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教学设计(通用3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落花生教学设计(通用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落花生教学设计1
《落花生》是一篇叙事散文,全文围绕“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来写,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我们要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在教学中,我注重了以下几方面。
一、抓住重点,整体感知
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明确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这几部分内容后,提出一个问题:这几个部分内容中你最喜欢读哪个部分,为什么?让学生自选内容,学习体会,学生兴趣盎然,精彩纷呈。并在无拘无束的自学中个性得到了发展,而通过学生的发言,我知道多数学生喜欢读“议花生”这一部分,而这一部分恰好又是文章的重点、难点之所在。这样,我就从学生的`兴趣需要中找到了教学的突破口,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果。
二、读中品味,理解感悟
本课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含义深刻对学生极有教育意义。我在设计时做到以读为本,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自读,师生合作读,生生配合读,分角色读,齐读)等,去体味文章的语言,去感受蕴涵的哲理。这样一遍一遍的要求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满意效果,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能力,使学生获得情感的体验。
三、联系实际,情感升华
《落花生》一课中的“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别人没有用处的人。”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体会了这句话的内容,也就弄清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让学生围绕这句话进行热烈地讨论,让学生阐述自己的真实想法,我的目的是不干预学生的想法,让学生有独立表达自己看法的权利,无论他想做何种人,只要他的理由是充分的。
四、体悟情感,课外延伸
在课的结尾,我还设计了本文的写作方法的点拨。用“花生,我想对你说?”作为开头写一段话,让学生说出心里话,把语文学习与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和谐、融洽、欢快的人文氛围,应善于营造民主、平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让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得以渗透。
落花生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吩咐、茅亭、榨油、价钱、石榴、爱慕”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4、初步掌握分清文章的主次,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学习作者主次分明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
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
如何把花生的品格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进而悟出做人的道理。
【教具】
课件、表格、头饰。
【课前准备】
1、让学生了解有关花生的常识和生长特点。
2、查找有关作者的资料。
3、思考预习中的三个问题。
4、学生训练准备表演。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指名三位同学上台介绍自己的名字并说说名字的含义。
2、有位作家许地山给自己取了个笔名叫落华生(板书:落华生)你们猜猜这个名字有什么含义?
3、板书课题,了解花生之所以叫“落花生”的`原因。
二、自由读文,了解内容
1、轻声读文,了解内容。
2、把各部分内容所在段落找出来后,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抓住重点,自学课文
过渡: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文章的主要部分。也就是3~15自然段。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想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知道?
1、学生读文,自学课文。
2、指名汇报,了解结果。
四、师生交流,学习重点内容
1、学习第十段:
⑴ 小组讨论,完成表格。
⑵ 看表演,你喜欢谁,为什么?
桃子:我是桃子,你们看我皮肤多好,白里透红,百里挑一,你要是尝一口呀,准会甜到心里头,老人小孩都喜欢我。
石榴:这次选美,你们可要选我当冠军,因为我长得极新鲜,红通通地,人们见了我都喜欢我,都想接近我,而且我有助于人体健康。
苹果:在说比美,应该是我第一,先别说我有营养价值有多高,光是我那一身鲜艳的红衣裳,不管往哪儿一站,都是焦点。
落花生:其实这次选美我要本不想来,因为我只想做一个实实在在的人,只想对别人有好处,可不想跟别人比美。
⑶ 学生发表意见。
⑷ 学生齐读第10段。
2、学习第12段:
过渡:让我们看看父亲是怎么说的?
指名读。
3、学习第13段:
过渡:也就是说,人要做一个怎样的人,请你用一句话回答。
⑴ 指名读。
⑵ 理解“体面”的意思。
⑶ 生活中有没有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⑷ 生活中有没有不讲体面而对别人很有好处和人?
⑸ 生活上有没有既讲体面又对别人很有好处有人?
⑹ 你喜欢哪一种人,你准备怎么做?
4、理解“落花生”的含义。
(板书。)
5、小结课文。
五、指导朗读
1、小组串读。
2、小组分角色读。
3、全班分角色读。
六、拓展练习
人们常常从某种事物的特点上,体会到一些做人的道理,你能以一种常见的事物为例,说说你体会到的道理吗?
落花生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落花生》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借物喻人的散文,语言朴实无华,却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通过“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谈花生”等一系列活动,十分自然地揭示了主题思想:“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
设计理念: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是从提出问题开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四年级初始是训练质疑的最佳时机,本课设计力求引导学生提出真问题,并教给方法帮助其解决问题,以此品析关键词句,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含义以及行文的好处、妙处,使学生真学、真想、真收获、真提高。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积累本课的词语和句子,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的道理。
4、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渗透质疑方法。
5、学习作者详略得当、借物喻人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的道理。
2、学习作者详略得当、借物喻人的表现手法。
3、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渗透质疑方法。
教学准备:
1、根据需要制作多媒体课件。
2、布置学生预习: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解生词;
(2)、查资料了解花生果实形成的过程。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读准轻声词、多音字,理解生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尝试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质疑、解疑。
教学过程:
一、巧妙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谜语)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现在老师说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它是哪种植物?
2、导入课题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和花生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同学们通过预习课文,知道了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吗?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3、解题
师:其实,落花生指的就是我们所认识的花生,那为什么把花生叫做落花生呢?老师课前查找了一段资料,咱们一块来看一下。(出示课件: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花生的花在地上开花,花落了,子房柄就钻到土里长成了花生,所以叫落花生。)
二、检查预习,了解学情。
1、回顾预习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解生词。
2、读两组词语(多音字、轻声词),正音。
3、读句子:“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还吩咐就在后园的茅亭里过这个节。”考察“后园”、“茅亭”的读音、含义;检验是否掌握轻声的读法(吩咐),是否能读通本文中较长的句子。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提出问题
师:那么这篇文章围绕着花生写了哪些内容呢?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朗读课文。
2、解决问题
师:谁来说一说?(板书:种花生 收花生吃花生谈花生)
3、小结
师:你看,在同学们的合作下,用小标题的形式把这篇文章的内容概括出来,真了不起!这篇文章围绕着落花生写了(指板书齐读)这些事情,那你们认为作者重点写的是什么呢?为什么?(生答略)
师:是呀!种花生、收花生要几个月,可作者在这里只用了一段话,却用了很大的篇幅来写父亲和我们一起谈花生,那么课文哪部分是详写,哪一部分是略写,能说说吗?
四、学习“种花生”、“收花生”的部分。
1、提出问题
师:好!我们来读一读种花生、收花生这一部分,看一看你们都能读懂什么?有什么问题?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2、学生谈收获。
3、学生质疑预设:收获后为何用“居然”? (合作解疑)
4、指导朗读
师: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句子,看你们能体会出什么?
你看就是这样一片荒地,又是在我们姐弟几个孩子的侍弄之下,没过几个月竟然收获了花生。哎呀,这多么让人兴奋哪!来,再读读这一句,读出惊喜之情来。
五、设置悬念,布置作业。
1、师:是啊,母亲也和我们一样感到高兴,于是她提议我们来过一个收获节,而且还把父亲请回来了。一家人吃花生、谈花生是怎样的情景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2、布置作业:
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摘抄好词佳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父亲谈论花生的话,领悟父亲是通过谈花生,希望我们做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人。
2、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3、学会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质疑、解疑,从而体会其含义及表达效果。
教学反思: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四年级初是训练质疑的最佳时机,课堂伊始,我就让学生自己读书,发现问题,用“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练习题问题,再将解决问题的权力大胆地交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思考、合作、交流使问题得以解决,在这中间教师顺学而导,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想学、要学的欲望,真正做到了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但是,在教师的激励下,学生往往是为了“提问”而“提问”,学生提问,不是抓住主题,而是支离破碎,不得要领,或只是在一些细枝末节上纠缠不休,偏题、离题,甚至与主题背道而驰。这时,我们应因势利导,及时指出毛病并恰当引导,对提问提得好的学生则及时表扬。同时,对勇于提问的学生,老师要用语言、眼神、手势给予充分肯定和赞赏,强化学生的提问意识。
总之,引导学生学会提问,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只等待老师发问的被动学习心态,能促进积极思考意识的形成。改变原有的教师问,学生答的模式。只有让学生靠自己的能力去学习,才能形成独立自尊的健全人格,这正是我们新课标所提倡、追求的。
【落花生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落花生》教学设计12-08
《落花生》教学设计08-30
落花生教学设计09-12
落花生教学设计15篇07-21
落花生教学反思12-14
教学反思落花生10-01
落花生教学反思11-28
《落花生》教学反思09-29
语文落花生教学反思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