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学设计>《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时间:2021-11-01 08:14:1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时目标:

  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学生头脑中建立形象,体会大自然壮阔的美及无穷的威力。

  2、培养学生边朗读边思考的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根据课文表达的情境,用恰当的语音、声调表达出来,学习表情朗读课文。

  一、新课导入

  作者用笔生动地描写了他第一次观看钱塘江大潮的情景,把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的景观写得有声有色。(板书:“声”、“色”)观潮人的情绪随着大潮声和色的变化越发高涨,读了使人如临其境。

  二、讲读第一段:潮来之前

  1、课文一开头就把作者观潮后的感受写得清清楚楚,齐读第1自然段,找出写作者感受的词,字(出示卡片:天下奇观)

  2、大潮的“奇”充分体现在下面的文章中,让我们细细体会。

  3、第二自然段除了告诉观潮的时间和地点外,还交待了作者占据了观潮极好的位置。轻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作者站在海塘大堤上,观察了哪几处地方?哪个地方最能吸引你?(板书:宽阔平静)

  4、哪个词写出了宽阔的钱塘江平静的?(出示卡片:横卧)

  5、此时的江面因为在雨后,所以有一层薄雾笼罩着、朦朦胧胧,使江面更美丽了,远处的小山一会儿好像看得清,一会儿又隐隐约约看不清,文中哪个词是讲这个意思的?(朗读“若隐若现”)

  6、此时,观潮的人应怎样?(朗读:“人山人海”)他们的心情如何?从哪些词可看出?

  7、齐读第二自然段,小结。

  三、讲读第二段(潮来之时)

  1、各自轻读,看看潮是如何来的,“声”、“色”如何变化的?分层。

  2、讲解第一层。

  (板书:风平浪静)

  声音呢?(板书:闷雷滚动)这雷声有什么特点?圈出表示特点的字,听到闷雷一样的轰鸣从远处接连不断地传来,顿时人们怎样?(板书:人声鼎沸)什么叫人声鼎沸?为什么会人声鼎沸?

  3、讲解第二层。

  ①过了一会儿,“声”、“色”有什么变化?(板书:越来越大一条白线)

  ②声音为什么会越来越大?

  “一条白线”在什么地方?“水天相接”指哪里?(指图)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什么地方?(地平线)。

  ③观潮的人们呢?(板书:沸腾)想象动作。

  4、讲解第三层。(出示小黑板)

  ①说说“声”、“色”的变化。(板:拉长变粗白色城墙白色战马山崩地裂)

  ②拉长到什么程度:?(理解“横贯”)

  “城墙”有什么特点?有多高?有我们教学楼的两倍那么高呢!景象多么壮观。(指名读)

  比较“战马”与“马”,理解“齐头并进”“浩浩荡荡”。钱塘潮开阔、势猛,要不然,怎么说它壮观呢?

  此刻,那声音更是不可想象。什么叫山崩地裂?文中哪句话是写这个词的?哪个词可以与“山崩地裂”相提并论?(教师给词)

  大潮发出的声音如此惊心动魄,真是太雄伟了。(指名读)

  5、教师小结,齐读第四自然段。

  6、此刻,观潮的人呢?为什么不写?

  作者已是(给词:目不暇接),看潮都来不及,但观众的表情也一定会有变化。嘴巴张得大大的,眼睛睁大,用哪个词形容?(板书:目瞪口呆)看的人很紧张,大气都不敢出,用哪个词形容?(屏息凝视)还可以用许多词来说,容你去想象。

  7、齐读第二段,边读边想象,读出大潮的“声”、“色”,更要注意它们的变化。

  四、讲读第三段(潮去之后)

  1、可惜,潮头霎时就奔腾西去了。可是江面上余波未息,找找看,哪些词写“余波未息”?(理解并朗读“风号浪吼”“漫天卷地”)

  2、江面何时才平息?停息后江面是否如潮来前一样?

  3、宽阔的大江在短暂的时间里,江水竟然暴涨了两丈来高,你想象一下,这时观潮的人会是怎样的了?只是作者没写而已。

  五、总结全文

  1、根据板书总结全文。

  2、没读书前你知道钱塘江大潮吗?听到过别的地方或国家有吗?所以说绮丽的钱塘江,壮美的大潮,真不愧是“天下奇观”。

  3、齐声朗读全文,想象情景,再次和作者一起饱览天下罕见的钱塘江大潮吧!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观潮》教学设计12-15

观潮教学设计11-10

《观潮》教学设计02-23

观潮教学设计11-17

《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2-11

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1-01

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0-21

穷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6-09

《观潮》教学设计(15篇)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