两幅冷锋与暖锋剖面图,学生进行判断,讨论总结冷锋和暖锋的区别:一是气团的移动特点不同、二是雨线的倾斜方向不同、三是符号不同教师讲述两个符号的意义,降水的.位置。

  (板书)三、锋面系统与天气

  7、播放动画③,据动画回答问题:

  冷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某城市的天气状况如何?

  [设计意图]动态形象地展示冷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出现的天气现象和天气变化,变宏观为微观的可视现象。

  [学情预设]学生对三个时段的天气现象和变化的描述有时会有很茫然的感觉,这时教师应适时地提醒学生从气压、气温、降水、风等几方面来表述。

  8、播放动画④,据动画回答问题:

  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某城市的天气状况如何?

  [学情预设]学生有了“冷锋”过境天气变化的相关知识,对暖锋很容易可以类比总结得来。

  9、列表对比总结:

  气流运动过境时天气过境后天气降水时间降水位置

  冷锋冷气团主动运动阴天、下雨、大风气温湿度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时间短强度大锋后

  暖锋暖气团主动运动连续性降水气温湿度上升,气压降低,天气转晴时间长强度小锋前

  [知识链接]怎样预报锋面天气?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归纳总结,并总结描述天气现象时,通常从气温、气压、天气的阴晴、风等方面去描述。由上可知天气的分布以及发展变化都受某些独特的天体系统的影响,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因而可以进行天气预报。

  (板书)四、准静止锋

  10、提问:何为准静止锋?过境时天气如何?

  准静止锋的形成:冷暖气团势均力相当,使锋面来回摆动的锋。过境时天气为连续性阴雨天气。

  [学情预设]学生从冷锋和暖锋的区别中,容易理解准静止锋的形成。讲解过程中可着重从“准静止”三字的含义来说明其对天气的影响,突出其阴雨特征,以区别其他锋面。

  (板书)五、事例巩固:梅雨、寒潮、北方的沙尘暴是哪一种锋面天气?

  多媒体课件演示梅雨、寒潮、沙尘暴天气让学生由有直觉的感受,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结论,从而理解梅雨、寒潮和北方沙尘暴的形成机理和危害,做到预防自然灾害。

  (板书)六、课堂练习

  1、读图回答问题:

  (1)该图是xxxxxxxxxx锋天气图,在图中标出冷气团和暖气团,并画出雨带位置。

  (2)该锋过境时xxxxxxxx加厚,多形成xxxxxxxx降水;该锋过境后,气温xxxxxxx,气压xxxxxxxx,雨过天晴。

  (3)暖气团沿锋面上升的形式是:A.徐徐爬升;B.被迫上升。()

  (4)随锋面移动B地天气会有xxxxxxxxxxx变化。

  2、读表回答;下表为天津市某年11月上旬的天气观测记录,分析天津市11月1~5日受xxxxxxxxx天气系统的影响。

  日期气温(℃)气压

  (百帕)风力风向阴晴

  最高最低均温

  11月1日187121002.51~2级偏北晴

  11月3日121810056~8级偏北小雪

  11月5日5-4210082~3级偏北多云

  教学反思

  1、理论联系实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主次分明、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抓住了关键。本节课对气团概略介绍,准静止锋仅作拓展,突出对冷、暖进行比较。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冷、暖锋的移动特点、雨区位置、天气特点,使难点得以突破。

  3、教法运用适当、灵活,启发诱导得当。直观教学,电化教学手段运用恰当,演示正确,体现学法指导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采用问题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诱导启发,使学生能快速进入状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4、注重读图能力培养,体现学科特点。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判读原理示意图的能力,并通过图像系统的判读,培养学生初步识读简易天气图的技能,使学生初步形成地理的空间思维。

  5、学生积极参与,符合新课程理念。从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读图、分析、探究等,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核心理念。

  6、“活动1”设计。分析这段话,首先要寻找表示时间的关键词,如“是日”“次日”“当夜”等;作者设计的本意是把这三日分别看作是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特征,但我个人认为“是日”的天气现象也是冷气团南下的表现,即将过境时的天气现象,所以教学中没有采用这一案例。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8

  设计理念: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善于转变角色,要变教师为教练,变讲师为导师。关注学生知识的生成过程,培养学生探究与创新能力,力争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益于终身发展的能力。

  近年来,笔者在地理教学中特别关注这一问题,处处留意少讲精讲,时时注意留机会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本文就是笔者“转变角色,关注学生知识生成过程”观念实践的一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①初步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知道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②知道太阳系的成员,运用资料认识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运动特征、结构特征,从中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③理解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阅读“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一组图文信息,认识各类天体的主要特征;利用网络等媒体,收集天文信息,丰富对宇宙环境的认识。②通过阅读“天体系统”图,设计相应的简明框图,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③阅读“太阳系模式图”,归纳八大行星公转运动的共同特点,从而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的普通行星。④互动探究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⑤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从温度条件、大气成分和水等方面,分析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并以此推论火星等其他大行星,以及太阳系范围之外的天体是否有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提出确定在宇宙中寻找外星人的方向的见星人的方向的见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树立宇宙是物质的科学宇宙观。②通过寻找外星人的探讨活动,一方面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体验自主、合作、创新探究过程和团队意识。另一方面,培育珍惜、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增强关注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责任感。③通过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确立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观点;通过运用资料探讨地理问题,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课标分解:

  课标: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即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运用

  资料

  说明

  说出

  分析

  普通和特殊的原因

  迁移应用找寻其他星体上的生命物质条件分析

  知道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用资料说明上,要求学生先熟练掌握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原因,然后迁移应用到在其他星体上寻找生命物质。

  重 难 点:

  重点:地球上为什么有适宜于生命生存和繁衍的环境。

  难点:认识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教学方式:

  (1)应用“互动探究—问题引领”的探究性学习课型。

  (2)采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对疑难问题进行探究、归纳。

  (3)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引导学生学会应用资料、分析资料,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素养。

  学法指导:

  通过合作和交流,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力求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具体如下:

  (1)本讲内容比较抽象,空间范围大,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宇宙中天体及天体系统主要说明宇宙的物质性和运动性,这需要建立空间概念,培养和发挥空间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2)本讲基础性知识多,要善于运用图表、数据分析地理问题。复习时要充分运用太阳模式图,认识太阳系中的主要成员,通过八大行星的数据比较分析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进而综合分析地球上具有生命物质存在和发展的原因。

  (3)利用比较法理解太阳辐射与太阳活动。太阳辐射是正常的长时期的太阳状况,而太阳活动是短时间的激烈显示。两者的相同之处都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射能量,不同之处是强弱的差异。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1)设计、制作教师上课使用的多媒体课件。

  (2)编写好提供给学生的学案资料。

  (3)由学生自由组合,确定课堂讨论的学生分组。

  教学流程:

  环节一:自学质疑

  本环节要求学生先对教材内容进行细致的阅读和分析,并在小组讨论和完成学案的基础上,找出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惑。具体环节分为五个步骤(见学案的自主探究一至自主探究五)。具体教学中教师可提出下列问题,供学生讨论、反思:

  ◆自主探究一:你知道天体、天体系统的含义吗?飞行的民航飞机是天体吗?为什么?地球和火星可以构成天体系统吗?为什么?

  阅读教材P2-4,说出天体含义及其类型,天体系统含义及其级别。

  (1)天体类型:①自然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彗星及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等。人造天体有: 。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③ 和④ 。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

  (2)填写下表,完成对天体系统级别的判断:

  总星系(宇宙)

  (3)如何确定某一物体是否是天体?如何辨析两颗星体能否构成天体系统?

  ◆自主探究二:你知道太阳系的家族成员有哪些吗?

  阅读P6图1-1-11“太阳系模式图”。说出太阳系的组成成员主要有哪几类?

  、 、 、 等。太阳是 的中心天体,它的质量占整个太阳系的 %。

  ◆自主探究三:如何理解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读P6图1-1-11“太阳系模式图”完成:

  (1)八大行星的运动方向有何共同特征? 。

  (2)八大行星的公转轨道有何共同特征? 。

  ◆自主探究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及对地球的影响。

  (1)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学生分析我国太阳辐射的分布特征。

  点拨:影响地面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主要有纬度、气候、地形等。一般地说,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天气晴好,云量少,太阳辐射强;地势高,空气稀薄,空气中水汽、尘埃少,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主要类型

  名称

  概念

  特点

  周期与影响

  ◆自主探究五:地球为什么又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1)外部条件:

  ①地球在与其它行星绕日公转时,轨道近似 ,轨道面几乎在同一 上,绕日公转方向都是 ,使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地球处于一种比较 的宇宙环境中。

  ②讨论:如果太阳光照时强时弱,变化明显,对地球上生命有何影响?

  小结:自生命诞生以来,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相对 ,使地球上的生物 。

  (2)自身条件:

  讨论:生命存在必须具备的条件有那些?这些条件分别是什么因素形成的?

  、 、 等。

  环节二:交流展示

  1.天体的辨析方法

  2.天体系统的辨析方法

  3.区别“太阳辐射的影响和太阳活动的影响”的方法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的差异性

  5.探究后,你的收获是什么?你还有哪些疑惑的地方?

  环节三:互动探究

  1.恒星有2000多亿颗,为什么课文介绍太阳,而不是牛郎星、织女星、比邻星等?

  2.2008年 11月13日,美国天文学家发表了一组太阳系外四颗新发现行星的照片,这是人类首次直接拍摄到太阳系外行星图片。它们被称为HR8799星系和北落师门星b。研究人员至今已发现300多颗可能存在于太阳系外的行星,但都是通过测量它们的重力、速度和亮度变化等方式发现的。这次,人类首次直接捕捉到了行星的“真迹”。据此判断科学家要了解所发现的行星上是否存在生命现象,应该注意观测该行星的哪些特征?

  ◆教师说明探究过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探究思维过程:

  (1)假设——选择分析问题的角度

  (2)证据——读图或资料寻找相关的信息

  (3)论证——应用信息解决相应问题

  (4)观点——形成相关的看法和认识

  ◆教师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了探究的一般方法,同时提供了探究工具,指引了探究的方向,帮助学生或自主或合作探究以便得出结论,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然后引导学生读图和提供的各种资料(包括教材、案例呈现、课件呈现等),运用探究思维过程,进行探究分析。

  自己设想:

  同伴交流:

  推出结论:

  学生自主探究后,师生共同归纳得出结论。

  环节四:精讲点拨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反映了天体系统由低到高的级别顺序

  B.“嫦娥一号”卫星绕月球运行,和月球之间也能形成天体系统

  C.任何天体间都可以形成天体系统

  D.天体是宇宙中各种形态的物质的统称,因此民航飞机在飞行中也属于天体

  【例2】2001年4月15日,太阳出现特大耀斑爆发( )

  A.爆发后两三天内,短波通讯受到强烈干扰

  B.使到达地球的可见光增强,紫外线有所减少

  C.爆发几分钟后极光变得格外绚丽多彩

  D.对人造卫星的运行没有影响

  【例3】地球为什么会成为生命的摇篮?试分析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理环境的特点与生命物质存在条件的关系,并用直线相连。

  地球磁场① A.地球表面存在大气层

  地球的质量与体积② B.水经常能处于液体状态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③ C.具有安全的宇宙环境

  太阳光照条件稳定④ D.削弱宇宙射线对生命的伤害

  大小行星的运行特征⑤ E.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量

  环节五:矫正反馈

  【问题反馈】

  1.对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不清晰,出现答题失误。比如对是否是天体,是否是天体系统的判断出现错误的频率很高。

  2.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分不清。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四大影响途径不清晰。

  4.地球的特殊性内外因分辨不清。

  【矫正练习】

  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的天体中,最基本的是恒星与星云,但夜空中用肉眼观察到的主要是恒星。

  B.任何两个位置上相近的天体都可构成一级天体系统

  C.任何一个天体处在地球这个位置,都会有生命的生存和发展。

  D.任何一个天气系统,其内部的各天体都存在相互吸引、相互绕转的关系。

  2.下列现象主要是由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产生的有( )

  A.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B.航海过程中指南针突然失灵

  C.地球上气候的变化 D.无线电长波通信中断

  3.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会引起地球电离层的扰动,使无线电长波通讯受到影响

  B.使地球电离层突然出现“磁暴”现象

  C.太阳活动会对两极地球地区的高空大气产生影响,还会出现极光

  D.太阳活动与地球气候没有任何关系

  ◆矫正反馈的设计,意在帮助学生重新回顾教学内容,促进学生融会贯通的运用本节所有重点知识去解决问题,以实现温故知新的教学目的。然后在加上巩固案的设计,教师能够更为全面的检测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利于从知识和能力两个维度上来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为高效教学提供了实践反思的宝贵经验。

  环节六:迁移应用

  (见学案和巩固案)

  思维拓展

  第一步,课堂上围绕课本提供的思考线索讨论;再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和理解,提出自己的设想和见解。

  第二步,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查阅杂志、资料。根据条件许可,参加校天文馆的相关活动或利用相关网站了解更多的信息,采用网上讨论、撰写小论文等形式深入探究。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宇宙

  1.什么是宇宙

  2.宇宙的特征:

  物质性(天体)

  运动性(天体系统)

  二、太阳:

  1.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三、地球:

  1.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从运动特征看

  从结构特征看

  2.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存在生命物质

  教学反思

  本节课程是新课标教材模块Ⅰ(必修)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即高中地理的开篇章节。教学中,需要教师运用图表信息,以及相关学科知识,引导学生分析、探讨、认识宇宙中的地球。本节教学设计,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协作探究、交流互评,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能力。老师的引导启发,有助于学生全面、正确认识地球;老师的鼓励帮助,使学生从多角度展示自己的见解。以小组活动形式提出并寻找外星人的方向,更使学生“异想天开”,勤于思考、富有创意。

  但在教学中仍然发现下列几个问题亟待解决:①小组内活跃分子偏少,沉默分子偏多,如何引导这些沉默学生积极参与到自主探究活动来,值得思考;②提供的资料较多,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尚显不足,急需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锻炼;③对于地球的宇宙环境,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狭窄,课外知识偏少,较少需要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籍。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9

  一.教材

  湘教版

  二.章节

  第三章 第一节

  三.学时

  2个学时

  四.课程标准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农业区位各因素及其影响;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

  2.难点

  说明主要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分析某一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

  六.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法。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丰富的文字、图片、动画等材料。

  2.案例分析法。通过文字和图片材料,让学生自主分析,得出结论。

  七.教学过程

  【引入】展示图片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荷兰的花卉园、季风区的`水稻田、呼伦贝尔草原的牧场、东南丘陵梯田

  【基本概念】

  1.农业: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副业

  2.农业生产活动

  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的产品,这就是农业生产活动。

  3.农业生产活动的对象:动物和植物

  4.农业生产活动的特点:地域性和季节性、周期性

  5.农业的投入和产出

  投入:自然条件、劳动力、生产资料、科技

  产出:农产品

  【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条件

  (1)气候

  光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作物的地区分布。

  热量:决定农作物品种、耕作制度、栽培方法

  水分:决定作物品种、耕作方式(水田和旱田)

  (2)地形

  思考:山区发展什么类型的农业?(林业)平原发展什么类型的农业?(种植业)

  (3)水源

  思考:为什么古文明起源于河流的流域?(近水有充沛的水源、土壤肥沃)

  (4)土壤

  2.科技条件

  (1)劳动力

  (2)科学技术(节水技术)

  (3)装备

  3.社会经济

  (1)市场

  (2)交通

  ◆主导因素与限制性因素

  主导因素的改变:立体农业布局模式、梯田等。

  【农业地域类型】

  1.概念:农业地域类型,是指在不同的地区,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之间开展商品交换所形成的农业经营单位或地域单位的组合。

  2.布局原则: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

  3. 生产布局发展趋势

  4.农业地域类型分析

  以亚洲水稻种植业为例:

  1) 季风气候,降水充沛;

  2) 地处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3) 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足;

  4) 历史悠久,市场广阔。

  【练习】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10

  学习目标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该学习目标可以分解细化如下。

  1.阅读图文资料,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含义,会在地形图上判断某一点的海拔,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2.对照山地模型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建立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

  3.对照模型和等高线地形图,归纳坡度陡缓和等高线疏密的关系,学会判断坡度的陡缓。

  4.对照模型和等高线地形图,归纳等高线地形图上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和山顶的特点,并准确地识别。

  5.在地形图上识别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并读出某点的海拔,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

  2.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建立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辨别坡度的陡缓。

  【教学难点】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脊和山谷。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辨别坡度的陡缓。

  3.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绘制地形剖面图。

  4.根据地形剖面图判断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教学方法

  【教法】

  创设情景法、读图分析法、案例呈现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

  【学法】

  情景感受法、地图观察法、实践感悟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导入1:设疑激趣

  同学们,我们生活的土地上,珍藏着无数美丽而神奇的天然艺术作品。有广阔无垠的平原,有俊秀挺拔的高山,有高低起伏的丘陵,也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高原和物产丰富的盆地。但是能够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的地图却是平面的。那么,如何将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转化到平面图上,地形图又是怎样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的呢?这一节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地形图的判读”。

  导入2:故事导入

  电影《红河谷》里的`片断:红河谷里的藏族人抓到了两个前来勘探地形的英国人,从他们身上搜出来一幅图,两个英国人撒谎说他们是捉蝴蝶的,藏族人真的相信他们画的是一只只的蝴蝶。后来就是这几张蝴蝶图带来了英国的军队。这幅图到底是什么呢?(等高线地形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地形图判读的相关知识。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11

  【设计思路】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这部分知识涉及到各种概念名词,如:“区位”、“区位因素”、“区位条件”等。学生对此较为陌生,而教材介绍得又很简略,因此在教学中投影大量的图表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运用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城市区位”的知识。从教学方法看,本课可以灵活运用问题导学法、文献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合作讨论法等多种方法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充满生机的探究性活动中掌握学习目标。

  【知识构建】

  城市的区位选择不是本节课课标的要求,学生在学习城市区位之前,还未学习高中地理人文部分的工业、农业等内容,对人文地理的区位因素还很陌生,因此,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会相对较难一些。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能够了解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因素,识记一些特殊区位的城市,熟悉世界政区、气候、中国地形、中国城市分布、中国和世界矿产资源分布等地图,为学生进行其它相关方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在教学中做重点分析,并注意比较区位因素和区位条件的区别。本节知识结构如图1所示。

  【教学目标】

  1.知道影响城市区位的主要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及其发展变化。

  2.举例说明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要素,以及交通、经济基础、政治、文化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3.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自己熟悉的某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

  4.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影响区位发展变化。

  2.教学难点

  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影响区位发展变化。

  【课前准备】

  提前一周布置学生做一次商业网点服务范围的调查:1、调查家里人或周围邻居在购买下列物品时一般去城市的哪个商业中心或商业小区?食用盐、牙膏、香皂、衣服、高档化妆品、电视机、冰箱、计算机、钢琴等。将上面调查得到的情况进行分类统计,找出规律性。2、调查住所附近的商店类型和数目以及周围比较大的商业点的类型、数目和离家的距离,调查大商业点的销售商品类型;将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

  教师搜集“中国地形与特大城市分布”等地理分布图,设计“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影响城市区位的社会经济因素”等比较表。

  课前做好学习小组的组建与分工工作。建议每个小组以4-6人为宜,每个小组成员在教室中的座位邻近,可以随时集中起来围坐在一起。每个小组确定1名小组长,1名记录员,1名发言人,1名纪检员。提前为每个小组打印好“小组合作学习研讨过程记录表”(如表1所示),以便在讨论过程中及时记录学习情况。$来&源:

  表1 小组合作学习研讨过程记录

  姓名

  在小组中的职责

  发言次数

  个人观点

  第一课时:城市区位

  【课堂活动设计】

  第一部分:新课导入设计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学情

  诊断

  提问:运用历史知识讨论扬州城市的兴衰历史及其原因。

  学生讨论回答。

  了解学生对城市区位因素的认识;了解学生预习情况与学习需求;合理调整教学计划。

  学习

  目标

  展示

  投影学习目标,要求说出关键词。

  ①朗读学习目标;

  ②迅速说出关键词

  明确目标,提高学生的有意注意。

  第二部分:新授内容设计

  探究活动1:开展小组合作,研讨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

  ①展示地图:课本图2-2-1“巴黎市区的变化”课本图2-1-5“世界六大城市带的分布”和图2-2-2“中国地形与特大城市分布”。

  ②提出导学问题:为什么世界古文明发祥地都在河流沿岸;为什么我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城市非常密集?武汉、重庆、宜宾都设在河流汇合处主要的原因是什么?为何古代巴黎建在塞那河曲流处?世界大多数城市分布在什么纬度,怎样的地形?我国的包头、攀枝花、大庆、克拉玛依等没有地形、气候、河流优势,为什么会形成城市?

  ③对学生的学习进程进行及时指导。

  ④对交流的成果组织评议,最后给予准确评价。

  ①小组内每一位成员先自主学习,思考教师提出的导学问题。

  ②小组内交流,讨论,提出新的疑问。讨论过程中记录员及时填写“小组合作学习研讨过程记录表”,如表1所示。

  ③小组组长整合每个成员的个人观点,填写如表2所示的比较表(表2中的具体内容预先留空)。

  ④2-3个小组分别投影已经完成的比较表,并让发言人交流小组成果,其他组可提出补充意见,发言人回答其他组成员的质疑。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掌握地理分布图的读图技能,并培养协作能力。

  表2

  自然因素

  城市分布规律

  原因

  城市举例

  河流

  河口、河流的汇合处

  这些地方往往成为人员和货物的主要集散地,容易发展成城市

  武汉、重庆等

  气候

  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

  该类地区气温适宜、降水适度

  我国1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绝大多数分布在湿润地区

  气候

  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

  该类地区气温适宜、降水适度

  我国1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绝大多数分布在湿润地区

  地形

  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

  地形平坦,交通方便,水源丰富,物产丰盈,自然环境优越,有利于城市的兴起和发展

  我国的大城市多分布在东部沿海的平原地区

  矿产

  矿产丰富地区

  矿产资源丰富地区,工矿业发达,易形成城市

  大庆、攀枝花等

  探究活动2:开展小组合作,研讨影响城市区位的社会经济因素。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影响城市区位的社会经济因素

  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社会经济因素”内容

  ②提出导学问题:扬州的兴起,衰弱,再度兴起与交通有什么关系呢?扬州的几度兴衰说明了什么现象?影响城市区位的社会经济因素中哪些因素在减弱?哪些因素成为影响的新因素?哪些因素始终占重要的地位?分别举例说明。

  ③对学生的学习进程进行及时指导。

  ④对交流的成果组织评议,最后给予准确评价。

  ①小组内每一位成员先自主学习,思考教师提出的导学问题。

  ②小组内交流,讨论,提出新的疑问。讨论过程中记录员及时填写“小组合作学习研讨过程记录表”,如表1所示。

  ③小组组长整合每个成员的个人观点,填写如表3所示的比较表(表3中的具体内容预先留空)。

  ④2-3个小组分别投影已经完成的比较表,并让发言人交流小组成果,其他组可提出补充意见,发言人回答其他组成员的质疑。

  引导学生自学并回答问题,让学生学会读书并寻找知识点。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表3

  社会经济因素

  举例

  发展变化

  交通

  扬州、格尔木等

  始终对城市区位产生巨大影响

  政治

  北京、南京、巴西利亚等

  始终对城市区位产生巨大影响

  宗教

  梵蒂冈、麦加、拉萨等

  对现代城市区位影响已经减弱

  科技、旅游

  美国“硅谷”、安徽的黄山市等

  已经成为城市区位的重要因素

  [内容解析]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因素,是本节的教学重点,通过举例说明,学生不难理解。在进行城市区位因素分析时,因注意强调两点:1、一个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有其主导因素,但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比如,可以扬州市为例,引导学生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分析影响扬州形成和发展的主要

  因素);2、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是不断变化的,这一点也可通过举例进一步说明。3、分析一个城市的区位因素,应该从这个城市产生和发展过程进行分析,找出其优势区位因素和限制因素。

  探究活动3:阅读关于武汉市的材料,分析武汉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区位条件。

  材料:武汉市是湖北省省会。长江及其最大的支流汉水横贯市区,水运发达。武汉是中国主要铁路枢纽之一,有京广、汉丹—襄渝、武麻等铁路线联结。武汉现已发现33种矿产,储量最大的是冶金辅料和建筑材料,附近有丰富的铁矿资源。武汉位于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商品棉基地—江汉平原,农业发达。武汉工业基础雄厚,形成了以冶金、机械、汽车、电子、纺织为支柱的工业体系。近些年,武汉高科技工业和旅游业发展迅速,金融业日益发达。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分析城市区位条件

  ①投影关于武汉市的材料、“中国地形与特大城市分布图”。

  ②指导学生在课本“中国地形与特大城市分布图”上找出武汉市的位置。

  ③提出导学问题:区位因素和区位条件的区别是什么?武汉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区位条件从哪些方面分析?自然条件有哪些?社会经济条件有哪些?

  ④倾听学生回答,引导同学们对回答者的观点作出正确评判。

  ①阅读材料、地图分析、讨论。

  ②尝试做出回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升华,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意识,锻炼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内容解析]区位因素、区位条件的区别与联系:两者的内涵大体相似,但在答题上有巨大的思维差异。区位因素只要求回答一个基本概念,不要求对其进行阐述和分析。区位条件则要从比较思维、综合思维、区域思维着手,进行阐述和分析。分析区位因素实质上就是评价区位条件。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12

  一.教材

  湘教版

  二.章节

  第一章 第一节

  三.学时

  1个学时

  四.课程标准解读

  “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本课标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学生需先知道什么是人口增长模式,世界上主要的人口增长模式;之后,学生需将不同的增长模式进行比较,了解不同增长模式的特点;最后学生需学会运用资料判断不同地区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及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在世界的分布。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人口增长模式特点及其分布;中国人口增长状况

  2.难点

  分析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及其影响因素

  六.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法。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丰富的文字、图片、动画等材料。

  2.案例分析法。通过文字和图片材料,让学生自主分析,得出结论。

  七.教学过程

  【引入】“世界70亿人口日”

  20xx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达70亿。10月31日,丹妮卡·卡马乔在媒体聚光灯的.环绕下,于31日零点前2分钟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一家医院降生。她将成为全球范围内几名被宣布成为象征性的世界第70亿人口的婴儿之一。

  【人口增长】

  1.人口增长历程

  2、衡量人口增长速度指标:人口自然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地区一年内的自然增长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出生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出生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死亡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死亡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阅读教材P3,思考为什么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原因:

  ①工业化程度较高,劳动者必须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并接受系统的教育和技术培训,参加劳动的人口年龄较大,劳动力培训费用比较高,对家庭造成的经济压力较大,导致出生率降低;

  ②老年人的社会保障程度高,对子女的依赖程度低,人们逐渐消除了“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

  ③妇女的受教育水平高,易于接受少生、优生和优育的新观念。相反,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3.影响人口增长因素

  ①生物学规律

  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如: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社会保障等。

  【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增长模式,又称为人口转变模式,它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① 高—高—低”模式

  ②“高—低—高”模式(过渡型)

  讨论分析:

  发展中国家出生率较高、人口增长快, 这种状况对资源、环境、发展等方面有何主要影响? 应采取何种对策?

  影响: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费也会随之快速增长,极易超出环境的供应和自净能力,进而引发各种破坏资源、环境污染、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 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措施:大力实行计划生育

  ③“低—低—低”模式(现代型)

  讨论分析:

  发达国家为“三低”现代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增长缓慢;这种状况对资源、环境、发展等方面有何主要影响? 应采取何种对策?

  影响:发达国家人口出生率低、人口增长慢

  ⑴劳动力紧缺:

  ①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影响经济的发展;②兵源不足,国家安全得不到保障

  发达国家人口死亡率低

  ⑵老龄化现象严重:

  ①增加社会保障和青壮年人的生活负担;②老年人生活孤单, 也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措施:鼓励生育、吸纳移民

  2、我国的人口增长和人口政策

  ①我国正由高-低-高向低-低-低的现代模式转化。

  ②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练习】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13

  学习目标

  1.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该学习目标可以分解细化如下。

  1.通过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初步建立地球自转的空间概念,认识地球自转的特点(绕转中心、方向和周期)。

  2.通过演示、观察地球的自转过程,理解昼夜更替、各地时间差异等现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3.通过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初步建立地球公转的空间概念,认识地球公转的特点(绕转中心、方向、周期和地轴倾斜方向)。

  4.通过演示、观察地球的公转过程,理解中午太阳高低的变化、白昼和黑夜时间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等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5.在实验演示、观察思考、总结归纳等探究过程中,逐步树立求真务实的'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教学难点】

  1.通过演示、观察地球的自转过程,理解昼夜更替、各地时间差异等现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2.通过演示、观察地球的公转过程,理解中午太阳高低的变化、白昼和黑夜时间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等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教学方法

  【教法】

  创设情景法、实验探究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

  【学法】

  情景感受法、实验体会法、地图观察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14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人口增长的特点。

  2.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人口分布的特点。

  3.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4.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世界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归纳人口增长的特点。

  2.归纳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3.在地图上指出世界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教学难点】

  归纳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教学方法

  【教法】

  创设情境法、问题探究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

  【学法】

  地图观察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导入1:(播放交通拥挤录像)人们把地球亲切地称为“地球村”,而把自己称为“地球村的村民”。在20世纪下半叶地球村的居民急剧增长,以致于录像中喊出了“别挤了”。人口问题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全球性问题。我们的人口现状如何?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

  导入2: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如地形、气候等。那么,地球上最活跃的最重要的成员是谁呢?(学生讨论,自由发言)对,这个成员确实就是我们人类自己。从本节课开始,我们来学习探讨这方面的基本知识,看看我们人类自己在地理环境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讲授新课(活动探究,归纳提升)

  活动探究,小组合作。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15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五章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本课是高中地理必修模块一的最后一节内容,从它的位置安排就可以看出它的定位:即对自然地理知识的总结、归纳和融合。所以在教学中应充分联系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做好纵向、横向联系,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关于必修一“地域分异规律”的内容标准: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其旨在通过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认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从本条“标准”来看,首先应通过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认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其次,通过分析自然带的分布,归纳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可以是地域性的,也可以是全球性的。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无论在自然地理过程上,还是在自然地理特征上,都存在着显著的空间(地域)差异。而空间差异有不同的尺度,正像教材中讲的那样,海陆差异是全球性的地域分异,陆地上的自然带是相对较小尺度的地域分异。还有更小尺度的区域差异的。区域差异是有规律可循的。教材从自然带的分布现象入手,分几个方面重点讲述地理环境地域差异的表现和分异规律:主要受纬度因素影响的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主要受海陆因素影响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主要受海拔影响的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统一是相对的,而差异是绝对的。建立这个概念是极为重要,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加科学地分析地理问题。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学习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具有一定的兴趣,但是要探究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就要与之前所学的世界气候的分布联系起来,气候的分布是地理学习中的难点,有些学生可能没有掌握,有的'学生则早已遗忘。其次高一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还较为欠缺,因此对于一个事物中影响要素有哪些,主导因素又是什么,难以把握。另外,在教学设计时,重点考虑了身边的案例,使学生能亲身体会到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展示不同地区自然景观的图片,让学生直观的观察陆地自然环境的差异性,通过自然带模型图的展示,让学生直观的总结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同时设计相关的探究活动,培养高一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以及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设计思想

  “地域分异规律”是自然地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规律,本节内容要讲清楚的两个核心概念是“差异的空间尺度”和“差异的变化规律”。教材内容也围绕这两个概念展开。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首先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旅游出发,让学生明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而差异性则是绝对的。为了让学生明确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在不同空间尺度的不同,在教学中展示温度带的分布和海陆分布图,让学生对全球性的地域分异有所感知,进而明确本节内容主要研究相对较小尺度的陆地上的地域分异。通过研究自然带的形成分布,通过直观的展示图片,分析不同的景观特征,总结区域差异是有规律可循的,通过创设一系列的问题条件,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启迪学生去思考问题,从而有所得。总之,通过本节教学,让学生建立对地域差异的感知,并通过景观图片和有目的的启发式提问、探究式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地域分异的规律及成因,达到提升学生读图能力,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以及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目标。

  四、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能够举例说明地域存在差异现象。

  2、了解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分异规律,能够分析其主导因素。

  3、逐步提高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过程和方法:

  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进行分析、总结。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感悟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无处不在。

  2、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逐渐形成正确的环境观。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地理教学设计01-06

地理教学设计06-16

高一地理必修1教学设计03-22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15篇11-10

初中地理教学设计01-05

高一学期地理教学总结06-16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05-11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05-24

地理微课教学设计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