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1
教学要求:
1、通过语言文字的感知了解孔隙、内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课前准备:
收集材料制作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昨天我们跟随叶圣陶爷爷游览了浙江金华的双龙洞,从金华出发经过罗甸渐渐入山,一路上迷人的风景伴着我们。不知不觉,我们来到双龙洞的外洞,外洞可真大啊!
二、学习“孔隙”部分
过渡:令人惊叹的是从外洞到内洞必须经过孔隙,这是一条约10米长的水道,相信水上之旅一定会为这次游览增添许多情趣。让我们到孔隙去看看吧!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5小节,找出一个表示作者心情的词语。(好奇)
(1)作者因为什么好奇?(船小、船进出孔隙的方法与众不同)
(2)出示文字,练习朗读。
请大家看这句话,练一练试着把好奇的语气读出来。指名读,生齐读。
(3)船这样小,进出的方法又是这样特别,跟孔隙有关吗,说明什么?
(生答师书:孔隙:窄小)
2、过渡:穿过这样窄小的孔隙有怎样的感受呢?
(1)出示文字,体会感受
请同学们用心读这段文字,体会作者的心情是否发生了变化?(害怕、紧张、危险)
(2)你能把这种紧张、危险的感受读出来吗?先自己练一练。
(3)出示画面、文字:同学们练的好认真,我也想读一读。
(4)谁也想读,指名读。
(5)出示画面、文字:我们一起读,老师也为大家配上画面、音乐。
3、小结:
出示画面:这正是古诗所说“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正是一种奇妙的游览方式,有“水石奇观”之誉。
4、让我们再一次领略孔隙的奇妙。师引读第5小节。
三、学习“内洞”部分
过渡:内洞又有怎样奇特的景色呢?
1、请同学们自由读6、7小节,来到内洞有什么感受?在书上划出有关词句,愿意的话周围同学可以交换一下自己的看法。
2、讨论
(1)“黑”:从哪儿感受到的?(这是作者刚进内洞时的真切感受。)
(2)“大”:从哪儿感受到的?(“进”是一个量词,有一种平房分为前后几排,一排称为一进,一进大约八、九米,十来进就有(100)米左右。这是作者在内洞“走了一转”才作出的判断,说得有根有据。)
(3)“奇”
①作者看到洞顶的双龙,说“有点像”,到底像不像呢?
(本身已具颜色,再加上“蜿蜒”形容,可见双龙的形态,加上灯光摇曳,产生一种“像”的感觉。但由于是自然状态下,没有经过人工的雕琢,不可能十分像,所以作者说“有点像”,可见作者用词的严谨。)
②出示文字:为什么说“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变化多端”形状变化多样可用哪些词形容?
“颜色各异”颜色多又可用哪些词形容?
(这样千奇百怪的形状,这么丰富的`颜色,使得石钟乳、石笋本身就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③出示图片: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3、小结:
这些石钟乳、石笋造型奇特,名目繁多,让我们置身于神秘的境界,怎能不令人惊叹自然的奇异!
4、请同学们把6、7小节有感情地读一遍。
5、过渡:就这样,我们随着作者又仰卧在小船里,穿过孔隙出了内洞。
四、总结:
今天,我们穿过奇妙的孔隙领略了内洞奇特的景色,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同时也被作者优美的文笔折服。另外,文章在材料的安排上也非常精巧,我们以后再研究。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分清文章的主次,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方法。
2、阅读与想象相结合,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都去过或听说过什么著名的风景区吗?哪儿怎么样?请用一、二句话跟大家做个介绍。
2、同学们只知道这儿很美,可是老师如果要求把它的美写出来时,往往不知怎么写。怎么解决这一难题呢?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游记记金华的双龙洞。这是现代著名的作者叶圣陶爷爷的。我们认真学习课文,欣赏双龙洞的美丽景象,学习叶圣陶爷爷的写作方法,好吗?
二、快速默写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读后提问:
按游览顺序,全文可分为几段?
2、全班讨论,确定段落的分法。
3、结合分好的段落,要求学生按顺序说说作者游览了几个景点?请一学生上台画一画游览示意图。
三、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⑴作者在去双龙洞途中,沿途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观赏。(放映经过选择的录像,看看山景)
⑵反馈问题时引导学生分步进行:
①先找出沿途看到的景物。
②再说说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③最后说作者看到这些景物有什么感受。生边回答师边板书:
景物──映山红油桐砂土新绿
特点──多色白色粉红色或浓或绿
感受──一片明艳阳天
⑶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作者所描绘的这一幅明艳的彩色画卷。
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⑴作者听到了什么?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听听山中的溪流的声音。放映录象,学生看到了溪流沿山而下的景象,并听到了不时变化的溪声。
⑵讨论:
溪水是怎样往下流的?声音有什么变化?
⑶生自由汇报。
3、课题是《记金华双龙洞》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多笔墨去写沿途的景色?学生讨论后自由汇报:
生:沿途景色已如些美丽,双龙洞位于其中,自然更值得一游。
生:作者游兴很高,心情舒畅,借沿途所见抒发对祖国山河的喜爱之情。
过渡:
去双龙洞的沿途景色已经如此迷人,那洞中景物一定更值得一看,让我们和作者一道去玩赏,去领略吧!
4、自由读第四自然段,读后说说作者看到的景象和感受?
引导学生抓住如下要点:
山:突兀森郁,很有气势。
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
外洞:大,仿佛到了个大会堂。
泉水:*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
5、默读第五自然,说说你对孔隙的最初印象:
⑴生读后汇报(低、矮、窄、小)。
⑵再读,划出你认为能说明这一特点的句子来说明:
①“孔隙”一词本身说明。
②“怎样小的小船呢?……是这样小的小船”船小说明孔隙小。
③“怎样处的工人......拉......拉另一头”船进出只好绳拉,也说明孔隙小。
④“我怀着好奇的心情……仰卧……贴……稍微……准会撞破……擦伤……”乘船进出的姿势与感觉也从侧面写出孔隙的低矮窄小。(教学这点时让学生结合幻片和两只手分别模拟孔隙和小船演示小船进出孔隙加深理解)
⑶指导朗读,闭上眼睛想象,感受船进洞的感受。
6、齐读第六自然段:
⑴内洞有什么特点?(黑、奇、大)
⑵作者看到洞顶的双龙说“有点象”,到底像不像?
①学生讨论后自由说。
②小结:
该处本已有颜色,用上“蜿蜒”形容,双可见其形态,再加上灯火摇曳,产生一种“像”感觉;但由于它是自然状态的岩石,没有经过人工雕琢,不可能十分“像”,所以作者说“有点像”可见其用词严谨。
⑶“其次是些石钟乳……名目有40多”究竟可以想象成什么器目、什么宫室、什么神仙和动物呢?(学生展开想象后,自由汇报)
⑷指导朗读,读出美,读出你对它的喜爱。
7、结合第五自然段的泉水,理清本文暗藏的线索──泉水,让学生逐节找出“泉水”一词所在的句子去自身体会。
四、分清课文主次
1、作者游览了好几处景点,你觉得哪一处写得比较具体?(外洞、孔隙、内洞)
2、你觉得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些内容写具体?
五、小结: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还有许多地方有待我们去游赏,希望大家能在将来去游览的时候,学着把你看到的景物写下来。同时,进一步感受祖国的可爱与伟大。
六、作业。
设计自己喜爱的景点的解说词。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2、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祖国山川景物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
2、知道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以学生的.“春游”创设情境。“老师当导游,带你们到金华的双龙洞游玩,好吗?汽车开动着,看看那里的景色怎么样。现在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同学们现在下车,我们一边登山一边欣赏这优美的景色吧!
二、整体感知,拟定郊游
1、教师让学生通读全文,在课堂练习本上拟出游踪,请一生到黑板前画出导游图。
2、教师和其余学生一起协助修正、定图。从整体上感知全文,拟出游览路线,学生头脑中有清晰思路,为下面的分景点学习打好基础。
3、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4、检查朗读情况: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的段落。你会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吧。
分组朗读课文的段落。
三、看着黑板上的导游图,说说我们将要旅游的地方
1、对照黑板上的图,到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自己感受一下将要游览的景点。
2、做一次导游,为即将出发的各位游客介绍一下行程。
3、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四、说说对此次旅游的期望
五、小结
旅程是否精彩,下节课我们就出发去体验一下。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语。
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
3、有感情地朗读二、三自然段,体会山上景色的美。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外洞、孔隙、内洞的特点,分清文章的主次,是教学的重点。感受孔隙的窄小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直接揭题
由题目猜测课文的内容和课文的写作顺序。
二、预习检查
1、词语:
浙江金华罗甸双龙洞(用上这些表示地名的词语介绍双龙洞的位置)
粉红色新绿明艳(你还知道哪些明艳的色彩?)
额角后脑肩背臀部脚跟(摸一摸这些部位,说说这些词语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稍微合适聚集呈现昏暗颜色各异变化多端盘曲而上
根据意思说词语:
山或石头高耸的样子(突兀),
树木茂盛的样子(森郁)(葱郁、葱茏)
指导书写生字聚
2、朗读课文:
指名朗读课文,边读边划出作者游览的景点。
学生上黑板板书找到的`景点。
三、再读课文,画出作者的游览示意图
1、学生默读课文,画游览示意图
2、根据游览示意图,了解游览的顺序。
3、了解课文叙述的重点,分清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
三、欣赏上山见闻
1、作者在上山的路上见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板书:见闻)
2、抓住“明艳”,体会山上生机勃勃的景象。朗感情读。
3、抓重点句子,体会溪流的变化:
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朗读,体会溪流的变化和变化的原因。(教师作示范朗读,指导读好排比句。)
4、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和背诵。
四、练习
分类摘抄词语。(表示地名的,表示身体部位的,描写山和石笋、石钟乳的四字词语)
背诵喜欢的段落。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05-25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05-19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05-25
《记金华双龙洞》教学设计11-08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05-17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汇总(15篇)04-16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反思08-07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反思09-05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反思05-25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反思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