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说课稿>比较水的多少说课稿

比较水的多少说课稿

时间:2021-11-15 09:58:26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比较水的多少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比较水的多少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比较水的多少说课稿

比较水的多少说课稿1

  教材分析:

  《比较水的多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水和空气单元的第四课。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液体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学生继续运用自己的感官和借助一些实验器材进行观察,通过比较、猜测、讨论、合作实验等方式,多角度的认识水的一些基本性质,以及学习如何进行科学的描述打下扎实的基础。教材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从形状不同而且装水多少也不同的瓶子,"哪只瓶子里装的水多,哪只瓶子里装的水少"入手用比较的方法入手,通过引导学生经历假设(猜想)、制定实验方案、运用最简单方便的材料进行验证比较、实验后得出结论,最后交流结果的过程,其次是引出量筒这一测量工具,比较认识水体积多少的不同,并提出毫升的概念,引导学生测量比较.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在知识储备上已经形成一定基础,但由于刚接触科学学科,对其相关的技能和知识缺少了解和掌握,因此,要以兴趣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以实验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应该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我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液体具有一定的重量、没有固定的形状,可以流动,因此比较不同容器中水的多少有多种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比较容器中水的多少,了解同一个问题可以运用多种方法解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比较水的多少”的探究活动中形成注重证据的意识,认识证据在证实假设的过程中的重要。

  教学重点:通过比较容器中水的多少,了解同一个问题可以运用多种方法解决。

  教学难点:通过用量筒来测量水多少的活动,感受标准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教学准备:

  瓶子(每组1套)、记号笔、漏斗、量筒、课件等

  学法、教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和解决重难点。我设计了探究式活动,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实验等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参与研究实践活动,寻找最简单找出水的多少的方法。把学习的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使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全过程,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为了更好的凸显“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设计符合三年级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过程,本节课我将进行如下教学:

  1、创设情境,通过学生喜爱的故事《西游记》导入,以激发学生兴趣,探究内在需要,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意识到身边的科学。这节课是学生在科学课中第一次接触探究性的实验活动,所以每一个环节的进行一定要清晰,要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课开始的问题情境,不但达到了这个要求,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科学的兴趣,为后面比较水的多少埋下了伏笔,同时顺利地导入了新课。

  2、提出猜想,任何的发现、发明都建立在大胆猜想的基础上。在平等轻松的课堂上,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猜想,通过猜一猜活动,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去观察、比较、思考,然后说出判断水多的理由,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3、设计实验。学生对三瓶水的多少有了一个初步的猜测,此时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准备采用什么方法来证实你们的猜测呢?”鼓励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再进行小组间的交流。此时不论学生提出什么样的方法,只要能说出道理就要鼓励。对于学生提出的方法教师可以按照水的特征给予归类。比如:比轻重(根据水有重量)、比液面(水在相同的容器中会有同样的液面高度)、比流速(水可以流动)等。使学生对水的认识从概念转化到应用层面。

  4、实验验证。在这个环节中我没有让学生按照不同的研究方案进行实验,包括研究材料的选择,研究途径、方法、手段的选择等,而是自己限定了实验材料,只用一只杯子和笔以及漏斗。其原因是我认为三年级的学生在科学探究和实验方面还不具备自己任意选择材料进行实验的能力,如果让他们自己选择材料进行实验的话,会在操作上出现各种困难,只要他们能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描述,就应该给予鼓励。

  5、交流与表达

  通过探究,训练学生观察,划线记录、统计等基本技能,训练学生收集事实,分析事实的存在,来验证假设猜测的正确与否,学生经历了这个过程,使学生从中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并且让学生认识到任何猜想都可能不准确,只有通过实验来证明,认识实验在我们科学课当中的重要性。

  6、测量水的多少

  由孙悟空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描述多多少,从而让学生自主地引出用统一的容器来测量,从而引出了量筒及毫升。在学生对量筒的构造有一定的认识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量筒进行一些实际的测量活动。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能很快地量出多出来的这些水是多少毫升。用比赛的形式练习使用量筒,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懂得用科学、简便的方法,并掌握量筒的使用方法,又能节约课堂时间

  7、课后延伸。

  课到此时,我想每一位学生都有很多的收获与想法,同是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比较液体的方法很多,在生活中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择。如:我们家里没有量筒我们如何测量液体的多少。

比较水的多少说课稿2

  《水和空气》这一单元,共7课内容,前4课涉及“水”内容,后3课涉及“空气”的内容。本单元注重的是如何通过多次的比较,使学生形成对于水和空气的性质的一种认识,注重概念形成的过程化,注重形成概念的方法,要让学生感悟到一个概念的形成不是一课完成的。关于“水”的内容,教材的安排是希望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逐步认识液体的典型代表物质——“水”的一些基本性质,同时,为和气体的典型代表物质——“空气”进行比较学习做好准备。

  《比较水的多少》这一课是希望学生能从关注“水没有固定形状”这一概念目标向“水有一定体积”这个概念目标过渡。让学生通过解决“比较水的多少”这一实际问题,引发“表述水的多少”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本课有四个探究活动,分别是“比较水的多少”“比较水多多少”“认识和使用量筒”“估算液体体积”。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比较水的多少,多多少的过程中,重现量筒的发明过程,并在测量工具的产生过程中发现“水没有固定形状,但有一定体积”的这个不同于固体和气体的特征,同时提出毫升的概念,引导学生测量比较。认识到测量需标准工具,明确用标准单位测量使信息交流成为可能。

  应该说教材的编排已经考虑到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征,同时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更有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习科学。

  【说学生】

  三年级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丰富的想像力,刚接触科学探究活动不久,对科学探究充满兴趣,乐于发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虽然对水的一些基本性质,以及液体的概念是模糊的,但是对水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尤其是通过前三节课的学习,形成了关于液体的一些概念,并且能通过合作解决一些问题。

  【说设计理念】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他们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建构基础性的科学概念、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儿童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的方法,使儿童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本节课,我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础,以比较水的多少为主线,以探究活动为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法比较水的多少,多多少,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重现量筒的发明过程,认识到“水没有固定形状,但有一定体积”的这个不同于固体和气体的特征,明确有了标准工具,测量信息的交流才成为可能,更从中培养学生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水的体积多少是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比较和测量的;量筒是一种标准工具,可以测量液体的体积多少。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多种方法比较水的多少;经历人类发明量筒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到比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对比较的方法进行分析和统一,有助于确立科学的标准。有了标准工具,测量信息的交流才成为可能。

  【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方法比较不同容器中水的多少;经历人类发明量筒的.过程;

  教学难点:

  认识到测量需标准工具,明确用标准单位测量使信息交流成为可能。

  【说教学方法】

  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和学法指导采用了直观教学、情境教学、启发教学、和突出自主探究、自主交流、对话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十分典型的科学探究过程。

  【说教学准备】

  本课有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这就需要在材料上下功夫。

  教师准备材料:多媒体;3个大小不同装有水的塑料瓶(分别装水60毫升80毫升70毫升)、量筒、各种容量的容器等。

  给每组的材料:3个塑料瓶(大小高低不同)分别装水60毫升80毫升70毫升、1个玻璃杯、1个量筒、1条纸带、胶水、记录纸若干、一次性纸杯等。

  【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我们先来看一段,(《西游记35被困火焰山》片段)同学们看到,猪八戒实在是太热了,现在他叫喊着要喝水,唐僧就拿出了三瓶水,(出示三个不同的瓶子,里面装有不等量的水)八戒要拿装水最多的一瓶,但却挑不出来,大家能帮他猜出来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喜欢的动画片导入,以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摆了三个瓶子,里面装的水和老师讲台上的都一样,请你们看一看,摸一摸,猜测一下,哪个瓶子里的水最多,哪个瓶子里的水最少,并说明理由。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猜一猜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思考,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对水的多少做一个感性的比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比较水的多少,体验探究过程

  过渡:同意*号瓶中水多的人明显占优势,那我们就认定*号瓶中的水最多,这样可以吗?

  1、怎样才能比较出水的多少呢?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设计意图:对学生的猜测正确与否,不做出评价,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启动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合作研究比较的方法,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学生的自主探究得以有效的进行。)

  2、学生汇报想出的办法,引导讨论:哪种方法最简便、最科学?

  师根据汇报板书。

  预设:分别倒入同一个瓶子比高低、互换瓶、倒入一个杯里比杯数、比重量、瓶子底部孔比水流净的时间、用刻度杯等。 (板书)

  (设计意图:在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对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明白,所有的方法中,有的方法简便、科学、有效,同时有利于学生在下面的探究活动中选取比较好的实验方法,达到实验效果。)

  3、小组确定实验方法、实验材料,明确分工后实际操作,交流结果。

  提醒:从每个瓶子里倒出的水,在比完后要倒回原来的瓶子,不能让水洒出来。注意把比较的结果记录下来。

  预设:如出现结果差异较大或不同,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原因。如果此时有学生提出用画刻度的方法可以更精确的比较,并可以使比较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就直接引领学生进入比较水多多少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开始自制刻度线测量。 (板书结果)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通过收集事实、分析事实的存在来验证假设猜测的正确与否,完成对水的多少的初步比较,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三、比较水多多少,重演量筒发明过程

  过渡:同学们找到了装水最多的瓶子,到底它比其他两个瓶子里的水多多少呢?你们能说出来吗?

  1、2号瓶中的水比其它2个瓶子里的水多多少呢?我们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学生讨论测量方法。

  这时学生可能一时想不到,教师要引导。

  2、学生汇报想出的办法,引导讨论:哪种方法最简便、最科学?

  预设:(所有方法最终指向用有刻度的杯子量。)

  A、 用小杯子量。追问:“用小一点的杯子一杯一杯去量,多出来装配怎么办?再用更小的杯子吗?又多出来半杯怎么办?

  B、 做一个记号。如果要比较更多瓶水的多少呢,每一次都做一个记号吗?有办法让这个杯子能比较多杯水的多少吗?

  C、 用有刻度的杯子量。杯子上的刻度有什么用?如果没有带刻度的杯子怎么办?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描述水多多少,最终找出科学的方法,此环节注意了和第一个活动方法的联贯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能力强的学生自主发现比较水多多少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测量,能力稍差的学生学习到了科学的思维方法,使所有学生体验到遇到问题不断提出解决方案的过程。)

  3、自制刻度线测量

  (1)画刻度线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刻度间距要相同)

  (2)学生实践:自制刻度条,并贴到一个玻璃杯上,再次比较三个不同瓶子里的水,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3)交流测量结果,发现并讨论问题。

  预设:最终指向比较时必须统一刻度。

  A、 测量结果大部分相同。追问:为什么我们的测量结果一样?

  B、 测量结果不同。追问:你们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测量结果不同呢?我们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有没有什么办法能使结果统一?(统一刻度)

  (设计意图:这是本课的重点活动,在学生经历量筒的发明过程中,自然地引导学生理解发明有刻度的量器的意义,同时对量筒的单位毫升产生的意义有初步的认识。开始意识到测量需标准工具,用标准单位测量才可以让信息交流成为可能。设计本次探究活动,还可让学生认识到“水的多少”是立体的,希望学生的这种感性认识向科学概念“水的体积”转化,希望学生从关注“水的形状特征”开始向关注“水的体积”这一新特征转化,为量筒和毫升的引入做准备。)

  四、认识使用量筒,建立毫升概念

  (一)、认识量筒及单位毫升

  1、出示量筒,学生观察,汇报发现。

  (玻璃做的,有刻度,字母ML,还有一个嘴)

  2、认识毫升:谁知道ML又叫什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毫升是液体的体积单位)

  3、提示测量要求:

  数一数大刻度之间有几个小刻度?算算每一小刻度是多少毫升?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呢?(多媒体出示正确读数方法)

  (二)、使用量筒

  请学生到讲台前用量筒测量讲台上三瓶水的多少,并汇报测量结果。 (板书)

  (设计意图:引出量筒这一测量工具,指导学生规范地使用量筒;提出毫升概念,引导学生测量比较,认识水体积多少的不同,更使学生明确“水没有固定形状,但有一定体积”,同时理解测量需标准工具,用标准单位测量使信息交流成为可能。)

  五、总结拓展,课后延伸

  1、小组测量一次性纸杯能装多少毫升水并交流结果。

  2、估算一些常见液体的体积。

  (出示酱油、矿泉水、橙汁,估算一下能装多少毫升)

  (设计意图:继续关注“水的体积”,练习使用量筒和毫升,能初步估算常见液体的体积。)

  3、课后调查:不关紧的水龙头1分钟滴几滴水,1滴水有多少毫升?

  4、算一算:照这样计算,不关水龙头1天,1个月会浪费多少水?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课外进行探究活动的兴趣,同时教育学生节约用水。)

比较水的多少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比较水的多少》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水和空气”单元的第四课。它是在学生多角度认识了水的一些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展开的教学。教材首先从三个大小不同、装水量多少也不同的瓶子入手,引出要探究的问题。第一个探究活动是在学生对容器中的水谁多谁少有了多种猜测的基础上设计实验方案,重新经历人类发明量筒这种测量液体体积工具的过程。其次学生在动手测量过程中对测量结果的较大差异的讨论中,认识到统一测量单位的重要意义,引出量筒这一测量工具,并提出毫升的概念,引导学生测量比较。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在知识储备上已经形成一定的基础,但由于刚接触科学学科,对其相关的技能和知识缺少了解和掌握,因此,要以兴趣激发学生自主探究、以实验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应该注意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方法比较水的多少,经历量筒的发明过程;

  2、初步学会正确使用量筒,知道量筒的主要测量单位是:毫升。

  3、在“比较水的多少”的探究活动中敢于提出不同见解,逐步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比较容器中水的多少,了解同一个问题可以运用多种方法解决。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正确使用量筒。

  四、教学方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和解决重难点,更好地凸显“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中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符合三年级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过程,本节课我将进行如下教学: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现代教学论指出:问题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原动力,科学探究从问题开始。课的一开始,从东东和爸爸到体育场运动,他们每人带一瓶水,提出问题:“二个瓶子,谁剩下的水多,谁剩下的水少?”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科学教学生活化。同时吸引学生对本课要研究的'问题的注意,从而引出本课研究的主题:比较水的多少。学生根据原有的认知水平提出比较水的多种方法如:比水位的高低、比瓶子的大小、比重量等。为后面设计比较水的多少实验方案埋下了伏笔。

  (2)、设计方案、实验验证

  学生对两瓶水的多少有了一个初步的猜测的基础上,进入下一环节: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验证。在这节课中,以小组为单位独立探究:你们小组想用什么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测?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不同的方法,并及时加于肯定,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将机会留给学生,不代替学生自己的思考,促进学生思维的训练。学生对方案进行比较,选择最佳方案,小组选择需要的材料进行实验。有的小组选用称一称比重量的方法,由于学生都有玩跷跷板的经验,在比重量时直接把两个杯子放在天平上,在学生实验时,教师及时启发学生:直接把两个杯子放在天平上称公平吗?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及时纠正:把水倒在相同的杯子里称,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3)、适时引领探究深度、重演量筒的发明过程

  在学生对两杯水的多少有了基本认识的基础上顺势展开,进入下一个探究活动:重演量筒的发明过程。“大家都认为2号杯的水多,到底多多少呢?”学生用手比划,“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学生自然提出用有刻度的杯子量,“我们没有有刻度的杯子,怎么办?”让学生对发明有刻度的量杯产生了兴趣。用尺子、塑料杯等工具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有刻度的容器,并用自制的两杯测量杯中的水量,在小组测量数据的展示中,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制有刻度的容器测量不准确。进而引出测量水多少的专用工具:量筒。在学生了解了量筒的刻度及单位毫升之后,学生急切想使用量筒,于是先满足学生的迫切愿望,让学生先自主尝试测量1号杯,引起学生测量准确性的探讨:我量的是30毫升,我量的是31毫升,我量的是29毫升,吸引学生对量筒正确使用方法的关注,教师通过课件辅助教学。对正确使用量筒的方法进行引导,使教学难点得到解决。学生运用量筒再去对两杯水进行测量。让学生在解决“比较水的多少”这一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重新经历人类发明量筒这种测量液体体积工具的过程。

  (4)、课后拓展

  学习是为了应用。在学生认识到比较液体多少有多种的方法及掌握了量筒的正确使用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如:一瓶饮料的体积是多少毫升?伊利牛奶包装盒标明的体积是1L,是多少毫升?等。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良好品质。

  纵观本课的教学设计,学生的探究活动在老师的引导下步步深入:首先学生对所探究的问题提出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得出2号杯的水多;教师提出问题:2号杯的水比1号杯的水多多少?引发学生自制刻度杯,可自制刻度杯测量不准,适时提供专门的测量工具:量筒,激发学生对准确测量容器的需求,指导正确使用量筒。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把探究活动不断引向深入。

【比较水的多少说课稿】相关文章:

《比较多少》小班教案03-16

《水的组成》说课稿12-20

小班数学比较多少教案06-08

比较教学设计08-27

数的比较教学反思12-13

小数的大小比较教案02-25

比较轻重教案10-02

《比较厚薄》教案02-11

《比较数的大小》教案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