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精选3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回忆了34年前,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我”和父亲去钓鱼,“我”把鲈鱼放回湖里,使“我”从中获得终身启示的事,说明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从钓鱼到放鱼,最后写34年后的启示。最后一部分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大量细致入微的心理活动描写,是本文在表达上的一个特点。而理解课文的重、难点,就要从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变化着手。
学情分析:
钓鱼获得的启示,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围绕启示,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是学生学习的又一难点。由于学生的年龄、经历的局限,领会起来很难。教师可以适当点拨,引导学生讨论、联系实际来理解。
设计理念:
力求体现新课程标准提倡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理念。把学习过程之中的感悟、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
教学目标:
1、理解“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明白父亲让“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真正目的,联系实际,受到“要遵守规章制度、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
2、通过对“我”和“父亲”言行的朗读感悟,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尤其要体会“我”的心理变化的过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朗读感悟能力、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我”所获得的启示的意思。
2、理解“与那条鲈玉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读题。
2、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板书:钓鱼、放鱼、获得启示)
二、初读启示,质疑。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将“我”获得的启示划出来。
2、读读启示,提出疑问。
三、自读自悟,解疑。
(一)理解道德的“是”与“非”。
1、就“钓鱼”这件事来说,什么是“是”,什么是“非”?
2、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我”做起来却觉得很困难呢?
(二)理解道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A:体会让“我”觉得做起来难的原因。
1、请同学们默读3—9自然段,找出理由。
2、学生先默读、自学,而后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
3、汇报交流,引导学生从以下三方面说理由,读句子。
(1)这条鱼是我好不容易钓到的。
“过了好长时间,……溅起了不少水花。”
(2)这条鲈鱼很大、很美。
“啊,这样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
(是呀,这么大、这么美的鱼,我很难拒绝这样的诱惑。)
(3)当他钓到鱼的时候,周围没有人。
“到处是静悄悄的……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4、鱼的极大的诱惑,周围的环境,都让我难以下决心把鱼放回湖中,但最终“我”还是作出了“放鱼”的选择。
是谁让我作出了这样一个正确的选择?(爸爸)
B:体会“我”实践的艰难过程。
1、“我”虽然在爸爸的严格教育之下,无可奈何地放了鱼,但在这个过程中,“我”经历了非常艰难的心理斗争。让我们再来读3—9自然段,体会“我”的心理变化的过程。
2、学生自由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写体会。
3、汇报交流。
(1)“得意”
读句子:“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轻轻翕动着。”
(引导学生积累词语:惊喜、喜出望外、高兴、兴高采烈)
再读句子。
(2)急切、不理解
读句子:“爸爸!为什么?”
(3)委屈、难受
读句子:“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
(4)乞求(换个词)
(5)无可奈何、恋恋不舍、遗憾……
读句子:“从父亲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没有商量的`余地。”
(理解“不容争辩、没有商量的余地”。)
“我慢慢地把鱼从鱼钩上……消失在湖水中了。”
4、你们看,“我”把鱼放回湖中,经历了一个多么艰难的过程。所以说:(引读“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5、分角色读对话,或者表演对话内容。
6、引导学生进行超文本对话,进一步提升对父亲要求“我”把鱼放回湖中的真正用意的理解。
(体会到父亲要求我遵守规定,做一个诚实的人。)
(三)理解如果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1、34年前,父亲的严格教育让我作出了道德的选择,那么,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读最后10、11节,找出相关句子,读读,谈谈体会。
2、投影出示句子:“但是,在人生的旅途汇总,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1)读读这句话,有问题吗?
(2)理解“诱惑人的鱼”,讨论一下,这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
(教师点拨:金钱、地位、名利等吸引人的,让人喜欢的事物)
3、想想“我”可能会遇到哪些诱惑人的鱼,会怎样对待这些诱惑?
4、小结:真因为这样,所以——(引读:“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纽约一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
5、可以说,当年他把鱼放掉是因为父亲的威严,是无可奈何的,但是,他现在的选择却是——自觉的,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因为——他已经在从小严格的教育中获得了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四、联系实际,指导行为。
1、同学们,在你们的学习、生活中,遇到过诱惑吗?你是怎样对待的?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将怎样做?
3、再读启示,铭记在心。
五、布置作业。
1、根据文章内容,写一句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2、摘抄文中描写月色的优美词句。
3、搜集一些名人或身边的人遵守道德规范的故事,开个故事会。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能正确认读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抄写描写月夜美丽景色的句子和课文的重点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
3、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
学习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
学习难点:
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我”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学习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习安排: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认读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
4、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
学习过程:
一、谈话交流,揭示课题。
1、猜谜导入:
有这样一本书——书中没有一个字,却处处都是学问;书上没有作者的'姓名,但每个人都是书的作者。猜一猜这本书叫什么——生活。善于读这本书的人,会从中有所发现,得到启示。
2、介绍作者:
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位善于读生活这本书的朋友,詹姆斯·兰费蒂斯。他是美国的著名建筑设计师,他时刻严格自律,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和信任。詹姆斯·兰费蒂斯的美好品德来自他小时候一次钓鱼经历的启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一篇文章,《钓鱼的启示》。
3、揭示课题:
请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从生活的谜语导入,让孩子明白善于读懂生活,就会有所发现,得到启示。介绍作者意在拉近孩子与文本的距离,让孩子从实际的例子中明白生活这本书的意义。)
二、检查预习,初知内容。
1、学习字词
捕捞操纵乞求启示诱惑告诫鱼饵翕动鲈鱼皎洁沮丧
小心翼翼 不容争辩 筋疲力尽 依依不舍 道德抉择 道德实践
自由读。
指名读。
齐读。
2、理解词语
检查词语的理解。
教师提示“鲈鱼”(鲈鱼:鱼名。鳍科。体长(可长达60多厘米),侧扁,口大,下颌突出。银灰色,背部和背鳍上有小黑斑。以鱼虾为食,生长快,肉嫩味鲜。栖息于近海,也进入淡水,早春在咸淡水交界的地方产卵。为了保证鲈鱼的繁衍,产卵期间禁捕。)
3、了解课文内容
生字自学得不错,课文内容也一定知道不少吧!谁来告诉大家,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交流,教师及时评价。(板书:钓鱼 放鱼 启示)
4、快速默读课文,在读书时产生了哪些疑问?
鼓励学生善于提问。
同学们在读书的时候善于思考,要解决这些问题还要从书中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在课外充分预习,让学生自主学习,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古人云:学贵在疑。让学生提出初读课文时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能力。)
三、细读课文,探究情感变化
(一)感受“我”的不舍之情。
1、哪位同学钓过鱼?能说说你钓鱼的感受吗?面对着你好不容易钓起来的鱼,你会舍得把它放走吗?
2、我们文中的小主人公詹姆斯舍得吗?从课文中的哪个地方可以看出来?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相关词句做上记号,然后读一读,看看你有怎样的体会?
出示句子: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湖里。大鲈鱼有力地摆动着身子,一转眼便消失在湖水中了。
你体会到了“我”放鲈鱼时是怎样的心情?(失望、难过、沮丧……)(板书:沮丧)把你的感受融进去读一读。
(板书:依依不舍)
(二)默读课文,说说“我”不愿意把鲈鱼放回湖里的理由。学生交流。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詹姆斯那么不肯放鱼呢?请同学们继续读课文,把相关句子做上记号,并想想你有怎样的体会?
1、欣赏大鱼,感受兴奋之心情
师:三十四年前月光如水的夜晚,我钓到了一条大鱼,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句子: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指名读句子,说说体会到作者此时的心情。学生交流。(高兴、兴奋……)(板书: 得意)
齐读句子。说说你是从哪些词中体会到的?你们能用朗读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吗?
(这么大,这么漂亮的鲈鱼深深吸引着我,我当然不愿意放。)
2、品析词语,感受钓鱼之不易
这条大鱼非常难钓?读第三自然段,划一划体现大鱼难钓的词。
学生自由读,划、交流、品味。
(原来这条大鱼是我好不容易才钓到的,难怪我不愿意把它放回去。)
感情朗读句子。
四、课堂小结,留下悬念
“我”好不容易钓到这条大舻鱼,内心是那么兴奋,父亲为什么一定让我把它放了呢?我从中又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五、课外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预习课文的后半部分,提出疑难问题。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能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能正确理解体会描写月夜美丽景色的句子和课文的重点句子。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
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心情的变化。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我”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教法学法:
导读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在月光的辉映下,静悄悄的湖边,作者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心情十分兴奋。面对这条大鲈鱼的诱惑作者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呢?今天我们学习《钓鱼的启示》。
二、问题引路,揭示课题。
这个故事给作者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到底是什么呢?揭示课题《钓鱼的启示》。
读题质疑。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三、初读课文,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放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特别注意生字词,边读边用笔画出来,可多读几遍。需要理解的词语,联系课文相机引导理解。
指名逐段检查朗读情况,边检查边指导,对易错的字音相机领读,对难读的句子范读。
快速浏览全文,画出文中描写月光的语句,月光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景下出现的?
引导学生发现。
第一次,“我”和父亲来到湖边时:月亮渐渐地爬出来,银色的水面……
第二次,“我”哀求父亲留下鲈鱼时:“我”向四周望去,月光下,没有一个垂钓者……
指导学生将这种美妙的情景读出来。自由练习读、指名读、配音展示读。
引导学生划分层次。(钓鱼——放鱼——启示)
作者在钓鱼时究竟发生了什么值得回忆的事呢?月光的描写在这里又起到什么作用呢?
四、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默读1—3自然段,边读边体会,从作者对月光的描写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第一处对月光的描写表明在作者的记忆中,这件事情非常美好,连那一天的月色都是这样美,还表明作者和爸爸一起钓鱼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2、除了能从月光的描写中体会出作者的喜悦心情,还有哪些描写也能体现出来?品读第3自然段,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感情。
3、我们跟随作者回到了三十四年前的那个夜晚,与作者一起分享钓到鲈鱼时的快乐。然而,作者和父亲没有得意多久,就遇到了难题,会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课下研读“放鱼”部分。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激发兴趣。
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在三十四年前,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作者和父亲去钓鱼,作者钓到了一条少见的大鲈鱼,父子二人欣喜异常。可是,父子二人没有得意多久,一道难题却出现在他们面前。那个晚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使它像一杯陈酿令作者三四十年间回味无穷?这节课咱们继续跟随作者走进那个夜晚。
二、朗读感悟,体会感情。
自由读课文4—12自然段。了解父子二人面临的难题是什么。
分角色读。在分角色朗读中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体验面对难题,“父亲”和“我”的态度有何不同,从哪些具体的语句中体会到的?
父亲:态度坚定,没有商量的.余地。
(1)“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水里去”从哪个字中你体会出父亲态度的坚决和不容争辩?父亲说这句话时语气会怎样?你能试着添加一个提示语吗?
(2)“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
你从爸爸的话语中读出了什么?(学生自由说一说)
“我”:不理解——难过——哀求——依依不舍——沮丧
(3)“爸爸!”詹姆斯大叫起来。“可哪儿能钓到这么大的鱼呀!”儿子大声抗议。从儿子的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我”觉得委屈,与父亲大声争辩着。
(5)“他又一次回头看着父亲”。你想象一下作者还想对父亲表达什么?
(6)那条大鱼的身体在水中嗖地一摆就消失了。”(尽管是那样的舍不得,我还是把鲈鱼放回了湖里。假如是你,心里当时会是什么滋味?)
(7)再次分角色朗读,表达人物的情感变化。
3、阅读13—16自然段。
(1)为什么虽然三十四年前“我”不理解父亲的严格要求,但三十四年后“我”不但理解了父亲,而且每当想起这件事就对父亲充满着崇敬之情?
(2)再次品味父亲的教诲。(投影出示父亲告诫“我”的话)
“道德问题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正确或错误的问题,但是实施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
理解道德的“正确”与“错误”。
就钓鱼这件事来说,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我做起来觉得很困难?
当年我放弃了那条大鲈鱼,却在人生路中收获了宝贵的财富,是什么?
齐读父亲告诫“我”的这段话。
4、理解“当遇到道德的问题时,这条大鱼就会出现在他的眼前。”指的是什么?(引导体会)
这诱人的“鱼”还是海里的鱼吗?(对自己有利却违背道德的事物)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还会遇到哪些与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呢?(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如:金钱、名誉、地位等的诱惑)
面对这些诱惑,“我”抵制住了吗?是什么力量让他战胜了诱惑?战胜了自我?
三、作业
根据文章内容,写一句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将自己生活中类似的经历和感受写出来,与大家分享,注意环境衬托手法的灵活运用。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11-17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08-24
钓鱼的启示教学反思09-26
《钓鱼的启示》教学反思09-24
《钓鱼的启示》教学反思09-29
钓鱼的启示教学反思07-04
钓鱼的启示的教学反思11-25
人教版钓鱼的启示教学反思10-15
钓鱼的启示教学反思(精选3篇)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