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实用文档>工作计划>德育导师工作计划

德育导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3-10-29 06:58:44 工作计划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德育导师工作计划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吧!那么计划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德育导师工作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德育导师工作计划

德育导师工作计划1

  教育重点:五年级2位同学的仪表,卫生值日,出操以及课堂表现。

  教育难点:如何使我班2位学生遵守住校生守则,配合宿管部的管理工作以及班级管理工作。

  教育范围:学生仪表,考勤,卫生值日,出操态度和质量,环保意识和习惯,早锻炼情况,课堂表现,辅导课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学生之间的相处情况,参加有益课外活动的情况,尊师表现以及学习成绩进步情况。

  1、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使后进生能成为合格生。

  2、教给他们良好的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使他们能愉快地学习、生活,消除自卑感。

  3、热爱集体,关心同学,增强后进生的纪律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自觉遵守学校各项纪律

  1、进行家访活动,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了解学生的过去,根据实施情况,调查研究,找出他的“症结”,对症下药,促使他往正确的方向去学去做。

  2、扬长避短,长善救失,要正确看待和评价受导学生,在调动受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方面下功夫,多表扬他做得好的'地方,促使他对其感兴趣,培养他广泛的兴趣爱好。

  3、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要经常亲近他,多找他谈心,反复教育他,不能歧视他,还要有耐心地反复教育他,并且发挥班集体的力量,发挥社会、家庭的力量,争取各方面的支持,鼓励。

  4、要善于发现他的闪光点,适当给予鼓励,用闪光点照亮其前进的路,促进他学习。

  5、关心爱护受导学生,不歧视,不辱骂受导学生,必须对他充满爱心,多理解,多尊重,多信任,以增强他的自信心。

德育导师工作计划2

  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切实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构建“全员参与”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经研究决定在我校全面实施“德育导师制”。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德育首位,倡导全员育人。以“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为宗旨,使教育更趋亲情化、个性化,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享受成功的快乐,教师应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在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的前提下,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注重个别化教育,通过课外“一对一”、“面对面”的教育教学活动,使他们学会做人、学会求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与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以“德育导师制”为主要载体,动员全体教师参与德育工作,充分整合德育资源,积极探索我校德育工作管理新模式,形成着眼全体、关注全面、既管又导、整体推进的学生德育工作新局面。

  二、操作方法:

  一种理念、两大目标、三个步骤、四项原则、五项制度、六大职责。

  1.一种理念:教师人人都是导师,学生个个得到关爱。

  2.两大目标:

  (1)使师生关系更融洽,注重亲情化、个性化教育,把教师的关爱深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

  (2)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寻找发展其潜能的有效方法,促进学生的人格成长。

  3.三个步骤:

  (1)教师人人争当导师,师生双向选择结成对子;

  (2)导师与学生共同制定切合学生实际的成长计划和导师工作方案;

  (3)导师利用有效时间、不同场合开展有针对性的“导育”活动,即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学习上的辅导、心理上的疏导、生活上的指导。

  4.四项原则:

  (1)个性化原则。教师必须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善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师要把每一个学生当作一首风格迥异的诗,学会欣赏学生,学会分享学生的快乐。

  (2)亲情化原则。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尊重学生,给学生以父母般的关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3)渐进性原则。遵循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循序渐进地实施教育。

  (4)实效性原则。加强过程管理,健全科学的评价机制,全面关爱学生,促进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

  5、五项制度

  (1)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制度。为每一位学生建立成长记录档案,追踪学生成长轨迹。内容包括:学生家庭及社会关系详细情况;学生的个性特征、行为习惯、道德素养、兴趣爱好等方面的情况;学生心

  理、生理、身体健康状况;对学生每月的表现及每次考试成绩逐一记录,分析对照。

  (2)谈心辅导与汇报制度。导师每两周至少与结对学生谈心或辅导一次,每次谈心、辅导内容要有记录,并要求学生每周一次向导师汇报思想、学习和生活方面的情况。

  (3)建立家长联络制度。导师每月至少一次对学生进行电话家访,每学期至少一次上门家访,及时对学生本人及其家庭状况进行了解,并对其家庭情况进行简要分析,作出相关判断。

  (4)建立个案分析制度。学校每月集中组织导师进行个案分析,个案分析做到有主题、有案例、有剖析,并提出诊断方案,指导个体实践。

  (5)绩效评价制度。建立发展性评价机制,对师生进行多元化评价、过程性评定和质性评定。以是否有利于指导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计划,规划自己的发展方向;是否有利于指导学生的品德与个性的健康发展;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为主要依据,建立和完善师生绩效评定内容和评定方式。

  6、六大职责

  (1)帮助、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上的细节表现,防止和纠正学生不良行为的产生和发展。

  (2)关心学生的学业进步及个性特长发展,合理指导学生的学习。

  (3)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指导学生的生活和心理。

  (4)指导学生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引导学生参加积极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

  (5)善于与学生家长、其他科任教师联络,全面了解学生在各方面的表现。

  (6)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困惑。