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5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语文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
一、说教材
《祖先的摇篮》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首现代诗。这首诗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祖先在她的摇篮----原始森林里自由快乐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以及保护环境的愿望。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生字,会写“祖先、原始”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的问句。
3.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4.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对生字词的认识以及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是重点;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及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是本课的难点。
三、说学情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这篇课文的内容不难理解,因为这篇课文所描绘的场景是学生日常生活常接触的。可是对主旨的把握,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四、说教法
1.图片引入
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我用原始森林的图片引起学生兴趣,同时引入课文的学习。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体会祖先生活的自由及美好。
3.在读中感悟文本,了解祖先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五、说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始终。在识字教学中,我让同学们用这种方法学习生字,同学们在掌握自己总结得识字方法的同时,还能学习别人的识字方法。这样,在学习的同时还培养了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
1.图片引入,激发兴趣。
用原始森林的图片引入,激发学生一探究竟的`欲望。
2.读诗歌,感知文本。
首先,教师范读这首诗,学生边听边思考:祖先生活在哪里?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在他们的生活环境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学习了生字后,我要求学生读这首诗,做到“五不”: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不读错字音、不读错句子。
3.精读这首诗,体悟文本。
抓住第二小节和第三小节来读,体会祖先生活的快乐,体会诗歌中充满的童趣。同时,我注意引导学生感受原始森林的美好,激发他们和环境和谐相处的愿望,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4.总结提升。
总结全诗的基础上,感悟作者写作意图,并以此为课外拓展的出发点,把学生由课内引向课外,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体现“大语文”的教学理念。
5.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体现了这首诗的主要内容,同时也体现出作者的主旨。
七、说预期效果和教学反思
预期效果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把握住了重点、难点,培养了学生们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达到了预期目的。
教学反思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注重对作者的写作意图的把握,因此,同学们在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之上,达到了能力的培养。不足之处在于个别同学对写作意图的把握还不够准确。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2
一、说教材
《蓝树叶》这篇课文以李丽借绿铅笔为线索,记叙了一件发生在两位小同学之间的事。课文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使学生产生心理共鸣,读后自然受到助人为乐的思想教育。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材还配有两幅插图,第一幅图照应第二段的内容,第二幅图照应第五段的内容。教学时要体现如下思想:
1.发挥汉语拼音帮助识字的作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让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词句。
3.根据不同人物选择不同的语气、语速,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重难点。教育学生从小就以助人为乐为美德。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及二年级小朋友的实际水平,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我打算用两课时教学,目标设置为:
1、认识本课“术、铅”等9个生字,会写“由、术”等10个生字。
这目标的确立是因为课标告诉我识字教学是低段阅读教学的重
点,因此我把它定为重点目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因为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为了让学生在识字学文中渗透人文性,所以把这目标定为重点目标。
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助。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是难点。
三、说教法
1、图文结合
这篇课文虽不是看图学文,但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无疑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有极大帮助。倘若学生能够观察细致,就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真可谓一箭双雕。
2、读中感悟
学习第二至四段,围绕“借”与“不愿借”的四次对话,着重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词句,在读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在读中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3、迁移
结合课文内容,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这种练习的设计有利于发掘学生创新精神,提高教学效率。
四、说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出示图画,引起学生的疑问:我们看过的树叶都是绿色的`,为什么画上的树叶是蓝色?这样,变老师的提问为学生的质疑,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体现课堂上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促进主体的发展。
(二)、读中感悟
学生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之后,我引导学生三读课文:一读,借助拼音,自学生字词,把课文读正确;二读,引导学生理解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读好人物对话的语气。三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拓展延伸,情感熏陶
语文的基本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一、二年级的阅读年段目标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孩子乐于与人交流自己在阅读中的感受和想法。此时,孩子们已对文中的两个小朋友有了自己的想法,再让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假如你当时也在场,你想对林园园说什么?”孩子们畅所欲言,他们可能会这样:“园园,老师经常教育我们,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你们是同桌,更应该象亲姐妹那样团结一致,互相帮助,才对呀。”……当学生讨论完毕,老师及时鼓励他们真是一群能说会道,乐于帮助别人的好孩子。并且板书:互相帮助。
五、说板书设计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3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本文是一首诗歌。这首诗写的是给祖国妈妈过生日的情景。从田野到枫林,从蓝天到大海,从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阵阵海涛,构成了多么、欢乐、祥和的画面。读着读着,我们似乎看见农民丰收的笑脸,看见天门广场上缓缓上升的国旗,似乎听见中华儿女对和平的呼唤,听见各民族兄弟姐妹祝福祖国的共同心声。
2、设计理念:
(1)坚持“以读为本”的思想,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
(2)抓住儿童的生活经验和积累的识字方法,生生互动,在交流探究中学会生字,力求识用结合。
(3)构建了师生平等对话的平台,用自然贴切、生动、有趣的评价语拨动学生的心弦,激活他们的思维,促使他们以高涨的情绪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来。
(4)能正确处理课内外的关系,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在知识与技能上要求学生认识7个生字、会写2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庆的气氛。情感目标是在润物细无声中激发学生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之情。
本课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力求做到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
二、说教法与学法。
兴趣是儿童最好的老师,我采用情境感染法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读是很好的实践活动。因此我把读书的权利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中认识生字,交流学法,读懂这首诗,达到入境入情。同时我还让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搜集图片,很好地体现了课内外的联系,树立了大语文观,达到了学科间的融洽。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好的开始,是的'一半。开课伊始,我先让学生欣赏开国大典和建国55年来,人们用各种方式庆祝祖国的生日的录象。让学生感受祖国人民普天同庆的幸福时刻。这种情境的创设,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情境。
(二)初读感知,认写生字。
在本课要求认的字的处理上我遵循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教学原则。
1、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说说什么是欢庆,读出喜悦的心情,再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欢、庆两个字。
2、然后让学生带着要求初读课文,把读不准的生字词多读几遍。
3、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生词,激发学生的表现欲。适时提醒“乐”是多音字。
4、当剩下生字的时候,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再把自己的好办法介绍给大家。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培养了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多种方法的灵活运用,提高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和效率。
(三)指导朗读,读中感悟。
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因此要让学生自己去进行阅读实践,去感受、思考,加深理解和体验,从中汲取营养。
1、让学生再次读课文,读好了,就读给同桌听。同桌认为他读得好,就竖起顶呱呱表扬他。
2、教师范读后,再让学生有感情朗读,边读边想读懂了什么,汇报交流。
3、学生在小组内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讨论怎样才能读得更好。教师适时指导学生懂得只要眼中有物,心中有情,才能读出真情实感。
(四)展示交流。
教材资源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因此在教学中我还设计了让学生搜集有关欢庆的图片,并配上一句话或一首诗。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再选几幅进行展示。从中较好地为学生创设了探究,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五)升华情感。
1、学生带着自豪、骄傲的语气读最后一句——十三亿孩子,欢庆祖国妈妈的生日。
2、学生配乐读文,并共同祝祖国妈妈生日快乐。
3、最后学生齐唱《歌唱祖国》,再次感受这欢乐的场面,在歌声中走出课堂。(做到了由情贯穿始终,在浓浓的情感熏陶中学习语文知识,升华各自的情感。)
总之,这节课我充分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时时刻刻坚持以读为本,读训结合,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切切实实地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4
一、说教材
《麻雀》是新课程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七册中的一篇选读课文,出自19世纪俄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之手。他以新颖的构思,精练的语言文字,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文中通过对不同角色的神态、动作的具体描写,不仅刻画出小麻雀弱小可怜,猎狗庞大凶猛的形象,而且塑造出老麻雀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为救幼儿奋不顾身的果敢形象,热情地歌颂了“爱”这一种强大的力量。
根据教学大纲和学段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和课后练习,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继续运用“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方法,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读懂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爱的伟大。
2、学习作者具体描叙和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3、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目标:
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思维想象能力。
(三)德育目标:
懂得老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那种“强大的力量”就是爱的力量。
(四)教学重点:
1、抓住描写小麻雀、猎狗、老麻雀的神态、动作的句子,体会三者的特点,进一步感受爱是一种的.强大力量。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理解。
(五)教学难点:
体会第4、5自然段中描写老麻雀神态、动作的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即“一种强大的力量”就是爱的力量。
(六)教学准备:
动画课件。
二、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改精神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而教学过程又必须强调合作精神、突出自主性、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因此,我主要采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设计教案时,我结合“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阅读方法,先让学生欣赏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提出两个问题:“课文中哪些自然段使你感觉特别紧张、扣人心弦,甚至让你喘不过来?”“课文中那些句子你有所体会?体会到了什么?”让学生合作探究,采取“读——找、写——议——读”的方法,从文章中找答案,说理由,并通过朗读把自己的理解读出来。在反馈交流时,抓住重点句子,让学生仔细体会,深入理解。通过各种读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朗读中积累语感,积累词汇。
三、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
1、听录音(鸟的叫声。)
2、说说平常所看到的鸟有哪一些?说说最常见到的有是什么鸟?
(二)整体感知
1、读课文,说说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根据板书再说课文内容。
3、师引导重点段落。(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三)探究中心
1、自主读课文。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这是新课标极力强调的。为尊重学生的个性,我特别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同时又提出读的要求,使学生明白读课文的时候,注意力要集中,要开动脑筋。在阅读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思、边读边记、边读边学,边读边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提问:读了课文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边读边把感觉写在句子的旁边。
3、反馈交流。
在以自学探究为主的课堂里,“交流”成了提升探究过程的重要环节,这是在接受式课堂里所没有的一种全新教学行为。本环节教学,教师着力抓两点,一是抓重点句子,品重点字词;二是抓感情朗读,读中悟情。
分别从:“猎狗慢慢地走过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等语句去体会老麻雀的奋不顾身、勇敢、为了拯救自己的幼儿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母爱等。在教学中适当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直观认识课文。
5、深化主题。
教师通过引读第五自然段,进一步体会爱的伟大力量。再引导学生想象:“你从老麻雀的表现中想到了什么?”进行发散思维练习。这一步能开发学生想象力,培养创造性思维,最大限度开发学生潜能,发展智力,激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是知识进步的源泉。丰富的想象是创造的翅膀,通过展开想象,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加深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四)总结全文
教师先从阅读方法和文章写法两方面进行简短的小结,帮学生梳理和概括本节课所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和写作方法。然后,教师再运用煽情的语言,极富感染力地强调爱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这种力量在任何动物身上均有体现,都值得歌颂和赞美,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中心的理解。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5
一、说教材
《“红领巾”真好》一文是新课标实验教材第三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本课是一首清新优美的儿童诗,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实际,语言生动活泼,课文插图形象传神,意境高远。全诗分三节,结构基本相同,每节都采用了自问自答的形式展开叙述。整篇课文采用了拟人的手法,为人们展示了一幅清新、活泼、动人的画面,唱响了一曲人与自然合谐相处的美与爱的赞歌。
红领巾、小鸟对于学生来说都非常熟悉。课文图文并茂,学生们乐于接受。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学、朗读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中应在充分挖掘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发挥诗歌利于朗读的优势,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多形式读文,体会小鸟的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感受“小卫士”的快乐自豪,从中受到美与家的启发熏陶,激发积极投身爱鸟护鸟公益活动的热情。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如下目标:
1.知识和能力:
认识“叽、喳、蓬、跃”等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发现识字规律。借助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在朗读中悟情,在悟情中朗读,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有爱鸟护鸟的意识,感受到做“爱鸟护鸟小卫士”的快乐与自豪
三.说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蓬”、“扑棱棱”的正确读音。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四、说设计理念
1.“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在识字教学时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能力,重视识字方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在阅读理解上,利用课件的动画效果,学生的角色表演,教师的语言描述,创设情境,架起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入情入境的学习语文,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情感体验,引领学生自读自悟,进行审美和探究。
2“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悟情,在悟情中朗读,还学生以真正的“读者”。并在读的基础上,学生经历感知、思考、探究、交流等多种学习过程,发展思维和语言,加强理解和体验,从而促进语文能力的提高。
五.教法学法
教学时,我遵循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按每段课文的`深浅程度,选用如下几种教法方法:
1.谈话激趣法
2.整体阅读法,这种方法是从教材的整体出发,采用“从整体入手--分解导读--再回归整体”的三段式教法。它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这种讲读方法,既体现了小学语文教材(一课一事)的特点,也符合儿童由“整体--部分--整体”的认识规律。
3.情境教学法
教师根据讲解的需要,可运用电教手段,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样,能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抽象为具体,寓教于趣,寓教于乐,提高教学效果。
与教法相适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质疑、探究、感悟、朗读四结合学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
六,说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
(出示红领巾)这是什么?(板书课题)你可以给它加上一个量词吗?(一块红领巾),引导学生质疑:读了课题,想知道什么?如:是谁赞扬“红领巾”真好?它们为什么要赞扬少先队员呢?
(二).初读课文:理解课题“红领巾”指的是谁?
1.要求学生借助汉语拼音,先读准生字的字音,再轻声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字音重点:“蓬、棱”都是后鼻音,“喳、巢、崭”是翘舌音。提示:“棱”在“扑棱棱”词中变读为一声。
展示生活识字成果:“牌”字在哪儿见过?(门牌号、刻字牌匾)
编歌谣识字:几只小鸡叽-叽-叽,一群小鸟喳-喳-喳。
2.指名分节试读课文,读后评议。
3.整体感知:你读懂了些什么?
板书:“快乐的小鸟”
“机灵的小鸟”
“爱鸟‘红领巾’”
4.现在你知道了红领巾是谁了吗?所以,课题中多了一个标点符号,那就是双引号,表示这里的红领巾指的是少先队员。
(三).学习第一小节:可爱的小鸟
1.师:清晨,太阳慢慢地张开了笑脸,寂静的大森林热闹起来了,你听,谁来了?(几声鸟叫)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小鸟吧!
你看到了什么?或你觉得这些小鸟怎么样?(可爱机灵活跃快乐开心)
2.清晨,这些可爱又机灵的小鸟在森林中干什么呢?请小朋友们打开书126页,自己读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3.它们在林中干什么呢?指名说。
(1).多么快乐,多么活跃啊!自己读读这些词语吧!(出示词语:唱歌,叽叽喳喳蹦蹦跳跳蓬松扑棱棱捕捉害虫)
(2).谁来带大家读读?
(3).开火车读
(4).你能用上面的词语来说一句话吗?理解“蓬松”的意思。它的反义词是什么?
4.谁愿意用朗读把可爱的小鸟带给大家?(指名读,随机正音)
其他的小朋友边听边想,你觉得这是一群怎样的小鸟?你想怎样去读呢?
叽叽喳喳:唱歌多么快乐啊。(应该读得欢快)。
蹦蹦跳跳:小鸟跳得多么轻巧啊。(应该读得轻快)
一会儿一会儿多么自在,多么悠闲啊。
多么可爱的小鸟啊!谁再来读一读。
1.指名后师生对读
2.和你的同桌读一读
(四).写一写:理跃捉
七.说板书设计
“红领巾”真好
少先队员
可爱的小鸟
机灵的小鸟
爱鸟的“红领巾”红领巾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6
各位评委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望庐山瀑布》,它是二年级语文第17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温主义诗人李白的作品。课文是精读课文,描绘了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通过学习能够丰富学生的古诗积累,培养语感;了解祖国山河的壮丽,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学习了一些古诗,尤其是对唐诗、对李白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初步掌握了古诗的学习方法,积累了一些古诗词的知识。
但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理解力不能成熟。所以在设计教学时尽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我认为这节课的:
(一)知识与能力是
1、会认“庐、瀑、炉、疑”4生字,会写“炉、烟、银、流”4个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是
将学习课文与旅行相融合,通过旅途中的各种活动反复训练学习课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
在学习中养成读书、识字、写字的良好习惯;喜欢学习古诗,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秀美、神奇。
会认“庐、瀑、炉、疑”4生字,会写“炉、烟、银、流”4个字;能背诵古诗。是这节课的重点,而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秀美、神奇是这节课的难点。所以上课时给学生展示大量的图片,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帮助他们克服这个难点。
我将这节课设计成在去旅游地的车上导游引导游客做各咱竞赛活动的`过程。将教学内容与活动相机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本课内容。开展的活动有:谈论图片、我会读、书法比赛、欣赏歌曲、朗诵比赛、有奖答题、古诗文比赛等。谈论图片通过投影三幅图片激发学生想要去这个地方旅游的兴趣。然后投影火车及老师的图片将学生带入到旅游车的情景中,教师变成了导游而学生成和游客。通过列车广播员的介绍,让学生明白今天的目的地庐山及庐山的相关情况。这实际是本节课的导入部分。
因为要去庐山旅游,这时导游也就是老师就要求学生要了解庐山有关的字词,通过我会读,一是检查学生课前对本课生字的预习情况,二是通过教师范读,小老师领读,学生齐读,开火车读等形式让学生学会本节课要认识的字。这是检查预习部分。
书法比赛,是通过学生读字/教师在黑板上书写,学生跟教师书空,边写边说笔画/学生代表到黑板上书写,其他同学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组长检查书写,写的好的画笑脸,写的不好的画哭脸等形式让他们学会本节课要会写的字。
欣赏歌曲,让学生在车上休息放松一下的同时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教师适时介绍这首歌的相关情况,然后引出下一个活动朗诵比赛。
朗诵比赛通过录音的讲解及观看图片,让学生大体了解这首的意思,然后通过学生试读/听录音读/跟录音读/学生齐读/分小组读等形式让学生练习掌握本课,然后小组推选代表参加班内朗诵比赛,教师对优秀者给予表扬和奖励。这实际是学习课文内容的过程。
有奖问答实际是本节课的当堂达标测试,根据本课内容我设计了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学生通过凭门票参加问答赢取奖品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进一步巩固本课所学的内容。
我会读,是本节课要求学生认识的字,看拼音写词语是本课要求学生会写的字,第3题是背诵本课,第4题是古诗填空,第5题是运用所学。
最后的古诗文比赛是让学生在课下收集有关的古诗文,然后进行比赛的活动,这实际上是布置的课后作业。
导入课题和检查预习是3-4-5教学模式中的课前延伸部分,学写生字、初步感知课文、学习课文、达标测试是课内探究部分,课后作业就是课后提升部分。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7
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6个字。
2.学习课文过程中自主积累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初步培养学生乐于查找资料的兴趣。
5.通过学习课文体会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敬业精神。
二、教学重点
1.会写6个字,并且做到端正、整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整体会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体会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敬业精神。
四、教学准备
1.课前请学生了解:大禹是什么时代的人?他是谁?
2.生字卡片。
3.教学课件。
五、教学课时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板书:大禹)同学们,你们知道大禹是谁吗?(学生介绍自己找到的资料,教师可以适当补充并进行概括提炼。)
2.(板书:治水)“治水”是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我们一起来学习第32课,看看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书(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和小伙伴读),有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朋友帮助你。读完课文把生字画下来,再读一读。
2.小组同学在一起读生字卡片,互相帮助读准字音。
3.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认读(可指读、开火车读、分组读)。
4.自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和同桌交流。
5.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要治水?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为什么要治水?(第一自然段)
(1)播放录像资料:洪水泛滥的景象。
看完这段录像你的心情怎样?读一读“无家可归”这个词。
(2)如果你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你最渴望的是什么?
(3)朗读第一自然段。
2.大家都渴望安定的生活。开山挖河,治理洪水,参加治理洪水的人多不多?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体会“成千上万”的意思,读一读这个词。
3.课件出示句子:“他们不辞辛劳,日夜苦干。”
你有什么感受?
4.大禹就是这成千上万人的首领,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读课文,找到相关的词句做出标记。
5.集体交流,读中体会大禹的敬业精神:
学生读自己找到的句子,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朗读。
(1)“……听见儿子在家里啼哭,他的心被牵动了。……”
他的心里在想什么?读一读“牵动”这个词。身边的人见到这种情景会对他说什么?他又会怎样回答?
(2)“他毅然转过身……”
请学生做一做“毅然转过身”的动作,说一说这个词的意思,读一读这个词语,再读句子。
(3)学生根据第二自然段的内容进行表演。
教师可以给出一些重点词语:牵动、望了望、毅然,帮助学生体会大禹的心情。
(4)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自读,指名读。
(5)“大禹在外治水十三年,三次路过家门,但一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他的儿子十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的模样。”
①第二次路过家门,大禹心情怎么样?为什么不进去?
②第三次路过家门,身边的人又会说什么?大禹怎样做?
③孩子从小到大都没有见过父亲,他会怎样问妈妈?
妈妈又会怎样回答他?(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
(从孩子的角度进一步体会大禹的敬业精神)
(6)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自读,指名读。
6.经过十三年的苦干,河道疏通了,河水被制伏了,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齐读第四自然段。
(四)整体感知。
大禹的'时代离我们已经太久远了,但是他治水的故事为什么能流传下来?你们最想对大禹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大禹的精神是人们所敬佩的,这是一个民族的精神)
(五)作业设计。
1.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你还知道上古时代哪些部落首领的事迹?可以讲给同学听。
板书设计
大禹治水
无家可归安定
不辞辛劳
日夜苦干
三过家门而不入敬业世代相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做猜字游戏。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做到有感情。
(二)词语积累。
学习课文后,你喜欢文中的哪些词语或句子?读或背给大家听。本课四个字的词语较多,要注意积累。
(三)自主识字。
1.出示生字卡片:抢读生字。
2.独立识记。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记忆。
(四)指导书写。
1.本课六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可以重点指导。
2.指导书写左右结构的字:
左窄右宽:治洪淹但代
左宽右窄:引
3.教师范写。
4.学生进行书写练习。
(五)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词。
2.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抄写在“采蜜集”本上。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8
一、说教材
《找春天》是一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的散文,一个“找”字,说明春天的景象尚没有完全显露出来,是早春时节。学习这篇课文的主旨是带领学生“找春天”,让学生去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操。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结合本组课文的训练意图和我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脱、袄”等12个生字,会写“冲、寻”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留心观察大自然,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根据教学目标和本课的内容、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的重难点为:学生自主识字,反复朗读,读出寻找春天时开心、天真的语气。
下面我来说说本课的教法和学法。
三、教法和学法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重点,二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我会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轻松学习。本课是一篇重欣赏和感悟的文章,学生应该在识字的基础上,能够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并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发现春天的美丽,探索自然的美好。
四、说教学设计:
(1)激趣导入
首先我会用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示关于春天的美丽的图片,可爱的动画,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同时运用语言解说:冬天过去了,春姑娘又一次悄悄地、轻轻地向我们走来,孩子们想去找她吗?春天多美啊,春天在哪里?大家想不想跟着老师一起找春天啊?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跟着老师一起发现春天的美妙,找寻春天的.脚步。
(2)整体感知
这一阶段我会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觉得难读的字做上符号,在他们的朗读中对于难读准的字音我会进行范读和教读,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我的带领下完成识字任务。同时我会将比较难的字用通俗的语言进行解释,让学生不止会识,还会记和写,比如“躲”,我会解释为把身体藏在几棵树后面,这样的通俗解释,能加深学生的印象,正确识记和书写生字,在不知不觉的教学中,就突出了教学的重点。
(3)品读课文
阅读是低年级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形成语感、在读中学会读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
在这个环节中我安排了多种朗读方式:
①首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让学生说说“课文中的孩子们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找春天的?”(自由朗读)
②并让孩子抓住“脱”“冲”“奔”等关键字词体会孩子们当时的喜悦,兴奋的心情。(针对性阅读)
③让孩子们小组讨论读课文、交流课文中的小朋友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再引导学生看图,并让学生图文结合想为什么把小草说成是春天的眉毛呢?(交流性阅读)
④用同样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的5、6、7自然段,要求学生细细体会,并且通过师生间的比赛阅读来引导学生充分感受春天的多姿多彩。(比赛阅读)
⑤接着我说孩子们你们找到了美丽的春天,现在心情怎么样?孩子们会说“高兴、愉快、兴奋”等,那就用你们现在的这种心情仔细品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找到春天的欣喜与激动,在细细地品味课文后,同学们就能感受到春天来临的喜悦心情,我会鼓励同学们一起齐唱儿歌《春天在哪里》,从课文和歌曲中共同感悟春天的美好,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春天。(仔细研读)
五、拓展延伸
歌曲唱完之后,趁着同学们兴趣高涨,我会告诉学生:
①可让小朋友先说说课文中哪些句子写得好,为什么?特别是一些拟人、排比的句子,可采用边读变体会,边读边说,边读变仿照的方法,让小朋友掌握这些句子的好。比如:小草短短的,那是春姑娘挺着的鼻梁吧?……风儿轻轻地吹着,那是春姑娘的小手吧?……小雨轻轻地下,那是春姑娘薄薄的纱衣吧?……最后再让小朋友说说读完课文后,你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并延伸到课外,春天还是什么样的。作业是准备默写生字,背诵课文。
②以小组为单位积累描绘春天的词语。这些都是孩子们可以脱口而出的: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冰雪消融、桃红柳绿、春光明媚、万紫千红、百花齐放、莺歌燕舞……不仅可以扩大学生们的词汇量,还能在具体情境中对这些词语进行更深刻的理解。
③春天的景色美不胜收,音乐中的春天充满幻想,在大家的朗读声和歌唱声中春天好像就在我们的眼前,大家动动手,把自己眼里的春天画下来吧。
六、板书设计
2、找春天
小草、野花、嫩芽、小溪
(眼睛)(音符)(琴声)
本节课我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9
一说教材
《快活的小河》是教科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记述了一条快活的小河遇到了困难,流泪了,她很孤独,但他从泉水和瀑布身上学到了不怕吃苦、勇敢坚强的宝贵的生存品质,得到了真正的快乐。课文以童话的形式展现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泉水不怕吃苦、顽强,瀑布是勇敢的,无畏的,而小河则受泉水、瀑布的带动,由原来的懦弱、软弱变得越来越坚强,越来越勇敢。鲜明的展现了本单元“与人合作”的主题,是培养学生养成“与人合作”好品质的好教材。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这篇课文的内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理解、感悟、想象能力。
2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感悟泉水和瀑布的优点,鼓励学生形成勇敢和合作的品质。
3教育学生养成与人合作的好品质,多向他人学习长处。
教学重、难点
1从具体的语句中体会泉水和瀑布的优点。
2体会小河、泉水和瀑布这三个好朋友手拉手一起向大海奔去时的愉快心情,从中感受合作的快乐。
二、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所以我采用了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生成新的教学资源,共同享受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努力营造和谐的师生对话环境,把激励的语言,赞赏的眼神奉献给他们,激发他们内在的潜能。
三、说学法:
教学中,我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使全体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在一边读一边想、一边悟一边评中获得知识、增长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兴趣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强大动力,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你们喜欢小河吗?你们看这是老师画的小河看看他的神态,你们觉得他快乐吗?今天来到我们课堂的还有小河的朋友:泉水、大山和瀑布,你们想和他们交朋友吗?”学生们一定会被色彩鲜明,拟人化的图片吸引,纷纷想象他们间发生了什么事,这时我顺势利导:下面我们就到课文《快活的小河》中去寻找答案吧!”然后板书课题,然后我继续引导“看到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此时,学生定会围绕课题纷纷质疑。这样激趣引出课题,自然地把学生的好奇心调动起来,顺利地把学生带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初读课文阶段,我先提出一个问题“你觉得小河快乐吗?”这样设计,使学生对小河的性格特点在总体上有了一个认识,即小河是快乐的,在遇到困难、结交朋友后,他更快乐了,有了整体认识后,就为进一步理解和探究课文奠定了基础。
(三)深入提升领悟道理
在学生理解课文大意之后,我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即第一至四自然段,在学习这一部分时,我先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从那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泉水的优点?”指导学生自由读后独立思考,结合小组内交流,师生交流,理解“抱怨、慈祥”,从而可以看出小河这时是软弱的,吃不得苦,一点也不坚强;而“慈祥”却表现了大山的心胸宽阔,待人的宽容的态度。然后理解大山的话:“可爱的小河,跌几个跟头怕什么?这可以使你身上长劲儿呀!你看着山上的泉水,从山峰上跳下来,一路上摔了多少跟头啊,可他们从来不叫苦。”这是借大山的话表现泉水不怕苦的精神。“可爱的泉水,我们做好朋友吧!手拉着手,一块儿向前流。”对这句话学生各抒己见,说说自己的理解,主要能表现出小河乐于接受别人的意见,完善自己,使自己向泉水学习不怕苦的精神。接着就指导朗读,读出小河开始被大山撞疼、软弱的语气和第三自然段不哭了、高兴的语气。
(这样设计,既有独立阅读的训练又有讨论交流的结合,可以使学生结合字词和句子内容理解,感悟情感,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把阅读、理解、体会、品位留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真正主人。)
接下来学习第二部分,即课文的第五至八自然段,在本段学习中我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分角色朗读,然后小组内说说自己收获到了什么?再在班级上分角色表演读,这样读下来学生会体会到小河的进步,泉水的谦虚!特别是“瀑布比我更勇敢。你看,他从那么高的地方猛地跳下来,一点儿也不害怕,还高声地笑哪!”这句话,要理解这句话我提出了以下几个小问题:(1)这句话是谁说的?(2)“更勇敢”“猛跳下来”“一点儿也不害怕”“还高声地笑哪”你是怎样理解的?(瀑布遇到的困难很大,可是他却能高兴的面对,这种大无谓的乐观精神值得我们学习。)(3)这句话借泉水之口表现了瀑布的那些性格特点?
小河的话应该怎样读呢?学生自然会说:“高兴的叫起来”这样在试读就能体会到小河的情感变化,说明小河现在既不怕苦又勇敢坚强了。
(这样设计,以学生的读为主,这样学生能体会语言描写的作用,又结合重点的句子理解了小河愿意与人合作,结交朋友并和朋友一起进步,逐步成熟了。因为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小组合作学习,这里有分角色朗读后对课文的交流,也从句子中体会出小河乐于向他人学习与人合作的交流,在交流中达到一定的共识。)
课文的第九自然段是本文的第三部分,写三个好朋友快乐的向大海奔去,我引导学生带着“三个好朋友为什么这样快乐?”这样的问题来学习。
(1)请同学们自由读并想像三个好朋友在一起的快活场面。
(2)看图片说他们为什么这样快乐?(是朋友间相互的鼓励,是合作使他们成长,并获得了真正的快乐。)
(3)结尾中的省略号都省略了些什么?(学生自由想像)
(这样设计既能使学生感受到好朋友在一起的快乐,又能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四)表演总结本课
请一名学生表演小河,老师表演大山,男生表演泉水,女生表演瀑布。然后再请学生自愿来创新表演。
(这样师生相互配合融入课文内容中去,让学生感悟到,小河乐于向他人学习与人合作和泉水不怕苦,瀑布勇敢顽强的宝贵品质,真正做到文中有我,我中有文。体会到与人合作的快乐。)
五、附板书设计
快活的小河
泉水不怕苦
瀑布勇敢坚强
小河与人合作
六、教学效果预测
这节课的教学主要以学生为主,给他们读的时间,让他们有尽情说的空间,又有在理解课文基础上的表演,加上那个图片的自然引入,特别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样自主的空间里,他们会插上想象的翅膀,以阅读为途径来锻炼学习能力这样一定会完成教学目标的。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0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是一篇充满童趣的略读课文,文中所反映出孩童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令人感动。课文以小猫的得得失失展开,阅读文章给人带来无比的乐趣。文本纯挚的感情,不仅感动了我,更深深吸引了这群喜爱小动物的孩子,课堂闪现出无限的灵动和精彩生成,这我感慨
一、有趣的名字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课题即反映了文章的内容。卡罗尔,这是个好听的名字。小猫叫伯洛,这些看似平凡的名字却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我告诉孩子们,这是外国小朋友的名字,他们的名字跟我们中国小朋友的名字不太一样,卡罗尔的英文书写可能是"kaluo",伯洛的英文名可能是"boluo",翻译成中文就是卡罗尔和伯洛。上节课,我们认识的小朋友萨沙和托利亚也是从英文名翻译过来的,我们不一定要一板一眼的读,可以读得更连贯轻快些,于是孩子们在我的带领下亲热地呼喊这几个新朋友,课堂热烈的气氛便在此时在我们师生中盘旋!
二、生动的词语
进入二年级,我喜欢在分析课文时插入部分词语的理解,然后在课文结束时,集中学习没有分析到的字词,对课文生字词语的关注从原来"开小火车"等游戏形式转向了成人化的辨析。
因为是略读课文,不用写字词,突然觉得教学非常轻松。索性让学生再回忆快乐的"小火车"识字。于是,我要求学生第一遍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读通课文,特别留意新出现的.字词。
我用开小火车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要求最好能组词。如果站起来的孩子说对了,其他孩子便齐读三遍,并组词。如,甲:卡,卡,卡车的卡;其余学生"卡卡卡,卡车的卡"。第一组孩子以响亮流利的声音开完一组小火车,课堂中激情四射。久违的游戏让激起了孩子们的热情,他们争着抢着要参加。索性就全员参与吧,也是难得的机会。我鼓励道:如果整组顺利通过,每个人加两颗星,这下孩子们更来劲了,一个个一丝不苟地开着自己这节车厢。范毛烨兴奋得喊着读词语,刘欢马上举手提醒他:是响亮,不是喊!多可爱的孩子,记得我说的话!
三、心灵的寻觅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是略读课文,篇幅较长,没有特别精华的段落,只是处处充满了生趣。于是我要求学生第二遍快速读,然后告诉我课文什么地方让你觉得很有趣。
不一会儿,课堂中树起了娇嫩的旗帜:
孙程:是10自然段,小猫在钢琴上跳来跳去,还钻进抽屉里,橱柜里,还从门后跳出来,有趣!
这是个如小猫般调皮的孩子,上课总是不停地动呀动,能这样专心地听讲,并且流利地回答问题,这是不易!
何文涛:第11自然段,爸爸从自己的每只拖鞋里都捉出一只小猫来。小猫实在太多了,真有趣!
叶咸好:第4自然段,卡罗尔准备了牛奶和点心,他把小动物当成了朋友,这么客气!
师:对呀,你们去朋友家,你们的朋友也是这样招待的!
学生兴高采烈地寻找他们认为有趣的段落,并发表自己的高见,这样热络的场面,真是罕见!
四、精彩的仿写
一提及写日记,学生怕,我也烦!这修改的工程实在太大!近来,突然发现自己要求太好了,大部分的学生根本无法写出完满的文章,自己在一定程度上拔好了对他们的要求。这学期,我思索再三,应该老老实实从写精彩的句子,写通顺的段落为抓手。特别是对课文典型段落的仿写,更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有力途径。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中有一则感人的广告:我们非常需要一只小猫。我们会给它安排一个舒适的家,会很好地照顾它。请问您有多余的小猫吗?
我们滋滋有味地朗读了这个广告。于是,我这样问学生:你希望有一只什么小动物呢?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那么如果让你登广告,先应该说清楚什么?然后再说什么?
唐朝晖:要把需要什么动物说清楚,再写我们会怎么样待小猫!
真是聪明的孩子,说得如此透彻!我补充道:如果能写清楚你需要的动物是怎么样的,加上你们平时积累的好词,那就更好了!
趁热打铁!学生心有感触,飞笔疾书!几分钟后,动人的小广告赫然入目!
杨丹婷:我非常需要一只活泼可爱的小松鼠。我会给它准备温暖的被窝,准备一瓶牛奶,新鲜的松果,我会给它一个幸福的家!山里的小朋友,你们能送我一只吗?
姑且不论,松鼠是否能养,孩子的童心让人感动!
杨聆:我一直想要一只可爱的小白兔,我会为它准备干净的笼子,每天定时喂她吃萝卜和新鲜的蔬菜,做完作业我还会和它一起玩!谁能送我一只呀!
可爱的孩子,已经想得如此周到!
这是一次成功的仿写,不是因为文字的华美,而是来自真情感人!
五、感情的升华
课文的最后,小猫一只只被送走,卡罗尔眼泪都要流出来了!读着这个段落,教师了也一下子安静下来,孩子们的眼泪也快落下来了!他们为失去小猫而伤心,课文里的卡罗尔仿佛是他们自己!他们含着对小猫的不舍,对卡罗尔的同情,认真读着课文15自然段。
此时,我欣喜地语气朗读接下来的段落:忽然听见了喵喵的叫声,一只黑白相间的花猫从厨房里跑出来!这样的意外虽早已读到,但无比的快乐让我们师生豁然开朗!
特别是伯洛亲热地用身子蹭着卡罗尔的手,"亲热"和"蹭"所带给孩子的感受让孩子们相信小猫所说的的话:我藏起来,是不愿意给送掉,我想和你在一起。
天真的童心在此处泛滥,孩子们的心灵中充斥着感动!
叶文文:我们喜欢小动物,小动物也有感情,舍不得离开小朋友!
巨琴:卡罗尔疼爱小动物,所以伯洛愿意留下来,做卡罗尔的好朋友!
我这样总结:是呀,孩子们,只要我们真心地爱护动物,小动物们是能够感受到。如果你也的家里也有这样的动物伙伴,请一定爱护他们,这样你的生活会增添更多了乐趣!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1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全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雨后天空的美丽景色:有云时,云朵千姿百态,惹人喜爱;有风时,云朵散去,天空更 显得洁净、艳丽。
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描述了一场雨后天空中留下了一些云。第二部分是说小鸟们造起了美丽的云房子,在天空中快乐地飞来飞去。第三部分是写天上的云朵被风吹散了,天空显得特别干净、明丽。 课文以小鸟的活动为线索,以小鸟的目光来观察空中的景色,符合儿童心态,体现了童话特点,课文想象丰富,语言富有童趣,儿童喜爱,要注重指导进行朗读,背诵,启发学生想象,进行语言积累。课文字里行间充满对美好自然环境的喜爱,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爱护环境的教育,使学生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好和和谐。
二、教法分析:
经过大半学期的接触和培养,我班学生阅读感悟的能力有了进步,特别是童话类的故事更能提起学生学习、朗读的兴趣,孩子们在教学中自主求知欲和表现力都较强,上此类课文课堂气氛较活跃。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较多的读书时间,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在安排学生读书时,每次都有明确要求,特别强调边说边思考,通过看插图,联系上下文想一想,采用“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等步骤让学生自主学习,结合新课改教学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以读为本,以读带讲,以读悟情,力求使语文课的语文味更浓,并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下学习,教师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自主精神,增强民主合作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乐于观察、探究的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学习课文。
三、教学过程:
(一)、图文并茂、引入美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云房子(读课题)。
小朋友,我们再热情响亮地和它打声招呼吧!
2、刚刚下了一场大雨,太阳公公还来不及把云全收回去,有一些就留在天上了。你们看,这些云朵漂亮吗?谁能夸夸这些漂亮的云朵?
3、这些云朵这么漂亮,把一群小鸟吸引了过来,小鸟们看到这些云朵在说些什么呢?
(二)、自主合作、感受美
1、小鸟儿心灵手巧,说干就干,不一会儿,云房子造好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小鸟们会造什么样的云房子呢?自己读读课文,边读边用笔画画小鸟造了什么样的云房子。
出示:云房子造好了:有的像大冬瓜那样傻傻地横着,有的像花儿那样美美地开着。有很高的.大楼房,有很宽的大礼堂,也有一点点小的,小得只可以住进一只小麻雀。
2、这些云房子是什么样的?谁来用响亮的声音告诉大家。
(1)“有的像大冬瓜那样傻傻地横着” (贴大冬瓜)
你觉得这座像大冬瓜一样的云房子怎样?能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吗?
(2)还有什么样的房子了?“有的像花儿那样美美地开着” (贴花儿)
你觉得这座像花儿一样的云房子造得怎么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你觉得怎么读才能读出花儿的美呢?他这样读行吗?你也来试试。
(3)还有什么样的云房子了?“有很高的大楼房” (贴楼房)
这座云房子造得怎么样?谁能用朗读把这座楼房的高大表达出来的?
(4)“有很宽的大礼堂” (贴大礼堂)
小鸟们造了一座怎样的大礼堂?到底有多宽呢,能用你的朗读来告诉大家吗?(师可作手势)
(5)“也有一点点小的,小得只可以住进一只小麻雀” (贴)
你觉得这座云房子有什么特点呢?
师作手势:是这么小,还是这么小呢?为什么?用你甜美的声音来告诉大家。
3、这么多云房子,小朋友,你最喜欢小鸟造的哪座云房子?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4、小鸟们造了这么多漂亮的云房子,小朋友如果你是小鸟的话,你会造什么样的云房子呢?
哪个小组能用这个句式来介绍一下你们组造了什么样的云房子了?
老师也造了几座云房子,想看吗?可是老师不会用这句式,你们能帮帮我,把句子补完整吗?
(三)、发挥想象、追求美
1、 小鸟们看到这么多云房子,心情怎样呢?自己读读课文第3、4自然段。
出示:小鸟们开心极了,它们从这幢云房子里飞出来,又向那幢云房子飞过去。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谁来做一只开心的小鸟把它读一读。
2、这群小鸟开心极了,叽叽喳喳叽叽喳地在说些什么呢?
出示:叽叽喳喳叽叽喳。你到我的云房子里来作客,我到你的房子里去玩耍。
猜猜小鸟们在说些什么呢?(真是一只热情好客的小鸟。)
(四)、感受自然、享受美
1、正当小鸟们玩得开心的时候,忽然,-----呼啦啦吹来一阵风。咦?云房子变小了,云房子不见了。
2、小朋友猜猜看这时候的天空是怎样的?
3、小朋友,有云房子的天空很美,没有云房子的天空也很美,因为蓝天就是小鸟的家。
4、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这小节。
(五)、总结全文、品味美
一场雨过后,天空漂浮着一些白云,小鸟们看见了,开心极了。它们用云造了各种各样 的云房子。天空慢慢地转晴了,云慢慢地散去了,只留下一个笑眯眯的太阳和一片水汪汪的蓝天。这么美的天空,我们一起把它读好,行吗?
(六)、比较观察、留住美
1、今天,我们还要去认识一位字宝宝,它就是“耍”。看它旁边还有一位和它长相差不多的字宝宝,比一比它们两个有什么相同不同的地方?
2、谁来帮这位字宝宝找找朋友?(现在它可热闹了)
3、我们该怎么写好这位字宝宝呢?
4、教师范写:看好老师来写这个字宝宝,“女”字底的一横要长一些。
请小朋友把这个字宝宝送回家。
(七)、课外拓展、创造美
天上的云各种各样,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想象。平时,我们可要做个有心人,多注意观察。
课后观察白云,仿照课文第二节,用“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说一段话。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2
一、说教材
《开满鲜花的小路》是一个温馨浪漫充满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它采用拟人的手法,讲述了长颈鹿大叔给鼹鼠先生寄来邮包,鼹鼠先生不知道里面一粒粒的籽是什么?就去问松鼠太太,到了松鼠太太的家,发现邮包里面是空的,松鼠太太发现了邮包上有个小洞,春天的时候通往松鼠太太的家有条开满鲜花的小路的故事。该故事虽然篇幅不长,人物对话简单洁明了,但为孩子营造了一个浪漫温馨的氛围,小路上,花朵簇簇,花香飘动,多美呀!这花是谁种的呢?富有悬念有趣的故事情节能吸引孩子的注意,生动浅显的语言,又便于孩子理解、记忆、学习。
二、说教学目标:
发展语言的关键是创设能使孩子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同时孩子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根据《纲要》中语言领域的目标和指导要点提示以及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我制定了以下目标:
1.认识“裹、寄”等12个生字,会写“鲜、邮”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美好的礼物”的意思,体会寓意,受到启发和教育。
根据教学目标和本课的内容、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的重难点为:学生自主识字,反复朗读,懂得“美好的礼物”的意思。
下面我来说说本课的教法和学法。
三、教法和学法
观察是孩子获得知识的最有效的`途径。于是,我选择了运用传统教学手段和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方法。由于,孩子缺乏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以及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对故事所蕴涵的意境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传统的图片有助于孩子仔细观察画面,让孩子有想象的空间,能给孩子创设一个想说、敢说的语言环境;多媒体课件则将整个故事制作成形象直观的动画,既可以完整欣赏,又可以分段播放,鲜明、生动的形象,容易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帮助儿童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
四、说教学设计:
(1)激趣导入
通过谜语导入,让学生认识故事的主人公。
(2)整体感知
老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内容,不用任何教具,依据孩子无意注意站主要地位,有意注意还不稳定的特点,为了避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影响孩子对故事内容的感知,所以只运用丰富的表情和抑扬顿挫的语气来表现故事,讲完后,提几个简单的问题:故事的名称?有哪些角色?通往松鼠太太的家有一条什么样的小路?(3)品读课文
引导孩子按数字顺序观察画面,老师根据画面再次讲述故事,接着老师提出问题:长颈鹿大叔给鼹鼠先生寄来了什么?学词:邮包。鼹鼠先生把邮包给谁看?邮包里面有什么鼹鼠先生是什么表情?学词:奇怪、懊丧。刺猬太太、松鼠太太都看到路上的鲜花是怎么说的?鼹鼠先生怎么回答的?这条开满鲜花的小路是怎么样的?学习词组:花朵簇簇、花香飘动。请你猜一猜,这花是谁种的?鼓励孩子根据自己的经验探索讨论,并充分想象讲述。此环节鼓励孩子大胆讲述自己的观点,并抓住教学的重点。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3
一、教材特点
《从现在开始》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教材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围绕专题整开教材内容。第五单元教材就是围绕着“友好相处,团结开作”这一专题编排的。其中第21课《从现在开始》是一篇穷有童趣、情节生动且穷有浓郁现代气息的童话新事。新事讲述的是猫头鹰、袋鼠、小猴子接替狮子轮流做“万兽之王”,猫头鹰和袋鼠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招致“民怨沸腾”;而小猴子却十分尊重动物们的特性,它让大家按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过日子,受到人们的拥戴,最先成为“万兽之王”。新事通知学生要懂得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学会尊重他人的道理。
二、理论指导
在《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阶段目标中提倡学生“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新事,向往美好的情境,闭心自然和生命”。确实,童话新事向我们展示了许多美好的事物,美好的心灵,美好的景物,美好的品质,美好的情境······引导学生读这些新事,就会焕发起对“美”的向往。低年级的孩子,心灵那么纯洁、美好,我们的责任,就是让这美好保持下去,发展起来。
三、教学目标
那么,如何让学生在短短的四十分钟时间里体会角色的心理,读好课文,读出角色的特性特点,并从中积累语言,我定下了三个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新事中蕴含的情趣和道理。2、指导书写生字“直、期”。3、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要和别人调和相处。学习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新事中蕴含的情趣和道理。学习难点:在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
四、教学流程
我今天上的是第二课时,针对课文内容,结开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是这样例文的:
第一步 激发谈话,单习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过的一半。”我一直认为在上课先的导入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成过。导入的巧妙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从一开始就进入亢奋状态,如果只是平平淡淡的进入,就不能很好的吸引学生,这样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整堂课的进程。原本我就只是很简单“昨天我们学习了第21课《从现在开始》……”然先就出示上节课学习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先自然段,一直觉得这太没情趣了,也没有新意,学生的兴趣一定激发不起来。于是,我就想到把课文内容融入我的谈话,从而使导入时能够童趣一点。
第二步 朗读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特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确实,学生年龄小,很难把握角色的性格特点,老师也不可能帮助学生来对人物进行分析,那么,如何使学生投入角色,从中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呢?于是在整堂课的预设中我很强调朗读,并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读,指名读,分组读,男女生对读,等等,并结开老师及时的点评反馈,让学生渐渐入情入境,让他们逐渐的读出猫头鹰的狂妄,袋鼠的无知,小动物的无奈和最先大家为小猴子的热烈欢吸。在反单的朗读中,让学生学会感悟课文内容,学会在读中体会不同角色的情感,在读中逐渐领会文中蕴涵的深刻道理:要学会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学会尊重他人。
第三步 想象说话。 当我研读完这篇课文先,我发现这篇课文有很多的空白点,例如大家听了猫头鹰的话先都议论纷纷起来,他们会议论些什么呢?一个星期下来,大家都叫苦连天,哪些动物会叫苦连天?他们会怎么叫?“小猴子话音刚刚落,大家都欢吸起来。”大家会欢吸些什么?这些空白点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想象说话,锻炼他们的说话能力。
第四步 正确指导书写。崔峦老师曾说过:年级的语文课,每节课都应当让孩子写写字,随着年级的升下,还要写写词语。《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要求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标准、端正、整洁”。那么在这一环节,我首先让学生看看字形,说一说这两个字哪些地方容易写错,在同学的提醒下,学生的警惕性会更强,学生自己也记得当呢感牢一些;然先老师认真板书实录,向学生讲明书写的要求,使学生了解书写标准的重要性;接着再让学生自己描一描写一写;最先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评价学生认真书写的生字,在这个环节,我没有一定要先拿上来,而是征求了学生的意见,“愿意展示给大家看的请你拿上来”,我想学生都是有自尊心的,如果自己的字被人数落得一文不值,那是何等的为难。今天,陆斌伟有几个写得是有点不好,同学们一提出来,我发现他也有点不恶意思,于是我的那句“在同学们的提醒下,你一定能写得更棒的。”就是在为他挽回点面子,在批改他的书写时他已经改好了,写得那么认真。这样,学生在练习写字时,就能把字写正确,写端正。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4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十四课《小马过河》,这是一篇家喻户晓的童话故事。讲述了小马在帮妈妈驮麦子到磨坊去的途中遇到一条小河,不知是深是浅,最后在妈妈的指引下安全过河的故事。本文以“过河”为线索,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使学生懂得做事不能只听别人说,要动脑筋想想,亲自去试试才行的道理。
二、说学情
二年级的学生阅读能力还不是很成熟,注意力也不能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因此我采用图文并存的方式来吸引学生,从而使学生们爱上学习,爱上语文。
三、说教学目标
遵循课标重在培养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理念,根据二年级学生爱读童话,能初步读懂童话的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认识驮、磨等生字,理解相关词语。
2.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知道做事不仅要动脑筋想,而且要勇于试,初步懂得“实践第一”的道理。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以上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读懂课文,那么如何理解文中老马对小马说的话,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便成了本课的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突出重点,巧破难点,顺利实现上述三维目标,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以读促悟”法,通过朗读让学生自己产生疑问解决疑问,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感悟文本的内涵。为了更好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摒弃了传统教学的“以教为主”,采取了“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主,以“教师的适时引领”为辅的新型学习,目的是在愉悦的氛围中,学生能轻松掌握所学知识,进而能更加喜爱语文的学习。
六、说教学流程
我将本课的教学流程分五个环节进行:
第一个环节:激趣导入,启发质疑
上课伊始,我首先出示一条谜语,引导孩子打一动物名称,如此激趣的导入新课,使孩子在轻松的猜谜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体验到了老师更像一个共同学习的伙伴,接着出示小马,问:谁能有礼貌的和小马打个招呼?通过刚才的打招呼拉近孩子与小马的距离,仿佛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即揭示课题《小马过河》。启发质疑,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问小马吗?通过前面的铺垫,孩子们觉得小马就在我们当中,又通过刚才的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的兴趣被激发,问题匣子被打开了,这时孩子们的.思想也很自然地被引入到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之中。
第二个环节:初读课文,探究识字
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学过几十篇短小有趣的课文了,因此在识字认字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方法,这里我对学生提出了自学要求:
在反馈中,我用认—带—找三步进行,“认”拿出生字卡片与大家一起学习。“带”你是用什么好办法来记住这些生字的,一个学生的方法变成大家共有的,达成知识共享。“找”老师准备字谜,如一个人白头发原来是个老伯伯(伯),等等,这样学生在游戏中尝到了探索的快乐,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第三个环节:以读代讲,品文析句
在这一环节中以读为主,我会引导学生以不同的形式反复读文,如,指名读、默读、跟读等。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才能达到简简单单教语文的目的,这期间随着教学的推进,图文并存的出示,让学生进入情境,感知情境,进而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读出应有的语气。
第四个环节:研读课文,解疑感悟
《小马过河》这篇童话故事的关键就在面对同一条河,老牛说很浅,刚没小腿,松鼠却说河很深,能淹死人,两者截然相反的观点促成小马过河左右为难,那么河水到底是深是浅?为什么?弄清这个原因是学生正确感受此篇文章的客观因素。因此,让学生通过讨论确定答案,教师充当学生的引导者,将深奥的道理浅显化,生动、形象地让学生感观到:牛说很浅松鼠说很深,而小马亲自试试,却发现:即不像牛伯伯说的那么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么深,进而使学生深刻地领悟文中所揭示的道理,理论支点是:从文中来,到文中去,跳出文本,实现文与道的统一。
第五个环节: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这一环节分两步进行:一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目的是使学生达到熟读成诵,更是对学生学文情况的有效检验,二说写结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小马过河回来后会对老牛,松鼠,妈妈说些什么呢?这一问题的提出,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使学生说的能力得到提高,写的能力得到训练,“读说写”三者的有机结合是学生语文能力的有利保障。
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全部内容,虽然我已经做到了认真准备,精心设计,但其中还定有不完善之处,敬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5
本课所在单元的课文属于“亲情篇”,主要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关心他人。本文是民间神话故事《沉香救母》的第二部分。记述的是沉香不畏艰险,一心救母的孝心感动了仙人,在仙人的帮助下,打败了凶恶的二郎神,力劈华山,救出母亲。
经过研读文本,我设定了三条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书写“孝”、“充”两个上下结构的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3、想象沉香扑进妈妈怀抱时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重点是通过朗读理解,体会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难点是想象沉香扑进妈妈怀抱时的情景。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当我们面对的是两年级的小学生,怎样作才能让他们有自己的阅读体验呢?怎样才能实现我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体会沉香的不畏千难万险?为此我在教学中设计了很多的.环节:通过图片展示、语言描绘、多媒体动画、播放录音等方法来帮助学生学习,幻画出对课文的情感体验。另外,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想象空间,通过教师和学生的表演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同时在教学中也注重能力的训练:联系课文内容补充句子、换词理解词语等。
基于这一理念,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课文第一自然段比较简单,主要感受沉香的“救母心切”。刚开始设计时分了三个层次来感受:一、让学生说说对“救母心切”这个词语的理解。二、通过师生对话演沉香拜别师傅的情景来感受沉香的救母心切。三、抓住“转眼间”和“奔去”两个词来感受。经过试上发现写字时间来不及,而且第一自然段并非重点段落,这样会有喧兵夺主的感觉,所以取消了演沉香拜别师傅的对话。
课文第二自然段是本文的重点,讲了沉香历经磨难而毫不在乎,主要从三方面来写:行路难;吃得苦;身受伤。本段句式整齐,出现了反复使用的量词,对文本核心价值的理解很有帮助。这重点段我是这样处理的:
一、总体感受沉香在路途中遇到的困难。
二、分句指导感受。
(一)第一句首先通过学生看图和教师描述相结合感受高山的险峻和深涧的危险,以此感悟到沉香的勇敢。接着通过两个“多少”来感受沉香翻过了无数座这样的高山和越过无数道这样的深涧。之后,让学生积累词语“跋山涉水”。最后进行感情朗读和句式训练。
(二)第二句通过“几只”、“几口”来感受沉香在路途中吃的很苦,之后给学生积累词语“餐风饮露”,最后进行感情朗读。
(三)第三句抓住“一个个”、“一道道”来感受沉香受了很多伤,然后通过看图再次感受,最后进行朗读提升理解。
(四)理解“一点儿也不在乎”。句式训练:他一点儿也不在乎什么?接着通过问题“那么他在乎什么?”来感受沉香一心想早日就出自己的母亲,对于自己身受的苦一点儿也不在乎。
三、齐读第二自然段感受沉香一路上的艰辛。
课文第三自然段讲了沉香得到仙人的帮助打败了二郎神。主要抓住“孝心”一词,通过对“孝”字的观察,明白子女对父母的爱就是孝,然后引读。
课文第四自然段也是文章的重点,讲了沉香力劈华山。陶行知老先生说过:“真教育是一种心心相印的活动”。语文课堂就更要抓住文本材料中丰富的情感资源,注重情感的投入、心灵的共鸣。因为如果没有“情”,教育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了营造这份情,在教学中分了四个部分来走:一是抓沉香的心情“无比激动”并理解;二是理解“日思夜想”;三是通过观看沉香劈山救母的视屏来引导学生读好劈山的句子;四是通过图片、教师描述以及师生对话表演来重现当时母子团聚的情景。这样一步一步的积蓄情感,到后来的高潮母子相抱,显得水到渠成,非常自然。
最后说说我的板书:我认为,板书是一节课的眼睛,这眼睛未必要多,但要亮,要板出这节课的重点所在。因此,这堂课的板书我选择了一个“孝”字。
设想尚不成熟,望各位老师多多指导。谢谢大家!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相关文章: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1-11
语文二年级《画风》说课稿04-07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范文05-22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5篇)03-01
语文说课稿优秀12-29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说课稿12-13
中职语文说课稿05-27
小学语文《称赞》说课稿01-17
小学语文景阳冈说课稿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